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近代歷史上的現代化進程
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是在扭曲中向前發展的,發展歷程極其艱難、曲折和復雜。從低級向高級發展,從中世紀向近代化再向現代化轉變,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再到社會主義革命交替。其中夾雜著各種各樣的落後的反動的政治思潮,有的甚至叫囂一時,但歷史發展前進的總趨勢是不可逆轉的。然而近現代政治思想史上的每一次反復,都比較的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是一個波浪似的,螺旋形的前進上升運動。如果把思想發展看作是直線化是不科學的,同時只看到歷史進程的曲折反復,甚至暫時的倒退的現象,而看不到歷史前進的總趨勢,也是片面的,形而上學的觀點。只有用實事求是的唯物史觀去認真學習研究,才能真正從中獲得「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的明智效果。
愛國主義、救國救民是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的首要主題。
中國是在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之下進入近代歷史時期的。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中國先進思想家們面對的現實和抉擇是嚴酷、復雜和矛盾的。學習西方又要反帝;反封建又要不失中國傳統;要工業化又要避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探索中國特殊的出路,這勢必形成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紛雲繁雜,流派眾多,百家爭鳴的局面。
對近代中國出路的探索,從19世紀60年代的「夷務」,到70年代的「洋務」和90年代的「新學」、戊戌變法,以及20世紀初的民主革命思潮,再到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這個過程大體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不同階段上的中國人,對此問題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龔自珍、林則徐、魏源、洪秀全、嚴復、康有為、孫中山、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們的思想,具有不同階段,或同一階段的不同特點,但其認識又是相互銜接的,有這一代比一代更加深化的明顯特徵。分開來說,五四之前和五四之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一、五四前的80年,先進中國人對反帝救國這一主題的探索,僅僅是縱向的深入,其結果表現為西方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的破滅。
19世紀40至50年代,中國封閉的大門剛被打開。在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奇技淫巧」面前,地主階級改革派的思想家和農民階級思想家,各自提出了他們不同的主張。魏源力主「以夷制夷」、「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主張引進西方的「火輪機、火炮車、自來火、自傳磨、千斤頂」之類的「利器」以強國;洪秀全則從西方引進「上帝」動員農民,以圖建立「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人間天國。60年代初馮桂芬的《校邠廬抗議》和洪仁玕的《資政新篇》則具有更為明顯的資本主義色彩。但是,在民族資本發展還十分微弱的條件下,他們的理想自然不能擺脫傳統的封建專制政權的模式。洋務運動開拓了中國人對西方認識的視野。洋務運動是清王朝的「自救」運動,但在實踐上建立中國最早的現代工業,引進了西方的自然科學,而從選派到西方的留學生中,又出現了早期的新型知識分子。這樣,在向西方學習的內容上就由過去僅僅注意技藝,進而注意研究西方國家的政治體制,這無疑是認識上的一次飛躍。但是,這些新型知識分子並未脫離封建本體的束縛,他們的主張也只能達到「以中國之本有之學,還與中國」,「變器不變道」的水平。早期改良主義之所以還未能形成思潮,是因為還不具備其形成的社會條件。
90年代的戊戌維新運動,發生在洋務破產、甲午戰敗之後。《馬關條約》造成的割地、賠款的局面,使中國思想界為之震撼。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知識分子的隊伍開始出現政治主張的分野,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派、民主共和派和無政府主義牌。盡管三派的主張不同,但都不同程度的具有否定皇權的絕對性,背離封建國體的趨向。他們的世界觀也由「天不變、道亦不變」轉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如果說立憲派仍然是在封建的傳統范圍內尋求政治改良的話,那麼民主共和派則完全以法國革命為楷模,主張武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無政府隨著民主共和派而起,鼓吹一種更為激進的絕對自由平等說,否定一切國家權力。
同地主階級改良派相比,康有為和孫中山的思想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這就是他們調轉了以往思想家們用東方本位體觀念看西方的角度,而用西方的政治思想來觀察中國。這一立場的轉變無疑加深了他們對中國問題的認識。無論康有為怎樣借用空子,托古改制,他使用的武器其實是進化論。20世紀初民主革命派的宣傳家陳天華、鄒容等,無不以盧梭、孟德斯鳩的天賦人權、主權在民、民主共和為藍本。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也使用一些傳統語言,以證明其思想古已有之,但其理論體系卻完全是西方的政治思想。攻擊封建專制政體,否定皇權,宣傳民主政治是這一時期中國思想界的中心論題。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外反動勢力的結合,更加促使知識分子與「大一統」的傳統觀念相決裂。中華民族的新覺醒,愛國主義的民族感情,正是在這種民族危亡的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這場愛國主義主義思潮以維新變法為起點,中間經義和團運動,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達到高潮。然而,辛亥革命只是把皇帝拉下了馬,中華民國只是一塊徒有虛名的空招牌。辛亥革命夭折的嚴酷的現實告訴人們,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現實逼迫人們繼續思考探索,而辛亥革命畢竟給這一探索留下了新的基礎和豐厚的思想養料。
