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歷史讀書筆記
這本書講述的是中國,從猿人,發展到現代的各種發明,以及困版難,這本書將告訴你中權國的由來。
這本《中國歷史》分為四章,分別是,《先秦》、《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現代》。四章。
我最喜歡的是《近現代》的第一章,這一章讓我深刻的了解到中國在清代的時候是多麼的弱小:在清朝末年,中國就像是沒有蜜蜂的蜂巢,被一群餓狼圍著,我們無能為力,只能讓這群人為非作歹。英國人首先來進攻,開著炮艦,厚著臉皮竟然來賣鴉片。還好碰到英雄林則徐,一點不客氣,一把火燒了害人的鴉片。英國人起得亂叫,竟然向我們開起了槍,轟開了中國的大門,燒殺搶劫,一個都不放過,難道這是我們的錯嗎,英國人還挽著法國人,來一起搶劫,膽子越來越大,還放火燒了圓明園,趁機佔領了黑龍江,又打新疆的主意,真是欺人太甚。
Ⅱ 讀中國地理常識讀後感600字
《中國地理常識讀後感》
作為中國歷史上為數並不多的文韜與武略兼具的亂世英雄,曹操於赤壁之戰前夕的小勝後意氣風發,寫了一首極具帝王之氣的《短歌行》,其中第四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此處的杜康指的便是酒,據傳,杜康乃中國遠古時期一位君主,他偶然之中從發酵了的剩飯里發現了一種異常甘美可口的液體,經反復推敲試驗後逐步形成了最早的釀酒工藝,故後人把他尊為酒之始祖,也便把杜康當作了酒的代名詞,今天的河南洛陽東南部的汝陽有杜康一村,據說便是杜康當年釀酒的所在地。
中國博大精深、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的佐證似乎不需要花太大功夫信手拈來便有,酒便是其中與尋常百姓聯系甚密的一個。三聯生活周刊2009年第三期有一個主題報道——《酒的中國地理》,主題就是關於中國釀酒工藝之現狀,從雲貴高原的茅台到四川盆地的瀘州老窖再到江南水鄉的紹興花雕,其調查報道範圍之廣、專業背景知識之翔實,使好酒之徒如我無比艷羨作者工作同時尚可嘗遍大江南北好酒之於,更加深刻感受了「酒」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所具有的經久不衰的獨特魅力,好酒的年代愈為久遠,酒香亦更為香醇,忽而想起了許久以前看過的一篇文章,叫做「歲月如酒,寂寞如歌」,說人的感情就像一壇封存於地下的好酒,在泥土之下呆上足夠長的孤寂歲月,經歷過時間和空間的打磨,吸取了天地日月精華之後再打開的時候,酒香四溢沁人心脾,說的便是純真的感情還是應該放在心底,只有自己知道,縱然孤單,但是永久給自己留了一份回憶和守候。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原因大概就在於水土的氣質配上自然氣候的狀態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通過影響人的生理進而影響了人的心理,最終培育出了一方人的性情與格局,因而北方人高大魁梧而多彪悍,南方人婉約精緻而多細膩,然而這皆是表象差別,論實質,哪裡的人都是一樣,古今中外之人性特點概有其延續性與通用性,至於其顯現出千變萬化的特徵,大抵是因為特殊時期特殊文化影響下的具體表徵而已。酒,亦是如此。中國幅員遼闊的地理范圍以及復雜多變的氣候為釀酒方式以及理念的多變提供了自然的可能,釀酒是一門及其復雜的工藝,莫說如我一般的門外漢,就算靠釀酒為生的老師傅,只知按師傅傳下來的步驟和經驗去做,至於具體每一步做有很詳細的介紹。
Ⅲ 求中國古代歷史讀書筆記4篇急求求求求求
名人讀書故事
1.伽利略好奇善問:伽利略是義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在力學上的貢獻是建立了落體定律,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拋物運動規律,確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薩大學讀書期間,就非常好奇,也經常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行星為什麼不沿著直線前進?」一類的問題,有的老師嫌他問題太多了,可他從不在乎,該問還問。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數學家利奇來比薩游歷,他就准備了許多問題去請教利奇。這一次可好了,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就沒完沒了地問。伽利略很快就學會了關於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方面的知識,並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關於杠桿、浮體比重等理論。
2.(1)王亞南睡三腳床: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
(2)王亞南綁在柱子上讀書: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後,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嘆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
3.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4.施洋搓腳夜讀: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村裡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里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里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後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
5.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准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台、硃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麼。
6.曹禺真讀書假洗澡:抗日戰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准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後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著毛巾,一手拿著書步入內室。一個鍾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鍾頭過去了,情況依舊。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著書看,另一隻手拿著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7.張曜拜妻為師:清代咸豐年間有個武官叫張曜,因苦戰有功,被提拔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學,沒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視,御使劉毓楠說他「目不識丁」,因此改任他為總兵。張曜從此立志要好好讀書,使自己能文能武。張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書。妻子說:要教是可以的,不過要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行拜師之禮,恭恭敬敬地學。張曜滿口應承,馬上穿起朝服,讓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對她行三拜九叩之禮。從此以後,凡公餘時間,都由妻子教他讀經史。每當妻子一擺老師的架子,他就躬身肅立聽訓,不敢稍有不敬。與此同時,他還請人刻了一方「目不識丁」的印章,經常佩在身上自警。幾年之後,張曜終於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後來,他在山東做巡撫時,又有人參他「目不識丁」。他就上書請皇上面試。面試成績使皇上和許多大臣都大為驚奇。張曜在山東任上,築河堤,修道路,開廠局,精製造,做了不少利國利民之事。因為他勤奮好學,死後皇帝謚他為「勤果」。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是當國王還是讀書?
