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裁過幾次軍,每別是那年
1、解放初期,解放軍總兵力從550萬整編為400萬,抗美援朝開始又增加到627萬人;2、1951年11月明確規定,到1954年兵力控制在300萬人;
3、1953年12月決定,軍隊簡編為350萬人;
4、1957年1月會議,要求三年內軍隊壓縮到250萬人;
5、1975年7月,決定3年內減員60萬人;
6、1985年5月,決定裁軍100萬人【鐵道兵集體轉業地方】,到1987年結束.
7、1997年9月,裁軍50萬人.
8、2005年再裁軍20萬人。中國軍隊兵力保持230萬人.
② 中國大裁兵是什麼時候開始施行的
鄧小平執政時期
③ 中國古代兵制
網上資料整理.希望有所幫助
http://..com/question/33066982.html?si=1
中國歷史上寫兵役制度的書最主要的就是南宋一位筒子寫的《中國歷代兵制淺說》了,再有就是正史上提到軍事部分的《志》和諸如《聖武紀》一類敘述人物或事件的書。近現代以來,歷史和軍事專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不少,但專業性較強,這樣就不便於普通的軍事愛好者了解中國古代軍事方面的情況了。
筆者在閱讀部分史料的基礎上,以一個普通軍事愛好者的眼光,大致將中國古代兵制分為幾類,供廣大歷史不太了解又希望了解中國古代兵制的網友參考。
--徵兵制。即徵招義務兵。徵兵制在中國古代廣泛存在,幾首各朝都有,比較明顯的三代、春秋、戰國、秦、漢、三國。
上古時部落戰爭是全民皆兵的,甚至老弱婦孺都參加戰斗。到了夏、商,有進行鎮壓和掠奪時,常常臨時征發大量夏、商本部落和臣服部落的軍隊,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中,詩經說「殷商之從,其會如林」,其中就包括大量臨時征發的奴隸。不過在這一時期由於國家的出現,少量裝備精良的職業軍隊已經出現了,如武王伐紂時的「虎賁三千」。
西周建立後,正式組織了六軍和八師(筆者以前在軍盟發表守相關文章),但六軍和八師是平時生產,戰時打仗的半常備軍,而且六軍基本由關中的周人,八師基本由被周遷到洛陽附近的殷人組成,還帶有落後兵的痕跡。早在西周,諸候就擁有了一旅(500人)到三軍(37500人)的武裝,到了春秋又有擴大, 但基本和西周差不多,只是部落兵痕跡慢慢消退。
到了戰國,戰爭規模擴大,達到雙方十幾萬到幾十萬人參戰,戰爭時間延長,次數頻繁且間隔短,加上從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過渡逐漸完成,原來基本不能作為兵源的奴隸成為農民,成為了兵源,所以大規模的徵兵制形成,如秦趙長平之戰,秦軍將趙軍包圍在長平,為了取得這一決定性戰役的勝利,秦王親自趕到河內郡,征發所有成年男子支援前線。秦建立以後,秦始王又征發大量的人力守長城、征河套、嶺南等地,過重的兵役是秦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這一時期的徵兵在簋大程度上還帶有臨時性,制度化的普遍兵役制度還沒有建立。
到了漢代,中央政府基本建立了普及義務兵役制度,便復原制度還不健全,所以有了漢樂府中所說的「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現象。三國時期由於戰爭頻繁,徵兵的數量更大,如曹操曾一次「收青州黃巾百萬,擇其精壯三十萬號為青州兵」,吳國還迫使山越出山為兵,見於史書的就有十幾萬。
