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王姓歷史上有什麼著名的人嗎
1、王昭君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昭君出塞後的幾十年時間里,漢匈兩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關系。
呼韓邪單於附漢與昭君出塞,不但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而且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此外,加強了雙方的交流,使當時相對落後的少數民族必然產生對中原先進制度的嚮往,促使一些少數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2、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唐代的歐陽詢、虞世南、諸遂良、薛稷、和顏真卿、柳公權,五代的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這些歷代書法名家對王羲之心悅誠服,因而他享有「書聖」美譽。
3、王昌齡
王昌齡,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王昌齡在詩中多使用短句、變形句式、緊縮復句。使語言有力量感、經濟簡練。王昌齡詩歌中的語句組合也體現著他簡練清峻的語言風格。總結王昌齡的詩三大特點就是語言簡練而內涵豐富,文辭平易但句意險峻,意興相兼、沉中見清。
4、王勃
王勃,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首先是儒家之狂者,他志向高遠,勇於進取;才華橫溢,文采斐然;但同時也處事疏闊,缺少謀略。其次他還是傲者,身秉傲骨,且鄙世傲物,蔑視塵俗。王勃崇信佛教,認為佛教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在社會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5、王景弘
王景弘,福建漳平人,生卒不詳。洪武年間,入宮為宦官。永樂三年六月,偕同鄭和等人首下西洋,他同鄭和一樣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
王景弘先後6次出使西洋,歷30餘國、60多個地區。每次使洋,都隨帶金銀、絲綢、銅鐵及各種工藝品與外國交流,發展中國與亞非國家間的通商關系,開辟「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中國與亞洲各國間的經濟、文化和科技交流,增進友誼。
『貳』 中國現在有多少姓氏啊,還有王氏的來歷和王氏的一些比較出名的人物有哪些啊
▲這個網站已搜集3376個姓氏:
http://mem.netor.com/wjx/default.asp
▲王姓來源主要有五種:
一、是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構成王氏主體的三支姬姓族派:
1、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裔。
據《通志·氏族略》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畢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時,他被封於畢(今陝西省咸陽西北),為公爵,故史稱為畢公高。春秋時,其裔孫畢萬自畢國出奔晉,為司徒,並被分封於魏,傳至魏文侯斯,與趙、韓三國瓜分晉國。公元前225年為秦所滅,其子孫四散,因是王者之後,也都被稱為王家。
姬姓在先秦時期是著姓、大姓,武王滅商後,延續三個半世紀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記載的後稷。傳說後稷的母親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見一個巨大的人的腳印,她感到很好奇,因為她從來沒見過這么巨大的腳印。她走過去,踩在那個巨大的腳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腳大多少。誰知這一踩就懷了孕,後來居然生下一個男孩。姜原以為這個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讓過往的牛馬把他踩死。不料牛馬見了這個孩子全都繞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裡,但她走到哪裡哪裡都有人,又沒扔成。最後姜原來到一條水渠旁,當時正值冬天,渠水結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凍死。就在這時候,又飛來一隻大鳥,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護翼溫暖著這個孩子。姜原以為這個孩子有神靈保護,不是個普通的人,就放棄了把他拋棄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撫養成人。因為當初這個孩子曾經被拋棄,所以這個孩子名字就叫棄。
棄因為善種五穀,在帝堯時被舉為農師。舜繼位後,又把他封在邰(今陝西省武功縣西南),號為後稷,賜姓為姬。
後稷以後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個名叫公劉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發展起來。這時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劉以後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個名叫古公亶父的人。在那個時候,當地戎狄之人經常侵擾姬姓部族,為了避免與他們發生沖突,古公亶父便率領部族從豳(今陝西省旬邑縣西南)遷徙到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腳下。古公宣父帶領部族在這里建築城郭房屋,並建立了官僚機構管理部族事務,從而具備了國家的規模。
古公亶父的孫子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當時正值商紂王殘暴統治時期,姬昌大行仁德,禮賢下士,與之成了鮮明的對比。姬周的力量不斷發展,接連征服了周邊的一些小國,又把都城向東遷到了豐邑(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北灃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發的時候,終於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眾多,其中有一個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滅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發揮過重要作用。武王滅商後,舉行了莊重的進入商都的儀式,入城以後,姬高又奉命打開殷商的監獄,釋放出關押在那裡的百姓。接著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樂禮儀的機構。因此,當武王分封諸侯的時候,姬高被分封於畢(今陝西省咸陽西北),所以又稱畢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臨死的時候,又把召公、畢公召來,讓他們輔佐太子釗。成王死,太子釗立,是為康王。
