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近代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和歷史選擇

近代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和歷史選擇

發布時間:2021-03-04 04:07:27

1. 近代以來中國歷史和人民所進行的"三大選擇"是什麼

資本主義改革、民族解放戰爭、解放戰爭

2. 怎樣認識資本帝國主義與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和歷史選擇

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客觀上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這與西方殖民主義者宣揚的「侵華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幫助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它對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觀上發生的,正如馬克思所說,它們只是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

隨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加深,帝國主義越來越成為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最主要障礙。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通過發動野蠻的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從各方面控制和操縱了中國,在政治上,帝國主義列強踐踏了中國神聖的主權,在中國割佔領土,攫取了中國的海關主權、司法主權和外交權等許多特權;在經濟上,帝國主義列強控制和掌握了中國的海關,壟斷了中國的金融、航運、進出口貿易等經濟特權,牢牢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在文化上,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在中國傳教,辦醫院,辦學校,吸引留學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國人民的精神,培養為他們侵略政策服務的買辦文人;另外,帝國主義列強還在侵略的過程中,殺人放火、搶劫財物,無惡不作,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給中國人民帶來無法估量的精神損失和精神傷害。

帝國主義的侵略使得中國人民開始總結教訓,尋找救國的道路和御敵的方法,中國人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由於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統,救亡圖存成了時代的主旋律。近代以來,中國的志士仁人正是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和民族意識,歷經千辛萬苦,不怕流血犧牲,去探索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戰爭後的戊戌變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這面愛國主義的旗幟下發生的。這些斗爭和探索,使中華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標志著中華民族進一步的覺醒。

3. 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有功還是無功,有理還是無理論述帝國主義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和歷史選擇

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總的來說是無功的,無理的。當然並不能完全的說帝國主義侵華是完全無作用的,如鴉片戰爭使中國的一部分知識分子覺醒,他加速了封建主義的毀滅速度。
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客觀上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這與西方殖民主義者宣揚的「侵華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幫助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它對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觀上發生的,正如馬克思所說,它們只是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
隨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加深,帝國主義越來越成為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最主要障礙。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通過發動野蠻的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從各方面控制和操縱了中國,在政治上,帝國主義列強踐踏了中國神聖的主權,在中國割佔領土,攫取了中國的海關主權、司法主權和外交權等許多特權;在經濟上,帝國主義列強控制和掌握了中國的海關,壟斷了中國的金融、航運、進出口貿易等經濟特權,牢牢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在文化上,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在中國傳教,辦醫院,辦學校,吸引留學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國人民的精神,培養為他們侵略政策服務的買辦文人;另外,帝國主義列強還在侵略的過程中,殺人放火、搶劫財物,無惡不作,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給中國人民帶來無法估量的精神損失和精神傷害。
帝國主義的侵略使得中國人民開始總結教訓,尋找救國的道路和御敵的方法,中國人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由於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統,救亡圖存成了時代的主旋律。近代以來,中國的志士仁人正是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和民族意識,歷經千辛萬苦,不怕流血犧牲,去探索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戰爭後的戊戌變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這面愛國主義的旗幟下發生的。這些斗爭和探索,使中華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標志著中華民族進一步的覺醒。
(回答該題應分別敘述帝國主義侵略在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等方面加以說明,以增強論點的說服力,同時揭露侵略者鼓吹「侵華有功」的顛倒黑白的丑惡嘴臉。)

4. 論述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與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和歷史選擇。

以下是本問題的參考答案,所有請樓主採納,哈哈哈!!!

