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被貶謫的歷代文人
賈誼漢 韓愈柳宗元白居易劉禹錫唐 蘇軾歐陽修范仲淹宋
㈡ 中國歷史上哪些著名詩人都被貶過
王昌齡、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劉禹錫、柳宗元等。
1、王昌齡
王昌齡經過堅持不懈的追求,廣泛精心的研讀,終於在開元十五年,應進士試時一舉登第,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王昌齡終究心有不甘,他於開元二十二年再應博學宏詞科的考試,並再次登第。
然而,二次登第後官職仍舊未見升遷,僅被授予汜水尉。科場頗為得意,仕途卻明顯失意,王昌齡受到打擊。在做了汜水尉五年後,即開元二十八年,他被遠貶荒僻的嶺南,任江寧丞。
2、杜甫
武後聖歷元年(698),坐事貶吉州司戶參軍。卻在此時得罪同事郭若訥、長官周季重,兩人合謀誣陷杜審言,定了死罪。杜甫的叔叔杜並年十三,刺殺周季重,事震朝野。
杜審言因此不死,被武則天召入京師。又因欣賞其詩文,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員外郎。後因勾結張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但不久又被詔回。
3、白居易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被認為是越職言事。其後白居易又被誹謗:母親看花而墜井去世,白居易卻著有「賞花」及「新井」詩,有害名教。遂以此為理由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至江州與白居易相聚。
4、王維
王維工於音律,是正史所載之事,但這個故事卻是編造的)。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一說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
5、劉禹錫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卒,李誦即位,是為唐順宗。原太子侍讀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這時受到唐順宗信任進入中樞。劉禹錫與王叔文相善,其才華志向尤受叔文器重,遂被任為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參與對國家財政的管理。
這段時間里,劉禹錫政治熱情極為高漲,和柳宗元一道成為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二王劉柳」集團在短短的執政期間採取了不少具有進步意義的措施,但由於改革觸犯了藩鎮、宦官和大官僚們的利益,在保守勢力的聯合反撲下,很快宣告失敗。
唐順宗被迫讓位於太子李純,王叔文賜死,王丕被貶後病亡,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貶為遠州刺史,隨即加貶為遠州司馬。
㈢ 歷史上哪些詩人曾被貶職
很多,列來舉一些:
屈原:因奸臣源誣陷而被貶到湖南.
王福畤:因為教子無方,被貶到交趾做縣令.
杜審言: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時曾被貶到南方極偏遠的峰州.
柳宗元: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永州.
蘇軾:中國歷史上被貶時間最長,被貶路程最遠,也是最偉大的詩人.
白居易:因得罪了朝廷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
李白:因王叔文改革集團的失敗而被貶到南方。
王昌齡:唐代詩人,因" 不矜細行,謗議沸騰" ,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
秦觀:被貶湘南.
劉禹錫:因參與政治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到安徽和州當通判.(也有一說是因為他性格放盪不羈,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蘇州刺史).
沈銓期:被貶.
韓愈:因上書勸阻獲罪,被貶為潮州刺史.
㈣ 中國古代文人被貶謫的成就與其遭遇有何聯系
中國古代文人因為被貶,反而在文藝上煥發出新的光芒。此所謂不平則明。被貶謫後多是受釋道思想影響,後人對被貶謫文人多懷敬佩,強調其正面的思想和成就。
被貶之前,那些文人往往對自己的未來抱有末大憧憬,自己的作品思想和風格中往往包含著此許的世俗之氣,還有一些官府之風,再加上一些對朝廷的贊揚。
被貶之後,那些文人往往有一些不平之心,也看透了世俗,自己的作品思想和風格早期常有以自己懷才不遇的傷感和憤慨,中期會有些脫俗之氣,常常表達出自己對世俗的不屑;而後期時,則真正升華到為民為世,作品思想和風格常以君子之風多些,為民之氣多些,反應當時世態多些。而多數文人,常因被貶之後所作的詩詞被後人所知曉.