不知過了幾代,畢公高的後代們失去了封爵和封地,變成了平民,有的還跑到了少數民族居住區。只有他們因地而改的姓氏——畢。在春秋中期的時候,畢公高的後代中有一個叫畢萬的人來到了晉國,再一次使畢公高這一支姬姓家族興旺起來。當時晉國正是晉獻公在位,畢萬在晉獻公手下當差。晉獻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畢萬和趙夙一起統兵進攻霍、耿、魏三國,將它們滅掉。
畢萬因功被晉獻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今山西芮城縣北)地。從此,畢萬及其後代又以封地作為自己的姓氏而改姓魏了。在一次次的政治斗爭中,魏氏協助了晉室,卻也壯大了自己。最後終於導致了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滅亡。
由魏氏建立的魏國始終是戰國七雄之一。魏國的最後一位君主魏王假被秦軍俘獲,魏國亡。魏國亡後的第4年,秦朝就統一了天下,魏王假的子孫們也分散到各地,被人們稱為王家。從此,他們便以王作為自己的姓氏。
2、源於太子晉的王氏
太子晉是東周時一位頗有才華的王室貴族。據說有一次晉平公派叔譽入周覲見,太子晉的能言善辯令叔譽感到十分意外,回到晉國後,就對晉平公說:「靈王太子晉才15歲,竟如此厲害,我和他辯論,竟被他問得理屈詞窮。我們還是及早歸還先前侵佔的周王室的土地吧,否則我們就會大禍臨頭」。在一邊的師曠聽後很不服氣,他不相信一個15歲的孩子會有這么厲害,便要求到周廷與太子晉辯論。沒想到師曠見了太子晉後也被太子晉問倒。師曠是個盲人,他利用這個生理上的殘疾為自己找了個下台的台階。他說:「我是個盲人,看不見,只靠耳朵來了解外部世界。耳聞要比眼見的東西少多了,所以容易被問倒。」話雖這么說,師曠也確實領教了太子晉的厲害。
太子晉不但對來較量的使臣唇槍舌劍,對自己國家的事也據理力爭。周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水、洛水兩條河流洪水泛濫,直接威脅著王宮的安全,周靈王打算用堵截的辦法阻住洪水,太子晉堅決反對,主張用疏導的辦法根本解決。尤其應該指出的是,太子晉從如何治水的問題中引申出如何治國的大問題,指出壅堵的辦法實際上是保自己於一時而使矛盾激化。他說:「王將防斗川以飾宮,是飾亂而佐斗也,其無乃章禍而遇傷乎?自我先王厲、宣、幽、平而貪天禍,至於今未弭。我又章之,懼長及子孫,王室其愈卑乎?」
太子晉是東周時一位具有太子身份而沒有能夠繼承王位的人。關於他沒繼承王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他因為直言相諫而被廢掉了太子的身份;另一種說法是年幼早喪,失去了繼承王位的機會。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靈王太子晉因直諫被廢為庶人,其子宗敬為司徒,其後人由洛陽遷居於太原、琅邪,時人號稱王家,因以為氏。
3、為周平王太孫赤之後
河東猗氏有王姓,為周平王太孫赤之後,平王在位五十多年,他的太子濁父先他而死,濁父子名赤,是周桓王的胞兄。平王去逝後,赤繼承王位,但因勢力不如胞弟強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晉國。其子孫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為山西王氏。
二、是出自媯姓
為齊王田和的後代,公元前404年,田和廢齊自立國君,將姜姓齊國改為田姓齊國,後齊國被秦國所滅,國滅後的齊國末帝齊王建居共(今河南省輝縣),生有三子:異、桓、軫。異生子安。項羽反秦時被封為濟北王,項羽滅亡後,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孫為了紀念這一時的輝煌,從此便改姓王。此為河南壬氏。
媯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虞舜。虞舜以虞為姓,是因為這個家族所生活繁衍的地方位於今天陝西省的南端蒲州、芮城、平陸一帶,境內有虞山,又是古虞國所在地。
當初,虞舜沒有被選為堯的接班人時,堯為了考察和培養他,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他。虞舜與他的兩位夫人當時就住在媯水之濱。這條媯河就在今天山西永濟縣蒲州鎮南,它從歷山發源,向西流入黃河。所以舜的後代便以所居住的這條河的名字為姓,為媯氏。
舜的母親死得早,他的父親瞽叟又娶了新妻,以後又與新妻生了個兒子名字叫象。瞽叟喜愛新妻及後子,對舜由親到疏,由疏到厭,由厭到恨,多次設計謀害他,欲把他置之死地。有一次,瞽叟讓舜去修理倉廩的頂部,當舜爬到頂部後,瞽叟卻在倉廩下放起火來,企圖把舜燒死。幸虧舜事先有所防備,他用兩只大竹笠護衛著自己,
舜從堯那裡以推舉的方式繼承了天下,他退位之前,又以推舉的方式把天下傳給了夏禹。夏禹因舜傳位之恩,把舜的長子商均分封在虞(今河南省虞城縣北),從此媯姓的一支在這個地方代代生息繁衍。
經過夏、商兩朝,媯姓在媯水流域和虞國這兩個地方都得到了發展。到了商朝末期,由於西方姬姓周國的日益強盛,兩個地方的媯姓與周國的關系也漸漸密切起來。
媯水流域的媯姓與周國關系密切。在虞國的商均的後代,商朝末年也和西部的姬周有著密切的來往,一個叫遏父的媯姓人竟到了周國,作了陶正這樣的官,負責周國的陶器生產。周武王滅掉商朝以後,實行分封制度,受封的對象有3種人,一個是先聖先賢之後;一個是功臣謀士之後;一個是自家兄弟。作為先聖先賢,神農、黃帝、堯、禹的後代們都得到了封地和封爵,舜的後裔媯氏也不例外。武王找到了遏父的兒子媯滿,把他封在陳,爵位為公。陳國的國都在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媯滿因此被稱為胡公滿或陳胡公滿,成為媯姓的一支在河南淮陽地區的祖先。
陳國君主的位置傳了10代,換了15位,到了宣公杵臼時,國內發生了一次動亂。宣公即位後立禦寇為太子。後來,宣公的寵姬又生了兒子,名字叫款,深得宣公喜愛。宣公打算讓款作自己的繼承人,於是便殺掉了太子禦寇。禦寇有一個十分親近的人,名叫陳完,是陳厲公的兒子。禦寇被殺,陳完也在陳國呆不住了,便帶著自己的家人逃到了齊國。這時候,中國的歷史已經進入了春秋時期,齊國正值齊桓公在位,處於蒸蒸日上的強盛階段。齊桓公本打算讓陳完任卿相,陳完推辭。於是,便作了齊國的工正,主要負責齊國的器械生產。陳完一支在齊國落了戶,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陳改成了田。
在田完入齊約l70年以後,田完的後代田乞在自己的封邑內用大斗出、小斗收的辦法籠絡齊國人心,使得田氏宗族的勢力越來越強大,一些有遠見的人都說:「齊國之政恐怕最終要落到田氏手中。」在齊景公死後,田乞用強力殺死支持景公太子孺子荼的高昭子,趕跑了孺子荼的另一個支持者國惠子,最後殺死了孺子荼,立了景公另一個兒子齊悼公陽生,自己為齊相,掌握了齊國大權。又過了100多年,田乞的曾孫田和取代了齊康公,成為齊國的君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齊」事件。
