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學家對近現代歷史的闡述

中國歷史學家對近現代歷史的闡述

發布時間:2021-03-03 19:29:53

⑴ 中國近現代史學習體會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系統地敘述了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時期重大的歷史事件,總結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者和本國賣國賊的英勇斗爭,著力地頌揚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的基本結構就是以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這三次中國近代史上革命高潮為中心來展開歷史畫卷的。作者不同意把「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這條線索作為這個時期的歷史的進步潮流,而堅持以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為主體來論述中國近代史。作者認為,在太平天國、義和團和辛亥革命時期,全國各地都有大規模的農民反抗斗爭,正是這些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才把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給予內外敵人以沉重的打擊。作者認為,就連戊戌變法這場由社會上層演出的歷史劇當中,「歷史的真正主角其實既不是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也不是慈禧太後或光緒皇帝,而是成億的被剝削、被壓迫的,為求生存而斗爭的貧苦勞動人民,其中主要是農民大眾。」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始終環繞著愛國主義的思想來分析具體的歷史事件。 作者評論太平天國的宗教色彩時指出,拜上帝會的創立「並不是基督教俘虜了洪秀全,影響了中國的革命農民,而是洪秀全按照中國農民革命的需要利用了基督教的某些形式……使在封建重壓下的中國農民革命取得了一個新穎的形式。」盡管宗教迷信是他們的一個很大的弱點,但這在當時對激發群眾和組織群眾是起了作用的。本書列舉史實說明,太平天國的英雄們並未因為外國侵略者與自己共同信仰一個上帝,就放棄了愛國主義的立場或麻痹了鬥志,他們與清朝政府的對外卑躬屈膝形成鮮明對照。他們堅決拒絕承認不平等條約,堅持嚴禁鴉片,最後,「現實的斗爭迫使革命的農民不能不撥開宗教的迷霧而同聯合起來的一切內外敵人進行艱苦的斗爭」,表現了農民革命家的本色和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對義和團運動,作者並未因其沾染上了封建主義落後性和排外主義的毒素而大張撻伐,而是緊密結合當時的內外形勢,滿懷激情地描述了義和團抗擊侵略者的壯烈斗爭,充分肯定了義和團運動阻止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歷史作用,是中國人民日益高漲的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先驅。義和團運動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廣大農民不但是同封建勢力斗爭的強大力量,而且是同帝國主義斗爭的強大力量。 本書對於民族資產階級救國救民的探索,作了中肯的評價。作者認為,戊戌維新基本上是一場愛國主義的運動,盡管維新派敵視農民革命,只主張改良,但當時面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危機,維新派打出了救亡的旗幟。他們對國勢危急的大聲疾呼,對改革主張的有力的宣傳,「喚起了群眾的愛國熱情,因而使他們所發動的政治改良運動成為一個群眾性的愛國主義運動。」本書還給予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以應有的歷史地位,高度贊揚了孫中山及其同志們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和他們提出的比較完備的民主主義革命綱領,又專門敘述了資產階級的愛國運動,並指出在當時條件下,「體現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願望以及中國社會在其發展道路上的迫切要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正是打擊了站在它背後的帝國主義。雖然辛亥革命失敗了,但「預示著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將要進入新的階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繼續展開」。 作者在滿腔熱情地歌頌中國人民愛國斗爭的同時,又鞭笞了陷中華民族於水火中的丑類。當我們讀到鴉片戰爭的慘痛結局、太平天國的壯烈失敗、八國聯軍的滔天罪行和外國人「代表中國」出使外國的滑稽劇等史實時,激起了對侵略者和賣國賊的強烈的義憤。作者著墨不多,筆鋒上凝聚著的鮮明的愛憎,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益。 三次革命高潮悲壯地失敗了,中國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中掙扎。歷史向我們提出了這樣嚴肅的問題:中國的出路何在?怎樣才能救中國?《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用大量的史實雄辯地說明:農民革命不能建立一種代替舊秩序的新制度;中國資產階級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的歷史所作出的結論是:只有無產階級領導,革命才能勝利;只有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才能救中國!這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一個真正的愛國者,應當是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領導的擁護者。
**************************************************