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總的來說是無功的,無理的。當然並不能完全的說帝國主義侵華是完全無作用的,如鴉片戰爭使中國的一部分知識分子覺醒,他加速了封建主義的毀滅速度。
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客觀上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這與西方殖民主義者宣揚的「侵華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幫助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它對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觀上發生的,正如馬克思所說,它們只是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
隨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加深,帝國主義越來越成為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最主要障礙。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通過發動野蠻的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從各方面控制和操縱了中國,在政治上,帝國主義列強踐踏了中國神聖的主權,在中國割佔領土,攫取了中國的海關主權、司法主權和外交權等許多特權;在經濟上,帝國主義列強控制和掌握了中國的海關,壟斷了中國的金融、航運、進出口貿易等經濟特權,牢牢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在文化上,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在中國傳教,辦醫院,辦學校,吸引留學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國人民的精神,培養為他們侵略政策服務的買辦文人;另外,帝國主義列強還在侵略的過程中,殺人放火、搶劫財物,無惡不作,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給中國人民帶來無法估量的精神損失和精神傷害。
帝國主義的侵略使得中國人民開始總結教訓,尋找救國的道路和御敵的方法,中國人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由於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統,救亡圖存成了時代的主旋律。近代以來,中國的志士仁人正是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和民族意識,歷經千辛萬苦,不怕流血犧牲,去探索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戰爭後的戊戌變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這面愛國主義的旗幟下發生的。這些斗爭和探索,使中華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標志著中華民族進一步的覺醒。
(回答該題應分別敘述帝國主義侵略在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等方面加以說明,以增強論點的說服力,同時揭露侵略者鼓吹「侵華有功」的顛倒黑白的丑惡嘴臉。)

5. 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有功還是無功,有理還是無理論述帝國主義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和歷史選擇。

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總的來說是無功的,無理的。當然並不能完全的說帝國主義侵華是完全無作用的,如鴉片戰爭使中國的一部分知識分子覺醒,他加速了封建主義的毀滅速度。

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客觀上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這與西方殖民主義者宣揚的「侵華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幫助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它對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觀上發生的,正如馬克思所說,它們只是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

隨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加深,帝國主義越來越成為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最主要障礙。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通過發動野蠻的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從各方面控制和操縱了中國,在政治上,帝國主義列強踐踏了中國神聖的主權,在中國割佔領土,攫取了中國的海關主權、司法主權和外交權等許多特權;在經濟上,帝國主義列強控制和掌握了中國的海關,壟斷了中國的金融、航運、進出口貿易等經濟特權,牢牢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在文化上,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在中國傳教,辦醫院,辦學校,吸引留學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國人民的精神,培養為他們侵略政策服務的買辦文人;另外,帝國主義列強還在侵略的過程中,殺人放火、搶劫財物,無惡不作,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給中國人民帶來無法估量的精神損失和精神傷害。

帝國主義的侵略使得中國人民開始總結教訓,尋找救國的道路和御敵的方法,中國人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由於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統,救亡圖存成了時代的主旋律。近代以來,中國的志士仁人正是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和民族意識,歷經千辛萬苦,不怕流血犧牲,去探索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戰爭後的戊戌變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這面愛國主義的旗幟下發生的。這些斗爭和探索,使中華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標志著中華民族進一步的覺醒。

(回答該題應分別敘述帝國主義侵略在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等方面加以說明,以增強論點的說服力,同時揭露侵略者鼓吹「侵華有功」的顛倒黑白的丑惡嘴臉。)

6. 在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壯闊進程中,歷史和人民為什麼做出「四個選擇」

1.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成為引領中華民族從貧弱走向復興的堅強核心。在近代中國,伴隨艱苦卓絕的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各種社會力量及代表人物紛紛登台亮相,至民國初年政黨派別多達300餘個,但它們因階級和歷史的局限,沒有也不可能把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歷史重任擔當起來。能夠擔當這個歷史重任的,只能是中國共產黨。

2.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為中國社會發展進步提供思想武器和科學指南。為拯救民族危亡,先進的中國人曾尋覓嘗試過西方的各種思想武器,但都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一經傳入中國,便受到先進知識分子的推崇。

3.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真正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在新中國成立前相當長一個時期內,中國面臨著多種道路選擇,如以國民黨統治集團為代表的主張走「三民主義」舊的道路;以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黨為代表的主張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以中國共產黨為主要代表的主張建立一個由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走社會主義道路。

