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論述敦煌在中國歷史的地位

論述敦煌在中國歷史的地位

發布時間:2021-03-04 05:42:32

① 甘肅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論述題

甘肅在中國歷史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首先他為華夏文明提供大量的人專力.華夏族的貴族有很屬多都是甘肅天水籍的.這里有他們貴族的郡望.如華夏人文始祖.伏羲.天水郡.大秦帝國.甘肅禮縣郡望.大唐李氏甘肅隴西郡望.大宋趙氏.天水郡.以上這些都華夏族的代表.他們都是出自甘肅天水的貴族.名門望族.曾經輝煌過.因為他們的郡望都在甘肅天水.說明他們的祖先給了他們一種特殊的使命.這就是甘肅天水的大戶人家對華夏歷史作出的貢獻.

② 敦煌如何帶來了古代中國大復興

1.追求宏大和厚重的情懷
這個特點以唐代的遺存表現最為鮮明。敦煌莫高窟僅有兩尊巨像,即第96窟高達33米的北大像和第130窟高達26米的南大像,分別興建於武周延載二年和唐開元年間。同一時期,在敦煌以外的地區,也出現了巨形佛像,如始建於開元年間的四川樂山嘉定大佛(高達71米)等,這當然不是偶然的巧合。這種時代風貌在敦煌壁畫上的表現,就是一部經畫滿一壁的巨型經變的出現。如莫高窟第220窟南壁的貞觀十六年阿彌陀經變(西方凈土變),以阿彌陀佛為中心,場面宏大,色彩絢麗,有大小人物近百人。這些鴻篇巨制不僅可使公眾充分領略唐代匠師處理巨型題材的驚人能力和氣魄,也以具體的形象展示了大唐王朝的雄偉風姿。
2.女性處於開放和張揚的時代
從敦煌遺書和其他相關記載來看,北朝隋唐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也相對比較開放。敦煌遺書中保存了十餘件離婚協議書(放妻書)樣式。從這些材料來看,當時協議離婚的原因既有「不敬翁家」(見P.3212背「夫妻相別書」樣式),也有「不和」(見P.3730背「放妻書」、S.6537背「放妻書」樣式)、「不悅」(見S.5578「放妻書」、S.6537背「放妻書」樣式)等因由。「不敬翁家」屬於古代可以休棄妻子的「七出」之一,即「不事舅姑」(按「舅姑」即公婆——引者)。而「不和」和「不悅」不見於「七出」,應屬雙方情意不和,即感情不和。說明當時女子離婚再嫁都很自由,甚至可以因感情不和而協議離婚,不像宋代以後那樣講究貞節。
北朝時期的石刻題記和唐代的敦煌遺書還記載當時的女子可以結成社團從事社會活動。如S.527「後周顯德六年正月三日女人社再立條件」,就是一件由15個女人自願結成的社團,從事喪葬互助和佛事活動。另,敦煌遺書S.4705記載敦煌的女子在寒食節以足踏地,連臂成行,邊踏邊歌。這都說明當時的女性並非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而是可以自由地在外面行走,從事各種社交活動,甚至節日期間還可以在公開場合跳集體舞。中國古代僅有的兩個女皇,一個武周皇帝武則天,一個農民起義的女皇陳碩真,都產生於唐代,應是當時婦女社會地位較高的具體反映。以上事例表明,北朝隋唐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和活動范圍,和宋以後的記述差別很大。
3.對外來文化持開放和包容的態度
在唐前期的敦煌文化中,佔主導地位的是漢文化。唐前期的敦煌有許多傳授漢文化的官私學校,以傳授儒家經典為主。道教也十分盛行,並有由道學博士主持的道學學校。
漢文化之外,在曹魏時期就傳到敦煌的佛教,在唐前期達到了極盛。當時在敦煌城東一里處有中亞粟特人信奉的祆教(拜火教)神祠。這所祆廟周回五百步,院內立舍,舍內畫有神主,共二十餘龕。在敦煌遺書中保留的晚些時候的敦煌白畫中,也有祆教尊奉的神的形象。唐前期敦煌還有景教寺院,名為大秦寺。藏經洞中就保存了七種景教經典,並且有景教經目一卷,記錄景教經典36種,分別為初唐和中唐譯本。此外,藏經洞中還發現了開元年間寫的摩尼教經典。這些都反映了西亞、中亞宗教在敦煌流傳的情況。
就敦煌石窟藝術而言,無論是壁畫還是塑像,中西文化交融的事例都數不勝數。因為敦煌石窟藝術是一種宣傳佛教思想的文化藝術,這種佛教藝術與佛教一樣發祥於印度。所以,它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是很自然的事情。早期敦煌石窟藝術在內容結構、人物造型、繪畫技法和衣冠服飾等方面,都具有中西結合的特徵。如敦煌莫高窟第272窟西壁的壁畫,既採用了傳自印度的「天竺畫法」,也使用了繼承漢晉壁畫的傳統漢地線描;其人物的衣冠服飾混雜了印度、波斯的裝束,但其頂部的藻井,卻是模仿我國古代建築頂部的裝飾。
總之,唐前期的敦煌匯聚了中國、印度、中亞、西亞、希臘等不同系統的宗教、文化、藝術。那時因為我們制度先進、文化發達,所以我們有海納百川的氣度與胸襟。中古時期的敦煌古代文化可以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處於領先時期充滿活力的脈動~