二,五四後30年探索的特點是深層次的橫向比較,其結果是選擇了科學社會主義作為救國的武器。
五四運動進一步沖擊了封建思想的閘門,五光十色的西方思想紛至沓來,湧入中國。
首先,以「科學」和「民主」為旗幟的新文化啟蒙運動,將中國思想界的注意力引向了更深的層次。即不僅注意西方科學技術、政治制度的移植,更加註意中國社會土壤的改造,著眼點是人的思想解放。從五四到30年代,無論是東方文化派和科學方法派,本位文化派和全盤西化派,盡管他們各執一端,但這種論爭推動了人的思想解放。科學社會主義正是在這種論爭中開拓了自己的陣地,形成了符合中國國情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嶄新的政治文化。
其次,由人的思想解放進而深入對經濟結構、社會形態的探討,從而基本認清了中國的國情。五四時期「問題與主義」的論戰、社會主義的論戰,重點是涉及了社會問題要不要根本解決,而30年代的社會性質、社會史和農村社會性質的論戰才真正探討了中國國情。這一認識的深入,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起新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完整體系,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再次,在30至40年代,隨著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中華民族的覺醒已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聯系起來;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抗日救亡運動的深入;民族斗爭與階級斗爭關系的科學處理等等;各種思潮經過比較和論爭、揚棄和選擇;各派代表人物,經過分化和重新組合,到40年代基本形成了三種代表性的建國主張。
第一、以國民黨蔣介石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主張以儒家道統為核心的所謂「三民主義」為指導,在國民黨以黨專政下「建設三位合一(文化、經濟和國防)的新國家」。蔣介石認為:「個人本位的自由主義與階級斗爭的共產主義」都「違反中國固有文化精神」,「不合國計民生」,故一律排斥。他提出從用所謂「符合大同原則」的法西斯蒂政治理論,建立封建法西斯政體,並且付諸實施。
第二、30年代出現的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中間黨派,既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又不同意共產黨的主張。他們要求民主、團結、抗戰和進步。但其基本的政治主張是要求在國共兩黨之間走第三條道路,即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第三、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武器,對近百年各種政治主張論爭、比較、選擇、綜合的結果。這一理論總結了中國革命的根本規律,從而也找到了中國社會的根本出路,即首先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形態,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進而實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現中國的現代化。毛澤東指出:自從鴉片戰爭失敗那時起,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求真理。但是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資產階級的共和國,外國有過,中國不能有。在中國,唯一的路是經過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到達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到達階級的消滅和世界的大同。「總結我們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這是對中國革命規律的深刻總結,同時也是對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發展軌跡的深刻總結。
『貳』 中國近現代政治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政治發展是不可逆轉的政治變遷過程。隨著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社會政治體系必將發生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的政治發展過程,不僅有著深刻的歷史起點,更有變動的現實背景。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大國,因其特殊的歷史與現實狀況,決定著中國當代政治發展實踐與理論建構的特殊性。因此中國近現代政治發展的趨勢如下:
中國近現代的政治發展並未走上一條循序漸進的改良道路,而是通過革命。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現代的政治發展走上一個嶄新的階段,它奠定了中國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治制度得以確立的基礎。
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也是社會全面變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利益主體相繼出現並逐步發展起來,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趨勢。