古代文人貶謫與成就現象具體例舉
屈原,「楚辭」的開創者,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出身於貴族之家,與楚王同姓,有著優厚的文化教養,也有高遠的政治理想和為之奮斗的獻身精神。他希望輔佑楚王,使祖國富強,主張內修法度,聯齊抗秦,與朝中的親秦派形成對立,因楚王昏庸無能、聽信讒言,逐漸地被最高統治集團疏遠,終於遭致了流放的命運。在流放江南的歲月里,他憂憤交集地寫下了長篇自敘抒情詩《離騷》。
李白,盛唐文化孕育出來的天才詩人。其詩歌創作充滿了激情與想像,既氣勢浩瀚,變幻莫測,又自然天成。李白青年時期曾上書安州裴長史、韓朝宗,希求薦用。天寶元年奉召入京為供奉翰林,但不久就遭到朝中權貴讒毀,於天寶三載以「賜金放還」知名被迫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心懷報國之心的李白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又在肅宗李亨討伐時獲「反叛」之罪入獄,長期流放夜郎。後又想從軍報國,終因多病而不能實現。
白居易,中唐時期的傑出詩人,「元和詩風」的代表流派「元白詩派」代表人物,公元802年冬,他在長安應吏部試後於次年步於仕途,曾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太子左贊善大夫之職。公元815年被貶為江州司馬,元和十五年,應召回京任職。之後又主動請求外任,歷任多個地方州府主事。晚年則閑居香山,直至去逝。
韓愈,被稱為「文起八代之衰」的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以文為詩」的特點也在詩壇別具一格。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四次科舉考試後才得以登第。貞元十九年(公元803),他被任命為監察御史,因上疏要求為關中農民減免賦稅,被貶到連州陽山做縣令。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應召入京為國子監博士,後升遷為刑部侍郎,進入統治集團上層。元和十四年(公元879年),因上表力阻憲宗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後又被召入京任職,官終於吏部侍郎任上而病逝。
劉禹錫 ,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他的詩歌創作善用典實而透脫不滯、詩采豐美而筆致流利,被白居易稱作「詩豪」。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永州八記》等文章至今是學生必讀之作。貞元九年,他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永貞元年,二人同時參與了王叔文等人的「永貞革新」,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採取了不少具有進步意義的改革措施,可不久改革失敗,二人又同貶為遠州刺史。十年後,二人忽又被詔返京,但不久又被發落到更遠的州縣任職。從此,柳宗元再沒有回京任職,劉禹錫則在調任了多次地方州官後才被調回京度過晚年。
蘇軾,是宋代文化孕育出來的曠世奇才,歷經磨練而笑對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堅貞、坦盪、曠達。無論從他的散文、詩、詞的哪個方面衡量,他都是宋文學發展到顛峰時期的偉大代表作家,他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和過人的才識。嘉佑二年,考中進士;嘉佑六年,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初年,他在朝任職,因從政思想與王安石變法主張多有不同,請求外調。在外期間由於改不了心直口快、敢於坦誠相言的習性,引發了「烏台詩案」,坐了四個月的監獄,放出之後連削兩個官職,貶謫黃州。這就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在此後的日子裡,一直處於新舊兩黨的夾擊和陷害之中,過著漂泊不定的貧困生活,直至病逝。
辛棄疾,南宋偉大的愛國詞人,一生以英雄自許,創立了風格獨特的「稼軒體」。他那火一般的愛國熱情,貫穿在他的所有的文學作品中。他自幼就有為民族復仇、收復失地的宏大志向。在朝任職期間,朝廷未讓他去抗金,反而讓他去鎮壓農民起義。辛棄疾對此很不滿意。42歲的辛棄疾被免職,開始過了十年的閑居生活,後又被起用,可惜已年老體衰,心有餘而力不足,加上身體有病,獲准回家休養,此時北伐已失敗,辛棄疾含憤去世。
陸游,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其詩歌創作是文學發展的又一個高峰。在他的近萬首詩中貫穿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致死不減,這是其詩歌創作的最顯著特色。他出生後的第二年就發生了「靖康之變」,在戰亂中嘗盡了顛沛流離的痛苦,這使他從小就萌發了憂國憂民的思想。在朝任職期間,他一再上書朝廷,反對議和,堅決要求北伐,得罪了朝中主和派,因此被迫罷官,返歸山陰。四年後又被起用,但沒被重用。從此過著類似隱居的田園生活約二十年,當他七十八歲時突然又被朝廷下詔起用,他毅然北伐,可惜北伐卻失敗了,他也因此遭到了不少污衊打擊。八十五歲的陸游含悲去世。
㈤ 中國古代被貶謫後十分消極,最終鬱郁而終的文人是誰
賈誼被貶長沙 蘇軾發配閩南
㈥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被貶詩人其原因又是什麼
屈原:因奸臣來誣陷而被貶到湖南.