著名歷史學家麥考萊曾給一個小女孩寫信說,如果有人要我當最偉大的國王,一輩子住在宮殿里,有花園、佳餚、美酒、大馬車、華麗的衣服和成百的僕人,條件是不允許我讀書,那麼我決不當國王。
我寧願做一個窮人,住在藏書很多的閣樓里,也不願當一個不能讀書的國王。
王亞南睡三腳床
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
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
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②名人讀書法
恩格斯的讀書法
恩格斯的讀書方法之一是重視讀原著,一般不輕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884年8月6日,德國社會民主黨人格奧爾格·享利希·福爾馬爾給恩格斯寫了一封,說有一位女士對社會主義感興趣並打算研究社會科學,但不知進哪一所高等學校才。恩格斯復信道,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大學里每一門科學尤其是經濟學被糟蹋得很厲害,關鍵是要自學,並掌握有效的自學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說:「從真正古典的書籍學起,而不是從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國經濟學簡述讀物或這些讀物的作者的講稿學起。」「最主要的是,認真學習從重農學派到斯密和李嘉圖及其他學派的古典經濟學,還有空想社會主義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著作,以及馬克思著作,同時要不斷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見解。」也就是說,要系統地讀原著,因為「研究原著本身,不會讓一些簡述讀物和別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
從其閱讀過的書目來看,他雖然也讀過大量的通俗小冊子,報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讀得最多的還是那些經典原著。他認為,系統讀原著是從事研究的一種正確的讀書方法。這樣,可以了解一個理論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不僅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發展過程,了解這一理論的全貌。
傑克·倫敦的「餓狼式」讀書法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經過苦難磨練,十分珍視讀書機會。他遇到一本書時,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開它的鎖,然後盜取點滴內容,而是像一頭餓狼,把牙齒沒進書的咽喉,凶暴的吮盡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碎它的骨頭!直到那本書的所有纖維和筋肉成為他的一部分。
楊振寧的「滲透」讀書法
楊振寧教授認為:既然知識是互相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此相適應。
當我們專心學習一門課程或潛心鑽研一個課題時,如果有意識地把智慧的觸角伸向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別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識鏈條中的一環,則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發現。
對於那些相關專業的書籍,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不妨拿來讀一讀,暫弄不懂也沒關系,一些有價值的啟示,也許正產生於半通之中。採用滲透性學習方法,會使我們的視野開闊,思路活躍,大力提高學習的效率。
毛姆的「樂趣」讀書法
英國作家毛姆提出「為樂趣而讀書」的主張,他說:「我也不勸你一定要讀完一本再讀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發覺同時讀五、六本書反而更合理。因為,我們無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變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內也不見得會對一本書具有同樣的熱情。」
愛因斯坦的「總、分、合」三步讀書法
所謂總,就是先對全書形成總體印象。在瀏覽前言、後記、編後等總述性東西的基礎上,認真地閱讀目錄,概括了解全書的結構、體系、線索內容和要點等。
所謂分,就是在「總」體了解基礎上,逐頁卻不是逐字地掠讀全文。在掠讀中,要特別注意書中的重點、要點以及與自己需要密切相關的內容。
所謂合,就是在掠讀全書後,把已經獲得的印象條理化、系統化,使觀點與材料有機結合。經過認真思考、綜合,弄清全書的內在聯系,以達到總結、深化、提高的目的。
