1. 試析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意義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主要論述在中國入世的新形勢下,企業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發展對外直接投資的有關問題。特點:以相關對外投資理論為指導,在總結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歷史的基礎上,既指出中國企業面臨的問題和不足,又明確我們的優勢和潛力。核心內容是為未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進一步發展提出戰略選擇,並指出政府和企業兩方面各應採取的措施,以及在此過程中投資企業應注意的問題,希望可以為國內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提供一些借鑒。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取得的成績、具有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並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本章還分析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中國對外投資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以及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已具備的條件與潛力。 產品周期理論。弗農將產品周期從該產品進入市場時起劃分三個階 段:創新階段、成熟階段和標准化階段。假定世界有三類國家,一是 新產品的發明國,通常為發達國家;二是發達程度略低的國家,通常 為較發達國家;三是落後國家,通常為發展中國家。費農認為,新產 品隨其產生、成熟到標准化將在這三類國家間進行轉移,其轉移過程 是:在母國生產並出口——轉移到較發達國家投資生產,母國減少生 產和出口——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投資生產,母國停止生產,改 為從海外進口。 雖然產品周期理論並沒有直接講述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選擇問 題。但實際上,該理論通過分析產品在不同階段其生產在不同類型國 家之間轉移的情況,間接提出了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應根據其 所處的產業發展階段不同,選擇不同投資產業的思想。 (三)小規模技術理論 小規模技術理論的中心思想是:「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比較優 勢來源於小規模生產技術,這種小規模生產技術帶來的低生產成本等 比較優勢能夠使生產者獲得比較利益」 從三個方面分析了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的比較優勢:(1)擁有為小 市場需求服務的小規模生產技術。低收入國家製成品市場的一個普遍 特徵是需求量有限,大規模生產技術無法從這種小市場需求中獲得規 模效益,而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跨國企業正是開發了滿足小市場需求的 生產技術而獲得了競爭優勢;(2)「當地采購和特殊產品」。由於普 遍存在的外匯短缺和收支逆差問題,許多發展中國家政府都採取了各 種限制進口和鼓勵進口替代的措施,這促使發展中國家的企業積極探 尋用本地投入來替代特殊進口原材料的技術。一旦擁有了這類技術, 它們就可以將之推廣到面臨同樣問題的其他發展中國家,從而在東道 國擁有了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所不具備的特殊優勢;(3)擁有低價產品 營銷戰略優勢。物美價廉是發展中國家產品最大的特點,這一特點成 為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提高市場佔有率的有力武器。 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理論 坎特韋爾和托蘭惕諾主要從技術累積論出發,提出了兩個基本命 題:一是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的升級,說明了發展中國家企業技術能 力的穩定提高和擴大,這種技術能力的提高是一個不斷積累的結果。 二是發展中國家企業技術能力的提高是與其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直接 相關的。現有的技術能力水平是影響其國際生產活動的決定因素,同 時也影響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形式和增長速度。 在上述兩個命題的基礎上,該理論的基本結論是:發展中國家對 外直接投資的產業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變化的, 並且是可以預測的。坎特維爾等人還分析了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對外 直接投資的地理特徵和產業特徵。在地理分布方面,發展中國家跨國 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遵循下面的發展順序:首先是在周邊國家進行直 接投資,充分利用種族聯系;隨著海外投資經驗的積累,種族因素的 重要性下降,逐步從周邊國家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擴展直接投資;最後,在經驗積累基礎上,為獲取更先進復雜的製造業技術,開始向發 達國家投資 對外投資--經濟全球化之必然趨勢 1),對外投資相關理論 2),對外投資的重大意義 3),企業對外投資的動因 4),對外開放以來我國對外投資概況 5),對外投資取得的成績 6), 對外投資的特點 7),對外投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8),對外投資的條件與潛力 9),入世給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10),世界成功的跨國公司給中國的啟示 11),實證分析:摩托羅拉和德國大眾 12),中國對外投資企業得到的啟示 13),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戰略選擇 14),對外投資戰略選擇 15), 對外直接投資方式和資金來源 16),政府的作用及企業的措施
2. 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
據報道,近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7日發布的《2017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中國2016年對外投資飆升內44%,達到容1830億美元,這是中國在該報告中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
該報告主編、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在報告發布當天的解讀中稱,中國對外投資進入了高速增長階段,但仍面臨投資保護主義等挑戰;而由於全球FDI流量增長有限,以及中國生產要素成本優勢減弱等原因,中國吸收外資近幾年不會有大幅增長。
3. 近5 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集中於哪些國家,哪些領域
三、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遇到的主要問題 據調查 , 盡管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迅速 , 但也出現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 歸納起來主要有 : 1、企業體制因素導致境外投資失敗 在我國 , 由於歷史及現實的原因 , 多數大型企業仍是國有或國有控股。國有企業...
