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漢族

世界歷史漢族

發布時間:2021-03-03 23:43:00

『壹』 漢族歷史的介紹

漢族又名華夏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為上古時期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後裔,即炎黃子孫。漢族還是一個在歷史上從未中斷過的、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據先秦文獻的記載與夏、商、周立都范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為活動地區;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類型的新石器文化,為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這兩個文明為華夏文明圈的代表。漢族的祖先黃帝和炎帝在中原為爭奪部落聯盟首領而爆發了阪泉之戰,炎帝部落戰敗,並入黃帝部落,炎黃聯盟初具雛形。後來他們在涿鹿之戰中打敗了東夷集團的九黎族首領蚩尤,把聯盟勢力擴大至今日的山東境內。後又以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為主體,與山東境內的部分東夷部落組成了更龐大的華夏部落聯盟,華夏族源基本固定。公元前2100~前770年黃河中下游黃帝集團的後裔先後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前221年,秦統一中國,華夏族又從分裂走向統一。漢族先秦時期自稱華夏,從漢朝開始又逐漸出現「漢」的自稱。因此,華夏族有了另一個名字:漢。但原先的稱謂「華夏」並沒有消失,而是與「漢」這個稱謂一起使用至今。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晉朝以前漢族主要分布於中國北方,隨後因永嘉之亂等因素大舉向南遷徙,南遷漢族則和與漢族基因及語言相異的中國南方原住民混居。這歷史上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布密度。

『貳』 世界漢族人口有多少人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版。華夏族稱為「漢人權」,始於漢朝。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漢族人口約為1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於世界各地。除中國兩岸四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布。漢族人口90%以上都分布在中國,在中國大陸,漢族占總人口的90.56%,分布於各個省份;在台灣漢族占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占總人口的95%和97%。漢族在其他部分地區也是當地的主要民族,新加坡(77%)、檳城(馬來西亞)(56%)。同時在許多國家也是重要的組成民族之一.

『叄』 歷史上漢族的災難

在漫長的中國古歷史中,曾有過長達年的黑暗年代,那是我們曾經經歷過一個慘痛的可以被稱為漢民族最黑暗的時代,那是被漢人稱為「狄」、「夷」的北地馬背民族將整個漢民族的自尊踐踏得低賤到連畜生都不如的年代.那是歷史學者最不願提及的歷史。在被我們冠以五胡亂華而丟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里。正是這個在歷史課本上,寥寥幾句便帶過的年代裡,馬背民族征服了黃河以北的中原腹地。第一次將優越感極好的漢民族驅趕著狼狽南渡,喘息度日。(幾乎可以用苟延殘喘的詞句來形容的悲慘。)

在這之前是我們張不離口的大漢,而最靠近的也是璀璨無比的三國時代。在這之後是偉大的隋唐。是個將中國歷史推向頂峰的時代。而現在我們面對的是個黑暗得幾乎殘忍的年代記表----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這個詞彙是個貶義大過褒義的片語。