在戰國時期,田氏統治下的齊國經歷了由昌盛到衰敗的過程,8代君主184年以後,齊王田建時期,齊國就被秦王嬴政橫掃六合的掃帚席捲進了統一的秦帝國版圖之中了。齊王田建在亡國後被遷到河南共縣(今河南輝縣),他的兒子田升在秦末反秦風暴中被項羽封為濟北王。項羽稱霸僅僅4年就被劉邦打敗,隨著項羽的失敗,田升的濟北王爵位也不復存在。然而這短短數年的濟北王的待遇卻開了媯姓之王的先河,從此,田建的子孫後代便世世代代以王作為自己的姓氏了。
三、是出自子姓
為殷商王子比干之後。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為姓是從契開始的。傳說契的母親叫簡狄,是有城氏的女兒。有一次,簡狄與她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見天邊飛來一隻大鳥。那鳥在河邊下了一個蛋,正好離簡狄很近。簡狄便把那個鳥蛋撿起來吃了。說也奇怪,簡狄自從吃了那個鳥蛋以後,便懷了孕,經過十月懷胎,竟生下了一個男孩子,這個男孩子就是契。
契在堯的時候出生成長,並表現出過人的才幹。大禹治水成功,舜對他進行表彰的時候,大禹就說這里有稷、契、皋陶等人的功勞。於是,舜還專門下了命令,任契為司徒,讓他用父、母、兄、弟、兒子等倫理觀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今河南省商丘縣南)地,賜姓為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傳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孫湯的時候,經過了8次遷都,最後終於在亳(今河南省商丘北)定下了統治中心,成為與夏朝抗衡的一個強大的部落集團。
當時,夏朝已經走到了它的窮途末路,與夏朝成為鮮明對比的是,商王國正處在蒸蒸日上的發展時期。商王國的首領湯很會治國,湯還是一個仁義的君王,人們紛紛前來投奔他。在這離夏奔湯的人群中,有一個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湯治理國家的良輔。最後,湯向夏王朝發動了進攻,一舉打敗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亳(今河南省偃師二里頭)定都,建立了商朝。 商王朝也時盛時衰地延續了500多年的時間,最後終於亡在第3)位君主紂王,比干是紂王的爺爺帝太丁的兒子,是商紂王的叔叔,當時他正擔任少師的職務。紂王如此昏庸,人們紛紛離去,紂王的兄弟微子走了,另一個兄弟箕子也裝起瘋來。而比干卻下決心勸諫紂王改弦更張。他見到紂王,對他進行了苦口婆心的勸說。紂王不聽,比干就不走,一連在宮中勸了3天。最後把紂王說得不耐煩了,他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我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說完,便把比干剖腹挖心,活活殺死了。
據《通志,民族略》所載,殷商王子比干(紂王的叔父),因屢次勸諫紂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殺後,葬在當時的國都朝歌(今河南省衛輝市北)附近,他的子孫世代為他守陵,同時為了紀念他,便改以「王」為氏。
四、他族改姓或賜姓
1、劉氏改姓王氏
西漢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國二年(10年)下詔說:「明德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獻天符,或貢昌言,或捕告反虜,厥功茂焉。諸劉與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罷,賜姓曰王」。
五代時,幽州人劉去非追隨劉守奇在後梁政權中任河陽行軍司馬。李存勖攻破後梁河、洛地區,劉去非便投奔了後梁荊南兵馬留後高季興,成為高季興的心腹。後唐建立後,高季興表示歸順,曾被後唐任為兼中書令。高季興始終與後唐李存勖貌合神離,劉去非因與李存勖曾作過對,為保護自己也改姓為王,叫王保義了。
2、劉氏改姓王氏
北朝時,西域胡人支頹褥遷居到新豐(今陝西臨潼縣東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帶著兒子支收又嫁給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姓王,他的兒子就是隋朝末年一度稱帝的王世充。
3、謝氏改姓王氏
明朝汀州府(今福建省長汀縣)經歷王得仁,其家本姓謝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
清人王樹榮所作《王謝世表序》中說:「吾族本系,出晉從事中郎謝萬石後。梁天監中,景滌公諱覺官吳興太守,因家焉,世為吳興謝氏。建明初,忠烈公諱貴為北平指揮使,與張丙、張信同受建文密詔,監察燕王。張信密與燕棣通款,燕棣偽稱疾嗾,信約張丙與忠烈公往偵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難兵起,夷族令嚴,忠烈公幼子公權襲外家姓獲免。
4、孫氏改姓王氏
明朝都御史王一鶚本來姓楊,大理評事王大崇本來姓孫,都改姓王。
五、少數民族改姓王氏
1、鮮卑族可頻氏 北魏孝文帝時把國都從代北平城遷到這里,很多代北鮮卑人也跟隨到了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把籍貫改為河南洛陽,死後也要埋在洛陽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為漢姓。可頻氏改威王氏。
2、羌族鉗耳氏
《魏書》卷九十四《宦官·王遇傳》說:「王遇,自慶時,本名他惡,馮翊李潤鎮羌也。與雷、黨、不蒙俱為羌中強族。自雲其先姓王,後改氏鉗耳,世宗時復改為王焉。自晉世以來,恆為渠長」。
羌族鉗耳氏 隋唐之際的鉗耳宗、鉗耳干兄弟。他們兩個在隋煬帝大業年間「以王後兄弟並改姓王氏。」鉗耳兄弟成為王後的兄弟是從隋煬帝的皇後蕭氏論起的。蕭氏的從妹曾嫁給羌人鉗耳氏,按輩份,可能鉗耳兄弟與蕭皇後同輩。
3、高麗人
營州地區的高麗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時屢見不鮮。《周書》卷二十《王盟傳》記載:「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後之兄也。其先樂浪人」。引日唐書》卷一百一十《王思禮傳》記載:「王思禮,營州城傍高麗人也」。同書卷一百六《王毛仲傳》也說,霍國公王毛仲「本高麗人也」。王毛仲是不是營州地區的高麗人不得而知,但他為高麗人改姓王氏則確定無疑。
4、回紇人
安東都護府是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設置的,在歸屬安東都護府的回紇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紇大姓之一。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東都護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個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的帳下,被李寶臣的裨將王武俊收為養子,從此改姓王氏。