4.經過徹底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毅然決然地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因為社會主義道路,是發展中國、造福人民的唯一正確道路。只有堅持走這條道路,才能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加快民族復興的步伐;才能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充分調動億萬群眾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由此可見,歷史和人民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天經地義的。

7. 1.試論述資本帝國主義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與歷史選擇

近代中國受到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這是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也是決定近代中國社會性質、革命性質的重要依據。

資本一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是產生近代中國社會基本矛盾和各種社會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國社會落後貧困的根本原因。

1、帝國主義的入侵,讓我們知道落後就要受欺負,喚醒沉睡的國人及政府。
2、使國民發奮自強,讓經濟、科技、軍事、文化等等大幅度的提高。
3、促進各民族和各個黨派的合作,讓整體國民更團結。
4、同時也應看到帝國主義入侵給國家帶來的巨大損失,讓我們明白和平社會的來之不易。
5、我們政府過去和現在的態度:周總理的態度「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永遠不會侵略別的國家,但是對侵略我們的也絕不會任其欺負,必將給其狠狠的還擊」。溫總理的態度「中國目前需要穩定的發展,30年、50年,但是不懼怕任何國家政府的威脅,中國有按照自己國家情況自主發展的權

外國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勾結,造成了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反動統治,就成了近代中國革命的兩大基本任務。偉大的近代和現代的中國革命,就是在這些基本矛盾的基礎上發生和發展起來的。?從兩個大的方面:對中國的不利影響;對中國的有利影響,主要是打破自然經濟,加速現代化進程。

8. 結合中國近現代史史實論述中國人民的三大選擇

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必然性:

事實表明,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改良主義、舊式的農民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其他種種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中國期待著新的社會力量尋求先進理論。這時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而五四運動促進了其在中國的傳播和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所以這種全新的社會力量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基礎是必然的。

正確性:(1)馬克思主義使得中國先進分子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轉向馬克思社會科學主義

(2)當時經濟文化落後,軍閥混戰,帝國列強侵略下的中國只有靠馬克思主義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

(3)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是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關鍵,它聯合了工人農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眾基礎

(4)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思想條件,其理論也成為共產黨黨內的指導理論。

歷史證明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是正確的,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

選擇共產黨的必然性: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因辛亥革命失敗而迷茫的人民群眾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為他們的斗爭開拓了通向勝利的新航道。從此,領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歷史地落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身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為之一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從此以後,「中國改換了方向」。

正確性:中國共產黨一開始便旗幟鮮明地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觀點來觀察和分析中國的問題,並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眾工作,它作為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的政黨,不僅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中國廣大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根本對立的;它掌握著馬克思主義這個銳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理論,為中國人民對於中國社會問題的解決指出了一條基本線索,指明了走向勝利的道路。 中國共產黨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指示了明確的斗爭目標.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的全部活動都是為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謀利益的,是為他們的解放事業服務的,它就敢於相信、發動和依靠群眾。中國共產黨採取群眾路線的革命方法,這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政黨和政治派別沒有也不可能採取的。它解決了其他黨派、團體所解決不了的中國革命的對象和動力問題,採取了其他黨派、團體所沒有採取過的依靠群眾的革命辦法。這個情況表明,它能夠勝利地擔當起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責任。

選擇社會主義的必然性:

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不適合中國國情,不符合中國人民的意志,不為中國人民所歡迎.也是是中國國內封建勢力所不允許的。總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從根本上決定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政策及其領導的中國革命的不斷勝利,促使民族資產階級放棄了「第三條道路」。資產階級的共和國讓位於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

進步性: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最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能最大限度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消滅了剝削,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同其他無產階級政黨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無產者的不同的民族的斗爭中,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列寧在創建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實踐中,創立了科學而完整的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理論,明確提出了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先鋒隊的論斷