從經濟方面看,近代的中國經濟一直難以自主控制,主權旁落,大量權益外流。當經濟發展迫切需要得到扶持與推動的時候,國家卻貧弱不堪,綜合控制能力弱小,任由經濟發展的自然趨勢演進。因此,如何增強國家的控制能力,就成為20世紀前半葉中國政治發展的主題。而從微觀經濟層面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貫穿於整個封建社會,它在「重農抑商」的儒家思想包裝下,成功地阻止了商品經濟的大規模發展。建國以後經濟領域的集體化運動,其實踐的趨向,既違背了組織者「發展經濟」的初衷,又人為地擴大了與商品經濟的距離。因此,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從一開始就不單純是經濟行為。換言之,傳統經濟結構對我國當代政治發展的影響是不可或缺的。
黨的方針政策注重的是全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因此在社會生活中應注重各個層次各方利益的表達,當代中國的政治參與,將以系統的法制化建設為起點,以制約少數人的權力為重點,充分發揮黨派監督、輿論監督的作用。
「政治文化」是政治發展的另一重要內容。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政治文化主要是指影響人們政治參與的社會傳統因素,是一種價值觀的約束。有鑒於此,
當代中國政治文化構建的途徑,最主要的就是要通過法制教育來提高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法制教育在改造中國傳統政治文化過程中具有戰略意義。
『叄』 中國近代史演變趨勢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遷至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3)歷史中近代中國現代化趨勢的含義擴展閱讀:
歷史主題
反侵略、反帝是中華民族和外來侵略者的民族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社會」。在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反侵略發展成為反帝。
反封建、求民主是中國人民(包括農民、工人、手工業者、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等的革命階級)和封建主義或勢力(包括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等)的階級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封建社會」。
本質
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同時中國也在資本主義列強的入侵和不平等條約的屈辱中開啟了現代化之門。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中國現代化的起點。中國近代史是中國逐漸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也是中國人民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並最終贏得民族解放的歷史。
『肆』 簡述中國法律近代化的含義和歷史過程,中國法律近代化的結果如何
中國法律近代化,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法制與世界法制的接軌。在《中國法制史》的各個版本中,都能見到對中國法律近代化的研究。
當前我國正在建設法治社會,法制現代化也已邁上軌道。通過對中國法律近代化的研究,能對法制現代化建設提供諸多的經驗與教訓,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我查閱資料時,著重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中國法律近代化的概念
概念揭示了事物的本質與內涵。對法律近代化的定義,學者眾說紛紜。范忠信在其《中國法律傳統的基本精神》一書中認為,中國的法律近代化是指中國法律走出中華法系的固有格局而與西方工業社會法律接軌的過程。而王永進在《清末法制改革與法制近代化》一書中則認為,中國法制近代化是指中國法律走出中華法系的固有格局而與西方工業社會法制接近的過程。張晉藩教授則認為,中國法律的近代化也可以說是西方化,這是由特定的歷史條件多決定的。
二、中國法律近代化的進程
對中國法律近代化進程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近代中國社會演變的研究。肖傳林在《清末修律與中國法制近代化》一書中認為,清末新律的制定和司法改革是中國法律近代轉型的開端,它推動了中國法制的巨大進步,促進了中國法制近代化的發展。而葉玉琴在《試論中國近代法制轉變的起點與特點》中認為,中國法制近代化的道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開始起步,清末的「預備立憲」、修律和司法改革等,形成了中國法律近代化的新階段。湯毅平在《論清末的法律近代化》一文中提出,中國法律的近代化經歷了自洋務運動至整個民國時期這一相對漫長的過程,且最終是否完成可這一過程還有待商榷。費村在《略論中國近代法律變革的特點》一文中認為,中國近代法律體系的確立,肇始於清末法制改革,完成於辛亥革命之後。
三、中國法律近代化產生的歷史原因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說過,法律是沒有自己的歷史的。在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上,都必然會有與其相適應的法律形式。張晉藩教授在其《中國法律的近代化》一文中認為,中國法律的近代化,只有當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生了改變性的變革,即從傳統社會相近代社會轉型之時,才是可能的。就中國法制近代化的發生原因而言,其中既有人類社會法制發展所經歷的一般規律,同時又有中國近代社會所特有的社會動因。隨著中西方交往的不斷加深,中國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發生了重要轉型。「自五口通商以後,門戶洞開,海陸商埠,逐年增闢,加以交通之進步,機械之勃興,而吾國之經濟遂息息與世界各國相通,昔之荒野僻壤,可變為最重要之都市,昔之家給人多,多變為不平均之發展 。」商品經濟的深層次發展,就表現為民事糾紛與訴訟的增多,其法律所作出的回應,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法律近代化的發展。