5、匈奴族
匈奴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戰國時期就在燕、趙、秦以北地區游牧。秦漢時期,中原王朝與匈奴之間既有兵戎相見的戰爭,也有溫情脈脈的和親。東漢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發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漢朝,形成了匈奴與中原漢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國西晉十六國時期,大批匈奴人進一步南進中原,並先後建立過幾個政權。匈奴人進入中原,在與漢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
6、契丹族
據《新唐書》、引日唐書》記載,前面所說的回紇人王廷湊的養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親、兒子、孫子、曾孫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時期都地位顯貴。至兩宗時期,契丹人建立遼國,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
7、女真族
女真族曾在兩宋時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顏氏在金亡國後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誌》載:王思孝的祖先出於金宗室完顏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縣)。王思孝的父親完顏遠任金統軍使。思孝年幼時便逢喪亂,流居大名、濮陽等地,改姓王氏。
8.蒙古人、滿族人
宋朝以後,先後建立元朝和清朝。在長期與漢人接觸過程中,不少蒙族人、滿族人也改姓王氏。
▲王氏歷史名人
王 詡:戰國蘇秦、張儀的老師,人稱「鬼谷先生」。常入雲夢山采葯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穀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曾隱居雲蒙山水簾洞箸《鬼穀子》書三卷, 流傳於世。
王 翦:秦代名將,佐秦始皇掃平六國。頻陽(今陝西省富平)人,為秦始皇平定趙、燕、蘇、荊諸地,立下赫赫戰功。
王 充:會稽上虞(今浙江省)人。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是一位無神論者。著有《論衡》。
王 勃: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人,著名文學家,為「初唐四傑」之一。其成就最高以一篇《騰王閣序》露絕世才華,惜英年早逝。
王 維:太原祁(山西省祁縣)人,唐朝著名詩人,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美譽,有《輞川集》問世。
王 冕:字元章(1310-1359),諸暨(今浙江省紹興)人,元代詩人、畫家。元末文壇有影響的詩人,又是畫壇上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他的詩常流露出對元朝統治的憤懣情緒,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懷,自認喜寫「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視當時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會稽九里山,自築「梅花屋」,種粟養魚,以清貧生活了其餘生。
王 暈:字石谷,號耕煙山人、烏目山人、清暉主人,江蘇省常熟人,著名畫家,王鑒弟子。與工時敏、王鑒、王原祁合稱 「四王」,加吳歷、惲壽平,亦稱「清初六家」。在清初畫壇上居主流地 位。所作以仿古為多,功力深厚, 熔鑄南北畫派於一爐。弟子很多, 稱「虞山派」,以楊晉較著名,其影響一直延續到近現代的山水畫。 傳世作品有《仿曹雲西山水圖》、 《平林散牧、桃花源圖》、《重江疊 嶂圖》、《元人高韻圖》和《康熙南 巡圖》等。
王昭君:西漢元帝時宮女,為人正直賢貞,因不願賄賂畫工毛延壽,入宮數年不見帝,竟寧元年請嫁出塞,與匈奴和親。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山東省琅琊臨沂人,獨創圓轉流利的書法風格,人稱其書法「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在中國書法史被後人奉為「書聖」,與王獻之並稱為「二王」。
王獻之:字子敬,小字官奴,東晉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人。他是王羲之第七子,做過州主簿、秘書郎、長史,累遷建武將軍、吳興太守,征拜中書令,故人稱「大令」。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王安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人。他主張「變風俗,立法度」實行變法。其散文以雄健峭拔著稱。現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周官新義》殘卷等。
王實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劇作家,作有雜劇十四種,除《西廂記》外,現存《麗春堂》、《破窯記》二種,另有《販茶船》、《芙蓉亭》各一折曲文。其最傑出的作品《西廂記》,在中國戲曲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王世貞: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江蘇太倉人,明中葉後七子之一,著述頗豐,其中作品有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著有詩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續稿》、《讀書後》等。
王夫之:字而農(1619-1692),號姜齋,世稱船山先生,湖南省衡陽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明崇禎十五年中鄉舉。清軍下湖南,與管嗣裘等於衡山起兵抗擊,事敗逃亡肇慶,任南明桂王政權行人司行人。因反對王化澄,幾陷大獄。又赴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落,式耜死,乃隱遁山林。從此,勤奮著述凡四十年。對天文、歷法、數學、輿地諸學均有研究,尤精經史、文學。其主要貢獻是在哲學上總結和發展了中國傳統的唯物主義。主要著作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張子正蒙注》、《黃書》、《讀通鑒論》等。鄧顯鶴等集刊為《船山遺書》。