余秋雨的「畏友」讀書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應該著力尋找高於自己的『畏友』,使閱讀成為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盡量減少與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面,樂於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我們的書架里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於選作精讀對象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幹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篇後一語]
這篇寓言寫了匡衡少年時讀書的兩件事,一件是鑿壁偷光,一件是借書苦讀。他贊揚了匡衡勇於戰勝艱苦的條件,勤奮的讀書的精神;為我們樹立刻苦讀書的好榜樣。
Ⅳ 中國歷史名著讀書筆記1000字
水滸傳》讀書筆記(一)--醉打蔣門神
武松殺死了西門慶,就被發送了孟州充軍,又在十字坡結識了張青和孫二娘。但是這些都不夠精彩,唯獨這集里的武松醉打蔣門神最為精彩。
本集中,武松為了個人的友誼而去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這兩點,就知道他有著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蔣門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後把蔣門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這能證明武松是個粗中有細的人。
他在挑逗時還可分成幾個細節,三次換酒,之後說讓蔣門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飽不讓,就和他們打了起來(這里包括蔣門神)。
他在禽了蔣門神之後,又怕他告官,在說要求蔣門神的第三件事時,卻怕他告官和以後再把快活林奪回來,所以讓他離開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開出武松多麼的細心。
《水滸傳》讀書筆記(二)--沂嶺殺四虎
李逵見宋江父子團聚後,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縣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親。
去時,途上遇見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脅,李鬼戰敗求饒,說他尚有九十歲老母,殺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塊殺了。李逵可憐他,便饒了他,而且還給了他一錠銀子,讓他走了。
我覺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這樣的人,所以就讓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讓李逵把他殺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氣,二是讓那些讀者也贊同他,並看完後有一種豪邁氣質,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殺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後來的李逵背著老母過沂嶺時殺虎的場景最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後發現老母不見了,又發現兩只小虎和兩條人腿,憤怒之下殺死小虎,公、母虎分別來尋仇都被殺。
只可惜殺了虎,還被人請到家裡做客,後又被擒。這讓人看完之後,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見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滸傳》讀書筆記(三)--抱怨獅子樓
武松在陽谷縣坐了都頭,又上京辦事。回來時,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實情,去告官,誰知縣館已受賄,無奈下在獅子樓為武大郎報了仇。
其中,讓人看得最熱血沸騰的就是最後報仇時殺死西門慶的那一段,武大郎雖死,潘金蓮和西門慶也得到了她該得到的惡果,而武松為民除害還被發配孟州。我覺得這有可能是作者在諷刺當時的朝廷昏庸無道。西門慶在這里被作者描寫的簡直是「臭不可聞」,幾乎上誰看完都痛罵他一兩句,這能體現作者是多麼的會描寫人物啊!
《水滸傳》讀書筆記(四)--賣刀汴京城
楊志盤纏用盡,只得將寶刀賣去,賺些錢投奔他鄉謀生。誰知賣刀時,當地潑皮牛二百般凌辱,楊志忍無可忍便殺死牛二,再去報館。最後被判充軍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過於楊志賣刀時的情景。先是問誰買刀,牛二來後,讓他試刀,牛二百般阻撓和凌辱,最後被殺。這告訴了我們當時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麼樣的。而牛二被殺不僅為書中的老百姓們出氣,而且另讀者看完也出了口氣,這也許就是作者抓住了讀者的心理來寫的吧。