對外直接投資,簡稱OFDI。是指中國國內投資者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在國外及港澳台地區設立、購買國(境)外企業,並以控制該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為核心的經濟活動。一般認為,對外直接投資是一國投資者為取得國外企業經營管理上的有效控制...
對外直接投資是近代資本主義生產國際化的產物,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的國際分工格局已逐漸從貿易主導型轉向投資主導型,對外直接投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一直占據主導地位,而發展中...
C 試題分析:我國對外投資的增長反映了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體現了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得到更好的實現,故③④正確;①②與實際不符合。本題答案選C。
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累計572億美元 分布全球163個國家和地區 本報北京9月4日電今天,商務部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2005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非金融部分)顯示,截至2005年底,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達572億美元,分布全球163...
「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
在非洲投資的國家主要是:英國、法國、德國、中國、美國、西班牙、葡萄牙等中非關系的發展可分為3個階段:從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是第一個階段,主軸是政治合作,同時中國給予非洲很多無償的經濟援助;第二個階段是1978年到2000年,中...
1.外國公司可能有的競爭優勢 國外投資所發生的風險及問題,也有它的一些可能報酬。有些工業是以規模經濟著稱,因為全球市場佔有率高的公司有能力以較低的成本結構,進行更 有效率的營運。因此,大型跨國公司因其低生產單位費用,較小型的本地公...
美國
1、國家電網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是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經營輸電、變電、配電等電網資產的特大型企業,經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領導班子由中央管理,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為公司的法...
4. 論述國際投資的起源和發現歷程
國際投資的起源和發展
一、形成和發展階段
形成過程:國際商品資本—國際貨幣資本—國際生產資本
1、初始形成階段(1870年—1914年)
1870年出現第二次工業革命為標志
特點:
(1)借貸資本和證券投資形式佔主導地位,約占國際投資總額的90%左右
(2)投資國主要是歐洲少數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債權國為英、法、德
(3)東道國主要是當時比較落後的資本主義國家和殖民地國家
(4) 投資產業主要是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
2、低迷徘徊階段(1914—1945年)
特點:
(1)國際投資總額有所增長,但幅度不大
(2)主要投資國地位發生了變化
(3)官方投資規模擴大。
3、恢復性增長階段(1945—1979年)
特點:出現第三次工業革命
(1)美國對外投資霸主地位進一步確立
截止1960年底,美國、英國、法國、原聯邦德國和日本的對外投資的累計額分別為662億美元、220億美元、115億美元、31億美元、5億美元;到1970年底,美國、英國、法國、原聯邦德國和日本的對外投資的累計額分別為1486億美元、490億美元、200億美元、190億美無、36億美元。
(2)國際直接投資所佔比重逐步提高
(3)一些發展中國家逐步走上對外投資舞台
到1969年,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跨國公司達到1100個。印度、韓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中國台灣省以及中東一些國家和地區開始了對外投資。
4、迅速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
特點
(1)國際直接投資規模迅速擴大
(2)美、日在國際投資中地位發生變化
80年代後期,日本取代美國成為最大的債權國,而美國在1985年結束了其長達67年的債權國地位而淪為債務國,其在國際投資中的地位相對下降。
(3)國際投資重點向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轉移
