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高州新中國成立歷史

高州新中國成立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4 22:59:40

Ⅰ 廣東茂名高州的歷史是怎麼樣的呢

公元528年~2006年粵西地區管轄情況的史實資料 1、唐貞觀二十三年前(公元649年以前)的高州,距今1400年前。 嶺南的州是何時設立的?據史載,東漢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刺史部為交州,地方政制始為州、郡、縣三級。為了籠賂俚人渠帥,把俚區納入郡縣,南朝各代尤其是梁、陳兩代統治者在粵西大量增設郡縣,向俚帥封官,高州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設置的。據史載,當梁大通中(528年)首置高州,治高涼(今陽江西折沙),轄境相當今恩平、陽江、陽春、電白、高州東南部、茂名市區、吳川東部。原高涼地西部置羅州,地域為今的化州、吳川中西部、廉江、今高州西南部、湛江市區東部及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縣相鄰邊緣地區,州治化州。此制一直延至隋初,冼夫人就是此時代人,隋大業年(607年),高州被廢,至唐武德六年(623年)復置,州治仍在陽江,延至貞觀二十三年(646年),高州治陽江達105年。 2、唐貞觀二十三年至民國前的高州。(公元649年~1912年)長達1263年 據《廣東通史》、《舊唐書》載,唐太宗晚年為了削弱粵西馮氏的勢力,在貞觀二十年冼夫人孫馮盎卒後,於二十三年(649年)撤銷高州都督府,把馮氏長期把持的高州地域分開,增置恩州。這樣高州減少了恩平、陽江、陽春的地盤(原本恩平、陽江、陽春屬高州),同時又把高州州治從陽江遷往偏僻的山區的良德縣,以分散馮冼家族勢力。次年,永徽元年(650年)復置潘州。今高州的頓梭以南原茂名縣地,吳川東部、電白麻崗以西原南巴縣地被分出為潘州轄。高州地域只剩下良德、電白、連江三縣(今高州、電白東北、東南部。與後高涼地同)。據清道光《高州府志》載,開元元年(713年),因唐玄宗登基,高力士是其龐臣,便把高州治所遷至高力士祖婆冼夫人故鄉的連江縣(今電白馬踏祿岳下村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化州(原辯州)也劃入高州府,高州府六屬自此始。成化四年電白縣遷治神電衛(今電城鎮),高州府也從電白舊城(今高州長坡)遷治茂名縣城(今高州鎮)。至清代仍稱高州府,建制與明代大致相同,轄地為一州六縣、即化州縣、茂名縣、電白縣、吳川縣、信宜縣、廉江縣(即轄今湛江的局部地區吳川、廉江)。 3、民國以後的高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撤高州府,廣東省派出高州綏靖處,駐茂名縣高州城,領茂名、信宜、電白、化縣、吳川、廉江六縣(高州管轄今湛江局部地區吳川、廉江)。 民國三年,撤高州綏靖處,設高雷道,治所在茂名縣,轄原高州府、雷州府、陽江直隸州屬下11縣。九年(1920),撤道,派出高雷善後處,治所與高雷道同。民國十四年(1925),撤善後處,派出南路行政公署,駐茂名縣(當時的「茂名縣」即今高州城。高州管轄整個湛江地區)。 十五年,又改為南路綏靖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五年(1936)11月,廣東派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茂名縣,轄茂名、信宜、電白、化縣、吳川、廉江、陽江、陽春和梅籙管理局。民國二十七年派出南路行署駐茂名縣,管理第七、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六年(1947),原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第八專署行政督察區,治所和轄區不變。(高州管轄今湛江局部地區吳川、廉江)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原高州府地域先後屬南路行署、高雷專區、粵西行署、湛江專區(地區),治所已不在茂名城,而是在湛江市。(湛江管轄茂名、陽江,治所在今湛江) 1959年3月,茂名市成立,茂名縣與信宜縣合並(當時的茂名縣即今高州市,即今高州市和信宜市在當時合並),改名高州縣,1961年10月,信宜縣析出復置,茂名縣改名高州縣,轄地只是原茂名縣三分之二。1983年7月實行市管縣制,高州縣屬於茂名市管轄。1993年冬,高州縣改為高州市(縣級),這就是現在的高州。 簡明摘要: 梁大通中(528年)首置高州,治高涼(今陽江西折沙,當時陽江屬高州)轄境相當今恩平、陽江、陽春、電白、高州東南部、茂名市區、吳川東部。
高州府在歷史上包含地域很廣,恩平、陽江、陽春、電白、高州東南部、茂名市區、吳川東部最早的府衙在今陽江陽西,今高州市只是後來府衙搬遷過去的,可以說今高州不能代表整個古高涼地區。不要混淆今高州和古高州概念

