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從世界和中國歷史的角度談談改革開放的意義
意義有如下幾點:
1讓中國走向了世界,也讓世界認識了中國
2讓中國經濟發生本質的變化與提高
3讓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飛躍性的提升
『貳』 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進行過改革開放
這個是來中國歷史上進行的一次比較源偉大的創舉吧 其實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要進行體制改革 改革開放這個詞 尤其是在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中最為常見 所以 要說多少個國家進行過改革開放 你不如說有多少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
『叄』 改革開放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提出的
改革開放是在改革開放的起步歷史背景下提出。
從總體上看,改革開放歷程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階段:
第一階段:改革開放的起步
這一時期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的理論創新和思想准備階段,改革首先在農村開始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取得了顯著成果,在城市從擴大企業自主權實行企業承包制入手,進行了綜合和專項改革試點,取得了初步成效,積累了有益經驗。
第二階段: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
這一時期,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從經濟領域擴展到政治領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會生活領域。改革的深度和廣度都較前一時期有顯著進展,故稱之為全面的改革探索階段。
第三階段:改革開放的挫折
這一時期,從實踐上看,是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調整完善政策、為更健康地推進改革開放事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從理論上說,是總結十年改革經驗,以便確立更加科學、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使中國的改革事業更健康、更穩妥、更順利地向前推進的時期。
第四階段:改革開放的新階段
這一時期,可以概括為:一篇談話(就是鄧小平南方談話發表)、一部著作(就是《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出版)、三次代表大會(就是黨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召開)、一個重要決定、一個戰略規劃和兩大理論成果(就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和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3)世界歷史改革開放擴展閱讀:
中國社會主義能在新時期顯示蓬勃生機和活力,就在於它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健康發展,就在於它是有利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這樣的結合,創造了真正活躍起來的社會主義,創造了進一步造福人民的社會主義。
我們在改革開放中,既依靠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又尊重基層人民群眾特別是地方的改革首創精神。這樣的結合,使中國在改革開放導致利益多元化的情況下,能夠有效的保持國家的和諧統一和社會的整合。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作為前無古人的創舉,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是緊密相連的。這樣的結合,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成為一種既符合市場經濟一般要求,又符合社會主義本質和方向的制度模式。
『肆』 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意義有哪些
一、改革開放鍛造了中國共產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與本領。
中國改革開放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注重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通過釋放市場活力提升了財富創造效率,又通過完善基本制度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
既為資本增值提供了廣闊舞台,又以有效的手段限制了資本的任性與瘋狂。40年的改革開放從根本上克服了資本主義制度難以克服的弊病,鍛造了中國共產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二、改革開放鑄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機與活力。
40年改革開放史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既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與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又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繁榮與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必將使科學社會主義在古老的東方大國迸發出愈發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三、改革開放提升了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影響。
在探索現代化路徑方面,中國有效破解了發展中國家幾乎難以擺脫的發展與穩定、開放與自主等幾大難題,為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在全球治理方面,在逆全球化思潮湧動以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極端化思潮泛起的世界形勢下,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主張和倡議,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與贊同,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引領力。
四、改革開放滿足了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與期待。
改革開放40年來,在滿足生存和發展需求、物質文化需求的基礎上,正在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公共產品需求、休閑和享受的需求、高層次需求、美好生活需求。
新時代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既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與一致好評,也必將在整個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譜寫出最為光彩奪目的動人樂章。
五、改革開放使中國人的思維觀念迎來了從書本找答案到從實踐找答案、由既定性思維到生成性思維的偉大飛躍。
1978年以後我國的改革開放,就是在沖破教條式思維和既定性思維的進程中不斷推進的,這種教條式思維和既定性思維也是在我國不斷推進的改革開放進程中被沖破的。
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強調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是在人民群眾的活生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得以堅持和發展、確立和實現的。
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都可以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找到答案,都要到人民群眾活生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找答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實現這些本質規定性的一種歷史性實現形式。
『伍』 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大歷程
一、改革的初始、試點和探索歷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標志著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又稱市場取向改革)正式起步。全會實現了一次歷史性的偉大轉折,清算了長期以來「左」的錯誤,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向現代化經濟建設,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
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貫徹「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要正確劃分指令性計劃、指導性計劃和市場調節的各自的范圍和界限;堅持國營經濟的主導地位,發展多種經濟形式;實行對外開放,按照平等互利原則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
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這樣把社會主義經濟界定為商品經濟,而不是計劃經濟,的確是認識上的一次質的飛躍。
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改革開放雖然存在一些爭論,但改革開放的步伐並未停止。主要的改革措施有:通貨膨脹的出現及其治理;繼續加深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資本市場開始起步並有所發展;新的社會保障體系開始運行。
二、確立目標模式和基本框架歷程
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和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的決議標志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他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
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密切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保證國民經濟健康運行;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些主要環節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按照上述框架設計,在各個領域各種層次上展開了全方位的改革與開放: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化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積極引導和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大力推進財政、金融體制改革;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
三、以完善為主題的改革開放新歷程
2002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六大」和2003年10月召開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標志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與開放進入了以完善為主題的新階段。
總之,改革開放已經經歷了初始、探索、試驗階段和確立目標模式、基本框架階段。應當說,我國經濟體制已基本轉軌,市場已開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有待於通過深化改革去解決。
