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通州源頭島是什麼地方
在通州北關閘橋北面五河匯流處
B. 有關於北京通州的歷史
北京來通州東南部有個漷(huǒ)縣,自但是有的人卻把它讀成「郭縣」。也許「漷」有些生僻,所以就讀了他的半邊兒。
「漷」在新華字典中注釋:地名,在北京市通州。 「漷」字的解釋是指古水名、古縣名。關於「古縣名」是指北京通州區的漷縣鎮。同時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京東古城。因曾設縣治而得名。
漢代的時候,今天的漷縣鎮稱霍村。遼太平年間(1021年至1031年)在此設縣,其縣治即設在霍村。因地處漷水之南,古代山北水南為陰,故稱漷陰縣,而霍村也易名為漷陰鎮。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政府又將漷陰縣升為漷州。但到了明朝初期。由於戰爭頻繁。漷州的居民大量減少,於是在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政府將州降為縣,漷州一名為漷縣,縣治仍設在漷陰鎮。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此時因屢遭水患,區域越來越少,被清政府撤銷縣治,將漷縣並入通州直接管理,從此漷縣作為縣級行政區劃便在歷史上消失了。但漷陰鎮因曾是漷縣縣治而變成一個較大的村落,即以縣稱為村稱,漷陰鎮一名隨之消失,易名為漷縣村至今。
C. 歷史上的南北通州,現如今是什麼樣子
現在的南通州,就是江蘇省南通市(南通市還有個下轄的縣級市通州市,回不過卻和歷史上答的南通州沒有關系,是90年代升級為縣級市的時候自己取的名字),所以實際上的南通州是現在的江蘇省南通市而非江蘇省通州市。(這一點和歷史上的餘杭和今天的浙江省餘杭市完全不同道理也是一樣的)
現在的北通州,就是屬於北京的通州區。原來是北京郊區的一個縣,叫做通州縣,後來北京擴建,鄰近地區的縣也改為區了,所以現在叫北京市通州區。
D.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在歷史上什麼樣
通州歷來在華北地區地位顯赫,古時素來就有「一京(北京)、二衛(天津)、三通州」的說法。
春秋戰國時代,今通州地屬燕國。燕昭王(公元前311至公元前79年)時開拓北疆,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時漁陽郡當轄及今通州地。秦仍屬漁陽郡地。
西漢於今區境置路縣,屬漁陽郡。治所在今區城東八里古城村處。王莽篡漢,改路縣名通路亭,屬通路郡。東漢建立後,廢莽新所改,恢復西漢舊稱,但改「路」為「潞」,始稱潞縣。
三國時,潞縣歸曹魏版圖,改屬燕國。西晉十六國因之。
北魏潞縣治在今三河縣西南城子村處。屬漁陽郡。隋潞縣還治今區城東八里古城村處。開皇三年(583),屬幽州。大業三年(607年)屬涿郡。
唐武德二年(619),潞縣為玄州治所。貞觀元年(627年),廢玄州,潞縣屬幽州。天寶元年(742年),幽州改為范陽郡,潞縣仍屬。乾元元年(758年),范陽郡復稱幽州,潞縣所屬亦隨之而改。唐遷縣治於今區城。
遼一代,潞縣先後為幽都府和析津府屬縣。遼聖宗太平年間(1021-1031年)在今牛堡屯鄉築城置縣,因縣城在漷河之南,取縣名曰漷陰,並析潞縣南境為其轄土。
金初,潞、漷陰二縣隸析津府。至貞元年(年1153年)漷陰縣直屬於中都路大興府。天德三年,潞縣為通州治所。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通州及所領潞、三河二縣隸屬於大都路。至元十三年(1276年)八月。升漷陰縣為漷州,割大興府之武清、香河二縣歸州管轄。另外,遷漷州治於武清縣境之河西務,至正元年(1341年)四月,「罷漷州河西務」,漷州治所因此而北遷於今區東南之漷縣村處。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將徐達又攻佔元大都,改名北平,並改元大都路曰北平府。同時省潞縣入通州,從此潞縣之名變成歷史地名。通、漷二州俱隸北平府,十四年(1381年)二月,漷州降格為漷縣,改隸通州。至此,通州領有三河、武清、香河、漷縣四縣,屬北平府不變。
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曰順天府。此後通州及所領四縣均屬順天府。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省漷縣入通州,時通州領三河、武清、寶坻三縣。
雍正六年(1728年)改三河、武清、寶坻三縣直屬順天府,通州遂為散州,不再領縣。
1948年底,通縣全境解放。初於通縣城關設通州市,通縣人民政府遷駐張家灣。1949年通州市改為通縣鎮,為通縣專區駐地。1953年11月撤銷通縣鎮,改設通州市,由通縣專區代管,仍為通縣專區駐地,與通縣同屬通縣專區。
1958年3月7日,通縣、通州市劃歸北京市。同年4月28日,撤銷通縣專區,將原轄薊縣、平谷、三河、大廠、香河五縣劃入唐山專區,密雲、懷柔劃入承德專區,固安縣劃入天津專區。通縣與通州市劃入北京市後,二者合並,改名通州區,1960年2月改名通縣。1997年4月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
http://ke..com/link?url=-_UnF7McloGA6qsXGZk8_gyj__Bq--ZlUQ0jz_#1