Ⅱ 新中國成立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的歷史背景是:

遼沈、淮海與平津三大戰役結束後,國民黨發動內戰的主力已基本被殲滅,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到長江北岸。統治中國22年之久的蔣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絕境。新中國誕生的條件已經成熟。

中國的國共內戰進行到1949年下半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已佔領了中國大陸的大部分領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召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議決定建立一個不同於中華民國的新中國,按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這個新國家的國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定於1949年10月1日舉行建國儀式。

1949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決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

1949年9月21日,由中國共產黨發起召開的,有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地區、人民解放軍、各少數民族、國外僑胞和其他愛國分子的代表參加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

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並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2)高州新中國成立歷史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民生思想:

新中國是建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的。由於連年的戰爭,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國民經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城鎮失業工人從1949年到1951年年均達四百餘萬人,失業率高達20%以上,失業工人的生活非常困難」。

根據聯合國亞太事務委員會的統計,1949年我國的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遠遠低於當時整個亞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

另外,由於舊中國長期受封建制度和戰爭等因素的影響,到新中國成立時,全國文盲人口已佔總人口的80%,學齡兒童入學率僅佔20%。

也就是說當時中國的6億人口,文盲就佔了4億多。經濟、就業、教育、社會保障等是擺在以毛澤東為領導的第一代領導集體面前的重要課題。

在這種背景下,毛澤東堅持「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並從就業、教育、分配、社會保障等方面體現出了符合實際的民生思想。

Ⅲ 高州市的歷史

「高州」這個地名概由「高涼郡」演變而來,「高涼」兩字可能是「高高的涼爽的山崗」,高州為梁大通中(公元527--528年)正式命名。
高州府禹貢楊州南境,秦為南海郡地。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三國晉宋為高涼、高興郡地。梁為高州地(梁大通中(527—528年)正式命名高州)又分置電白郡,隋平陳郡廢為高涼,永熙二郡地,時茂名電白屬高涼郡,良德屬永熙郡。
唐初屬高州,貞觀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涼移治良德。天寶初(742年)改高州曰高涼郡,潘州曰南潘郡,五代屬南漢。宋開寶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涼郡,屬廣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廢屬竇州,三年(1006年)復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撫司。十九年(1280年)改總管府屬湖廣行中書省。明曰高州府屬布政司使。
本朝(清)因之屬廣東省領州一(化州)縣五(茂名、電白、信宜、吳川、廉江)。茂名縣(即今高州市)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隋置茂名縣(開皇18年公元578年)屬高涼郡。唐初屬高州,貞觀元年(627年)改屬南宕州。八年(634年)於縣置潘州。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改曰越裳,後唐同光初(923年)復故。宋開寶五年(872年)州廢,以縣屬高州。景德元年(1004年)屬竇州。三年(1006年)還屬高州。元復屬高州,大德八年(1304年)徒高州路來治(茂名縣)。明為高州府治本朝因之 。

Ⅳ 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故事。急需!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向各國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

會議結束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員集體出發,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前往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下午3時,北京30萬群眾齊集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開國大典。

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4)高州新中國成立歷史擴展閱讀:

民主黨派熱烈響應中共中央召開新政協的號召,1948年4月底,中共中央在發表紀念「五一」勞動節的口號中,發出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當即得到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海外華僑團體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

他們通電認為,中共的號召,「適合人民時勢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事關國家民族前途,至為重要。全國人士自宜迅速集中意志,研討辦法,以期根絕反動,實現民主。」

從1948年8月起,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陸續離開香港和南方大城市北上,進入東北和華北解放區,「願在中共領導下獻其綿薄」,同中國共產黨一起進行新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

