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名將錄
一、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年)
名將的出世,往往是出現在這么幾個時期,一是割據之時諸侯混戰,二是結束分裂一統江山之際,三是中華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之間的戰爭。春秋戰國時期多名將,皆因這三種類型兼而有之,特別是趙國和秦國,更是名將輩出。
1、孫武(約前535—?),即以《孫子兵法》傳世的孫子,史稱「兵聖」,論起歷朝名將軍事影響,毫無疑問首推孫武,非但影響國人兩千多年,且其思想已經超越軍事領域成為世界的寶貴精神財富。
2、吳起(約前440—前381年),戰國時期衛國人,著有《吳子》一書,與《孫子》一文被後世並稱為《孫吳兵法》。吳起先後協助魯國抵抗齊國,又率魏國軍隊以少勝多,大敗過秦軍,但都受到了排擠。最後只好來到楚國被楚悼王任為相,使楚國又強大起來。但楚悼王死後,吳起竟然被亂箭射殺於楚悼王的屍體之上
3、曹劌(生卒年不詳),春秋魯國人,因《左傳》之《曹劌論戰》成名,「一鼓作氣、二鼓氣弱、三鼓氣衰」的典故即源於此。
4、趙襄子(?—前425年),春秋晉國後期,實權掌握在趙、韓、魏和智氏四家之手,以智氏最大。前455年,韓、魏、智聯手攻趙,趙襄子獨力支撐,又說服韓、魏倒戈,終取得「晉陽之戰」的勝利,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
5、孫臏(?—前316年),齊國軍事家,「知彼知已,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已,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已,每戰必殆」,此名言就出自他之口,另外「田忌賽馬」「圍魏救趙」的故事皆聞名中外。前354年和前341年,在與魏國大將龐涓的戰斗中,分別取得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使戰國初期的超級強國魏國從此雄風不再。
6、趙武靈王(約前340—前295年),趙國國君,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為了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襲,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實現富國強兵的戰略,使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7、樂毅(生卒年不詳),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諸葛亮年輕時的志向就是「文成管仲,武比樂毅」,可見樂毅在古代武將中的地位之高。公元前284年,身為趙國人的樂毅被燕國拜為上將後,指揮五國聯軍伐齊,連破70餘座城池,使齊國只餘下兩座城市。如果不是最後被排擠,說不定就滅了強大的齊國。
8、田單(生卒年不詳),齊國將領,齊國七十城失守後處於滅亡邊緣,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據守孤城即墨5年後,憑借「火牛陣」擊敗燕軍,並由防禦轉向反攻最後收復國土。
9、趙奢(生卒年不詳),公元前279年趙奢指揮「閼與之戰」擊敗強大秦軍。趙奢還有識人的本領,他經常與兒子趙括談論兵法往往處於下風,時人皆以為趙括軍事才能極佳,但趙奢卻留下遺言其子難堪大任,結果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果然喪師辱國。
10、白起(?—前258年),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全殲韓魏聯軍、攻陷楚都郢都、以及公元前的260年的長平之戰,皆其傑作,可以說白起的戰功奠定了秦朝統一江山的基礎。只可嘆長平之戰坑殺四十萬趙國俘虜太過殘忍了,因此白起最後被秦王逼迫自殺也可謂是報應了。
11、廉頗(前327—前243年),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將相和」、「負荊請罪」、「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等典故,都是對老將廉頗的高度贊賞,據說在其一生中的戰斗中,幾乎百戰百勝,在各國中有著崇高的威望。
12、魏無忌(?—前243年),魏國軍事家,史稱信陵君。信陵君先是「竊符救趙」挽救了趙國,後又於前247年組織各國合縱擊敗強秦,顯示了傑出的軍事才能,留有《魏公子兵法》一書。
13、李牧(?—前229年),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據守趙國北方邊境,以抗擊匈奴而成名。在秦滅趙之戰過程中,趙國因中反間計殺了李牧而導致亡國。
14、王翦(生卒年不詳),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是繼白起以後秦國的又一位名將,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連年征戰中,趙、魏、楚、齊、燕等五國皆由其父子率軍所滅。王翦指揮戰役中最有名的一戰是滅楚之戰。
15、王賁(生卒年不詳),與父親一起同為秦國名將,為秦朝統一大業立下汗馬功勞。最出名的是滅魏之戰中水淹魏都大梁。
16、蒙恬(?—前210年),蒙恬參與了秦朝統一六國的戰爭,又為抵抗匈奴的名將,據說還是毛筆的發明者。
17、章邯(?—前205年),秦末大將。率秦軍屢次擊敗陳勝、吳廣的起義軍,又於前208年在「定陶大戰」中擊敗項梁,無奈難以挽救秦朝滅亡的命運,在巨鹿之戰後投降項羽,又敗於劉邦大軍而自殺。
二、漢朝(前202—前220年)
兩漢經歷了「楚漢戰爭」「七王之亂」「光武中興」及抵禦外倭的一系列戰爭,各個時期都出現了一批名將。在楚漢戰爭中涌現了項羽、韓信、彭越、英布、樊噲、周勃等名將,東漢中興時又有鄧禹、耿龠、馮異、岑彭為代表的「雲台二十八將」,更多的是抵禦外族戰斗中的名將。其中韓信、衛青、霍去病這三位可謂是名垂千古的中華名將。
18、項羽(前232—前202年),「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成為謳歌項羽的千古佳句,何等英雄氣概的人物,推翻強秦殘暴統治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然頃刻間卻在「楚漢爭霸」中敗於不入流的劉邦手下。
19、韓信(前228—前196年),韓信熟諳兵法,可謂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為營,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都是他為後世留下的著名軍事典故。公元前196年,被呂後和蕭何設計騙殺,並被誅滅三族。
20、周勃(?—前169年),參與滅秦和「楚漢戰爭」的開國功臣。西漢建立後作為劉邦的親信,更是平定諸位異性王內亂的主將。最後又平定呂稚外戚,是匡扶漢室的重臣。
21、周亞夫(前199—前143年),是漢初名將周勃的次子,文景之治時期漢朝首屈一指的大將,為抵擋匈奴進攻、平定「七王之亂」建功立業,直至被景帝倚為臣相,卻因脾氣耿直得罪了皇上及太後等人,最後竟因家僕控告謀反而鋃鐺入獄,於是絕食抗議而亡。傳說早在他身為公子還沒位極人臣之時,即有相面老太斷言他將貴為公候,也會以餓死結束其一生,真為奇談。
22、李廣(?—前119年)「飛將軍」李廣真英雄也,一手好箭竟能射穿石虎,一千多年後《水滸傳》將花榮的綽號就起為「小李廣」。一生長期奮戰在抗擊匈奴的前線,使匈奴將士聞之喪膽,可惜最後卻還是兵敗而引頸自刎。