王福畤自:因為教子無方,被貶到交趾做縣令.
杜審言: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時曾被貶到南方極偏遠的峰州.
柳宗元: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永州.
蘇軾:中國歷史上被貶時間最長,被貶路程最遠,也是最偉大的詩人.
白居易:因得罪了朝廷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
李白:因王叔文改革集團的失敗而被貶到南方。
王昌齡:唐代詩人,因" 不矜細行,謗議沸騰" ,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
秦觀:被貶湘南.
劉禹錫:因參與政治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到安徽和州當通判.(也有一說是因為他性格放盪不羈,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蘇州刺史).
沈銓期:被貶.
韓愈:因上書勸阻獲罪,被貶為潮州刺史.
㈦ 古代被貶的著名詩人有哪些
古代被上級貶謫過的著名詩人盤點:
韓愈:因上書勸阻獲罪,被貶為潮州刺史.內
陸游:受到南宋容政權內部的反戰派的排擠,一心憂國憂民的陸游卻一直沒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蘇軾:中國歷史上被貶時間最長,被貶路程最遠,也是最偉大的詩人.白居易:因得罪了朝廷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
李白:因王叔文改革集團的失敗而被貶到南方。
王昌齡:唐代詩人,因" 不矜細行,謗議沸騰" ,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屈原:因奸臣誣陷而被貶到湖南.
王福畤:因為教子無方,被貶到交趾做縣令.
杜審言: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時曾被貶到南方極偏遠的峰州.
柳宗元: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永州.
秦觀:被貶湘南.
劉禹錫:因參與政治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到安徽和州當通判.(也有一說是因為他性格放盪不羈,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蘇州刺史).
沈銓期:被貶.
㈧ 古代被貶職過的文人有哪些
一、柳宗元參加「永貞革新」失敗,被貶永州,後又貶柳州,最終死於柳州。代表作《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二、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烏台詩案」被貶黃州。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 三、韓愈因京畿大旱,上奏要求停徵賦稅被貶連州,後調回京。又因諫皇帝迎佛骨進京被貶潮州。代表作《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四、劉禹錫因參加參加「永貞革新」失敗,被貶朗州,後又貶連州。代表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秋詞》。 五、白居易因舊官僚集團攻擊他僭越言事,並借其他理由誣陷,被貶江州。代表作:《琵琶行》。 六、王安石因變法遭到反對,兩次罷相,貶江寧。代表作《船泊瓜州》。七、杜甫因上疏營救房琯的罷相,觸怒了唐肅宗,先罷官,後貶華州。代表作「三吏」、「三別」。 八、歐陽修因支持范仲淹「慶歷新政」,遭到保守勢力陷害,被貶滁州。代表作《醉翁亭記》。九、張九齡因奸臣李林甫和惠妃讒毀貶荊州。代表作《感遇》。 十、范仲淹因直諫屢次被貶,倡導「慶歷新政」失敗被貶鄧州等地。代表作創作《岳陽樓記》·
㈨ 中國古代被貶的詩人
王福畤:因為教子無方,被貶到交趾做縣令。
杜審言: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時曾被貶到南方極偏遠的峰州。
柳宗元: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永州。
蘇軾:中國歷史上被貶時間最長,被貶路程最遠,也是最偉大的詩人。