E. 通州區的歷史沿革
通州境域,初為長江口海域中幾塊相鄰的沙洲,南北朝中期出水。南北朝後有人定居,煮鹽為業。唐為鹽亭場,設防務機構。唐末沙洲漲接大陸後,即鑿河運鹽,開通至楊州的航道,並築壩圩、培土壤、植麥黍,逐步改變單一從事鹽業生產的局面。五代初稱靜海鎮。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建通州,因東北有大海通遼海諸夷、西南有長江連吳越楚蜀、內運渠道達齊魯燕冀,故而得名。靜海鎮改稱縣,隸屬通州。 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改通州為崇州,又名崇川,屬淮南東路;明道二年(1033年)仍稱通州;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改為靜海郡,不久復名通州,屬揚州。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為通州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復為通州,屬揚州路,隸江北淮東道廉訪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廢靜海縣,通州直管靜海本土,領海門、崇明兩縣,屬揚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劃崇明縣歸蘇州府,通州僅領海門一縣。嘉靖年間(1522~1566年),通州除州城外,分6鄉6場。清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省揚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起屬江蘇省揚州府;康熙十一年,因江岸坍沒,海門廢縣為鄉,並入通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直隸州;宣統元年(1909年),設定3市區、10鎮區、8鄉區;宣統二年(1910年),市區、鎮區改為市,鄉區改為鄉。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5月,廢州,改稱南通縣,屬江蘇省;全縣仍設13市、8鄉,民國9年(1920年)增設三餘鄉。民國18年(1929年),市鄉合並為18個區,區下設鎮、鄉、閭、鄰;民國23年(1934年)又並為13個區,區下設鎮、鄉、保、甲。
1949年2月2日,南通縣全境解放,原縣城及港閘等地劃出另置南通市,實行城鄉分治。南通縣政府移駐金沙鎮,隸屬南通行政公署管轄。同年10月,全縣設12個區159個鄉。1956年2月和1957年10月兩次並區並鄉後,全縣為8個區47個鄉和3個縣屬鎮、2個區屬鎮。1958年3月,撤銷區建制,設通海、通中、通東、通北、通西5個片。1958年成立38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公社下設大隊,大隊下設生產隊;後公社范圍逐步調小,至1982年全縣有61個公社、5個縣屬鎮。1992年末,全縣為17個鎮、32個鄉、1個海洋漁港管理委員會、36個居民委員會、884個村。
1993年2月,南通縣撤銷改設通州市。
2009年7月2日,撤銷通州市,設立南通市通州區。
2015年3月24日,省政府(蘇政復[2015]22號)批復同意調整南通市通州區部分行政區劃:撤銷金沙鎮、先鋒鎮、興東鎮,設立金沙街道、先鋒街道、金新街道、興東街道;撤銷平潮鎮、平東鎮,設立新的平潮鎮;撤銷十總鎮、騎岸鎮,設立新的十總鎮;撤銷東社鎮、五甲鎮,設立新的東社鎮;撤銷興仁鎮、四安鎮,設立新的興仁鎮(並將原四安鎮九總渡、龍壩2個村委會劃歸西亭鎮管轄)。
F. 通州站的歷史沿革
1960年代到1990年代,曾因通州改名為通縣,又稱通縣站。1997年通縣撤銷稱號,變更為通州區,隨後通縣站變更為通州站。因為位於通州西站的南邊,故又稱為通州南站。2007年4月18日,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後,由於京哈線開行速度高達200公里的動車組,通州站因距離北京站太近,為提速而停止辦理客運。
新北京東站極有可能落戶通州站,並原址擴建。屆時,將會有京沈客專、京唐城際以及東北方向的列車在此停靠。規劃有10台18線,為北京四主(北京、北京西、北京南、北京北)兩輔(豐台、新北京東)火車站中的兩輔之一,其中新北京東站(通州)預留發展條件,因城際鐵路、客運專線的停靠,意味著該輔助車站可能會升級為樞紐。
公交線路:647、317、809、通1路、通4路、通10路等公交車通州車站路下車。
展望
假使新北京東站不落戶通州站
通州站也會原址擴建。通州站,最高聚集人數600,面積3000 m。屆時京唐城際、京秦線、京沈客專均會在此停靠。
其中通州站由北向南依次設京沈客專場(2台2線)、普速車場(2台2線,其站台分別與京唐城際車場和京沈客專車場共用)、京唐城際場(4台6線),保留通州東貨運車場。
根據京唐城際線通過客車近期109對(遠期145對)要求,考慮通州為北京市通州區是以北京市東部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的規劃理念,通州站設計京唐城際車場規模為4台6線,並與普速和京沈高速車場並列設置,到發線有效長度採用650m,站台按450×11.5×1.25m標准設計,站台間設有寬12.0m的旅客地道2座,站台上設有同站台長度和寬度的無站台柱雨棚各1座。