Ⅳ 廣東茂名市高州縣的歷史資料

「高州」這個地名概由「高涼郡」演變而來。高涼郡以今高州市曹江鎮銀塘管理區的高涼嶺而得名。「高涼」兩字來由,據《讀史方輿紀要》載:「高涼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涼。」,高州為梁大通中(公元527--528年)正式命名。 高州府禹貢楊州南境,秦為南海郡地。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三國晉宋為高涼、高興郡地。梁為高州地(梁大通中(527—528年)正式命名高州)又分置電白郡,隋平陳郡廢為高涼,永熙二郡地,時茂名電白屬高涼郡,良德屬永熙郡。 唐初屬高州,貞觀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涼移治良德。天寶初(742年)改高州曰高涼郡,潘州曰南潘郡,五代屬南漢。宋開寶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涼郡,屬廣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廢屬竇州,三年(1006年)復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撫司。十九年(1280年)改總管府屬湖廣行中書省。明曰高州府屬布政司使。 本朝(清)因之屬廣東省領州一(化州)縣五(茂名、電白、信宜、吳川、廉江)。茂名縣(即今高州市)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隋置茂名縣(開皇18年公元578年)屬高涼郡。唐初屬高州,貞觀元年(627年)改屬南宕州。八年(634年)於縣置潘州。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改曰越裳,後唐同光初(923年)復故。宋開寶五年(872年)州廢,以縣屬高州。景德元年(1004年)屬竇州。三年(1006年)還屬高州。元復屬高州,大德八年(1304年)徒高州路來治(茂名縣)。明為高州府治本朝因之。 史載明代廣東下轄十府一直屬州。領上六府廣州府、惠州府、潮州府、南雄府、韶州府、肇慶府,下四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瓊州府,和羅定一州。統稱廣東十府一州。(南雄,清初沿明制為府,嘉慶十一年,降為直隸州,十六年,復升為府,十七年,又降為直隸州。嘉應,舊程鄉縣,隸潮州府,雍正十一年,升為嘉應州,嘉慶十二年,升為嘉應府,十七年,仍改為直隸州。)清代沿明制此時高州府轄有化州、茂名、信宜、電白、吳川、廉江等一州五縣,屬高陽雷道,府治茂名縣。由於高州轄地較大,地理位置又處於戰略要沖地帶,因此便把高州府稱為廣東下四府之首府。 「高州」的由來 高州地處粵西山區,秦以前為百越民族中西甌和駱越兩部族雜居地。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高涼縣,屬合浦郡。三國吳從合浦郡分出高涼郡,依舊設高涼縣。南朝宋國將高涼郡廢去高涼縣。梁武帝時置高州。隋朝設茂名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高州為高涼郡,轄茂名。唐設潘州,治茂名縣。宋朝並潘州入高州,治電白。元朝改高州為路,仍治電白。明、清年間茂名縣為廣東省高州府台。民國時期,縣名仍舊,初隸高雷道,後隸第七行政區,道尹和專員公署均設於高州城。新中國建立後於1958年在茂名境內分置茂名市,同時改茂名縣為高州縣。1993年6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高州縣,設立高州市(縣級市)。 又內蒙古赤峰市太平地鄉哈拉木吐村古城。高州原為唐代信州,武後中以契丹早期室活部所建之城,所以《遼史》地理志又將遂州(本高州)置於頭下城。州境有土河,三韓縣,附郭,今當地居民仍有稱高州城為高麗城者。

Ⅵ 新中國成立的歷史

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Ⅶ 廣東省高州市的歷史

距今6500萬年前,在高州西部的平原地帶,原是一個望無邊際的內陸湖泊,這個湖泊從鎮江鎮的東北部起,經過石鼓、至泗水、分界的西部,一直延伸到茂名市的金塘和電白縣的羊角等地。湖呈帶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湖面上,鱗光閃閃,碧波盪漾。湖中生活著龜鱉類、魚類、螺蚌類等水生動物。湖岸上,樹木蔥郁,枝繁葉茂,一派生機盎然的南國風光。

2600萬年前,由於地殼的變動,地表逐步上升,湖水變淺。再經幾度滄桑後,原來那望無邊際的湖泊,逐漸沉積為河網縱橫的平原盆地。那些生長在湖中的魚鱉類動物,由於缺水全部死亡,其屍體逐漸被淤泥覆蓋。在缺氧條件下,經過漫長的化學變化過程,逐步變為化石。在石鼓至泗水一帶,發現大量湖中的生物化石。那些被泥土覆蓋在地層下面的植物群體,則演變為煤炭。

高州中部及北部的丘陵山地一帶,由於地殼比較穩定,地形變化較小。在這寬廣的丘陵地帶里,濃蔭連綿,古樹參天。在濃蔭下,生活著許多巨型的哺乳動物。在這些動物中,比較突出的有長鼻類的東方劍齒象、納獁象;有食肉類的鬣狗、黑熊;有偶蹄類的野豬、鹿、羊;還有靈長類的古猴、猩猩、獼猴等等。這里,處處猴啼鳥鳴,燕語鶯歌,熱鬧非凡。

距今200萬年前,地球出現第四紀冰川期,使各地的天氣十分反常。這時期部分動物適應不了氣候的變化,加上自然界的食物減少,這類動物便被大自然淘汰。過去在建設高州水庫時,在工地上曾出土了數件納獁象牙化石,形成時間約在100萬年前。

