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自由貿易的歷史

中國自由貿易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4 21:03:21

A. 中國對外建立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在哪裡。

中國—東盟自貿來區是我國對外洽自談的第一個自貿區,也是世界上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自貿區,其如期建成必將加快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進一步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和市場化程度。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於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涵蓋11國、19億人口、6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4.5萬億美元貿易額,是中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也是繼歐盟、北美自貿區之後發展中國家間建立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

B. 什麼是我國對外建立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它的建成必將加快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

中國—東來盟自貿區

核心自提示:

中國—東盟自貿區即將於2010年1月1日全面啟動。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自貿區將對中國今後對外開展貿易交流合作產生重要示範影響。陳德銘指出,明年中國和東盟的貿易量會有比較大的增加,亞太地區整體經濟形勢也會更加明顯好轉。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中國最早建立、進展最快、效果最實的自貿區。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自貿區將對中國今後對外開展貿易交流合作產生重要示範影響。

C. 自由貿易在工業革命時期的歷史

自由貿易政策是西方國家自由競爭時期的產物。英國實行此項政策達60年之久,對專當時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推屬動作用。二戰以後,盡管聯合國憲章規定了自由貿易的原則,《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也明文規定降低關稅和消除非關稅壁壘,但世界大部分國家一直盛行貿易保護主義。
所有發達國家都曾經推行貿易保護主義以保護本國的製造業,服務業及農業,當它們累積足夠財富以確保可從自由貿易得益,便開始積極推行自由貿易政策。英國在18世紀至19世紀中期便曾推行保護性的工業政策,當英國在經濟上擁有領先地位,便開始支持自由貿易。
16世紀,跟自由貿易對立的重商主義在歐洲大陸開始發展,而它今天仍然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著。最早反對重商主義的自由貿易論者是大衛·李嘉圖和亞當·斯密。他們認為自由貿易,是各個文明都能夠經濟發達的原因。亞當·斯密認為增加貿易除了是埃及﹑希臘﹑羅馬等地中海文化體蓬勃的原因,也是中國繁榮的原因。
自由貿易跟共產主義﹑重商主義﹑孤立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都是對立的。而很多戰爭都緣於貿易,例如1840年的鴉片戰爭。
美國憲法規定,不可以對商業活動設下任何阻礙,這通行於美國所有的州。所以美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實體。
3利益

D.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大事記

1997年12月,中國和東盟領導人在首次東盟-中國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確定了建立睦鄰互信夥伴關系的方針。
2000年9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四次東盟與中國(10+1)領導人會議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提出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議,得到東盟有關國家的贊同。
2001年11月,在汶萊舉行的東盟首腦會議期間,中國和10個東盟成員國宣布了將在未來十年內建成自由貿易區的目標。
2002年11月4日,第六次東盟與中國領導人會議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和東盟10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宣布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從而啟動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進程。
1995年~2002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年均增長15%。
2003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達到了歷史性的782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42.9%。
2004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早期收獲計劃實施,下調農產品的關稅,到2006年,約600項農產品的關稅降為零。
2004年底,雙邊簽署了《貨物貿易協議》和《爭端解決機制協議》,標志著自由貿易區建設進入實質性執行階段。
2005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汶萊、印尼和菲律賓時提出,到2010年,中國和東盟雙邊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
2005 年7月20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貨物貿易協議》降稅計劃開始實施,中國和東盟的7000種產品在大幅降低關稅、免配額以及其他市場准入條件進一步改善的情況下,更加順暢地進入對方市場,這有利於東盟國家的產品擴大對中國市場出口,也有助於中國企業以更低成本從東盟進口原材料、零部件和設備。
到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東盟對中國的出口增長48%,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增長55%,對東盟和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貢獻分別達到0.9%(約合54億美元)和0.3%(約合22億美元),將為中國和東盟商界創造無窮商機和廣闊前景。
東盟自貿區保障發達國家制度性貿易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呼之欲出,雙方合作有望迎來全新的鑽石十年,將有助於沖破發達國家發起的制度性貿易保護。
此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之所以備受各方關注,原因在於其傳遞的信息將直接關繫到中國與東盟如何以亞洲方式深化各領域合作。
東南亞是中國對外經貿多層次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中除港澳台之外最內層的合作夥伴,鞏固和不斷發展對東盟經貿,是我們對外經貿的重要內容。
從經濟層面而言,近期新興市場動盪,東盟與中國抱團取暖的需求正在上升。
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被認為是此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的重大議題。
據中國駐東盟大使楊秀萍介紹,未來雙方將致力於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力爭202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今後8年新增雙向投資1500億美元。

