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書畫裝裱文化歷史

中國書畫裝裱文化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3 21:06:40

㈠ 中國書畫裝裱形式有多少種

中國書畫裝裱形式極其豐富
書畫裝裱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帛畫、繒書,至西漢即有裝裱的繪畫出現。如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上端,裝有扁形木條,系有絲繩,木條兩端還系有飄帶。南北朝時書畫裝裱多赤軸青紙,著名裱工有范曄、徐愛、巢尚之等人。書法家
虞□還著有裝裱著作。至唐代始用織錦裝書畫,格調堂皇,高手輩出。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設「論裝背裱軸」一章專門論述有關裝裱事項。
宋代因書畫繁榮,裝裱亦獲空前發展,多用綾絹作裱料,裝裱樣式豐富多彩。北宋宣和年間,裝裱多是畫心上下鑲隔界,不鑲綾邊,周以古綢絹邊欄之,稱宣和裱。此時畫家米芾兼善裝裱,著《論鑒賞裝裱古畫》一文,頗有建樹。元代宮廷設置專門機構,管理裝裱書畫。
明清以來,隨文人畫大興,以素絹或淺色絹作裱料的裝裱逐漸增多。出現了地區性的裝裱中心,所裱書畫因綾絹色彩及操作技法及裱幅形式的不同而具有地方特色,如京(北京)裱、蘇(江蘇)裱等。明代周嘉胄撰《裝潢志》一書,論述精微,人多重之。

目前,中國書畫主要裝裱形式如下:
宣和裝:又稱「宋式裱」。是北宋徽宗(趙佶)內府收藏書畫的一種裝裱形制。因徽宗宣和年號(公元1119—1125年)而得名。此種樣式、是裱條中最復雜的一種。如故宮博物院所藏梁思閔《蘆汀密雪圖卷》,其天頭用綾、瓣後隔水用黃絹,尾紙用白宋箋、加畫本身共五段。還按一定格式蓋有內府收藏印章。
吳裝:蘇揚兩地裝裱歷經明清數百年,承前啟後,名池全國,號稱吳裝。其裱件平挺柔軟,鑲料配色文靜,裝制切貼,整舊得法。《裝潢志》謂:「王 州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裝潢」。明代胡應麟《少寶山房筆叢》有吳裝最善,他處無及」。的高度評價。

紅幫:裝裱形制的一種。解放前蘇州,揚州和上海等地有一種專裱紅白立軸對聯,專供婚喪喜慶之用的。稱為「紅幫」。
行幫:解放前上海、蘇州、楊州各地就其裝裱工藝的不同,有一種專裱普通書畫的,稱為「行幫」。

一色裱:就是裱畫鑲料用一種顏色的。這要根據畫芯的長短畫畫幅長短的比例而定,一般鑲料長不超過畫芯長的,用一色裝裱就可以了,如一張三尺長的畫芯,加三尺長鑲料,裱成六尺長幅式的立軸,只用一色即可,在鑲料色彩的運用上,以突出畫芯的畫意為目的,不能用強烈的對比色,要使其美觀,大方為原則。

二色裱:二色裱是在貢四周用上適色鑲上,其餘不夠的長度再採用深色較為隱重的鑲料,接湊於天地頭裱成需要的長度。如畫芯長是二尺,要想裱成六尺左右的長度,就需加四尺鑲料,這樣只用一色,則鑲料長於畫芯的一倍,在配色上有喧賓廳主的副作用。同時也顯得單調。這樣就可裱成二色。即圈的上下、另加天地。
三色裱:三色裱,是圈與天地之間加隔界。其邊的寬度可隨畫幅的大小而定,或三寸,或二寸,或一寸五分不等。圈的顏色應淺些,天、地頭應深些,隔界不深不淺起過度作用。這樣裱的畫,色彩為協調。並有溫文、柔和、肅穆的情趣。但圈、隔界、天地的顏色不要過分相近,應有節奏感。切忌,圈職業病色深,而天地色淺,這樣會使讀者感到空曠。

