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孔子對中國封建歷史的影響是什麼
這個不好說,用哲學的觀點來看!這需要你去辯證的看,。。。就是現在我版們對待中國的傳統文化,權取其精華,棄之糟粕。儒家思想,就是這樣的。他的一部分內容符合當時封建社會統治的需要,對人民進行思想的控制。就像現在,中國實行的就是很簡單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好什麼的。。從小就接受思想品德,馬克思主義,就是從小對我們進行思想控制。以至於我們行為准則很多都是按照他的方向來發展,比較的可悲。
如果沒有孔子,社會依然會進步,只不過統治者或許會找一個另外的學說來進行愚民精神控制。我覺得封建統治缺不了2個因素:強權的政治和思想的控制。缺一不可。
孔子對中國的影響,這么說吧辯證看!有好有壞
B. 老子與孔子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
老子哲學的中心觀念是"道",他的整個哲學系統都是由他所預設的"道" 而展開的。形而上的"道"是我們人類的感覺知覺所不能直接接觸的。如果這 個形而上的"道"不與人生發生關系,那麼它只是一個掛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學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濃厚,但他最關心的仍是人生與政治的問題。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實到經驗界中,老子認為凡是自然、無為、柔弱等觀念 都是"道"所表現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無為"的觀念,成為《老子》一 書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觀念都是圍繞這個觀念展開的。
老子所處的時代天下大亂,諸侯混戰,統治者強作妄為、貪求無厭、肆意 放縱,違背自然規律、社會規律,即"有為",老子看到的"有為"的禍害己經 非常嚴重了,他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 有為,是以難治。"《老子注釋及評價〉第七十五章,以下的原文引用均出於該 書,故只註明章節〉老百姓飢寒交迫,是因為統治者的苛捐雜稅太多,老面姓 的災難不斷,是因為統治者妄自作為,違背規律。老子對當時的統治者不顧人 民死活,過著越來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說:"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五十三章〉這幾句話,道 盡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人間不平。統治者侵公肥私,過著豪華的 生活,穿著名貴的服裝、帶的是寶刀利劍、山珍海味都吃厭了,錢財貨物堆積 如山,而農民卻是田園荒蕪、倉庫空虛、家無隔夜之糧。這種情形,老子看在 眼裡,怎麼能不感嘆呢?無怪乎他要氣憤的駕一句:"這簡直是強盜頭子"①
老子看到當時的統治者本是無德無能的,卻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為,結 果使老百姓疲於奔命,勞民傷財,造成人民的災難。在這種情形下,老子極力 呼籲統治者為政要"無為",實行"無為而治",不要過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 "無為而治"本言自於孔子"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論語、衛靈公十五》) 但在老子哲學里,"無為而治"的思想成為了一個體系。老子說:"我無為而民 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 靜"是針對統治者的騷擾而提出的;無事',是針對統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無欲"是針對統治者的貪欲而提出的。老子認為為政者應當能做到"無為而 治",有管理而不幹涉,有君主而不壓迫:君主應當學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過著勤儉的生活,日理萬機不貪享受,治國能順應社會規律、時代潮流,制利 國、利萬眾的憲政:一旦制訂頒布,就不輕易改動,讓萬民在頒布的憲政下自 化。
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並不是不為,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 為、順應客觀態勢、尊重自然規律的意思。有人認為"無為"就是毫無作為、 消極等待,只是聽從命運的擺布,這實在是誤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說過:"無 為而無不為"(四十八章〉意思是說:"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作不成了。"這 里,"無為"乃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態度和方法,"無不為"是指不妄為所產生的 效果。這和第三章所說的:"為無為,而無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為無為, 而無不治"的意思是以"無為"的態度去對待社會人生,一切事情沒有不上軌 道的。