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文武關系

中國歷史文武關系

發布時間:2021-03-04 02:49:15

① 在古代中國官職可以世襲嗎

世襲是古代爵位、官職的一種傳承製度。先秦時代,中國實行世卿世祿的制專度,上屬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們的爵位、封邑、官職都是父子相承的。這種世襲的次數理論上是無限的,直到改朝換代或占據這個爵位或官職的家族在政治斗爭中失敗為止。

漢朝開始,官職已經不能被世襲了。雖然現實中官職的授予多集中在現有的官僚家族成員中,也留有某些世襲的痕跡,但是在法律上的由某個家族世代擔任特定職務的制度被廢除了。

從魏晉時代開始,世襲被進一步區分為世襲罔替和世襲。前者的意思是世襲次數無限、而且承襲者承襲被承襲者的原有爵位;後者的意思是世襲次數有限、而且每承襲一次,承襲者只能承襲較被承襲者的原有爵位低一級的爵位。

從宋朝開始,出現了不能世襲的現象,類似於英國的終身貴族。

世襲的意思是一個職位或權力世代沿用

中國歷史發展簡史

把順序排好
十句話說盡中國歷史
1、 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統,商周繼之,春秋戰國亂之;秦一統,兩漢繼之,三國魏晉南北朝亂之;隋一統,大唐繼之,五代十國宋遼金亂之;元一統,明清繼之,民國亂之。
2、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夏亡於妹喜;商亡於妲己;西周亡於褒姒;吳亡於西施;秦以呂易嬴,趙姬之功;晉牛繼馬後,光姬之力;唐衰於楊玉環;明亡於陳圓圓;清敗於太後慈禧。
3、歷史有無數的選擇,選擇在某個人手裡:
秦之李斯,助紂為虐,焚書坑儒;漢之王莽,書生治國,一塌糊塗;唐之安祿山,安史之亂,由盛轉衰;宋之王安石,變法維新,由治而亂;明之吳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凱,賣友求榮,反復無常。
4、內憂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後宮;中憂官場腐敗,官逼必然民反;外憂民族矛盾,異族虎視耽耽:
歷朝歷代之滅亡,無不由此三者起。
5、勝者王侯敗者賊,歷史即是:為勝者歌功頌德、敗者落井下石的虛假陳述:
勝即是劉邦,敗即是項羽;勝即是李世民,敗即是竇建德;勝即是朱元璋,敗即是張士誠;勝是一國之君,敗是流賊草寇。
6、矯枉總是過正,其實過猶不及:
秦尚法,漢即尚儒;唐重武輕文,宋即重文輕武;唐宋尚詩詞,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亂,思想越光輝燦爛;越是大一統,政治穩定,思想越停滯不前: 前者如春秋戰國之百家爭鳴,魏晉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後者如秦之焚書坑儒,漢之獨尊儒術,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獄。
8、地域環境左右命運:
中國自古東臨太平洋,北接荒蕪人煙的西伯利亞,西北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南為喜馬拉雅山,在這樣一個封閉的環境之內生存,養成了國人含蓄內斂、保守中庸、消極忍耐的農耕性格。故歷朝政府皆重農抑商,重倫理文采,輕科技實用;如夏政權在陝西、商政權在河南;西周政權在陝西、東周政權在河南;秦、西漢政權在陝西、東漢政權在河南;隋、唐政權在陝西、北宋政權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歷史皆在農耕最發達的中原地區上演,由此可見,中國一直都是以農耕為主的黃色文明。直到異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權才隨之坐落於此,中國的農耕地位才逐漸為之動搖。
當政權東西對峙時,西強而東弱;南北對峙時,北強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於西和北更接近於游牧民族,兩種文化的交融,自然比東南單純的農耕文化多了一些強悍。然而,每一次異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會被漢文化迅速地同化。
9、朝代之初,君強臣強;朝代之中,君強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強:
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則為李林甫、楊國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卻為虎狼之臣,如朱溫之輩。
10、單以武治,剛且易折;單以文治,軟弱可欺;文武結合,剛柔兼濟,方能長治久安: 如秦、元所向披靡,卻迅速灰飛煙滅,兩宋文化鼎盛,卻屢被異族欺凌。惟漢、唐重文韜武略,方綿延三四百載,號稱盛世。

③ 為什麼說唐宋時期是中國歷史的大變革時

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了分析:
從中國古代土地產權制度變革的過程來看,唐宋時期土地產權制度的變革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說商鞅「廢井田,開阡陌」是第一次承認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的話,那麼,唐宋時期則是土地私有制確立起了自己的主導地位。這表現在,⑴使土地資源的配置趨向市場化,從而使土地越來越具有純粹的經濟意義;⑵使土地所有權自上而向下移動。從古代到近現代,我國的土地所有權經歷了從國家下移至地主再下移至農民的過程。唐宋則處於這個下移過程的中間階段。將其置於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來看,地主土地私有制主導地位的確立及其發展,應該是當時重要的歷史進步。
土地產權制度的變革,首先是土地私有製得到重要發展,確立起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這突出地表現在整個社會已公開承認了土地所有者身份的合法性。明清之際,顧炎武總結道:「漢武帝時,董仲舒言:或耕豪民之田,見稅什五。唐德宗時,陸贄言:今京畿之內,每田一畝,官稅五升,而私家收租有畝至一石者,是二十倍於官稅也。降及中等,租猶半之。夫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農夫之所為,而兼並之徒,居然受利。望令凡所佔田,約為條限,裁減租價,務利貧人。仲舒所言則今之分租,贄所言則今之包租也,然猶謂之豪民,謂之兼並之徒,宋已下,則公然號為田主矣。」①而翻檢宋代史籍,「田主」一詞頻見於各種文獻,表明這一稱謂確實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從「豪民」、「兼並之徒」到「田主」,稱謂的變化反映了了巨大的歷史變化。「豪民」、「兼並之徒」,顧名思義,是指他們對土地的佔有主要是巧取豪奪,並非合法,而「田主」強調的則是田地的主人,即承認其對土地的合法所有。同時,這段話還反映出,漢唐時期土地的配置主要依靠政治強權,即要豪取、強奪和兼並,而宋代則已經有很大不同了。

土地私有產權確立起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還表現在人們對地租的認識上。「地租的佔有是土地所有權藉以實現的經濟形式。」②漢唐時期,人們更多地是將「租」與「稅」混在一起,無法明確地區別開來。這實際上是土地私有產權還不太明晰,還沒有完全確立起主導地位的一種反映。到了唐宋,人們不只是在字面意思上對這二者作不同的表述,而且從性質上對「租」與「稅」進行界定。根據上引顧炎武話中所引陸贄之言,「稅」是土地所有者向國家繳納的部分勞動所得,「租」是土地租佃者向土地所有人繳納的部分勞動所得。到了宋代,人們對此作了更為精練的概括。《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自己之田謂之稅,請佃田土謂之租。」①誰佔有土地,誰就應該向國家繳稅,誰租佃土地,誰就應該向土地所有者繳租。無論是「稅」還是「租」,都要以對土地明確的所有關系為前提。
科舉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也是士子躋身官場的主要階梯。它自隋開皇年間創立,到清光緒三十一年廢止,在我國歷史上延續了1300餘年。在這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它在不同階段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早期的科舉制度對於維護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促進封建社會向前發展,曾起過積極的作用;明清時期,採用八股取士的考試形式,使科舉制度成為反對社會改革,抵制進步思想,阻礙社會發展的一種工具。八股文雖然內容空洞、形式僵化,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用八股文取士也有其內在和外在的原因。總之,我們對科舉選官和八股取士不能採取簡單的否定態度,而應該實事求是地進行具體分析,明其得失。

我國選拔人才的制度,從漢代的「賢良方正」到唐朝的「詩賦取士」,其實質是以科舉考試制度代替了推舉選拔制度,這在歷史的發展上無疑是進步的。
科舉制度本是官僚帝國實現普遍化權力的手段、皇權擴張的工具。均田制崩潰之後,中華帝國出現了掌握經濟資源卻沒有穩固政治地位的紳士階層。由於遭到紳士集團的抵制,宋朝試圖通過科舉制度的改革進一步擴張國家權力的企圖失敗了。儒家學者擴張自身文化權力的學校取士方案不能被帝國採納,最終放棄了主導文化教育和推舉官員的要求,僅提議通過科舉理學化提升紳士集團的政治地位,為科舉制度發展「功名身份的終身制」指明了方向!