仿古裝池:這是解放前蘇州、上海、揚州各地就夠得上稱為裝潢藝術的,專為書畫名家和收藏家裝裱珍貴書畫的,稱為「仿古裝池」。
驚燕:亦稱「綬帶」原只是垂畫畫的天頭處,燕子飛近畫面,兩帶自然飄動,可驚走燕子。後來用它作為裝飾,就把這兩條帶子固定在天頭上,刺綬帶的寬度可根據畫的寬度而定,如二尺寬的裱件可用六分寬的綬帶較為合適。用料楊與隔界相同。它的長度與天頭一樣,但不要太厚,厚則使畫不平。如隔界是綾子的,綾上有花紋,那麼刺綬帶時就要注意花紋的完整。現代日本裝還有用活動的飄帶,用來驚動止棲的繩燕,以保護書畫,故又名「驚蠅」

裝裱亦稱「裝潢」、「裝池」、「裱背」,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美化和保護書畫及碑貼的技術。裝裱也一是門藝術。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可見裝裱之重要。書畫作成一經裝裱、便覺神采墨妙而成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賞心悅月。其方法是先用紙托裱在書畫作品的背後,再用綾、絹、紙鑲邊,及至扶活,然後安裝,軸桿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為卷、軸、冊頁和片。經裝裱後的書畫,碑帖便於收藏和布置觀賞。明代周嘉胄所著《裝裱志》,清代周二學所著《一角篇》及現代馮鵬生所著《中國書畫裝裱概說》杜子熊所著《中國書畫裝裱》;都是系統論述書畫裝裱的專門著作。
以各種綾錦紙絹對古今紙絹質地的書畫作品進行裝裱美化或保護修復。在宣紙和絹素上所作的書畫,因其墨色的膠質作用,畫面多皺折不平,易破碎,不便觀賞、流傳和收藏。只有經過托裱畫心,使之平貼,再依其色彩的濃淡、構圖的繁簡和畫幅的狹闊、長短等情況,配以相應的綾絹,裝裱成各種形式的畫幅,使筆墨、色彩更加豐富突出,以增添作品的藝術性。
我國的裝裱工藝是伴隨著中國繪畫的歷史而產生的,從現今保存的歷史資料看,早在1500年前裝裱技術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對於裝稼漿糊的製作、防腐,裝裱用紙的選擇,以及古畫的除污、修補、染黃等都有文字記載。到了明代,周嘉胄著有《裝潢志》,清代周二學著有《一角篇》,均是我國系統論述裝裱的專門著作。
另外,中國的書畫裝裱技術還傳至日本、朝鮮,形成各自的獨特風格。

㈡ 字畫裝裱的起源

裝裱藝術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書畫墨妙必須經過裝裱才便於收藏、流傳和欣賞,因而裝裱技術的高低,綾絹色彩的選擇與裝裱形式的設計直接影響到作品的藝術效果;歷代書畫珍品,如已糟朽破碎,一經精心裝裱,則猶如枯木逢春,一些珍貴畫文物因此不致湮沒失傳。揭裱字畫也稱裝裱字畫,古老的名稱叫裱褙。現代的揭裱字畫行業,都自稱是「蘇裱」。傳說是從蘇州傳來的手藝。
明代有位湯勤,乾隆時有位徐名揚,他們是從蘇州來京城的揭裱字畫的藝師,聞名於當時的文人、士大夫,甚至皇帝。他們揭裱字畫技藝高超,世代相傳,精益求精。
到了光緒年間,蘇裱字畫手藝之精巧,出神入化,舊字畫碎破到不可分辨,甚至糟脆到呼吸即能吹散的程度,仍可蘇裱如原狀,可謂是業界一大絕技。
以前裝裱的手藝是師傅傳徒弟,學徒要先拜祖師爺,誰是祖師爺說法不一,有造紙的蔡倫,有造字的倉頡,有畫聖吳道子,也有大儒孔夫子。學徒期間要練毛筆字,學打算盤、練記賬、學畫格式、形制,熟悉綾絹……
書畫裝裱十分注重內在質量,這就要求書畫裝裱師有全面的修養和深厚的功力,這樣才能使書畫家的作品更好地得以完售,從而提高藝術魅力和觀賞力,在長期的合作中許多收藏家、畫家、書法家都和裝裱師結成了很好的朋友,如:張伯駒與王華軒,吳作人與劉金濤……
新中國成立後,裝裱不僅繼承了歷史上好的形式、風格和技法,而且在整修揭裱古代殘破作品方面開創了新的途徑,為保留我國古代文化遺產做出了顯著的貢獻。諸如將巨幅大畫《江山如此多嬌》以及長達十餘丈的《首都之春》手卷等,裝裱得莊重大方,平正堂皇,堪稱裝裱史上別開生面的創舉。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書畫」,如今在書畫熱、收藏熱的推動下,裝裱業也快速發展,很多畫室、畫店使用了裝裱機,15分鍾即可裱一張畫,但裝裱機只能幹「粗活兒」,要求較高、難度較大的畫,還是要靠手工裝裱。
作為一門手藝,隨著一批老藝人的去世,裝裱業出現了人才斷檔,很多畫店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手藝人,而不敢把名畫拿去裝裱,那種枯木逢春、出神入化的裝裱故事,今天的達升人將這一神奇的裝裱技術延續並將他發揚光大!