王國維:字靜安,晚號觀堂,浙江省海寧人,近代國學大師,為近代博學通儒,功力之深,治學范圍之廣,對學術界影響之大,為近代以來所僅見,其《人間詞話》等作品影響深遠。
王若飛:貴州省安順人,他是革命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1946年因飛機在山西省興縣黑茶山失事而逝世。
『叄』 中國歷史上有幾個姓王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共有兩位姓王的皇帝,分別是王建與王莽。
一,王建-前蜀
五代十國時期,在四川建立的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前蜀的開國皇帝。王建於唐末(847年)出生於許州舞陽(今河南舞陽),少年時代就是個無賴,以屠驢和販私鹽為生,後投了唐朝軍隊,逐漸有了自己的勢力。
後來佔領了成都,奪得了西川之地,897年又奪得了東川和渝地(今重慶),完全佔有了兩川之地。907年到來,這一年朱溫滅了唐朝建立後梁,王建於是在成都稱帝,國號「大蜀」,史稱「前蜀」。
二,王莽-新朝
王莽出生於西漢末年的貴戚王氏家族,為人謙恭,禮賢下士,在朝廷中頗有威望,並且憑借家族的權勢,逐步掌握朝廷大權,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立新朝,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3)中國歷史有沒有王氏皇族擴展閱讀: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全國第一大姓氏。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針對王姓的起源,存在起源姬姓、起源自子姓、起源自媯姓等觀點。當然,從認同度上來說,一般認為王姓起源自黃帝的姬姓。
早在2500多年前的周朝時期,周靈王之子太子晉,稱王子晉或者姬晉,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
古時的王姓名人
一,王昭君:王昭君被譽為中國四大美女之一。
二,王充:此公為後世稱道的是他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他寫出的《論衡》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傑出的無神論著作。
三,王羲之、王獻之:書法大家,王羲之的《蘭亭序》被後人認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四,王安石:位列「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不僅是富有聲望的文學家,更是一位出類拔萃的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王安石變法」是北宋富國強兵的一次積極嘗試。
五,王陽明:王陽明也叫王守仁,作為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他所著的陽明學說直到今天仍在影響著很多人。
『肆』 歷史上有哪幾支少數民族最後改姓王,王氏起源
一:出自姬姓由此又衍生出構成王氏主體的幾支姬姓族派:1: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後代,子孫多為居住在京兆、河間一帶。畢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時,他被封於畢(今陝西咸陽西北),為公爵,故史稱為畢公高。春秋時,其裔孫畢萬自畢國出奔晉,為司徒,並被分封於魏,傳至魏文侯斯,與趙、韓三國瓜分晉國。公元前225年為秦所滅,其子孫四散,因是王者之後,也都被稱為王家。2:為周平王太孫赤之後,河東猗氏有王姓,為周平王太孫赤之後,平王在位五十多年,他的太子濁父先他而死,濁父子名赤,是周桓王的胞兄。平王去逝後,赤繼承王位,但因勢力不如胞弟強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晉國。其子孫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為山西王氏。3:出自王子成父,王子成父是周桓王(林)第二王子;生於周桓王三年甲子,原為東周都城洛邑王城的城父,故尊稱為「王子城父」。王子成父因避王室之亂奔齊,後被齊相管仲(公元前724~前665)舉薦為大夫,累遷大司馬,遂定居齊國都城臨淄。其子被周天子賜姓王氏,其子孫便以王為姓。4:出自周靈王太子晉,又名王子喬,王子喬是為太原王氏始祖。現今王姓大半出自姬姓王氏,因此周文王子孫這一支名氣最大人數最多,傳太子晉為王氏授姓始祖。太子晉二:出自媯姓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後,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出古君王後裔,世為王姓。三:出自子姓出自子姓,是王亥七世孫成湯的後人。商代末年,王子比干,為紂王的叔父,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在此生息繁衍。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其他來源一:賜姓王氏出自燕太子丹之後。西漢末年,王莽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與帝王同姓。這樣的情況還很多。二:改姓王氏(1)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為王。後業魏亡於秦,因為是魏國王族,子孫故改姓王。如魏無忌,即魏國的信陵君,與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並稱戰國四公子。魏公子無忌其後自謂出自王公顯貴之家,易姓王氏。(2)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八王,被秦所滅,其子孫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遂以王為姓。(3)劉氏改姓王氏西漢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國二年(10年)下詔說:「明德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獻天符,或貢昌言,或捕告反虜,厥功茂焉。諸劉與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罷,賜姓曰王」。五代時,幽州人劉去非追隨劉守奇在後梁政權中任河陽行軍司馬。李存勖攻破後梁河、洛地區,劉去非便投奔了後梁荊南兵馬留後高季興,成為高季興的心腹。後唐建立後,高季興表示歸順,曾被後唐任為兼中書令。高季興始終與後唐李存勖貌合神離,劉去非因與李存勖曾作過對,為保護自己也改姓為王,叫王保義了。(4)劉氏改姓王氏北朝時,西域胡人支頹褥遷居到新豐(今陝西臨潼縣東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帶著兒子支收又嫁給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姓王,他的兒子就是隋朝末年一度稱帝的王世充.