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共青團團史和青年運動史的800字學習心得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以下簡稱共青團或團組織)是中國青年的先進組織,是中國共產黨的有力助手和後備軍,是中國青年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大學校,是培養和造就"四有"青年的革命熔爐,是建設民主、文明、富強的社會主義祖國的生力軍。她的最終目的,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
1919年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青年為爭取民主自由,向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斗爭,但都失敗了。1921年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找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並將之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堅持武裝斗爭,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共青團堅決響應黨的號召,積極組織和發動中國青年,沿著黨指引的方向,同反動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英勇戰斗,無數革命青年用自己的鮮血和卓著的功勛,為共青團的歷史譜寫了不朽的篇章。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上,同樣留下了共青團員和中國青年無私奉獻的足跡,留下了可以告慰先人和彪炳千秋的偉業。我為我們的共青團感到自豪和驕傲!
縱觀歷史,注目今朝,我們的共青團無愧於中國青年先進組織的光榮稱號,無愧於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無愧於我們的祖國,無愧於我們的人民,乃是忠於黨、忠於人民,為我國青年所擁護和愛戴的革命組織,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的生力軍。
B. 為什麼說五四運動是中國青年運動史的起點
因為五四運動是中國愛國青年第一次自發地、有組織、成規模地進行愛國遊行示威的運動。影響范圍廣,從北平到上海,與工人階級緊密合作。
具體來說: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等多種形式的愛國運動。其中分為兩個階段:
①第一階段:1919年5月四日至6月3日。主要地點在北京。斗爭主力是學生。
1919年5月1日,北京大學的一些學生獲悉巴黎和會拒絕中國要求的消息。引起學生憤怒。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沖破軍警阻撓,雲集天安門,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最早到達天安門。他們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抵制日貨」「寧肯玉碎,勿為瓦全」「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並且要求懲辦交通總長曹汝霖、幣制局總裁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學生遊行隊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火燒曹宅,引發「火燒趙家樓」事件。隨後,軍警給予鎮壓,並逮捕了學生代表32人。
燒掉趙家樓的學生遊行活動受到廣泛關注。1919年5月11日,上海成立學生聯合會。1919年5月14日,天津學生聯合會成立。廣州,南京,杭州,武漢,濟南的學生和工人也給予支持。1919年5月19日,北京各校學生同時宣告罷課,並向各省的省議會、教育會、工會、商會、農會、學校、報館發出罷課宣言。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慶、南昌、武漢、長沙、廈門、濟南、開封、太原等地學生,在北京各校學生罷課以後,先後宣告罷課,支持北京學生的斗爭。
②第二階段: 1919年6月3日以後。主要地點在上海。斗爭主力是工人。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開始大規模罷工,以響應學生。1919年6月6日,上海各界聯合會成立,反對開課、開市,並且聯合其他地區,告知上海罷工主張。通過上海的三罷運動,全國22個省150多個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面對強大社會輿論壓力,曹、陸、章相繼被免職,總統徐世昌提出辭職。1919年6月12日以後,工人相繼復工,學生停止罷課。1919年6月28日,中國代表沒有在和約上簽字。
由此可見,在這場運動中,青年學生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對中國拒絕在不平等條約《巴黎和約》簽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這是中國愛國青年學生第一次大規模地愛國運動,被看作是中國青年運動史的起點。
C. 【救命】誰有關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歷史,起源,三次改名等資料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1922年5月在廣州正式成立,原名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0年8月,為了教育廣大青年,更好地宣傳社會主義,一部分先進青年首先組織了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0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湖南准備建黨的同時,也開始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此之後,各地在准備建黨的同時,也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1年7月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研究了各地建立和發展社會注意青年團的問題。會後,派出了許多優秀黨員做團的工作。在團組織日益壯大的情況下,
1922年5月召開了團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的團的綱領上,確定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為中國青年無產階級的組織,是為完全解放無產階級而奮斗的組織。
1925年1月,社會主義青年團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把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11月,黨中央為了團結廣大青年一致抗日,決定改組共青團,使它成為廣泛的群眾性的青年抗日救國組織。此後,曾先後出現了象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青年救國會、青年抗日先鋒隊等青年抗日救國團體。抗日戰爭勝利後,為適應新的形勢與任務的需要,黨中央於1946年發出了建立民主青年團的通知,並責成各中央局和各分局,選擇地區,重點試辦。在以後兩年多的時間里,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各解放區,都選擇若乾地區建立了團的組織。
1949年1月1日,黨中央發布了《關於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並公布了團章草案,正式決定在全國普遍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組織。同年4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成立。
1957年改稱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共青團的全國領導機關為團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 產生的中央委員會。共青團中央機關報刊是《中國青年報》和《中國青年》雜志。
D. 急需關於12。9的歷史簡介