三國以後的各個朝代有的實行軍戶制,有的實行募兵,但徵兵制一直存在,特別是在發生大規模戰爭時,為滿足戰爭需要,朝廷都為大量徵兵,如隋煬帝為征高麗「在山東增置軍府,掃地為兵」;杜甫詩中寫到「夜宿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再把中男行」,都說明唐政府為平安史之亂,連老人和十四五歲的少年都不放過。
--軍戶制。所謂軍戶制,就是把軍籍與民籍分開,列入軍戶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當兵,而民戶則只納租調,不用服兵役。中國歷史上採用這一制度的大體上是南北朝、隋、唐、明。
從西晉時的羌人起義開始,大量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並先後在中國北方建立了一些政權,這些政權實行漢胡分治,北朝皇帝曾對漢人說,「北人為汝客,得汝一斛粟,為汝擊賊」,對本族人說「漢人為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為了防治漢人的反抗,基本不以漢人為兵,而世代為兵的北方民族逐漸成為軍戶,當然北魏孝武帝所也有漢人為軍戶的。在南朝,從北府兵開始,以北方流亡到南方的人民為主,也逐步形成了世代為兵的情況。這種情況的進一步發展便形成了軍戶制。
軍戶在多數朝代不用向政府交納租稅,有的朝工還分給軍戶土地,而他們所要負擔的就是兵役。木蘭詩中的「昨日見軍貼,可漢大點兵……卷卷有爺名」說明其家很可能是軍戶。軍戶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兵農合一,平時生產,戰時打仗,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防礙農業生產。唐朝中前期的強盛,與較好地執行了府兵制(也就是筆者說的軍戶制)不無關系。
軍戶的來源很多,有本身為軍被指為軍戶的,有因戰爭被俘或被掠為軍戶的,有因犯罪被沒入軍戶的。在各朝稱謂也不同,隋唐府兵帛,隋設折沖府、鷹揚府等,唐設六衛,又分左右,各設大將軍,為十二位大將軍。在明為衛所,全國衛所成百上千,衛所有軍田,軍隊自給自足。抗倭民將戚繼光家就是世襲登州衛都指揮僉事。
軍戶制主要缺點有兩個,一是容易廢馳,國家一旦長年沒有戰事,軍戶就會因為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久之就會變得老弱而不能戰,有的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占其土地。到唐的後期,由於府兵制的破壞,唐政府為可戰之兵,只能聽認藩鎮割據。明代更是如此,中期以後衛所兵不能戰,不得不大量募兵,參加東南沿海抗倭的部隊就包括廣西狼兵、湖北鄉兵以及煙兵、漕兵等雇來的募兵,有名的「戚家軍」也是募兵。
另一缺點,從北朝開始,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抬頭,而南朝宋、齊、梁、陳都由軍事政變建立,唐高祖李淵祖父為西魏十二柱國之一,參加瓦崗軍的李密也是關隴軍事貴族,這一狀況到唐代,終於演變為以「安史之亂」為起點的延續到北宋的藩鎮割據局面,造成了五代十國的空前分裂,世襲府兵養出了一批難治的驕兵悍將。
--募兵制。募兵制也就是雇擁兵役制度,我國歷史上實行募兵制最典型的例子是北宋、南宋以及元、清。
宋代的募兵制,在簋大程度上是為了使兵無常將,將無常兵,目的是不再出藩鎮割據的局面,而且為了防止人民反抗,在發生災荒的地方,民把災民募為兵。然而募兵大大加重的宋政府的負擔,而且應幕的多是潑皮無賴,沒有組織紀律性,而災民為兵又老弱無戰鬥力,這也就難怪為什麼北宋對外戰爭負多勝少了。到南了南宋,情況更壞,軍隊座食而不能戰還侵擾百姓,軍官吃空額當本錢做生意,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武備最廢馳的時期了。