(5)謝氏改姓王氏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長汀縣)經歷王得仁,其家本姓謝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清人王樹榮所作《王謝世表序》中說:「吾族本系,出晉從事中郎謝萬石後。梁天監中,景滌公諱覺官吳興太守,因家焉,世為吳興謝氏。建明初,忠烈公諱貴為北平指揮使,與張丙、張信同受建文密詔,監察燕王。張信密與燕棣通款,燕棣偽稱疾嗾,信約張丙與忠烈公往偵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難兵起,夷族令嚴,忠烈公幼子公權襲外家姓獲免。(6)孫氏改姓王氏明朝都御史王一鶚本來姓楊,大理評事王大崇本來姓孫,都改姓王。(7)由復姓簡化而來據統計至少有14個,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孫、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樂王。[編輯本段]少數民族王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長期以來的民族融合,也反映在姓氏的演變上,王姓也是為典型的一例。(1)出自少數民族。據《通志.氏族略》稱:王姓「出河南者,為可頻氏;出馮詡者,為鉗耳族;出營州者,本高麗;出安東者,本柯史布。此皆虜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後,號曰王氏。」(2)出於自改姓為王氏的。舉如南朝梁將王僧辯,本為鮮卑族,姓烏丸氏,後自改姓王;隋代有個王世充,本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後,也自改姓王;五代時人劉去非,自己改名換姓叫王保義,其子孫延襲姓王;滿族完顏氏,有的改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為王姓。(3)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為逃避因奪位引起的迫害、追殺,逃往中原。因身為王爺,為顯示身份改姓王。(4)鮮卑族可頻氏北魏孝文帝時把國都從代北平城遷到這里,很多代北鮮卑人也跟隨到了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把籍貫改為河南洛陽,死後也要埋在洛陽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為漢姓。可頻氏改威王氏。(5)羌族鉗耳氏《魏書》卷九十四《宦官•王遇傳》說:「王遇,自慶時,本名他惡,馮翊李潤鎮羌也。與雷、黨、不蒙俱為羌中強族。自雲其先姓王,後改氏鉗耳,世宗時復改為王焉。自晉世以來,恆為渠長」。羌族鉗耳氏隋唐之際的鉗耳宗、鉗耳干兄弟。他們兩個在隋煬帝大業年間「以王後兄弟並改姓王氏。」鉗耳兄弟成為王後的兄弟是從隋煬帝的皇後蕭氏論起的。蕭氏的從妹曾嫁給羌人鉗耳氏,按輩份,可能鉗耳兄弟與蕭皇後同輩。(6)高麗人營州地區的高麗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時屢見不鮮。《周書》卷二十《王盟傳》記載:「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後之兄也。其先樂浪人」。引日唐書》卷一百一十《王思禮傳》記載:「王思禮,營州城傍高麗人也」。同書卷一百六《王毛仲傳》也說,霍國公王毛仲「本高麗人也」。王毛仲是不是營州地區的高麗人不得而知,但他為高麗人改姓王氏則確定無疑。(7)回紇人安東都護府是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設置的,在歸屬安東都護府的回紇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紇大姓之一。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東都護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個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的帳下,被李寶臣的裨將王武俊收為養子,從此改姓王氏。(8)匈奴族匈奴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戰國時期就在燕、趙、秦以北地區游牧。秦漢時期,中原王朝與匈奴之間既有兵戎相見的戰爭,也有溫情脈脈的和親。東漢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發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漢朝,形成了匈奴與中原漢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國西晉十六國時期,大批匈奴人進一步南進中原,並先後建立過幾個政權。匈奴人進入中原,在與漢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9)契丹族據《新唐書》、引日唐書》記載,前面所說的回紇人王廷湊的養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親、兒子、孫子、曾孫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時期都地位顯貴。至兩宗時期,契丹人建立遼國,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10)女真族女真族曾在兩宋時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顏氏在金亡國後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誌》載:王思孝的祖先出於金宗室完顏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縣)。王思孝的父親完顏遠任金統軍使。思孝年幼時便逢喪亂,流居大名、濮陽等地,改姓王氏。(11)宋朝以後,蒙古人、滿族人先後建立元朝和清朝。在長期與漢人接觸過程中,不少蒙族人、滿族人也改姓王氏。
『伍』 為何歷史上從未出過一位姓王的皇帝
王姓作為中國目前第二大姓氏,並不是沒有,而是因為鮮為人知罷了,比如王莽、王審知 等等,如果繼續深挖細考,沒准還能找出幾個姓王的皇帝
我國第一大姓李姓在古代歷經12個政權,出過66位皇帝,僅唐朝一朝,便有22位李姓皇帝。第四大姓劉姓在歷史上歷經八個王朝,出過59位皇帝。
我們的第二大姓王姓,第三大姓張姓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卻有人說從沒有出過皇帝,這一現象確實讓人匪夷所思。
每個人都有姓名,中國人的姓名基本是三個字,也有的兩個字,但姓氏一般是單姓,復姓比較少,根據人口統計結果來看,中國目前最大的姓氏是李姓。
排名第二的姓氏是王,相信看這篇文章的朋友中,可能有10%以上是姓王的,王姓作為一個大姓,為什麼歷史上好像沒有姓王的皇帝呢?