(5)世界歷史改革開放擴展閱讀
必須選擇漸進式改革的方式
所謂漸進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經濟制度不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對經濟發展過程中限制或阻礙經濟發展的經濟體制進行逐漸地改革。
中國的漸進式改革體現在許多方面:從農村改革開始,然後擴展到城市;先著力發展比較適應市場經濟的非國有制經濟,然後重點推進國有經濟的改革;先發展商品市場,然後著重發展生產要素市場;價格改革先調後放,調放結合,並逐步同國際市場價格相聯系;生產、流通、價格等都出現計劃內外雙軌制,然後向市場單軌制過渡;
經濟特區、沿海城市改革開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內地推開,實現全方位開放等等。在改革推進的方法上,也是這樣。先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後隨著經驗的積累,逐步實行相互協調、相互配套的整體推進;還有是先易後難,先改革那些比較容易改的領域,最後搞攻堅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從目前的改革情況來看,中國的漸進式改革比較成功。但是,它同樣有其局限性。而且,我們也不能認為或斷定激進式改革就不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切有待更長時期的實踐去檢驗。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的制度變遷所面臨的環境和約束條件不同,改革道路的選擇也可能不同。
『陸』 關於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
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人真正自覺地開始認識現代化,一系 列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重新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機制,明確了中國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緊迫性,全面開創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思想
為了全面糾正十年「文革」的錯誤路線,實行全面的拔亂反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完成後,如何 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中心任務突出地擺到了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鄧小平就明確提出:「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 化道路。」[1](P163)他還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重視的兩個重要特點,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進行了分析。黨的十二大,鄧小平在總結我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基礎上 ,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論斷和現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鄧小平強調「革命和建設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國革命的成功,是毛澤東同志把馬克 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現在中國搞建設,也要把馬克思列寧主 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鄧小平特別強調指出 :「我們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 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 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2](P225)至此,「走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經趨於成熟,並成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開展各項工作 的根本指導思想。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論的核心是全面現代化的思想。與此前的「中國工業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強調工業化的重要,也強調中國的現代化應該是工業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現代化的統一,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導致現代化 過程中的種種失衡現象出現。關於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現代化的思想,在黨的十三大報 告中被規范地表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 表述被黨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並被固定下來,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奮斗目標。
二、「兩個文明」建設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主要內容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了全面的拔亂反正,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 現了由片面現代化向全面現代化的轉變。使以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主要內容 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重新開始起步。起步後,首先抓住了農業和農村工作,實行家庭 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業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通過調整工業結構解決輕重工業的比例 失調問題,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上了正確的道路,並全面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設的新局面。
1982年,黨的十二大明確了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當時,已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當作 社會主義兩個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徵進行了詳細闡述。在實際進程中,一方面由於改革開 放沖破了僵化的經濟體制,使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以不可阻擋之勢蓬勃發展。沿海地區, 從南到北,形成了廣闊的前沿開放地帶,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三大產業的 協調發展,而且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會范圍內廣泛開展,人們的思想沖破了舊觀念的束縛。追求變革、勇於開拓、講 求實效形成潮流。實踐中,使我們對自己所處的歷史階段和基本任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黨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任 務是要實現別的許多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現 代化。確立了我國經濟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在這當時和之後的一段時間,盡管 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但仍實現了國內社會穩定、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保證了改革 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繼續進行。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開始,在「以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 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思想的指導下,不僅使現代化 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還突破了姓「資」姓「社」的束縛,提出了建立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想。從此,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得以加快推進, 國內生產總值連年增長。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資源的開發極大地適應了科學技術的迅 猛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劇烈競爭。
具有重要意義的黨的十五大,確立了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總結了近20 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抵制了 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全面規劃了邁向21世紀的戰略目標,提出要實現工 業化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的偉大構想。
三、這一時期現代化建設的基本經驗
1.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20多年來,現代化建設的成 功經驗告訴我們,在一個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總體水平不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仍居於世界後列的大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歷史任務。它既承擔 著完成傳統工業化的任務,又承擔著進行新的產業革命的任務。在國際經濟和科學技術 激烈競爭的形勢下,科學技術是盡快改變我國生產力的落後面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的關鍵因素,是當今中國發展生產力的突破口。
當今世界,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並且正在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被應用於生 產,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面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要實現「 四個現代化」,必須比以往更加重視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在農業方面,我 們要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計 算機技術、核技術等高新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來改造傳統農業,發展新興農業。工業 方面,則必須應用以電子信息和自動化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用 於新產品開發,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於國防現代化,就更離不開科學技術。此外, 決策的自主化、科學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也都離不開科學技 術。