元朝的情況又有不同,元朝的軍隊主力是蒙古、色目軍,主要任務就是鎮壓漢人、南人,他們長期駐扎繁華大城市,政府靠殘酷剝削人民給他們以優厚待遇,結果幾十年下來,造成了貴族軍官沒見過作戰,歷載他們「以飛杯為飛炮,肉陣為軍陣,頌歌為凱歌」,當紅巾軍起義時,六千名休形高大的阿速軍(由西北民族阿速人組成)全合漢軍進攻劉富通領導的農民軍,結果還沒有開戰,蒙古指揮官看到義軍人數眾多,就高喊「阿撲,阿撲」(快跑,快跑)逃走了。
清代的情況比較特別,滿洲八旗,是世代為兵,國家按人頭給月例,象是軍戶制。但從康熙開始,旗營不再由旗主掌握,而是兵部調配,旗人也不是個個為兵,只是挑選其中一部分作為常備軍,平進訓練而不生產,所以筆者認為也應歸入募兵,而且到了清中期以後,旗兵戰鬥力下降,作戰主要靠漢軍綠營,那就完全是募兵了。到了晚清,綠營也廢馳不能戰了,為鎮壓太平軍,曾國藩首創了湘軍,以營官自招為基礎,全營自服從營官,全軍只服從曾國藩,開了中國近代軍閥的先河,由此而形成的募兵沿襲到了後來李鴻章的淮軍、各系北洋軍以至國民黨軍隊,都是僱傭關系,紅軍在成立之初的三灣改編中,為了體現與舊軍隊的區別,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廢除僱傭關系。
縱觀中國古代兵制,徵兵、軍戶、募兵相繼出現,又互相滲雜,總的說來,徵兵帛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不能滿足封建國家的需要;軍戶制,因為兵農合一,不用政府出錢養兵而受推崇較多,但他容易廢馳破壞的毛病無法根除;北、南宋的募兵則最為失敗,因為花了錢又養不出能戰之兵,清朝的募兵制相對成功一些,清代普通百姓幾乎沒有兵役負擔,生產得到發展,人口大量增加,然而募兵帛的頑症吃空餉則一直從清延續到新中國成立。
http://www.takungpao.com:82/inc/print_me.asp?url=/news/06/11/30/TK-658137.htm
「應招之制」。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為了壯大自己不被別國並吞,紛紛招兵買馬擴充軍力,秦、齊、魏等國率先採取了「應招之制」。望文生義,「應招」,就是響應招兵,但並非人人可以入伍,而是對應招的人通過考核,錄用身體強健、有相當武藝者。
「調兵之制」。劉邦建立漢朝後實行的兵制,男子年滿二十三歲,開始承擔服兵役的義務,直至五十五歲。在這三十二年裡,每年農閑時接受軍事訓練,而正式在軍隊中服役的時間只有二年,其中的一年在本郡服役,另一年調守京師或是戍守邊疆。
「世兵之制」。三國鼎足之勢時,處於了長期的戰爭狀態,為適應這特殊形勢,魏、蜀、吳都實施了「世兵之制」。就是凡是符合當兵條件的人,一律另編戶籍,由軍府專管,隨時聽調上前線,父子世代為兵,當時叫做「士家」、「軍戶」。
「府兵之制」。南北朝時,先由西魏創立的兵役制度。全國各地的軍隊,全由軍府管轄,不受地方政府節制。府兵與上面所說的世兵一樣,也是另立戶籍,平日里訓練屯墾,發生戰事就去打仗。
隋、唐兩朝都沿用「府兵之制」。北宋王朝建立以後,改用「募兵之制」,就是讓老百姓自己報名應徵,合乎相關條件的,准予入伍服兵役。
遼、金實行「部落之制」。各部落男子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都是屬於兵的范圍,和平環境沒有戰事,就在家種田放牧;一旦發生戰爭就出征。
「旗兵之制」。這是滿清王朝實行的兵制,以部落為單位組成「旗」,每個旗七千五百人,他們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初時只有滿洲八旗,以旗的顏色為識別標志,後又增編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合為二十四旗。