23、衛青(?—前105年),無論以何標准評選中華十大名將,都不會少了衛青。
24、霍去病(前140—前1117年),作為西漢征討匈奴的將領之一,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名氣一點也不遜色於衛青,只可惜英年早逝。
25、趙充國(前137—前52年)抗擊外族侵略的名將。趙充國平定羌族叛亂之戰有「窮寇莫追」之言,還創造了史上有名的屯田制。
26、陳湯,西漢末年大將,遠征西域的勝利終於結束了西漢與匈奴的百年戰爭。
27、劉秀(前6年—57年),公元23年的「昆陽之戰」,劉秀指揮綠林軍擊敗王莽主力,是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實現東漢中興的武將有「雲台二十八將」,實則劉秀才是軍事統帥。
28、馮異(?—34年)「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史稱「大樹將軍」,東漢中興和平定邊疆皆居功至偉,是史上良將之一。
29、馬援(前14—49年)「雲台二十八將」之一,以「馬革裹屍還」而被後世愛國將領立志效仿。
30、鄧禹(2—58年),位列「雲台二十八將」之首。
31、班超(32—102),為東漢鎮守西域多年,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而聞名,同胞兄妹班固、班昭也十分出名,史上少有。
三、三國時期(漢末—280年)
因《三國演義》一書,三國將領為百姓耳熟能詳,蜀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五虎將,魏有張遼、徐晃、李典、於禁、樂進、許諸等將,吳國有孫策、程普、呂蒙、黃蓋、陸遜等,但他們不能全部稱之為中華名將,而且他們只能稱之為「將」。能稱之為「帥」的只能是曹操、周瑜、諸葛亮和司馬懿。
32、周瑜(175—210)「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割據的局面,周瑜即此戰的統帥。由於《三國演義》的誤導,一般人誤以為赤壁之戰的功勞,諸葛亮要大於周瑜,其實周瑜才是此戰的真正指揮者。
33、關羽(?160—220年)關公作為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盡管失荊州成為俘虜被孫權殺了頭,但此後一千多年卻成為忠義的化身,上升至「武聖」地位被朝拜,全國各地都建起了關帝廟,只有孔夫子的文廟才有一比。
34、曹操(155—220年)曹操作為東漢末年最傑出的軍事家是無疑的,但大多數人卻忽略了這一點,恰恰是曹操消滅了諸多割據勢力才統一了北方,「官渡之戰」更是一場經典戰役,如果不是赤壁之戰失利,估計他就是統一中國的豪傑了。
35、張遼(169—222年)曹魏名將,武功高強,又謀略過人,多次建立奇功。
36、諸葛亮(181—234)後人往往把他作為千古名相,但「七擒孟獲」「六齣祁山」都是他親征而為,可謂戎馬一生,「草船借箭」「空城計」等故事更顯其睿智,但軍事謀略家的成就應該大於實際戰功。
37、司馬懿(179—251年)盡管名氣不如諸葛亮,但終成大氣該笑到最後的恐還屬於司馬懿了,諸葛亮六齣祁山因司馬懿而遇阻,司馬懿打下的良好基礎,終於成就了司馬氏建立了統一的西晉皇朝。
38、陸遜(183—245年)吳國傑出將領,擊敗劉備的「夷陵之戰」是歷史著名戰役。
39、鄧艾(197—264年)公元263年,魏國大將鄧艾率偏師,繞過姜維的蜀軍正面防禦,攻下蜀都成都,使蜀漢滅亡,為司馬氏統一中國功不可沒,然居功自傲,又被鍾會等人誣告其謀反,引起司馬昭猜疑而被殺,可謂是「出師雖捷身也死」十分冤枉。
40、羊祜(221—278年)西晉名將,為消滅孫吳政權實現統一大業奠定了基礎。同時還是一位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四、兩晉南北朝(266—316年)
兩晉南北朝,分分合合橫跨四百餘年,期間自然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期間北方諸雄紛起,五胡十六國君皆以紛亂的戰事中脫穎而出建立國家,南方雖有陶侃、祖逖、謝石、謝玄、檀道濟等名將,卻又都偏居一隅,軍事成就一般,名氣也遠不及因《三國演義》而被津津樂道的三國將領。因此兩晉南北朝缺乏著名的軍事統帥級人物。
41、杜預(222—284)作為大將先後北守邊關西征吳國,滅吳後又南定兩廣和交趾,為實現西晉皇朝的統一大業戰功卓著,
42、王浚(206—286年)率軍攻下了吳國都城建業,結束了三國分裂的局面。晉滅吳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突破長江天塹的江河進攻戰,此役創造了水陸俱進、多路並發、順流直下的大江河進攻方略,亦為後世用兵長江提供了借鑒。
43、劉淵(?—310年)西晉「八王之亂」後,趁勢而起創立了匈奴漢國,給了西晉王朝毀滅性的打擊。其自稱匈奴冒頓單於之後,冒頓單於實也為軍事奇才,不過史書將當時的匈奴列為外族,故本人也未將其作為中華名將。
44、石勒(286—333年)作為前趙將領東征西伐,最後建立了後趙政權,是從奴隸到皇帝的唯一一人。
45、陶侃(259—334年)東晉名將,為穩定東晉初年動盪不安的政局頗有建樹。還是陶淵明的祖先
46、祖逖(266—321)以「聞雞起舞」成名的東晉大將,北伐之戰收復諸多失地,可惜沒有完全取得勝利就去世了。
47、桓溫(312—373年)東晉大將,立志統一的他曾三度北伐,可惜錯失大好良機。
48、謝玄(327—388年)與叔叔謝石一起指揮了著名的「淝水之戰」。
49、符堅(338—335年)統治期間,先後滅亡了前燕、前涼,統一了北方,卻不知如何莫名其妙地在「淝水之戰」潰敗,一代英雄最終成為了狗熊。
50、慕容垂(326—396)後燕建立者,是一名傑出的軍事家。
51、劉裕(363—422年)討桓玄、滅南燕、收巴蜀、克長安,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取代東晉建立了南宋政權。辛棄疾曾寫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樣豪邁的詞句,贊揚他的功績,遺憾地是他只做了半世英雄,目的僅是奪權而已。
52、檀道濟(?—436)南北朝時期宋之大將,北伐立下赫赫戰功,因其威名被冤殺, 「自毀長城」 的典故就指此事。
53、韋睿(?—436)南梁名將,在與北魏「鍾離之戰」中取得以少勝多的大勝。
54、拓跋燾(408—452)北魏太武皇帝,親率北魏鐵騎,滅亡了夏國、北燕、北涼等諸多政權,統一了北方;向北,橫掃了占據蒙古大漠的柔然汗國;向南,屢次挫敗南朝,並占據了劉宋的河南之地。
55、斛律光(515—572)北齊名將,驍勇善戰,在與北周的戰爭中多次取勝。無奈正處於高氏暴君統治時期,逃不了被殺的命運。
56、宇文泰(507—556年)西魏的實際統治者和北周的奠基者。
57、冼夫人(522—602年)生活在廣東,致力於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在戰亂紛爭的南北朝時期,保持了嶺南地區百多年的穩定,是真正的巾幗英雄。
南北朝時期,十六國時期的前趙劉曜、後趙石虎、夏之赫連勃勃也驍勇剽悍,但皆為殺人不眨眼的傢伙,北魏之楊大眼、南齊之裴叔業、東魏之高歡、陳朝之陳霸先、蕭摩訶也名重一時。
五、隋朝(581—618年)
隋朝雖存世僅38年,卻奠定了後世數百年統一封建皇朝的基業。為隋朝統一立下大功的有統帥楊素、虎將韓擒虎、劉方、賀若弼等,但其時陳朝弱小,滅陳之戰順風順水,就不將他們列入史上名將之列了。隋末農民起義,諸雄混戰一番,反而是由貴族出身的李氏家族奪取了政權,哪一位義軍首領都稱不上名將。
六、唐朝(618—907年)
大唐是中國最強大的皇朝,因處於盛世,名將反而不多,主要集中於唐初和安史之亂。