(4)發達國家資本對流形成大趨勢。
5、高速增長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
(1)FDI的規模劇烈波動
(2)經濟高增長地區成為FDI的熱點
90年代,美國在國際投資中的地位再度上升,成為世界頭號對外投資國,而日本在國際投資中地位則下降。
(3)跨國公司在FDI中所承擔的角色日益突出
(4)FDI 的產業結構進一步高級化
(5)跨國並購成為FDI的主要方式。
二、「二戰」後國際投資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1 科技革命和國際分工的發展——決定性因素
2 生產資本的高度集中和壟斷——物質基礎
3 追求更高的資本利潤率——內在動因
4 資本主義國家政府的扶持和保護
(1)納稅優惠政策
稅收抵免(Tax Credit)
稅收饒讓(Tax Sparing)或稅收豁免(Tax Exemption)
稅收延付(Tax Deferral)。即投資國對海外公司的投資收入,在匯回本國之前不予征稅 。
(2)提供信息服務和情報
(3)實行海外投資保險制度。
5 東道國利用外資政策變化——國際投資的助推器
A、財政激勵
B、金融優惠(贈款、貸款擔保與補貼等)
C、建立經濟特區、科學園區等
D、提供法律保障和投資承諾
E、其它措施:如提供信息、為技術合作與技術擴散提供便利等。
6 金融市場一體化和交通通訊國際化——重要條件
7 國際投資環境自由化程度不斷提高。
三、國際直接投資新動向及發展趨勢
1 FDI規模總體上持續增長,但勢頭有所減緩
1990年OFDI存量為17214.6億美元
2000年OFDI存量為60864.3億美元
2003年OFDI存量為81968.6億美元
2007年OFDI存量已超過15萬億美元
2010年OFDI存量為18萬億美元
2、發達國家資本雙向滲透佔主流,流向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很不平衡(見2012年世界投資報告的前10位)原因:
(1)發達國家科技水平高
(2)集團內部相互投資增加
(3)發達國家投資環境優越
3 國際直接投資產業結構逐步升級,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受到青睞
轉向服務業的原因分析:
A. 它體現了服務業在經濟整體上的地位上升:2001年,該部門平均占發達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72%,占發展中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52%,佔中東歐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57%。
B. 許多服務是無法交易的,它們只能在消費當地生產。因此,通過外國直接投資是將服務帶入國外市場的主要方式。
C. 各國已放寬了服務業外國直接投資限制,使增加流入量成為可能,尤其是進入以往對國外關閉的行業。
D.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以及中東歐國營公用事業的私有化浪潮。
4 國際投資方式靈活多變,跨國戰略聯盟成為跨國公司的新形式
跨國戰略聯盟(Trans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跨國企業,在共同投入互補性優勢資源的基礎上,在某些方面形成協調運作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按形式分:
(1)合並式聯盟
(2)互補式聯盟
(3)項目式聯盟
按具體內容分:
(1)股權式聯盟
(2)產銷式聯盟
(3)技術式聯盟
組成戰略聯盟的原因:
(1)科技革命向縱深發展的結果
(2)分攤巨額研發費用和投資風險
(3)增加新的市場機會,提高國際競爭地位。
5 國際投資主體多元化,發展中國家對外FDI能力增強
典型代表:
(1)以亞洲「四小龍」為代表的較富有的國家和地區
(2)以中國、印度、巴西為代表的發展中大國(中國海爾案例)
(3)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
6、國際投資政策自由化成為大趨勢,雙邊和多邊投資協調合作取得新進展
投資政策法規變化的影響:
(1)改善了市場進入的條件
(2)改善了外國投資者的待遇標准
(3)改善了外資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
(4)相對降低了國際直接投資風險。
7、 跨國並購投資潮起潮落
(1)跨國並購投資金額巨大。
(2)跨國並購涉及領域廣泛。
(3)跨國並購區位分布不平衡,歐美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並購較多。
(4)跨國並購動機趨向長期化,善意並購呈現上升趨勢。
(5)跨國並購方式多樣化,「強強」聯合逐步取代「強弱」聯合。
四、國際間接投資發展趨勢
1、總體投資規模持續擴大
2、國際間接投資繼續大量流向發達國家,新興市場也受到投資者青睞
3、國際間接投資主體機構化趨勢
4、國際間接投資種類衍生化趨勢(雙刃劍)
5、國際間接投資方式的證券化趨勢(銀行信貸比重下降,債券、股票融資增多)
5. 我國外匯市場的發展歷史很急啊!