http://ke..com/view/1069565.htm
中國古代兵制
中國歷史上寫兵役制度的書最主要的就是南宋一位筒子寫的《中國歷代兵制淺說》了,再有就是正史上提到軍事部分的《志》和諸如《聖武紀》一類敘述人物或事件的書。近現代以來,歷史和軍事專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不少,但專業性較強,這樣就不便於普通的軍事愛好者了解中國古代軍事方面的情況了。
筆者在閱讀部分史料的基礎上,以一個普通軍事愛好者的眼光,大致將中國古代兵制分為幾類,供廣大歷史不太了解又希望了解中國古代兵制的網友參考。
兵農合一制。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於農的。所謂寓兵於農,就是以農器為兵器(《六韜·農器篇》)。古代兵器是銅做的,農器是鐵做的。兵器都藏在公家,臨戰才發給。所謂授甲、授兵。兵器只能供給正式軍隊用,鄉下保衛團一類的兵,是不能給與的。但是,當敵人打過來時,總不能隨便拿著個農器就自衛吧?所以就有《六韜》之說,教其以某種農器,當某種兵器。
全民皆兵制。到了戰國時期,由於戰爭規模的擴大和對抗的加劇,開始出現了全民皆兵制。春秋時,各國用兵,最多不過數萬。至戰國時,卻阬降斬級,動以萬計。此等記載,必不能全屬子虛,新增的兵,從何處來呢?我們看《左氏》成公二年,記齊頃公鞍戰敗北逃回去的時候,「見保者曰:勉之,齊師敗矣,」可見其時正式的軍隊雖敗於外,各地方守御之兵仍在。而《戰國策》載蘇秦說齊宣王之言,說「韓魏戰而勝秦,則兵半折,四竟不守;戰而不勝,國以危亡隨其後;」可見各地方守御之兵,都已調出去,充作正式軍隊了。這是戰國時兵數驟增之由。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全國皆兵的,怕莫此時若了。所以戰國後期,秦楚皆帶甲百萬,而其他五國軍隊人數也在30-50萬之間。
徵兵制。即徵招義務兵。徵兵制在中國古代廣泛存在,幾首各朝都有,比較明顯的三代、春秋、戰國、秦、漢、三國。
上古時部落戰爭是全民皆兵的,甚至老弱婦孺都參加戰斗。到了夏、商,有進行鎮壓和掠奪時,常常臨時征發大量夏、商本部落和臣服部落的軍隊,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中,詩經說「殷商之從,其會如林」,其中就包括大量臨時征發的奴隸。不過在這一時期由於國家的出現,少量裝備精良的職業軍隊已經出現了,如武王伐紂時的「虎賁三千」。
西周建立後,正式組織了六軍和八師(筆者以前在軍盟發表守相關文章),但六軍和八師是平時生產,戰時打仗的半常備軍,而且六軍基本由關中的周人,八師基本由被周遷到洛陽附近的殷人組成,還帶有落後兵的痕跡。早在西周,諸侯就擁有了一旅(500人)到三軍(37500人)的武裝,到了春秋又有擴大,但基本和西周差不多,只是部落兵痕跡慢慢消退。
到了戰國,戰爭規模擴大,達到雙方十幾萬到幾十萬人參戰,戰爭時間延長,次數頻繁且間隔短,加上從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過渡逐漸完成,原來基本不能作為兵源的奴隸成為農民,成為了兵源,所以大規模的徵兵制形成,如秦趙長平之戰,秦軍將趙軍包圍在長平,為了取得這一決定性戰役的勝利,秦王親自趕到河內郡,征發所有成年男子支援前線。秦建立以後,秦始王又征發大量的人力守長城、征河套、嶺南等地,過重的兵役是秦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這一時期的徵兵在簋大程度上還帶有臨時性,制度化的普遍兵役制度還沒有建立。
