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中國的房價也高的不得了嗎
唐宣宗大中十年,敦煌居民沈都和因為急等錢用,賣掉了自己的房子。房屋轉讓合同寫的是:這套房子按面積計價,每尺價值小麥兩碩五升,另外房子里所有傢具陳設也隨房子一起出讓,總共價值小麥二十九碩五斗六升有餘。「碩」是古代的容量單位,跟「石」通用。唐朝時期一石約有90斤,按當時麥價每斤8角摺合下來的話,那麼每平方米的房價能賣到1555元。而當時敦煌平民每月的收入一般不會超過兩石小麥,也就是在300元以下。由此可見,平民老百姓不可能買得起住房。看來房價之高古已有之,如今房價高,也算是對傳統的繼承。
不過就算老百姓買不起房子,當官兒的總得有一個像樣的住處吧。其實這也未必,要看是什麼時候。出土的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房屋買賣、租賃的現象,說明那個時候就有住房交易了。不過因為商周時代人口稀少,經濟又以自給自足的模式為主,所以在唐代之前,住房交易不算活躍,房價也不算高得離譜,朝廷也能為官員提供免費的官宅。但是唐代經濟發展後,房價相應大幅攀升。而官吏也逐漸增多了起來,政府也在高房價與多官吏的壓力下,漸漸無力再為官員提供免費的官宅了。
而到了宋朝時期,那些無力自購住房的官員,都是向管理官府房產的行政部門租房。據《宋史》記載,屢從太祖、太宗出征的老將劉福去世後,他的子孫後代就失去了可以居住的私宅。
看來,當上官也不意味著全家人從此不愁住房問題了。而且唐宋時期「休官」的實際含義,並不只是失去了在某個職位上行使權力和支領全額官俸的特權,還有一大特點就是不能繼續居住在官邸里,這些休官之人不得不為住房問題而奔波。如宋仁宗時的宰相杜衍,因為為官清廉,不置私產,退休後連遷居鄉間住宅的退路都沒有,只能長期借居在南京車院,直到去世。蘇轍退居許州後,看到李方叔的新居,羨慕不已地說:「我年七十無住宅,斤斧登登亂朝夕……不如君家得眾力,咄嗟便了三十間。」於是蘇轍也為自己蓋了所房子,不過他心願雖然滿足了,一生的積蓄也花光了,真可嘆他到了這把年紀還做房奴。
其實做房奴的又何止蘇轍一人。宋朝時期有個叫張仲文的人寫了一本書名叫《白獺髓》的書,這本書里就提到了「房奴」:「妻孥皆衣蔽跣足……夜則賃被而居。」意思就是存款和借來的錢都花費在房子上了,現在只能背負債務節衣縮食過日子,不但老婆孩子身上沒一件好衣服,連被子都是向別人租來的。
清朝也有房奴。光緒年間,北京那些買不起房的人就自己蓋,蓋不起就借錢蓋,等以後慢慢還。有一首竹枝詞反映了這種情況:「搭得天棚如許闊,不知債負幾多錢?」
其實在古代,不僅有房奴,還有蝸居。北宋初年有個大學士叫陶轂,他這樣描繪老百姓的住房緊張:「四鄰局塞,半空架版,疊垛箱籠,分寢兒女。」意思就是說房子太小,只能在房子的天花板和地板的中間加一層,隔成小復式。卧室太小放不下床,就把箱子櫃子拼起來讓孩子們睡。
貸款買房其實在清代才出現,而真正意義上的住房按揭,是到民國時代才有的。
而買房子的時候,其實古代人也跟現代人一樣,要考慮很多的因素。
第一就是看房價是否承受得起。比如蘇氏兄弟,遠離首都選擇在房價相對便宜的地方買的房子。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買房經歷更有意思,當時他的官職是「校書郎」,每月1600錢。那時候白居易在長安東郊租了4間茅屋,因為離上班的地方遠,又養了一匹馬代步,此外還雇了2個保姆,這樣一來每月開銷是7500錢,剩下8500錢存起來。但是存了10年,他也沒能在長安買下一套房子。後來白居易在陝西渭南縣買下一處宅子,平時住在單位,節假日就回渭南的家。這和現在的大都市白領差不多,在郊區買房,在城裡租房上班。
然後就是要考慮位置和周邊環境是否滿意。古人很重視居住環境,反映這種狀況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孟母三遷了。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房子一直都是一個牽動人心的話題。中國人的意識中,一直都認為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後,才能叫做一個真正的家。其實幸福是一個人心中的感覺,與房子又有什麼關聯。
南在南傷的答案
㈡ 有沒有其他國家歷史上的房價崩盤的記錄
有,1993年日本房價全面崩盤。
日本房價的崩盤源於1985年簽定的"廣場協議",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為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
到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
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個人紛紛破產,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2)中國歷史上的房價擴展閱讀
日本房產崩盤的原因
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
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個人紛紛破產,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
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㈢ 古代人買房也發愁嗎中國歷代房價比較,有趣!
