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上李姓的名人有哪些人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2011年最新百家姓排名,李姓為中國第一大姓。為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台灣、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據統計,李姓人口總數約為1億,其中中國大陸有李姓9207.4萬人,佔中國人口總數的7.19%。河南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隴西,既今甘肅臨洮,為李氏重要發源地。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i、Lee及Lay三個,而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Li為漢語拼音,Lee及Lay為粵語拼音,而Lei則為葡萄牙語譯音。歷代名人極其眾多,如思想家李耳、詩仙李白等。
源於嬴姓和姚姓,出自黃帝之後顓頊帝高陽氏的後裔理徵和舜帝姚姓的後代結合的後代,或出自老子李耳,屬於以官職名為氏。顓頊和舜帝後代一說:李姓祖先之一是伯益,伯益是帝顓頊的裔孫。舜帝時候,伯益因幫禹治水有功,又為舜馴服鳥獸,被舜賜姓嬴氏,李姓出自嬴姓和姚姓,李姓祖先之一:嬴姓出現因為舜帝的賜姓給他的女婿姓為嬴,還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舜帝,姚姓,舜,黃帝子孫,生於姚地,以地取姓為姚,其後代就以姚為姓。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舜帝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概括有兩種: 一種說法是:商帝辛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種說法是:據史籍記載,周朝以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李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2、其他來源
源於改姓、賜姓
B. 歷史上李姓名人有哪些
哈哈、這也太多了抄,唐襲代皇帝都姓李,李淵,李世民,李治。。。。,漢代飛將軍李廣,還有李逵,李白,李耳 春秋
李悝 魏
李廣 漢代
李白 唐
李靖 唐
李膺 漢代
李賀 唐
李泌 唐
李邕 唐
李清照 南宋
李之孝 北宋
李開先 明
李中 南唐
李尤 東漢
李日華 明
李公佐 唐
李文蔚 元
李玉 明末
李東陽 明
李先芳 明
李華 唐
李行道 元
李充 東晉
李汝珍 清
李好古 元
李觀 唐
李約 唐
李壽卿 元
李孝光 元
李綱 南宋
李直夫 元
李昉 北宋
李昌符 唐
李季蘭 唐
李密遜 南宋
李紳 唐
李復言 唐
李嶠 唐
李俊民 金
李珣 前蜀
李格菲 北宋
李贄 明
李頎 唐
李涉 唐
李流芳 明
李益 唐
李調元 清
李禎 明
李邕 唐
李夢陽 明
李商隱 唐
李康 魏
李漁 清
李密 西晉
李敬芳 唐
李斯 秦
李頻 唐
李薦 北宋
李煜 南唐
李群玉 唐
李嘉佑 唐
李端 唐
李肇 唐
李德林 隋
李德裕 唐
李璟 南唐
李翱 唐
李攀龍 明
望採納、呵呵!
C. 歷史上的李姓名人
歷史上的李姓名人很多,此處列舉幾個廣為人知的供參考:
1,李廣,西漢名將。隴西成紀(甘肅秦安)人,善騎射。文帝時因擊匈奴有功為散騎常侍。景帝、武帝時,任隴西、北地等郡太守。智勇善戰。匈奴稱之為「飛將軍」,不敢犯邊。元狩四年(前119),隨衛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責,自殺。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李廣亦位列其中。
2,李淵,即唐高祖。唐朝開國皇帝。618-626年在位,隴西狄道(甘肅臨洮)人。《舊唐書》稱其「倜儻豁達,任性直率,寬仁容眾,無貴賤鹹得其歡心」。隋末,為太原留守。大業十三年,起兵攻入長安,立煬帝孫楊侑為帝,次年廢侑自立為帝,建唐朝,建元武德。
3,李世民,唐太宗,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號貞觀。
4,李白,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二十五歲起離蜀,長期在各地漫遊,晚年飄泊困苦。其詩風格雄奇豪放,是繼屈原而後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留存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文如《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等。
5,李鴻章,清末淮軍軍閥、洋務派首領。字少荃,道光進士。曾率軍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曾任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為洋務派首領。從19世紀60年代始,興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並創建北洋海軍,開辦北洋水師學堂。
D. 歷史上的李姓名人有哪些
李耳:即老子,春秋末期陳國人,重要的哲學家,他崇尚自然,周時以著《道德經》而聞名,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國重要的哲學思想「道家」的創始人,是見於史書記載的李姓第一人。
李斯:河南省上蔡人。戰國時任秦國宰相,曾輔佐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成就了封建帝業。
李冰:戰國時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馳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為國家農業生產、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貢獻,被後世奉為川神。
李白:祖籍甘肅秦安,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他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人稱「詩仙」。他的一生創作甚多,現存有九百多首,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等。
李廣: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人,西漢名將,曾七十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爭,以勇敢善戰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
李春:隋代工匠。他所創建的趙州橋,是我國現存的著名古代大石拱橋,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建橋史上佔有光輝的一頁。
李世民:即唐太宗,祖籍隴西成紀,他雄才大略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是一位比較開明的封建帝王。其在位期間,政治清明,刑法寬平,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史稱「貞觀之治」。創造了「從諫如流,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貞觀盛世。
李清照:濟南(今屬山東省)人,南宋女詞人。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她一生創作了許多詩、詞、文章,原有《李易安集》,已佚,後人輯有《漱玉詞》。
李元昊:黨項羌族,1031年,承其父位,決定不再沿用唐宋賜姓,宣告西夏王族改姓「嵬名氏」,自號「兀卒」,稱西夏皇帝。
李時珍:字東壁,號瀕湖,明代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出身中醫世家,明代傑出醫葯學家。他歷時三十七年編寫完成了《本草綱目》,對我國的醫葯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李自成:今陝西米脂人,明末農民義軍領袖,號「闖王」。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次年建立大順政權,攻克北京。1645年被害。
李鴻章:字少荃,安徽省合肥人,清代政治家。平定捻匪及太平天國有功,歷任直隸、湖廣、兩廣總督。尤善外交,曾多次代表清廷與外國簽訂條約。後因積勞嘔血而死,晉封一等侯,卒諡文忠。
李汝珍: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清代小說家。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鏡花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