到了漢代,中央政府基本建立了普及義務兵役制度,便復原制度還不健全,所以有了漢樂府中所說的「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現象。三國時期由於戰爭頻繁,徵兵的數量更大,如曹操曾一次「收青州黃巾百萬,擇其精壯三十萬號為青州兵」,吳國還迫使山越出山為兵,見於史書的就有十幾萬。
三國以後的各個朝代有的實行軍戶制,有的實行募兵,但徵兵制一直存在,特別是在發生大規模戰爭時,為滿足戰爭需要,朝廷都為大量徵兵,如隋煬帝為征高麗「在山東增置軍府,掃地為兵」;杜甫詩中寫到「夜宿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再把中男行」,都說明唐政府為平安史之亂,連老人和十四五歲的少年都不放過。
軍戶制。所謂軍戶制,就是把軍籍與民籍分開,列入軍戶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當兵,而民戶則只納租調,不用服兵役。中國歷史上採用這一制度的大體上是南北朝、隋、唐、明。
從西晉時的羌人起義開始,大量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並先後在中國北方建立了一些政權,這些政權實行漢胡分治,北朝皇帝曾對漢人說,「北人為汝客,得汝一斛粟,為汝擊賊」,對本族人說「漢人為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為了防治漢人的反抗,基本不以漢人為兵,而世代為兵的北方民族逐漸成為軍戶,當然北魏孝武帝所也有漢人為軍戶的。在南朝,從北府兵開始,以北方流亡到南方的人民為主,也逐步形成了世代為兵的情況。這種情況的進一步發展便形成了軍戶制。
軍戶在多數朝代不用向政府交納租稅,有的朝工還分給軍戶土地,而他們所要負擔的就是兵役。木蘭詩中的「昨日見軍貼,可漢大點兵……卷卷有爺名」說明其家很可能是軍戶。軍戶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兵農合一,平時生產,戰時打仗,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防礙農業生產。唐朝中前期的強盛,與較好地執行了府兵制(也就是筆者說的軍戶制)不無關系。
軍戶的來源很多,有本身為軍被指為軍戶的,有因戰爭被俘或被掠為軍戶的,有因犯罪被沒入軍戶的。在各朝稱謂也不同,隋唐府兵帛,隋設折沖府、鷹揚府等,唐設六衛,又分左右,各設大將軍,為十二位大將軍。在明為衛所,全國衛所成百上千,衛所有軍田,軍隊自給自足。抗倭民將戚繼光家就是世襲登州衛都指揮僉事。
軍戶制主要缺點有兩個,一是容易廢馳,國家一旦長年沒有戰事,軍戶就會因為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久之就會變得老弱而不能戰,有的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占其土地。到唐的後期,由於府兵制的破壞,唐政府為可戰之兵,只能聽認藩鎮割據。明代更是如此,中期以後衛所兵不能戰,不得不大量募兵,參加東南沿海抗倭的部隊就包括廣西狼兵、湖北鄉兵以及煙兵、漕兵等雇來的募兵,有名的「戚家軍」也是募兵。
另一缺點,從北朝開始,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抬頭,而南朝宋、齊、梁、陳都由軍事政變建立,唐高祖李淵祖父為西魏十二柱國之一,參加瓦崗軍的李密也是關隴軍事貴族,這一狀況到唐代,終於演變為以「安史之亂」為起點的延續到北宋的藩鎮割據局面,造成了五代十國的空前分裂,世襲府兵養出了一批難治的驕兵悍將。