③ 為什麼說敦煌在歷史上曾經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您好,我是西北旅遊包車姜師傅,為了徹底斷絕匈奴與西羌的通路和聯系,捍衛邊關和絲綢之路的安全,漢武帝於元狩二年(前121年),在河西設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並採用設防、屯墾、移民等措施,不斷充實、加強建設河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將酒泉、武威二郡分別拆置敦煌、張掖兩郡。又從令居(今永登)經敦煌直至鹽澤(今羅布泊)修築了長城和烽燧,並設置了陽關、玉門關,史稱"列四郡,據兩關",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從此,中國的絲綢及先進技術源源不斷地傳播到中亞,西亞和歐洲。歐洲、地中海沿岸和西域的玉器、瑪瑙、奇禽異獸、農作物等長途轉運到中原。各國使臣、將士、商賈、僧侶往來不絕,都要經過絲路要道敦煌。敦煌成為中西交通的"咽喉鎖鑰"。當時的敦煌疆域遼闊,統管六縣。西至龍勒陽關,東到淵泉(今玉門市以西),北達伊吾(今哈密市),南連西羌(今青海柴達木)。
自西漢設郡到西晉末的數百年間,絲綢之路雖幾通幾絕,但敦煌日漸呈現出繁榮昌盛的景象,也逐步發展成為西北軍政中心和文化商業重地,成為"華戎所交大都會"。在此期間,敦煌文化發達,名士濟濟,人才輩出:有驍勇善戰的征邊名將張奐,有深明大義的朝臣蓋勛,有才學出眾的大文學家侯瑾,有勤奮好學、人稱"草聖"、"亞聖"的著名兄弟書法家張芝、張昶等。
永嘉喪亂,西晉王朝覆滅,晉室南遷,建立東晉政權。廣大北方地區出現了"五胡"、"十六國"的混戰、割據局面。魏晉時期的河西地區先後建立了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等封建政權。前涼張駿時期,曾改敦煌為沙州。公元400年,李高[註:為日下一高]據敦煌稱王,建立西涼國。敦煌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為國都,以後亡於北涼。前涼、西涼、北涼三政權先後統治河西地區時,比較注重謹修內政,安民保境,輕徭薄賦,勸課農桑,崇尚儒學,興辦教育。使河西地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
這一時期,涼州已成為中國北部的文化中心,而敦煌又是涼州文化的中心,名流學者代不乏人。如有號稱"敦煌五龍"的索靖、汜衷、張彪、索糹介、索永,俱以文學聞名當時。索靖還是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敦煌的經學大師宋纖、郭王禹、劉日丙等,講學授徒數百人到上千人,敦煌人闞馬因撰寫的《十三州志》,是我國古代重要地理著作。還有天文學家趙匪文及索襲、宋繇、張湛等敦煌較知名的學者。
十六國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戰火四起,百姓流離失所,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河西成為相對穩定的地區。中原大批碩學宿儒和百姓紛紛背井離鄉,逃往河西避難,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尤其漢魏傳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興盛。飽受戰爭之苦的百姓拜倒在"佛"的腳下,企望解脫苦難,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敦煌是佛教東傳的通道和門戶,也是河西地區的佛教中心。有一大批佛學高僧在敦煌講經說法。河西各地的佛門弟子多來此地研習學。如有世居敦煌的譯經大師竺法護;有前往印度學習佛法的敦煌人宋雲等。法顯、鳩摩羅什等佛學大師無論東進還是西去都在敦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樂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開石窟供佛,莫高窟從此誕生了。之後,開窟造佛之舉延續了千百年,創造了聞名於世的敦煌藝術。
希望可以幫得到您!