萬事萬物均有自身的規律,我們只能順應規律,順應時代的潮流,促其 前進。不能違背規律,否則就是"有為"一一亂為、妄為。"為無為"是講從"無 為"的態度去"為"可見老子並不反對人類的努力,老子說:"萬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二章〉"生"、"為"、"功成"正是要人去 工作、去創造、去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 "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佔有沖動。人類社會爭端的根源, 就在於人人擴張一己的私慾。②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為、不要貪、不要爭 奪、不要佔有、不違背規律。
數千年來,老子的"無為"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性格行為和人生觀產生了很 大的影響。在現代社會中,這個思想是否還有價值呢?,我們是否還需要"無 為"呢?答案是不容置疑的。我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包含著對人與自然相 互關系的深刻理解,包含著對社會的有益啟示,它要求人們樹立一種超脫的忘 我的思想境界,無私無欲,利於他人。因而,老子的"無為"思想不僅有存在 的價值,而且需要繼續發揚。
老子哲學的中心觀念是"道",他的整個哲學系統都是由他所預設的"道" 而展開的。形而上的"道"是我們人類的感覺知覺所不能直接接觸的。如果這 個形而上的"道"不與人生發生關系,那麼它只是一個掛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學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濃厚,但他最關心的仍是人生與政治的問題。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實到經驗界中,老子認為凡是自然、無為、柔弱等觀念 都是"道"所表現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無為"的觀念,成為《老子》一 書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觀念都是圍繞這個觀念展開的。
老子所處的時代天下大亂,諸侯混戰,統治者強作妄為、貪求無厭、肆意 放縱,違背自然規律、社會規律,即"有為",老子看到的"有為"的禍害己經 非常嚴重了,他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 有為,是以難治。"《老子注釋及評價〉第七十五章,以下的原文引用均出於該 書,故只註明章節〉老百姓飢寒交迫,是因為統治者的苛捐雜稅太多,老面姓 的災難不斷,是因為統治者妄自作為,違背規律。老子對當時的統治者不顧人 民死活,過著越來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說:"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五十三章〉這幾句話,道 盡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人間不平。統治者侵公肥私,過著豪華的 生活,穿著名貴的服裝、帶的是寶刀利劍、山珍海味都吃厭了,錢財貨物堆積 如山,而農民卻是田園荒蕪、倉庫空虛、家無隔夜之糧。這種情形,老子看在 眼裡,怎麼能不感嘆呢?無怪乎他要氣憤的駕一句:"這簡直是強盜頭子"
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並不是不為,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 為、順應客觀態勢、尊重自然規律的意思。有人認為"無為"就是毫無作為、 消極等待,只是聽從命運的擺布,這實在是誤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說過:"無 為而無不為"(四十八章〉意思是說:"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作不成了。"這 里,"無為"乃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態度和方法,"無不為"是指不妄為所產生的 效果。這和第三章所說的:"為無為,而無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為無為, 而無不治"的意思是以"無為"的態度去對待社會人生,一切事情沒有不上軌 道的。萬事萬物均有自身的規律,我們只能順應規律,順應時代的潮流,促其 前進。不能違背規律,否則就是"有為"一一亂為、妄為。"為無為"是講從"無 為"的態度去"為"可見老子並不反對人類的努力,老子說:"萬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二章〉"生"、"為"、"功成"正是要人去 工作、去創造、去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 "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佔有沖動。人類社會爭端的根源, 就在於人人擴張一己的私慾。②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為、不要貪、不要爭 奪、不要佔有、不違背規律.