王姓作為中國目前第二大姓氏,為什麼歷史上沒姓王的皇帝呢,其實並不是沒有,而是因為他們鮮為人知罷了。
『陸』 王氏是不是皇族
王氏,從黃帝開始就是皇族。當然王氏皇帝也有很多,只是你們不知道而已,我就姓王,我的祖先也是皇族血統,還有的王氏是原本王氏皇族所賜的外姓。
『柒』 王姓氏族起源於什麼時期,王氏的祖先是誰
一:王姓的起源
王姓是中國姓氏中來源最多、最復雜的姓氏,是中華民族尊貴的姓氏,也是中華民族眾多姓氏中文化最為淵深的姓氏。歷代對「王」字的解釋眾說紛紜,「辭海」對「王」字的解釋有六種:①、一國的君主;②、封建時代的最高封爵;③、指輩分的尊大;④、一類中最特出或特大的;⑤、古時謂中原以外的民族來朝;⑥、姓。除第六種解釋外前五種的解釋都是顯示出了「王」字的尊貴。
最有說服力的解釋是西漢儒學大師董仲舒提出來的,他說:「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中謂之王。三畫,天、地、與人也。而連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叄通之,非王者孰能當是?」可見「王」代表的是一種權威!
從姓氏的淵源來看,王姓的起源也證明其不凡。早在先秦時期,黃帝、虞舜以及商周諸王的後裔都紛紛以「王」為姓,也難怪宋代史學家鄭焦拍案稱奇「王氏,天子之裔也!」
王姓不但來源顯赫,而且人口眾多,據 年 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統計,王姓為中國第二大姓,人口近億。自漢代以來,王姓有過至少二十一個著名望族,其中如太原王氏、琅琊王氏、開閩王氏、三槐王氏等,歷史長達數百乃至千年,人才輩出,王安石推行新政,死而後已;王陽明倡導心學,文武雙全,王船山開啟近代思想,博大精深……
二:王氏的類別
王姓是中國各大姓中來源最復雜的一個姓,按照傳統的說法,王姓人有姬姓王氏、媯姓王氏、子姓王氏、虜姓王氏和雜姓王氏等。
1、姬姓王
姬姓之王是絕大多數王姓人的本源,黃帝為他們共同的祖先。黃帝傳到第四代棄,號後稷,因善種五穀,帝堯時被舉為農師。賜以姬姓。後稷十八世傳至姬昌,史稱周文王。後衍化為五支王姓族派:
一是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以及畢公高裔孫魏公子信陵君無忌、魏王假,分別被當作京兆、河間、高平、山陽、鳳閣等地開山之祖,二是周平王太孫赤為開山祖的河東猗氏;三是周王室後裔王子成父,春秋時在齊國做大夫,被東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王仲舒支尊為開山祖;四是平王的第十代子孫靈王泄心,生太子晉(即王子喬),因直諫被廢為庶人,子宗敬為司徒,人稱「王家」,而太子晉被尊為太原、琅琊王氏的開山祖;五是靈王傳至考王,封弟揭於王城,使之在此發展繁衍,其後,揭也就成為王城王氏的開山祖。此支王,源出周朝王室,同為姬姓之王。自黃帝以來世系清楚,是無可爭議的黃帝後裔。
2、媯姓王
媯姓王的公認祖先為歷史上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媯姓之王的媯從女旁,是女系母權社會的痕跡,媯又作溈,表示傍水而居,當初舜氏在的 虞氏部落起源於燕山一帶,那兒有溈水河,便是媯姓得名由來,這支王姓人得姓前的歷史像黃帝族一樣古老,但又並非出於黃帝族。舜的後裔媯 被周武王封於陳,傳至公子完,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其裔孫田和成為齊國國君,史稱「田氏代齊」,齊滅後,他的子孫為了紀念祖先當年稱王的風光,遂以王為姓。兩漢之際建立新朝的王莽便是他的後人(號元城王氏),魏晉以後以北海、陳留為郡望的王姓人也尊他為祖先。
3、子姓王
在王姓諸源中,子姓王為最早王姓,子姓王氏因其始祖王子比乾的祖先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賜子姓,王子比干是居住在汲郡(今河南衛輝市)等地王姓人所尊奉的祖先。從王子比干再往上追溯,則商朝諸帝、商湯、契、帝嚳,最後是黃帝!
關於王子比乾的名字,包括三部分內容:「王子」是當時人們對他的尊稱,「比」是他的封國名,「干」才是他自己的名字。商朝末年,王子比干因進諫無道昏君商紂王而被剖心,王子比干殺身以成仁,早已被傳為千古佳話,至於他的後人,因為是王室之後,也就毫不猶豫地以王為姓,以後由於朝代的更替和行政區域的變化,也由於天災人禍的侵擾,他的後人遂分布在祖國各地,天水、東平、新蔡、山陽、章武、東萊等王姓郡望尊其為始祖。
4、虜姓王
虜姓王,是對歷史上少數民族改姓王氏的統稱。那麼,在歷史上究竟有多少外族人改姓王呢?至今沒有人能作出確切的回答。因此只能根據有史可考且最有影響的幾支略作介紹。
①、高麗人的後裔改姓王
王姓人在古代有一支源於東北的蓰王國,在北魏時被稱為拓王氏,實際上是高麗人後裔。蓰王國今址不詳,有人猜測就是樂浪郡附近(即今朝鮮平壤南)。拓王氏在隋唐以後便全部融入漢民族中。
②、鮮卑族後裔改姓王
古代河南洛陽的王姓人是可頻氏改姓而來的,因洛陽在歷史上曾被稱為河南郡而得名;可頻氏則是鮮卑族的一個分支。南北朝時期,由於魏孝文帝推行漢化,鮮卑族可頻部落的人有不少人改姓王氏。當然,今天仍有以可頻氏為姓的,但經過千餘年的民族融合,他們的母族鮮卑族早已成為漢族的一部分,他們也早已是漢族中的一員了。
③、烏桓族後裔改姓王
烏桓又稱烏丸,是古代東胡族的一支,秦末為躲避匈奴人的攻擊,遷居到烏桓山一帶(今屬內蒙古),從此便以烏桓為名。漢初附匈奴,漢武帝以後歸漢,漢末曹操時又遷其部落萬余於中原,後來便融入各地漢族和其他民族中。
④、回紇族的後代有一部分改姓王