房子,可以說是大來家自最最關心的話題了,特別是近年來房價不斷瘋漲的形勢,令所有人都瘋狂起來。有半夜排隊買房的,有打著吊瓶去買房的,有甘願賭上後半輩子幸福也要買大房的,還有更多人只能眼睜睜看著房價往上漲而買不起……
周
周朝最早一宗不動產:在公元前919年農歷三月份,一個叫矩伯的人分兩次把1300畝土地抵押給一個叫裘衛的人,換來了價值100串貝殼的幾件奢侈品,包括兩塊玉,一件鹿皮披肩,一條帶花的圍裙。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宗不動產交易。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11-1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㈣ 中國古代的房價有多高
唐宣宗大中十年,敦煌居民沈都和因為急等錢用,賣掉了自己的房子。房屋轉讓合同寫的是:這套房子按面積計價,每尺價值小麥兩碩五升,另外房子里所有傢具陳設也隨房子一起出讓,總共價值小麥二十九碩五斗六升有餘。「碩」是古代的容量單位,跟「石」通用。唐朝時期一石約有90斤,按當時麥價每斤8角摺合下來的話,那麼每平方米的房價能賣到1555元。而當時敦煌平民每月的收入一般不會超過兩石小麥,也就是在300元以下。由此可見,平民老百姓不可能買得起住房。看來房價之高古已有之,如今房價高,也算是對傳統的繼承。
不過就算老百姓買不起房子,當官兒的總得有一個像樣的住處吧。其實這也未必,要看是什麼時候。出土的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房屋買賣、租賃的現象,說明那個時候就有住房交易了。不過因為商周時代人口稀少,經濟又以自給自足的模式為主,所以在唐代之前,住房交易不算活躍,房價也不算高得離譜,朝廷也能為官員提供免費的官宅。但是唐代經濟發展後,房價相應大幅攀升。而官吏也逐漸增多了起來,政府也在高房價與多官吏的壓力下,漸漸無力再為官員提供免費的官宅了。
而到了宋朝時期,那些無力自購住房的官員,都是向管理官府房產的行政部門租房。據《宋史》記載,屢從太祖、太宗出征的老將劉福去世後,他的子孫後代就失去了可以居住的私宅。
看來,當上官也不意味著全家人從此不愁住房問題了。而且唐宋時期「休官」的實際含義,並不只是失去了在某個職位上行使權力和支領全額官俸的特權,還有一大特點就是不能繼續居住在官邸里,這些休官之人不得不為住房問題而奔波。如宋仁宗時的宰相杜衍,因為為官清廉,不置私產,退休後連遷居鄉間住宅的退路都沒有,只能長期借居在南京車院,直到去世。蘇轍退居許州後,看到李方叔的新居,羨慕不已地說:「我年七十無住宅,斤斧登登亂朝夕……不如君家得眾力,咄嗟便了三十間。」於是蘇轍也為自己蓋了所房子,不過他心願雖然滿足了,一生的積蓄也花光了,真可嘆他到了這把年紀還做房奴。
其實做房奴的又何止蘇轍一人。宋朝時期有個叫張仲文的人寫了一本書名叫《白獺髓》的書,這本書里就提到了「房奴」:「妻孥皆衣蔽跣足……夜則賃被而居。」意思就是存款和借來的錢都花費在房子上了,現在只能背負債務節衣縮食過日子,不但老婆孩子身上沒一件好衣服,連被子都是向別人租來的。
清朝也有房奴。光緒年間,北京那些買不起房的人就自己蓋,蓋不起就借錢蓋,等以後慢慢還。有一首竹枝詞反映了這種情況:「搭得天棚如許闊,不知債負幾多錢?」
其實在古代,不僅有房奴,還有蝸居。北宋初年有個大學士叫陶轂,他這樣描繪老百姓的住房緊張:「四鄰局塞,半空架版,疊垛箱籠,分寢兒女。」意思就是說房子太小,只能在房子的天花板和地板的中間加一層,隔成小復式。卧室太小放不下床,就把箱子櫃子拼起來讓孩子們睡~
㈤ 歷史上哪個朝代的房價最貴
唐朝吧,因為唐朝的時候特別多繁華,所有人都想在打城市裡,所以自然房價會很高,但高也無所謂,反正那個時候誰都不嫌棄誰,也不在乎結婚有沒有新房,只是心裡喜歡
㈥ 有沒有其他國家歷史上的房價崩盤的記錄
日本出現過房價崩盤,中國經濟特區香港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也出現過房價崩盤。
日本: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爆發的房地產泡沫破裂,是世界各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也是最深的一次房地產危機,至今仍無完全恢復的跡象。
香港: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返家發生動盪。
(6)中國歷史上的房價擴展閱讀:
日本事件經過:
戰後50年,日本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上世紀80年代初期日本僅用幾年時間連續趕超義大利、法國、英國和德國,成為亞洲第一強國和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資本主義強國。
日本的貿易和製造業直逼美國,在電子汽車鋼鐵和造船等領域更是將美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日本經濟實力達到美國一半,外匯儲備超過4000億美元,佔世界外匯儲備的50%。