④ 試論河西走廊在中國歷史上的戰略地位

河西抄走廊歷代均為中國東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漢唐以來,成為「絲綢之路」一部分。15世紀以後,漸次衰落。亦為溝通中國東部和新疆的幹道,為西北邊防重地。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東西長約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歷史文化名城,以及石油工業的搖籃——玉門市。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漢唐時的「絲綢之路」經這里通向中亞、西亞,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條黃金通道,不僅是昔日的古戰場,也是甘肅著名的糧倉,過烏鞘嶺,再過古浪峽到西涼(武威郡)那就是一馬平川(地勢平坦幅員遼闊的平原),自古以來就是富足之地、兵家必爭之地,這就是河西走廊與金城蘭州以南地區的本質區別。

⑤ 敦煌壁畫,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怎樣的地位

敦煌壁畫是敦煌石窟藝術形式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在內)共有歷代壁畫5萬多平方米,是中國也是世界上壁畫最多的地方。

⑥ 敦煌的發展歷史

歷史

春秋時,此地因「地產好瓜」得名瓜州。戰國時,月氏逐漸強大,吞並羌人,趕走烏孫,這里屬大月氏國。

秦漢之際,雄踞漠北的匈奴崛起,打敗月氏,占據敦煌。西漢武帝時,經過反擊匈奴的戰爭,迫使匈奴「遠循」,河西地區歸入漢朝版圖;元鼎六年(前111年)設置敦煌郡,意「敦,大也,煌,盛也」,為河西四郡之一。

張騫通西域的「鑿空」之行,開通了影響深遠的絲綢之路。新莽時一度改稱敦德。東漢建立,復名敦煌郡。竇融率河西歸服。由於北匈奴控制了西域,敦煌郡既擔負著防禦匈奴進攻的重任。這一時期,敦煌經濟發展、地位提高,中央主管西域事務的護西域副尉長駐敦煌,這里成為統轄西域的軍政中心。

魏文帝曹丕篡位以後,派兵消滅了河西的割據勢力,委派尹奉為敦煌太守。西晉時敦煌出現了索靖、索襲、宋纖、氾騰等一批名儒。前涼以這里地處大漠之中,而置沙州,後來成為西涼國都。

東晉前涼時將敦煌、晉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護、戊巳校尉、玉門大護軍三營合設沙州;前秦二年(366年)始開鑿莫高窟;隆安四年(400年)李暠建西涼國,初都敦煌。

北魏初(439年)置敦煌鎮,526年置瓜州,敦煌為治所。漢魏之際多戰亂,但敦煌經濟日漸繁榮,中原文化傳播,佛教東漸,成為五涼文化中心。北周初置沙州,564年為鳴沙縣,屬敦煌郡,因鳴沙山得名。

隋朝初廢郡置瓜州,初期敦煌被游牧民族突厥及吐谷渾占據。隋煬帝即位後,出兵擊破吐谷渾,西突厥也被迫投降,重新控制敦煌,絲綢之路再度打通。大業三年(607年)復置敦煌郡,罷鳴沙縣復名敦煌縣。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置沙州,敦煌進入興盛時期。建中二年(781年),為吐蕃佔領,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人士張議潮募兵集眾起義,經過血戰奪回敦煌城,使河西地區重歸唐王朝,大中五年(851年)唐廷在敦煌設置歸義軍,並任命張議潮為敦煌歸義軍節度使。

後梁末帝朱友貞乾化二年(914年)敦煌迎來一位新的統治者曹議金。他主張與近鄰修好並大力農牧業,使敦煌恢復了一派繁華的景象,莫高窟的開始了一個以大洞窟開鑿為主的時代。

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敦煌為西夏佔領,統治敦煌達191年。元滅西夏後,於至元十四年(1277年)復設沙州。1280年升為沙州路總管府,隸屬甘肅行中書省。明朝永樂三年(1405年)改為沙州衛,後增設罕東左衛。