五胡亂華之五胡食人錄

我們許多人都讀過魯迅的《狂人日記》,裡面對中國的幾千年封建道德以「吃人」兩字概括。這種「吃人」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吃人。但確實也有把人殺了吃的。吃人在中國可謂歷史悠久,在春秋時期,齊國的易牙就把自己的孩子做成了菜給齊桓公吃,唐時的張巡守睢陽,糧草用盡時吃過人,黃巢造反時也吃過人。一些城池被圍,人餓得受不了,就易子而食。但這些事情都是極個別的,或源於少數統治者的瘋狂,或者是因為實在沒有辦法。但在中國的「五胡亂華」這一中國與人類歷史最黑暗的時期,卻有許多人被大規模地宰殺烹食。在入侵中原的胡人中,幾乎所有的胡人都沒有自己的文字。十分野蠻,許多胡人還保留著食人的獸性。以羯族,白種匈奴,鮮卑族三族最為凶惡。
公元304年,當時還是「八王之亂」。幽州刺史王浚引進慕容鮮卑來對付成都王穎。慕容鮮卑乘機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姦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發現後,要慕容鮮卑留下這八千名少女。慕容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於易水。易水為之斷流。
羯族簡直就可以稱之為「食人惡魔」了。史載他們行軍作戰沒有糧草,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稱漢族女子為「雙腳羊」。夜間姦淫。白天則宰殺烹食。羯族對漢族的血債實在太多,在他們所建立的後趙政權中,漢族幾乎到了滅族的邊緣。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羯族)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漢族士人免罰,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漢人的東西。同時又禁止漢人稱游牧民族作胡人,而稱「國人」,違者斬。他的開國漢人大臣,來朝見他時,因身上值錢東西和衣服被胡人搶了,勒問他出了什麼事,大臣正在氣頭上,說胡人搶了他,而忘了說國人。才發覺說錯了話,趕緊向石勒賠罪,勒赦免了他。可以想像一般漢人當時的處境。
由於聽信巫師之言,石勒對漢人其子(一說為侄,一說為與其嬸所生)石虎更加變本加厲百倍。他跟一條毒蛇一樣,腦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慾,二是殺戮,三是享樂。
發男女十六萬,運土築華林苑及長牆於鄴北。時逢暴雨,漳水水漲,死者數萬人;石虎已有多處宮殿,還不滿足,又驅漢丁四十餘萬營洛陽、長安二宮,造成屍積原野;修林苑甲兵,五十萬人造甲,十七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奪漢女五萬入後宮肆意變態凌殺污辱之行,其間由於負婦義夫的反抗,死者不計其數;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鄴城,成漢的使者見到沿途樹上掛滿上吊自殺的人,城牆上掛滿漢人人頭,屍骨則被做成「屍觀」,恐嚇世人,數萬反抗將士的屍體被棄之荒野喂獸;
血腥屠殺和殘酷的民族壓迫,北方漢人銳減至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減少,土地的大量荒蕪,傍之虎狼等野獸成群出現繁殖。石虎將邯鄲(一說臨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區,數萬平方公里土地劃為其狩獵圍場,創全人類有史以來的吉尼斯世界記錄。規定漢人不得向野獸投一塊石子者,否則即是「犯獸」,將處以死罪,被殺或被野獸吃掉的人不計其數,漢人的地位竟連野獸都不如;太子石邃比他爹石虎還要令人發指。如果說石虎是殘暴荒淫的話,這個二十幾歲的青年只能以變態來解釋。在自己府上閑著無聊的時候就帶著刀亂竄,碰到自己的侍女就把她的頭砍下來,擦乾凈血放到盤子裡面做成工藝品和部下觀賞。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惡魔竟然篤信佛教,他命令他所擄掠的漢族女子做尼姑,碰到漂亮的就先和她交配,然後就把這個倒霉的尼姑身上的肉割下來和牛羊肉混著煮,還把這種食品賞賜給部將吃,讓他們猜測是什麼原料做的。

『肆』 漢族是世界歷史上總計被殺人數最多的民族嗎

應該是吧 人多啊!

『伍』 外國也有漢族嗎

外國也有漢族。

漢族還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漢族人口約為1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於世界各地。

漢族是數個現代國家或地區的主體族群。佔中國大陸人口92%,佔新加坡人口74%,占馬來西亞人口24.5%,佔中國台灣人口98%。

(5)世界歷史漢族擴展閱讀:

歷史上漢族人口有過幾次大規模自黃河流域和淮河以北向長江、珠江流域南移。秦統一六國時,曾將關東強宗大量遷入關中,西漢時也有過類似移民活動,然而當時的經濟發展決定了黃河中下游各郡為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如以秦嶺與淮河為界把郡縣地區劃為南北兩部,兩漢大體都是北部約占當時戶口總數的80%,南部約佔20%。從東漢末年起,北部割據混戰,人民開始南遷,而西晉末年「永嘉之亂」,黃河流域人民大規模南遷至長江中下游與長江中上游及漢水流域。