在京唐城際車場東端設有綜合維修工區1座,工區設聯絡線與車站相連。工內設有大機停放線1條,有效長度達到250m;作業車停放線和確認車停放線各1條,有效長度均採用120m。
G. 通州大運河的由來
那不叫通州大運河,叫京杭大運河。第1期運河 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與演變大致分為3期: 運河的萌芽時期。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開鑿邗溝(從江都(今揚州市)邗口至山陽(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從今河南省原陽縣北引黃河南下,注入今鄭州市以東的圃田澤)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水溝通起來。 第2期運河 主要指隋代的運河系統。以東都洛陽為中心,於大業元年(605)開鑿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並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三年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連同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形成多枝形運河系統。 到隋煬帝時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七段:北京到通州區稱通惠河,自昌平縣白浮村神山泉經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積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門(今崇文門)外向東,在今天的朝陽區楊閘村向東南折,至通州高麗庄(今張家灣村)入潞河(今北運河故道),長82公里;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台兒庄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台兒庄到淮安稱中運河,長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稱里運河,長約180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揚州、淮安是里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淮安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藉漕運之利,富甲江南,為中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 隋朝時分為四段:(1)永濟渠(2)通濟渠(3)邗溝(4)江南河 第3期運河 主要指的是元、明、清階段。元代開鑿的重點段一是山東境內泗水至衛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至元(元世祖忽必烈年號)十八年(公元1281年)開濟州河,從任城(濟寧市)至須城(東平縣)安山,長75公里;至元二十六年(1289)開會通河,從安山西南開渠,由壽張西北至臨清,長125公里;至元二十九年(1292)開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諸水入大都城,東出至通州入白河,長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運河全線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大都,成為今京杭運河的前身。 元朝時全程可分為七段: 1.通惠河;(2)北運河;(3)南運河;(4)魯運河;(5)中運河;(6)里運河;(7)江南運河。 京杭大運河明、清兩代維持元運河的基礎,明時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廢的山東境內河段,從明中葉到清前期,在山東微山湖的夏鎮(今微山縣)至清江浦(今淮安)間,進行了黃運分離的開泇口運河、通濟新河、中河等運河工程,並在江淮之間開挖月河,進行了湖漕分離的工程。 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 目前,京杭運河的通航里程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東濟寧市以南、江蘇和浙江三省。 杭州大運河同上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和浙江六省市,全長1794公里,比蘇伊士運河長十倍,比巴拿馬運河長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開鑿的運河。 終點,入錢塘江。 