嘉靖七年(1528年)因葉爾羌汗國攻擊,關閉嘉峪關,從此瓜州、沙州成為葉爾羌汗國領土。

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設沙州所,旋升為沙州衛。雍正四年(1726年),從甘肅56州縣移民2400多戶到沙州屯墾。乾隆三十五年(1760年)改為敦煌縣。1949年9月28日敦煌為中國共產黨控制,10月7日成立敦煌縣人民政府,屬酒泉地區。

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87年9月28日撤縣設敦煌市(縣級),隸屬於地級酒泉市。

敦煌位於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曾經擁有繁榮的商貿活動。境內有漢代所築的兩座長城關隘玉門關和陽關,均為軍事要塞,是漢唐王朝和西域的分界點。

後人詩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以及古琴名曲「陽關三疊」等,都是指此處。今兩關及長城遺址尚存。附近還有懸泉置遺址,為漢晉時期的驛站遺址。

(6)論述敦煌在中國歷史的地位擴展閱讀:

一、簡介

敦煌市,隸屬於甘肅省酒泉市,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處,總面積3.12萬平方千米。

敦煌地處青藏高原北部邊緣、河西走廊的西端。黨河穿越境內,兩岸有綠洲,此外的四周均被塔克拉瑪干沙漠所環繞。全市年平均氣溫9.5 ℃,降水量42毫米。主要的作物是棉花及小麥、玉米、水果等,為甘肅省重要產棉區之一。

截至2016年,敦煌市下轄轄9個鎮,總人口18.94萬人。實現生產總值106.40億元,其中:一產增加值14.59億元,二產增加值27.06億元,三產增加值64.7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3.71:25.43:60.86。人均生產總值達到73987元。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2012年,入選「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二、著名景點

1、莫高窟

舉世矚目的莫高窟則位於敦煌城區東南方向的鳴沙山上,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開鑿於前秦,在以後的一千多年裡均有續建,直至元朝,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窟寺。有洞窟近500座,壁畫數萬平方米,內容以佛教為主,美輪美奐,被稱為「石窟藝術寶庫」。

20世紀初曾發現藏經洞,內藏4萬多件經卷等文物,但在20世紀初大量流失至歐美國家。莫高窟西南的西千佛洞以及相鄰瓜州縣榆林窟亦相類似,附近相似的石窟藝術被統稱為「敦煌石窟」。目前,國際上已經興起了以研究敦煌石窟及相關文化、歷史為主的「敦煌學」。中國政府亦在這里建立了國家級的敦煌研究院。

2、鳴沙山和月牙泉

敦煌城南的鳴沙山—月牙泉也是一處著名風景區。鳴沙山沙分五色,當有大量人群從沙山上下滑時可轟鳴作響。山中環抱有月牙泉,其形狀宛若一彎新月,水色蔚藍,清澈如鏡。但一度因過度開發當地地下水資源,而導致水位不斷下降。近年來,當地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目前正在緩慢恢復中。

三、歷史文化

截至2016年末,敦煌市境內有各類文物景點265處,有3處世界文化遺產,分別是莫高窟、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6單位4處,分別是莫高窟、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敦煌境內長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

5A級景點1處(鳴沙山‧月牙泉),4A級景點2處(陽關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3A級景點8處(敦煌影視城、三危山景區、敦煌夜市、敦煌同舟島、敦煌雷音寺、敦煌光電博覽園、黨河生態公園和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鎮民俗文化旅遊景區),2A級景點1處(敦煌歷史博覽園),1A級景點1處(白馬塔)。


⑦ 為什麼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呢

一、敦煌重要的地理位置

敦煌位於祖國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地處甘青新三省區的交界地帶。在古代敦煌是絲綢之路上最大的交通樞紐。 從敦煌東北行,過安西,可通往中原地區;西出陽關,沿絲綢之路南道與新疆的若羌縣(鄯善)相連;西北出玉門關,沿絲綢之路北道可通往哈密和羅布泊地區;敦煌向南行經過阿克塞,翻越阿爾金山,可達格爾木。

敦煌地處河西走廓的最西端,是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是文化的寶庫。河西走廊天然的地理位置(北面內蒙古高原南端的一系列山脈: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南面是祁連山,這之間是天然的長條形地理通道。)北面為沙漠,南面為青藏高原。

藏經洞內的敦煌文書

敦煌文書的流散

1907年英國斯坦因取走第一批寫卷;

1908年法國伯希和又取走一批寫卷;

1909年秋,伯希和竟將他取走的敦煌寫卷在北京展覽,羅振玉、王仁俊、蔣伯斧等學者看到大為吃驚;