1萬年前,高州就有了人類活動。在南部的祥山鎮出土有兩件穿孔石球,是當時舊石器時代晚期製作和使用的捕獵工具。這是高州發現最早的石器工具。新石器時代,高州出現了多處人類聚居點。目前,高州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2處,新石器文物出土點11處。出土有石斧、石錛、石環、石珠等磨製石器,還出土有陶紡輪、陶網墜等原始陶製品,距今約4000年至6000年。高州先民在原始社會里,開始步入人類文明社會,並以部落形式維系著原始社會組織。先秦時期,高州歸屬於西甌、駱越部族。

秦統一嶺南後,設南海、桂林和象郡,高州市當時處於桂林和象郡之間,即中北部屬桂林郡,南部屬象郡。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置交趾部合浦郡,郡治今合浦市,郡內置高涼縣,縣治在今陽江市北30公里,今高州南部時屬合浦郡高涼縣,北部屬蒼梧郡端溪縣。東漢末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孫權析合浦郡高涼縣分置高涼郡(治所今恩平北)和高興郡(治所今陽江西)。高州市南部時屬高興郡,北部屬蒼梧郡端溪縣。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高興郡並入高涼郡,郡治在安寧(今陽江西30里白沙)。東晉永和七年(351),蒼梧郡增設晉康等郡,高州市當時北部屬晉康郡端溪縣,南部屬高涼郡高涼縣。晉康郡、高涼郡同隸廣州。

南朝梁大通中(公元528年),梁平俚洞置高州,州治在今陽西縣。南朝梁大通中(公元530年),置電白郡,郡治在今高州長坡舊城,屬高州;同時在今化州升羅州縣為羅州,今高州市西部、西南部屬羅州高興郡;北部屬瀧州梁德郡;中部、東部屬電白郡,南部屬南巴郡。

隋開皇九年(589),廢電白郡、海昌二郡置電白縣,廢連江、南巴二郡置連江縣、南巴縣,隸高州,高州治所仍在高涼縣(今陽江西)。廢高興、石龍二郡置石龍、吳川縣。開皇十八年(598)增設茂名縣,三縣均隸羅州。今高州市中部、西部屬電白縣、南部屬南巴縣、西部屬茂名縣、北部良德縣。隋大業三年(607)高州、羅州被廢,復置高涼郡,治所在高涼縣(今陽江西),今高州市屬高涼郡。

至唐武德四年(621)廢高涼郡,電白、連江等縣隸廣州,武德六年復置高州,州治仍在陽江,延至唐貞觀二十三年(646),高州治遷良德縣(今高州東北)。開元元年(713)高州治所又遷連江縣(今電白馬踏),唐天寶元年(742)改高州為高涼郡,郡所保安城(連江改名,今電白馬踏),仍轄良德、電白、連江三縣。乾元元年(758)高涼郡被廢,復稱高州郡。至大歷十一年(776)遷州治至電白縣城(今高州長坡舊城),領電白、良德、保寧三縣,一直延續到北宋初年。

Ⅷ 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歷史事件要詳細時間

1、八一南昌起義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

起義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2、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准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3、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

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4、皖南事變

1940年10月19日,蔣介石指使何應欽、白崇禧以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總長名義致電八路軍朱德、彭德懷和新四軍葉挺、項英,強令將在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於1個月內開赴黃河以北。

11月9日,朱德、彭德懷、葉挺、項英復電何應欽、白崇禧,據理駁斥了國民黨的無理要求,但為顧全大局,仍答應將皖南新四軍部隊開赴長江以北。而蔣介石對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計劃密令第三戰區顧祝同、上官雲相將江南新四軍立即「解決」。、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軍軍部直屬部隊等9千餘人,在葉挺、項英率領下開始北移。1月6日,當部隊到達皖南涇縣茂林地區時,遭到國民黨7個師約8萬人的突然襲擊。新四軍英勇抗擊,激戰7晝夜,終因眾寡懸殊, 彈盡糧絕,除傅秋濤率2000餘人分散突圍外,少數被俘,大部壯烈犧牲。

軍長葉挺被俘,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周子昆突圍後遇難,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是國民黨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5、重慶談判

重慶談判,是抗日戰爭勝利之際,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就中國未來的發展前途、建設大計在重慶進行的一次歷史性會談。

從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經過43天談判,國共雙方達成《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重慶談判及達成的《雙十協定》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和平、民主、團結的希望和曙光。雖然國民黨統治集團違背全國人民迫切要求休養生息、和平建國的意願,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毀《雙十協定》 ,但其歷史意義和啟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一南昌起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安事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七事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皖南事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重慶談判