社會主義先進性:社會主義與黨的指導思想

黨的綱領是黨的政治主張、奮斗目標以及行動路線和方針的集中概括和反映。

社會主義與黨的根本宗是全心全意為實現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最大最根本利益而奮斗

社會主義與我們的立國之本 四項基本原則

9. 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和歷史選擇論文一千字

1840~1859年
鴉片戰爭 19世紀40年代,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法、美等國也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更多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此時的中國處於農耕文明的晚期,政治腐敗,自然經濟占據統治地位,思想閉塞,已呈現出衰敗的跡象,於是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目標。腐敗的社會制度最終無法抵禦新興的資本主義,1840~1842年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被打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的失敗驚醒了先進的中國人,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第二次鴉片戰爭 19世紀50年代是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代,擴大國外市場和掠奪殖民地,成為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共同願望。由於中國自然經濟的抵制,資本主義的商品傾銷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英法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更加深入,中國逐步淪為外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太平天國運動 中國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最終引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它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由於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走向失敗。太平天國運動給清政府以沉重的打擊,同時也阻止了中國的殖民地化。
1860~1879年
洋務運動 19世紀60年代,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繼續發展,為掠取更多的侵略利益,在經濟上加緊侵略中國,使中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國內人民起義不斷,邊疆危機四起。面對內憂外患,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新式人才。洋務運動開始了中國的工業化,並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1880~1899年
中法戰爭 19世紀末期,世界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過渡。為了適應壟斷資產階級的要求,資本主義列強加緊爭奪商品市場、原料產地、資本輸出場所和殖民地。地域遼闊的中國成為它們爭奪的主要目標,中國邊疆危機四起,法國發動了中法戰爭。清政府以勝求和,與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法國奪取了越南,打開了中國西南的門戶。中法戰爭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刺激了列強進一步侵略中國的野心。
甲午中日戰爭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發展。由於國內市場狹小,國內階級矛盾尖銳,日本急需從侵略擴張中尋找出路,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並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都帶有現代意義的對外戰爭,主要標志就是海軍的出場和角逐。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慘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馬關條約》的簽訂,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社會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戊戌變法 甲午中日戰爭後,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已從商品輸出為主轉為資本輸出為主。它們不僅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而且加強了對中國的政治侵略,企圖瓜分中國的領土,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這是資產階級維新派進行的一次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也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雖然變法最後失敗了,但是它宣傳了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形成了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義和團運動 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浪潮,中國民族危機嚴重,外國傳教勢力活動猖獗,農民階級發動了義和團運動。義和團同帝國主義進行頑強的斗爭,體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斗爭的精神,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計劃。但是,由於農民階級的時代局限性和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義和團運動歸於失敗。這是一次旗幟鮮明的反帝愛國運動,是甲午中日戰爭以後中國人民反侵略、反瓜分的最高峰。
1900~1919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以後,對外侵略的要求變為資本輸出和分割世界。中國人民為反對外國侵略,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清政府企圖利用義和團抵制外國侵略。為了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和迫使清政府屈服,英、俄、日、法、德、美、奧、意聯合發動了侵華戰爭。這次戰爭鎮壓了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迫使清政府徹底屈服並與西方十一國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從此,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辛丑條約》 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資本輸出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的共同要求。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遇到了中國人民強烈的反抗。因此,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到,要想保證在中國的侵略利益,必需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所以,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8個侵略國和西、比、荷共11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這個條約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統治,並表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也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20世紀初,清政府完全變為帝國主義國家侵略中國的工具,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隊伍進一步擴大。這一切促使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和革命團體的廣泛建立。為了統一革命力量和進一步明確目標,在孫中山的倡導下,以興中會、華興會為基礎,聯合光復會等,於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民主革命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從此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清末「新政」 1900年後,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加劇,全國各地反壓迫、反侵略武裝起義風起雲涌,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迅猛發展,清政府統治危在旦夕。為了維護自身統治,清政府從1901年起陸續推行「新政」。「新政」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面對著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式,「新政」並不能幫助統治者度過危機。