經南北朝,繼續有人口南移,使長江流域人口不斷增加,但仍未改變北部人口多於南部的分布狀況。然而如果拿隋末與西晉時的南部諸郡人口總數相比較,則長江流域與嶺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唐末藩鎮割據混戰與五代時期,北部人口又一次出現了南遷趨勢。到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出現了第二次人口南遷的高潮。南方人口大增,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以及洞庭、鄱陽、太湖等大湖周圍和長江、珠江三角洲地區。

這些地方成為人口稠密之區,人口密度高於北部各州。除以上兩次大規模人口南遷之外,另外還有幾次具有相當規模的人口南遷。南部經濟自東晉以來發展迅速,至兩宋時,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南方人口不僅密度高於北方,而且漢族人口的總數,至明、清時也已超過北方。

漢族經歷與中國境內各民族長達數千年的共處、遷徙,於是形成了在松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大河巨川流域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及城市集中分布,在邊疆與當地各民族交錯雜居的分布特點。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其中有的在移居國生根發展,成為當地的華裔,有的則保持中國國籍,成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華僑。

『陸』 全球有多少漢人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1] 「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2]
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等諸多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漢族宗教的主要傳統觀念。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2]
漢族歷來以勤勞、富於創造精神著稱。漢族歷史上的經濟是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是一種典型的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漢族的農業生產在歷史上素來發達,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細作著稱於世,漢族的手工業也有相當高的發展水平。[2]
而隨著中國歷史的變遷,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戰亂等因素,漢族也發生了大規模遷移,一直在從中原地區向南遷移。客家人繼承了當時中原漢人的文化傳統,比如說古語,風俗習慣也有歷史痕跡。[1]
漢族還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漢族人口約為1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於世界各地。在中國大陸,漢族占總人口的92%;在台灣,漢族占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占總人口的95%和97%。[1] 除中國兩岸三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分布。

『柒』 世界上有多少漢族人

13.9億多,包括海外華人華僑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版子孫。「漢」權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
漢族還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漢族人口約為13億(中國境內),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於世界各地。在中國大陸,漢族占總人口的92%;在台灣,漢族占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占總人口的95%和97%。除中國兩岸三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分布。

『捌』 縱觀世界史,漢族和其他民族相比戰鬥力如何

縱觀世界歷史,漢族的戰鬥力可以評價為——偶爾下線,基本上總是上網,偶爾被漢族打敗。然而,漢族掌握了三大法寶,即使失敗,也能化敗為勝。也就是說,漢族是真正的戰斗民族。

漢朝初年,我們打不過匈奴,就開始猥褻發展,低調積蓄力量,後來漢武帝反擊。在唐朝,一開始我們不能打敗土耳其人,但我們保持了低調的發展,然後我們積累了力量,尋找機會打敗土耳其人。

一個火辣辣的頭腦,不管後果如何,鐵石心腸,看上去很熱血,但很容易被打倒。如果一個國家如此不成熟,很容易從世界歷史中消失。幸運的是,我們是一個成熟的文明。

漢族也善於總結。從孫子兵法開始,其他民族依靠偶然的天才來誘導民族的戰鬥力。漢族可以依靠各種軍事文字系統來培養民族的戰鬥力。因此,只要能保持物資供應,戰鬥力就能立竿見影地培養出來,這是其他民族所不能做到的。

第三個法寶是團結。民族文化有很強的吞咽能力。漢族人民高度團結,認同統一。歷史上,任何政治力量都把統一看作是自己王朝的基礎。

此外,漢族文化具有較強的吞噬作用。漢人從不拒絕外國先進的文化成果。只要別人有東西要學,就會認真學習和消化。這種習慣起源於原始社會。比如趙武陵王的胡服騎射,漢武帝派張騫到西域,唐朝的人都穿胡服。漢人不與外來文化發生沖突,不因某些習慣而拒絕先進文化,這是漢人保持兩千年戰鬥力的秘訣。