《水滸傳》讀書筆記(五)--題詩潯陽樓
宋江到了江洲後,結識了神行太保等人。一天在潯陽樓喝酒,乘著一時酒興便在牆上題了一首反詩,還留下姓名。最後被黃文炳看到打入死牢。
這件事把宋江寫得讓讀者哭笑不得,不知該怎麼說他,本集也沒有什麼精彩的環節。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寫到讓讀者看了說不出宋江什麼的境界,真是了不起。只能夠說宋江太糊塗,提什麼詩罷了。而正是有了這一集,才能更好的襯托出下一集截法場的情景來。用宋江題詩被抓著一段來襯托出後面截法場的情景。的確,用宋江題詩被抓要比用其它的好。一是讓你說不出什麼,二還可以把他們截法場的理由弄得更充分。所以我覺得這集好。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樑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Ⅳ 閱讀中國歷史地理書感想
中國歷史地理學是研究中國歷史上的地理現象及其演變規律的一門學科。它研究的是歷史上的中國地理,也就是過去幾千年間中國范圍內的地理狀況。
Ⅵ 中國歷史故事讀書筆記
《中國歷史故事集》是從春秋到三國的歷史故事合集。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了我國的歷史故事。本書講了五個系列:《春秋故事》、《戰國故事》、《西漢故事》、《東漢故事》、《三國故事》。這本書里介紹了很多歷史故事,而且每一個故事都對應著一個耐人尋味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韓信拜將》的故事。韓信沒成名時,平時出門喜歡佩帶寶劍。可有人看著韓信文不文、武不武的樣子,覺得很不順眼。有一個屠夫的兒子就要挑起事端,對韓信說:「你敢跟我拼一拼?你敢,就拿起劍來刺我;不敢,就從我的褲襠底下鑽過去。」韓信端詳了他一會兒,就趴下去,從他的褲襠底下爬過去了。看到這里,我有許多感受。在學校里我們有時為了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吵架甚至告到老師那裡去,一連幾天悶悶不樂,心中像堵了個東西一樣,無法專心致志學習讀書。想想韓信的肚量,這樣做有意思嗎?韓信為什麼不和污辱他的人拼個你死我活呢?不是說「士可殺不可辱」嗎?項羽就為了他的所謂的氣節,兵敗垓下之後自刎於烏江了嘛!韓信之所以忍辱含羞,是因為他心中有明確大志向。為了實現自己宏偉的理想,任何一切他都可以忍受,因為他知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因此他不和小人計較,而是向著自己的目標堅忍不拔地走下去,最終成了漢軍總司令--大將軍,何況有時和你作對的人使你前進的步子邁得更堅定。因此,我們不應該為了一點小事就停下自己前進的步伐。要胸懷寬廣,和同學友好相處,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讀了這本書後,我了解了中國的一些歷史和典故,豐富了我的知識;同時我也懂得了許多道理,也讓我在寫作方面有所長進。 我感覺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歷史故事書,推薦大家也去讀讀這本有意義的書。
Ⅶ 中國歷史的讀書筆記和世界歷史讀書筆記各一篇,寫序號
網上搜索啊
Ⅷ 有關地理的讀書筆記1500字就夠了。。。急求 啊
《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鄒逸麟主編,社會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一、過去的歷史,歷史教科書其實在疆域這方面是很不實事求是的,而是從政治方面,歷史受政治所要挾,從現今政治的角度來寫過去的歷史,今日的疆域如何,往日的疆域就在今日疆域的歷史上寫,比如朝鮮半島、越南,因為他近日民族國家還存在,就努力為他在古代還原現在的疆域,而西藏、內蒙、新疆、台灣——台灣還有問題——因為他今天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因而就在往日的歷史上努力將其打造成自古以來,自很古以來就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兩方面都很明顯是很不正確的。就宋所寫的,該書第一章特點的第三方面,「從歷史事實出發來闡釋歷史。如並不因為朝鮮與越南是獨立國家而遮掩其過去是我國領地的事實,不像過去一些史學家把當時對朝鮮等地的用兵看做是侵略」,從這一點來說,這本書是做得不錯的;
四、我國自古以來基層行政區劃最低一級的往往是最穩定的,而第一級區劃,即中央以下往往變化很大,這多出於政治的考慮,即便是因為經濟,如蘇南、蘇北,其目的也在於中央更好的控制整個中國,維持大一統。而地方,如縣城、鄉鎮、村落,有的則延續了幾千年,而與朝代興亡無關,所以感覺很多時候老百姓的生活與政治無關,(這可能就是中華民族文化延續的原因——歷經元清異族入侵——體系不亂;最低基層行政與高級政區在文化上是割裂的),上升不到那麼一個高度,進而會懷疑政治存在的意義,「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如果愚夫愚婦不知道這些,只知道吃穿用足,是不是會更好些……