58、李世民(598—649)文功武治的唐太宗,毫無疑問是史上最傑出的軍事統帥。
59、平陽公主(生卒年待考)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她與父兄一起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死後以軍禮下葬的唯一一位公主。
60、李靖(571—649)非但是唐初開國軍功第一人,還是一名軍事理論家,將成功的治軍、作戰經驗整理成書傳世,
61、秦瓊(571—638)唐初開國功臣,不知哪位好事者編出「關公戰秦瓊」取笑吹牛者的故事,讓秦瓊同志名氣更大。
62、尉遲敬德(585—658年)唐初名將,後世人將其和秦瓊放在一起,成為了兩位「門神」。
63、程咬金(593—665年)民間演義中名頭遠大於其它開國功臣,「程咬金三斧頭」成了最為流行的諺語之一。
64、李績(594—667)即有名的徐茂功也,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民間演義中幾乎被神化了。
65、蘇定方(592—667)早期追隨它人南征北戰,後來在開拓西域的戰事中立下殊勛。
66、薛仁貴(614—683年)唐朝名將。
67、安祿山(703—757年)結束大唐盛世的「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
68、郭子儀(697—781年)平定「安史之亂」的首功之臣,在唐皇朝風雨飄搖之際,不愧「中興名將」之譽。
69、李泌(722—789年)為平定安史之亂、討伐李希烈、抗擊吐蕃入侵作出了卓越貢獻;還寫有《議復府兵制》一書。
70、黃巢(?—884年)唐末率義軍轉戰萬里,摧枯拉朽般地地動搖了大唐王朝,並建立大齊政權。「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由於最終未能成功而且濫殺無辜,只能被史書稱之為流寇了。
七、五代、遼、宋、金、元時期(907—1368年)
五代時期最有名的要數朱溫和李克用,實也為唐末將領,其它五代十國的將領要麼名氣不夠,要麼殘忍無比,稱不上名將。遼、金、元其時要遠比同時期的漢族軍隊強大得多。石敬塘之流甚至自稱兒臣,宋朝雖然富裕,軍事上卻是弱者,經常丟人現眼地稱臣納貢,讓國人讀這段歷史十分氣悶。
71、李克用(856—908年)唐末鎮壓黃巢起義軍,率沙陀、韃靼兵攻入關中,迫黃巢軍撤出長安,以功封為晉王。後被其子追謚為後唐太祖。
72、朱溫(852—912年)隨黃巢義軍而起家,被任命為同州防禦史;隨後叛變與唐軍一起鎮壓起義軍,成為割據一方的藩鎮,還被封為梁王;協助唐昭宗誅殺宦官有功,即控制朝廷大權,最後弒君篡位建立起後梁政權,成為後梁太祖皇帝。
73、耶律阿保機(872—926年)遼太祖,經過多年的征戰,把北方各族統一在自己的政權統治之下,建立起幅員廣闊的遼王朝。
74、耶律德光(902—947)遼太宗,在位期間滅了後晉,拓展了疆土,使大遼更加強大。
75、趙匡胤(927—976年)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由將領一躍為皇帝,統一了大半個中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只是我覺得毛澤東將「唐宗宋祖」並列寫入《沁園春·雪》,是有些抬舉趙匡胤了。畢竟,他「杯酒釋兵權」的計策是緩解了內亂之憂,但卻使終宋一朝崇文抑武,始終受到外族的欺凌。
76、耶律休哥(?—998)遼國著名將領,在多次遼宋激戰中大敗宋朝軍隊。
77、楊業(?—986年)楊家將滿門忠烈,說的就是楊業及其子孫的故事。楊業原系北漢將領,隨主歸附北宋,在宋遼戰爭中曾取得雁門關大捷而英名遠揚,後因寡不敵眾被俘,在遼軍敵營中絕食三日而殉國。
78、狄青(1008—1057年)北宋名將首推狄青,盡管北宋重文輕武,始終受到遼和西夏的威脅,而狄青卻在北宋將領中脫穎而出,十分不易。
79、完顏阿骨打(1068—1123)金太祖,金朝創立者。
80、完顏宗弼(?—1149年)即金兀術。《說岳全書》過多渲染了金兀術的敗績,使後人對其戰功多有誤會。其實他在金朝出將入相功勛卓著。綜觀其一生在軍事領域的表現,連連大破宋朝名將宗澤、韓世忠,平定中原,追擊宋朝皇帝趙構迫使宋朝上表稱臣,確立了金朝不可撼動的超級政治大國地位。
81、岳飛(1103—1142年)作為一身浩然正氣的民族英雄,被宋高宗和秦檜殺害於風波亭,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知名的冤案。
82、張世傑(?—1279年)南宋末年將領,與陸文夫、文天祥一起被稱為「宋亡三傑」。南宋都城臨安被攻陷後,他曾多次指揮部隊堅決抵抗元軍,且戰且退一路護送新帝南下直至沒有了退路,陸文夫與幼帝跳海後,他也隨軍而亡。
83、成吉思汗(1162—1227年)可謂世界上古往今來最偉大的軍事統帥。由於其名聲太響亮,以至其手下諸將的名聲反而不響了,協助成吉思汗成就大業的「蒙古四傑」:木華黎、博爾術,遠征西亞和東歐的哲別,其實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將領。
84、伯顏(1236—1295年)攻陷臨安俘虜宋帝的元朝開國功臣。
八、明朝(1368—1644年)
在朱元璋的統帥下涌現了一批諸如徐達、常遇春、李文忠、藍玉等開國名將,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皇朝。明朝中後期皇帝雖多為混蛋,可是卻出現了戚繼光、於謙、鄧子龍、史可法等多位民族英雄,以致腐敗的明王朝居然苟延殘喘延續了近300年。
85、朱元璋(1328—1398),從一個乞丐成長為一名軍事統帥及登基成為大帝,真是傳奇。武功堪比唐太宗,文治可差得太遠,為維護專制統治簡直是殺人如麻,但比起宋太祖來可是高明多了。
86、徐達(1332—1385年)開朝諸將首功之臣,大明朝的軍事統帥軍功卓著,先是協助朱元璋戰勝了強大的陳友諒和張士誠,後又大敗元軍收復北京一統江山。
87、戚繼光(1528—1588)有兩件事值得一提,一是組建了「戚家軍」,掃平了兇悍的倭寇,可稱為民族英雄,二是作出了修建明長城的特殊貢獻。
88、袁崇煥(1584—1630年)明朝末年內憂外患,軍事實力也明顯下降,幸虧有袁崇煥守在關外,擋住了日益強悍的滿清武裝。怎奈生性多疑的崇禎竟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竟將袁崇煥外以磔刑,棄屍於市,大明朝怎麼能大廈不會傾覆?
89、李自成(1606—?)李自成幾乎是黃巢的翻版,盡管威風八面地攻進北京,建立了大順朝,可皇帝位置還沒坐熱,就被入關的清軍趕下了台,失去了蹤影。
90、鄭成功(1624—1662)打敗荷蘭侵略者收復台灣居功至偉,可嘆天妒英才,鄭成功英年早逝。
91、秦良玉(1574—1468)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傑出的女將,一生為保衛大明朝征戰無數,戰功卓著,被明朝皇帝封為「鎮東將軍」。
92、吳三桂(1612—1678)是最為出名的叛將,「沖冠一怒為紅顏」還情有可原,但一生三叛實難讓人理解。
十二、清朝(1644年—1911年)
清朝近三百年,從世界最強蛻變到受盡欺凌,其名將也體現了不同時期的特徵。早期多為傑出軍事統帥,中晚期旗人將領日漸平庸,直至太平天國起義,才出現了一批湘淮名將。另外太平天國軍隊中也出現了楊秀清、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等名將,在抵禦外國侵略的過程中出現了關天培、僧格林沁、鄧世昌等民族英雄,但他們最終皆遭到慘敗,就不將其列入百位將領了。
93、多爾袞(1612—1650年)與同為軍事統帥的父親努爾哈赤和兄長皇太極比較更為傑出,他繼承了父兄的才能,為滿人入關建立殊勛,最終奠定了大清300年的宏偉基業。沒有哪一位清朝將領能夠與多爾袞比肩?