一二九運動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中國東北後,接著向華北發動了新的侵略。1935年5月,日寇向國民黨政府提出了對華北統治權的無理要求,並以武力相要挾。國民黨政府對日寇完全屈服,與日簽定了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使中國在河北、察哈爾的主權大部喪失。10月,日寇策動河北香河等縣的漢奸、流氓舉行暴動,由此開始了日寇策動的以漢奸、流氓、毒犯為主體的「華北五省自治運動」。11月25日,日寇指使漢奸殷汝耕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冀東20多個縣的國土便脫離了中國的統轄。國民黨政府繼續堅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備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以適應日寇「華北政權特殊化」的要求。在嚴重的民族危機面前,中國共產黨於8月1日發表宣言,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12月9日,北平學生6000餘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舉行示威遊行,高呼「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反動軍警進行鎮壓,許多學生被捕或受傷。第二天北平各校學生宣布總罷課以示抗議。16日是冀察政務委員會准備成立的日子,學生和市民2萬多人在天橋和前門火車站廣場分別召開市民大會,通過了反對冀察政務委員會、反對華北任何傀儡組織、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收復東北失地、爭取抗日和愛國自由等決議案。會後舉行示威遊行。反動軍警再次鎮壓,學生30多人被捕,400多人受傷。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和國民黨政府的賣國主義,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不得不延期成立。杭州、廣州、南京、天津、上海、武漢、長沙等地學生相繼舉行示威遊行,各地愛國人士紛紛成立各界救國會,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實現抗日,形成全國人民愛國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一二九運動成了推動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走向高漲的起點。
E. 中國五四青年運動簡介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借口對德宣戰,攻佔青島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山東省,奪去德國在山東強占的各種權益。1918年大戰結束,德國戰敗。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巴黎召開 「和平會議」。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以戰勝國身分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 「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巴黎和會在帝國主義列強操縱下,不但拒絕中國的要求,而且在對德和約上,明文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備在 「和約」上簽字,從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學、高等師范學校等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沖破軍警的阻撓到天安門前集會演講,後舉行遊行示威,提出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取消二十一條」、 「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同時要求懲辦親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遊行隊伍向東交民巷進發,遭到使館巡捕的阻攔,轉而來到趙家樓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學生沖入曹宅,曹汝霖急忙躲藏起來,正在該處的章宗祥受到學生痛打,曹宅也被焚燒,軍警當場逮捕了三十多名學生。北京學生實行罷課,通電全國表示抗議。
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的影響迅速擴大。天津、上海、長沙、廣州等城市和全國各地紛紛舉行遊行示威。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和華僑也展開了愛國活動。當時在上海的孫中山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北京政府被迫於5月7日釋放被捕學生,但又下達鎮壓學生運動的命令。6月3日北京各校學生分組出發到街頭演講;6月4日出動更多的學生進行宣傳活動,兩天內竟有近千學生遭到逮捕,從而激起了全國人民更大的憤怒。上海人民首先起來,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大力聲援北京學生。特別是上海工人從6月5日起發動了有六七萬人參加的政治大罷工;南京、天津、杭州、濟南、武漢、九江、蕪湖等地工人,也都先後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北京政府為之震驚,不得不於6月6日釋放全部被捕學生。10日宣布 「批准」曹、章、陸三人 「辭職」。28日,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五四愛國運動勝利地告一段落。
五四運動也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次年改稱《新青年》,舉起 「民主」和 「科學」兩面旗幟,猛烈抨擊封建主義舊文化,提倡新文化。隨後,還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並在 「文學革命」的口號下,提倡新文學。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釗發表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代表了中國先進分子的新覺醒。新文化運動不僅為五四愛國運動作了思想准備,同時隨著這次運動而更加深入發展,使社會主義思潮逐漸代替資產階級思潮而成為運動的主流,並在思想上和幹部准備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准備。
五四愛國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由此開始深入工人群眾,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從組織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備。
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
F. 什麼以來的中國青年運動史是中國社會偉大變革的歷史篇章中一部絢麗的青春史詩
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史一般將其定義為「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注意這里的「封建」一詞是泛化的封建觀),並以此運動作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持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最後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表現了中國人民保衛民族獨立與爭取民主自由的堅強意志,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49年政務院正式宣布每年的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6)中國青年運動歷史資料擴展閱讀
五四運動從形式上是中國學生的愛國運動,但從整個社會背景社會發展來說,它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此,除了波及中國思想文化,政治發展方向,社會經濟潮流,教育,亦對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它對現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社會亦有著不可低估之影響。
五四愛國運動,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性質),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始;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傳播了馬克思主義。
G.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改名日期 急!!