「拜訪」完仰慕已久的《舊制度與大革命.,感慨不已唏噓良久,真不愧是世界級的世界
名著呵。托克維爾猶如一位飽經世故飽讀史書的老人講故事拉家常般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既生動有趣又別開生面。
更奇特的是,我似乎是在讀一本關於中國近現代史的著作,感覺非常親切。不僅一般道
理相同,就是許多「故事情節」也極其類似。有些章節只需把其中的「法國」換成「中國
」即可了。
究竟是否如此,請允許我從大處和細節兩個方面來論證。.
1. 新與舊
該書的核心觀點是法國大革命並不是空穴來風橫空出世,而是在舊制度母體中孕育成
熟的。許多所謂的革命成果不過是移花接木舊瓶裝新酒罷了。
我們近代中國百年風雲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就拿我們最引以為豪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勝
利而言,它不單單是共產黨獨自努力的結果,而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自從中國大門被西方
的「堅船利炮」轟開後,為圖自強須學西方已成大勢。先學西方的技術,再學其體制、文
化,各個告敗之後最終不得不抓最後一根稻草了——意識形態。而當時各種思潮塵煙並起
,立憲主義、法西斯主義、自由主義等等主張都沒有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歷史證明了,只
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再拿我們最引以為恥的文革來「說事」。它究竟是歷史的逆流畸形,還是革命的繼續
?我們應從其爆發的原因說起。無論其客觀原因(國內左傾,國外「修正」)還是毛澤東
的主觀原因(打倒官僚主義、建設更加高尚的社會主義)都是大勢所定,都是革命進程的
因素「作怪」。毛澤東不過是煽風點火(也決非一時頭腦發熱),四人幫等不過是添油加醋
而已。
可見,歷史洪流總是逐波推進一浪接一浪,我們切不可割裂了片面來看。
2. 農民被拋棄
托克維爾嘆道:「盡管文明取得各方面進步,何以18世紀法國農民的處境有時竟比13
世紀還糟?」接著他分析其原因是農民被各階級遺棄了,命運更加悲慘且無法自己改善。只
能通過改變國家的命運來改善自己的命運。
中國農民亦是如此,近代以來,官員致仕不再還鄉,農民中有文化有錢財有志向的都
紛紛湧向城市。農村裡只剩下一些貨真價實的土豪劣紳。除了幾個戴眼鏡的鄉村建設者和
國家征稅徵兵時會想到他們外,大多數農民也被拋棄了。政治似乎與他們無關,這尤其在
辛亥革命中表現得最明顯,魯迅作品中有著鮮活的紀錄。而且因為戰爭頻頻,災禍連連,
農民的處境自然也大不如從前了。所以他們才會成為中國革命最後的主力軍。
3. 文人的作用
托克維爾又稱:在18世紀中,文人成為法國首要的政治家,指導思想啟蒙了大革命。
中國近代文人的位置雖然沒有這么顯赫,但其作用也不容小視,尤其是在建國以前。從林
魏到康梁、嚴章,再到陳李等五四導師乃至以後的各色文人,是他們引進了新思想,開啟
了新風氣,啟蒙了心智,喚醒了人民,可以說,沒有他們打開窗戶放聲吶喊,就不會有雄
獅的覺醒怒吼。
4.宗教特徵
中國革命雖然不能完全像法國大革命那樣完全稱之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開的政治革命.
但它也像"宗教革命一樣通過預言佈道深入人心,"也像宗教革命一樣"在社會與政府問題
上追溯到普遍性,也可以說更自然的東西."
更相似的是非宗教傾向也在當時中國人身上成為普遍占上風的激情,並且同樣作家們
首先拿儒教開刀.因為"教會制度乃是國家制度的基礎和楷模,是他們進攻的龐大建築中最
為暴露、最缺乏防禦的部分."
"當宗教離棄靈魂時,它並不像經常發生的那樣,讓靈魂空虛軟弱.靈魂一時充滿了感情
和思想.'"這些情感和熱情已變成一種新宗教,它產生了宗教所產生的巨大效果,使人們
擺脫了個人利己主義,崇尚英雄主義和忠誠。」從一開始就揭示在如此眾多的人身上具有
無與倫比的忠誠的的愛國主義、無私胸懷、真正的偉大。」這是非宗教傾向有利的一方面
。但另一方面,非宗教傾向也會造成巨大的公害:「因為與其說宗教傾向使人墮落或風尚
破壞,不如說使人精神失常,以致那時的人們採取如此極端行為。」「在宗教法規被廢除
的同時,民事法律也被推翻,人類精神完全失去了常態,不知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攀附,還
有什麼地方可以棲息。革命家們彷彿屬於一個陌生的人種,他們的勇敢簡直發展到瘋狂。
任何新鮮事物他們都習以為常,任何謹小慎微他們都不屑一顧,在執行某項計劃時他們從
不猶豫拖延。」中國的革命者似乎也是這個種族的一部分呵。
5.自由與平等
本書還有一個重大觀點,就是法國人民為了平等,寧願舍棄自由。「嚴格意義上的公共
自由的思想與愛好是最後一個出現,也是第一個消失。」「在他們的著作中已經能看出我
們如此熟悉的那種革命民主氣質:他們熱愛平等,哪怕是奴役中的平等。在他們眼中,私
人權利根本不存在,只存在公益。」「將政治自由引入與之格格不入或截然對立的制度和
思想,這個意圖60年來產生了多少次自由政府的徒然嘗試,直到最後對這些徒勞無功的努
力感到心灰意冷,終於拋開他們的第二個目的,回到第一個目的。於是他們歸結到這樣的
思想:不管怎麼說,在一個主子下面平等地生活畢竟還能嘗到一個甜頭。」托克維爾說得
好:「人們似乎熱愛自由,其實只是痛恨主子。」中國革命也實實在在地證明了「中央集
權與社會主義的確是同一土壤的產物。」
通過以上分析,似乎應該能證明我前面所言非虛了吧。當然正如托克維爾所說:「但是
人們不深入到我們民族的性格中去,這種透視還不足以解決問題。」「必須承認,所以這
些原因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釋法國以外類似的革命。」套用此話,「必須承認,所有這
些相似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釋中國的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一樣偉大、激烈的中國革命
自然也有自身的原因和特徵,不能完全搬用該書來解釋比擬,但如果我們想深刻地描述透
析中國這場革命,《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應該是少不了的楷模和參考。