E. 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的歷史背景

中國和澳大利亞建交四十多周年。在這四十年裡,中澳關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中國現在版已成為權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和主要的投資來源國,中國2011年取代美國成為澳最大的服務貿易出口市場。而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十分重要。中澳雙方的經濟增長互為促進,形成了相互依賴的經濟關系。
中澳經貿關系一直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近年來更是成為兩國關系發展的亮點。截至2014年,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澳大利亞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進口來源國。2009-2013年的5年時間,中澳貨物貿易額超過5000億澳元,其中澳對華出口超過3000億澳元。2014年中澳雙邊貿易總額8106億,中國貿易逆差3596億元,中國對奧出口2405億元,同比增加3.2%。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6001億元,同比下降2.3%。2014年中國進口澳大利亞主要商品:能源礦產品,鋼鐵及金屬製品,羊毛,棉花。隨著雙邊貿易持續擴大,中國對澳投資,尤其是在能礦領域的投資迅速增長,寶鋼、中鋼、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一大批中國大型能礦企已經在澳投資並設立了常駐機構。

F. 國際貿易中關於自由貿易發展歷史的問題,哪位大蝦救救我吧

國際貿易中關於自由貿易發展歷史:

1。自由貿易政策產生於18世紀的英國。「放任自由」(Laissez-faire)形式的貿易政策。即國家減少或者取消對於進出口的限制和障礙,減少或者取消鼓勵本國商品出口的措施,例如補貼、特權等等。

2。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經濟危機,迫使各國紛紛放棄自由貿易政策。
隨後出現了保護貿易政策。即政府廣泛利用各種限制進口的措施,保護本國市場免受外國商品、服務和投資的競爭,並對本國商品、服務出口和對外投資給予優惠和補貼。
最初出現與重商主義時代,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經濟危機以後,演變為超保護貿易政策。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7年關貿總協定(GATT)建立,又一次推動貿易自由化進程。

4。直到70年代,又一輪經濟衰退,發達國家開始施行新貿易保護主義、戰略貿易政策;發展中國家主要施行保護幼稚工業貿易政策。

5。90年代之後:以WTO為主導,各國逐步開放本國市場,施行貿易自由化。

其實可以看出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雖然互相矛盾,但是又緊密結合,甚至交叉存在。一國無論採取何種貿易,都基於現實的經濟環境、政治因素等。實行自由貿易或是保護貿易其實是一個國與國之間、企業競爭之間博弈的過程。

但無論何種政策,都是為了本國或是本行業的利益最大化。

希望對樓主有用,我剛讀完一本國際貿易的書。歡迎一起探討,你看的啥書?

如果OK,請加分,謝謝!

G. 怎樣理解中國自由貿易區成立的歷史背景

自由貿易園區 (Free Trade Zone)是指在貿易和投資等方面比世貿組織有關規定更加優惠的貿專易安排;在主權國家或地區屬的關境以外,劃出特定的區域,准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實質上是採取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

H. 中國的貿易發展史!

以下是1949年之後的中國的貿易發展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逐步開展對外經濟貿易交流,但受到當時國際政治環境和國內計劃經濟體制等因素制約,對外貿易發展相對緩慢。

1978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成為中國加快現代化建設、改變落後面貌、促進經濟發展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重要途徑。

30多年來,中國利用世界經濟較長時期繁榮、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機遇,擴大對外開放,吸引利用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國內產業,在全面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中,實現了對外貿易的跨越式發展。貨物貿易總量躋身世界前列。

1978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只有206億美元,在世界貨物貿易中排名第32位,所佔比重不足1%。2010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29740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了143倍,年均增長16.8%。其中,出口總額15778億美元,年均增長17.2%;進口總額13962億美元,年均增長16.4%。

中國出口商品結構在20世紀80年代實現了由初級產品為主向工業製成品為主的轉變,到90年代實現了由輕紡產品為主向機電產品為主的轉變,進入新世紀以來,以電子和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不斷擴大。

20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中國加工貿易蓬勃發展,成為外貿的半壁江山。在中國外貿發展中,外商投資企業和加工貿易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和多元化進出口市場格局。

改革開放後,中國全方位發展對外貿易,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貿易夥伴已經由1978年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發展到目前的231個國家和地區。歐盟、美國、東盟、日本、金磚國家等成為中國主要貿易夥伴。