京杭大運河流經北京市通州區,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滄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東省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濟寧市、棗庄市,江蘇省徐州市、宿遷市、淮安市、揚州市、鎮江市、常州市、無錫市、蘇州市,浙江省嘉興市、湖州市、杭州市20個市區。 通州古詩雲:一支塔影認通州。燃燈塔矗立在大運河的北端,是京門通州的標志性建築。天津北運河和南運河在天津會師,又在這里被海河一齊送入渤海。據記載,漕運發達時期,從天津到通州的北運河上每年要承載2萬艘運糧的漕船,官兵12萬人次,連同商船共3萬艘。水道的開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發展成了遠近聞名的「天津衛」。 京杭大運河鎮江、揚州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聊城湖、河水面積占城區的三分之一,被稱為「中國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裡非常少見,這其中就有京杭大運河的功勞。蘇州「蘇湖熟,天下足」。運河的開通,使蘇州水多糧豐。目前京杭大運河蘇杭段有客運航線往返。淮安大運河的入淮口,運河東岸古鎮碼頭下便是《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的故居。
H. 京杭大運河源頭在北京通州的什麼 地方謝謝!
前幾天在後海的時候,無意中看到郭守敬紀念館,並進去參觀了,很是受益,沒想到中國回古答代有這么一位神人。通過參觀,才知道京杭大運河的北端——通惠河,才知道積水潭的淵源。
通惠河位於京城的東部,是元代挖建的漕運河道。由郭守敬主持修建。自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開工,到至元三十年(1293年)完工,元世祖將此河命名為「通惠河」。最早開挖的通惠河自昌平縣白浮村神山泉經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積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門(今崇文門)外向東,在今天的朝陽區楊閘村向東南折,至通州高麗庄(今張家灣村)入潞河(今北運河故道),全長82千米。其中從瓮山泊至積水潭這一段河道在元代稱為高梁河。
通惠河開挖後,行船漕運可以到達積水潭,因此積水潭,包括現今的什剎海、後海一帶,成為大運河的終點,商船百船聚泊,千帆竟泊,熱鬧繁華。在元朝中後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萬石糧食從南方經通惠河運到大都。這條河道在明朝和清朝一直得到維護,一直沿用到20世紀初葉。
I. 中國歷史的源頭在哪
根據《史記》記載,炎帝開始出現國家形態,從那時起,到現在,大約有5000年左右。版
現代測定,權地球的年齡是46億年 而中國歷史據記載是從元謀人開始,據今已有170萬年了 順序是:元謀人,北京猿人,山頂洞人,半坡與河姆渡人,大汶口,燧人氏伏羲氏和神農氏的傳說,接著是黃帝和炎帝,堯舜禹,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6世紀,這些都無文字記載,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商朝開始,公元前16世紀建立. 此外,應該還有史前文明.
約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80萬年前藍田人生活在陝西藍田一帶
約20棗70萬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000年前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5000棗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4000棗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傳說中的黃帝 堯 舜 禹時期
J. 中國歷史的源頭
偉大的中華民族已經走過了5000年的文明歷程。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勤勞、勇敢內、智慧的容各族人民共同 開拓了幅員遼闊的國土,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發展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國史,
三皇五帝就是一部中國各民族誕生、發展、交融並共同締造統一國家的歷史。 炎帝與黃帝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傳說起源於陝西中部渭河流域的部落領袖。《國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渭河支流,今陝西關中中部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渭河支流,今陝西關中西部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後來為了爭奪領地,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