品位性官職進一步發展,就形成了散階制,這在唐宋時期尤為突出。以唐制為例,其時文武散階分別由文武散官構成。文武散階都是29階,分別以「大夫」、「郎」或「將軍」、「校尉」等為名。粗通古代史的人都會知道,這些大夫、將軍等已不再是官職了,只是標志等級的階號,好像近代的軍銜。散階和職事官階並不一致,為此還發展出了「行」、「守」等術語以規范之。在入仕之初,官員首先獲得的是散階;在任滿解職的時候,散階依然維系著官員品級;在授予職事官時,散階高低是必須考慮的因素。曾有眾多待遇從屬於散階,例如薪俸、給田免課、刑罰、班序、車輿、衣服等,此外還涉及致仕、封爵、置媵、營繕、喪葬、謚議等方面的待遇。北宋前期一度以「寄祿官」為階官。唐宋的敘階及進階制度,繁復得讓人眼暈。 唐宋的散階制,上承魏晉南北朝的制度余緒。由於士族門閥政治東風送暖,魏晉以來官制中的品位因素百花爭艷。秦漢的領兵武職「將軍」,很快就虛銜化為軍階。各種冗官、名號、榮銜的滋生如雨後春筍。散官大夫在漢代只是沒有固定職事,卻經常承擔臨時差使,魏晉以下則幾乎就是冗散或榮銜。漢代加官本來具有的職能意義,在此期也明顯淡化。南北朝時形成了東西省體制,兩省文武散官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入仕初階、遷轉階梯及用作加銜。此外秘書著作之官、東宮侍從及府官僚掾,也因優游無事、主要用於起家遷轉而大為「品位化」了。在著名的九品中正制下,中正依門第而定品,士人在入仕之初甚至之前,就先已擁有了一種作為官資的「門品」了。相關的各種選例,包括清濁有別、士庶有別、文武有別、官吏有別,都具有強烈的品位性質。後代好些品位性設置,都是此期發展起來的,例如重文輕武之制、流內流外之制等等。唐代的文武散階就來自南北朝的文散官和將軍號,而且與東西省散官呈沿革關系。
唐代的邊疆民族政策帶來的歷史結果,是北宋立國的艱難。強盛時,唐王朝作為東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和平的方式,帶動著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共同進步。一當中原政權在晚唐五代變得衰弱時,那些早就享有較高自治權力的邊地民族,則乘機內遷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北方的遼、西北的夏無不如此。兩漢時邊地民族的內遷是以部落的形態雜居,而北宋建國時,發育於唐代的北方異族政權已經在那裡等著與它較量。西晉邊地民族的舉事。是因為政府措置失當;北宋則另有難題,它必須面對歷史的結果,北宋開國規模前比不上漢唐,後也比不上明清,它的邊疆壓力卻十分沉重。為防禦北方政權的南下,它必須建立一支龐大的常備軍隊,養兵開支的耗費前所未有。但養兵千日,未必能用在一時,對付北國兵馬,宋軍幾乎是屢戰屢敗。因為北宋建軍思想過分借鑒了唐代藩鎮割據的教訓而陷入嚴重的局限。唐代之所以有藩鎮的尾大不掉,也是起源於它的邊疆政策。唐玄宗因受奸相李林甫的愚弄,執迷不悟地信任雜胡出身的安祿山,以致造成安史之亂及隨後的藩鎮擁兵自重。這給北宋開國者印象太深了,致使皇帝對將領極端猜忌。北宋一建國,馬上「杯酒釋兵權」地解除戰將的指揮權。平時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打起仗來,將軍得照著由皇帝事先制定的方案作戰,沒有不失敗的道理。

忌諱武人,北宋王朝轉而大力任信文臣。宋代基本延續了隋唐科舉制度,並多加改進,使之日趨嚴密。每次開科取士的人數較盾代大大增加,考試及格馬上錄用,不及格者,則可以由皇帝「恩賜」進士出身。對士大夫的優禮,也空前隆重。首先是俸祿優厚,在職及退職的官員都有厚祿;其次文臣到一定級別的都可以享有丁孫補官的特權,稱為「蔭子」之制,不僅「蔭」同姓子孫,也可以「蔭」異姓親戚。凡此種種,造成了一個待遇豐厚、養尊處優的龐大的官僚階層。外有並立的敵對政權,北宋不得不大量養兵;忌諱武將,又養就了一個龐大的利祿階層。兩者及其他奢侈浪費,造成北宋財政的極度困難。這又引發了改革的浪潮並激起士階層劇烈的黨派之爭。這一切,追溯其源,都與唐朝開放的邊疆政策有著直接的鏈條般的聯系。現實上,北宋不能不面對唐朝崩潰後的局面;觀念上,又不能不注意唐朝的經驗教訓。兩方面都促成著——種情況,就是北宋立國艱難。大唐文明是開放的、浪漫的,宋代文化則顯得內在而含蓄。有唐的開放浪漫,就有宋的含蓄內在,其間存在著必然的歷史因果。
唐宋之際社會的變革及經濟文化的高漲

中唐以後到北南兩宋社會方面的變革,首先是南北朝以來舊門閥貴族衰落以至從歷史上銷聲匿跡。其原因長期以來人們以為是科舉制度造成的,實則很難說明問題。科舉只是為中下層知識分子的上進開了門路,但舊貴族也一樣可以經由科舉致身通顯,這樣的冢族很多。有人說是武則天以科舉打擊舊關隴勢力所致,更不足以說明問題。一個勢力強大的階層,不是某一位皇帝打擊就垮得掉的,充其量也只是抑制一下而已;況且武則天大力打擊關東、關隴舊勢力別有內情呢?舊貴族衰落的原因應當從中唐以後整個社會制度特別是兩稅法實行造成的變化尋找答案。兩稅法以財產等級徵收賦祝的規定,極不利於大家族的存在,勢必造成大家族的分門析戶的趨勢。這可以從史書所記得到印證。其次,兩稅法造成農民人身依附關系的松動,也不利於大家族經濟。失業的農民可以轉而做小商人或租賃地主土地,不會去依附到大家族那裡。此外,唐末農民大起義的打擊和五代時北方民族的入侵,都給這個垂死的階層以致命的一擊。看史書,唐代的讀書人總好以自標郡望來顯示一下家世,到宋代文人,這樣的習氣基本消失,人們更願意表明的是自己如何努力。 唐宋間另一個重要的社會變化是市井因素的大增,繁榮的城市遍布全國,附麗於市井新的文化現象層出不窮。這都是社會經濟特別是南方經濟持續高漲的結果。

④ 闡述中國古代史君臣關系的演變

在漢朝以前,大臣們是皇帝請來幫自己治理國家的,所以大臣們的地位極高,皇專帝見了都要向其行禮的。
到了漢朝屬隨著儒學的發展,君臣之別開始慢慢顯示威力。據《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舉行宴會,文武官員由禮儀官引導,順序進入殿內,跪於兩廂,迎接皇帝。
到了唐朝,大臣們也會對皇帝行「再拜稽首」之禮,也就跪拜兩次。
宋朝開國之後,宋太祖趙匡胤極力的加強君權,一方面杯酒釋兵權削弱武將勢力;另一方面,對於文官的也是採用制衡之術。
到了清朝以後,君權加強,君臣關系被完全顛覆。尊卑思想更加嚴重,等級制度更加明顯,從此以後就再也看不到皇帝對大臣行禮了。

⑤ 亨廷頓的文武關系理論

文武關系研究的理論範式是由塞繆爾·亨廷頓開創的,其開創性主要體現在1957年出版的《軍人與國家:文武關系的理論與政治》中。然而,隨著後現代社會理論的提出、實際文武關系的變動、軍事革命新波次的不斷出現,一些學者認為經典文武關系理論所設想的理論前提正在消失,或從根本上是不符合現實的。實際的文武關系遠比經典理論所提出的文武分治原則要復雜,因為目標和手段是相對的。因此,20世紀最後20年以來,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經典文武關系理論範式進行了批判與反思,並在此基礎上力求提供比亨廷頓的模式更具有解釋力的觀點,構建能挑戰經典範式的新文武關系理論。