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在過去30年中,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適應和促進了改革開放的進程。
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歷程
過去30年,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一是1978~1993年,改革開始起步,以雙軌制為特徵。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建立和發展外匯調劑市場,建立官方匯率與調劑市場匯率並存的雙重匯率制度,實行計劃和市場相結合的外匯管理體制。二是1994年到本世紀初,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取消外匯留成與上繳,實施銀行結售匯,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建立統一規范的全國外匯市場,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初步確立了市場配置外匯資源的基礎地位。特別值得指出的是,這一時期我們成功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三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市場體制進一步完善,我國加速融入經濟全球化,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外匯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外匯管理從「寬進嚴出」向均衡管理轉變,有序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進一步發揮利率、匯率的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注重防範國際經濟風險。
30年來,我國外匯管理體制主要發生了以下變化:
第一,人民幣經常項目分步實現了可兌換。改革開放之前,外匯統收統支,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所有外匯收入上繳國家,外匯支出由計劃分配。1979年以後,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在外匯分配領域引入市場機制。隨著留成比例逐步提高,市場調節外匯收支的作用不斷提升。1994年,實現經常項目有條件可兌換,取消對中資企業貿易及與貿易有關的非貿易經營性用匯限制。1996年12月,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八條款義務,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取消所有經常項目對外支付和轉移的限制,所有經常項目外匯交易只需以真實性為基礎。此後,不斷簡化經常項目真實性審核程序和憑證,逐步允許企業按需保留經常項目外匯,對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全面推進進出口核銷制度和服務貿易外匯管理改革。
第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逐步提高。計劃經濟時期,我國既無內債又無外債,也不接受外商投資。1979年以來,堅持審慎開放,按照「先流入後流出、先長期後短期、先直接後間接、先機構後個人」的次序,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資本賬戶開放,從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適度對外借債、建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有序對外開放境內證券市場,到實施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戰略、放寬境外投資匯兌限制、企業外匯強制調回要求及跨國公司資金境外運作限制、實施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目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劃分的7大類43項資本項目交易中,我們嚴格管制的主要是針對非居民在境內自由發行或買賣金融工具、非居民在境內自由發行或買賣金融衍生工具、居民對外借款和放貸等幾項,限制較少或實現一定程度可兌換的共計二十多項。
第三,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日益市場化。改革開放之前,人民幣匯率水平由官方確定,實行固定匯率,匯率只作為核算工具。改革開放之初,隨著外匯留成制度的實行,開展外匯調劑業務,形成官定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並存的雙重匯率制度。 1994年初,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匯率轉向由市場決定。2005年7月,進一步改進匯率形成機制,人民幣匯率不再單一盯住美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加強,匯率彈性進一步擴大,對國際收支的調節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第四,外匯市場建立並獲得長足發展。計劃經濟時期,外匯高度集中管理,沒有外匯市場。改革開放之初,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建立和發展外匯調劑市場。1994年,實行銀行結售匯,建立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和銀行對客戶的結售匯市場。2005年7月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後,繼續改進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機制,擴大市場主體,增加市場交易工具,進一步理順供求關系。目前,初步形成了外匯零售和銀行間批發市場相結合,競價和詢價交易方式相補充,覆蓋即期、遠期和掉期等類型外匯交易工具的市場體系。