--------------------------------------------------------------------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其學說不僅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進程,還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模式,成為東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論基礎。以孔子為代表創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流和基礎,時至今日仍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積極作用。孔子不僅屬於歷史,也屬於當代,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思想
孔子面對春秋末期急劇變革的社會現實,汲取夏商的文化營養,繼承周代的文化傳統,創造了以「禮」、「仁」、「中庸」、「教」與「學」為主要內容,包括哲學、政治、倫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內的完整學說。孔子的學說內涵豐富,自成系統,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禮」
禮」是孔子思想學說的一個重要范疇。「禮」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規范,由來已久。孔子曾經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孔子認為,到了周代,「禮」發展得最完備,因此,他最為崇奉的是周禮。在孔子看來,「禮」是從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孔子所謂的「禮」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其內在精神是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及相應的各種倫理關系。在《禮記·哀公問》中,他明確指出:「非禮,無以節事天地之神也;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也。」所以,他認為講禮,更重要的不在於形式,而在貫徹其內在精神。
「仁」
孔子特別強調「仁」的價值和作用。他認為,「仁」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對個人修養,他主張「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衛靈公》)。教導學生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對於為政施治,他倡導立足於對人的關心愛護,以教化的方式來達到治國安邦的目的。
「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學方法論的意義,又具有品德修養的意義。就方法論來說,其要點有二:一是「中」,二是「和」。對於這種「中」與「和」的思想,孔子主張不僅要作為一種認識和處理事物的方法來看待,而且還應該通過修養和鍛煉,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質中,成為人的美德。他曾經感嘆地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雍也》)所以提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他自己在為人的風格上也做到了「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受到弟子們的尊敬。
「教」與「學」
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與「學」的思想是他思想學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以前「學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貴族。孔子創辦私學,提出「有教無類」,改變了「學在官府」的舊局面,打破了貴族對文化教育的壟斷。孔子自稱「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他的學生來自十一個諸侯國,有各種出身的人。對於學習目的,孔子通過弟子的言論提出「學而優則仕」的主張,支持平民出身的學生從政施展才能。
在教學方法上,孔子善於發現學生各自在性格和學業上的特點,主張因材施教。他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他循循善誘,注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
C. 孔子到底在中國歷史上有怎樣的影響
建議你這樣試試看: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百家」中,對中國社會產生重專大影屬響的學派是儒家,儒家的創始人就是孔子。
孔子的政治主張和哲學思想,有利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因而倍受歷代統治者的尊崇,被譽為至聖,聖人。今天人們仍然尊敬孔子。是因為他是我國古代文化的傑出代表,中國兩千多年來文明的延續與孔子是分不開的
這樣做的好處:
注意事項:
D. 孔子與儒家思想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國學大師潘守宇這樣論述: 一個好的老師,能讓他的學生變化氣質。而有一個人,有一本書內,能讓一個民族變化氣容質,這個人就是孔子,這本書就是《論語》,這個民族就是中華民族,這種氣質就是「文質彬彬」的君子氣質。百年奇特幾張紙,千古英雄一窖塵。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義洽生民。
E. 孔子對中國歷代的影響【詳細】
孔子對中國的影響
《論語》是記載我國偉大思想家孔子言行的一本書。在古代,它是儒家的經典,今天,它是我們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材料。
孔子生活的時代,是中國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度的社會大變動的時代。社會的變動,在思想、文化領域引起深刻的變化。孔子不滿於當時社會動盪的局面,以為是「天下無道」,一生致力於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他在晚年,對古代典籍文獻作了許多搜集和整理工作,整理了《詩經》、《尚書》,刪修了《春秋》,孔子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開設私學,招收門徒,把自己思想傳授給學生。這些學生,有的出仕做官,有的招徒設教,產生很大影響。到戰國時期,儒墨的門徒已經「充滿天下」(《呂覽 有度》)。中間經過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了以後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在我國思想史上,孔子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一個承前啟後的人,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給予了極大的影響。
我認為,孔子的以下三點主要思想對於中國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第一,積極樂觀的有為精神;第二,對於道德價值的高度重視;第三,偉大的教育思想。
