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外國人教學里的中國歷史秦朝

外國人教學里的中國歷史秦朝

發布時間:2021-03-04 19:06:48

1. 秦朝對中國的歷史貢獻有多大呢

公元前3世紀,秦人的成就突出體現了華夏民族推進歷史文明的時代精神。秦文化對中國歷史進程形成了長久的影響,在某種層面和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形成了永久的影響。有學者曾對秦人「不斷進取的」「文化特質」,秦人「無止境的功利意識」,秦人「不講『中庸』、不知行事有節的價值觀念」,作文化透視與歷史評判。相關觀念史、意識史跡象所透露的秦文化的這種精神,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接近於今天中華民族心理和社會情緒中已經明顯缺失的英雄主義。

按照《戰國策》中的說法,所謂「牛田,水通糧」,是秦國形成「不可與戰」之優越國力的重要因素。徐中舒曾經指出: 「牛耕的普遍推行是戰國時代秦國的事。」「如果沒有牛耕,秦國也就不能抽出更多的壯丁和積聚更多的糧食來作長期的戰爭。如果沒有水通糧(即後來的漕運) ,也就不能把它所積聚的糧食,輸送到遠方去征服其他的國家。

秦文化推進的歷史創造,最顯著的成就是大一統高度集權的秦帝國的締造。秦政雖然短暫,卻為中國社會歷史文明進程確定了一個強固的政治體制範式。皇帝制度、官僚制度、郡縣制度等,此後兩千多年長期延續下來。

2. 了解中國歷史上秦朝前期在世界的地位

中國歷史上秦朝前期在世界的地位是首位,這個時期是秦朝統一中國頂盛時期,在此時期

3. 秦朝在中國歷史上祈禱的作用

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統一的多回民族的專制主義的中答央集權國家,為了鞏固統一,秦始皇創建了一整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並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鞏固統治,這一切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始皇因此也就成了中國的千古大帝。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望採納!謝謝!

4. 西方人或者外國人眼中的西安秦朝兵馬俑和秦朝歷史

兵馬俑坑本身並不宏偉,但是它和長城是當時唯有的軍事、文化與回藝術的完美結合答。並且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歷史線索和精神啟發。 至於對外國人眼中的秦朝我不清楚,但是,秦絕對是一個極大的推動中國歷史發展的國家,在儒家對秦的醜化攻擊的背後,是一段淹沒不了的歷史、與精神:崇法尚武、勤勞朴實、血性剛直,直至統一。回頭展望,這些被儒家極力反對的精神,正是我們當今社會中國人所缺少的。這些精神,藏在我們骨子裡,等我們慢慢的發掘,終有一天,我們會從中國羊變成中國狼。

5. 有誰知道十幾年前放過的一部外國人(大概是美國人)穿越到中國古代的電視劇(大概是秦朝吧)

光明世界,飛船,水晶球作為啟動鑰匙,穿越的一個世界,人們的生活都是由一台電腦安排的,還有一個世界的人是長生的,但沒有生育能力,科技很發達

6. 美日韓是怎麼看待中國秦朝歷史的

歷史課本這種東西有時候是具有地域局限性的,所有從外國人的角度來看本國歷史的時候,有時候會有不一樣的發現。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美日韓三國是怎麼看待我國秦朝時期歷史的。

先說美國。美國歷史課本基本都是直接翻譯我國的史書記載,跟我們自己講述的歷史沒有什麼出入。只是在表達上可能有點不同。

有一點很好笑的是,在秦朝滅亡時,美國歷史教科書用了這樣一句話:「公元前206年,人民因為沉重的徭役,嚴刑峻法,推翻了秦朝統治,四年後,由一位目不識丁的農民建立了漢朝,這個人就是漢高祖。」

劉邦確實是鄉間混混一樣的人物,但是身為亭長,即便是個再小的官,那也是個官,不會目不識丁,至少他得看得懂文書,能核對戶籍啊,不然怎麼送人去服徭役,又怎麼會在半路因為送的人出了差錯要掉腦袋,才怒而造反的呢?

日本人的教科書雖然在近代史上歪曲了很多內容,但是對中國古代史還是偏誇贊多一些。日本跟西方一樣,把秦朝和漢朝統稱為秦漢帝國。也認同日本還在彌生時代的時候,中國已經是一個由皇帝支配的強大國家了。也著重說明了秦朝對後世中國以及對日本的巨大影響。

在日本,漢學是衡量一個人修養的重要指標,甚至考公務員,中國歷史和文化都是必考內容。

至於韓國,我們都懂得。

韓國人的國史已經超越了世界史,在全世界的最全面。中國是古代文明古國這種已經是全世界都認可的知識點面前,他們也不忘提一句自己本國的文化遺產得到世界公認,並且著重提到他們的民族文化是參與了世界文化的發展的。

按照我們教科書的觀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為箕子朝鮮(前1120-前194),直到秦末暴亂,燕人衛滿才滅亡箕子朝鮮,建立衛氏朝鮮。

但是在韓國人的教科書里檀君王儉的朝鮮國遠遠早於秦始皇統一六國。

所以,既然他們也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秦朝對他們的影響也就不值一提了,所以他們幾乎不怎麼提秦朝和秦始皇這段歷史。

甚至在一些小眾的韓國歷史書教科版本中,認為韓國人的祖先蚩尤有三個兒子,分別統治朝鮮半島、蒙古高原和日本列島,這就是三韓的由來。三韓經常發動對中國的戰爭,中國人不得不修築長城以自保,諸如此類。

中國人看到這樣的教科書,除了奉上表情包以外,還能怎麼辦?不過韓國人的歷史如此偉大,到今天就剩個半島,不為自己毀了祖宗家業感覺到愧疚嗎?

