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七年級中國新疆歷史篇上冊教案

七年級中國新疆歷史篇上冊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04 16:38:46

① 初一歷史上冊教案全冊

1卧薪嘗膽 紙上談兵 完璧歸趙 狡兔三窟
2.小麥的廣泛種植,想不出了
3.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學派很多,主要有: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墨家,墨子。法家,韓非。縱橫,蘇秦。陰陽家、名家、縱橫,蘇秦、雜家、農家、小說家。
4.毛遂自薦,四君子,圍魏救趙,荊軻刺秦。
5.秦始皇第一次統一了中國,結束了數百年的諸侯混戰,統一了文字,度量衡,對後世影響極深,可以稱為千古一帝。
6.秦末秦始皇死後,秦朝在秦二世的統治下滅亡的過於迅速,導致俑坑未能完成。
7.秦皇是秦始皇嬴政,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第一位統一中國的人;漢武是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的漢武大帝,大敗匈奴,把大漢王朝真正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帝國,完成大一統。
8.這個要說就不可能簡單說,因為曹操是很復雜的人。
9。(2)諸葛亮是封建社會鞠躬盡瘁的忠臣的典型代表,統治者為了維護其統治,就將諸葛亮作為楷模,將其美化成完人,為了襯托諸葛亮的形象,周瑜就被醜化了。
10.不符合事實,諸葛亮當成像的時候曹操已經死了。
11.西晉。
12淝水之戰,謝安靠著兩個計謀以少勝多打敗前秦。
14.實現了民族大融合,大大發展了我國南方經濟與文化。
15.漢化,遷都
16。滿漢全席,旗袍,椅子(以前叫胡床),燒餅
17.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在各方面基本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18。這個能寫本書了,主要就是大大加速了文化的傳播之類的

② 七年級中國新疆歷史篇教案在哪兒能找到

春 秋

戰 國

社會經濟

農業

工具

鐵工具開始出現;
開始用牛犁耕並推廣

鐵農具使用范圍擴大;
開始用牛犁耕並推廣

水利

楚國:孫叔敖修芍陂

秦國:李冰修都江堰;鄭國修鄭國渠

手工業

冶鐵

創造鑄鐵柔化技術,比歐洲早2000年以上

鑄銅

蓮鶴方壺,出現金銀錯新技術

漆工藝

採用夾紵技術

紡織

麻織品的纖維相當細密

煮鹽

山西的池鹽,山東的海鹽,四川的井鹽

釀酒

已能用曲造酒

專著

《考工記》

商業

商業發達,出現商業中心,如齊國臨淄、趙國邯鄲、楚國郢

社會變革

土地所有制

出現私田,出現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剝削方式

變革

齊國:管仲變法
魯國:初稅畝

魏國:李悝變法
楚國:吳起變法
秦國:商鞅變法

教學建議
復習課設計
第六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社會變革
一、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農業
1、鐵制農具的使用
要求學生記住我國鐵器出現的最早時間、使用鐵器的最早時間、春秋戰國鐵制農具使用情況。理解鐵制農具使用的重要意義。
2、牛耕技術
要求學生記住牛耕技術開始使用推廣的時間,掌握牛耕技術運用的歷史意義。同時,使學生了解:春秋戰國時期長達五百餘年,牛耕技術的逐步推廣是漸進的過程,且受農戶經濟條件的制約。
3、水利事業的發展
讓學生掌握當時中原地區普遍使用的灌溉農田工具是桔槔。根據書中的地圖,要求學生記住春秋戰國時期興修的主要水利設施。
(二)手工業
要求學生通過列表的方式,總結春秋戰國時期,手工業的發展情況。
(三)商業
要求學生記住當時主要的商品、重要的商業中心。
二、封建剝削方式的出現
使學生了解: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大量的私田。私田的主人採用新的剝削方式,即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剝削方式。這種新的剝削方式使私田主人與耕種者之間形成了新的生產關系,即封建地主與封建農民之間的關系。
三、春秋戰國時期的改革和變法
1、春秋時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漸確立。
指出春秋時期,各國通過改革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重點介紹齊國管仲改革和魯國的「初稅畝」。
2、戰國時期的改革
首先,讓學生理解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變法的大背景。
其次,簡要介紹吳起變法和李悝變法。
最後,重點講解商鞅變法以及歷史意義。
重點——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改革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適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現,為進一步改革殘存的奴隸制,運用政權的力量,進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經濟改革。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初齊國和魯國的稅制改革,戰國時的李悝變法、吳起變法、鄒忌改革和商鞅變法。其中最典型、成效最大的是秦國商鞅變法。
從改革的內容來說,主要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政治上,主要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加強封建君主專制。經濟上,消除奴隸制土地制度,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發展生產。軍事上,獎勵軍功,提高軍隊戰鬥力。
從改革的作用和效果來看,因為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內部階級力量的差異,其效果是不同的。齊國等國雖較早的過渡到封建社會,但由於舊貴族勢力較大,變法受到很大阻力,所以變法不徹底。有的國家出現了內亂,政權不穩定。只有秦國借鑒了各國變法的經驗,改革比較徹底,功效最大。總起來看,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打擊了奴隸主貴族,廢除了奴隸制政治經濟制度,鞏固和發展了封建制的政治經濟制度,大大促進了封建制的建立和發展。
重點——鐵器的使用和牛耕對社會生產的促進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標志著我國生產力的顯著提高。而牛耕技術的推廣,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農業動力的革命,有助於農業勞動力的解放。生產力的提高,導致大量私田的出現,封建剝削方式、生產關系也隨之出現。經濟基礎的變化,引起各國政治改革。通過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及封建制度得以確立。我國進入的封建社會。
難點——春秋戰國時期改革、變法運動發生的必然性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使農業生產大大提高,出現了大量的私田。與之相伴,出現了封建生產關系和封建剝削方式。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走向瓦解。由於經濟基礎發生變化,導致上層建築也隨之改變。各國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先後進行變法,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起封建制度。因此說,春秋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易錯問題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切歷史現象的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是春秋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現,使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發展,「公田」外,新開墾的「私田」將成為可能的和需要的了。所以,私田和封建剝削方式的出現,都是因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易錯問題——西南地區的開發始於戰國時期
我國西南地區的開發始於戰國時期,而不是漢武帝在西南地區設置郡縣開始。早在戰國時期的秦國開始開發西南,秦國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這是開發西南地區的開始。開發西南地區的開始與中央政權設置郡縣地方行政機構是兩個不同的歷史現象。