****************************************************

⑵ 中國近代史的歷史經驗對中國目前改革有何借鑒

改革開放與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繁榮發展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近代史學界對文革前就已是「熱門」並有相當多研究的領域,如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許多領域開始了新一輪的實證性研究;與此同時,近代史學界加強了對鴉片戰爭、洋務運動、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等過去比較薄弱領域的研究;還在政治史、經濟史、思想文化史、軍事史、外交史等專史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並開辟了關於近代文化史、社會史、思想史以及中國近代化史等新領域的研究。這些新領域雖然起步較晚,基礎薄弱,但在研究者們的共同努力下,發展迅速,成就顯著,有些新課題甚至後來居上,成為學術研究的新熱點。傳統的政治史研究領域出現了多種意見爭鳴的活躍局面,而以前被忽視或被認為是禁區的經濟史、社會史等研究領域,則出現了令人矚目且朝氣蓬勃的發展:優秀學人迅速涌現,創新成果大批誕生,真正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1981年2月,劉大年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中國近代史研究從何處突破》的文章,提出從近代史研究中「最薄弱、最繁難、而又最重要的內容」即中國近代經濟史的研究的角度尋找突破口的主張。此後不久,以《歷史研究》編輯部等為首,也在「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的題目下發起了關於開展中國社會史研究的倡議。這是經濟史與社會史成為新時期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兩個最令人矚目和最富活力的研究方向的重要契機。其實,中國近代經濟史與社會史研究的繁榮並不是單純學術發展的表現,而是改革開放後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中國社會的迫切需求。我們探索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自然需要從中國近代經濟史與社會史的研究領域入手,尋找答案。

80年代後,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重點從社會經濟形態、生產關系和經濟制度轉移到與現代化有關的問題上。之所以提出這一問題,是由於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實現現代化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任務被突出地提了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迫切需要從近代中國實現現代化的角度對近代中國的歷史加以重新審視,它包括對近代中國各個領域現代化進程的經驗的具體考察、對各種現代化理論和思想的總結、對中外現代化道路的綜合比較、對中國共產黨及其他各種政治派別對近代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選擇及制度、方針、政策和實施模式等方面的作用與影響的評價與分析等等。

中國近代社會史的復興,也是在改革開放形勢的鼓舞下,伴隨國外社會史理論的引入以及中國社會史的復興與重建,特別是在對舊有研究模式的反思的基礎上開展起來的。開展社會史研究不僅適應了學術發展的需要,也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社會史復興之初的主要目標是「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其涵義包括研究重心的三個方面的轉向:一是從精英歷史轉向普通民眾的歷史,通過對社會大眾日常生活的探討揭示出導致「英雄」輩出的社會內容;二是將政治的歷史轉向日常社會生活的歷史,關注與社會大眾日常生活相關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內容;三是由一般歷史事件轉向重大的社會問題,從歷史的縱向探索中為現實的社會問題的化解提供歷史借鑒。在近代社會史研究成果的推動下,中國近代史的研究理念、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均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簡單化、教條化的「革命史」和「階級斗爭史」模式己經被突破,使中國近代史的內容獲得了重新建構的新的知識體系;並由此豐富、深化、擴展了中國近代史的內容。這應該是具有時代性的變化。

改革開放與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思想活躍

改革開放初期,以真理標准討論為代表的思想解放運動對長期盛行的「左」的思想進行了深刻反思,帶來了精神潛能的釋放,為當代中國文化的復興作了准備,也成為史學工作者解放思想的契機。從事近代史研究的史學工作者在思想解放的過程中增添了追求真理的勇氣,這是近代史研究取得突破和擁有活力的重要條件。在列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近代史研究取得的繁榮局面的時候,不能不注意到,這一繁榮是與思想解放帶來的近代史研究中的思想活躍密不可分的。

誕生在民族民主革命年代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從20世紀40年代就基於中國近代社會兩個基本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的判斷,初步確立了以階級斗爭為基本線索的理論體系。新中國建立後,老一代歷史學家結合自己的革命經歷,進一步將階級斗爭的線索歸納為太平天國革命、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運動高潮,用「革命史體系」敘述帝國主義企圖變中國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和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過程。由於這是一種能夠合理闡釋近代中國的歷史過程又與時代精神極其吻合的理論「範式」,而且對於革命政黨具有很強的資治功能,所以是革命年代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理論框架的基礎。即使在革命取得成功後的初期階段,這一理論「範式」的闡釋功能仍在繼續。改革開放開始後,以民族解放為目標的革命追求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努力所取代;憧憬未來的浪漫激情被對世界先進國家現代化道路的冷靜觀察所替代。中國社會發生了重要的社會轉型,時代精神隨之發生了改變。在這樣的新形勢下,主要的社會運動從原來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的反帝反封建斗爭轉為實現經濟與社會全面發展與進步的四個現代化的努力;以前被激烈的階級斗爭所掩蓋的新舊生產方式的矛盾和現代工業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矛盾被突出出來。由於實現社會的「現代化」成為主要的目標,開始有人提出從現代化的視角重新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主張,而對歷史評價的關注比研究具體問題更能觸及學術發展的方向問題,並能夠凸顯近代史在整個社會實踐中的位置。這一主張逐漸從理論上被加以系統化,形成被稱為「現代化範式」的學派。而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也同時出現了用「革命史範式」還是用「現代化範式」加以分析闡釋的討論與爭鳴。