楊一凡在《新編中國法制史》一書中認為,中國法制之所以在20世紀出現如此急劇重大的變化,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時代的影響;二是外來壓力的促動;三是社會相關因素的影響。總之,中國近代社會的法制變革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產物。陶舒亞在《中國法制史》一書中認為,清末修律的出現,蘊含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和動機:一是緩解國內各方壓力;二是收回治外法權;三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
四、中國法律近代化的特點
中國法律近代化產生於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因而就具有自身鮮明的特點。對其特點的研究探討,能對我國的法律現代化提供重要的參考。
周巨林在《中國近代法律思想歷史發展的特點》一文中認為,對西方資產階級法律思想的認同、繼承與批判,與地主階級法律思想的斗爭,思想流派的多元表現和思想內容的集中性質,在革新與保守的矛盾中推動法律思想傳統的轉換,這些都是中國近代法律發展的特點。
湯毅平在《論清末的法律近代化》一文中提出,清末的法律近代化轉型,有其系統性,在對近代西方法律加以模仿的過程中實現了立法由傳統向近代的初步轉型。清末法律的近代化是在以自上而下為主導,自下而上為推動的雙重作用下實現的,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的二律背反性等四個特點。
也由學者認為,中國法律的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中開始的,因此它就不可避免的帶有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法律文化形態特點。這種法律文化形態所體現出來的就是西方法律與中國本土法律之間既融合又相互斗爭的過程。而翻開近代中國的法律立法,也莫不是如此。由於中國法律近代化受到了西方法律的強烈沖擊,是在西方法律的互補滲透、影響下進行的。因而近代中國法律無論在世界觀,還是在框架結構體系、基本制度、主要原則和重要概念術語方面,都廣泛地、大量地吸收、借鑒了西方的法律成果。
同時也注重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任何實踐總是需要理論的指導,中國法律近代化也是如此。這場在法律領域的巨大變革,始終伴隨著危機、屈辱、奮斗、進取的血與火的斗爭而不斷前進,它表現出的不僅是法律制度的轉換,而且也是法律觀念和法律思維方式的轉變。這種不曾遇到過的法律改革,就必須有充分的理論來為其提供指導,從而實現中國法律的近代化。在這期間,思想家們接觸到了西法資產階級政治法律理論,他們開始擺脫傳統的保守自大的文化心態,在中西文化,特別是法文化的沖突中,他們運用西方資產階級的法律觀,來促進中華民族法律觀念的更新與轉變。
王永進在《《清末法制改革與法制近代化》一書中則對中國法律近代化的特點做了如下歸納:一是有關法典與法律著作的翻譯、法學術語、司法原則的引進;二是一系列法律的制定分科別類,近代法律體系的形成;三是新的法律原則與新的立法精神形成;四是立法機關的籌建設,司法機構的近代化。
五、中國法律近代化的啟示
中國的法律近代化,經歷了百年曲折。縱觀這百年歷史,雖然時起時落,沖突不斷,但卻最大限度地接受了西方法律文化的主要內容,為中國法律的現代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其價值所在。因此,法律近代化的演進,將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
宋亞平在《關於中國法制改革與中國法律現代化的思考》一文中認為,中國法律的現代化,仍然面臨著制度建設和文化沖突的尖銳矛盾。在法律及其制度的建設上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學習、借鑒和移植,也開始了新一輪的矛盾和沖突。而中國法律的近代化為我們提供了極好的借鑒。因而,研究探討中國法律近代化的歷史,必能對我國的現代法制事業提供十分有益的參考。
張晉藩教授在《綜論中國法制的近代化》一文中認為,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探尋這一不可逆轉的法制發展歷程中的規律之時,以下幾點是值得借鑒的:一是中國法制近代化只能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進行;二是中國法制近代化與政治體制的近代化緊密相關;三是中國法制近代化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外來法律和本土法律之間的關系。
費村在《略論中國近代法律變革的特點》一文中也認為,由其特點所決定,中國法律近代化變革的結果,即開辟了中國近代法制的新紀元,同時也留下了新興法制與社會條件長期脫節的後遺症。今天我們常說的「執法滯後」的現象,實質上就是先進立法與相對落後的社會條件相沖突的表現。
中國法律近代化,是中國法律發展史上的重要部分,它加速了中華法系的終結和近代法律體系的形成,使中國開始走上法制文明的道路。在其艱難、曲折的進程中,充斥著中國法與西方法、傳統法與現代法等諸多矛盾和沖突,體現了中西法律交流、融合的過程。其近代法律體系的建立,更是為中國法律的現代化創造了積極條件,我國今天的法制建設已邁入法律現代化的道路當中,回顧近百年的近代化歷程,仍能給我們深刻的啟迪。
當前我國的法制建設的完善,依賴於我們保持開放的政治形態和法律文化心理,積極研究和吸納世界法律文化的優秀成果,使其轉化為我們自有的法律意識。而這正是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迅速發展、文化發展空前活躍、民主政治建設呼聲高漲的新的歷史階段的必然反映。
『伍』 中國近現代史的歷史發展趨勢
嚮往鬢白後
我時時遭遇
湧起 野牝馬在高高的莎草中
從地獄深處來臨
大片猩紅離去,棄她於蒼白的靜謐之中
黑暗中嘆中顏的苦景哈哈
『陸』 近代化什麼意思
近代化也叫現代化,它們源於同一單詞「modernization」,以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要標志。在中國,近代化也就是工業化和與工業化相伴隨著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就是實現社會的轉型,即從中世紀社會轉化為近代社會。