94、施琅(1621—1696)原為鄭成功的部下,因觸犯軍法而叛逃成為清廷的走狗,施琅熟悉鄭氏軍情和台風規律,在其任福建水師提督期間,終於率清軍攻克台灣為清朝統一了全中國,客觀上也建立了功勛。
95、康熙(1654—1722)是繼李世民後又一位文功武治的大帝。
96、曾國藩(1811—1872)湘軍統帥。數年苦戰殲滅了「長毛造反」。小時讀史書,他被描述成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軍的劊子手,現在歷史真相大明,太平天國比清廷更加腐敗,非但摧毀了江南的資本主義萌芽,而且與「日寇侵華」「文化大革命」一起構成了對中國文物的最大破壞。因此曾國藩被稱作「中興名臣」是名符其實的。
97、李秀成(1823—1864年)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最優秀的軍事將領,與英王陳玉成一起苦撐危局,多次出奇制勝、轉危為安,力挽狂瀾。但因太平天國過於腐敗,難免最終失敗的命運,他也被曾國藩所殺。
98、左宗棠(1812—1885年)最值得稱道的貢獻是在督辦新疆軍務期間,使邊陲之地始終歸於祖國的懷抱之中,否則新疆早就成為又一個外蒙古了。
99、李鴻章(1823—1901)淮軍首領,在平定太平軍的戰役中立下大功。李鴻章企圖實施精兵強國戰略,積極實施洋務運動,並精心打造北洋水師,不料在甲午海戰前後全軍覆滅,只能喪權辱國地簽訂城下之盟苟延殘喘。
100、袁世凱(1859—1916)一代梟雄,在清末和民國初年叱吒風雲。駐守朝鮮暫露頭角,「小站練兵」起家,鎮壓義和團成名,被清廷倚為重臣。民國建立後強權獲取大總統寶座。即使死後,其建立的北洋軍閥也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歷史。
B. 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將領有哪些
問的好。每個軍事家都有他的長處,沒有1、2。有的是將才、有的是帥回才。
如果非要說,答那就是岳飛、戚繼光。岳家軍、戚家軍,歷史上唯一兩個以將領姓為名的軍隊。在古代對皇上來說可是要命的,這是一點。
還有就是除了軍事,他們的武藝也流傳了下來。神拳散手、《紀效新書》等,這是其他軍事將領不具備的。兩宋風雲也說過。
C.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將軍有幾位
中國古代名將如雲,最著名的十位應該是
白起(戰國時代的戰神,破楚敗趙,武功版蓋世)
王翦(山東權六雄中五國都是他或他兒子滅的)
韓信(漢開國三功臣之一,掃平天下,智滅霸王)
衛青(西漢最偉大的將軍之一,破匈奴)
周瑜(改變歷史的完美英雄)
李靖(唐代名將,大破突厥)
曹彬(號稱宋開國第一名將)
岳飛(譜寫壯麗詩篇的民族英雄)
徐達(明朝的第一大將)
戚繼光(比岳飛更「民族」的英雄,保家抗倭)。
D. 古代名將100排名
項羽(公元前233~前202年)
「力拔山兮氣蓋世.」「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中華歷史上,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被無數文人墨客贊美的將軍,只有項羽一人。項羽名籍,字羽,秦末重要的反秦將領,下相(今江蘇宿遷)人,祖父項燕是戰國末年楚國的名將,為秦將王翦所殺。項羽幼年學武,力能舉鼎。多次率大兵出征,身先士卒,千軍萬馬中殺得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常有敵將聞聲而退。漢五年十二月,楚軍被圍困於垓下,人少食盡。漢軍四面唱起楚歌,軍心大散,被漢軍十面埋伏,死傷大半。與從者八百餘騎突圍,至陰陵迷失道路,復至烏江,敵兵追到。項羽迎天大吼,回身死戰,以一把紫銅彎刀砍殺60多名漢軍大將,數以百記的兵士!奈何漢軍人數眾多,將其團團包圍,項羽見大勢已去,扔掉早已砍斷的彎刀,拔劍自刎於烏江畔,被後世贊譽為「西楚霸王」。
2.呂布(?~公元198年)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今內蒙古包頭).東漢末年,三國之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代驕將.早期從刺史丁原,後滅丁原,投身賊臣董卓,助紂為虐.後又軾殺董卓,自成勢力,最終被曹操於下坯絞殺.其人甚勇,身著西川紅錦百花袍,獸面吞頭連環鎧,座下千里追風赤兔馬,手中無敵鬼神方天戟輪動如風。曾於虎牢關拒十八路諸侯於關外,斬敵軍大將無數,無人可在其馬前走上三個回合!後又隻身迎戰三英(劉備、關羽、張飛。)、六大將(典韋、許褚、夏侯敦、夏侯淵、樂進、李典。),使其威名遠揚,天下喪膽,海內震動!
3.關羽(公元162年~公元219年)
關羽字雲長,原字長生,河東解良人(今山西運城)。東漢末年隨平原相劉備平定黃巾之亂有功遷別部司馬.征討董卓之時力劈華雄,大戰呂布,人皆驚懼!建安五年,與張遼同為先鋒,助曹操於千軍萬馬中殺敵軍猛將顏良,斬其首還,無可當者.建安二十四年,圍曹仁於樊城,擊敗魏國名將龐德,水淹七軍,擒獲敵軍將領於禁.後被東吳軍設計擊敗,在麥城小道間將其擒獲,關羽誓死不降,而被斬首.關羽手拿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鉅),坐下赤兔寶馬,威風凜凜,氣宇軒昂.武藝絕倫而忠勇有佳,被後世尊為「武聖人」。自晉朝時為武勇、忠義的象徵,唐朝時被叫做「義勇武安王」,而到元代之後尊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君」。
E. 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百位名人有哪些
1-黃帝: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2-倉頡:創造中國文字的代表者
3-大禹:為家天下奠基的治水英雄
4-孔丘:與天地君親並位的萬世師表-孔子
5-嬴政:千古一帝秦始皇
6-劉徹: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漢武帝
7-蔡倫: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造紙祖師
8-徐光啟:吸收西學的先驅者
9-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
10-鄧小平: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11-姬發:建立八百年天下的周武王
12-劉邦:開創布衣將相之局的漢高祖
13-楊堅:統一南北朝用科舉取士的隋文帝
14-李世民:從納諫走向飾諱的唐太宗
15-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宋太祖
16-忽必烈:建立多民族統一政權的元世祖
17-朱元璋:為子孫削棘的明太祖
18-愛新覺羅·玄燁:奠定中國疆域的康熙皇帝
19-孫中山:結束帝制創立民國的革命先行者
20-蔣介石:基本平息軍閥割據統一民國
21-李耳: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
22-孟柯:光大儒家仁政學說的亞聖
23-莊周:齊同萬物的哲理家
24-荀況:立人定勝天學說的唯物思想家
25-韓非: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
26-玄奘:取經天竺的佛學翻譯大師唐僧
27-慧能:中國佛教禪宗六祖
28-宗咯巴:藏傳佛教黃教創始人
29-康有為:清末維新運動的發起者
30-胡適: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
31-屈原:偉大的愛國詩人
32-司馬遷:通古今之變自成一家之言的歷史家
33-李白:橫空出世的詩仙
34-杜甫:中國詩聖
35-杜佑:奠基政典史體的歷史家
36-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
37-司馬光:創編年通史以資鑒的歷史家
38-蘇軾:北宋詩詞散文皆絕的文壇領袖
39-梁啟超:新史學的奠基人
40-魯迅:中國新文學的旗手
41-公輸般:即中國土木工匠的祖師-魯班
42-李冰:巧奪天公的治水專家
43-張衡:精天文通地學的科學家
44-張仲景:中國醫聖
45-賈思勰:傑出的農業科學家
46-黃道婆:棉紡織技術的推廣者
47-鄭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家