其實,上述兩種「範式」之所以產生爭論,與對中國近代史上「現代化歷程」與「革命歷程」孰輕孰重的判斷有緊密聯系。在多數情況下,這種孰輕孰重的判斷並非產生於主觀性的政治立場的動搖,而是源於客觀的時代變化。從鴉片戰爭開始後的100多年來,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思想及社會變遷,無不與「革命歷程」密切相關,革命進程、革命事業是影響這一時期中國基本趨勢的根本因素,是規定社會本質內容的基本因素。人們對這一時期的階級斗爭、革命斗爭予以更多的關注是完全必要的、十分合理的。只有抓住了這一基本線索,才能夠順藤摸瓜,理清近代中國社會歷史的各個方面,包括居於「革命歷程」之外的洋務運動、戊戌維新、改良運動、北洋軍閥、資產階級等歷史真相。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認識。不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也是十分注意的。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在提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後,重視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的重要性,即重視「現代化歷程」的必要性,則成為時代的要求。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變革的根本動力這一命題同樣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從現代化視角看,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發生的極為錯綜復雜的變革都是圍繞著從傳統向現代過渡這個中心主題進行的,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歷史大趨勢。抓住這個中心主題進行分析,帶動對其他問題的研究,就可以探索近百年來中國歷史的真相,全面把握歷史過程中的復雜線索。

從近代化、現代化的角度關注中國社會,與從革命和階級斗爭的角度分析中國社會,在理論架構方面雖然有所不同,但兩者並不是對立與排斥的關系。實際上,正如胡繩先生指出的:「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幾代中國人為實現現代化作過些什麼努力,經歷過怎樣的過程,遇到過什麼艱難,有過什麼分歧、什麼爭論都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題目。以此為主題來敘述中國近代歷史顯然很有意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再版序言)。只是在戰爭年代,人們還不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世界大變革的總進程中考察近代中國社會的變動,所以就沒有可能提出以生產力作為社會發展中軸的發展觀的理論架構。但改革開放以來,重新建立一個包括革命在內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綜合分析框架,以現代生產力、經濟發展、政治民主、社會進步、國際性整合等為參照,對近一個半世紀的中國大變革重新給予歷史定位,從新的視角對中國近代史進行研究,顯然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關於中國近代史的理論「範式」的討論雖然曾經十分活躍,但沒有發生以前出現過的「一揚一抑」或「非此即彼」的結果,因為兩種「範式」都沒有否認對方存在的價值:用現代化範式研究中國近代追求近現代化的過程固然重要,但是,至少從目前人們對歷史的認識來看,還不能完全取代以革命史範式對中國近代革命里程的研究,不能代替整個近代史。反之亦然。關於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的探索和不同「範式」的爭論,不僅是社會轉型的產物,而且反映了中國近代歷史的紛繁復雜、豐富多彩的實際狀況,提醒人們通過不同的視角觀察近代中國的歷史,從而避免偏頗或誤差。不同學術流派的討論只是發現了自身的缺陷和糾正了對方的偏頗和不足。所以,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範式」多元並存的狀態,是思想活躍的直接結果,對於拓展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對於近代史研究中理論思維的深入具有積極意義,推動了學術界的思想解放,深化了關於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理論思維。

值得注意的是,「範式」是具有一定價值取向的理論框架,所以需要將「範式」的討論加以一定的學術限制,否則就會產生與思想活躍相反的結果。譬如,以「革命史範式」闡述中國近代革命斗爭的歷史,也需要注意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要避免使我們的研究對象過於片面,研究方法過於單一,要防範研究思維絕對化和研究理論教條化的傾向。而以「現代化範式」闡述社會變革的過程也需要十分注意,因為現代化的理論從某種程度上是被引進的理論,是在西方的學術話語系統中被磨練得相對純熟的理論。如果照搬這一理論,把中國僅僅看做是普遍化的西方歷史在東方的特殊範例,就容易陷入「歷史虛無主義」的泥潭,走到「告別革命」的道路上去。連西方的理論界對現代化理論的局限都有所警覺,他們對基於西方中心論的現代化理論的普遍性提出了懷疑,有人甚至認為那是與宣揚英美式的自由民主政體和美國文化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理論。這些動向對中國近代史理論研究的深入意味著什麼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見,改革開放帶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思想活躍,今後還會繼續下去。

改革開放與中外歷史學界的對話

改革開放對於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意義,還特別體現在開創了中國近代史研究走向世界、開始中外歷史學界對話的新時期。

近代以來,關於中國近代史的研究,一直存在從中國看世界和從世界看中國的兩個角度。從林則徐和魏源那一代人的「睜眼看世界」開始,中國知識分子就開始了對世界的觀察,稍後開始了中外學者間的交流與對話,而改革開放則大大促進了中外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從理論上說,這種交流與對話對於確立以世界為背景思考中國的視角,摒棄或盲從或封閉的文化心態,積極引進海外中國學的優秀成果,進而促進傳統的歷史研究理論與方法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唯物史觀相結合,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中外學者之間的交流過程是曲折的,不平坦的。主要的問題是中國學者能否在研究中國自身歷史的過程中保持主體意識,對國外歷史學界的觀點做出積極的學術回應。堅持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新史學在歷史學領域發揮主導地位與主流影響,始終是中國學者所肩負的重要任務。