政治社會系統中的文武均衡

有鑒於對亨廷頓和簡諾維茲關於軍人對政治態度立場上的不同看法,以及兩人的軍事專業主義和文武關系理論都難以完全解釋越戰後美國的文武關系,薩姆·薩克斯安(Sam C. Sarkesian)在《超越戰場——新軍事專業主義》一書中,嘗試建構一種替代模型,稱為「均衡模型」。此一模型基於一種強調「平衡」、「平行」和「友善對抗」的「均衡」。主張軍隊和社會並非分離的兩個團體,而是同一個「政治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整合部分。他認為,文武關系是由軍隊和社會之間所形成的平衡,這種平衡的出現,是由軍人專業者和重要的政治行為者之間的互動和行為模式,以及作為政治行為者的軍事機構之行使權力所促成。

連續光譜中的動態文武關系

戴維·奧爾布來特(David E. Albright)依據16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認為需要從不同於經典理論二分法的角度來思考軍隊和文官權威機構。他採用的是一種能包括文武關系多樣性的連續性譜系的路徑。從這一角度看,軍隊的文官權威機構不同程度的差異,可以看做從不存在到完全一體兩端之間變化。在一個給定時刻,每個國家都處於這兩端之間的某個位置,然而,其准確位置是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的,因為影響它的環境是變化的。也就是說,決定一個國家文武關系在沖突與合作連續性譜系中所處位置的因素,包括政府上台的環境;與其他國家的關系;最高層統治精英的職能專業化程度;統治精英內部派別斗爭的程度;政治官僚化的程度;國家的軍事學說;國內秩序狀況;歷史上形成的對軍隊在政治生活中角色的態度;社會的制度結構;軍隊團體利益被忽視的程度;等等。由於這些因素及其不同程度與不同組合,使每個國家文武關系變化的影響處於上述連續性譜繫上的不同位置,同時,所處的點是隨著時間轉變的,並與這個國家相關的條件變遷相一致。

國家體制基礎上文武共擔責任

道格拉斯·布蘭德(Douglas L. Bland)認為文官對軍隊的控制,是通過文官領導與軍官共同承擔控制責任來實現和維持的。具體來說就是,文官機構對控制的某些方面負有責任和義務,而軍方領導則對其他方面負有責任和義務。盡管有些控制責任有時相結合,但並不是融合的。責任關系與安排是以全國性的由「原則、規范、規則和決策程序」(與文武關系有關的行動者圍聚在它們周圍)構成的體制為條件的。盡管體制可以是長期穩定的,但也可能隨著諸如價值觀、問題、利益、個性以及威脅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規則和決策程序的更替可以解釋文武關系動態性,而規范和原則的更替可以解釋文武關系中的沖突。
共擔責任理論認為文武關系的國家體制塑造著文官如何實施對軍隊的控制,從而把文武關系理論從不確定的「專業主義」的束縛下解放出來,把它放到一個可檢驗的框架內。它解釋了文武關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適用於所有政治體系,闡明了文武關系中的動力,指出了理解各種條件下文武雙方領導相互影響的方法。共擔責任理論克服了其他理論的民族中心主義根基,它能囊括所有由兩個不同實體組成的體系,能反映具體國家文武關系的文化、歷史和社會根源,從而為比較研究奠定了基礎。

吸納民主和管理精髓

安德魯·科特蒂(Andrew Cottey)等人把經典文武關系稱為第一代文武關系理論,並在研究中東歐原共產主義國家轉型後文武關系轉型的基礎上,對經典理論的普適性提出了質疑。
他們認為,中東歐國家面臨的不斷挑戰不是以英美文武關系為模板完成文武關系的轉型,而是建立有效的國防決策結構,以及國會對國防和安全部門的監督,必須動員更廣大的市民社會參與國防和安全討論。應對這些挑戰一般取決於國家和社會的能力。換言之,需要從國防和安全部門民主治理的角度,重新用概念方式認識關於民主與文武關系之間關系的討論。這樣一種概念化把焦點從控制國內軍隊轉移到更廣泛的國防和安全政策的民主管理和實施上來。我們認為可以把這種概念化理解為從第一代問題,即為實現對武裝力量的控制而改革核心制度,轉移到第二代問題上來,即轉移到為國防和安全部門的民主治理而建立有效的結構上來。正如布賴恩·泰勒(Brian D. Taylor)所說,「如果說第一代文武關系理論追求的是獲得適當的文武關系制度,而第二代改革則是要把民主和管理精髓吸納進這些制度,這樣其重點在很大程度上與國家能力問題有關」。

補充拓展原有理論

綜上所述,在文武關系領域,確實存在著「經典文武關系理論」和「新文武關系理論」之間的區分。它們有共同關注的主題,但後者對前者進行多方面的批判與反思,並努力構建新的文武關系理論,把文武關系研究的重心從規范研究轉移到實證經驗研究上來,即從文武雙方應該是一種什麼關系,轉移到文武雙方實際上是如何相互作用上來。然而,正如有學者指出「一種文武關系理論要代替或從根本上批判已存在的理論模式,成為新的理論,就應該有一套非常不同的概念表述」。以此來觀察衡量新文武關系理論建構的努力與結果,筆者並不認為所謂新文武關系理論可以作為一種完整的範式來替代經典的文武關系理論,而具有革故鼎新的意義。相反,「新」文武關系理論不過是對「舊」文武關系理論在研究方法、議題上的補充和拓展。其中心議題仍然擺脫不了「文武關系」,只是根據研究目標的需要以及文武關系變遷的實際,對文武關系本身的寬窄及其涉及范圍大小作了說明與延伸,而自身並沒有清晰的理論框架與獨特的主張。更為致命的是,新理論並沒有完全克服它所指出的舊理論存在的不足,仍然把焦點放在文武雙方上,忽視了其他行動者和行動層面,從而限制了它的解釋力。

⑥ 中國的歷史到底是不是真的

中國5000年的歷史是有相當多的依據的,而且至今考古學家仍在不斷的發掘更多的遺留下來的文物,來確定5000年前的文化。所以,5000年的歷史這個長度應該沒什麼問題,不過就算有問題,也沒什麼大礙吧。。。埃及還7000多年的文明呢,今天不一樣很貧窮。。。歷史不是讓我們拿來炫耀的。

此外,4大文明古國我認為是有些水分,畢竟這裡面沒有一個公認的標准。

真正可能有造假的是中國近代史,一方面,每一個朝代的歷史,都是由後人依照當時留下來的一些文字記載來編寫的,本身出處就可能有問題,另外如果有些歷史事件找不到依據,難免編寫歷史的人會加入自己的想法。所以,歷史不能太主觀的去看待。

另外,近代史本來也是我們中國的屈辱史,這當中有不真實的記載也是難免,另外新中國成立後,很多敏感的話題,我們的執政者都將它們掩蓋住了,包括你說的台灣問題。並不是我們看到的不是真的,只是我們看到的只是整個事實的一部分,所以當你看到另外一種版本的時候會感到很大的偏差。實際上,關繫到國家政府的很多信息,都是要加密處理的,這一點,即使是最自由的美國居民也不可能都知道白宮里發生的一切。

發生的事情被記錄下來的,可能只有全部的1/10,然後你能夠從一切渠道所獲得的信息,大概就是那其中的1/100。

⑦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統一指的是那幾位帝王統一的

第一種說法:
第一位: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49年) 作為傑出封建政治家,在貞觀(627年~649年)年間,由於比較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訓,注意與民休息,留心治道。這個時期,政治較清明,經濟得到恢復發展,社會安定,國勢強盛,民族關系融洽,被贊譽為封建社會少有的治世,史稱「貞觀之治」。開創了繁華的唐朝盛世。

第二位: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 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他統一了六國,統一了度量衡,修築了舉世聞名的長城,一生功績卓著。但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位暴君,實行暴政,秦僅二世而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三位: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前87年) 西漢王朝的第六代皇帝。他在位五十四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漢武帝雄才大略,頗有建樹,他當政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燦爛的時代之一。人們往往把漢武帝的功業和秦始皇相比,史稱「秦皇漢武」。