孔子承認天命,但又不把一切寄託於天命,相反,卻強調人的自覺努力。「子罕言利,與命與仁」。知命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一面。然後,他並不把一切委之於天命。面對天下無道的局面,他努力去改變這種局面。「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說明了他的這種態度。關於仁,他說「為仁由己」,「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由此看出,他強調仁德的修養完全依靠自覺的努力。推而廣之,推行仁道也要依靠人的主觀努力。孔子說:「人能弘道」。孔子一生,正是這種精神的體現。他表明自己的心跡:「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不甘心默默無聞。他周遊列國,屢遭危難挫折而不改初衷,時人說他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反映他積極有為的心態。孔子的這種積極精神,反映了春秋時期人們對待社會問題的一種新態度,即從天命論的束縛下解放出來,轉而從人事方面尋找答案。從孔子開始,依靠人的主觀努力而不是依靠天命鬼神的思想,就成為中國民族精神的主流和一個突出的特點,不斷得到豐富發展,最後形成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傳統。
孔子思想學說的核心是重視道德價值的觀點,他宣稱「君子義以為上」,「好仁者無以尚之」,這就是認為道德是最有價值的,而最高的道德規范是「仁」。關於「仁」,孔子從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作過論述。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簡言之,就是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他提出了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原則:以社會利益為上,個人利益服從社會利益,主要表現在:第一,「見利思義」。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人應追求品德的提高,不應只追求個人的物質享受。第二,當仁不讓,見義勇為。就是說,凡符合仁義要求的,於社會利益有利的,應該積極勇進,不可猶疑退縮。第三,「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社會利益的要求,就可以犧牲個人的一切,以致生命,不能因個人求生而損害社會利益。正是在這樣的思想下,養成和發展了中華民族以天下為己任、大公無私的美德和為國家為民族堅貞不屈的崇高氣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古代志士仁人流傳千古的名言警句,共產黨人「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豪言壯語,盡管它們所包含的內容有著極大的不同,卻都滲透著我們民族的優秀傳統精神。
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是多方面的,這里僅舉幾例:第一,求實的態度。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古今中外,不論什麼人,不論對待什麼問題,要想真正得到一點知識,都必須抱這樣的態度。又如:「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多見闕殆,慎行其餘」。「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都體現了這種精神。第二,學而知之。孔子說:「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提出對學習應抱的態度是「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他贊揚孔文子「不恥下問,敏而好學,是以謂之文也」。又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第三,學思結合。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指出了二者不可偏廢,反映了學習、求知的規律。第四,教育方法。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的因材施教的方法。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
當然,孔子處在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度時期,其思想也有不足,如「述而不作」,對於創新重視不夠;強調德治,對軍事重視不夠等。這些都對中國文化產生一定影響。這里不再論及。現在的中國已經處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尊孔的封建時代已經過去,十年動亂時期盲目反孔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我們應理智辨證地看待孔子及儒家思想,以剔除其糟粕,發揮優良傳統,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F. 孔子與儒家思想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有哪些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積極方面:(1)重視教育,並且創造因材施教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上注意個性差異,善於啟發教學.可以說教學經驗很豐富.
(2)注重道德,禮教,仁義,要求自覺遵從真和善,這一方面比上歐洲西方國家的宗教和神論思想不知道進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義,以人為本,而不是追求虛無縹緲的偶像和神.
(3)思想上善於辨證思維,重視自然的農業,重視經驗,認為自然秩序是人類理性的根源,而 人類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權利的依據.提倡以農為本,是符合中國古代的實際資源情況的重農思想.
(4)提倡以禮治國,倫理政治思想.如果說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麼我們中國文化就是德型文化,這一德型表現在政治上,也有積極的一面:忠於國家,抵禦外來侵略,刺殺暴君,直諫犯上.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
(5)儒家思想早熟,統治有力,貫穿了中華民族的大部分時期,給社會歷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參考約束.
儒家思想的消極方面: (!)不重視農業生產知識的傳授,不重視科學知識的學習,強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傾向於參政的.
(2)不重視邏輯,一味重視經驗,叫做經驗理性,使邏輯推理和深刻解釋事物的規律的理論沒萌芽,不如西方人那麼追根問底,以至產生理論和學說.
(3)強調個人服從群體,壓抑了人的個性.漠視性格,思想大統一.造成國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責任標准壓制了人的創造性,這也和歷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為統治階級的思想武器.