而另一方面,關注跨學科研究和並不缺乏中國近代史資料的外國學者則從世界看中國的角度確實也得出了許多新的研究成果。如果說19世紀的「中國熱」是出於對「東方睡獅」的好奇,20世紀的「中國熱」是出於窺探冷戰中被封鎖的中國的內幕,那麼,國際歷史學界對改革開放後中國的關注,則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更大和更積極的作用而不斷升溫。國外學者對中國近代史的研究給中國學者以啟示,同時也提出了挑戰。有的外國學者在吸收中心地學說、城市空間網路學說、等級——規模學說及許多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根據集市體系理論和區域體系理論對中國的鄉村社會與中國的城市化進行研究,解剖中國社會經濟變遷狀況,提出了分析傳統農耕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化的中國經濟的模式。還有些外國學者從傳統的朝貢體系與近代的條約外交體系的矛盾角度對中國近代史乃至東亞的近代史進行考察,從地域與時間的差別的角度看東亞受到外來壓力的情況,強調東亞史的內在性和構造、基礎的連續性,注重思考東亞各國在國際秩序重新組合過程中包括政府層面及知識分子與民眾層面的相互影響,認為來自亞洲的沖擊應比西洋的沖擊更受重視。

上述從世界看中國的角度對中國近代史研究,其積極意義在於促使中國學者更加重視建立理論框架的意義和意識到實證研究方面的「缺口」。為什麼外國學者針對中國近代社會歷史的發展能夠大膽提出某些理論或模式,而且並沒有太多的顧慮,而中國學者提出理論或模式則比較謹慎呢?在一些學者思考這一問題的時候,也有一些學者開始引進這種從世界看中國的理論包括模式作為分析中國近代社會的理論工具。近年來中國近代史的研究注重從社會現代化的角度建立社會發展研究的區域體系理論,並注重尋求推進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方法,應當說與這一影響不無關系。這就是80年代的中國敞開國門,中國近代史研究也面向國際歷史學界與國外學者切磋交流的過程中的實際情況。西方史學理論相繼被介紹到國內來,促進了80年代的理論熱,對以唯物史觀為基本原理的理論挑戰也引起了激烈的爭論,當然也成為中國近代史學科理論建設發展的契機。

在經歷了90年代相對扎實的實證性研究階段後,國內學者發現,運用國外學者提出的模式或者理論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之際,其實還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如有的模式其實與歷史實際並不完全相符,至少需要通過實證研究對其結論進行修正;有的理論在提出的時候有史料運用不當和數據統計誤差的問題。這些問題只有在使用大量的歷史資料或具體事例進行研究之後才能夠發現。外國學者由於對中國的歷史資料的充分利用的數量與條件有限,第一手材料嚴重不足,所以主要是將其模式或理論建立在較繁瑣的理論推衍或邏輯推理上。但即使是在理性層面,其理論來源及該模式或理論本身的某些研究方法也值得質疑,所以那些模式或理論與中國歷史的實際是有偏差的。而在使用歷史資料或文獻方面,中國學者當然比外國學者更加得心應手。這一現象引起了學者關於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文化霸權」的討論。在經歷了80年代對西方的學術成果的大量介紹、引進和學習之後,特別是在接受了盲目引進西方理論的教訓後,關於學術研究的自主性與本土化的話題越來越受到國內學者的重視。當社會越來越面對那些復雜而深層的難題的時候,當人們越來越迫切地需要破解難題的具有較高解釋力理論的時候,唯物史觀則越來越展示出強大的功能。

當前,中外學者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對話十分活躍,學者層面的交流和政府主導的共同研究日趨頻繁。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共同研究已經遠遠超出改革開放初期追隨外來學術理論的「知識移植」層面,也不再是簡單地套用西方理論研究中國現象,而是在保持自身「知識系統」正當性的前提下的平等的學術對話。中外學者都在共同思考超越本國的歷史視角,建立面向未來和更寬視界的歷史認識。在頻繁的國際史學交流過程中,中國學者將在保持主體意識的前提下對國際社會的種種觀點做出積極的學術回應,發揮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在歷史學領域的主導地位與主流影響。我們相信,新一輪的中外歷史學者的對話將進一步深化人們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認識。