1.起步階段(1840年鴉片戰爭到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前)這一階段,主要是洋務派領導了洋務運動,邁出了經濟近代化的第一步。
2.整體發展階段(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後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這一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與變革社會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中國近代化向前邁了一大步。
3.曲折前進階段(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
(6)歷史中近代中國現代化趨勢的含義擴展閱讀:
甲午戰爭失敗標志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志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
甲午戰爭直接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斗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柒』 中國近代史和中國近代化的含義
中國近代史是一個歷史演變的過程。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近代史反回映的是英勇答的中國人民抵抗外來侵略的犧牲奮斗反抗史。
中國近代化是一個模式化,是中國探索改良,富國強兵,走向獨立自強的社會發展模式。近代化的開展極大的促進了技術的革新和推動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極大的推動了世界工業革命的發展進程。
『捌』 中國近代化的含義
歷程:①起步階段來(1840~源1895):主要是洋務運動。②整體發展階段(1895~1927):包括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等。③曲折前進階段(1927~1949):國民政府統治前期,近代化有所發展;抗戰時期,近代化進程被打斷;解放戰爭時期,近代化被推入絕境。④近代化發展的新時期(1949年以後)。
啟示:(1) 無論是農民階級還是資產階級都不能使中國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都不能使中國革命獲得成功。
(2) 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永遠不會向帝國主義或外國侵略者低頭。
(3) 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玖』 中國現代化模式有什麼含義
現代化模式與近代以來中國歷史進程》從社會發展道路的角度,將近代中國的現代化劃分為官僚內壟斷資本主義現容代化、民族資本主義現代化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現代化(分為舊民主主義現代化及作為其繼承和發展的新民主主義現代化)等三種模式,從這三種現代化模式的轉換的角度重新審視了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書中全面而細致地考察和分析了以上三種現代化模式的發生、發展及其交織和轉換的過程,由此揭示了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及其趨勢,闡明了近代中國最終走上新民主主義現代化模式的歷史根由。《現代化模式與近代以來中國歷史進程》最後部分還認真詳細地考察和分析了1949年以後中國由新民主主義現代化模式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過渡的歷史過程,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與新民主主義現代化模式之間具有明確的連續性的觀點。《現代化模式與近代以來中國歷史進程》最大的學術貢獻是將生產力分析法和階級分析法相結合而形成現代化模式概念,提出從現代化模式的轉換來看待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以此實現了考察近代中國歷史的理論和方法上的變革。
『拾』 中國近代化探索的趨勢特點是什麼
中國來近代化探索的趨勢特點源
從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現出層層遞進,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特點
各階級都參與了探索:農民階級、無產階級、資產階級
道路曲折:太平天國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國民大革命先後都以失敗告終.
各階級的探索都借鑒了外國成果
近代化不僅受到內部封建保守勢力的頑強抵制,還不斷遭到外部資本主義列強的傾軋、排斥和武力摧殘,發展緩慢,歷經曲折
近代化一開始是由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領導的,官僚買辦階級在中國近代化啟動時期扮演過微妙的角色,資產階級則始終沒有真正掌握過近代化的領導權
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技術、人才和思想的准備不足,它的推動力主要不是來自內部而是來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間自發創辦近代企業為先導,通過自由競爭發展資本主義,而是主要依靠政權的力量,以官辦軍事工業為起點,從軍需到民用,從國營到民營,從重工業到輕工業
發展畸形.近代工業的產業結構不協調、不配套,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很小,重工業特別是鋼鐵、機械、電力、石油等工業尤為微弱;地區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於東南沿海和沿江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