典型例題
例1 按照因果關系排列春秋時期井田制瓦解的過程
①魯國「初稅畝」②各諸侯國井田制瓦解③鐵器和牛耕的使用④一些貴族化公田為私田,採用新的剝削方式⑤私田開墾越來越多,私田主人不向國君交納產品⑥奴隸主貴族轉變為封建地主,奴隸轉化為農民
A.①③④⑤⑥② B.③⑤①④⑥② C.③①④⑤⑥② D.③④①⑤⑥②
答案:B。
例題分析:此題為因果排序選擇題,是歷史和政治綜合能力題,主要考查歷史過程的再認再現能力、辯證唯物主義的因果關系、歷史唯物主義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原理的綜合運用。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具體表現為③,因此③應排在第一位。與③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是⑤,排在第二位。與⑤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是①,排在第三位。與①有直接關系的是④,排在第四位。④決定了⑥,⑥決定了②。
例2 郭沫若曾指出:「東周列國的社會制度的變革到春秋末年以後才達到質變的階段」。最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
A.春秋爭霸戰爭B.「戰國七雄」的出現
C.戰國通過變法廢除奴隸制,確立封建制D.周王室更加衰微
答案:C
例題分析:此題為論證選擇題,是歷史學科能力綜合題,主要考查觀點論證能力、歷史階段特徵的再認再現能力、歷史思維的分析能力的綜合運用。題干引文是觀點。這一觀點實際上是說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制度的大變革,是在戰國時期完成的,C項證明了郭沫若觀點的正確性。
例3 對於秦國來講,商殃變法起決定性的歷史作用是( )
A.舊制度被廢除,封建經濟得到發展
B.秦國軍事力量日益強大
C.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基礎
D.加速了秦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的發展
答案:A
例題分析:本題是一道比較題,旨在考查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本題實際上是對商鞅變法作用的評價問題,作為一場深刻的地主階級變法運動,其歷史作用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局限於一點或一個方面,但是,這是一道單項選擇題,因而答案只能是一個。D項是商鞅變法作用之一,即使加速了秦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的發展,也不可能是決定性的作用;B項和C項也是商殃變法的作用之一,但也不是決定性的作用。因為「秦國軍事力量日益強大」和「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基礎」的根本還在於秦國舊的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奴隸制度被廢除,使封建經濟得到發展,正是因為封建經濟發展,秦的軍事力量才會日益強大,秦統一六國才會有堅實的基礎,因而只有A項是正確選項。
例4 戰國時期封建制度確立的條件是( )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漸代替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 ②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形成及其經濟勢力的增長 ③地主階級要求發展封建經濟,實行地主階級專政 ④在新興地主階級的推動下,各國先後實行變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例題分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首先應該知道「封建制度」是以封建地主佔有土地,剝削農民剩餘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在這個制度下,地主佔有絕大部分的土地,並用地租形式剝削農民;其上層建築是地主階級的國家機器。這就涉及土地制度、地主階級的專政諸項因素。「條件」是指可能性。綜合起來考慮則是具備哪些條件才可能確立封建制。依據這一分析,①是必備條件,它涉及封建制賴以建立的基礎問題;②涉及統治階級一一地主階級;③涉及封建制的上層建築;④則是涉及封建制確立的主要方式、途徑問題。因而C項為正確答案。
例5 《史記·商君列傳》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商鞅( )
A.允許工商者入仕為官B.准許土地自由買賣
C.承認土地歸私人所有D.規定按軍功授爵賜田
答案:D
例題分析:此題是最佳選擇題(即程度選擇題)。除A項史實錯誤外,其餘三項均是商勒變法的內容,也都引起了宗室貴戚(舊的奴隸主貴族)的怨恨。關鍵是比較哪一項對奴隸主貴族的危害最烈。准許土地自由買賣和承認土地私有並沒有從根本上觸動貴族的政治利益,而按軍功授爵賜田則對於貴族世卿世祿的利益產生了很現實的威脅,因為這樣一來,貴族無軍功,就無法得到爵位,貴族的身份也就無法世襲下去。故D項是引起「宗室貴戚多怨望」的主要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社會變革這一教案由斐斐課件園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中國新疆歷史篇上冊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