(按:近觀所謂外國漢學家書——實不理解宋末士大夫之殉國。他們是五歲孩子放牛,自然不會理解。)
十、聽李教授講座,講到東西方人口之對比,中國古代人口增長之特點,與西方比較。可提之處有中國傳統是一夫多妻制,從禮儀檯面上講,目的在於傳宗接代,中國人口自古眾多,是在於大眾思想必有保存後代之想法,這就從總的層面上講,會保證整個中國的人口不會有大的衰減,這個是在正常的情況下,即使遇到災荒、戰亂,人口一下子有大的銳減,但一旦穩定下來,中國傳統的道德機器又馬上發揮其強大的作用,人口很快又會回升到戰亂前的水平;
十一、上面提到戰亂、災荒,這也是控制人口的一個古代的非人為機制,一旦生產力無法負擔超額的人口,這些矛盾便會涌現出來,不單是戰亂與災荒,國家制度也會受到沖擊,這些應然的反應也又像一個機器一樣,又將人口降低到與生產力適應的水平;
(按:譬如財政里的自動穩定器,又譬如賤買貴賣。 可是自進入機器時代,這些傳統的自動穩定器都失卻其作用,譬如今日如何體弱之幼兒,都不至於早夭)
十二、另一個就是中醫,中醫的先進來保存中國的人口。但是據說中醫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倪匡說:我不是不相信中醫,我只是不相信有人會用。) 我想古代中國人壽命比西方人長,一大原因可能在於中國人健康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比如喝開水,吃熟食;據說中國人牙齒普遍比西方好,乃是多食纖維食物之緣故;
十三、另外,每次中國人口的銳減,下一次制度又會自動使他平衡;而西方人口的銳減卻最終導致了西方體制的變化,所以中國古代成熟的太早,制度太過完善,反而阻礙了中國近現代的蛻變;
十五、歷代造成人口銳減的戰爭,尤以少數民族入侵為甚,p136,元之南侵,金朝戶數下降到13%,四川下降到4%;
十七、中國古代人口分布的變遷與中國古代經濟中心的轉移幾乎是一致的,而且這兩項是互作用,共附共生的,人口的轉移會促進轉移地勞動力的增加,促進其經濟的增長,而人口的轉出地則因為其勞動力的下降,而進一步使其經濟下降,另一方面因為人口轉移到的熱點地帶經濟增長的加快,而進一步吸引轉出地人口轉出的加快;這就是經濟與人口遷移相依相存的作用。P142
二十二、蒙古高原上自古民族眾多,然留至今日者,只一蒙古族,可見得漢族對蒙古族同化之失敗;蒙元之時,蒙古還有其四大汗國,在伊斯蘭,在印度,都與當地人融合的好的很。我認為民族融合是弱小民族之提升,強勢民族再獲內在動力之大因素,甚而可以消滅人種之分歧,消弭戰爭,民族融合之妙,非一言所能盡述。 蒙古人和漢人融合的不好,和元朝蒙古皇族普遍水準低,素質差,頭腦固執有很大的關系; 如分人種優劣的那幾個等級; p168
二十三、清朝滿族統治者一度禁止漢人出關外,以保護其土地,沒想到最後保護其土地的,恰是這些千方百計去了關外的漢人;
二十四、p173 「到鄭氏統治的末期,全島人口達25萬,其中十五萬是來自大陸的漢族移民及其後裔」,真不知道台灣人老搞什麼本省人、外省人有什麼意義,生生造出個民族來;更把一個高山族分成好多個小民族,一個山頭一個民族,如阿美族之類,無聊,且生造出許多矛盾來。最不智者即為此也,天下大同為萬世不可跌破之真理也!
(9月19日按:之前看白壽彝中國通史第一卷,發現高山族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民族調查未曾進行,所以他們非要分成很多民族,如果真有非政治的依據的話,也未嘗不可;)
二十六、看王孝通《中國商業史》,其中每把朝代之興衰寄之於商業,譬如秦之統一六國,不在於商鞅重農抑商,而在於商人呂不韋當了秦的丞相之後,改易商鞅的政策,大興商業,才最終導致秦的富強。很明顯他這個觀點是不對的。作者在寫商業史,故每每都扯到商業上去。中國社會從來都不是一個商業社會,作者也承認,中國近代之屈辱史,其一端也在於商業不興。而中國自古商業不興,就是因為中國從來只是一個農業社會,因為農業發達,物產豐富,所以商業存在的意義就不那麼大了。回到上面的問題,我們從初中歷史課本上就知道了秦之統一六國,其根基在於商鞅,在於商鞅重農抑商的政策,在於秦農業的發展。 此書亦提到了這一點。P178
二十七、p186,書上說道,在古代的社會生產條件下,農業的發展與人口數量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即使到了毛澤東時代,「人多力量大」還是深入人心。因此又回到經濟重心南移的問題上,基本上經濟重心南移與人口的南遷是重疊的問題;
二十八、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的發展(輪作、輪荒、施肥、一年兩熟……),無非是發明新農具,創造新的種植制度,但總之都是精耕細作。這就是與現代農業的區別所在,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是大農庄式,大片土地機械耕種式,而多出來的人口,全部做服務業,作為農業服務的服務業,將農民解放出來,以服務業代替農業,同時獲得更多的由於農業的高效率而產生出來的利益;
三十一、(外一則)凡我心中有事之時,即片刻放不下,或以為該備要之事繁,而我獨使其簡;或以為該備要之事簡,而我獨使之繁,總之其縈繞於腦,揮之不去,不可或忘,而無法做其他事,如看書;但偏偏可去看電影,但我已浪費這許多時間,再去看會覺有愧於心。
我之煩惱,看似可笑,可真真切切不至結束不至紛至沓來那一刻而不可結束也!