團結兵制。在武後時期,地方上出現了團結兵制度。首先在河南、河北道實行,後又擴展到關內道,其大意是挑選丁戶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任團結兵,免其征賦,平常要練習弓矢。到代宗時更明確地規定,春夏歸農,秋冬集合,並由官府發給兵器、資糧。團結兵是地方兵,主要負責地方治安等事務。
民兵制。宋朝王安石變法時實行的兵制。王安石民兵之法,是和保伍之制連帶的。他立保甲之法,以十家為一保,設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設大保長。五百家為一都保,設都保正副。家有兩丁的,以其一為保丁。其初日輪若幹人儆盜。後乃教以武藝,籍為民兵。
募兵制。募兵制也就是雇擁兵役制度,我國歷史上實行募兵制最典型的例子是北宋、南宋以及元、清。
宋代的募兵制,在簋大程度上是為了使兵無常將,將無常兵,目的是不再出藩鎮割據的局面,而且為了防止人民反抗,在發生災荒的地方,民把災民募為兵。然而募兵大大加重的宋政府的負擔,而且應幕的多是潑皮無賴,沒有組織紀律性,而災民為兵又老弱無戰鬥力,這也就難怪為什麼北宋對外戰爭負多勝少了。到南了南宋,情況更壞,軍隊座食而不能戰還侵擾百姓,軍官吃空額當本錢做生意,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武備最廢馳的時期了。
元朝的情況又有不同,元朝的軍隊主力是蒙古、色目軍,主要任務就是鎮壓漢人、南人,他們長期駐扎繁華大城市,政府靠殘酷剝削人民給他們以優厚待遇,結果幾十年下來,造成了貴族軍官沒見過作戰,歷載他們「以飛杯為飛炮,肉陣為軍陣,頌歌為凱歌」,當紅巾軍起義時,六千名休形高大的阿速軍(由西北民族阿速人組成)全合漢軍進攻劉富通領導的農民軍,結果還沒有開戰,蒙古指揮官看到義軍人數眾多,就高喊「阿撲,阿撲」(快跑,快跑)逃走了。
清代的情況比較特別,滿洲八旗,是世代為兵,國家按人頭給月例,象是軍戶制。但從康熙開始,旗營不再由旗主掌握,而是兵部調配,旗人也不是個個為兵,只是挑選其中一部分作為常備軍,平進訓練而不生產,所以筆者認為也應歸入募兵,而且到了清中期以後,旗兵戰鬥力下降,作戰主要靠漢軍綠營,那就完全是募兵了。到了晚清,綠營也廢馳不能戰了,為鎮壓太平軍,曾國藩首創了湘軍,以營官自招為基礎,全營自服從營官,全軍只服從曾國藩,開了中國近代軍閥的先河,由此而形成的募兵沿襲到了後來李鴻章的淮軍、各系北洋軍以至國民黨軍隊,都是僱傭關系,紅軍在成立之初的三灣改編中,為了體現與舊軍隊的區別,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廢除僱傭關系。
衛所制。明代的衛所制和元朝的軍戶制大體相同,兵籍也是可以世襲的。明制:以五千六百人為衛。一千一百十二人為千戶所,一百十二人為百戶所。什伍之長,歷代都即在其什伍之人數內,明朝則在其外。每一百戶所,有總旗二人,小旗十人,所以共為一百十二人。衛設都指揮使,隸屬於五軍都督府。兵的來路有三種:第一種從征,是開國時固有的兵。第二種歸附,是敵國兵投降的。第三種謫發,則是刑法上罰令當兵的,俗話謂之「充軍」。從征和歸附,固然是世代為兵,謫發亦然。身死之後,要調其繼承人,繼承人絕掉,還要調其親族去補充的,謂之「句丁」。這明是以元朝的兵籍法為本,而加以補充的。五軍都督府,多用明初勛臣的子孫,也是模仿元朝軍官世襲之制。
八旗綠營制。清代的兵制前期中期以八旗和綠營為主。清朝駐防的旗兵,和漢人分城而居。清代的漢兵,謂之綠旗,亦稱綠營。清代中葉以前的用兵,是外征以八旗為主,內亂以綠營為主的。八旗兵在關外時,戰斗之力頗強,但是入關後腐敗亦頗速。三藩之亂時,八旗兵已不足用了。而到太平天國時期,綠營兵也已不堪使用。太平天國之後,清軍主力以湘軍、淮軍為主。