㈢ 裝裱書畫

書畫裝裱
一幅完整的國畫,需要使其更為美觀,以及便於保存、流傳和收藏,是高不開裝裱的。因為中國畫大多畫在易破碎的宣紙上或絹類物品上的。裝裱也叫「裝磺、「裝池」、「裱背」,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保護和美化書畫以及碑帖的技術,就像西方的油畫,完成之後也要裝進精美的畫框,使其能夠達到更高的藝術美感。

裝裱還可以分為原裱和重新裝裱,原裱就是把新畫好的畫按裝裱的程序進行裝裱。重新裝裱就是對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於管理收藏保管下善,發生空殼脫落、受潮發霉、糟朽斷裂、蟲蛀鼠咬的傳世書畫及出上書畫進行裝裱。經過裝裱的書畫,牢固、美觀,便於收藏和布置觀賞。而重新裝裱的古畫,也會延長它的生命力。古人說:「古跡重裱,如病延醫……醫善則隨手而起,醫不善則隨手而斃。」

那麼中國畫裝裱的程序是怎樣的呢?一般是先用紙托裱在繪畫作品的背後,再用絞、絹、紙等鑲邊,然後安裝軸桿成版面。傳統的裝裱是多種多樣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為掛軸,手卷,冊頁三大類。原裱的繪畫不論畫心的大小、形狀、及裱後的用途,都只有托裱畫心、鑲覆、砑裝三個步驟。只是畫心的托裱是整個裝璜工藝中的重要工序。而舊書畫的重新裝裱則就相當困難了。首先要揭下舊畫心,清洗污霉,修補破洞等,再按新畫的裝裱過程重新裝裱。

我國的裝裱工藝是伴隨著中國繪畫的歷史而產生的,從現今保存的歷史資料看,早在1500年前裝裱技術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對於裝稼漿糊的製作、防腐,裝裱用紙的選擇,以及古畫的除污、修補、染黃等都有文字記載。到了明代,周嘉胄著有《裝璜志》,清代周二學著有《一角篇》,均是我國系統論述裝裱的專門著作。

裝裱亦稱「裝璜」、「裝池」、「裱背」,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美化和保護書畫及碑貼的技術。裝裱也一是門藝術。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可見裝裱之重要。書畫作成一經裝裱、便覺神采墨妙而成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賞心悅月。其方法是先用紙托裱在書畫作品的背後,再用綾、絹、紙鑲邊,及至扶活,然後安裝,軸桿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為卷、軸、冊頁和片。經裝裱後的書畫,碑帖便於收藏和布置觀賞。明代周嘉胄所著《裝裱志》,清代周二學所著《一角篇》及現代馮鵬生所著《中國書畫裝裱概說》杜子熊所著《中國書畫裝裱》;都是系統論述書畫裝裱的專門著作。

宣和裝:又稱「宋式裱」。是北宋徽宗(趙佶)內府收藏書畫的一種裝裱形制。因徽宗宣和年號(公元1119—1125年)而得名。此種樣式、是裱條中最復雜的一種。如故宮博物院所藏梁思閔《蘆汀密雪圖卷》,其天頭用綾、瓣後隔水用黃絹,尾紙用白宋箋、加畫本身共五段。還按一定格式蓋有內府收藏印章。

吳裝:蘇揚兩地裝裱歷經明清數百年,承前啟後,名池全國,號稱吳裝。其裱件平挺柔軟,鑲料配色文靜,裝制切貼,整舊得法。《裝潢志》謂:「王 州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裝潢」。明代胡應麟《少寶山房筆叢》有吳裝最善,他處無及」。的高度評價。

紅幫:裝裱形制的一種。解放前蘇州,揚州和上海等地有一種專裱紅白立軸對聯,專供婚喪喜慶之用的。稱為「紅幫」。

㈣ 求教中國裝裱的歷史.