白居易:因得罪了朝廷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
李白:因王叔文改革集團的失敗而被貶到南方。
王昌齡:唐代詩人,因" 不矜細行,謗議沸騰" ,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
(9)中國歷史上遭貶謫的文人擴展閱讀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軼事典故:
1、釋放奴婢
柳州沿襲一種殘酷的風俗,「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淪為奴婢。」柳宗元發布政令,「革其鄉法」,使得那些淪為奴婢者,仍可出錢贖回。政令中制定了一套釋放奴婢的辦法,規定已經淪為奴婢的人,在為債主服役期間,都可以按勞動時間折算工錢。工錢抵完債後立即恢復人生自由,回家與親人團聚。這一舉動受到貧困百姓的歡迎,後來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縣。
2、興辦學堂
柳宗元上任後,親手創辦了很多學堂,採取各種方法鼓勵小孩積極念書,從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質。在政事之餘,柳宗元還耐心接受青年學子的拜訪,對他們循循善誘。針對當地百姓迷信落後的習俗,柳宗元嚴令禁止江湖巫醫騙錢害人。同時推廣醫學,培養出當地自己的醫生為民眾服務。
3、開鑿水井
柳宗元不僅僅滿足於知識的傳播,更致力於改變陳舊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他使從來不敢打井的柳州,接連打了好幾眼井,世世代代靠天吃飯,靠喝雨水和河水長大的柳州人,從此喝上了干凈甘甜的地下水,這不能不說是柳州人民的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喝水的方式改變是生活方式改變的反映,從而也帶動了人們思維方式的更新。
4、開荒建設
柳州城外有著大片大片的荒地,柳宗元以父母官的身份,號召組織鄉間的閑散勞力,開荒墾地,種樹種菜,鼓勵發展生產。有了足夠的土地才能生產出足夠的糧食和蔬菜,人民的生活才能走出飢餓和貧窮。在柳宗元的努力下,柳州可耕種土地面積大增。柳宗元還重視植樹造林,親自參加植樹活動。柳宗元在位期間,整治街巷,修築廟宇,並開發了不少自然景觀。
㈩ 歷史上名人被貶的事例以及他們被貶的態度
范仲淹
天聖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喪結束。經過晏殊的推薦,他榮升秘閣校理——負責皇家圖書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秘閣設在京師宮城的崇文殿中。秘閣校理之職,實際上屬於皇上的文學侍從。在此,不但可以經常見到皇帝,而且能夠耳聞不少朝廷機密。對一般宋代官僚來說,這乃是難得的騰達捷徑。
范仲淹一旦了解到朝廷的某些內幕,便大膽介入險惡的政治斗爭。他發現仁宗皇帝年已二十,但朝中各種軍政大事,卻全憑六十歲開外的劉太後一手處置,而且,聽說這年冬至那天,太後要讓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給她叩頭慶壽。范仲淹認為,家禮與國禮,不能混淆,損害君主尊嚴的事,應予制止。他奏上章疏,批評這一計劃。范仲淹的奏疏,使晏殊大為恐慌。他匆匆把范仲淹叫去,責備他為何如此輕狂,難道不怕連累舉主嗎?范仲淹素來敬重晏殊,這次卻寸步不讓,沉臉抗言:「我正為受了您的薦舉,才常怕不能盡職,讓您替我難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議論而降罪於您。」一席話,說得晏殊無言答對。 回到家中,范仲淹又寫信給晏殊,詳細申辯,並索性再上一章,乾脆請劉太後撤簾罷政,將大權交還仁宗。朝廷對此默不作答,卻降下詔令,貶范仲淹寓京,調趕河中府(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濟縣一帶)任副長官——通判。秘閣的僚友送他到城外,大家舉酒餞別說:「范君此行,極為光耀呵!」 三年之後,劉太後死去了。仁宗把范仲淹召回京師,派做專門評議朝事的言官——右司諫。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書言事更無所畏懼了。