縱觀中國古代兵制,徵兵、軍戶、募兵相繼出現,又互相滲雜,總的說來,徵兵帛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不能滿足封建國家的需要;軍戶制,因為兵農合一,不用政府出錢養兵而受推崇較多,但他容易廢馳破壞的毛病無法根除;北、南宋的募兵則最為失敗,因為花了錢又養不出能戰之兵,清朝的募兵制相對成功一些,清代普通百姓幾乎沒有兵役負擔,生產得到發展,人口大量增加,然而募兵帛的頑症吃空餉則一直從清延續到新中國成立。
④ 中國裁兵原因
嗯,這個問題問得好。1:中國軍人過多會導致軍費開支越來越多,到達回一定程度會嚴重答影響到國家財政收入計劃。2:現在打仗靠的是科技戰爭,真正要上戰場拼刀,打真槍實彈的情況在中國幾乎很少,而且不會打人海戰術。3:中國為了防止走蘇聯的老路,因為一系列軍費的開支導致國力空虛最終導致國家解體(中國不會解體,只會更換政府,但影響不比解體帶來的影響大)所以中國現在要進行裁兵,並且在未來,中國很可能回像韓國那樣,搞國家義務兵形式(就是年滿18歲的青年必須從兵2年)
⑤ 中國從抗日勝利到現在一共裁兵多少萬
1950年6月,解放軍第一次大裁軍。當時的解放軍總兵員550萬人,「小米加步槍」的步兵是主體。1950年6月,中央軍委決定解放軍復員150萬人,後因為抗美援朝戰爭,精簡工作停止了,還根據戰爭的需要擴軍。到了1951年10月,軍隊總人數增加到了627萬人,這是解放軍歷史上兵力最多的時期。
1952年1月,解放軍第二次大裁軍。總部和各機關以及國防軍步兵部隊人數減少,軍兵種部隊和院校人數擴大,其中還有95萬地方部隊改編為公安部隊。第二次精簡至1952年底結束,共精簡了219萬人,全軍總人數降為406萬人。
1954年到1955年,第三次精簡又把陸軍部隊裁減了54.8%,常備軍總額定為350萬人。
1957年1月,解放軍第四次大裁軍,到1958年底結束,共轉業和復員了100餘萬人,全軍總人數降為237萬。在陸軍減少的同時,海、空軍和特種兵得到了加強,佔全軍總人數的32%,成為合成軍隊中一支重要的戰鬥力量。
第五次精簡是在1975年底,那時鄧小平剛復出不久,部隊組織編制混亂,比例失調,機構臃腫,幹部嚴重超編,在那一次裁軍中被精簡最多的是工程兵和鐵道兵。
到1976年,全軍總人數比1975年減少了13.6%,但是當時確定的精簡整編任務受到了政治形勢的干擾,沒有完成。
第六、第七和第八次大裁軍都是由鄧小平領導的,其中最負盛名的應該就是1985年第八次大裁軍,也就是「百萬大裁軍」。
1985年下半年開始組織實施,到1987年初基本完成。裁員員額100萬,軍隊的總定額為300萬,減少了師團單位4054個,軍級單位31個,大軍區4個,縣市人武部劃歸地方建制2592個。
降低了部分單位的等級,撤並了部分部隊院校,調整了院校體制,軍事學院,政治學院、後勤學院,合並為國防大學。
三總部機關精簡的人數比較多,總參機關減少了60%,總政機關減少30.4%,總後機關減少了52%,各級領導班子都減少了副職幹部。
1997年9月,解放軍第九次大裁軍,裁掉了50萬人,解散了大部分守備部隊,部隊集團軍編制的乙種師歸武警部隊。
2005年,解放軍在250萬人的基礎上,再裁減員額20萬人。
2015年,裁兵30萬。
⑥ 中國裁過多少次軍隊
中共人民解放來軍解放時自期----今1、解放初期,解放軍總兵力從550萬整編為400萬,抗美援朝開始又增加到627萬人;2、1951年11月明確規定,到1954年兵力控制在300萬人;
3、1953年12月決定,軍隊簡編為350萬人;
4、1957年1月會議,要求三年內軍隊壓縮到250萬人;
5、1975年7月,決定3年內減員60萬人;
6、1985年5月,決定裁軍100萬人【鐵道兵集體轉業地方】,到1987年結束.
7、1997年9月,裁軍50萬人.
8、2005年再裁軍20萬人。中國軍隊兵力保持230萬人.