⑶ 中國近現代有哪些比較著名的歷史學家

中國近現代有哪些比較著名的歷史學家 有 呂思勉,陳寅恪,陳垣,錢穆 。章太炎,梁啟超。顧頡剛

⑷ 《中國近代史:中國的奮斗》對中國近代歷史闡述得怎麼樣

中國近代史是一連串的慘敗。它們是國人心頭迄今仍未癒合的傷口——失敗者總是難以釋懷,那種怨恨與悲憤,仍在時時浮現。少年時我總想迴避這段慘痛的歷史,然而年事漸長後慢慢意識到:正是這一連串的慘敗,才迫使中國社會在痛苦的全面危機之中艱難地完成了轉型。失敗導致的危機越深重,尾隨而至的變革就越激進。本書還指出了以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即近代史上的軍事或外交勝利,往往導致一個消極後果,即保守勢力的抬頭。例如1881年曾紀澤的外交勝利和1899年成功拒絕義大利租借三門灣,都造成清議派士大夫過分自信,使他們誤以為只要強硬對外,洋人終將退讓。這種建立在對實力的錯誤估計之上的盲目樂觀,是中法戰爭和義和團事變中中國失敗的重要因素。 歷史書過於強調單個事件分水嶺意義的寫法,時常讓人們誤以為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人在心理上就已經進入了近代。實際上,在甲午戰爭以前,絕大多數中國人並沒有感覺到自己「進入了近代」。第一次使朝野上下產生變革的強烈危機感的事件,並非外部發生的鴉片戰爭,而是內部爆發的、人類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內戰:太平天國戰爭。只有當接二連三的失敗不斷地暴露出中國的深層次問題,才逐漸逼迫全社會意識到,修修補補的有限現代化無濟於事,必須有一場更徹底的改革甚至革命。然而弱者的選擇通常都很小:當全社會就變革本身達成共識的時候,危機早已積重難返,最終往往是「改革摧毀了改革性政府」。發生中斷的現代化或遲或早都要重新起步。因此慈禧太後在破滅戊戌變法不到兩年後,就不得不重行推動改革。這也是危機深重年代的一個慣有的諷刺性現象:即只有一個立場頑固的極右派才能推動改革。這就像只有極端反共的尼克松才能排除阻力訪華,因為無人能夠指責他親共賣國。只是不幸,晚清的保守勢力太晚認識到了變革的必要性,而維新派又不足以主導變革。 近代中國充滿了混亂與失敗,變化是這一時期的主導特徵。幸而公平的是:混亂世界往往也是孕育創造力的溫床,在極端的條件下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實驗室環境。中國歷史上大混亂的另兩個時期:戰國與魏晉南北朝,也同樣是思想最自由開放的時期,無論在文化、制度、政治等層面都開創和奠定了此後秦漢、隋唐輝煌的基礎。《中國近代史:中國的奮斗》雖然強調近代史是中國人的主動奮斗,但對這種創造力本身的總結性闡述仍略顯薄弱,不能不說是其缺憾。

⑸ 求國內外偉人、政治家對中國近現代史的經典論述!急求!

------具體的論述一時也收復集不齊,但對中制國近現代有經典論述的著名人物是有跡可遁的。你可按所提供的人物自己網上查一下。
一、清末:地主階級代表人物:龔自珍、林則徐、魏源、李鴻章 、張之洞;
農民階級代表人物:洪秀全、洪仁玕、
資產階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為、譚嗣同、嚴復
二、資產階級革命派代表人物: 孫中山、章太炎
三、無產階級革命者代表人物:李大釗、毛澤東

⑹ 結合實際談談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有何現實意義

1、了解國史國情 學習中國近現代史,有助於我們了解國史國情。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了解外國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入侵給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能激發我們的愛國情感;了解中國近現代的歷史,懂得中國必須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爭取到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開辟道路,充分認識革命的必要性、正義性和進步性,自覺地繼承和發揚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思想、民族精神和革命傳統,能夠增強我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自覺擁護黨的領導 近代以來中國的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進行了艱苦的探索,但是無論是地主階級「自救」的洋務運動、農民階級試圖推翻清政府統治,建立理想社會的太平天國運動,還是資產階級改良派的維新變法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派為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所做的努力,都沒能完成救亡圖存的歷史任務。歷史的發展要求舊民主主義革命必須讓位於新民主主義革命,資產階級共和國讓位於人民共和國,充分認識到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所以我們應該更自覺地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擁護黨的領導;

3、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通過學習新中國成立後的歷史,深刻了解中國人民走上以共產黨為領導力量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聯系建國社會主義改造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認識到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必要性和正確性,牢固確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文本框: ●舉例說明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信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4、為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提供相關的歷史基礎知識。
你從以上方面多發揮吧

⑺ 中國近現代史給我們當代中國人提供了哪些歷史啟示,結合史實論述之

中國近代史給我們的最大的啟示便是
一定要學會跟上世界主流
否則只有挨打
挨罵
如果我們善於吸取別人的常處
我們就能變強
加油
中國

⑻ 中國近現代歷史人物傳記及其評價

1、《孫中山傳》以豐富的史料為事礎,記錄了孫中山的一生活:「貧困的農家子」、在黑暗中探索、從「醫人」到「醫國」、創建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的創建、和宋慶齡的結合等。孫中山結束了一個時代。孫中山開創了一個時代。

毛澤東在《紀念孫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評價了孫中山的一生。

他說「孫中山是「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強調紀念他在辛亥革命時期,領導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豐功偉績。紀念他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的豐功偉績」;

「孫中山是一個謙虛的人。從他注意研究中國歷史情況和當前社會情況方面,又從他注意研究包括蘇聯在內的外國方面,知道他是很謙虛的。」、「他全心全意地為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的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2、《周恩來傳》是2011年7月1日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英)迪克·威爾遜。該書是由外國知名學者迪克·威爾遜撰寫的周恩來傳記,是周恩來傳記中最全面、生動和暢銷的版本之一。

該書作者自1960年第一次與周恩來見面後,便開始收集該書的寫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來的同事們的廣泛回憶及國內外可供查尋的文獻資料。

周恩來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發展、壯大,同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同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進程緊密聯系在一起。

他毫無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在中國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我們緬懷周恩來同志,就是要永遠銘記和認真學習周恩來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斷發揚光大。

3、《曾國藩 》是 唐浩明所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結合史實,深刻形象地描述了曾國藩毀譽參半的人生歷程,發人深思。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4、《李大釗傳》是2009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成甲。本書主要闡述李大釗在1918年進入北京大學以前的人生歷程。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佔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5、《蔣介石傳》由美國著名傳記作家兼歷史學者布賴恩·克羅澤撰寫的。拋開兩岸意識形態差異,站在第三方的立場上,客觀、審慎、敏銳地考察了蔣介石波瀾起伏的傳奇一生。在西方出版以來引起巨大反響,被譽為第一部真正尊重歷史與當事人的權威的蔣介石傳記。