Ⅸ 高州有什麽偉大的歷史事件嗎

粵西地區管轄情況的史實資料 1、唐貞觀二十三年前(公元649年以前)的高州,距今1400年前。 嶺南的州是何時設立的?據史載,東漢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刺史部為交州,地方政制始為州、郡、縣三級。為了籠賂俚人渠帥,把俚區納入郡縣,南朝各代尤其是梁、陳兩代統治者在粵西大量增設郡縣,向俚帥封官,高州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設置的。據史載,當梁大通中(528年)首置高州,治高涼(今陽江西折沙),轄境相當今恩平、陽江、陽春、電白、高州東南部、茂名市區、吳川東部。原高涼地西部置羅州,地域為今的化州、吳川中西部、廉江、今高州西南部、湛江市區東部及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縣相鄰邊緣地區,州治化州。此制一直延至隋初,冼夫人就是此時代人,隋大業年(607年),高州被廢,至唐武德六年(623年)復置,州治仍在陽江,延至貞觀二十三年(646年),高州治陽江達105年。 2、唐貞觀二十三年至民國前的高州。(公元649年~1912年)長達1263年 據《廣東通史》、《舊唐書》載,唐太宗晚年為了削弱粵西馮氏的勢力,在貞觀二十年冼夫人孫馮盎卒後,於二十三年(649年)撤銷高州都督府,把馮氏長期把持的高州地域分開,增置恩州。這樣高州減少了恩平、陽江、陽春的地盤(原本恩平、陽江、陽春屬高州),同時又把高州州治從陽江遷往偏僻的山區的良德縣,以分散馮冼家族勢力。次年,永徽元年(650年)復置潘州。今高州的頓梭以南原茂名縣地,吳川東部、電白麻崗以西原南巴縣地被分出為潘州轄。高州地域只剩下良德、電白、連江三縣(今高州、電白東北、東南部。與後高涼地同)。據清道光《高州府志》載,開元元年(713年),因唐玄宗登基,高力士是其龐臣,便把高州治所遷至高力士祖婆冼夫人故鄉的連江縣(今電白馬踏祿岳下村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化州(原辯州)也劃入高州府,高州府六屬自此始。成化四年電白縣遷治神電衛(今電城鎮),高州府也從電白舊城(今高州長坡)遷治茂名縣城(今高州鎮)。至清代仍稱高州府,建制與明代大致相同,轄地為一州六縣、即化州縣、茂名縣、電白縣、吳川縣、信宜縣、廉江縣(即轄今湛江的局部地區吳川、廉江)。 3、民國以後的高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撤高州府,廣東省派出高州綏靖處,駐茂名縣高州城,領茂名、信宜、電白、化縣、吳川、廉江六縣(高州管轄今湛江局部地區吳川、廉江)。 民國三年,撤高州綏靖處,設高雷道,治所在茂名縣,轄原高州府、雷州府、陽江直隸州屬下11縣。九年(1920),撤道,派出高雷善後處,治所與高雷道同。民國十四年(1925),撤善後處,派出南路行政公署,駐茂名縣(當時的「茂名縣」即今高州城。高州管轄整個湛江地區)。 十五年,又改為南路綏靖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五年(1936)11月,廣東派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茂名縣,轄茂名、信宜、電白、化縣、吳川、廉江、陽江、陽春和梅籙管理局。民國二十七年派出南路行署駐茂名縣,管理第七、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六年(1947),原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第八專署行政督察區,治所和轄區不變。(高州管轄今湛江局部地區吳川、廉江)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原高州府地域先後屬南路行署、高雷專區、粵西行署、湛江專區(地區),治所已不在茂名城,而是在湛江市。(湛江管轄茂名、陽江,治所在今湛江) 1959年3月,茂名市成立,茂名縣與信宜縣合並(當時的茂名縣即今高州市,即今高州市和信宜市在當時合並),改名高州縣,1961年10月,信宜縣析出復置,茂名縣改名高州縣,轄地只是原茂名縣三分之二。1983年7月實行市管縣制,高州縣屬於茂名市管轄。1993年冬,高州縣改為高州市(縣級),這就是現在的高州。 簡明摘要: 梁大通中(528年)首置高州,治高涼(今陽江西折沙,當時陽江屬高州)轄境相當今恩平、陽江、陽春、電白、高州東南部、茂名市區、吳川東部。
高州府在歷史上包含地域很廣,恩平、陽江、陽春、電白、高州東南部、茂名市區、吳川東部最早的府衙在今陽江陽西,今高州市只是後來府衙搬遷過去的,可以說今高州不能代表整個高涼地區。不要混淆今高州和古高州概念

閱讀全文

與高州新中國成立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