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7世紀到20世紀發生的世界歷史重大事件
太多了啊。。。。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荷蘭資本主義的發展,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一戰二戰等等。。。。
㈡ 15世紀以後,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開始了……。請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材料一 材
(來1 )開辟新航路。世界從分散源走向整體;打破了世界各地區間隔絕狀態;推動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任答一點) (2 )圖3 :第二次工業革命。圖4 :第一次工業革命。圖5 :第三次科技革命。 (3 )冷戰。( 或兩極格局形成或美蘇對抗)世界貿易組織。 (4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
㈢ 試述歐洲社會在15~17世紀發生哪些重大事件,對推進歐洲社會的歷史進步有何積極影響
15世紀中後期, 歐洲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新興資產階級維護了自己的經回濟和政治利益,答在意識形態上打破教會的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
16世紀的英國宗教改革和圈地運動,農業勞動力的釋放、農業技術的改良和應用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勞動力、消費品和原料,同時也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國內市場。
1640年—1688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地位。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標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1689年議會頒布《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障,在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17世紀英國贏得了海上貿易和殖民霸權,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資本積累,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貿易為主要內容、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是工業革命能夠持久進行的原動力,
1789的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震撼了整個歐洲的封建制度並給以沉重打擊。
㈣ 16世紀以後世界以及中國的重大事件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最重大事件 1840中國近代史開端,鴉片戰爭。1921共產黨成立1945年,中國由衰轉盛的轉折點。抗日戰爭勝利。1949新中國誕生
㈤ 16世紀以後,世界歷史上先後崛起很多大國
17世紀,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崛起。
2、18世紀,英國、美國、法國崛起。
3、19世紀,俄國、日本、德國崛起
㈥ 16世紀以後,推動人類物質文明的精神文明的巨大進步的事件分別是什麼
第一問題:
物質文明: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開始)
精神文明:法國大回革命(1789年7月14日,即18世紀爆發)。答而文藝復興不是(因為它發生於14-16世紀)。
第二問題:
軍事上;武力(派遣遠征軍)驅逐,屠殺原住民,然後佔領美洲土地。
經濟上;通過奴役非洲黑奴和強迫當地土著居民來掠奪金銀的手段進行殖民統治。(因為當時美洲落後,所以只需採取軍事手段進行殖民)
簡單而言就是——通過武力佔領美洲土地,並進行金銀礦與勞動力的掠奪的方式。
個人答案,不一定準確。希望採納!!
㈦ 十五至二十世紀初西方世界重要歷史事件
這個范圍太長太廣了,而且觀點也都不一致。我就選取影響最大最廣,至於是不是最重要回的,仁者見仁智答者見智了。
1453年,奧斯曼攻入君士坦丁堡,結束了東羅馬統治,大體結束了中世紀。
149X年開始的大航海,發現西印度群島美洲大陸,以及之後的發現美洲黃金白銀。
十六世紀,基督教形成了路德教、加爾文教、英國國教和原有的天主教改革、還有東羅馬傳承的東正教,宗教戰爭的年代,以及君主集權的慢慢開始,以及各國殖民地的擴展。(其中天主教下耶穌會的幾個人,來到當時的明朝,第一次傳播了西方的早期科學,包括天文地理以及幾何學)
十七世紀,英國清教徒革命(克倫威爾),歐洲科學革命,戲劇黃金時代。
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以及科學進步,以及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
十九世紀,歐美殖民地繼續擴張。
二十世紀,一戰二戰,英國在全世界范圍的權力逐漸由美國接收,冷戰,蘇聯分裂。
還有一些特殊的發明,蒸汽機,電力,這些都不具體提了。
㈧ 19世紀50~60年代在中國、印度、美國、俄國、日本的正義戰爭或推動歷史進步的事件有哪些
一、中國太平天國運動
是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
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㈨ 世界歷史上十五件重大事件名稱,時間,人物,歷史影響
1、活字版印刷術的發明——世界文明的進步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北宋慶歷間(1041年-1048年)中國的畢升(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2、鄭和下西洋——中國人創造的海上奇跡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謂「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 ,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3、歐洲文藝復興——科學與藝術的革命
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指發生在14世紀到16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6世紀時已被義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當時的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後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稱為「文藝復興」。
4、牛頓的偉大貢獻——近代科學革命的集大成者
牛頓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5、工業革命——社會結構大變革
工業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
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志,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向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傳播,19世紀傳至北美。一般認為,蒸汽機、煤、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英國是最早開始工業革命也是最早結束工業革命的國家。
㈩ 世界歷史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17-18世紀、十九世紀初的重大事件分別是這些重大事件發生
1、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又被稱作地理大發現。是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由歐洲人開辟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繞道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新航線以及第一次環球航行的成功。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最重要的歷史之一。
15世紀末,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完成領土統一和實現中央集權。兩國的專制君主以及貴族、商人,為積累黃金、白銀,擴張勢力,積極支持航海事業和開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的統一又是在收復失地、即反對侵入本土的伊斯蘭教徒的勝利斗爭中實現的,於是15世紀末的伊比利亞半島出現一股空前的宗教狂熱,希望與信仰基督教的東方君主聯合起來,共同夾擊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人。
上述各種因素起作用的結果,終於使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探索新航路和進行海外活動的總先鋒。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從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的事件開始到1688年議會反對派發動宮廷政變(又稱光榮革命)結束,以新貴族階級為代表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起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革命。
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布文獻《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議會君主立憲制。
15世紀末到17世紀初,隨著英國海外貿易的發展和原始的資本積累,英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
資本主義的發展促使資產階級新貴族形成,他們同資產階級有著共同的利益,但17世紀時,斯圖亞特王朝理厲行專制統治,經常觸犯資產階級的利益,宗教專職政策也進一步激化了階級矛盾,最終導致了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3、馬克思主義誕生
馬克思主義在19世紀40年代產生於西歐,當時西歐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發展。英、法、德3國是其發源地。因為當時英、法,德,等國已經或正在實現產業革命,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無產階級已經由自在階級開始向自為階級轉變。英國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和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已經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和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
以《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為標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特別是18世紀中葉和19世紀上半葉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
此外,法國啟蒙學者的思想和法國復辟時期歷史學家的階級斗爭學說,它也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資料。
4、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法語: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個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間短暫地統治巴黎的政府(法國當時處於資本主義上升階段)。
由於評價者意識形態的不同,對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認為它是無政府主義;也有人認為它是社會主義的早期實驗;更有被認為標志當代世界政治左翼運動崛起光輝起始里程碑,影響廣大深遠。
馬克思認為它是對他的共產主義理論的一個有力證明,而俄羅斯無政府主義之父巴枯寧則對此持反對意見,因為它既沒有依賴於一個先鋒隊,也沒有掌控國家或者企圖建立一個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實際上還是無政府主義。
5、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WarI、FirstWorldWar或GreatWar,簡稱WWI或WW1),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
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