48-李時珍:卓越的葯物學家
49-竺可楨:現代著名的氣象學家和教育家
50-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51-管仲:中國最早的經濟改革家
52-商鞅:獎勵耕戰富國強兵的改革家
53-田辟疆;尊禮士人開自由學風的齊宣王
54-趙雍:胡服騎射創立新軍制的趙武靈王
55-松贊干布:結和唐朝的吐蕃贊普
56-元宏:促進民族融合的漢化改革者魏孝文帝
57-楊炎:創立兩稅/法的財政改革家
58-王安石:理財為先的政治改革家
59-李鴻章:辦洋務創立近代工業的北洋大臣
60-張謇:提倡實業救國的民族資產階級代表者
61-董仲舒:創立三綱五常的倫理學家
62-王充:第一個疑古問孔的唯物思想家
63-朱熹:客觀主義的理學家
64-王守仁:創立心學的唯心思想家
65-顧炎武: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思想家
66-王夫之:中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者
67-黃宗羲:明清之際傑出的啟蒙思想家
68-譚嗣同:殺身成仁喚醒民族的思想家
69-嚴復:向西方尋找真理的思想家
70-陳獨秀:新文化運動的健將
71-張騫:鑿空西域的探險家
72-劉向:整理古籍創立目錄學的文獻學家
73-劉徽:中國傳統數學理論的奠基人
74-祖沖之:享譽中外的通才科學家
75-王羲之:中國書聖
76-顧愷之:才絕.畫絕.痴絕的畫家
77-關漢卿:元曲大家
78-曹雪芹:中國古典小說巨匠
79-紀昀:主修四庫全書的文獻學家
80-郭沫若:近代通才文史大家
81-孫武:百世兵家之師
82-曹操:集能臣與奸雄於一身的魏武帝
83-孫權:立國江南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84-武則天: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85-成吉思汗:縱橫歐亞大陸的一代天驕
86-戚繼光:傑出的軍事改革家抗倭名將
87-鄭成功:第一個抗擊殖民者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
88-蔡鍔:護國英雄
89-鄧演達:艱苦卓絕忠勇奮發的民主革命家
90-張學良:從易幟擁蔣到兵諫蔣介石抗日的少帥
91-姬旦:制禮作樂創一代典章的周公
92-陳勝:敢為天下倡義的反暴英雄
93-關羽:忠義武勇的化身關帝君
94-諸葛亮:鞠躬盡瘁興蜀漢的一代賢相
95-包拯:體察民情平反冤獄的包青天
96-岳飛: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
97-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者
98-海瑞:廉潔剛毅敢罵皇帝的清官
99-林則徐:睜眼看世界的禁煙英雄
100-蔡元培:兼容並包開一代新風的教育家
F. 中國歷史上的名將有那些
1、趙奢、趙括
老子是實實在在的名將,雖然好像只打過一仗,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名言就是從他那裡傳下來的。兒子嗎,倒是很有名,有名的倒霉蛋而已,給人們留下了紙上
談兵、虎父犬子的經典例子。
2、王翦、王賁
老子是大名鼎鼎的破趙滅楚的英雄,打開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大門,兒子也是好漢,滅魏平燕收齊,把六國徹底打掃干凈了。秦始皇一統天下的偉業基本就是這父子二人包辦了。
3、蒙驁、蒙武、蒙恬
這祖孫三代的名頭雖然比不上王翦、王賁響,但也堪稱秦國的宿將了。蒙驁以大將身份領兵攻城掠地,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蒙武以副將身份隨王翦破楚並生擒楚王,也算是戰功赫赫了。蒙恬則出擊河南地,大敗匈奴,威震邊關十餘年。
4、周勃、周亞夫
周勃之所以稱為名將,大概完全是劉邦那句「安漢者必勃也」了,不過他確實沒有辜負劉邦的信任。不過他兒子確實厲害,細柳營讓文帝臨死也不用擔心社稷的穩定了,平七國之亂更是舉重若輕,平息這么大的叛亂而又這么乾脆利索,足顯名將風范了。
5、李廣、李敢
老子雖然打的勝仗不多,但名聲太大了,有名的飛將軍,加上李廣難封的遭遇,給後代的文人墨客們提供了無限的遐思。兒子也和老子一樣勇猛善戰,雖然不能獨當一面,但以大校之職跟隨衛青、霍去病數次遠征,立功非小。不過這父子二人脾氣都太大了,不大冷靜理智,李廣敢殺灞陵衛,李敢更敢去刺大將軍衛青,夠狠,所以都不得善終啊。
6、孫堅、孫策
老子是東漢末年有名的虎將,董卓這個西涼軍閥被孫堅的幾萬人馬打得很痛,也嚇得不輕,更難得孫堅一副俠肝義膽,堪稱忠直之士。兒子更是兇猛,以孤軍數千起家於群雄並起之時,競能開辟江東六郡之地,更有吞並天下之雄心壯志。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我看還是生個孫伯符這樣的兒子才算乘心如意。
7、陸遜、陸抗
老子是典型的儒將,火燒聯營、大敗曹休,都是三國時期頗有影響的大勝仗,威名遠揚,具有國際知名度。兒子雖然沒有什麼顯赫的戰績,但鎮守襄陽時和對手羊祜的坦誠相見可謂經典了。
8、桓溫、桓玄
老子是一代梟雄,在晉連連被北方打壓的情況下,破成漢、敗姚襄,三次北伐,獨霸朝綱,足以笑傲群雄了。兒子雖然沒有老子那麼威風的名將風范,但野心更大,敢公然舉兵反晉,雖然最後不得善忠,不過他還是很有眼光的,殺了那麼多北府兵將領,卻獨看重劉裕,讓這位名將得以成大功,雖然最後是這個人要了他的命。
9、薛仁貴、薛訥
薛仁貴是那種沖鋒陷陣地猛將,歷唐太宗、高宗兩朝,征高麗、破回紇、御吐蕃、伐突厥,屢立奇功,其箭術精奇,力能穿五重重甲,更有三箭定天山的傳奇。薛訥歷中宗、睿宗、武周、玄宗數朝,其武功沒有老子那麼厲害,但統領大軍作戰的能力比老子高明,他破吐蕃,御契丹、奚,保邊境平安20餘年,史載他「性沉勇寡言,臨大敵益壯」,確實有名將風范。
10、李晟、李愬
老子為唐代宗平羌、吐蕃的邊患,為唐德宗削平四鎮之亂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兼任四鎮節度使,位極人臣,堪稱一代名將。兒子打的仗不多,但雪夜襲蔡州,一夜平淮西的作戰創下了中國歷史上襲擊作戰的經典戰例,足以彪名青史,一戰就使得知名度大大高於身經百戰的老子了。
11、楊業、楊延昭
楊家將的威名就是這父子二人打出來的。雖然他們沒有像小說中那樣的赫赫戰功,但在北宋的將領中,楊業血戰陳家谷,楊延昭巧築冰城,也足以對的起名將的稱號了。
12、岳飛、岳雲
岳飛收楊么、破偽齊、收復襄陽六郡,而後又破金兵主力於郾城、穎昌,取得了南宋抗金的最輝煌的勝利。岳雲自幼從軍,在岳飛的督導之下成為岳家軍中沖鋒陷陣地猛將,穎昌一戰更是大顯雄威。
武(以滿足盡量每個朝代取其一、漢人、以少勝多,三個條件入選。另唐以前諸將取自唐肅宗配享武成王廟的中國歷史十大名將,應無爭議。排名先後次序以出場時間記)
夏商:姜尚,戰績:車三百,虎賁三千,甲士四萬五滅商。
春秋:孫武 功績:撮爾小國吳得以霸天下,孫子兵法,未嘗一敗
戰國:白起 戰績:落城七十多座,殺敵一百六十萬,但求一敗
楚漢:項羽(配享武成王廟的楚漢英雄是張良、韓信。但我依舊選擇項羽) 戰績:巨鹿、彭城、固陵
三國:周瑜(別拿小說跟我這裝,正史打仗第一人:周公瑾)戰績:擊破黃祖、火燒赤壁,未嘗一敗
南北朝:冉閔 功績:無冉閔,無華夏 戰績:漢騎三千起兵殺胡,連戰連勝,殺死異族敵軍五十五萬,迫使諸胡西遷!但是今日,冉閔被自己用生命換回來的後人,因為宣傳「民族大融合」「和諧社會」等政治目的而惡意污衊,導致聲名不顯。
南北朝:陳慶之 戰績:以兩千人馬出戰,百戰百勝,殲敵二百四十萬,「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未嘗一敗。
唐:李靖 功績:游牧民族自李靖起,十倍於漢人而莫敢一戰。戰績:漢騎三千滅突厥,攻佔吐谷渾。未嘗一敗。
宋:岳飛 功績:民族魂、中華民族的脊樑。戰績:大小百戰,擊破金軍計八十萬,未嘗一敗。
明:徐達 功績:滅元。戰績:大小二百戰,殲敵一百三十萬,未嘗一敗。
文 (以以滿足盡量每個朝代取其一、漢人、治世,三個條件入選,蒙古、滿清的漢臣因考慮氣節問題而排除)
夏商:倉頡
春秋:孔子
戰國:商鞅
楚漢:張良
三國:諸葛亮(或者荀彧,不相上下)
南北朝:謝安
唐:房玄齡
五代:崔胤
宋:文天祥
明:張居正
G. 中國歷史上百位名將是誰講講他們的功績(從炎黃時代到新中國)
我覺得最有名的是抗金英雄岳飛和抗倭名將戚繼光
他們率領的都是以他們的姓氏為軍隊名稱的岳家軍和戚家軍而且不愧於這個稱號
戰必勝、攻比克,己方損失極少,戚家軍大的戰役也就是傷亡十幾個,堪稱經典