1910年清政府開始押運經卷,但遭到極大破壞;

1912年日本橘瑞超、吉川小一郎竊走1000卷左右;

1914年斯坦因再次竊走一批寫卷;

1914—1915年間俄國的奧登堡多次到敦煌竊走18000卷左右;

三、敦煌學一名的提出

“敦煌學”一名則是國學大師陳寅恪於1930年首次提出來的。是年著名學者北平師范大學教授陳垣完成了《敦煌劫餘錄》一書,遂請陳寅恪先生為之作序。陳寅恪在序言中說:“一時代之學問,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敦煌學者,今日世界學術之新潮流也。自發見以來20餘年間,東起日本,西迄英法,諸國學人各就其治學范圍,先後咸有所貢獻。”

回眸百年敦煌學歷程,敦煌學研究從小到大,從零到系統,從無序到有組織、有規劃, 研究保護相得益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的被動局面逐漸得到扭轉。如今,研究的重鎮與高地都在中國。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幾代學者的推動。敦煌研究院已多次舉辦敦煌學國際研討會,使敦煌學更加深入人心。也印證了季羨林先生的那句話:“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




⑧ 敦煌學的地位和意義

我認為,如果要為敦煌學下一個定義的話,是否可以概括成這樣一句話:敦煌學是以敦煌及相關地區遺存的古代文獻、藝術品及該地域的歷史、地理、人文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門國際性、綜合性的學科。

我們先來看「敦煌學」這個概念的外延,即其所指對象的范圍。

第一,「敦煌及其相關地區」是一個廣義的不特別確定的大范圍。鑒於古代「西域」范圍的不確定性,鑒於「絲綢之路」的豐富內涵,又鑒於古代敦煌與瓜州、沙州、甘州、涼州、肅州乃至西州的密切關聯,也鑒於其與吐蕃、西夏等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的關系,敦煌的相關地區可以包括絲路古道上現今武威、張掖、酒泉、吐魯番以至哈拉浩特(黑城)及青海柴達木盆地一帶地區。又從歷史文化因緣(包括出土文物的特殊性與同一性)考慮,目前我國學術界又習慣將與敦煌西鄰的吐魯番地區統一起來一並考慮,統稱為「敦煌吐魯番學」,而吐魯番的相關地區又可以包括圍繞塔里木盆地的古龜茲、樓蘭、於聞地區。

第二,敦煌學的「國際性」表現為:(l)敦煌出土文物已流散、保存在中、英、法、俄、日、韓、印度、美、丹麥、瑞典等國;(2)世界上不少國家均已建有較穩定的關於敦煌學的研究機構,包括開設相關講座與系、科,培養新老交替、代代相承的研究人才;(3)關於敦煌學的國際間合作與交流相對頻繁而且穩固,卓有成效,不少國家建有相應的學術團體;(4)敦煌莫高窟已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有關敦煌文化及其學術知識的普及化程度越來越高。

第三,敦煌學的「綜合性」主要表現在:

(l)它的治學范圍涉及宗教、歷史、地理、多民族語言、文學、考古、美術、音樂、舞蹈、天文、歷法、醫學、體育、數學、建築、民族、民俗等多門學科知識,而且與中亞學、絲路學、簡牘學、藏學等都有交叉;(2)它的治學方法融會中西、兼收並蓄,不拘一格,既有中國的傳統方法,又有反映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手段;(3)研治敦煌學者幾乎都是來自各種學科的學者、專家,很少有單純、專一的「敦煌學專家」。

敦煌學的內涵,也就是反映這個概念本質屬性的內容,似應包含它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學科理論。

敦煌學的研究對象,到目前為止,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l)藏經洞所出古代文獻(俗統稱「敦煌遺書」)及相關文物;(2)敦煌地區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東千佛洞、水峽口下洞子、肅北五個廟、一個廟、玉門昌馬石窟等)保存的以壁畫、雕塑為主的藝術品及石窟建築、型制;(3)敦煌地區的歷史、地理、人文及與此密切相關的史跡、遺址、景觀、民俗以及其他出土文物(如漢晉簡牘等);(4)保護與修復敦煌石窟及相關文物的科技手段與理論;(5)在研究上述內容基礎上開展的為當代服務的文學藝術創作。以上五個方面的對象有一些不確定性,而且會隨著研究的深入縮小或擴展。