日本人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土地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土地。彈丸島國的日本房地產總價值超過地大物博的整個美國,日本平均房地產價格是美國的100倍,東京大阪的價格是紐約、芝加哥的幾十倍。
日本人買下紐約最有代表性的建築洛克菲勒中心和美國人最驕傲的產業好萊塢影片公司。
尤其是日元大幅度升值使得日本人極其富有備感自豪,資金指處所向披靡。伴隨「國富民強」,大量新資金沒有去處,只好集中和積聚在十分有限的土地上,造成土地和房屋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價格和泡沫與日俱增。
日本房地產發展在世界各地中有其特殊性。日本土地狹小,人口眾多,加上經濟高度發達,房地產開發從戰後一片廢墟上建立起來。
伴隨經濟和房地產開發,土地價格尤其是主要城市的土地價格不斷上漲,高度壟斷集中,1985年東京大阪的土地價格比戰後初期猛漲了10000倍。
但是如果以為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是客觀原因造成的,是無可避免的,那是不正確的。實際上即使是1985年泡沫已經相當嚴重,如果沒有後來5年時間中執行的一系列錯誤政策,泡沫破裂還是可以避免的。
1985年日元升值以及對升值錯誤的估計和預期,將日本直接推入泡沫破裂前的「最後瘋狂」。在5年短暫的「輝煌和燦爛」之後,日本經濟和房地產陷入了已經長達14年的蕭條和低迷。由此可見,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房地產泡沫以及破裂,都不能歸咎於客觀原因。
日本主要的錯誤政策是:
1、利率太低,資金泛濫,引導失誤監管失控。
2、盲目擴大信貸,濫用杠桿作用。
3、投資投機成風,股市樓市連動,管理監督形同虛設。
影響:
泡沫破裂後許多日本居民成為千萬「負翁」,家庭資產大幅度縮水,長期背上嚴重的財務負擔,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嚴重影響正常消費。
日本銀行及非銀行機構的不良債務高達100萬億日元,最後成為壞賬的達到幾十萬億日元。倒閉和被收購的銀行和房地產公司不計其數,大量建築成為「爛尾樓」。
建築業飽受重創,1994年合同金額不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國民經濟陷入長達十年的負增長和零增長。
㈦ 中國的房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上漲的
房價是從2000左右開始起漲的,其原因是中央政府為了拉動國內內需的增長,內開始啟動房產改革,容說到背景就不得不提到國內房產大亨王石,他曾和朱鎔基總理建議中國的未來幾年房地產市場將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個人覺得中國房市的走高時市場發展結果,當然政府在其中作用不容忽視,到了最近的4-5年房地產持續市場持續高溫,房市泡沫出現,房價高的離奇,這是為什麼我也不知道,現在政府出台經濟適用房,乃至二手房改革等步驟效果都不是很明顯,炒房熱到處可見。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有不足的地方請指正。
㈧ 歷史上房價升多少會崩盤
我認為中國房產不可能崩盤,中國房地產雖然有泡沫,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原因如下:
1、中國國家太大,城市太多,各個城市的情況很不一樣。那些數萬元一平的房價畢竟是少數。多數是萬元左右的均價。中國城市化進程,就是一個人口由農村向縣城、縣城向二線城市,二線向一線城市流動的過程。而一線城市總是有限的,北上廣這些房價只能上漲。
2、中國有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只有一線城市是房屋較熱的,而其他地區,房產依然是泡沫不多的。
3、以筆者家為例,我這里靠海的地級市。房價貴的1萬多,便宜的6000左右,基本上泡沫不能說很多。因為各類上繳國家的稅是2000-3000元,加上2000元的房屋建造成本,房價也就應該是這個價格。剩下就是房地產商的利潤了,所以,我們這里沒有多少泡沫,而且房屋賣的也很火。
4、現在,都吆喝第四次單身潮來臨,說單身男女有2億之多,如果按照中國14%的單身率計算,那就是說這2億人中有2800萬不結婚。如果他們都結婚,需要1400萬套,如果都單身,則需要2800萬套。這樣房子一下就多需要1400萬套。這些是剛需。剛需啊,同志,中國全部庫存才600萬套,才占需要的42%。
5、一般來說,一個三口之家住幾十平米的房子過於擠了。現在為了舒適,總是房子越來越大,這樣小房子換大房子,一個衛生間換成雙衛生間,所以居住面積增加了。地產商自然也需要不停蓋房子。
6、中國每年畢業800萬大學生,如果都結婚,就需要400萬套房屋,如果都不結婚,需要800萬套。而且畢業大學生、研究生,你看到幾個回家種土豆的,不都是落戶北上廣嗎?
7、另外中國政斧也不是當年的日本政斧,中國也不會坐視房價泡沫吹破而不理的。
㈨ 中國房價歷史上跌過嗎
有過 但一調控馬上升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