黃花崗起義 同盟會成立以後,陸續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清政府的「新政」和預備立憲的破產,進一步暴露了其腐朽的本質。在孫中山、黃興等人的策劃下,1910年4月27日,由黃興直接領導的大規模反清起義——黃花崗起義,在廣州爆發。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它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式的發展,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
武昌起義 見前
辛亥革命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的侵略,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新政」的破產進一步暴露了清政府腐朽的本質。這一時期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擺脫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爭風起雲涌。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挽救民族危機,發展資本主義,掀起了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採取一系列革命措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成立了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洪憲帝制 袁世凱在鎮壓二次革命後,加緊復辟帝制。為取得帝國主義的支持,他大肆出賣國家主權,接受「二十一條」。帝國主義為擴大侵略利益,也積極支持袁世凱。1916年,袁世凱做上「中華帝國」的皇帝,改元「洪憲」。袁世凱稱帝不得人心,遭到舉國上下的一致反對。革命黨人掀起了護國運動,袁世凱調兵鎮壓無效,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凱憂郁而死。
新文化運動 辛亥革命失敗後,帝國主義通過扶植北洋軍閥,加深對中國的侵略,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繼續深化。一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發展資本主義。西方啟蒙思想在中國進一步傳播,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袁世凱又在文化領域推行尊孔復古逆流。以陳獨秀等人為代表,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愛思想影響的進步知識分子,1915年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開始了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反封建斗爭——新文化運動。它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人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了宣傳動員作用。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所接受,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1920~1929年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十月革命以後,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春天,工人階級隊伍壯大;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台,工人運動有了較大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傳播;共產國際對中國給予大力的幫助;1920年秋開始,共產主義小組在中國各地紛紛建立,這一切都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准備了條件。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舉行,後轉到浙江嘉興。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黨綱,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新型的無產階級政黨,它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還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從此,它開始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並為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奮斗。它的誕生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光明和希望,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的召開 一戰結束後,帝國主義國家為了分割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利益,特別是在中國的侵略利益,1921~1922年,美、英、日等國在華盛頓開會。華盛頓會議上,帝國主義國家達成了共同宰割中國的《九國公約》,這樣,中國仍然處於帝國主義列強共同統治的局面。在列強操縱下,中國各派軍閥展開更為激烈的爭奪,軍閥混戰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為了更好地領導人民進行民主革命,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制定了民主革命綱領,第一次在中國人民面前明確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 華盛頓會議以後,帝國主義既各自扶植依附於自己的封建軍閥,爭權奪利,又聯合干涉和鎮壓中國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國家卷土重來,加緊對中國進行掠奪,使一戰期間有所發展的中國民族工業,重新受到列強的壓迫。國內軍閥混戰不斷,戰火彌漫大半個中國。這一切導致國內經濟蕭條,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中國共產黨在二七罷工失敗後意識到,要戰勝強大的敵人,必須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於是,積極倡導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孫中山在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後,也意識到以前單靠國民黨一黨領導,依靠一派軍閥打另一派軍閥的方法,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國民黨需要新鮮的血液」。在中國共產黨和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4年初,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召開了旨在改組國民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孫中山在會上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並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這就使得國共兩黨實現了在政治上和組織上的合作。這次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礎,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在全國迅速開展起來。
北伐戰爭 革命統一戰線建立以後,全國的革命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工農運動迅速發展;以五卅運動為核心的反帝愛國運動日益高漲;經過兩次東征,廣東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而這一時期,在帝國主義的指使下,各派軍閥之間混戰不休,激起了人民的強烈反對。為了推翻軍閥統治,打倒帝國主義,1926年7月,國民政府出師北伐。北伐軍在不到半年時間里,就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直指黃河流域。北伐戰爭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有力地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南昌起義 見前
八七會議 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給中國革命造成了巨大損失。為了糾正陳獨秀的「右」傾錯誤,並為中國革命的發展指明方向,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會議給正處於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
1930~1939年