敦煌學的研究方法當然是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的,但可以歸納成以下三種應用最多、最基本的方法:(l)中國古代文獻整理與研究的傳統方法;(2)文物、考古學最基本的實地踏查、測繪、挖掘、臨摹、復原及現代化學、物理手段及電腦技術等;(3)各文明體系及各民族文化比較研究的方法。

敦煌學的學科理論,是在對敦煌學的概念、范圍、方法以及研究歷史、現狀、前景作科學的探索與總結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與完善起來的。應該承認,盡管敦煌學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由於這門學科的特殊性與復雜性,其學科理論的建構還是很不完善的,其中十分關鍵的、與該學科形成有特殊意義的一些問題(如藏經洞封閉的真正原因、藏經洞的歷史文化背景、敦煌文物流散的一些重要細節等),至今還未給世人一個明晰的解釋;至今尚未見有較權威、系統的敦煌學理論專著問世。值得學術界高興的是,由中國眾多專家、學者共同編撰的世界上第一部《敦煌學大辭典》已於1998年底正式問世,這標志著這門學科的基本成熟;但是學科理論的高度完善,還有賴於各國專家的共同努力。

必須強調指出的是,敦煌學在其研究對象、范圍、方法及學科特點、學科理論等方面,還帶有相當多的「模糊」色彩,也就是還有許多不確定性、不規范性,它與另外一些學科(如絲路學、簡牘學、藏學等)還有一些難以理清的枝蔓交叉;在國際漢學界,對敦煌學的科學界定似乎也還處在「說不清、道不明」的狀態。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它還是一門「模糊學」。筆者始終認為,對一門新興學科有不同的界定與解說屬於學術研究中的正常現象,是促進學術發展的好事情。從「模糊」到逐漸清晰的過程,也是一門學科形成、發展的必由之路。

⑨ 敦煌莫高窟在中國佛教界中的地位

首先,莫高窟以及其他石窟都是佛教藝術勝地,但是由於佛教的核心回是佛學,而不是單純的藝術,答所以,在佛教界不會時常強調它的地位,但並不表示不入流,你可以嘗試問問他們,誰會敢說大量的佛陀造像及佛本生圖不入流?
其次,在佛學里有一個論點,各派都承傳的,那就是破執,一味的追求藝術效果,就算是有執見,需要破除,畢竟修佛者是人,那麼興盛的佛教活動都會存在於人群之中。
再次,莫高在北魏時期參與修建時期是有出家人介入的,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加之其所在之地又是歷代戰亂殺伐之地,僧伽體系早就盪然無存了,這倒不是國家搞的,至於說到藏經洞問題,其實和本題無關,那個是光緒時期的一個意外發現,而且裡面所藏的文獻,不止佛經,還有大量日常文書等,但都是殘卷或者草稿,其來源尚無定論,但是可以確定並不是為了保存佛經的刻意行為,因此其學術價值遠遠大於宗教價值,也就沒有在佛教界產生太大的朝聖心理。
最後,說到敦煌,歷史上戰亂不息,一次意圖朝聖者也不會選擇那裡,而且近現代佛教興盛之地大都集中在中國中央腹地四周,敦煌對於大多數信徒來說路途太遠,可望而不可即,也就沒能發展成為聖地,倒不是佛教界排斥,而是歷史,習俗使然。

⑩ 我想了解一下敦煌的歷史

歷史

春秋時,此地因「地產好瓜」得名瓜州。戰國時,月氏逐漸強大,吞並羌人,趕走烏孫,這里屬大月氏國。

秦漢之際,雄踞漠北的匈奴崛起,打敗月氏,占據敦煌。西漢武帝時,經過反擊匈奴的戰爭,迫使匈奴「遠循」,河西地區歸入漢朝版圖;元鼎六年(前111年)設置敦煌郡,意「敦,大也,煌,盛也」,為河西四郡之一。

張騫通西域的「鑿空」之行,開通了影響深遠的絲綢之路。新莽時一度改稱敦德。東漢建立,復名敦煌郡。竇融率河西歸服。由於北匈奴控制了西域,敦煌郡既擔負著防禦匈奴進攻的重任。這一時期,敦煌經濟發展、地位提高,中央主管西域事務的護西域副尉長駐敦煌,這里成為統轄西域的軍政中心。