蔣介石是中國現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深刻影響了近現代中國的歷史走向。長久以來,人們對其功過是非的評價呈現多極趨勢,中外史學界也熱衷於研究、挖掘蔣介石的生平、性格及思想。

(8)中國歷史學家對近現代歷史的闡述擴展閱讀:

人物傳記是通過對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領域進行系統描述、介紹的一種文學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達到對人物特徵和深層精神的表達和反映。人物傳記是人物或人物資料的有效記錄形式,對歷史和時代的變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要使傳記真實可信,首先必須全面搜集、佔有豐富翔實的資料,使傳記所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跡准確無誤,完整無缺。這些資料一般包括五個基本方面的內容:

(1)人物的姓名、性別、籍貫、民族。

(2)人物的生卒年月。

(3)人物的學歷、簡歷、黨派、職務。

(4)人物的貢獻功績、科技成果、著作。

(5)能反映人物思想風貌本質特徵的典型事件。

對於收集的大量資料,又要細心鑒別,嚴格選材,作一番「棄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分析、研究、考證工作,嚴格堅持史實的可靠性、准確性。這樣,才能為社會所公認,才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如果史實錯了,立論也就不正確了。因此編寫傳記時,一定要佔有豐富、翔實、真實可靠的資料後,方能動筆。

梅林為了寫作《馬克思傳》,用了幾乎二十年時間,搜集並深入鑽研有關馬克思的資料。司馬遷寫《史記》,經歷了十年,如果加上他搜集史料,調查研究所花去的時間,可以說一部《史記》傾注了他的畢生精力。

⑼ 中國近現代史學分為哪些史學流派並就其中一個進行描述及闡述起主要觀點和代表人物

二十世紀的上半葉,近代實證史學是中國史學的主流。

二十世紀的下半葉,中國內史學的主流則是馬克思主義史容學。

王國維的研究成果大多收入《觀堂集林》一書,其中如《殷卜辭中所見先王先公考》和《續考》、《殷周制度論》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王國維對乾嘉考據學有深厚的根底,但他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近代實證史學的開創者,得益於他受過西方近代哲學、特別是實證主義哲學的熏陶。王國維繼承了乾嘉學者無征不信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近代西方史學的觀念和方法。

他由文字聲韻考證古代的制度文物,又進一步從古代的制度文物考察歷史的發展變化,這就突破了傳統考據學的窠臼,開創了歷史研究的新局面。其中尤以王國維稱之為「二重證據法」的地下實物與文獻記載互相釋證,一直被治古代史的學者奉為圭臬。

⑽ 論述近現代以來中國的歷史主線和歷史主題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1、近現代歷史以來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影響及其評價。

19世紀初,英國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資本主義最強大的國家。在亞洲,英國佔領了印度,並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緬甸等國家和地區,並發動了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戰爭以清政府的失敗告終。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隨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逐漸開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發達國家從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並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在帝國主義時代,各資本主義列強之間的激烈爭奪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也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1929年到1933年爆發了一場世界性的嚴重經濟危機,導致國際格局重大變化。中國和世界各反法西斯力量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後,進300年來以維持歐洲大國均勢為中心的傳統國際格局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制度,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結束了中國100多年來遭受侵略的苦難史。

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它對國際關系和世界格局的變遷有著深刻影響。經濟全球化為中國加快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機遇,但同時也增加了國際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了本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結構調整地難度和遭遇外部沖擊的風險,對中國的建設來說,它是一把雙刃劍。

21世紀初國際格局的基本走向繼續向多極化發展,為中國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平穩的外部環境。

2、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有功還是無功,有理還是無理?論述帝國主義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和歷史選擇。

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總的來說是無功的,無理的。當然並不能完全的說帝國主義侵華是完全無作用的,如鴉片戰爭使中國的一部分知識分子覺醒,他加速了封建主義的毀滅速度。

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客觀上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這與西方殖民主義者宣揚的「侵華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幫助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它對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觀上發生的,正如馬克思所說,它們只是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

隨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加深,帝國主義越來越成為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最主要障礙。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通過發動野蠻的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從各方面控制和操縱了中國,在政治上,帝國主義列強踐踏了中國神聖的主權,在中國割佔領土,攫取了中國的海關主權、司法主權和外交權等許多特權;在經濟上,帝國主義列強控制和掌握了中國的海關,壟斷了中國的金融、航運、進出口貿易等經濟特權,牢牢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在文化上,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在中國傳教,辦醫院,辦學校,吸引留學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國人民的精神,培養為他們侵略政策服務的買辦文人;另外,帝國主義列強還在侵略的過程中,殺人放火、搶劫財物,無惡不作,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給中國人民帶來無法估量的精神損失和精神傷害。

帝國主義的侵略使得中國人民開始總結教訓,尋找救國的道路和御敵的方法,中國人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由於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統,救亡圖存成了時代的主旋律。近代以來,中國的志士仁人正是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和民族意識,歷經千辛萬苦,不怕流血犧牲,去探索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戰爭後的戊戌變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這面愛國主義的旗幟下發生的。這些斗爭和探索,使中華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標志著中華民族進一步的覺醒。

(回答該題應分別敘述帝國主義侵略在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等方面加以說明,以增強論點的說服力,同時揭露侵略者鼓吹「侵華有功」的顛倒黑白的丑惡嘴臉。)