據史書記載,裝裱工藝距今已有 1700多年的歷史,在魏晉時期已經萌芽。南北朝時專,裝屬裱工藝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逐漸形成了裝裱的基本形制——卷軸;到了唐代,產生了掛軸和冊頁兩種新的裝裱形制,這標志著中國書畫裝裱工藝初級階段的告終。北宋宣和年間,書畫裝裱工藝已趨於完善,進入成熟階段,裝裱技藝及款式有了新的發展,並涌現出了一批書畫裝裱藝術家,同時發明創造了至今不衰的「宋宣和裝」的裝裱款式。明清至鴉片戰爭前,裝裱工藝的形制及品式則百花齊放,集歷代裝裱之大成,更加完善。進入20世紀,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裝裱工藝在民間得到普及,形成了各自獨特的裝裱風格。如南方和北方的裝裱工藝就有「蘇裱」和「京裱」,即「南裱、北裱」之分。

㈤ 手工裝裱字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誰

王辛敬
1959年出生,從事裝裱修復工作33年,高級技師,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內承人。容

李淑珍
1968年出生,1986年至今在榮寶齋從事裝裱修復工作,高級技師,2011年被評為第三批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蔣福順
1953年出生,從事裝裱修復工作36年,高級技師,具有豐富的經驗,於2009年被授予中國文房四寶字畫裝裱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㈥ 圖說中國書畫裝裱的介紹

《圖說中國書畫裝裱》以嚴桂榮先生口傳手授的方法,用圖片形式,介紹新畫裝裱和古畫修復。由於裝裱技術、法內容豐富,以及古字畫殘破程度不一,《圖說中國書畫裝裱》只能概括地介紹一些方法,希望讀者通過學習,不斷積累經驗,提高技藝,讓名畫珍品生色增輝,流傳後世;或自娛自樂,為自己的畫作托裱欣賞。

㈦ 書畫裝裱歷史和如何裝裱,設計,揭裱,保養及怎樣辨別

你這些問題好專業啊!建議你去永泰看看!人家是行家

㈧ 中國書畫裝裱的重要性體現在哪為何要給書畫裝裱

很多中國書畫因為保存不當會造成周邊磨損,這是給書畫裝裱能掩飾這些磨損的缺點,使書畫更具有觀賞性,好的裝裱也能夠提升書畫的意境。

㈨ 國畫裝裱在歷史上有什麼記載

答國畫裝潢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後來,在荊楚戰國楚墓出土了一幅《人物御龍帛畫》,這件珍貴文物最上橫邊裹著一根很細的竹條,上面就系有棕色絲繩,這是最初的國畫裝潢樣式。

後來,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上,又發現。這個丁形帛畫的頂部裹有一根竹竿,並系以棕色絲帶,中部和下部的兩個下角,都綴有青色細麻線織成的筒狀絛帶。這些具體特徵,展示了古人要求觀賞繪畫的最初動機,對於研究書畫裝裱的起源,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國畫裝裱歷史,可以推至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書畫裝裱的歷史雖然很長,但留下來的文字記載並不多。到了南北朝時期,著名史學家《後漢書》的作者范曄,是古代裝裱史上早期的裝裱名家。

但是,最早記載裝裱史料的,當推唐代學者張彥遠所著的《歷代名畫記》,其原文這樣記載:自晉代以前,裝背不佳,宋時范曄始能裝背。

在唐代,唐太宗大力搜集歷代名畫,指定唐代裝潢大師王行直進行裝潢。當時,日本奈良朝使臣來我國學習裝裱技術,唐太宗親命典儀張彥遠面授技藝,從此我國的裝裱技藝流傳日本,在異國生根開花。

五代時,古代裝裱技藝進一步發展。到了南宋皇室設立了畫院,將裝裱家列入官職,成為文思院6種待招之一。

在宋代皇家的倡導下,在畫家和裝裱家精心探究的基礎上,終於形成了著名的「宣和裱」的格式。這標志著古代書畫裝裱技藝巨大進步,並逐漸傳入民間。

特別在明清時期,裝裱技藝成為設店裱畫的專門行業,在蘇州、揚州、北京、上海、廣州、湖南、湖北、開封等地先後出現了許多遠近聞名的國畫裝裱店鋪。

閱讀全文

與中國書畫裝裱文化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