回紇族是新疆維吾爾族的祖先,本是匈奴人的後裔,唐朝時在東北地區及朝鮮半島上設置了軍事性質的行政結構——安東都護府,職能相當於今天的沈陽軍區,與回紇轄區比鄰,回紇部有人歸附安東都護府是一點也不奇怪的。在歸屬安東都護府的回紇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紇大姓之一。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東都護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個叫五哥之的人歸順朝廷,從此改姓王氏,更名為王五哥,子孫也因初起於安東都護府而稱安東王氏,成為王姓諸望中的一大支派。
⑤、羌人鉗耳氏改姓王
鉗耳屬西羌族中的虔仁種。羌族是一個與華夏族一樣古老的民族,也是今天居住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和松潘縣等地羌人的血緣先祖。在北朝、隋唐時期,有一支居住在華陰朝邑(今陝西大荔縣東南朝邑鎮),以馮翊為郡望的王姓人,自稱周靈王太子晉之後,因初居鉗茸一帶(今無考)而姓鉗耳氏,在北魏和隋朝兩度改姓王氏。其實,他們是正宗的西羌族人後裔。
⑥、羯族的後裔改姓王
歷史上鮮卑、匈奴、羯、氏、羌是十六國時期的五胡,羯就是五胡之一。據考證,羯人的成份很復雜,有很大的比例出於西域的少數民族。據《晉書·祖逖傳》載,祖逖有一胡人奴僕,叫王安,祖逖 北伐走到雍丘時對王安說:「你家在北方,你與石勒皆為羯人。我不少你一個僕人,你回家吧!」便給他很多路費放他走了。因為西域胡人沒有王姓,所以說王安的姓肯定是西域胡姓改過來的。
⑦、匈奴族的後代改姓王
匈奴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早在戰國時期就在燕、趙、秦以北地區游牧。秦漢時期,中原王朝與匈奴之間既有兵戎相見的戰爭,也有溫情脈脈的和親。東漢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發生了大分裂,南匈奴南下歸附漢朝,形成了匈奴與中原漢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國西晉時期,大批匈奴人進一步南進中原,在與漢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人把自己的姓氏改成姓王。
⑧、其它少數民族的後代改姓王
契丹族。據《新唐書》、《舊唐書》記載,在唐和五代時期都地位顯貴。至兩宋時期,契 丹人建立遼國,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女真族曾在兩宋時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顏氏在金亡國後也有改姓王的。宋以後,蒙古人、滿人先後建立元朝和清朝。在長期與漢人接觸過程中,不少蒙古人、滿族人也改姓王氏。
5、雜姓王
王姓來源除前述各個起源外,還有由其他姓氏改姓、冒姓、換姓或賜姓而來。
改姓王氏有以下兩種情況:一為復姓改單姓時改為王姓。如王子、王父等改為單姓王。二是自然改姓。如姓楊後改姓王等等。
冒姓指舍棄本姓而冒充他姓。如隋王世充本西域胡人,冒姓王氏。
換姓王氏的只有閩浙地區「王、游、沈、葉是一家」一例。
賜姓就是由皇帝賜給姓氏。例如,漢末王莽當政時,原燕王玄孫嘉因獻符命,賜以王氏。
三:王氏郡望堂號
郡望、堂號,常用來放在姓氏前,是表示姓氏來源的特殊徽記。早期的郡望和堂號在內涵上有較大的區別。其中郡望一般是某些州郡顯貴世族為標明家族身份而用的稱號,宋以前,地方行政區劃以郡為主,性質如近代的專區或地區,意即世居某郡為當地所仰望,並以此區別於其他的同姓人。堂號原指廳堂的名稱,後來被作為某一家或某一房的名號。對王姓來說,如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三槐堂、鳳閣王等,太原、琅琊是郡望,三槐、鳳閣是堂號。不過後來也郡望、堂號混用,共同表示某地一個姓氏的家族來源。一個郡望堂號背後實際包含著內容豐富的家族歷史。
早在宋代以前,王氏就有二十一望之稱,根據南宋學者王應麟《姓氏急就篇》的說法,如太原、琅琊二望,共同出自周靈王太子晉之後,北海、陳留二望,是齊王田和後代;東海出自姬姓;高平、東兆二望,出自戰國時魏國信陵君之後;天水、東平、新蔡、新野、山陽、中山、章武、東萊、河東九望,共同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後;至於金城、廣漢、長沙、堂邑、河南等望,也都自有淵源。
王氏二十一望主要指在宋以前二十一個著名支派,王姓的大部分人,基本上可以歸入二十一望之中,但也並非全部如此,還有許多著名大族,有被包括在二十一望之內。如出於畢公高之後的河間王氏、王子比干之後的汲郡王氏、周考王弟揭之後的王城王氏、羌族鉗耳氏的馮翊王氏、高麗族的拓王氏或樂浪王氏、營州王氏、烏丸族的烏丸王氏、回紇阿布思族的安東王氏等等。
兩宋及兩宋以後,王氏望族和分支更多,遠遠超出二十一望之數。僅宋代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一書所記,兩宋時的王姓即達三十八望之多,其中除去原屬二十一望者,又多出十七望。這十七望是河間王氏、汲郡王氏、烏丸王氏、馮翊(同州)王氏、安東王氏、營州王氏、華陰王氏、河內王氏、廣陵王氏、聊城王氏、長安王氏、高陵王氏、藍田王氏、上黨王氏、鄴郡王氏、廣平王氏、樂陵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