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記錄

中國歷史記錄

發布時間:2021-02-05 12:35:36

A. 中國最早的歷史記錄

夏朝的吧

B. 中國有時間記錄的歷史最早是什麼時候呢

中國有時間記錄的歷史最早是一百七十萬年前的元謀人時代。

元謀人,因發現地點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定名為「元謀直立人」,英文稱雕塑:Homo erectus yuan mouensis,俗稱「元謀人」。「元謀」一詞,出自傣語,意為「駿馬」。

元謀人牙齒化石是1965年「五一」節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發現的,元謀縣被譽為「元謀人的故鄉」。1976年根據古地磁學方法測定,生活年代約為一百七十萬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過前後十萬年(也有學者認為其年代不應超過73萬年,即可能為距今60萬至50萬年或更晚一些)。

在約在170萬年以前,雲南元謀一帶,榛莽叢生,森森鬱郁,是一片亞熱帶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獸等第3紀殘存的動物在這里生存繁衍。再往後推移一段時間,則是桑氏鬣狗、雲南馬、山西軸鹿等早更新世的動物出現在這片草原和森林。

它們大多數都是食草類野獸。為了生活下去,元謀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獵它們。根據出土的兩枚牙齒、石器、炭屑,以及其後在同一地點的同一層位中,發掘出少量石製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動物化石,證明他們是能製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類。

元謀盆地位於金沙江邊的崇山峻嶺之間,氣候乾燥炎熱,是滇中地區著名的"熱壩"。1965年5月初,地質工作者錢方、浦慶餘一行,在元謀大那烏村盆地上那蚌村後第四紀更新世早期地層中,發掘出左、右中門齒各一枚,屬青年男性,形態特徵與北京人相似,時代比北京人更早。

經地磁儀器科學手段側定,這兩顆牙齒化石為距今170萬年的原始人類所有,屬直立人種中的一個新亞種——直立人元謀新亞種。元謀人的發現,對於揭示人類演化和發展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元謀人早於「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猿人,從而把中國發現的最早人類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萬年。元謀人遺址的發現,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科研價值,中國及一些國家已將此發現寫進了教科書。

(2)中國歷史記錄擴展閱讀

關於元謀人化石的地質時代和絕對年代,學術界存在不同看法。

一種觀點認為屬早更新世早期,在距今170萬年左右。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用古地磁方法測定距今170萬±10萬年。電子自旋共振法測定為距今160~110萬年。根據與元謀人伴生的哺乳動物的研究和與北京人牙齒的比較,似乎更為原始。

另一種意見認為,在中更新世。因為古地磁年代不應超過73萬年,根據元謀人的化石層,可能距今60萬~50萬年或更晚。經過對所發現的石器的研究,表明元謀人所處時期為舊石器時代早期。

如果將元謀人的年代定位為170萬年前,那麼元謀人就是目前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古人類。由於這是最初的對元謀人的年代定位,一些教材、通俗讀物和網路全書都持此說。

C. 中國的歷史在什麼時候開始有記載的

從商朝的時候開始記載的:

D. 中國歷史紀錄片

百年中國
大型系列片《百年中國》共分為52大集,365期。每期5分鍾,總長度內1800多分鍾。本片耗時兩年,容從2000年元月2日起在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播出,歷時一年。全片以編年和專題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回顧了二十世紀中國從屈辱走向輝煌的歷史進程。敘述角度和語言結構一別以往所有歷史文獻片,追求可以觸摸的歷史,注重歷史的民間化和感性化,將百年中國的滄桑風雲融化在生動的歷史故事中。大型系列紀錄片《百年中國》收集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歷史細貫穿於始終,內容生動翔實,全面回顧了20世紀中國艱難的社會變革及其風雨歷程,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和重大的歷史事件

E. 求中國歷史年份記錄表!

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夏啟
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商湯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周武王姬昌
東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周平王(宜臼)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秦始皇嬴政
西漢【公元前202-公元9】-漢高祖劉邦
新【9-23】-王莽
東漢【25-220】-劉秀
魏【220-265】-曹丕
蜀【221-263】-劉備
吳【229-280】-孫權
西晉【265-316】-司馬炎
東晉【317-420】-司馬睿
十六國【304-439】
宋【420-479】-劉裕
齊【479-502】-蕭道成
梁【502-557】-蕭衍
陳【557-589】-陳霸先
北魏【386-534】-拓跋珪
東魏【534-550】-元善見
西魏【535-557】-元寶炬
北齊【550-577】-高洋
北周【557-581】-宇文覺
隋【581-618】-隋文帝楊堅
唐【618-907】-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902-979】-方鎮
契丹 遼【916-1125】-耶律阿保機
北宋【960-1127】-宋太祖趙匡胤
西夏【1038-1227】-元昊
南宋【1127-1276】-宋高宗趙構
金【1115-1234】-完顏阿骨打
元【1271-1368】-元世祖忽必烈
明【1368-1644】-明太祖朱元璋
清【1636-1911】-皇太極
中華民國【1912-1949】-孫中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毛澤東主席
這樣可以嗎?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F. 中國的歷史記錄