寡人之愁,愁無可愁,愁後又愁,想以酒澆愁,又生新仇,且以書愁,聊以解愁,俟有佳人,陪我消愁,愁愁愁愁,無盡之愁……
三十三、商代都城之遷徙,是出於政治軍事的需要;
西周時各城邑之間的關系乃是宗法關系
三十四、歷代城邑的氣質是與王朝的氣象一樣的,王朝中興,則城邑布局無拘無束,p312,秦的阿房宮,漢武帝將建章宮建在西牆之外;如果疆域分裂,或者王朝凋敝,則會出現大批以廢墟形態出現的城市,p318,魏晉南北朝;再如曹魏,p322,「在北方……價值觀念」,城牆是價值觀的體現。
三十六、商業之發達,在於商品之需求,商品之需求,在於人口,人口超過其所在區域之供給,無法負荷,則產生商業;
商業的存在,依賴於兩方面,需求與供給。古代商業的產生,要麼它是某種產品的原產地,要麼就是它的人口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急需一定數量、一定種類的商品;
這又聯繫到移民,以及移民原來的種植技術與習慣;
三十九、商業也可定義為整個商業區域內的互通有無;
Ⅸ 求一篇中國地理讀後感200字就夠了
歐洲先進的世界觀傳入我國後,究竟曾產生多大的影響?我們從《明史》中便能覓得蹤跡。《明史·天文志》說:「明神宗時,西洋人利瑪竇等入中國,精於天文歷算之學,發微闡奧,運算制器,前此未嘗有也。茲掇其要論,著於篇而實錄所載。」〔(7)〕「掇其要論」,既然是利氏等人的理論,當然包括艾儒略,若將《外紀》卷一之首「五大洲總圖界度解」中的觀點與《天文志》、《外國傳》記載對比,不難發現,主要影響至少可表現在四個方面。
其一,大地乃圓形球體,踞於天體(宇宙)的中心。《外紀》說:「天體一大圓也,地則圓中一點,定居中心,永不移動。蓋唯中心離天最遠之處,萬重所趨,而地體至重就下,故不得不定居中心。稍有所移,反與天體一邊相近,不得為最下處矣……可見天圓地方,乃語其動靜之德,非以形論也。地既圓形,則無處非中,所謂東西南北之分,不過就人所居立名。」對此,《天文志》汲取並發揮說:「楚詞言: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渾天家言:天包地如卵裹黃,則天有九重,地為渾圓,古人已言之矣。西洋人之說,即不背於古而有驗於天,故表出之。」艾氏承認地理大發現所取得的成就,宣傳大地是球形這是進步的,但終沒有跳出宗教神學的束縛,鼓吹在天體中,地球「定居中心,永不移動」,對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1543)和他的同胞、義大利著名天文學家布魯諾所宣布的太陽系及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科學理論(1581)諱莫如深,暴露出他世界觀的局限性,故未能引導我國學者科學地認識太陽系。
其二,世界分為五大洲。《明史·外國傳》說:「義大利亞,居大西洋中,自古不通中國。萬曆時其國人利瑪竇至京師為《萬國全圖》,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亞細亞洲,凡百餘國而中國居其一;第二曰歐羅巴洲,中凡七十餘國而意大里亞居其一;第三曰利未亞洲,亦百餘國;第四曰亞墨利加洲,地更大,以境土相連分為南北二洲;最後得墨瓦泥加洲,為第五。」自古以來,我國傳統文化一直認為天下分九洲。故世界分為五大洲的新穎觀點,對明末清初知識分子產生較大影響,如吳承恩在他的神話小說《西遊記》第一回中說:「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具蘆洲。」在談到猴王尋師時說:「忽行西洋大海,他想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到西牛賀洲地界。」〔(8)〕吳承恩將世界分為東西南北四大洲,各洲之間都有大海相隔,去西牛賀洲要漂西洋大海,顯然吸收了明代中西海上往來及世界地理知識的營養,從而構思創造了神話小說中的四大部洲。
Ⅹ 急求關於歷史和地理的書籍讀書筆記等,
歷史地理札記•筆記第十一
2009-10-23 19:38:18 來自: 無咎 (聽雪樓)
中國歷史人文地理的評論 3
09年3月至6月