魏文帝曹丕篡位以後,派兵消滅了河西的割據勢力,委派尹奉為敦煌太守。西晉時敦煌出現了索靖、索襲、宋纖、氾騰等一批名儒。前涼以這里地處大漠之中,而置沙州,後來成為西涼國都。

東晉前涼時將敦煌、晉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護、戊巳校尉、玉門大護軍三營合設沙州;前秦二年(366年)始開鑿莫高窟;隆安四年(400年)李暠建西涼國,初都敦煌。

北魏初(439年)置敦煌鎮,526年置瓜州,敦煌為治所。漢魏之際多戰亂,但敦煌經濟日漸繁榮,中原文化傳播,佛教東漸,成為五涼文化中心。北周初置沙州,564年為鳴沙縣,屬敦煌郡,因鳴沙山得名。

隋朝初廢郡置瓜州,初期敦煌被游牧民族突厥及吐谷渾占據。隋煬帝即位後,出兵擊破吐谷渾,西突厥也被迫投降,重新控制敦煌,絲綢之路再度打通。大業三年(607年)復置敦煌郡,罷鳴沙縣復名敦煌縣。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置沙州,敦煌進入興盛時期。建中二年(781年),為吐蕃佔領,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人士張議潮募兵集眾起義,經過血戰奪回敦煌城,使河西地區重歸唐王朝,大中五年(851年)唐廷在敦煌設置歸義軍,並任命張議潮為敦煌歸義軍節度使。

後梁末帝朱友貞乾化二年(914年)敦煌迎來一位新的統治者曹議金。他主張與近鄰修好並大力農牧業,使敦煌恢復了一派繁華的景象,莫高窟的開始了一個以大洞窟開鑿為主的時代。

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敦煌為西夏佔領,統治敦煌達191年。元滅西夏後,於至元十四年(1277年)復設沙州。1280年升為沙州路總管府,隸屬甘肅行中書省。

明朝永樂三年(1405年)改為沙州衛,後增設罕東左衛。嘉靖七年(1528年)因葉爾羌汗國攻擊,關閉嘉峪關,從此瓜州、沙州成為葉爾羌汗國領土。

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設沙州所,旋升為沙州衛。雍正四年(1726年),從甘肅56州縣移民2400多戶到沙州屯墾。乾隆三十五年(1760年)改為敦煌縣。1949年9月28日敦煌為中國共產黨控制,10月7日成立敦煌縣人民政府,屬酒泉地區。

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87年9月28日撤縣設敦煌市(縣級),隸屬於地級酒泉市。

敦煌位於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曾經擁有繁榮的商貿活動。境內有漢代所築的兩座長城關隘玉門關和陽關,均為軍事要塞,是漢唐王朝和西域的分界點。

後人詩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以及古琴名曲「陽關三疊」等,都是指此處。今兩關及長城遺址尚存。附近還有懸泉置遺址,為漢晉時期的驛站遺址。

(10)論述敦煌在中國歷史的地位擴展閱讀:

一、概覽

敦煌市,隸屬於甘肅省酒泉市,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處,介於東經92°13′—95°30′,北緯39°40′—41°40′之間,總面積3.12萬平方千米。

截至2016年,敦煌市下轄轄9個鎮,總人口18.94萬人。實現生產總值106.40億元,其中:一產增加值14.59億元,二產增加值27.06億元,三產增加值64.7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3.71:25.43:60.86。人均生產總值達到73987元。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2012年,入選「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二、人口民族

1、人口

截至2016年末,敦煌市常住總人口達到18.94萬人,戶籍人口14.3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01‰,比2015年上升2.71‰;全年出生1469人,出生率9.98‰,上升3.08‰;死亡879人,死亡率5.97‰,上升0.37‰。

2、民族

敦煌市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滿族、土族、哈薩克族、東鄉族、裕固族等27個。

三、景點

截至2016年末,敦煌市境內有各類文物景點265處,有3處世界文化遺產,分別是莫高窟、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6單位4處,分別是莫高窟、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敦煌境內長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

5A級景點1處(鳴沙山‧月牙泉),4A級景點2處(陽關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3A級景點8處(敦煌影視城、三危山景區、敦煌夜市、敦煌同舟島、敦煌雷音寺、敦煌光電博覽園、黨河生態公園和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鎮民俗文化旅遊景區),2A級景點1處(敦煌歷史博覽園),1A級景點1處(白馬塔)。




參考資料:網路-敦煌市

閱讀全文

與論述敦煌在中國歷史的地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