(4)倫理關系凝固化,絕對化,三綱五常,家長專制,成為人身壓迫,精神虐殺,制約著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為歷史前進的阻力.
(5)倫理觀念,等級制度置高無上,達到排他性的程度,從而限制了自然科學和科技的發展.歷代帝王也不重視科學技術,把一些科學成就說成淫計小巧.
總之,儒家思想的兩部分-----聖人的主觀思想和客觀政治論,即內聖和外王,(王的意思是治理,統治的意思),都對我們民族的思想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即使是當下,我們也無法走出它的圈子多遠.它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我們應如實客觀的正視這個問題.
比如,在我們現代的教育中,儒家的教育方法還是很有用的.因材施教誨人不倦溫故知新等等.
淺析儒家思想對中國歷史的負面影響
在以自然經濟為基礎,以宗法關系為紐帶的中國傳統社會漫長的歷史演進中,還沒有一種學說能動搖儒學在中國思想界的地位,其深遠影響輻射政治、經濟、文化乃至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歷史上,儒家思想幾乎成為政治的玩偶,時而被全盤肯定,時而被全盤否定。改革開放以後,我們主張批判的繼承,但在儒家思想領域,繼承的較多,批判的卻很少,也只有在專家學者的著作中可以見到只言片語,而且或在書店中束之高閣,或在圖書館中被深埋角落,無法雅俗共賞。其實,在一種思想的繼承過程中,對它消極因素的批判也極為重要,它可以使我們得到更多的反面經驗,走出自己在思想上的誤區。當然,很多消極因素並非儒家思想最初之意,而是經過歷代大儒的「修改」和封建王朝不遺餘力的「義務教育」,但歷史已經成為事實,儒家思想曾對中國造成了極壞的負面影響,下面就其中的幾個方面作一下簡要分析。
「仁」是儒家思想中的重量級元素,它以「愛人」為基礎,儒家的倫理思想即由其發展而來,但它與封建宗法等級制是相互制約的,這就顯示儒家倫理思想的二重性。儒學最初便明確了君臣、父子、夫婦等倫理關系,經漢代董仲舒「三綱」、「五常」的加強和宋明理學的進一步鞏固,更上一層樓,完全迎合封建統治階級的心意了。在以家長為首的家族組織里,家長和家族一般成員之間,實際上處於奴役和被奴役的對立之中,而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封建政權,是放大了的封建家長制形式。「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竟被視為格言警語,至今尚在民間廣為流傳,真是令人詫愕,而對於上層階級的制約在不斷減少,長期皇權、父權、夫權思想的侵蝕,使中國始終也沒有建立完整的體制去規范人的行為,人治比法治更有市場。文化大革命,這場中國現代史上的悲劇,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僅僅是領袖的一念之差和人民對領袖的盲目崇拜嗎?當然,文革爆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我們今天回頭去看那段歷史,為什麼會出現「領袖一呼群氓響應」的局面?應當說有什麼樣的民眾,才會產生什麼樣的領袖,這才是文革的可怕之處。對於婦女,更是為其戴上「緊箍咒」,要她們犧牲自己來換取名節的虛名。人們總是把潘金蓮說成「盪婦」,如用現在思想
解放的觀點來分析,他不正是古代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嗎?民國初年,某報上刊載了一篇報道,大意是某婦人在其夫死後亦跳崖尋夫去了,以完成她的貞烈人生。該報非但沒有對此種行為提出異議,而是對此列婦的行為大加褒揚,稱贊她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魯迅曾深刻的揭露出,辛亥革命後封建專製表面上沒有了,單家族制還活著,封建禮教還活著。由這篇報道,也可以管中窺豹,略見一斑了。
「托古改制」是儒家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凡事要「托古」似乎成了中國古代多數政治家的習慣。一位外國學者曾經把中國封建社會朝代的更迭比做一個立方體的翻轉,只是換個面而已,其外表與內涵還是一如既往。一個封建王朝建立後,極少有革命性的創新舉動,而是效仿前人,依樣畫葫蘆。到了近代,某些政治家的習慣還是沒有改,上演了「復辟」、「稱帝」的鬧劇。而歷代改革者也很難越過「托古改制」這條思想鴻溝。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場面:一批白發蒼蒼的元老級大臣跪在金鑾殿上,聲淚俱下,甚至以頭搶地,高呼:「祖宗之法不可變!」於是,改革者或被貶官,或被罷職,或被殺頭,而且以最後一種結局居多。我們說人民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在中國歷史上,動力不足的問題顯得非常嚴重。這與儒家思想中的愚民政策不無關系,其主張「上智下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歷屆朝代的改革運動,彷彿只有改革者再搖旗吶喊,而很少得下層民眾的支持,這會令人想起一幅圖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打個比方,改革者在台上演戲,民眾在台下看戲,成功了,聽不到掌聲;失敗了,大家一鬨而散,回去取些銀兩,還可以私下買幾個蘸了鮮血的饅頭。到了近代,我們被列強用槍炮打開了國門,資產階級曾試圖改變中國的命運。百日維新以失敗告終,戊戌六君子被處以極刑,京城裡的人對此事大多持觀望態度:京城以外得百姓也只是把此事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這與法國大革命時巴黎市警鍾長鳴,巴黎市民武裝起義保衛革命果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人說,任何革命有其轟轟烈烈,也有其蓄積的過程。不錯,歷史在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進,可是中國歷史的封建專制為何長達兩千年而且其影響至今餘波未盡?我們在分析歷次改革或革命失敗的原因時,總是歸納出來條條框框。當然,失敗是多方面原因作用的結果。哲學上講,內因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根本原因就在我們民族思想的內部。