肯定是1957年5月!1925年還沒解放呢!共產黨才成立幾年。。。
H.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原因
1920年8月,上海首先發起組織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北京、廣州、長沙等地區相繼成立。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出席會議代表25人,代表5000多名團員。大會由張太雷主持。通過《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綱領》、《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章程》,宣告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綱領規定青年團是「中國青年無產階級的組織」,「為完全解放無產階級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青年群眾的工作,大會選舉施存統為中央書記。1925年在團的三大上,為了體現緊跟共產黨的路線,改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11月,為團結一切抗日青年,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黨決定將共青團組織改造成為民族解放性質的抗日救國的青年團體。抗日戰爭勝利後,為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黨中央在1946年10月提議建立民主青年團。1949年元旦,黨中央又作出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1949年4月,召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1957年5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把團的名稱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大會還決定把解放前後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共產主義青年團和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歷次代表大會銜接起來。
因此可以看出,幾次改名,都是體現了當時的政治形勢的需要。
I. 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方向和使命是什麼
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回堅持中國共產答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必須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導廣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勵下,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思考和研究,正確把握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和方向,對於發揚五四精神,動員激勵廣大青年為完成新時代的歷史使命而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把握新時代青年運動的主題和方向,必須加強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的研究,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導新時代青年堅定「四個自信」。
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也是一位老師。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高度概括了五四運動的里程碑意義:五四運動,爆發於民族危難之際,是一場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激發了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覺醒,培育了永久奮斗的偉大傳統。
J. 求大量關於「五四運動」的歷史與社會的分析說明題~~
閱讀材料
材料一: 5月3日,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在報上發表,全國群情激昂,人們的悲憤再也不能抑止下去……5月4日下午一時,北京大學、高等師范(北京師范大學的前身)等十四個學校的學生三千多人紛紛來到了天安門廣場,發表宣言,揭露帝國主義的強盜行為,舉行示威遊行……
材料二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青春做伴,激情飛揚,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又有15名優秀青年獲得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他們中有志願到西部支教的志願者;有勇於開拓創新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有銳意進取的青年企業家。
請回答:
(1)2009年是五四運動多少周年紀念?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國外交失敗」是怎麼回事?由此引發的五四運動又是一場什麼性質的運動?
(2)材料二中提到的15名優秀青年獲得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崗位,卻在同唱一首青春之歌。這就是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的一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那就是五四精神,請你說出一直被中國青年傳承和發展的五四精神是什麼?
(3)勇於承擔歷史責任,是一直以來中國青年運動的光榮傳統。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如何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請把你的想法說出來。
答案:(1)2009年5月4日是五四運動90年紀念日;1919年,中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了拒絕,帝國主義把原來德國在山東的一切特權轉讓給日本;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2)五四精神就是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於奉獻,敢於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或愛國、民主、進步、科學)
(3)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青年一代要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要肩負起歷史的使命。一要勤於學習,二要善於創造,三是甘於奉獻,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無悔的青春,永恆的青春
五四運動的意義和性質是什麼?
性質: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意義: 五四運動也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次年改稱《新青年》,舉起「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猛烈抨擊封建主義舊文化,提倡新文化。隨後,還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並在「文學革命」的口號下,提倡新文學。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釗發表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代表了中國先進分子的新覺醒。新文化運動不僅為五四愛國運動作了思想准備,同時隨著這次運動而更加深入發展,使社會主義思潮逐漸代替資產階級思潮而成為運動的主流,並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准備。
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