2005年至2010年,中國與東盟貨物貿易佔中國貨物貿易比重由9.2%提高到9.8%,與其他金磚國家貨物貿易所佔比重由4.9%提高到6.9%,與拉丁美洲和非洲貨物貿易所佔比重分別由3.5%和2.8%提高到6.2%和4.3%。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

2001年至2010年,中國服務貿易總額(不含政府服務)從719億美元增加到3624億美元,增長了4倍多。

中國服務貿易出口在世界服務貿易出口中的比重從2.4%提高到4.6%,2010年達1702億美元,從世界第12位上升到第4位;服務貿易進口比重從2.6%提高到5.5%,2010年達1922億美元,從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3位。

對外貿易發展有力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國成長為一個開放的經濟體。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極大促進了中國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加工貿易迅速發展壯大使中國勞動力充裕的比較優勢得以發揮,加快了中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對外貿易直接帶動就業人口超過8000萬,其中60%以上來自農村,就業者的收入和生活得到顯著改善。對外貿易與國內投資、消費一起,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

中國對外貿易的歷史性進步是與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20世紀80年代前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等要素在世界范圍內的流動和配置更加活躍。

中國政府順應時代潮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技術合作,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促進了國際產業鏈分工的深化,為對外貿易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這個進程中,外國企業尤其是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在中國獲得大量投資機會,其擁有的資本、技術、管理經驗和銷售渠道等要素實現增值,分享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得益於經濟全球化,得益於堅持走互利合作共贏道路。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

(8)中國自由貿易的歷史擴展閱讀:

1、努力培育外貿發展的綜合競爭優勢。

面對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資源和能源等生產要素價格大幅上漲、出口產業傳統的低成本優勢大大弱化的新情況,中國政府提出了外貿由粗放型發展向集約型發展轉變的戰略目標。

繼續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推動服務外包發展,努力擴大新興服務出口。財政稅收、金融保險、外匯管理、海關通關、檢驗檢疫、物流和運輸等領域都將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加快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努力推動對外貿易的穩定健康發展。

2、加快推進外貿發展中的節能減排。

早在1994年,中國政府就制定並發表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將節能減排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都把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

大部分達到一定規模的進出口生產企業都已經獲得ISO14000等與環保有關的標准認證。中國將努力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加快先進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促進對外貿易與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更加協調發展。

3、加強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

2008年,中國制定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把保護知識產權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加以推進。2006年至2011年,中國連續6年頒布《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實施了包括立法、執法、教育培訓、文化宣傳和對外交流等多個領域的1000多項具體措施。

當前,加強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挑戰,加強對話與合作成為世界知識產權保護的潮流。中國政府將在有關國際公約和各自法律框架下,與世界各國和地區加強知識產權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知識產權事業的健康發展。

I. 自由貿易的歷史

自由貿易政策是西方國家自由競爭時期的產物。英國實行此項政策達60年之久,對當時英國內資本主義的發展起推動容作用。二戰以後,盡管聯合國憲章規定了自由貿易的原則,《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也明文規定降低關稅和消除非關稅壁壘,但世界大部分國家一直盛行貿易保護主義。
所有發達國家都曾經推行貿易保護主義以保護本國的製造業,服務業及農業,當它們累積足夠財富以確保可從自由貿易得益,便開始積極推行自由貿易政策。英國在18世紀至19世紀中期便曾推行保護性的工業政策,當英國在經濟上擁有領先地位,便開始支持自由貿易。
16世紀,跟自由貿易對立的重商主義在歐洲大陸開始發展,而它今天仍然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著。最早反對重商主義的自由貿易論者是大衛·李嘉圖和亞當·斯密。他們認為自由貿易,是各個文明都能夠經濟發達的原因。亞當·斯密認為增加貿易除了是埃及﹑希臘﹑羅馬等地中海文化體蓬勃的原因,也是中國繁榮的原因。
自由貿易跟共產主義﹑重商主義﹑孤立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都是對立的。而很多戰爭都緣於貿易,例如1840年的鴉片戰爭。
美國憲法規定,不可以對商業活動設下任何阻礙,這通行於美國所有的州。所以美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實體。

J. 為什麼說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是歷史的必然

政治課上的問來題啊!不自詳說,你必須提到一下幾點:第一,和平與發展是當今國際社會的主題;第二,世界多樣性與多極化的發展趨勢:第三,經濟全球化,及雙刃劍;第四,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的進步;第五,中國改革開放,與多邊貿易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閱讀全文

與中國自由貿易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