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同盟會在歷史的地位作用

中國同盟會在歷史的地位作用

發布時間:2021-03-04 06:41:56

Ⅰ 同盟會成立的歷史背景及歷史意義

同盟會成立的歷史背景 :1894年11月(光緒二十年十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 。1895年2月,孫中山在香港建立興中會總部,規定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建立合眾政府,鮮明地提出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第一個綱領。興中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開始。

20世紀初,留日學生創辦的刊物首先出現排滿字樣,有的刊物明確主張顛覆清政府。1903年,東京留學界思想愈益活躍,宣傳民族主義、民權學說的刊物相繼出ban。上海知識界也出現了新氣象,公開倡言革命。組織革命團體,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走向革命化的一個重要標志。1903年11月,黃興建立華興會。以後,上海成立了以蔡元培為會長的光復會,江蘇、四川、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也都建立了革命團體。

1905年7月,孫中山、黃興、 陳天華 等70餘人在東京集hui,決定成立中國同盟會,作為全國的革命領導中心。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以及其他小團體的成員陸續加入。8月中旬,孫中山在留學生歡迎會上發表了《中國應建設共和國》的演說。同月20日,同盟會召開成立大會,孫中山被推為總理,黃興被推為執行部庶務,會議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16字綱領。11月,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出ban,孫中山在發刊詞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內容的三民主義。戊戌維新運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 流亡海外,仍以保皇相號召。《民報》創辦後即同梁啟超主編的《新民叢報》展開論戰。辯論結果,革命派占據上風,改良派的政治影響大為衰落。

革命派積極發動了多次武裝起義。起義雖然都失敗了,使同盟會的精華遭到重大損失,但有力地沖擊了清王朝的統治,擴大了革命影響。與此同時,自發的群眾斗爭蓬勃發展,多達千餘次。民族資產階級中的一部分,因切身利益與帝國主義發生矛盾,參加並領導了收迴路礦權運動和抵制美貨運動 。

同盟會成立的歷史意義:
中國同盟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在宣傳,組織和具體籌劃革命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立使"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國的民主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同盟會政治綱領的具體含義:「韃虜」是指滿族統治者,而不是指整個滿族。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反滿」就是反對民族壓迫,具有反封建的進步意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國主義的走狗清王朝,這也就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建立民國」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平均地權」就是改革土地制度。因此,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適應當時歷史的發展,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

Ⅱ 中國同盟會有什麼歷史作用

歷史意義
(1)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2)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Ⅲ 中國同盟會成立的意義是什麼

成立意義:

1、中國同盟會在推翻清政府、結束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

2、中國同盟會為中國國民黨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3、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4、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召開成立大會,到會者約有100人,除甘肅尚未派留日學生外,其餘關內17省均有人參加。

大會通過孫中山起草的《同盟會宣言》和《同盟會對外宣言》以及黃興起草的會章。經大會討論通過的章程規定,以東京為本部所在地,總理以下分設執行、評議、司法3部;

在國內外分設9個支部(國內有東、西、南、北、中5個支部,國外有南洋、歐洲、美洲、檀香山4個支部),並在各省區成立分會。

會上推舉孫中山為總理,黃興為執行部庶務長,協助總理主持本部工作。大會又通過以《二十世紀之支那》雜志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後改名為《民報》

Ⅳ 中國同盟會的性質及其成立的影響是什麼

性質: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影響:中國同盟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在宣傳,組織和具體籌劃革命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立使"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國的民主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推翻滿清政府、結束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


(4)中國同盟會在歷史的地位作用擴展閱讀

成立國民黨

1912年8月7日成立國民黨。1913年,袁世凱在就任正式大總統後,於11月4日下令將國民黨強行解散。

成立於1905年的中國同盟會是一個在20世紀初葉發揮了巨大作用的革命政黨,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在中國政治和革命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同盟會的歷史意義,決定了相關研究必然成為史學工作者持久關注的課題。

筆者依據有關文獻索引統計,從1978年到2000年,國內共發表專門論述同盟會的學術文章137篇。關於同盟會的研究態勢基本上和有關辛亥革命之總體研究的發展狀況大致趨同。

即在80年代初、尤其是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時期,相關論著發表最多,其餘年度大致呈均衡分布狀態,反映了同盟會研究「數十年來經久不衰」。

Ⅳ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對中國革命的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又我

中國同盟來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源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在宣傳,組織和具體籌劃革命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立使"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國的民主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Ⅵ 興中會 中國同盟會的歷史地位

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團體——興中會
近代中國第一個同意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

Ⅶ 中國同盟會的歷史意義

歷史意義
(1)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2)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中國同盟會於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東京成立。其前身是華興會和興中會,除此之外還有復興會、科學補習所等多個組織參加。中國同盟會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綱領。其機關刊物是《民報》。孫中山為其總理,黃興為副總理。
中國同盟會與孫中山設想的一個中華民國的政府組織一致:在總理下設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個部,這實際上是三權分立的原則。
中國同盟會曾試圖在中國多處組織起義,試圖推翻清政府,但都沒有成功。有人認為,1911年武昌起義中雖然有中國同盟會的成員參加,但中國同盟會並未起領導作用。
武昌起義成立後不久就開始出現分裂。有一些人並不贊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對孫提出的平均土地更有人反對,章炳麟等與黎元洪組建共和黨。到1912年中國同盟會已經四分五裂了。辛亥革命後孫在南京成立的臨時政府的九個成員中只有三個是中國同盟會的成員。
1912年8月7日在宋教仁的組織下,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和共和實進會聯合在北京成立國民黨,孫中山為理事長,宋教仁為代理事長。1913年,袁世凱在就任正式大總統後,於11月4日下令將國民黨強行解散。

Ⅷ 中國同盟會和民報在中國史上有什麼地位

中國同盟會在推翻清政府、結束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
民報則是他們內部的機關報。類似於現在的日人民報

Ⅸ 同盟會有什麼歷史作用和意義

同盟會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以來發生的重大變革之一,同盟會的成立基本上結束了各革內命團體分散斗爭容的局面,使中國的民主革命有了統一的領導核心和明確的奮斗目標。標志著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可以說同盟會奠定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基礎

Ⅹ 中國同盟會是何時成立的發揮了哪些作用

1905年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參加者90%以上是留日學生。他們的革命號召獲得國內的熱烈響應,他們歸國後極大地推動了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在辛亥革命的整個歷史過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涌現出黃興、宋教仁、鄒容、陳天華、秋瑾,陶成章、林覺民、方聲洞、胡漢民、居正、焦達峰、陳其美、朱執信、廖仲愷、魯迅、陳獨秀等一大批著名的革命家和政治家。

閱讀全文

與中國同盟會在歷史的地位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