第五,外匯統計監測體系不斷健全。1981年,我國制定了國際收支統計制度,自1982年開始正式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1985年起向社會發布;2005年起發布中國國際收支報告;2006年起發布國際投資頭寸表;1986年開始外債統計;1994年開始銀行結售匯統計;1996年開展跨境資金流動統計,2003年正式運行國際收支風險預警系統,2005年運行高頻債務監測預警系統和市場預期調查系統。目前,已建立起符合國際慣例和要求、適合國情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制度。
第六,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體制日益完善。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極小。1994年以後,適應外匯儲備持續較快增長的需要,以規范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為目標,完善儲備經營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有效控制各類風險。建立以投資基準為核心的管理模式,逐漸從側重短期流動性管理轉向長期多元化投資管理,建立較成熟的策略研究、投資決策和交易執行體系,形成較完善的業績評價、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架構。通過積極專業的投資、有效控制風險,實現了國家外匯儲備資產的保值增值。
實踐證明,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是成功的,促進了我國經濟特別是涉外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國際收支與經濟總量之比從1982年的19%提高到2006年的126%,年進出口總額排名世界前三位,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在發展中國家位於前列,外貿外資對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的拉動作用明顯。我國外匯資源配置已經實現由計劃分配到市場配置、由稀缺到相對充裕的飛躍。1994年以來,除1998年外,我國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2007年年末外匯儲備增至1.53萬億美元,儲備規模排名世界第一。從2003年起,我國由對外凈債務國轉為凈債權國,2006年年末對外金融凈債權達 6621億美元。外匯管理方式則逐漸由事前審批轉向事後監督,由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在促進對外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國際經濟風險的防範。
經驗和體會
回顧30年的改革歷程,我們有以下幾點經驗和體會:
一是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偉大革命。隨著市場化、全球化進程不斷深入發展,新事物、新矛盾不斷涌現,對外匯管理工作不斷提出新挑戰、新要求。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需要不斷開拓創新,敢於攻堅克難,堅持用發展的方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根據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適時在人民幣可兌換、匯率形成機制、外匯市場發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突破,不斷消除影響涉外經濟發展和國際收支平衡的體制機制障礙。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及時調整管理思路、轉變管理方式,從重點管流出轉為對外匯資金流出入均衡管理,從事前審批、直接管理為主轉為事後監督、間接管理。
中國歷年外匯儲備總表 (1950~2007年)資料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
二是必須堅持改革開放、服務大局。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30年的實踐證明,對外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當前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也必須依靠改革開放。外匯管理體制改革要注意妥善處理推進改革與創新管理的關系,通過市場化改革,一方面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不斷增強市場配置外匯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另一方面,需要不斷改善管理體制,創新管理方式,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有效性,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
三是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國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對外開放程度日益擴大,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企業市場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不斷提高。但是,我國人口眾多,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增加就業的壓力很大,國內金融市場不夠發達,宏觀調控還需要進一步健全,經濟金融體系整體抗外部沖擊的能力有待加強。作為發展中大國和脫胎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後發國家,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以照搬,必須把國情意識和世界視野相結合,既要學習借鑒國際上推進貨幣可兌換的經驗做法,又要結合國情特點,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在實踐中始終要注意把握改革力度和節奏,積極探索出一條符合國情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人民幣可兌換的道路。