有時候一個強大的國家現在並不可怕。關鍵是漢族幾千年來一直很強大。這背後一定是漢族的文化習慣。因此,你讀中國歷史越多,對這個國家就越有信心。

『玖』 漢族歷史的發展

漢族一出現於世界,便以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穩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開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偉的民族發展歷史進程。
人口的發展,是民族繁榮昌盛的重要標志之一,此即俗話所說:國泰民安,人丁興旺。封建社會時期漢族人口的發展經過了兩個大的發展時期。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而不是所謂的是南方少數民族接受漢文化從而形成南方漢族。
漢族的人口如果從其族源華夏集團算起開始約有200餘萬人。歷經夏、商、周三代,到戰國盛時已有2000萬人左右了。在兩漢之時,漢族人口已達5000餘萬人。到唐代前期達到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
元代以後,明萬曆二十八年(1601)人口達1.5億。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則達4億以上,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其人口約6億,到20世紀末已達10億以上。在地域上則從黃河、長江流域向南發展到珠江流域抵台灣島和海南島,向東北發展到黑龍江流域,向西北發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發展到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
封建社會時期的漢族人口為什麼能得到這么巨大的發展?其中顯然有恩格斯所說的「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繁衍「的機製作用。但了解和認識漢族人口的大發展,必須了解和認識漢族發展史上的一個現象,即民族同化問題。所謂民族同化,就是一個民族喪失民族特性,變成另一個民族的問題。在中國民族發展史上,有漢族同化少數民族的情況,也有少數民族同化漢族的情況。因為漢族自古以來就佔中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所以被漢族同化的少數民族在漢族總人口中比例較底。民族同化並不是漢族人口眾多的主要原因,現代興起的分子人類學研究發現南北漢族父系具有高度同一性,母系也有60%左右的同一性。