《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鄒逸麟主編,社會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一、過去的歷史,歷史教科書其實在疆域這方面是很不實事求是的,而是從政治方面,歷史受政治所要挾,從現今政治的角度來寫過去的歷史,今日的疆域如何,往日的疆域就在今日疆域的歷史上寫,比如朝鮮半島、越南,因為他近日民族國家還存在,就努力為他在古代還原現在的疆域,而西藏、內蒙、新疆、台灣——台灣還有問題——因為他今天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因而就在往日的歷史上努力將其打造成自古以來,自很古以來就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兩方面都很明顯是很不正確的。就宋所寫的,該書第一章特點的第三方面,「從歷史事實出發來闡釋歷史。如並不因為朝鮮與越南是獨立國家而遮掩其過去是我國領地的事實,不像過去一些史學家把當時對朝鮮等地的用兵看做是侵略」,從這一點來說,這本書是做得不錯的;
四、我國自古以來基層行政區劃最低一級的往往是最穩定的,而第一級區劃,即中央以下往往變化很大,這多出於政治的考慮,即便是因為經濟,如蘇南、蘇北,其目的也在於中央更好的控制整個中國,維持大一統。而地方,如縣城、鄉鎮、村落,有的則延續了幾千年,而與朝代興亡無關,所以感覺很多時候老百姓的生活與政治無關,(這可能就是中華民族文化延續的原因——歷經元清異族入侵——體系不亂;最低基層行政與高級政區在文化上是割裂的),上升不到那麼一個高度,進而會懷疑政治存在的意義,「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如果愚夫愚婦不知道這些,只知道吃穿用足,是不是會更好些……
(按:近觀所謂外國漢學家書——實不理解宋末士大夫之殉國。他們是五歲孩子放牛,自然不會理解。)
十、聽李教授講座,講到東西方人口之對比,中國古代人口增長之特點,與西方比較。可提之處有中國傳統是一夫多妻制,從禮儀檯面上講,目的在於傳宗接代,中國人口自古眾多,是在於大眾思想必有保存後代之想法,這就從總的層面上講,會保證整個中國的人口不會有大的衰減,這個是在正常的情況下,即使遇到災荒、戰亂,人口一下子有大的銳減,但一旦穩定下來,中國傳統的道德機器又馬上發揮其強大的作用,人口很快又會回升到戰亂前的水平;
十一、上面提到戰亂、災荒,這也是控制人口的一個古代的非人為機制,一旦生產力無法負擔超額的人口,這些矛盾便會涌現出來,不單是戰亂與災荒,國家制度也會受到沖擊,這些應然的反應也又像一個機器一樣,又將人口降低到與生產力適應的水平;
(按:譬如財政里的自動穩定器,又譬如賤買貴賣。 可是自進入機器時代,這些傳統的自動穩定器都失卻其作用,譬如今日如何體弱之幼兒,都不至於早夭)
十二、另一個就是中醫,中醫的先進來保存中國的人口。但是據說中醫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倪匡說:我不是不相信中醫,我只是不相信有人會用。) 我想古代中國人壽命比西方人長,一大原因可能在於中國人健康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比如喝開水,吃熟食;據說中國人牙齒普遍比西方好,乃是多食纖維食物之緣故;
十三、另外,每次中國人口的銳減,下一次制度又會自動使他平衡;而西方人口的銳減卻最終導致了西方體制的變化,所以中國古代成熟的太早,制度太過完善,反而阻礙了中國近現代的蛻變;
十五、歷代造成人口銳減的戰爭,尤以少數民族入侵為甚,p136,元之南侵,金朝戶數下降到13%,四川下降到4%;
十七、中國古代人口分布的變遷與中國古代經濟中心的轉移幾乎是一致的,而且這兩項是互作用,共附共生的,人口的轉移會促進轉移地勞動力的增加,促進其經濟的增長,而人口的轉出地則因為其勞動力的下降,而進一步使其經濟下降,另一方面因為人口轉移到的熱點地帶經濟增長的加快,而進一步吸引轉出地人口轉出的加快;這就是經濟與人口遷移相依相存的作用。P142
二十二、蒙古高原上自古民族眾多,然留至今日者,只一蒙古族,可見得漢族對蒙古族同化之失敗;蒙元之時,蒙古還有其四大汗國,在伊斯蘭,在印度,都與當地人融合的好的很。我認為民族融合是弱小民族之提升,強勢民族再獲內在動力之大因素,甚而可以消滅人種之分歧,消弭戰爭,民族融合之妙,非一言所能盡述。 蒙古人和漢人融合的不好,和元朝蒙古皇族普遍水準低,素質差,頭腦固執有很大的關系; 如分人種優劣的那幾個等級; p168
二十三、清朝滿族統治者一度禁止漢人出關外,以保護其土地,沒想到最後保護其土地的,恰是這些千方百計去了關外的漢人;
二十四、p173 「到鄭氏統治的末期,全島人口達25萬,其中十五萬是來自大陸的漢族移民及其後裔」,真不知道台灣人老搞什麼本省人、外省人有什麼意義,生生造出個民族來;更把一個高山族分成好多個小民族,一個山頭一個民族,如阿美族之類,無聊,且生造出許多矛盾來。最不智者即為此也,天下大同為萬世不可跌破之真理也!