土地革命 1927年三大武裝起義失敗後,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向農村。為了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解除農民身上沉重的封建壓迫,充分調動農民的革命積極性,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的土地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線的指導下,各根據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使廣大貧雇農在政治上翻了身,經濟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證。它鞏固了工農聯盟,為中國革命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階級上和經濟上的保證。
九一八事變 日本對中國領土垂涎已久,早就確立了侵略中國的方針。1929~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日本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日本政府急於發動一場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藉以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緩和階級矛盾,並依靠掠奪中國的財富,來醫治經濟危機造成的創傷。當時中國國民黨政府正竭力「圍剿」紅軍,給日本以可乘之機。1931年9月8日,日本關東軍製造了九一八事變。事變發生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時間東北三省全部淪陷。第二年,日本扶植清廢帝溥儀做傀儡,建立偽滿洲國,中國東三省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
紅軍的長征 由於王明左傾錯誤的影響,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國工農紅軍中南方革命根據地無法立足,1934年10月,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經過兩年的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宣告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長征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圍剿」紅軍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長征保留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構成了以後領導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主幹;在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廣泛播下革命的種子。總之,長征一結束,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就開始了。
遵義會議 見教材108頁
一二九運動 華北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嚴重威脅到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繼續進行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中國共產黨主張「停止內戰,一致對外」,號召中國人民起來反對內戰,共同抗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北平學生率先開展抗日救亡斗爭,掀起了一二九運動。學生的愛國行為,打擊了國民黨的賣國政策,揭露了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陰謀,宣傳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救亡的正確主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它使學生開始走上了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
西安事變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在全國人民「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要求的壓力下,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於1936年12月12日,扣押了到西安督促「剿共」的蔣介石,實行「兵諫」,逼蔣抗日,這就是「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從有利於抗日的大局出發,經過多方努力促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顯示出中國各個階層要求實現團結抗日的強烈願望。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在全國人民面前表明團結抗日的誠意。它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七七事變 1936年,德、日、意法西斯在共同反共產國際的幌子下,勾結起來,同英法美帝國主義爭奪世界霸權。英法美對此採取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蓄謀已久的吞並中國、獨霸亞洲、稱雄世界的既定方針,1937年7月7日,悍然發動了七七事變,實施全面侵華的計劃。中國軍隊奮起抵抗,抗日戰爭由此開始。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為侵佔中國華北而蓄意製造了一系列事件,總稱「華北事變」,中華民族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中國共產黨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並接受了共產國際的建議,在瓦窯堡會議上,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在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蔣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要變中國為殖民地的野心,同時也威脅到國民黨的統治和英美帝國主義的在華利益。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成為中國人民最終獲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1940~1949年
中共七大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已發生根本變化,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也開始了局部反攻。為了迎接抗戰的勝利和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指明方向,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為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作了重要准備。
延安整風運動 為了肅清王明「左」傾錯誤在黨內的影響,加強黨的作風建設,1942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進行了整風運動。通過整風,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重慶談判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集團在美國的支持下,早已決定了內戰的方針,但為欺騙國內輿論,並為發動內戰做准備,採取了「假和平、真內戰」的反革命策略。1945年8月,先後三次電邀毛澤東去重慶,「共同商討」國內和平問題。為了盡力爭取和平,揭露美蔣反動派假和平的陰謀,以利於團結和教育廣大人民,中共中央派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到重慶同國民黨當局舉行和平談判。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重慶談判的舉行,在全國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的誠意,它雖然不能制止美蔣反動派發動內戰,但為國內贏得了短暫的和平局面。
三大戰役 1948年秋,敵我力量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共中央經過分析,認為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主力決戰的時機已經到來,於是連續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賴以發動內戰的主力,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
七屆二中全會 1949年春,在民主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夕,中國共產黨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這次會議解決了革命勝利以後,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10. 帝國主義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和歷史選擇

http://..com/question/57522609.html?si=2

閱讀全文

與近代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和歷史選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