「復古」思想的影響不僅僅表現在政治上。八十年代前後,朦朧詩初登中國詩壇令文學界驚駭萬狀,它與四人幫的「批林批孔」兒歌不同,也與某一時期流行的「頭上,焊火噴光;腳下,風鉚鏗鏘」的鼓動詩不同,是一些習慣傳統的人大為惱火,非議紛紛。有人說它是四人幫毒氣在詩壇上的一種折光,是解放潮流中一個倒轉的旋渦,是新生嬰兒身上一個可惡的膿包。這些在今天看來另人發笑的評論深深折射出我們對待新生事物的態度。看到新生事物,便視之為異端,而古代的東西都是好的。有時,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都會感慨:在李世民時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於是就有一種普遍的說法: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古代的文獻備受推崇,很多人兒時就了解「四書五經」,遇到了新問題,總喜歡到古書中去尋找答案,這種模式嚴重抑制了中國人創新思想的發揮。
古希臘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有一段精彩的討論,認為培養理想的公民必須高度重視音樂與體育,音樂可以使人文雅,體育可以使人強悍。而儒家思想則提倡「文」,貶低「野」,對人才要求「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使人才創造力的發揮受到嚴重的思想束縛,輕視生產勞動本身的社會價值和意義的這一怪思想影響了往後長達兩千年的中國社會生產勞動,忽視了自然科學和技術開發,從而造成了至今仍是沉重包袱的腦體分離,經濟和科技落後的。東西方兩種思想孰優孰劣,只要看一下鴉片戰爭中的武器就知道了:中國人是大刀長矛,英國人是長槍火炮。有人也許會列舉「四大發明」,某某項成果領先歐洲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來否定上述觀點。誠然,誰也不能對中國古代的豐碩成果視而不見,但我們只要放眼全球,就會發現,中國在某些領域領先歐洲時,歐洲人亦在某些方面領先中國。最好的證明就是打開初中的物理、化學課本,你會發現上面中國人的名字並不多,一堆歐洲人的名字倒會躍入我們的眼簾:牛頓、伽利略,帕斯卡、道爾頓```````````
實際上,一個民族的生存與發展,關鍵在於推動「學問」的精神思想而不僅在於精神。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文明幾近斷絕,漢繼秦火之餘,遍地書灰,終能建成民族史上光輝的一頁。唐宋以後,所有典籍都被仔細收藏,而漢民族的境況卻是每況愈下。有人以唐為強,可是唐代京師三陷,天子四遷,何以謂之強呢?無數史實證明:我們過於重視「音樂」而忽略了「體育」。
此外,封建王朝利用儒學中「崇本抑末」的觀點,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發展,堵塞了中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的道路;把知識分子的精力吸引到讀儒家經典,阻礙了中國科技的發展;近代保守勢力利用孔子「明華夷之辯」的思想處理中學與西學之爭,堅持閉關鎖國,使中國人失去了趕上西方的重要機會。
有人說儒家思想像糧店,不能批,否則我們就沒有飯吃。為什麼不能?中華民族的心弦難道如此脆弱嗎?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它的積極因素塑造了中華民族某些優良傳統和品質,陶冶了一帶又一帶中華兒女,這些都是正確的。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帶著情緒化色彩來看待這一問題。過去的歷史,留給中國人的決不僅僅是那些厚厚的史書,可怕的是留在中國社會中的不良習氣,留在中國人心中的毒瘤思想。過去塑造了我們,我們有續寫著未來。以前,我們對待什麼事都是浮於表面,所以「前車翻了千千萬,後車來了也亦然」。一位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家說過:「現代化的關鍵在於思維模式的轉換。」歷史已經跨入二十一世紀,我們是不是本著對歷史,對民族負責的態度,讓人民去真正的認識儒家思想呢?
G. 孔子對中國及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孔子,被大多數人奉為聖人。
一言一行可謂各大多數人帶來極大的影響。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他有眾多弟子,如孟子、曾子、莊子、顏子、子思、墨子。這些對後來的歷史有一定影響的人都是他的弟子。