2.改革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動力。20多年前,鄧小平深刻地指出,「四個現 代化」是一場「偉大革命」,「這場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變落後的生產力,就必須要 多方面地改變生產關系,改變上層建築,改變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國家對工農業企 業的管理方式,使之適應於現代化大經濟的需要。各個經濟戰線不僅需要進行技術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進行制度上組織上的重大改革。進行這些改革,是全國人民的長遠 利益所在,否則,我們不能擺脫目前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的落後狀態。」[1](P135~13 6)在這里鄧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與現代化之間的內在聯系:現代化本身就是一場革命 ,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實現現代化。20年的實踐使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這些論斷的認識 。改革舊的體制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為我國的現代化掃清了障礙、開辟了道 路,改革使從經濟、政治到思想、文化,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到行為方式、思維方式 完成了現代化所要實現的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型。全面改革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 化不斷向縱深發展,也為實現全面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開放,不僅適應了世界經濟的客觀狀況和發展趨勢,也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 ,中國的現代化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對外開放。對外開放,加強了同世界各國在貿易、科 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國的經濟管理和科學技術的水平,擴大了對外貿易,彌補了國內建設資 金的不足,這一切都是推動現代化的直接動力。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將被作為社 會主義現代化的持久動力而被繼續堅持下去。實踐也證明,改革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現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穩定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保障。在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大國進行社會主 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我們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和優勢,也有許多不利因素和 困難,如眾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帶來的資源相對短缺、交通運輸緊張、就業壓力大、生態 環境惡化等。在這樣的國情下,如果全體人民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地進行現代化建設, 就能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優勢。反之,如果政治不穩定,社 會動亂、人民內部發生分裂,那就不僅會加劇原有矛盾和困難,而且會喪失我們的有利 條件和優勢,現代化的實現就無從談起。從這個意義上講,保持政治的穩定是實現現代 化的重要保證。用鄧小平同志的話來說就是:「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 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2](P284)為此,所有 關於中國現代化的設計都要把保持社會穩定放在首位,一切有關現代化的方針、政策、 方案都要服從於穩定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須把現代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 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實現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協調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貫思想。 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現代化建設 與可持續發展內在地統一起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 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我們不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搞好,還要為我們 的子孫後代著想,決不能吃祖宗糧,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 我們不能為謀求一時的發展而以犧牲長久利益為代價。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立足於中國的現實,吸納和借鑒了 世界的和我國的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找到了一條真正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 代化建設道路,實現了經濟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現代化的全面發展。
『柒』 改革開放有何歷史功績
歷史功績之一:開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版辟了人民當權家作主的中國歷史新紀元,那麼,我們黨領導的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則開辟了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歷史功績之二: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來,我們黨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立足國情,在逐步擺脫蘇聯模式的基礎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艱辛的探索。歷史功績之三: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理論,偉大的實踐孕育偉大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理論結晶。歷史功績之四:實現了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這一創造性的偉大實踐,深刻改變了中國經濟社會的面貌,使國家走向了富強,人民實現了富裕。
『捌』 歷史改革開放偉大成就有哪些
2001年7月1日,江同志在建黨八十周年紀念大會講話時指出,「從鴉片戰爭到中國*黨成立,從中國*黨成立到現在,中國經歷了截然不同的兩個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統治者喪權辱國,社會戰亂不斷,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飢寒交迫。在後八十年中,中國人民在中國*黨的領導下空前團結和組織起來,沖破重重難關,革命斗爭不斷勝利;新中國成立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國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會地位、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顯著提高。從這前後兩個八十年的比較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一切愛國力量深深認識到,中國能從最悲慘的境遇向著光明的前途實現偉大的歷史轉變,就是因為有了中國*黨的領導。沒有*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這是中國人民從長期奮斗歷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結論」。
黨領導人民奮斗八十多年的崢嶸歲月和光榮業績,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氣勢磅礴、雄輝而又絢麗多彩的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
——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創造性地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
社會主義的轉變,全面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使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這是中國社會變革和歷史進步的巨大飛躍,也極大地支持和推進了世界社會主義事業。
——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創了正確道路。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黨總結了國內國際的歷史經驗,經過艱辛探索,實行了改革開放的新政策,確立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在世界社會主義發生嚴重曲折、國內外風雲急劇變幻的局面中,黨砥柱中流、巋然不動,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中國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中國是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但人民當家作主,真正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只是在黨執政以後才成為事實,這是中國人民社會-地位的根本變化。中國實現了從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的偉大跨越。
——建立了獨立的和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僅僅用了半個多世紀時間,不僅改變了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而且建立起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五十六倍。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科技實力明顯增強,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領域的許多方面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十二多億中國人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
——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全國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豐富。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用愛國主義、集體、社會主義教育人民,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發揚全國各民族的優秀文化,積極吸收各國文明的先進成果,推動社會主義文化日益繁榮。全國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新的精神風貌。
——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團結。廢除了西方列強強加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封建式的割據局面在中國大地上也一去不復返了。56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主關系。各政黨各人民團體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