四是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是外匯管理的中心任務。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根本途徑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個轉變」。外匯管理體制改革要始終注意按照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積極支持發揮擴大內需、結構調整等政策對於國際收支平衡的根本性作用;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支持優化出口結構、擴大進口、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拓寬資金流出渠道,促進經濟內外均衡協調發展。
五是必須堅持改善監管、防範風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亞洲金融危機、拉美貨幣危機、美國次貸危機等國際金融動盪此起彼伏。這顯示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下,金融領域的風險問題具有極強的敏感性和突發性,國際資本流動復雜多變,一國的開放也增加了受外部沖擊的可能。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一直把防範風險放在突出位置,在改革的整體部署上,注重審慎和漸進開放,注意與經濟發展階段、市場發育程度、企業承受能力、金融監管水平等相適應;在改革的過程中,注重與相關領域改革的綜合配套;在放鬆管制的同時,不斷加強和改進外匯業務的合規性、真實性監管,監督銀行履行代位監管職責,提升監管的手段,強化統計監測和預警,防範國際資本流動的沖擊。
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七大的戰略部署,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變革、勇於創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繼續堅持用改革和發展的方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力爭在外匯領域關鍵環節和重點方面的改革取得新突破;繼續深化對外匯領域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從制度上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外匯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准確把握國際收支平衡與宏觀經濟發展的關系,積極配合國家宏觀調控和結構調整政策的實施,不斷完善國際收支調節的市場機制和管理體制,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和宏觀經濟穩定;繼續穩妥有序地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防範國際經濟風險。
6. 歷史對外投資是經濟方面還是政治方面
1、人類千百年的活動逐漸這個世界分為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
2、人類社會的發展,拿歷史中國來說,拿夏朝這個史學家認為的歷史中國的第一個王朝舉例,一開始都是零星的小村落,由血緣關系而組成,有游牧民有農民,當時沒有現在的這些高科技如火車動車飛機,使得人們的遷徙很狹窄很困難,可能很多人一輩子就生活在他出生的地方,游牧民隨著氣候會稍微遷徙(這個遷徙和當今的意義有很大區別),有時候會導致局部的沖突和戰爭,他們在天寒地凍的時候缺少糧食,帶頭打仗的頭領往往會得到比較大的尊重和權威,又像在黃河治理時期,大禹是歷史上第一次治理成功的,這為他贏得了極大的聲譽,一開始的時候制度是非常簡單的,需要有制度去治理或管理地區,夏朝有習慣法,王命,誓等都是約束民眾生活的,上層管理這往往涉及到了政治,國家意志;
3、西周的時候歷史中國的地域板塊極大,沒有有效的制度治理是不行的,當時一些政治精英開創了嫡長子繼承製,這個看起來落後和迂腐的,不是賢人治理,但在當時確是有效的管理方法,因為比起之前的兄終弟及,嫡長子繼承製度更能減少朝代更替,減少因為王權的爭奪而有的暴亂殺害,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度的父子之間往往差了十幾年或幾十年,但古人的政治治理並非到此結束,制度上其實還是政治精英的治理,比如姜子牙等這等都是精英,嫡長子不論他生來是喜歡政治的還是厭棄的,這個位子的規則是一定的,但身邊的官員歷史上有不少都是當時的精英去輔助;西周開辟了很多的制度,比如周禮去管制國家,這些治理統統是上層的頂層設計,是政治的聯系;
7. 中國是第幾大對外投資國
隨著抄今後五年裡資本投資襲的流出額超過流入額,中國將成為排在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之後的全球第五大對外投資國。這種變化逐漸會讓人們適應,就像FDI不再上升甚至出現下降一樣。至少,這種前景帶來了一個問題,即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其它經濟大國將對此作何反應。
從歷史的角度看,全球金融市場將會歡迎這個對各種金融服務有著巨大需求的新成員。但中國崛起的政治性無疑更為復雜。如何平衡這種力量的變化和全球經濟舞台上的相互依存關系將是全球政策制定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哥們,08年數據還沒有嘛