H. 歷史上最有名的將領有哪些
孫武(約前535—?),即以《孫子兵法》傳世的孫子,史稱「兵聖」
吳起(約前440—前381年),戰國時期衛國人,著有《吳子》一書,與《孫子》一文被後世並稱為《孫吳兵法》。吳起先後協助魯國抵抗齊國,又率魏國軍隊以少勝多,大敗過秦軍,但都受到了排擠。最後只好來到楚國被楚悼王任為相,使楚國又強大起來。但楚悼王死後,吳起竟然被亂箭射殺於楚悼王的屍體之上。
3、曹劌(生卒年不詳),春秋魯國人,因《左傳》之《曹劌論戰》成名,「一鼓作氣、二鼓氣弱、三鼓氣衰」的典故即源於此。
4、趙襄子(?—前425年),春秋晉國後期,實權掌握在趙、韓、魏和智氏四家之手,以智氏最大。前455年,韓、魏、智聯手攻趙,趙襄子獨力支撐,又說服韓、魏倒戈,終取得「晉陽之戰」的勝利,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
5、孫臏(?—前316年),齊國軍事家,「知彼知已,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已,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已,每戰必殆」,此名言就出自他之口,另外「田忌賽馬」「圍魏救趙」的故事皆聞名中外。前354年和前341年,在與魏國大將龐涓的戰斗中,分別取得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使戰國初期的超級強國魏國從此雄風不再。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6、趙武靈王(約前340—前295年),趙國國君,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為了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襲,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實現富國強兵的戰略,使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7、樂毅(生卒年不詳),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諸葛亮年輕時的志向就是「文成管仲,武比樂毅」,可見樂毅在古代武將中的地位之高。公元前284年,身為趙國人的樂毅被燕國拜為上將後,指揮五國聯軍伐齊,連破70餘座城池,使齊國只餘下兩座城市。如果不是最後被排擠,說不定就滅了強大的齊國。
8、田單(生卒年不詳),齊國將領,齊國七十城失守後處於滅亡邊緣,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據守孤城即墨5年後,憑借「火牛陣」擊敗燕軍,並由防禦轉向反攻最後收復國土。
9、趙奢(生卒年不詳),公元前279年趙奢指揮「閼與之戰」擊敗強大秦軍。趙奢還有識人的本領,他經常與兒子趙括談論兵法往往處於下風,時人皆以為趙括軍事才能極佳,但趙奢卻留下遺言其子難堪大任,結果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果然喪師辱國。
10、白起(?—前258年),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全殲韓魏聯軍、攻陷楚都郢都、以及公元前的260年的長平之戰,皆其傑作,可以說白起的戰功奠定了秦朝統一江山的基礎。只可嘆長平之戰坑殺四十萬趙國俘虜太過殘忍了,因此白起最後被秦王逼迫自殺也可謂是報應了。
11、廉頗(前327—前243年),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將相和」、「負荊請罪」、「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等典故,都是對老將廉頗的高度贊賞,據說在其一生中的戰斗中,幾乎百戰百勝,在各國中有著崇高的威望。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2、魏無忌(?—前243年),魏國軍事家,史稱信陵君。信陵君先是「竊符救趙」挽救了趙國,後又於前247年組織各國合縱擊敗強秦,顯示了傑出的軍事才能,留有《魏公子兵法》一書。
13、李牧(?—前229年),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據守趙國北方邊境,以抗擊匈奴而成名。在秦滅趙之戰過程中,趙國因中反間計殺了李牧而導致亡國。
14、王翦(生卒年不詳),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是繼白起以後秦國的又一位名將,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連年征戰中,趙、魏、楚、齊、燕等五國皆由其父子率軍所滅。王翦指揮戰役中最有名的一戰是滅楚之戰。
15、王賁(生卒年不詳),與父親一起同為秦國名將,為秦朝統一大業立下汗馬功勞。最出名的是滅魏之戰中水淹魏都大梁。
16、蒙恬(?—前210年),蒙恬參與了秦朝統一六國的戰爭,又為抵抗匈奴的名將,據說還是毛筆的發明者。
17、章邯(?—前205年),秦末大將。率秦軍屢次擊敗陳勝、吳廣的起義軍,又於前208年在「定陶大戰」中擊敗項梁,無奈難以挽救秦朝滅亡的命運,在巨鹿之戰後投降項羽,又敗於劉邦大軍而自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二、漢朝(前202—前220年)
18、項羽(前232—前202年),「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成為謳歌項羽的千古佳句,何等英雄氣概的人物,推翻強秦殘暴統治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然頃刻間卻在「楚漢爭霸」中敗於不入流的劉邦手下。
19、韓信(前228—前196年),韓信熟諳兵法,可謂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為營,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都是他為後世留下的著名軍事典故。公元前196年,被呂後和蕭何設計騙殺,並被誅滅三族。
20、周勃(?—前169年),參與滅秦和「楚漢戰爭」的開國功臣。西漢建立後作為劉邦的親信,更是平定諸位異性王內亂的主將。最後又平定呂稚外戚,是匡扶漢室的重臣。
21、周亞夫(前199—前143年),是漢初名將周勃的次子,文景之治時期漢朝首屈一指的大將,為抵擋匈奴進攻、平定「七王之亂」建功立業,直至被景帝倚為臣相,卻因脾氣耿直得罪了皇上及太後等人,最後竟因家僕控告謀反而鋃鐺入獄,於是絕食抗議而亡。傳說早在他身為公子還沒位極人臣之時,即有相面老太斷言他將貴為公候,也會以餓死結束其一生,真為奇談。
22、李廣(?—前119年)「飛將軍」李廣真英雄也,一手好箭竟能射穿石虎,一千多年後《水滸傳》將花榮的綽號就起為「小李廣」。一生長期奮戰在抗擊匈奴的前線,使匈奴將士聞之喪膽,可惜最後卻還是兵敗而引頸自刎。
23、衛青(?—前105年),無論以何標准評選中華十大名將,都不會少了衛青。
24、霍去病(前140—前1117年),作為西漢征討匈奴的將領之一,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名氣一點也不遜色於衛青,只可惜英年早逝。
25、趙充國(前137—前52年)抗擊外族侵略的名將。趙充國平定羌族叛亂之戰有「窮寇莫追」之言,還創造了史上有名的屯田制。
26、陳湯,西漢末年大將,遠征西域的勝利終於結束了西漢與匈奴的百年戰爭。
27、劉秀(前6年—57年),公元23年的「昆陽之戰」,劉秀指揮綠林軍擊敗王莽主力,是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實現東漢中興的武將有「雲台二十八將」,實則劉秀才是軍事統帥。
28、馮異(?—34年)「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史稱「大樹將軍」,東漢中興和平定邊疆皆居功至偉,是史上良將之一。
29、馬援(前14—49年)「雲台二十八將」之一,以「馬革裹屍還」而被後世愛國將領立志效仿。
30、鄧禹(2—58年),位列「雲台二十八將」之首。
31、班超(32—102),為東漢鎮守西域多年,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而聞名,同胞兄妹班固、班昭也十分出名,史上少有。