3、從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客觀實際論述中國革命的必要性與進步性。

必要性:近代中國的具體歷史條件使它必須進行革命。首先,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太緊太深,它們不希望中國富強,也不希望中國通過改良而改變現狀;其次,中國的封建實力根深蒂固、力量強大,不經過巨大的革命風暴無法將它摧毀;再次,改良本身的弱點及改良過程中的失誤,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產。因此中國近代的革命,不是革命者任意製造出來的,而是在帝國主義封建主要殘酷壓迫下,社會矛盾空前尖銳的產物。不革命,中國將無法取得進步,改良的道路走不通,近代各種改良的失敗即說明了這一點。

進步性:進現代中國革命經歷了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

以辛亥革命為代表的民主革命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它推翻了幾千年來的封建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給人民帶來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等方面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而五四運動打響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第一槍,五四運動具有舊民主主義革命不具備的特點,它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眾 ,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展現了新的面貌。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出了明確的斗爭目標,開始採取群眾路線的方法進行革命斗爭,開始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路線。在經過曲折艱苦的斗爭後,1949年新中國成立代表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斗爭取得了最終勝利。

4、從中國人民自新求強的歷史艱辛及最後勝利看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鴉片戰爭以來到1949年成立新中國,我們國家先後經歷了反帝國主義侵略,新民主主義革命,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一系列的困難及挫折,但是中國人民沒有被打倒,而是憑著一種力量走到了今天,這種力量就是——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的精神是我們生存和發展的支撐,我們要透過歷史看到這種精神並繼續發揮它的作用。

中華民族精神之一是愛國主義精神。這種精神充分體現在抗日救國的過程中「不當亡國奴」「誓死挽救民族危亡」的愛國精神感召著舉國上下億萬民眾,各階級各黨派萬眾一心,一致對外,顯示著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這種精神支持著我們走到最後的勝利。

團結合作精神: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時,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號召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民共同抗戰,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企圖。抗聯將士活躍在白山黑土,回民支隊讓日聞風喪膽,全國各界成立了救國聯合會捐錢捐物,台灣同胞更是以65萬烈士的鮮血換來了台灣的光復。團結合作讓我們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探索,還是八年抗戰,中國的近現代史就是艱苦奮斗的史詩,就拿抗日戰爭來說,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中國軍民以一往無前,壓倒一切的英雄氣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37年9月,八路軍115師同日軍展開白刃戰,取得平型關大捷;38年3月中國軍隊在台兒庄摧毀日軍精銳部隊第五、十兩個師團……這種精神指引我們走向更多的輝煌。

總之,中華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我們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生動體現。當然,這種傳統精深要與時代精深融會,才能煥發更強的生命力。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比拼,經濟實力技術實力是物質基礎,但離不開民族精神的支撐。所以我們要總結歷史經驗,從那段悲壯史中汲取力量,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發奮圖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團結奮斗。

(註:答題思路,回顧歷史,看到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並加以論述,聯系實際展望未來)

5、論述近現代以來中國人民所進行的「三大選擇」的必然性與進步性。

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必然性:

事實表明,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改良主義、舊式的農民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其他種種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中國期待著新的社會力量尋求先進理論。這時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而五四運動促進了其在中國的傳播和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所以這種全新的社會力量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基礎是必然的。

正確性:(1)馬克思主義使得中國先進分子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轉向馬克思社會科學主義

(2)當時經濟文化落後,軍閥混戰,帝國列強侵略下的中國只有靠馬克思主義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

(3)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是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關鍵,它聯合了工人農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眾基礎

(4)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思想條件,其理論也成為共產黨黨內的指導理論。

歷史證明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是正確的,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

選擇共產黨的必然性: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因辛亥革命失敗而迷茫的人民群眾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為他們的斗爭開拓了通向勝利的新航道。從此,領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歷史地落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身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為之一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從此以後,「中國改換了方向」。

正確性:中國共產黨一開始便旗幟鮮明地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觀點來觀察和分析中國的問題,並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眾工作,它作為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的政黨,不僅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中國廣大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根本對立的;它掌握著馬克思主義這個銳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理論,為中國人民對於中國社會問題的解決指出了一條基本線索,指明了走向勝利的道路。 中國共產黨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指示了明確的斗爭目標.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的全部活動都是為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謀利益的,是為他們的解放事業服務的,它就敢於相信、發動和依靠群眾。中國共產黨採取群眾路線的革命方法,這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政黨和政治派別沒有也不可能採取的。它解決了其他黨派、團體所解決不了的中國革命的對象和動力問題,採取了其他黨派、團體所沒有採取過的依靠群眾的革命辦法。這個情況表明,它能夠勝利地擔當起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責任。

選擇社會主義的必然性: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不適合中國國情,不符合中國人民的意志,不為中國人民所歡迎.也是是中國國內封建勢力所不允許的。總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從根本上決定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政策及其領導的中國革命的不斷勝利,促使民族資產階級放棄了「第三條道路」。資產階級的共和國讓位於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

進步性: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最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能最大限度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消滅了剝削,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6、 論述近現代以來中國的歷史主線和歷史主題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與「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而斗爭的歷史,即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這就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主題。

近現代以來中國歷史主線共有四條:(一)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以及擴大國際參與、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進程(二)近現代以來中國人民求強求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三)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爭取和實現人民民主的歷史進程。(四)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向西方尋找真理、選擇馬克思主義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當代發展的歷史進程

歷史證明,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主題通過四條歷史主線得到體現。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學家對近現代歷史的闡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