『拾』 漢民族在世界歷史中是什麼地位

早在1936年4月1日,共產國際就指出:「在當前帝國主義矛盾加劇的情況下,法西斯侵略者發動戰爭不可能是局部的,它必然發展為世界規模的大屠殺」。1938年9月,共產國際又指出:「偉大的中華民族起來反對野蠻的暴力,不僅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土,保衛自己的自由和獨立,而且也是保衛全人類的自由與和平的事業。假使日本法西斯軍閥竟然征服了中華民族,那麼它將在亞洲,在太平洋上,在歐洲,在世界其他各地,大大加重與發展法西斯主義的侵略,而中國的勝利,卻正是對於一切法西斯侵略者的掠奪計劃之嚴重打擊。所以,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是世界無產階級及整個進步人類反對野蠻法西斯主義暴力的總斗爭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毛澤東同志歷來是從世界反法西斯全局來看中國抗日戰爭的。1938年1月他指出:「中國戰爭是世界戰爭的一部分」。1939年1月進一步指出:「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孤立戰爭的觀點,歷史已證明其不正確了。」 1931年,日本侵佔我國東北,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首先從亞洲開始。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歐戰爆發。1941年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二次世界大戰全面展開。 從「九一八」事變到珍珠港事件,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活動都是有步驟的。美國國務卿史丁生認為:「1941年12月7日從珍珠港開始的大規模的太平洋戰爭,是滿洲事變的必然結果。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止限界就十分清楚了。」蘇聯檢察官克倫斯基在遠東軍事法庭上指出:「如果我們可以指出一定日期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這段血腥時期的開端的話,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據的。」斯大林1946年 9月指出:「主要的法西斯國家,即德日意三國要在全世界推行法西斯制度,而且軸心國又以侵佔捷克斯洛伐克和中國中部地區的事實,表明他們決心把奴役一切愛好自由的民族這種口頭威脅變成現實。」這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日本地主資產階級的野心是很大的,為了南攻南洋群島,北攻西伯利亞起見,採取中國突破的方針,先打中國。」 法西斯主義就是戰爭,是野蠻的掠奪、奴役和殘殺。這也就決定了反軸心國的戰爭是解放戰爭的性質。中國人民敢於以劣勢的裝備還擊侵略者,在世界上首先舉起反法西斯的旗幟,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成為出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主戰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共同勝利。在亞洲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斗爭中,中國抗日戰爭則起了決定性作用,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主戰場。 在1939年到1941年間,雖然英、法、蘇等國先後遭到德國法西斯侵略而投入戰爭,反法西斯力量空前壯大,但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東方戰線,中國仍是孤軍奮戰。在中國抗戰4年半之後,美國才參加對日作戰。中國戰場上牽制了日本陸軍主力,消耗著日本的大量人力物力,使其百萬大軍深陷中國而不能自拔,因而打亂了它的侵略計劃。據日本統計資料:「七七」全面侵華後,日本擁有24個師團,其中的21個師團投入侵華戰爭,超過其陸軍總兵力的 87%。1938年又新增加 10個師團,其中 32個師團投入侵華戰爭。1939年在中國投人34個師團,1940年增到39個師團,1941年增加到40個師團,佔到日本陸軍總數的80%。1941年底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由於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擊,日本被迫在中國戰場上保持27個到28個師團,總數在100萬人以上。1944年侵華日軍又增到34個師團,而其中64%的兵力,壓在中國G C D 領導的解放區戰場上。到1945年日本投降時,向中國投降的日軍128萬餘人。此數超過了駐太平洋各島、東南亞各地日軍的總和。以上事實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陸軍的主力始終深陷在中國戰場上。 中國抗戰從盧溝橋事變到日本投降,歷時8年多,中國GMD政府雖然得到蘇、美等國的軍事援助,但遠不能滿足戰爭的消耗。G C D 領導的敵後軍民只能在戰爭中奪取日軍武器來武裝自己,靠的是小米加步槍堅持抗戰。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據日本歷史研究會編的《太平洋戰爭史》一書統計,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隊、平民傷亡總數超過9000萬人,其中,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約佔40%。 日本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企圖3個月滅亡中國,然而,中國不僅沒有被征服,反而成了埋葬侵略者的墳墓。據日方統計,從1931年到1945年,僅我東北抗日武裝就斃傷俘日軍18萬人。1937年日寇進攻上海,計劃10天內攻佔上海,上海軍民奮起抗戰,3個月內斃傷敵4萬多人,粉碎了敵人10天攻佔上海的迷夢。