三、三國時期(漢末—280年)
因《三國演義》一書,三國將領為百姓耳熟能詳,蜀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五虎將,魏有張遼、徐晃、李典、於禁、樂進、許諸等將,吳國有孫策
32、周瑜(175—210)「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割據的局面,周瑜即此戰的統帥。由於《三國演義》的誤導,一般人誤以為赤壁之戰的功勞,諸葛亮要大於周瑜,其實周瑜才是此戰的真正指揮者。
33、關羽(?160—220年)關公作為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盡管失荊州成為俘虜被孫權殺了頭,但此後一千多年卻成為忠義的化身,上升至「武聖」地位被朝拜,全國各地都建起了關帝廟,只有孔夫子的文廟才有一比。
34、曹操(155—220年)曹操作為東漢末年最傑出的軍事家是無疑的,但大多數人卻忽略了這一點,恰恰是曹操消滅了諸多割據勢力才統一了北方,「官渡之戰」更是一場經典戰役,如果不是赤壁之戰失利,估計他就是統一中國的豪傑了。
35、張遼(169—222年)曹魏名將,武功高強,又謀略過人,多次建立奇功。
36、諸葛亮(181—234)後人往往把他作為千古名相,但「七擒孟獲」「六齣祁山」都是他親征而為,可謂戎馬一生,「草船借箭」「空城計」等故事更顯其睿智,但軍事謀略家的成就應該大於實際戰功。
37、司馬懿(179—251年)盡管名氣不如諸葛亮,但終成大氣該笑到最後的恐還屬於司馬懿了,諸葛亮六齣祁山因司馬懿而遇阻,司馬懿打下的良好基礎,終於成就了司馬氏建立了統一的西晉皇朝。
38、陸遜(183—245年)吳國傑出將領,擊敗劉備的「夷陵之戰」是歷史著名戰役。
39、鄧艾(197—264年)公元263年,魏國大將鄧艾率偏師,繞過姜維的蜀軍正面防禦,攻下蜀都成都,使蜀漢滅亡,為司馬氏統一中國功不可沒,然居功自傲,又被鍾會等人誣告其謀反,引起司馬昭猜疑而被殺,可謂是「出師雖捷身也死」十分冤枉。
40、羊祜(221—278年)西晉名將,為消滅孫吳政權實現統一大業奠定了基礎。同時還是一位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四、兩晉南北朝(266—316年)
兩晉南北朝,分分合合橫跨四百餘年,期間自然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期間北方諸雄紛起,五胡十六國君皆以紛亂的戰事中脫穎而出建立國家,南方雖有陶侃、祖逖、謝石、謝玄、檀道濟等名將,卻又都偏居一隅,軍事成就一般,名氣也遠不及因《三國演義》而被津津樂道的三國將領。因此兩晉南北朝缺乏著名的軍事統帥級人物。
41、杜預(222—284)作為大將先後北守邊關西征吳國,滅吳後又南定兩廣和交趾,為實現西晉皇朝的統一大業戰功卓著,
42、王浚(206—286年)率軍攻下了吳國都城建業,結束了三國分裂的局面。晉滅吳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突破長江天塹的江河進攻戰,此役創造了水陸俱進、多路並發、順流直下的大江河進攻方略,亦為後世用兵長江提供了借鑒。
43、劉淵(?—310年)西晉「八王之亂」後,趁勢而起創立了匈奴漢國,給了西晉王朝毀滅性的打擊。其自稱匈奴冒頓單於之後,冒頓單於實也為軍事奇才,不過史書將當時的匈奴列為外族,故本人也未將其作為中華名將。
44、石勒(286—333年)作為前趙將領東征西伐,最後建立了後趙政權,是從奴隸到皇帝的唯一一人。
45、陶侃(259—334年)東晉名將,為穩定東晉初年動盪不安的政局頗有建樹。還是陶淵明的祖先
46、祖逖(266—321)以「聞雞起舞」成名的東晉大將,北伐之戰收復諸多失地,可惜沒有完全取得勝利就去世了。
47、桓溫(312—373年)東晉大將,立志統一的他曾三度北伐,可惜錯失大好良機。
48、謝玄(327—388年)與叔叔謝石一起指揮了著名的「淝水之戰」。
49、符堅(338—335年)統治期間,先後滅亡了前燕、前涼,統一了北方,卻不知如何莫名其妙地在「淝水之戰」潰敗,一代英雄最終成為了狗熊。
50、慕容垂(326—396)後燕建立者,是一名傑出的軍事家。
51、劉裕(363—422年)討桓玄、滅南燕、收巴蜀、克長安,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取代東晉建立了南宋政權。辛棄疾曾寫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樣豪邁的詞句,贊揚他的功績,遺憾地是他只做了半世英雄,目的僅是奪權而已。
52、檀道濟(?—436)南北朝時期宋之大將,北伐立下赫赫戰功,因其威名被冤殺, 「自毀長城」 的典故就指此事。
53、韋睿(?—436)南梁名將,在與北魏「鍾離之戰」中取得以少勝多的大勝。
54、拓跋燾(408—452)北魏太武皇帝,親率北魏鐵騎,滅亡了夏國、北燕、北涼等諸多政權,統一了北方;向北,橫掃了占據蒙古大漠的柔然汗國;向南,屢次挫敗南朝,並占據了劉宋的河南之地。
55、斛律光(515—572)北齊名將,驍勇善戰,在與北周的戰爭中多次取勝。無奈正處於高氏暴君統治時期,逃不了被殺的命運。
56、宇文泰(507—556年)西魏的實際統治者和北周的奠基者。
57、冼夫人(522—602年)生活在廣東,致力於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在戰亂紛爭的南北朝時期,保持了嶺南地區百多年的穩定,是真正的巾幗英雄。
南北朝時期,十六國時期的前趙劉曜、後趙石虎、夏之赫連勃勃也驍勇剽悍,但皆為殺人不眨眼的傢伙,北魏之楊大眼、南齊之裴叔業、東魏之高歡、陳朝之陳霸先、蕭摩訶也名重一時。
五、隋朝(581—618年)
隋朝雖存世僅38年,卻奠定了後世數百年統一封建皇朝的基業。為隋朝統一立下大功的有統帥楊素、虎將韓擒虎、劉方、賀若弼等,但其時陳朝弱小,滅陳之戰順風順水,就不將他們列入史上名將之列了。隋末農民起義,諸雄混戰一番,反而是由貴族出身的李氏家族奪取了政權,哪一位義軍首領都稱不上名將。
六、唐朝(618—907年)
大唐是中國最強大的皇朝,因處於盛世,名將反而不多,主要集中於唐初和安史之亂。
58、李世民(598—649)文功武治的唐太宗,毫無疑問是史上最傑出的軍事統帥。
59、平陽公主(生卒年待考)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她與父兄一起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死後以軍禮下葬的唯一一位公主。
60、李靖(571—649)非但是唐初開國軍功第一人,還是一名軍事理論家,將成功的治軍、作戰經驗整理成書傳世,
61、秦瓊(571—638)唐初開國功臣,不知哪位好事者編出「關公戰秦瓊」取笑吹牛者的故事,讓秦瓊同志名氣更大。
62、尉遲敬德(585—658年)唐初名將,後世人將其和秦瓊放在一起,成為了兩位「門神」。
63、程咬金(593—665年)民間演義中名頭遠大於其它開國功臣,「程咬金三斧頭」成了最為流行的諺語之一。
64、李績(594—667)即有名的徐茂功也,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民間演義中幾乎被神化了。
65、蘇定方(592—667)早期追隨它人南征北戰,後來在開拓西域的戰事中立下殊勛。
66、薛仁貴(614—683年)唐朝名將。
67、安祿山(703—757年)結束大唐盛世的「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
68、郭子儀(697—781年)平定「安史之亂」的首功之臣,在唐皇朝風雨飄搖之際,不愧「中興名將」之譽。
69、李泌(722—789年)為平定安史之亂、討伐李希烈、抗擊吐蕃入侵作出了卓越貢獻;還寫有《議復府兵制》一書。
70、黃巢(?—884年)唐末率義軍轉戰萬里,摧枯拉朽般地地動搖了大唐王朝,並建立大齊政權。「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由於最終未能成功而且濫殺無辜,只能被史書稱之為流寇了。
七、五代、遼、宋、金、元時期(907—1368年)
71、李克用(856—908年)唐末鎮壓黃巢起義軍,率沙陀、韃靼兵攻入關中,迫黃巢軍撤出長安,以功封為晉王。後被其子追謚為後唐太祖。
72、朱溫(852—912年)隨黃巢義軍而起家,被任命為同州防禦史;隨後叛變與唐軍一起鎮壓起義軍,成為割據一方的藩鎮,還被封為梁王;協助唐昭宗誅殺宦官有功,即控制朝廷大權,最後弒君篡位建立起後梁政權,成為後梁太祖皇帝。