第四位: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公元1654年-1722年)在位近6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精明神武,用兵西藏,新疆、蒙古、沙俄,奠定和捍衛了中國的版圖。同時崇尚節儉。開創了康乾盛世。除敖拜,平三藩,攻台灣,親征葛爾丹康熙帝的膽識、遠見、氣魄,甚至不計「萬乘之尊」與將士同甘苦,以及勇於實踐的精神,堪稱是歷代帝王的典範和楷模。

第五位:武則天(624~705) 唐高宗李治皇後,後為周則天皇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間舉行殿試,創武舉、自舉、試官等制,員外置官,破格用人。勸農桑、薄賦斂、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進步的主張。順應了時代潮流,延續了唐朝盛世。

第六位:前秦世祖苻堅(公元338~385年) 抑制豪強,整飭軍政,強化王權,對於被征服的民族和地區的人採用懷柔政策。在思想意識上以漢化融合各族,提倡儒學,廣興學校,令公卿以下子孫入學,還親臨太學考試學生優劣。關中為前秦的根本所在,因多年混戰,生產廢弛,他「勸課農桑、賑恤窮困」,行區種法,興修水利,遂使關隴地區經濟發展,國力充實。370年苻堅攻滅前燕,次年滅仇池氐族楊氏,373年取東晉梁、益兩州,376年滅前涼和代,統一北方。382年派呂光進軍西域。前秦成為十六國中最強大的政權,其疆域東極滄海,西並龜茲,南包襄陽,北盡沙漠。他在位期間致力於修明政治,統一中國北方,政績顯著,是十六國時期許多封建帝王中最傑出君王。

第七位: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公元1162-1227年) 蒙古開國君主,著名軍事統帥。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之後進行大規模的侵略擴張。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在歷史上起了進步作用。攻金滅夏,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他軍事才能卓越,戰略上重視聯遠攻近,力避樹敵過多。用兵注重詳探敵情、分割包圍、遠程奇襲、佯退誘敵、運動中殲敵等戰法,史稱「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為後代開創了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版圖國家而奠定了基礎。

第八位: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976年) 宋朝開國君主,公元960年。在「陳橋兵變」 中被擁立為帝,後採取「先南後北」的統一中國的策略,先後攻滅了南平、湖南、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同時又加強了對北方契丹的防禦,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

第九位: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 明太祖是歷史上少有的由平民得天下的皇帝,朱元璋削平群雄,統一南北的同時,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著手穩固新建王朝的統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響深遠,具有一定的進步作用,並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統治基礎 。但他將中集權君主專制發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對社會經濟產生的阻礙作用。

第十位: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6~公元57) 漢光武帝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稱其才兼文武,豁達有大度。他長於用兵,善於以少勝多,出奇制勝。他對待臣僚「開心見誠」,不念舊惡,但賞罰嚴明。他所開創的「光武中興」是中國封建史上著名的四大治世之一。

第二種說法:
(1)周武王姬發:西周建立者,號稱「宗周」,廟號「武王」。
(2)秦始皇贏政:(前259-前210),秦朝建立者,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國家,始稱皇帝。
(3)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西漢皇帝,在位期間是漢朝的鼎盛時期。謚武帝。
(4)漢光武帝劉秀:(前6-後57),東漢的建立者,死後實際薄葬。
(5)魏孝文帝元宏:北魏較有作為的皇帝(467-499),即位時年僅5歲。
(6)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皇帝,唐高祖李淵次子,大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能接受直諫,廟號「太宗」。
(7)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北宋開國皇帝,大權集中,生性孝友節儉。
(8)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元朝立國皇帝,成吉思汗之孫。滅亡南宋,統一了天下。
(9)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王朝建立者,出身貧寒,曾投身皇覺寺為僧,後克元,統一中國。死後謚高皇帝,廟號太祖。
(10)清聖祖玄燁:(1654-1722),清代皇帝,姓愛新覺羅,清世祖福臨第三子,在位61年,廟號清聖祖。
說法還有很多,就不一一例舉了.

⑧ 中國歷史上有幾個武帝,幾個文帝

武帝的一共 10 個
文帝的一共 7 個

武帝:

漢武帝(劉徹)
魏武帝(曹操)
晉武帝(司馬炎)
成武帝(李雄)
趙武帝(石虎)
宋武帝(劉裕)
南齊武帝(蕭賾)
南梁武帝(蕭衍)
陳武帝(陳霸先)
北周武帝(宇文邕)

文帝:

漢文帝(劉恆)
魏文帝(曹丕)

宋文帝(劉義隆)(南北朝的宋)

陳文帝(陳蒨)(南北朝陳朝)

隋文帝(楊堅)
唐代(李世民)(太宗文皇帝)
明文帝(朱棣)

文帝、武帝是古代皇帝的謚號,根據周公《謚法》而定的,是對皇帝一生功過是非的評價。

根據謚法
經緯天地曰文。成其道。道德博聞曰文。無不知。學勤好問曰文。不恥下問。慈惠愛民曰文。惠以成政。愍民惠禮曰文。惠而有禮。賜民爵位曰文。與同升。

剛彊直理曰武。剛無欲,強不屈。懷忠恕,正曲直。威彊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誇志多窮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窮極。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從上面可以看出,謚武的皇帝大多武功出眾,開國皇帝往往需要平定天下,克定禍亂,謚武也不為奇。而文帝則常常是守城之主。

這「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謚號。謚號是皇帝死後,新繼位的皇帝請大臣們根據死者生前的品德和行為,按照謚法規定給予的一種稱號。
謚號本來是有褒善貶惡的意思。按照謚法規定,謚號可分為表揚、批評和同情三大類。屬於表揚的如:「經緯天地日文」。意思是,善於治理天下的可謚為「文」。象漢文帝劉恆,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以善於治理天下著稱的,所以都被謚為「文」稱「文帝」再如,「威強睿德曰武」,意思是說,聲威強盛而又明智的可謚為「武」。象周武王姬發,漢武帝劉徹,魏武帝曹操,晉武帝司馬炎,都是以聲威強盛著稱的,所以他們的謚號都是「武」稱「武帝」。
謚號並不能真正說明人的才德,它有很大的虛偽性。到了宋代以後,每個君主的謚號就只有褒揚而無貶惡。

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都有「文帝」和「武帝」。如周朝有武王姬發,文王姬昌;漢朝有武帝劉徹,文帝劉恆;三國魏有武帝曹操,文帝曹丕等。只有很少的朝代如宋、 遼、金等沒有「文武二帝」。還有的朝代如明代有武宗沒有文宗,清代有文宗而沒有 武宗。

為何很多朝代都有「文帝、武帝」(或「文宗、武宗」)?這是否與他們的「文治」、「武功」有關系?
「文帝」、「武帝」這一帝號其謚號有關。謚號是皇帝或某個重要人物死後,後人根據死者生前的品行及謚法的規定,給予的一種稱號。後人則直呼他們的這種稱號,成為理想化的形象,有的恰如其分,有的大差不差,有的則明顯帶有美化、粉飾或擴大,對 於歷史上那些惡性累累的皇帝,還有的是「惡謚」,像周厲王、隋煬帝等,就是直言不 諱地指責和抨擊了。

謚號來自於謚法。按照謚法規定,謚號可以分為表揚、批評和同情三大類。規定了若干個有固定涵義的字,這里說的「文」和「武」基本上是表揚。「經緯天地曰 文」,「刑民克服曰武」,意思是善於治理天下的可謚為「文」,威強敵德或誇志多窮 者曰武。像漢文帝劉桓、隋文帝楊堅,都是以善於治理天下而著稱的皇帝,所以被謚為「文」,稱為「文帝」。像魏武帝曹操、南朝宋武帝劉裕等,他們一生南征北戰,盪 平群雄,武功顯赫,所以被謚為「武帝」。謚「文」和「武」者,基本上都名副其 實。歷史上每個朝代,都不缺少文治武功的比較突出的皇帝,所以很多朝代都有「文帝、武帝」。

回首看看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史,出產了500多位皇帝,他們的尊姓大名絕大部分 都被後人忘記了,可是凡是帝號是「文」和「武」的,基本上不是無名之輩,有著不 錯的口碑。