後世並尊稱他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認為他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著《春秋》。特別是《論語》,其中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進學堂第一個拜的就是孔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中國政府在治理國家的方略中,提倡公正,所謂「政者,正也」;同時,重視仁義,提倡在保持法制精神的前提下,「以德治國」。在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三個代表」的主張中,最終的落點是「群眾的利益」。在此方針指導下,目前,各級各地政府都把廉潔奉公、勤政愛民當成了自己的施政綱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的思想,對於世界各國的施政者都有指導意義。孔子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權利。在教育實踐上他 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他認為學生應該有好的學習方法如「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學習還要結合思考「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態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啟發和教育的重要意義。
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會議結束後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裡汲取智慧。」
現在,有很多外國人都到中國來學習孔子的思想。而且,他的書籍除了有漢語版得,我還看到有英文版的。
孔子、儒家思想還啟發了歐洲啟蒙思想家,在思想啟蒙運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法國霍爾巴赫主張以儒家道德代替基督教,狄德羅認為中華民族的歷史、藝術、智慧、政治、哲學趣味,無不在所有民族之上;伏爾泰認為儒家是最好最合人類理性的哲學,並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寫入法國最早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中;萊布尼茲主張中國文化與歐洲文化相互結合、溝通;沃爾夫主張以儒家倫理來補充基督教的不及,而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所用的精神辯證法與中國儒家經典《大學》的辯證法相吻合;費爾巴哈汲取孔子"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強調對己以合理的自我節制,對人以愛,並試圖把這種道德推廣到家庭、集團、社會、民族和國家中去。
儒學早在漢唐時期便超出中國范圍,向東南亞和東北亞國輻射,形成"儒教文化圈"。在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現在很多人認為,孔子的精神不僅僅是中國的,還是東亞地區的文化和精神。
H. 孔子到底在中國歷史上有怎樣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每逢變亂的時候,撥亂反正,都屬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則有孔孟儒家的版思想。這權是我們中國歷史非常重要的...墨子在孔子之後,他的思想對當時的影響非常大。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固然受了孔、孟思想很大的薰陶
I. 孔子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東漢,國家才正式把孔子作為國家的公神,其地位和社稷神同等。唐代,命令每個縣都要建廟祭祀孔子。每年春秋兩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次小祭。
大的祭祀起初由學官主持,後來改由地方官主持。唐代以後,孔子的地位不斷提高,對孔子的封號也不斷增加。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的「大同」社會、「小康」社會理想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後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階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內容的憧憬藍圖和奮斗目標,這種思想對進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啟發,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和孫中山都受到其影響。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傳》《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J. 孔子的思想對古代中國有何影響
孔子不僅以其倫理道德思想著稱於世,而且,他的政治思想也具有獨到之處.以往,有些學者認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但筆者以為,孔子並不保守,其呼籲「克己復禮」、稱贊周禮「文哉」、盼與周公夢中相見等,只是他推動社會前進的一種特殊方式.