7. 都是中國歷史地圖,外國人和中國人畫的有多不一樣

英文版的中國歷史地圖有很多,各個版本之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由於西方人對中國的歷史、地理情況不是那麼熟悉,在製作地圖方面也會出現較大的誤差。另外,由於觀念不同,中國人和西方人在畫歷史地圖方面也會出現偏差。本文中所選的地圖來自於一個英文版的世界歷史地圖,其中中國的部分並不多,只有幾幅。可能是受到地中海中心論的影響,地中海一帶國家的地圖就比較豐富。

8. 古代外國人到底是怎麼稱呼中國的

在我國歷史上,對於外國人我們叫過他們“番人”、“洋鬼子”、“洋人”,而在今天通常叫外國人“老外”,那麼在古代,外國人是怎麼稱呼中國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穿越歷史,一起來探究一番。

在古代,外國人對我國的稱呼伴隨著我國歷代王朝的更替以及經濟、文化的交流而在不斷地變化。同時,這種稱呼的變法,也反映了古代中國影響力的變化。總之,不論外國人怎麼稱呼我國都是他們的事,但重要的是我們自身要強大,落後就要挨打,以史為鑒,奮發圖強!

9. 中國歷史中的秦朝文化

說到「秦文化」,必須認識,其意義是多重疊合的。它本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區域文化,其分布的腹地、范圍大致上是今中國西北部的陝西、甘肅一帶。它為秦人(秦族) 所有,存在於西部的諸侯國秦國的領地內。它又有一個很長的發展歷史,經過許多世紀,達到頂峰,有一個極短的歷史時期內成為以政治統一為背景的全國性的文化——這就是秦朝文化。
春秋、戰國期間秦國的佔領范圍不斷擴大(到公元前3世紀初,已拓取今四川大部、湖北西部等地)。隨著秦的軍事征服、勢力擴張、人員遷動,秦文化所影響和覆蓋的地區不斷擴大。 在這樣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中,秦文化對其他文化也有吸收,內容是越來越豐富的。
到秦朝完成統一,實現了對全中國的統治,進而又採取許多措施鞏固和發展統一,包括實行一系列的政策,有意識地統一思想、文化,以至於「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史記 ·禮書》指出:「至秦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采擇其善,雖不合聖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濟濟,依古以來」,這是說,秦朝對六國文化是加以吸收而能予以兼容 的。但是,秦朝在政治文化方面,確定的原則是不師古,不崇經,以法為治,以吏為師。推行這些政策的極致,就是實行「焚書坑儒」的野蠻舉措,予文化以嚴重的摧殘,對思想和學 術自由更是沉重的打擊。因此,秦文化對於中原傳統文化又並非主要是「依古以來典法行之 」。
由於秦朝統治的時間很短,其目的在於統一思想文化的政策並未來得及完全實施,亦未取得預期的成效。與此同時,秦文化也未能在政治統一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其他文化予以充分 吸收和消化。因此,在秦朝統一的短時期內,秦文化並沒有和東方六國文化融為一體,其作為全中國的主導文化的地位,也沒有來得及完全得以確立。在原屬東方六國的廣大地區內, 各區域文化繼續表現著它們的特色和活力。
隨著秦政權的被推翻,秦文化所依倚的政治支柱倒折了,秦文化也由文化融合的主體變為客體,其作為全中國統治文化的短暫時期也就宣告結束。不過,在代之而起的漢代,秦文化的 要素繼續存在,而且還保持著強有力的影響。「自秦以後,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之制也 」。秦文化奠定了大一統國家形態和大一統國家觀念的基礎,也就是奠 定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基礎。秦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最有建樹、對後世逐步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應當說是它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
戰國以至於秦漢時期,經常有人注意並描述秦文化的一些特點。如魏國的信陵君說:「秦與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貪戾好利無信,不識禮儀德行」。西漢初年, 賈誼痛說「秦俗日敗」,指出:商鞅變法以來,秦國一直是「並行於進取」,雖然「功成求 得」,但卻出現了社會道德水準嚴重下降的惡果,秦始皇又「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更把秦朝推向滅亡。《淮南子·要略》說:「秦人之俗,貪狠強力,寡義而趨勢 利」,司馬遷也說:「今秦雜戎翟之俗,先暴戾,後仁義」。這里所說 的「俗」,部分地有我們所說的「文化」的含義。以上言論,雖然包含了對秦國或秦人的敵對心理,但卻也揭示了秦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徵,如秦人因其長期生活的環境的影響,在性格 上受戎翟即西北少數民族的影響,傾向於強悍好鬥,為了達到目的,可以狠下決心,不惜一切。秦文化注重實效、功利,質朴而率直,不事虛浮,追求大和多,不停地拓展,主動性極 強,為了實現某一目標,定會一往直前,不容任何困難和力量的阻擋。秦文化的這些特點,似已得到當今學者的普遍確認。

10. 古代外國人怎麼稱呼中國

我們中國人今天稱自己的國家為中國。中國這一名字,在古代雖然常常有不同的含義,但它是中國人自己創設的一個名字。確定把它作為我們國家的專名,實際上是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古代的中國人不常使用中國這個專名來稱呼,有時只是用作一般的泛稱。外國人稱中國則有他們自己的叫法。

上面只講了古代外國人對中國的幾種最主要的稱呼,最後還可以提一下的是“秦人”“漢人”“唐人”這幾種稱謂。嚴格說,它們只是指中國人,但和中國這個概念有關。

閱讀全文

與外國人教學里的中國歷史秦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