還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凡是被後世稱為「文帝「者,幾乎都是好皇帝,在他們統治期間,百姓大都安居樂業。比如漢文帝劉恆(前202〜前157),在位期間繼續執行漢 初休養生息、輕徭薄賦政策。兩次將租率減為三十稅一,十三年還全部免去田租。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製。尤其是他廢除肉刑,是中國法制史上重要改革。他與兒子景帝開創 了盛世文景之冶。是漢王朝一位關鍵人物。還有,名副其實的「文」帝魏文帝曹丕。 在所有的文帝中,他的文化修養最高,是建安文壇的領袖人物。有《魏文帝集》傳世,不愧為名副其實的「文」帝。

在被後世稱為「武帝「者,多在軍事上有所建樹,還有不少是靠軍事政變當上皇帝。知名度較高的如魏武帝曹操(155 -220),是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一生親 自參加並指揮了近50次戰役,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他整理了孫武的《孫子兵法》,寫了大量的軍事理論著作。曹操武藝高強、博學多才、擅長書法、圍棋、通曉音樂歌舞 和工程技術。在文學上,以四言詩見長,散文簡潔明快,是建安文學的領袖。曹操一心 想做周文王,以體現自己的文治武功,但後人偏偏謚之為魏武帝,這很出地下曹操的意外。此外,武帝也有個別情況,如明代武宗皇帝朱厚照,淫樂嬉遊,身無寸功,厚著臉 皮自封為「威武大將軍」,可謂誇志多窮,也被謚為「武宗」,像朱厚照這樣的「武 宗」,歷史上打著燈籠難找,是個頗有爭議的武宗。

⑨ 中國歷史各朝代的軍事特色 越詳細越好,允許粘貼

唐朝 初期恢復府兵制,較隋朝更為完備。府兵為基本的常備軍,平時隸屬於皇帝的12衛和皇太子的東宮6率。每衛設大將軍1人、將軍2人,每率設率1人、副率2 人。平時負責管理府兵輪番宿衛諸事,戰時經皇帝任命,率領從各府調集的府兵出征。即「若四方有事,則命將以出,事解輒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新唐書□兵志》)重要軍機大事由政事堂舉行的宰相會議輔佐皇帝商決。尚書省的兵部,主要負責武官的考核、任免,軍隊的編制、簡點和輪番,以及圖籍、廄牧、甲仗的管理等。

太宗時整頓府兵制度,12衛各領40~60府。鷹揚府恢復驃騎府、車騎府的舊名,不久又改為折沖府,「因地立稱」,分別冠以所在地名。府分上、中、下:上府為1200人,中府為1000人,下府為 800人。全國最多時共設a府,府兵約60萬人,主要分布於政治中心地區的關內、河東、河南及鄰近諸道,旨在「居重馭輕」(《陸宣公奏議》卷八),「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玉海□兵制》)。

折沖府為府兵的基本組織單位。每府置折沖都尉 1人,左右果毅都尉各1人,長史、兵曹、別將各1人,下轄4~6團。每團200人,設校尉,轄2旅。每旅設旅帥,轄2隊。每隊設隊正,分為5火。每火10人,有火長。每隊、每火的裝備,如馬、馬具和鍤、斧、鉗、鋸等,均有定數。府兵自用的武器、裝具和征途所需糧食皆自備。馬匹不足,由官府供給。平時訓練在冬季進行,由折沖都尉率領本府兵馬習戰。

府兵的調遣、指揮權屬於朝廷。凡發兵10人以上,除緊急情況外,都要有尚書省、門下省頒發的皇帝「敕書」和銅魚符,州刺史與折沖都尉勘契乃發。府兵每年需輪流到京師宿衛,稱上番。由兵部依各府離京師遠近,確定上番的次數,每次1月,平均每年在役可達3月左右。部分府兵被派遣到沖要地區戍守,一般為1年一次。

府兵的來源,主要是從自耕農和地主中挑選,後來則漸以貧苦農民充役。按照規定,「三年一簡」,即3年徵一次兵。凡20歲以上的健壯丁男,都是簡點對象。簡點標准,以資財、材力、丁口三者為據,「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又均先取多丁」(《唐律疏議□擅興》)。一般21歲入役,61歲出軍,實為終身服役。後來,征戰益多,勛賞不兌現,社會地位下降,地主也漸漸厭惡當兵,特別是「番役更代多不以時」,土地兼並嚴重,均田制逐步廢壞,軍資無所依靠,府兵乃紛紛「亡匿」、「耗散」。玄宗時,下令將服役期減少至15年,自25歲起服役,40歲乃止;又將「三年一簡」改為「六年一簡」(《新唐書□兵志》),但都未實現,以致折沖府無兵上番。天寶八年(749),被迫停止上番,折沖府從此名存實亡。

由於府兵制日趨敗壞,唐初即存在的募兵制便逐漸興盛。從開元十年(722)起,大規模召募壯士充宿衛。開元十二年,更名為 騎。次年, 騎達12萬人,分隸於12衛,每衛1萬人,又分為6番,輪流上番服役。平時近營為堋,教閱弓弩,免除賦役,資糧由官府供給。 騎多是被強迫入募和已逃亡再來應募的折沖府衛士,實際上是攤派兵役,其重要變化是由盡義務變為受僱傭。 騎自始就很衰弱,其召募亦無定製,前後只維持20餘年。

唐初,駐防京城和宮廷的部隊統稱禁兵或「天子禁軍」。從12衛府輪番調來宿衛京城的府兵,稱南衙禁兵。單獨組建、駐防宮城北門的禁兵,稱北衙禁兵。他們最初是從跟隨李淵起事的軍人中簡選3萬人組成,稱為「元從禁軍」(《新唐書□兵志》),系父子相代,專事宮城宿衛。以後,太宗又從中選善騎者百人,供戍衛、田獵之用,號「百騎」。另置北衙 7營,選驍壯者,於玄武門左右屯營,號「飛騎」。高宗時,置左、右羽林軍。武則天時,改「百騎」為「千騎」;中宗時,改「千騎」為「萬騎」,分左、右營;玄宗時,增左、右龍武軍;肅宗後,也多有更易。禁兵一般是召募來的,歷來驕惰怯弱,後受宦官控制,更加腐敗。但是,唐朝後期主要靠禁兵維持殘局。

唐初,駐防邊境的軍事機構稱鎮、戍。鎮與戍均有上、中、下之分。上鎮 500人、中鎮300人、下鎮300人以下,每鎮設鎮將、鎮副各 1人。上戍50人、中戍30人、下戍30人以下,每戍設戍主、戍副各 1人。此外,在少數地方,大者設軍,小者設守捉,各設使和副使統領,有的由州刺史兼任使職。地方兵中多為各地輪番到邊境戍守的戍卒,稱「防人」,3年一代,自備資糧;另有少數召募來的兵,稱「防丁」或「丁防」。玄宗時,在戍卒中召募能更住 3年者,官給賜物;後又召募長期從軍的健兒,稱「長征健兒」,資糧等均由官給,稱為「官健」,是由國家供養的職業軍人。後期,地方藩鎮的軍人主要是這類「官健」。從武則天時期起,北邊部分州還建立一些民眾武裝,稱團結兵,其他地區也有土鎮、土團、團練等。團結兵一般是「選丁戶殷贍,身材強壯者充之」(《唐六典□尚書兵部》)。官府給予身糧、醬菜,免其徵賦。主要任務是配合軍隊防衛邊疆。他們由州刺史或節度使統轄。

唐朝還制定了比較完備的軍事法律,如《衛禁律》、《擅興律》、《捕亡律》、《宮衛令》、《軍防令》、《兵部式》、《兵部格》,對軍人的職守、賞罰等有較詳細的規定,凡違犯了「令」、「式」中的有關規定,就要依「律」、「格」給予懲處。

唐末,各節度使控制地方政權,憑藉其擁有的土地、人丁、財賦,豢養大批軍隊,與朝廷抗衡,改變了「內重外輕」的態勢。安史之亂以後,割據日甚,以致「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自國門以外,皆分裂於方鎮矣」(《新唐書□兵志》)。

宋朝
毛澤東在讀《宋史·太宗本紀》時,對於宋太宗在征服北漢,乘平定中原之勢,北伐契丹,
結果因兵馬長期作戰,疲憊不堪,在高深河被遼軍擊敗,宋太宗負箭傷而歸,在此處內容天
頭上的批註是〖HTH〗「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敵手。爾後屢敗,契丹均以誘敵深入、聚而殲
之的辦法
,宋人終不省。」〖HT〗(《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278
頁)在
毛澤東眼裡,宋太宗即「不知兵」,政治上也是平庸之輩。元代史家在編修《宋史》時,對
宋太宗大加稱贊的同時,也指出了他的不足之處,認為宋太宗〖HTH〗「帝沉謀英斷,慨然
有削平天下之志。……帝以慈儉為寶,服瀚濯之衣,毀奇巧之器,卻女樂之獻,悟畋游之非
。絕遠物,抑符瑞,憫農事,考治功。講學以求多聞,不罪狂悖以勸諫士,哀矜惻怛,勤以自勵,日晏忘食」。〖HT〗對此,毛澤東在該處無頭上的批語是「但無能」。

一個朝代,沒有什麼建樹,沒有什麼名將,流傳下來的是靠一個批寡婦救朝廷(不是看不起楊門女將),說明此朝無功可建,無章可表呀!