8.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對外投資演變歷程
零八年經濟危機開始的吧,十八大之後加快了這一進度
9.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達到什麼水平
日前,中國貿復促會研究院發制布《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情況作了全面解讀。各方面數據顯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與美、英、德、日等發達國家歷史同期相比,當前中國對外投資流量與存量也處在領先地位。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人均GDP為8123.18美元,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分別是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人均GDP8000美元時期的9.28倍、2.41倍、9.45倍、19.26倍,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是同水平時期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的11.16倍、1.86倍、13.49倍、24.38倍。
10. 為什麼對外投資對誰投資去哪裡投資—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簡析
中國公司走向海外已經成為中國融入到全球經濟當前階段的一個鮮明的特徵。但中國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流量中的比例仍然較小。此次金融危機給眾多中國大型國有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使他們進行了一系列標志性海外並購。在雷曼兄弟倒下後的10個月里,中國企業宣布了50個對外直接投資要約,總價值約500億美元,單筆交易額均超過了3000萬美元。 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前沒有實質性的對外直接投資,到2004年之前對外直接投資也一直處於低位。隨著中國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錫、鐵礦石、鋅、鋁、銅和鎳消費國,以及第二大鉛和石油消費國,中國目前面臨著上述資源供給不足。對此,政府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2008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超過500億美元,幾乎是2007年的兩倍。 為什麼進行對外投資? 中國企業走出去主要基於以下幾種戰略考慮。一為拓展市場,擴大出口渠道,提高市場份額,並規避貿易壁壘;二為提高效率,但由於中國成本已經相對較低,提高效率並不是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驅動力;三是尋求資源,由於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更加熱衷於對澳大利亞、拉美和非洲等地進行資源類的並購;四為戰略資產投資,主要針對歐洲和北美等發達國家進行投資以獲取知識、技術和國外品牌。 關鍵問題是對誰進行投資? 對於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項目的比例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但一些數字表明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都大量參與了對外投資(2008年共有8500家企業進行了對外直接投資)。事實表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來自大型國企,近年來,估計央企對外投資所佔比例分別為2003年73.5%、2004年82.3%、2005年83.2%,其餘部分由地方國企、集體企業和私營企業投資組成。 由於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歷史相對較短,中國國企的對外投資經常被認為是政府行為。事實上,對於來自中國和中東地區的投資,大多數西方國家近年來從嚴了投資立法。總之,投資保護主義現象在加劇,中國企業走向海外過程中經常遇到發達國家保護主義的抵制。 在立法繁瑣的復雜跨國投資交易中,中國企業大都顯得缺乏經驗和信心,這也表明了他們在一些走向海外必要的專業技能方面的缺失。一方面快速的對外投資增長暴露了中國企業在處理西方國家類型並購中的不足,但同時,另一方面在許多中國對外投資目標國家,特別是非洲和亞洲國家,中國企業在商業慣例、知識產權保護、政府幹預和不同體制公司管理等方面也均不完善。 去哪裡進行對外投資?非洲、其他地區 非洲有相對豐富的未開發資源,如能源、木材、農產品和漁業。到2006年為止,共有超過800個中國企業在49個非洲國家從事商業活動。中國的大型國企主導了中國在非洲地區的投資。例如,中國最大的跨國石油集團——中石油從1996年以來一直開始參與蘇丹石油工業開發,顯示了其在石油開采運營管理方面的國際水平。 中國企業在非洲的商業活動也招致了一些非議,如中國公司壓低勞動力和管理成本,導致其在競標過程中贏得關鍵性的優勢。還有一些說法指出缺乏環保和社會責任意識使得一些中國國企在非洲(特別是尚比亞)的活動受到影響。不過一些如中石油和中石化這樣的大型國企正逐步將社會責任列入到公司議程,隨著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地融入到全球市場中來,對股東責任不斷增加以及對管理原則的堅持,其商業行為也將隨之逐步改變。 中國目前的對外直接投資也許已經從非洲較弱的法律環境和較強的政府幹預環境中找到了一種合適的模式,但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使得這種模式並不能持之以恆,未來十年中國的對外投資模式可能會效仿西方國家的最佳經驗。中國的目標,用中國最大石油企業之一——中海油負責人的話說,「不是推翻,而是參與和加強世界秩序,並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