73、耶律阿保機(872—926年)遼太祖,經過多年的征戰,把北方各族統一在自己的政權統治之下,建立起幅員廣闊的遼王朝。
74、耶律德光(902—947)遼太宗,在位期間滅了後晉,拓展了疆土,使大遼更加強大。
75、趙匡胤(927—976年)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由將領一躍為皇帝,統一了大半個中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只是我覺得毛澤東將「唐宗宋祖」並列寫入《沁園春•雪》,是有些抬舉趙匡胤了。畢竟,他「杯酒釋兵權」的計策是緩解了內亂之憂,但卻使終宋一朝崇文抑武,始終受到外族的欺凌。
76、耶律休哥(?—998)遼國著名將領,在多次遼宋激戰中大敗宋朝軍隊。
77、楊業(?—986年)楊家將滿門忠烈,說的就是楊業及其子孫的故事。楊業原系北漢將領,隨主歸附北宋,在宋遼戰爭中曾取得雁門關大捷而英名遠揚,後因寡不敵眾被俘,在遼軍敵營中絕食三日而殉國。
78、狄青(1008—1057年)北宋名將首推狄青,盡管北宋重文輕武,始終受到遼和西夏的威脅,而狄青卻在北宋將領中脫穎而出,十分不易。
79、完顏阿骨打(1068—1123)金太祖,金朝創立者。
80、完顏宗弼(?—1149年)即金兀術。《說岳全書》過多渲染了金兀術的敗績,使後人對其戰功多有誤會。其實他在金朝出將入相功勛卓著。綜觀其一生在軍事領域的表現,連連大破宋朝名將宗澤、韓世忠,平定中原,追擊宋朝皇帝趙構迫使宋朝上表稱臣,確立了金朝不可撼動的超級政治大國地位。
81、岳飛(1103—1142年)作為一身浩然正氣的民族英雄,被宋高宗和秦檜殺害於風波亭,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知名的冤案。
82、張世傑(?—1279年)南宋末年將領,與陸文夫、文天祥一起被稱為「宋亡三傑」。南宋都城臨安被攻陷後,他曾多次指揮部隊堅決抵抗元軍,且戰且退一路護送新帝南下直至沒有了退路,陸文夫與幼帝跳海後,他也隨軍而亡。
83、成吉思汗(1162—1227年)可謂世界上古往今來最偉大的軍事統帥。由於其名聲太響亮,以至其手下諸將的名聲反而不響了,協助成吉思汗成就大業的「蒙古四傑」:木華黎、博爾術,遠征西亞和東歐的哲別,其實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將領。
84、伯顏(1236—1295年)攻陷臨安俘虜宋帝的元朝開國功臣。
八、明朝(1368—1644年)
在朱元璋的統帥下涌現了一批諸如徐達、常遇春、李文忠、藍玉等開國名將,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皇朝。明朝中後期皇帝雖多為混蛋,可是卻出現了戚繼光、於謙、鄧子龍、史可法等多位民族英雄,以致腐敗的明王朝居然苟延殘喘延續了近300年。
85、朱元璋(1328—1398),從一個乞丐成長為一名軍事統帥及登基成為大帝,真是傳奇。武功堪比唐太宗,文治可差得太遠,為維護專制統治簡直是殺人如麻,但比起宋太祖來可是高明多了。
86、徐達(1332—1385年)開朝諸將首功之臣,大明朝的軍事統帥軍功卓著,先是協助朱元璋戰勝了強大的陳友諒和張士誠
87、戚繼光(1528—1588)有兩件事值得一提,一是組建了「戚家軍」,掃平了兇悍的倭寇,可稱為民族英雄,二是作出了修建明長城的特殊貢獻。
88、袁崇煥(1584—1630年)明朝末年內憂外患,軍事實力也明顯下降,幸虧有袁崇煥守在關外,擋住了日益強悍的滿清武裝。怎奈生性多疑的崇禎竟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竟將袁崇煥外以磔刑,棄屍於市,大明朝怎麼能大廈不會傾覆?
89、李自成(1606—?)李自成幾乎是黃巢的翻版,盡管威風八面地攻進北京,建立了大順朝,可皇帝位置還沒坐熱,就被入關的清軍趕下了台,失去了蹤影。
90、鄭成功(1624—1662)打敗荷蘭侵略者收復台灣居功至偉,可嘆天妒英才,鄭成功英年早逝。
91、秦良玉(1574—1468)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傑出的女將,一生為保衛大明朝征戰無數,戰功卓著,被明朝皇帝封為「鎮東將軍」。
92、吳三桂(1612—1678)是最為出名的叛將,「沖冠一怒為紅顏」還情有可原,但一生三叛實難讓人理解。
十二、清朝(1644年—1911年)
清朝近三百年,從世界最強蛻變到受盡欺凌,其名將也體現了不同時期的特徵。早期多為傑出軍事統帥,中晚期旗人將領日漸平庸,直至太平天國起義,才出現了一批湘淮名將。另外太平天國軍隊中也出現了楊秀清、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等名將,在抵禦外國侵略的過程中出現了關天培、僧格林沁、鄧世昌等民族英雄,但他們最終皆遭到慘敗,就不將其列入百位將領了。
93、多爾袞(1612—1650年)與同為軍事統帥的父親努爾哈赤和兄長皇太極比較更為傑出,他繼承了父兄的才能,為滿人入關建立殊勛,最終奠定了大清300年的宏偉基業。沒有哪一位清朝將領能夠與多爾袞比肩?
94、施琅(1621—1696)原為鄭成功的部下,因觸犯軍法而叛逃成為清廷的走狗,施琅熟悉鄭氏軍情和台風規律,在其任福建水師提督期間,終於率清軍攻克台灣為清朝統一了全中國,客觀上也建立了功勛。
95、康熙(1654—1722)是繼李世民後又一位文功武治的大帝。
96、曾國藩(1811—1872)湘軍統帥。數年苦戰殲滅了「長毛造反」。小時讀史書,他被描述成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軍的劊子手,現在歷史真相大明,太平天國比清廷更加腐敗,非但摧毀了江南的資本主義萌芽,而且與「日寇侵華」「文化大革命」一起構成了對中國文物的最大破壞。因此曾國藩被稱作「中興名臣」是名符其實的。
97、李秀成(1823—1864年)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最優秀的軍事將領,與英王陳玉成一起苦撐危局,多次出奇制勝、轉危為安,力挽狂瀾。但因太平天國過於腐敗,難免最終失敗的命運,他也被曾國藩所殺。
98、左宗棠(1812—1885年)最值得稱道的貢獻是在督辦新疆軍務期間,使邊陲之地始終歸於祖國的懷抱之中,否則新疆早就成為又一個外蒙古了。
99、李鴻章(1823—1901)淮軍首領,在平定太平軍的戰役中立下大功。李鴻章企圖實施精兵強國戰略,積極實施洋務運動,並精心打造北洋水師,不料在甲午海戰前後全軍覆滅,只能喪權辱國地簽訂城下之盟苟延殘喘。
100、袁世凱(1859—1916)一代梟雄,在清末和民國初年叱吒風雲。駐守朝鮮暫露頭角,「小站練兵」起家,鎮壓義和團成名,被清廷倚為重臣。民國建立後強權獲取大總統寶座。即使死後,其建立的北洋軍閥也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歷史。
I. 從古到今中國歷史近百位名將名相依次都有誰
1、孫武
2、吳起
3、廉頗
4、李牧
5、樂毅
6、孫臏
7、李斯
8、王翦
9、白起
10、項羽
11、韓信版
12、張良
13、蕭何
14、衛青權
15、霍去病
16、班超
17、馬援
18、曹操
19、關羽
20、諸葛亮
21、周瑜
22、陸遜
23、劉裕
24、陳慶之
25、韋睿
26、檀道濟
27、拓拔燾
28、李靖
29、薛仁貴
30、郭子儀
31、柴榮
32、岳飛
33、王猛
34、徐達
35、王陽明
36、袁崇煥
37、鄭成功
J. 中國歷史上100武將排名,他真的是第一嗎
100、李長庚
清朝中期將領,為數不多的海戰將領,平定為禍二十餘年的艇盜之亂,驅定海海盜,專和屬許松年連敗鎮海王蔡牽,海賊中語「不畏千萬兵,只畏李長庚」。在追捕蔡牽中陣亡。
99、張世傑
南宋末年將領,在崖山率北方軍人和元大將張弘范在海中大戰並且用火攻大勝之,但是寡不敵眾加上遇到暴風,舟覆世傑遂溺宋滅,十萬士大夫以身殉國。
98、秦瓊
隋末唐初著名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國傳統兩大門神之一,勇猛彪悍,每戰必先,常於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為唐立下了汗馬功勞。
97、陳湯
西漢著名將領,結束匈奴南北分裂局面,穩定漢朝西北邊疆,奔襲三千里滅北匈奴,「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就是他給漢元帝的奏章里的話。但個人問題很多,故排在97位。
96、杜預
西晉時期統帥,從西陵入手,大破吳軍,最終滅掉了吳國。而在文學上亦有建樹,有「杜武庫」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