在孔子時代,國民政治觀念在諸子中普遍存在.所謂國民政治,簡單地說就是打破貴族政治壟斷.當時,春秋諸侯國的內政由許多大家族壟斷.而國民政治思想反對壟斷,主張刑無等級,法無貴賤,黜陟開放.孔子順應了這種趨勢,主張用人應該更器重「先進於禮樂」的「野人」.他的弟子中,絕大多數都是窮困潦倒的下層人子弟.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角度不同於別人.他培養和鼓勵下層弟子發奮好學,苦心修養,樂以忘憂,而不像法墨兩家那樣指責人主不慧、環境不公,把升遷的希望多寄託在他人身上.在孔子的鼓勵下,子路敢稱治「千乘之國」;冉求稱能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國;公西赤雖自謙,不敢稱為一國之宰,但也給自己安了個為祭祖禮儀做贊禮的重要角色.子貢憑「貨殖」本事遊走列國,聲望不下諸侯.孔子以這種國民政治意識傳及後世,無數平民書生自我砥礪,不懼權貴、敢斗惡勢力,以天下為己任.所以說,孔子所追求的不僅僅是等級開放,更要求知識分子們主動承擔起改造世界的責任.
孔子的國民政治思想以保護人為基點,首先關注人的生命與生存.「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對統治者的橫征暴斂.季康子患盜,孔子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在對待民眾的態度上,法家以待狗馬禽獸之心態引導民眾的物質慾望為君所用,孔子則敬民如神,「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強調「教之」.更需注意的是,在關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礎上,孔子進一步強調人的尊嚴,關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他主張「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由上可見,僅僅打破等級封閉,還不能作為政治上進步與落後的最後標准,還要看怎樣打破,是在人的價值的肯定與提高中打破,還是以退化與落後為代價打破.孔子的思想屬於前者,所以孔子的國民政治思想層次更高一疇.
誠然,從形態上看孔子的表現似乎有點保守,對等級的開放表現不夠激進.但他側重於人的精神的開放、人格的開放,把精神、人格與身份、財富分開,只以個人的修養論高下,其內涵、角度、層次及其對社會的推動作用,應當說大大超越他人.對周禮等級制,孔子也有實質性的削弱.周禮雖為道德而設,但道德寓於特權之中,貴族們以彼此尊重特權為守道德.孔子凸現周禮中的道德層次,用人格平等的道德代替人格不平等的道德.他強調等級中的高低上下只是角色不同,無人格上的貴賤,並且主張君主在道德關系中履行義務更應該主動,「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孔子雖然沒有提出廢除特權,但其強調的人格平等精神,為從根本上消除特權打開方便之門.孟子後來能說「途之人可以為堯舜」,並以一介儒生,不顧人主之尊,敢對諸侯王「色勃然」、辭鋒激烈,無疑是受到孔子精神的感染.
孔子對舊等級不僅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設主張.他主張在傳統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設精神境界等級.「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級,但這等級卻與血緣、官品無關.「君子」者不必是貴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貧寒無勢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養水平為准.孔子精神等級的設立,沖擊了舊的等級框架,為平民的自尊自信提供了理論根據.如此看來,孔子不但不保守,而且有一定的超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