(9月19日按:之前看白壽彝中國通史第一卷,發現高山族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民族調查未曾進行,所以他們非要分成很多民族,如果真有非政治的依據的話,也未嘗不可;)
二十六、看王孝通《中國商業史》,其中每把朝代之興衰寄之於商業,譬如秦之統一六國,不在於商鞅重農抑商,而在於商人呂不韋當了秦的丞相之後,改易商鞅的政策,大興商業,才最終導致秦的富強。很明顯他這個觀點是不對的。作者在寫商業史,故每每都扯到商業上去。中國社會從來都不是一個商業社會,作者也承認,中國近代之屈辱史,其一端也在於商業不興。而中國自古商業不興,就是因為中國從來只是一個農業社會,因為農業發達,物產豐富,所以商業存在的意義就不那麼大了。回到上面的問題,我們從初中歷史課本上就知道了秦之統一六國,其根基在於商鞅,在於商鞅重農抑商的政策,在於秦農業的發展。 此書亦提到了這一點。P178
二十七、p186,書上說道,在古代的社會生產條件下,農業的發展與人口數量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即使到了毛澤東時代,「人多力量大」還是深入人心。因此又回到經濟重心南移的問題上,基本上經濟重心南移與人口的南遷是重疊的問題;
二十八、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的發展(輪作、輪荒、施肥、一年兩熟……),無非是發明新農具,創造新的種植制度,但總之都是精耕細作。這就是與現代農業的區別所在,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是大農庄式,大片土地機械耕種式,而多出來的人口,全部做服務業,作為農業服務的服務業,將農民解放出來,以服務業代替農業,同時獲得更多的由於農業的高效率而產生出來的利益;
三十一、(外一則)凡我心中有事之時,即片刻放不下,或以為該備要之事繁,而我獨使其簡;或以為該備要之事簡,而我獨使之繁,總之其縈繞於腦,揮之不去,不可或忘,而無法做其他事,如看書;但偏偏可去看電影,但我已浪費這許多時間,再去看會覺有愧於心。
我之煩惱,看似可笑,可真真切切不至結束不至紛至沓來那一刻而不可結束也!
寡人之愁,愁無可愁,愁後又愁,想以酒澆愁,又生新仇,且以書愁,聊以解愁,俟有佳人,陪我消愁,愁愁愁愁,無盡之愁……
三十三、商代都城之遷徙,是出於政治軍事的需要;
西周時各城邑之間的關系乃是宗法關系
三十四、歷代城邑的氣質是與王朝的氣象一樣的,王朝中興,則城邑布局無拘無束,p312,秦的阿房宮,漢武帝將建章宮建在西牆之外;如果疆域分裂,或者王朝凋敝,則會出現大批以廢墟形態出現的城市,p318,魏晉南北朝;再如曹魏,p322,「在北方……價值觀念」,城牆是價值觀的體現。
三十六、商業之發達,在於商品之需求,商品之需求,在於人口,人口超過其所在區域之供給,無法負荷,則產生商業;
商業的存在,依賴於兩方面,需求與供給。古代商業的產生,要麼它是某種產品的原產地,要麼就是它的人口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急需一定數量、一定種類的商品;
這又聯繫到移民,以及移民原來的種植技術與習慣;
三十九、商業也可定義為整個商業區域內的互通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