1940年秋,我人民武裝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3個半月內作戰1800多次,斃傷俘日偽軍4.3萬多人。 中國抗日戰爭打敗了日本「北進」計劃, 粉碎了德日夾攻蘇聯的陰謀 日本「北進」侵略蘇聯蓄謀已久,未能實現的重要原因,是它沒有足夠的力量進攻蘇聯。毛澤東曾指出:「日本打了中國之後,如果中國的抗戰還沒有給日本以致命的打擊,日本還有足夠的力量的話,它一定還要打南洋或西伯利亞,或兩處都打。」蘇聯當時也深知日蘇戰爭不可避免,它面臨東西受敵的威脅,1940年秋,斯大林對即將赴任的駐華武官崔可夫說:「你的任務,我們駐華全體人員的任務,就是要緊緊束縛日本侵略者的手腳。只有當日本侵略者的手腳被捆住的時候,我們才能在德國侵略者一旦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線作戰。」 德國入侵蘇聯前夕,希特勒在接見日本駐德空軍考察團團長山下奉文上將時,提出了「請日本從滿洲打進西伯利亞」的要求。德國侵蘇後,里賓特羅甫又電示德駐日本大使奧托:「希望使日本參加對蘇作戰」。當時日本也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並於1941年7月7日和16日接連下達第一號和第二號動員令,即「關東特別大演習」。但是日本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良機」,「暫不介入蘇德戰爭」。日方告訴德駐日大使奧托:「日本現在不想同俄國發生麻煩,因為中國的事已經夠忙的了。」松岡說:「我們日本人因為對中國沒有辦法,忘記了自己的理想(北進)」。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時,里賓特羅甫再次向日本提出:「日德兩國應迅速採取聯合軍事行動,從東西兩面夾攻蘇聯,在西伯利亞鐵路上握手。」但由於中國人民的抗日烽火迫使它沒有兵力,沒有財力,再一次放棄了「北進」的良機。蘇聯元帥扎哈羅夫寫道:「由於大量兵力被牽制在中國,以及給桑湖、哈勒欣河令人不快的教訓,日本不能立即對蘇作戰。」 從1941年冬到1944年秋,蘇聯從東部西調12個海軍步兵旅,共 54.2萬人,各種火炮 5千餘門,坦克 3.3千多輛。蘇聯敢於把這樣多兵力西調,工業東遷,把西伯利亞變成對德作戰的後方基地,是因為中國抗日戰爭捆住了日本法西斯的手腳,使它無法「北進」,這就粉碎了德日東西夾攻蘇聯的企圖。這是中國人民在蘇聯處於危難關頭給予的最大支援。蘇聯史學家認為:「日本帝國主義不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進攻蘇聯遠東的原因之一,是中國人民的英勇斗爭,他們在中國把日軍的雙手束縛住了,從而使中國人民給予蘇聯人民以很大的幫助。」 中國抗日戰爭打亂了德日法西斯全球戰略計劃 中國抗日戰爭推遲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一些國家有了戰備的時間。 1940年5月,希特勒德國不宣而戰,發動了對英、法的閃擊戰。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德國侵佔荷、比、盧,打敗法國,橫掃西歐,英軍被趕出歐洲。在西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的英、法勢力,受到極大削弱。這正是日本乘機「南進」,打擊英、法勢力、奪取其殖民地的良機。德國也極力唆使日本立即「南進」,以期從東西兩面夾攻英、法勢力。然而,日本卻拒絕了德國的要求。日本特使寺內壽一上將說:「日中戰爭不結束,南進是辦不到的。」蘇聯史學家也認為:「日本推遲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原因之一,也是由於中國人民的英勇斗爭牽制了相當大的日本力量。」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不久,1942年3月23日,里賓特羅甫召見日本駐德大使,要求日本進攻錫蘭和馬達加斯加等地,以配合德軍向中東和高加索進軍,企圖與日本在中東和印度洋會師。當時日軍頭目也積極主張進攻澳大利亞和錫蘭,以便乘虛而人。英國首相丘吉爾看到這一局勢的嚴重性,於1942年4月15日向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我必須重提印度洋的嚴重形勢……沒有理由不認為日本人會成為西印度洋的優勢力量。這樣,不僅我們到中東和西印度洋的運輸船隊會受到阻撓,而且來自阿巴丹的石油供應也會斷絕。沒有石油,我們就無法維持在印度洋內海上和陸上的據點,必然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的崩潰。因此,經過波斯灣對俄國的供應也將被切斷。日本對我施加如此重大的壓力,我們簡直受不了。」 在這樣形勢下,中國的抗日戰場上,中國人民越戰越強,使日軍騰不出手來,日本政府不得不放棄海軍進攻澳大利亞和錫蘭的主張。崔可夫回憶說:「中國戰場在盟國,尤其是美國看來,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各反法西斯戰場雖然是分散的,但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配合的。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得到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的同情和支援。在「九一八』事變後,朝鮮人民在金日成同志的領導下,同中國人民生死與共,並肩戰斗,直到抗戰勝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在消滅日本海軍主力,迫使日本投降方面起了一定作用。蘇聯在「七七」事變後,就派志願人員來華,1945年8月,又直接出兵東北,給予了中國抗日戰爭直接的支援。同樣,中國人民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中國抗戰不但為了自救,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盡了最大責任。」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漢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