⑦ 中國有一次裁兵三十萬人還有多少人
目前中國解放軍人員有230萬人,這次裁軍三十萬,還剩兩百萬。而且在優化海陸空的比例,陸軍將大量減少,主要增強海軍的力量。
⑧ 9月3號的裁兵,是中國第幾次裁兵
第十一次了。
1·1950年,當時解放軍共有550萬人,計劃裁軍至400萬,但之後由於朝版鮮戰爭的爆發,不權僅復原工作暫停,反而開始擴軍,1952年底,全軍增至627萬人,這也是解放軍兵力的歷史之最。
2·1952年,中央出台《軍事整編計劃》,要將全軍員額縮減至300萬人。
3·但1953年又決定將兵員精簡為350萬人,1954年6月已精簡約50萬人。
4·1957年1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又通過了《關於裁剪軍隊數量加強質量的決定》,再講兵員縮減三分之一,要求三年內裁剪130萬人,將軍隊縮減為250萬人。
5·1975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又決定三年內將軍隊員額減少60萬。
6·1980年,中央軍委決定再對軍隊進行精簡,大力精簡機關,壓縮非戰斗人員和後勤保障部隊,將一部分軍隊移交地方。
7·1982年又取消了鐵道兵和工程基建兵,並將解放軍中劃出一部分組成武警部隊。
8·1985年中央軍委決定將軍隊員額減少100萬。
9·1997年黨的十五大宣布在今後的三年內再裁剪軍隊50萬。
10·2003年,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在「九五」期間裁剪軍隊員額20萬。
⑨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多少次削兵權的活動
劉幫殺韓信,抄唐憲宗廢除藩鎮使各節度使反唐,宋高宗誅殺岳飛,朱元璋殺功臣,康熙平三藩,雍正殺年羹堯,晚清裁減湘軍,國民政府蔣介石削平名地方軍閥。這些全是,但漢代七國之亂不是,而是取消封分制,取消各王的封地和領地。
⑩ 中國大裁兵是什麼時候開始施行的
第一次精簡整編: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解放軍總兵力達550萬人。1950年6月,全軍參謀會議精簡整編方案中規定全軍員額精簡為400萬,當年即復員 23.9萬餘人。不久,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精簡整編工作終止。到1951年底,全軍員額達627萬人,是我軍歷史上兵力最多的時期。
第二次精簡整編:1951年11月中央軍委召開整編會議,規定到1954年把全軍總員額控制在300萬人左右。1952年1月,毛 澤東批准《軍事整編計劃》,全軍總定額縮減至300萬人左右。
第三次精簡整編:截至1953年9月底,全軍人數減到420萬左右。當年12月,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幹部會議決定,把全軍簡編為350萬人。到1954年6月全軍已精簡47.2萬餘人,年底基本完成計劃。
第四次精簡整編:1957年1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通過了《關於裁減軍隊數量加強質量的決定》,確定全軍總人數再裁減1/3,要求三年裁減130萬人,壓縮至250萬人左右。
第五次精簡整編:1975年6月24日至7月5日,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決定3年內將軍隊減少60萬人。到1976年,軍隊總人數比1975年減少13.6%。後來由於「四 人幫」的干擾破壞,精簡整編任務沒有完成就停了下來。
第六、七次精簡整編:1980年3月,中央軍委決定軍隊再次進行精簡整編,大力精簡機關,壓縮非戰斗人員和保障部隊,部分部隊實行簡編,將一部分部隊移交地方。同年8月15日,中共中央批轉了中央軍委《關於軍隊精簡整編的方案》。1982年9月,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又決定軍隊進一步進行精簡整編。
第八次精簡整編1985年成為中國裁軍年。通過「撤、並、降、交、改、理」,三總部機關處以上機構減少近六分之一,人員精簡一半,11個大軍區合並減少為7個,減少軍級單位31個,師團單位4054個,新組建國防大學、武警部隊,整編集團軍,縣級人民武裝部劃歸地方建制,使人民軍隊諸兵種協同作戰能力和整體作戰效能得到增強,為逐步建立適應現代化戰爭的軍隊體制打下基礎,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穩步前進。此次精簡整編工作到1987年初基本結束。
第九次精簡整編: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以江 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中央軍委,堅持以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為指導,對軍隊建設提出了「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為適應世界形勢的發展,貫徹軍委新時期軍戰略方針,在80年代裁減軍隊員額100萬的基礎上,中國在2000年前後三年內再一次裁減了軍隊員額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