元朝軍事防衛分為兩大系統,即戍衛京師(大都和上都)的宿衛系統和鎮守全國各地的鎮戍系統。宿衛軍隊由諸國人之勇悍者聚為親軍宿衛,而以其人名曰:欽察衛、康里衛、阿速衛、唐兀衛(《經世大典·序錄·軍制》,《元文類》卷41)。因此,屬於宿衛系統的軍隊是由切薛軍和侍衛親軍構成。切薛是蒙古語(kesig)的音譯,由突厥語kezik演變而成,輪流值宿守衛的意思,指蒙古和元朝的禁衛軍。元朝建立後,保留了成吉思汗創立的四切薛輪番入侍之制,用他們列值禁庭以充護衛侍從,常額在萬人以上,由皇帝或親信大臣直接節制。至元十六年,詔立後親衛軍都指揮司,設使副簽事,統選兵萬人。這樣元朝宿衛系統則有左、右、前、後、中諸衛,設親軍都指揮使統領五衛。元世祖時,四位切薛長安童、月赤察爾、忽都答爾、玉昔帖木爾,在朝廷內曾擔任過最重要的官職,如中書右丞相、知樞密院事、中書平章政事、御史大夫等要職。
元朝的大都和皇城的一般軍事防務改由五衛親軍擔負,受皇帝或親信大臣直接節制。到元朝末年,先後置30餘衛,衛設都指揮使或率使,品秩與萬戶相當(正三品),隸屬於樞密院。進入內地的色目人軍隊,由於戰鬥力較強,相當一部分人被編入侍衛親軍。
鎮守全國各地的鎮戍軍,其布局是:稱作腹里的河北、山東、山西主要由蒙古軍和探馬赤軍戍守。探馬赤軍是從各千戶、百戶和部落中揀選出來的士兵,組成精稅部隊,在野戰和攻打城堡時充當先鋒,戰事結束後駐扎鎮戍被征服地區。華北、陝西、四川等地由各地區的蒙古軍都萬戶府(都元帥府)統領的蒙古、探馬赤軍戍守。南方以蒙古軍、漢軍(金朝降軍和蒙古政權、元廷在華北簽發的軍隊)、新附軍(南宋降軍)相參駐戍。防禦重點是臨江沿淮地區(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某一方面有警時由行樞密院統領;平時日常事務歸行省統轄,但調遣更防等重要軍務仍受樞密院節制。全國兵馬總數只有皇帝和樞密院蒙古官員知道,行省兵馬數也只有為首的蒙古官員知道。忽必烈即位之後,其制度漸趨完備。a
軍卒的來源,在漢地江南是採取從固定的軍戶中簽發的辦法。軍民分戶的制度早在蒙哥汗二年(1252年)大規模籍戶時已有明確區分,進入內地的大多數蒙古人戶及被收編的金、宋降軍之家,皆以軍戶著籍。此外還有一些漢族或其他各族人戶陸續被新簽為軍戶。如遼東的契丹軍、女直軍、高麗軍,雲南的寸白軍和福建的畲軍等,則皆不也戍他方,蓋鄉兵也(《經世大典·序錄·軍制》,《元文類》卷41)。軍戶種田,可免稅糧四頃,稱為贍軍地
元代漠北草原和漠南的蒙古人,仍過著兵民合一的游牧生活,戰時出征,平時便屯聚牧養。蒙古民戶按千戶、百戶、十戶(也稱牌甲)的十進制組織,在指定的牧地范圍內游牧居住,由各級那顏(官人)管轄,上下級有嚴格的領屬關系。千戶、百戶、十戶是嶺北行省境內基本的地方行政單位,又是軍事組織單位。1217年,成吉思汗命木華黎攻金,從漠南的兀魯兀、忙兀、札剌亦爾、弘吉剌、伊奇烈思五個部落的千戶、百戶中,挑選矯捷有力的士兵組成五投下探馬赤軍。這支部隊充當先鋒,頗立戰功,駐屯中原。窩闊台汗時,命搠思蠻(又譯綽兒馬罕)出征波斯,作探馬赤軍留在該地鎮戍。也速失爾征高麗,留駐高麗作探馬赤軍鎮守。在元一代,始終保持著探馬赤軍的建制。在發動戰爭時,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無眾寡盡簽為兵(《元史》卷98《兵志》一)。戰士的裝備一律自備,沒有固定的軍餉。蒙古軍和蒙古探馬赤軍一般不設達魯花赤,隸屬於該奧魯當役軍士所在的萬戶、千戶之下。奧魯的主要職責,一是從軍戶中調發丁男當軍應役,並及時起征陣亡軍人的戶下弟男承替軍役,彌補軍隊缺員。二是負責按時為本奧魯調發的當役軍人置備鞍馬、器杖、盤纏等軍需。漢軍奧魯由所在地區的管民官兼領。新附軍未設奧魯。其他各族軍隊除特殊情況外,在元帥府、萬戶府、千戶所都設達魯花赤以監軍務,品秩與元帥、萬戶、千戶相同。萬戶、千戶、百戶分上、中、下三等。萬戶佩金虎符,符跌為伏虎形,首為明珠,有三珠、二珠、一珠之別。千戶佩金符,百戶佩銀符。以上是元代軍隊編制、軍隊管理和軍隊任職的簡單情況[附圖:元軍甲胄〕
元朝軍事防衛除上述宿衛系統和鎮戍系統的兩大系統外,還有不出戍其他地方的鄉兵,如上述的寸白軍、畲軍、契丹軍等。應募而集的軍隊名曰答剌罕軍此種軍隊不給軍餉,不編入軍籍,是散兵游勇,助聲勢虜掠以為利者也
(蘇天爵《元文類·軍制》)。還有以兵士所掌握的技術而命名的軍隊,如曰炮軍、弩軍、水手軍等

明朝改革元朝軍事制度,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衛所制:皇帝獨攬軍事大權,全國要地設立 衛所,軍丁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此制在維護明朝 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軍隊的統轄與衛所制 朱元璋統一全國後,採納劉 基建議,立軍衛法,在全國建立衛所,控扼要害。中央設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1380)改為五軍(即中、左、右、前、後軍)都督府,為最高軍事機關,掌管全國衛所軍籍。征討、鎮戍、訓練等則聽命於兵部。遇有戰事,兵 部奉皇帝旨意調軍,任命領兵官,發給印信,率領從衛 所調發的軍隊出征。戰爭結束,領兵官繳印於朝,官軍各回衛所。這種統軍權與調軍權分離和將不專軍、軍不私將的制度,旨在保證皇帝對全國軍隊的控制。在地方,設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置指揮使,為地方統兵長 官。都司之下,在沖要地區的府(含直轄州)、縣(州)置衛或設所。一般衛由衛指揮使率領,轄5個千戶所,共 5600人;千戶所由千戶率領,轄10個百戶所,共1120人, 百戶所由百戶帶領,轄2個總旗,共112人;總旗轄5個小 旗,共50人;小旗10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全國都 司、衛所,共設都司17個、行都司3個、留守司1個、內外衛329個、守御千戶所65個。兵額最多時達270餘萬人。