明道二年(1033年),京東和江淮一帶大旱,又鬧蝗災。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請仁宗馬上派人前去救災,仁宗不予理會。他便質問仁宗:「如果宮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該當如何?」仁宗驚然慚悟,就讓范仲淹前去賑災。他歸來時,還帶回幾把災民充飢的野草,送給了仁宗和後苑宮眷。 這時的宰相呂夷簡,當初是靠討好劉太後起家的。太後一死,他又趕忙說太後的壞話。這種狡詐行徑,一度被仁宗的郭皇後揭穿,宰相職務也被罷免。但夷簡在宮廷中的因緣關系,依然根深蒂固。不久,他便通過內侍閻文應等重登相位,又與閻文應沆瀣一氣,想借仁宗的家務糾紛,而廢掉郭後。墮入楊美人、尚美人情網的年輕皇帝,終於決定降詔廢後,並根據呂夷簡的預謀,明令禁止百官參議此事。范仲淹懂得,這宮廷家務糾紛背後,掩藏著深刻而復雜的政治角逐。他與負責糾察的御史台官孔道輔等,數人徑趨垂拱殿,求見仁宗面談。他們伏閣吁請多時,無人理睬;司門官又將殿門砰然掩閉。范仲淹等人手執銅環,叩擊金扉,隔門高呼質問:「皇後被廢,為何不聽台諫入言!」看看無濟於事,大家在鋼虎畔議定一策,准備明日早朝之後,將百官統統留下,當眾與呂相辯論。次日凌晨,妻子李氏牽著范仲淹的衣服,再三勸戒他勿去招惹禍機。他卻頭也不回地出門而去。剛走到待漏院,等候上朝,忽聽降詔傳呼,貶他遠放江外,去做睦州(今浙江建德市梅城鎮)知州。接著,朝中又派人趕到他家,催促著要押他即刻離京。孔道輔等人,也或貶或罰,無一倖免。 這次至城郊送別的人,已不很多,但仍有人舉酒贊許說:「范君此行,愈為光耀!」在離開諫職去浙江的路上,范仲淹心中並無悔恨,只是略覺不平:「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有人笑他好似不幸的屈原,他卻認為自己更象孟軻:「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騷人」,「軻意正迂闊,悠然輕萬鍾」!
過了幾年,他由睦州移知蘇州,因為治水有功,又被調回京師,並獲得天章閣待制的榮銜,做了開封知府。前時一同遭貶的孔道輔等人,也重歸朝廷。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頓官僚機構,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僅僅幾個月,號稱繁劇的開封府就「肅然稱治」。
范仲淹看到宰相呂夷簡廣開後門,濫用私人,朝中腐敗不堪。范仲淹根據調查,繪制了一張「百官圖」,在景祐三年(1036年)呈給仁宗。他指著圖中開列的眾官調升情況,對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銳的批評。呂夷簡不甘示弱,反譏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連上四章,論斥呂夷簡狡詐。呂夷簡更誣蔑范仲淹勾結朋黨,離間君臣。 范、呂之爭的是非曲直,不少人都看得分明。偏偏呂夷簡老謀深算,善於利用君主之勢而最終取勝。仁宗這年二十七歲,尚無子嗣。據說范仲淹曾關心過仁宗的繼承人問題,或許談論過立什麼皇太弟侄之類的事。這事雖出於興旺宋廷的至誠和忠直之心,卻不免有損仁宗的自尊。加以呂夷簡的從旁中傷,范仲淹便被遞奪了待制職銜,貶為饒州知州。後來幾乎又貶死嶺南。 台官韓瀆為迎合宰相意旨,請把范仲淹同黨的人名,寫成一榜,張掛於朝堂。余靖、尹洙、歐陽修等人,因為替范仲淹鳴不平,也紛紛被流放邊遠僻地。從此,朝中正臣奪氣,直士咋舌。
夏竦
夏竦
這次到都門外送范仲淹的親朋,已寥寥無幾。但正直的王質,卻扶病載酒而來,並稱許「范君此行,尤為光耀!」幾起幾落的范仲淹聽罷大笑道:「仲淹前後已是三光了,下次如再送我,請備一隻整羊,作為祭吧!」第二天,有人警告王質說,他昨日送范仲淹的一言一動,都被監視者記錄在案,他將作為范黨被審查。王質聽了,毫無畏色,反引以為榮。
饒州在鄱陽湖畔。從開封走水路到此,至少須經十幾個州。除揚州外,一路之上竟無人出門接待范仲淹,范仲淹對此,也並不介意。他已經習慣於從京師被貶作地方官了。他捻著花白的髭纘,在饒州官舍吟起一詩;「三出青城鬢如絲,齋中蕭灑過撣師」,「世間榮辱何須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范仲淹自幼多病,近些年又患了肺疾。不久,妻子李氏也病死在饒州。在附近做縣令的詩友梅堯臣,寄了一首《靈烏賦》給他,並告訴他說,他在朝中屢次直言,都被當作烏鴉不祥的叫聲,昔日願他拴緊舌頭,鎖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飛。范仲淹立即回答了一首《靈烏賦》,稟復說,不管人們怎樣厭惡烏鴉的啞啞之聲,我卻寧鳴而死,不默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