你想查哪段歷史哦

G. 中國最早的歷史記錄

中國最早的歷史記錄是商朝的甲骨文,就是刻在烏龜龜板或者動物骨頭上的文字記錄。距今大概有2600年歷史

H.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歷史記錄的最早的史書是什麼

《尚書》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傳說中的堯虞舜時代,下至東周(春秋中期),歷史約1500多年。它的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軍臣談話記錄,由此可以推斷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書》作為我國最早的政事史料匯編,記載了虞、夏商、周的許多重要史實,真實的 反映了 這一歷史時期的天文、地理、哲學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對後世產生過重要影響,是我們了解古代社會的珍貴史料。

《尚書》用散文寫成,按朝代編排,分成《虞書》、《夏書》、《商書》和《周書》。它大致有四種體式:一是「典」,主要記載當時的典章制度;二是「訓誥」,包括君臣之間、大臣之間的談話和祭神的禱告辭;三是「誓」,記錄了君王和諸侯的誓眾辭;四是「命」,記載了帝王任命官員、賞賜諸侯的冊命。《尚書》使用的語言、詞彙比較古老,因而較難讀懂。

流傳至今的《尚書》包括《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兩部分。《今文尚書》共二十八篇,《古文尚書》共二十五篇。從唐代以來,人們把《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混編在一起後來經過明、清兩代的一些學者考證、辨析,確認相傳由漢代孔安國傳下來的二十五篇《古文尚書》和孔安國寫的《尚書傳》是偽造的因此被稱為《偽古文尚書》和《尚書偽孔傳》。這個問題在學術界已成為定論。

現存二十八篇《今文尚書》傳說是秦、漢之際的博士伏生傳下來的,用當時的文字寫成,所以叫做《今文尚書》(《古文尚》用古代文字寫成)。其中《虞夏書》四篇,《商書》五篇,《周書》十九篇。我們選錄的是《今文尚書》,不包括書《古文尚書》。原文主要依據清代阮元校訂的《十三經註疏》注釋和譯文廣泛參考了研究《尚書》的各種專著。

I. 古代歷史是怎麼記錄下來的

是通過史官記錄的。

中國歷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類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

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不大分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歷史。

(9)中國歷史記錄擴展閱讀:

歷史上的幾位史官:

1、司馬遷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

2、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 ,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寫《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

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近4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

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上起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末年趙匡胤(宋太祖)滅後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作者把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實,依時代先後,以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順序記寫;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與各方面的關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讀者對史實的發展能夠一目瞭然。

3、紀曉嵐

紀昀(1724.7.26-1805.3.14),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

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於考證訓詁。任官50餘年,年輕時才華橫溢、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

他的詩文,經後人搜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由紀曉嵐負責編撰的《四庫全書》是一部研究中國文史的重要工具書。

4、劉向

劉向(約前77-前6)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蘇沛縣)人。漢初楚元王(劉交)四世孫。

治《春秋穀梁傳》。曾任諫大夫、宗正等。成帝時,任光祿大夫,終中壘校尉。曾校閱皇家藏書,撰成《別錄》,為我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等。

劉向校錄群書時在皇家藏書中發現了六種記錄縱橫家的寫本,但是內容混亂,文字殘缺。於是劉向按照國別編訂了《戰國策》。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

全書按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約12萬字。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5、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史官

J. 記錄中國歷史的紀錄片有什麼

1
河西走廊 豆瓣9.5
這部紀錄片以時間為軸,梳理了從漢代到中國新時期的河西走廊歷史。講解細致演繹專業,展現出其跨越千年的雄壯和輝煌。

2
我在故宮修文物 豆瓣9.3
這部紀錄片朴實、大氣的刻畫了故宮書畫、青銅器、陶器的修復過程,以及修復師傅的故宮日常生活,展現了文物修復背後不為人知的文化淵源。

3
幼童 豆瓣9.3
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學生遠赴重洋,見證中國近代史變遷的故事。以及他們現如今的生活。

4
甲午 豆瓣9.1
這部五集紀錄片,真實回望歷史,反思民痛國殤。銘記歷史,讓強國變得切實可行。

5
圓明園 豆瓣8.5
這部紀錄片真實再現了圓明園以及潛藏在它背後的人物和歷史的滄桑巨變。

6
大明宮 豆瓣8.7
這部紀錄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講述了這間宮殿與大唐盛世不可分割的那段榮辱興衰。

7
中國遠征軍 豆瓣9.4
這部紀錄片深入中國遠征軍征戰的緬甸遺址,采訪二十多位戰爭親歷者和歷史專家,為我們展現了那段被山河銘記的歷史。

8
鐵在燒 豆瓣9.3
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1951年志願軍第63軍奉命阻擊以美國為首的「蘇聯合軍」的歷史片段,全景展現那13天不為人知的浴血奮戰。致敬老兵!

9
帝陵 豆瓣8.9
這部紀錄片,每一集都從一位皇帝的陵墓入手,還原西漢11位皇帝的治國理念和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另外旁白也很燃,值得一看。

10
敦煌 豆瓣8.7
這部紀錄片記錄的是,敦煌地區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深入揭示敦煌兩千多年的文化發展,看後簡直讓人愛上這戈壁里的一沙一石。
摘自 扒叔文章,望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記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