以下是明朝的軍事領導制度。

以中央軍事領導機關來說,起義時期,朱元璋以都元帥身份自主行樞密院事,親自指揮全盤軍事,以後,改行樞密院為大都督府,設大都督一人,名義上是「節制中外諸軍事」,其實,一切大小軍政,包括軍官任免、軍隊調遣、戰役指揮、戰略考慮等,都由都元帥決定,大都督府不過是主持後勤給養。軍丁軍戶管理、考績、馬政等日常事務。大都督當然也要統軍作戰,但只能奉命進止,不許擅作主張。當時,朱元璋在行中書省內設戶、禮、刑、工四部,獨不設吏、兵二部,正說明人事和軍事大權不容假借於人。即使如此,到吳元年(公元1364年)還是對此作了部分的調整,雖然仍保留大都督府,但裁免去大都督一職不設,改設左、右都督、同知都督、副都督、僉都督若幹人,均為大都督府的長官。很顯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眾設多官而分其事權。

明王朝建立後,在中書省下的六部已有兵部,這對一個統一的封建大帝國來說,是實不可少的。明初,將原來由大部督府掌管的武官任免、考績、蔭襲、軍隊的訓練、後勤給養、軍丁軍戶管理等軍事行政工作劃歸兵部掌管,大都督府僅保留統率全國軍隊的職權。

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680年),在撤廢中書省的同時,朱元璋也宣布徹底改組大都督府,將大都督府分設為前、後、中、左、右五軍都督府。中書省和大都督府的同時大變動,是當時明王朝中央軍政制度大改組的兩翼,其重要意義實不相上下。當時還規定,五軍都督府互不統轄,應該分別與兵部直接聯系工作,而統一奏請皇帝裁定。每一個都督府內又都設有一小群都督,計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副都督等,俱為負責官員,由朝廷指定各都督府分別統率全國各都司、衛、所,不得隨便變動。至仇,統軍的部門便一分而為五,領導人更是由一個增加到好幾十個。任何統軍的都督都絕不可能率本部軍兵與朝廷對抗了。

其實,任何一個都督府及其中的任何一個都督,連率領本部軍兵的權力也是沒有的。因為明王朝還規定:兵部有出兵之令而無統兵之權,五軍都督府有統軍之權而無出兵之令。有軍事行動時,兵部奏請委派某一都督府某一都督率兵出戰,而分調其他各都司、衛、所的兵丁歸其指揮。軍事行動結束,將帥即歸回原都督府,兵丁歸回原工所建制。這種體制顯然是為了防範軍權旁落,是為了對將帥們的職權有意掣時,其必然結果是,要付出大大削弱自己軍事威力的代價。

明代軍隊的建制

明代設在地方統率軍隊的部門分為都指揮使司、衛、所三級。

都指揮使司又叫都司,是負責一個地區統率軍隊的領導性機關,轄有若干個衛和所。都指揮使司是省一級「三司」之一,設都指揮使一人,都指揮同知二人,都指揮僉事四人,還根據需要設置若干僚佐胥吏。全國各個都指揮使司分別轄屬五軍都督府領導。
看下鏈接更詳細。

清朝
中國清朝(1644-1911)是以滿族上層為主體建立起來的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封建經濟高度發展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並走向衰敗的時期。它經歷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的封建社會和以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兩個歷史階段。其軍事制度既因襲歷代王朝的舊制和本民族的傳統,也受到西方的影響。至清末,許多近代軍事制度已逐漸建立和發展起來。

清朝前、中期,兵權主要控制在皇帝手中。雍正時設軍機處,以親信充任軍機大臣,「掌軍國大政,以贊機務」(《清史稿?職官》),凡用兵大事皆由其承皇帝旨意辦理。中央設兵部,名義上是全國最高軍事機關,實則」不過稽核額籍考察弁員而已「(《歷代職官表》卷十二)。光緒三十二年(1906),兵部改為陸軍部,始有統率全國軍隊的權力,後又增設海軍部,但軍機處的權力仍重。到宣統三年(1911),改責任內閣,另設軍咨府,以秉承詔命,襄贊軍謀,軍機處遂廢。

八旗兵和綠營兵

八旗兵以鑲黃、正黃、正白、正紅、鑲白、鑲紅、正藍、鑲藍等八種旗幟為標志。「旗」本為滿族「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兼有掌管軍事、政治、生產三個方面的職能。凡旗人男丁皆可為兵,平時生產,戰時打仗。以旗統人,即以旗統兵。八旗各有旗主,皆為世襲,旗兵為其私有。太祖努爾哈赤初定旗兵編制,每300人為1牛錄,領兵官稱牛錄額真;5牛錄為1甲喇,領兵官稱甲喇額真;5甲喇為1固山,領兵官稱固山額真;共領7500人,是為1旗。以後牛錄數量增加,旗數未變。太宗時增設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至此共有24旗。入關以後,清廷雖仍沿用以旗統兵的制度,但八旗兵已成為完全不事生產的軍事和政治組織,分為京營八旗和駐防八旗兩種,直屬於國家而不再歸旗主私有,牛錄、甲喇、固山各領兵官也都依次使用佐領、參領、都統等漢語稱謂。京營八旗亦稱禁旅八旗,分為郎衛和兵衛。郎衛是從正黃、正白、鑲黃等所謂上三旗的滿、蒙族人中挑選組成的親軍營,負責侍衛皇帝和宮廷,歸領侍衛內大臣統轄。兵衛負責拱衛京師,主力有驍騎、前鋒、護軍、步軍等營,還有選自各營、裝備精良的士兵組成的健銳營、火器營、虎槍營、神機營等。除驍騎營歸八旗都統直轄外,其餘分置總統和統領統率。駐防八旗,由鑲白、正紅、正藍、鑲藍、鑲紅等所謂下五旗擔任,分駐全國沖要城鎮,以畿輔、東北、內蒙古為最多,作為鎮懾地方的武力,分由各地將軍、都統、城守尉統率。八旗兵為世兵制,在16歲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選。「余丁」和不滿16歲的「幼丁」,可以挑補為養育兵,即預備兵。

綠營兵是參照明朝軍衛制度改編和新招的漢兵。以綠旗為標志,以營為建制單位,因而得名。有馬兵(亦稱騎兵)、步兵、守兵之分。馬兵、步兵亦稱戰兵。沿江、海設有水師。綠營兵籍,皆注於冊,由兵部管理。「騎兵拔於步戰兵,步戰兵拔於守兵,守兵拔於余丁,無余丁乃募於民」(《乾隆大清會典》卷六十七)。將官歸兵部選任,「凡直省武職副將以上,列名具疏請補,參將以下,按月升選」(同上書卷六十)。綠營僅有極少數駐京師,稱巡捕營,隸屬八旗步軍營統領。其餘分屯各省,依所轄地域之大小、遠近、險要和人口的多少確定兵額,列汛分營,「以慎巡守,備徵調」。綠營兵以「鎮」為基本單位,作為全國各大鎮戍區的基礎,設總兵1員,為鎮的主將。在總兵之上設有提督,用以節制一省或數省區域內的各鎮總兵;又有巡撫,其兼提督者有權節制各鎮。在巡撫提督之上,又設總督,用以節制一省或數省區域內的巡撫、提督和總兵,為該區域的最高軍事長官。各鎮綠營兵按協、標、營、汛編制。總督、巡撫、提督和總兵,都各有直屬親兵,統稱本標,分稱總督標、巡撫標、提督標、總兵標。標轄2-5營,分稱中、左、右、前、後營,居中鎮守,以備徵調。凡副將所屬之兵稱協,是協守要地的部隊,按防守地的重要程度編配數十至千餘人規模不等的營,以守備地名命名,由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分別統領。次要地區設汛。每汛數人至數十人不等,由千總、把總統帶。自提督以下,僅有統兵權,而無調兵權,其軍令寄於總督和巡撫,兵權歸於中央。遇有徵伐,皇帝另簡經略、參贊大臣統兵,調集各地綠營出戰,事畢即解大臣兵柄。

八旗兵和綠營兵都實行薪給制,按年或月發一定的銀餉和米糧。武器裝備主要有弓箭、刀矛等冷兵器,炮、鳥槍、銃槍、抬槍及火箭(見中國古代火箭)、火球、火罐、噴筒等火器,此外還有雲梯、藤牌、鹿角等。八旗兵的薪餉和武器裝備均優於綠營兵。

勇營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八旗兵與綠營兵已腐敗不堪用。1851年太平天國革命爆發,清廷諭令各省舉辦團練「助剿」。曾國藩在湖南募團丁為官勇,訂營哨之制,糧餉取自公家,稱湘勇或湘軍,是鄉團改勇營之始。繼之,又有仿湘軍制度建立的淮軍和各省勇營。及戰事既畢,除曾國藩直轄的湘軍和其他一部分勇營遣散外,各省險要處仍以勇營留屯,稱為防軍。防軍之外,又有練軍。它從綠營選練而來,其營制餉章也全仿湘軍,任務與防軍同。這樣,自同治至光緒中日甲午戰爭結束時,防軍與練軍成為清朝的主要武裝力量,它們的營制皆源自湘軍。湘軍以營為基本建制單位,500人為營,營轄4哨,哨轄8隊,分由營官、哨官、什長率領,從兩營至數十營設統領。兵必自召,將必自選,訓練、指揮自主,糧秣薪餉自籌。每營只服從營官一人,每軍只服從統將一人,營、軍彼此獨立,互不統屬,都只服從曾國藩,兵部無權管轄。湘軍制度之盛行,成為清朝兵制的一大變革。從此,「兵為將有」,中央兵權移於將帥。這個時期,清軍的武器裝備和訓練制度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清廷在一部分洋務派官僚的主持下,購買和仿製洋槍洋炮輪船鐵艦,僱用外籍教習和顧問,舉辦武備學堂,開始採用西式武器和操典訓練軍隊,並建起了近代海軍。但是,這種變化既是初步的,又是畸形的。舊有的大刀、長矛並未廢除,集兵方式沒有改變,軍隊建制仍維持勇營制和其他舊的組織形式。軍隊的主要新式武器和教習都依靠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這反映了清軍的近代化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點。

新軍

1894年,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慘敗,湘軍、淮軍、防軍、練軍又相繼腐敗不堪用,於是又有「新建陸軍」、 「自強軍」代之而起。因其武器裝備全用洋槍洋炮,編制和訓練盡仿西方軍隊,故稱新軍。《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政府決定進行軍事制度改革,在中央設練兵處,在各省設督練公所,並計畫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以北洋新軍作為中央軍(亦稱國軍),以各省新軍為地方軍,將原有的防軍、練軍和其他舊軍(旗兵除外)汰弱留強,一律改為巡防營。新軍以鎮為基本建制單位,每鎮官兵定額12512人,由步、馬、炮、工、輜重等兵種組成,設統制率領。鎮下分協、標、營、隊、排、棚,分由協統、標統、管帶、隊官、排長和正、副目率領。平時以2鎮為1軍,戰時則根據情況,或以3鎮為1軍,或合數軍為 1大軍,由總統或軍統率領。新軍的中、下級軍官多為國內武備學堂畢業生充任,間有少數學習軍事的留學生。集兵方式採用募兵制,在體格、嗜好及文化程度上有嚴格規定。新軍的品德教育以「忠義要旨」為中心,技術訓練「以實用易學為主」。清政府本想通過軍事制度改革收回全國兵權,但召募、發餉等操於將帥手中,武器裝備有賴於外國,軍隊的私屬性質毫無變更。至宣統末年,新軍只練成13鎮(另說14鎮),由於辛亥革命爆發,便隨清亡而終。

⑩ 中國歷史外交人物的故事,2個

1、唐雎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說:「我想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國,安陵君一定要答應我啊!」安陵君說:「大王給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換小的土地,很好。

即使如此,我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衛它,實在不敢交換啊!」秦王不高興。於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不聽我,這是為什麼呢?況且秦國已經滅了韓國亡了魏國,而安陵君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的原因。

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當作忠厚的長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現在我用十倍於安陵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是)輕視我嗎?」

唐雎回答說:「不,不是像你說的這樣。安陵君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並且保衛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何況僅僅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您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倒下的屍體有百萬具,血流千里。」

,把頭往地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從前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

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這三個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憤怒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徵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就要成為四個人了。

如果有才能和膽識的人一定要發怒的話,就要使兩具屍體倒下,血流五步遠,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現在這個時候就是這樣。」於是拔出寶劍起身想要(與秦王)同歸於盡。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麼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然而安陵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2、燭之武

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南。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於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一定能說服他們撤軍。」鄭伯聽取了他的話。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沒有能力辦事情了。

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

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麼敢用這件事勞煩您手下的人呢。

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

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

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

既然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裡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使秦國受損而使晉國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希望您能好好考慮『闕秦以利晉』這件事)!」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並派杞子、逄孫、楊孫幫鄭國守衛,就率軍回國。

3、鄧芝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於永安病逝。之前,孫權為修補夷陵之戰給兩國造成的裂縫,曾遣使請和,劉備亦派宋瑋、費禕等到吳回應。

但如今劉備逝世,丞相諸葛亮憂慮孫權知道這消息後態度會有所改變,不知如何處理。此時鄧芝面見諸葛亮說:「現今主上(劉禪)年幼,在位不久,應該派遣使臣重新與東吳結好。」

諸葛亮回答:「我想了很久,不知道任用誰,現在我找到了。」鄧芝問是誰,諸葛亮說:「就是使君您了!」於是派鄧芝出使吳國。

鄧芝到來後,孫權果然感到疑惑,不立即接見鄧芝,鄧芝便自己上表求見孫權道:「臣這次來也是為了吳國,不只是為了蜀漢。」

孫權於是接見他,對鄧芝說:「我原本誠心想與蜀漢和親,但恐怕漢主年幼,國小而大勢困頓,如果曹魏乘虛進攻,不能保全自己,所以我感到十分猶疑了。」

鄧芝答道:「吳、蜀兩國結合擁有四州的地方,大王您是有名於世的英傑,諸葛亮亦是當代特別傑出的人才。蜀有重險可固守,吳有三江可阻隔,結合這兩個長處,成為唇齒之邦。

進可並力奪取天下,退可鼎足而立,這是自然的常理。大王現在若想委身向魏,魏必定要大王您入朝朝拜,最少也要求太子前往為質子,若不遵從命令,就有理由討伐。

我國必定見有利而順流進發,如此,江南之地便不再是大王所有了。」孫權沉思甚久才說:「你所言甚是啊!」便與魏斷絕關系,與漢連和,派大臣張溫前往訪問。

張溫出使即將返回時,蜀漢再次派鄧芝到吳國,孫權對鄧芝說:「如果天下太平的時候,兩個君主分別統治,不是很快樂嗎。」鄧芝卻對他說:「天無二日,地無二主。

如果魏國滅亡之後,大王還未深識天命。那為君之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為臣之人各自竭盡自己的忠誠,而為將之人則握棰擂鼓,爭戰才剛剛開始。」

孫權大笑說:「您確實很真誠。」孫權在給諸葛亮的信中說:「丁厷言辭鋪張浮艷,陰化不能完盡;能和合兩國的人,只有鄧芝。」

4、班超

西域諸屬國自王莽篡漢之後脫離中央王朝管轄,被北匈奴所控制。北匈奴得到西域的人力、物力後,實力大增,屢次進犯河西諸郡,使得邊地人民不堪其苦。

永平十六年(73年),奉車都尉竇固等人出兵攻打北匈奴,班超隨從北征,在軍中任假司馬(代理司馬)之職。班超一到軍旅中,就顯示了與眾不同的才能。

他率兵進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在蒲類海(今新疆巴里昆湖)與北匈奴交戰,斬獲甚多。竇固很賞識他的才幹,於是派他和從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5、蘇秦

蘇秦第二次來到趙國,奉陽君趙成已死,便游說趙肅侯,提出六國聯合起來抵抗秦國的主張。蘇秦詳細分析了趙國和其他諸侯國的關系,指出趙對韓魏的戰略相依關系。

進而說明了自己的合縱主張:韓、魏、齊、楚、燕、趙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並建議趙國組建六國聯盟並力抗秦。

如此一來,六國一體,秦國一定不敢從函谷關出兵侵犯,趙國的霸主事業也就成功了。 趙肅侯採納了蘇秦的「合縱」主張,資助他去游說各諸侯國加盟,以訂立合縱盟約。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文武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