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地理學部委員

中國歷史地理學部委員

發布時間:2021-03-03 18:25:11

『壹』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專業的考研參考書籍

這是我老師總結的書單,他碩博都在復旦,專業歷史地理。
歷史地理學參考書目
● 中國地理學發展史
1. 王成組:《中國地理學史(先秦至明代)》,商務印書館,1988年增訂第2版。
2. 趙榮、楊正泰:《中國地理學史(清代)》,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
● 工具書
3.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共八冊),地圖出版社,1982年版。
4. 辭海編纂委員會編《辭海·地理分冊·歷史地理》,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年第2版。
5.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中國歷史地名辭典》編委會編《中國歷史地名辭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6. 中國歷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其中的「歷史地理卷」為譚其驤主編)
7. 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最為詳實;其中相當多的詞條內容來自大部分未曾公開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資料卡片)
● 歷史地理學基本知識的學習
8. 鄒逸麟編著《中國歷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 鄒逸麟主編《中國歷史人文地理》,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10.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
● 歷史地理學基本史料簡介與閱讀
11.楊正泰:《中國歷史地理要籍介紹》,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侯仁之主編《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版。
13.《禹貢》,收錄於《漢書·地理志》之中。
14.[北魏]酈道元注,[清]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註疏》,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5.[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中華書局,1983年版。
16.[宋]樂史:《太平寰宇記》,中華書局,2007年版。
17.[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8.[明]王士性:《廣志繹》,中華書局,1981年版。
19.[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20.[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華書局,2002年版。
21.《嘉慶重修一統志》(《續修四庫全書》本)
22.十七部正史「地理志」:《漢書·地理志》、《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宋書·州郡志》、《南齊書·州郡志》、《魏書·地形志》、《隋書·地理志》、《舊唐書·地理志》、《新唐書·地理志》、《舊五代史·郡縣志》、《新五代史·職方考》、《宋史·地理志》、《遼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清史稿·地理志》。(譚其驤先生主編的《正史地理志匯釋叢刊》已出版多部,可參考)
23.七部正史「河渠志」:《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宋史·河渠志》、《金史·河渠志》、《元史·河渠志》、《明史·河渠志》、《清史稿·河渠志》(周魁一等著有《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釋》一書,中國書店,1990年版,可參考)
24.《史記·貨殖列傳》
● 當代著名歷史地理學者的經典論著
25.史念海:《河山集》(多集)。
26.侯仁之:《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7.譚其驤:《長水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長水集續編》,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陳橋驛:《水經注研究》(多集)。
29.鄒逸麟:《椿廬史地論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0.周振鶴:《學臘一十九》,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1.葛劍雄:《行路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歷史人文地理各分支學科的相關論著
※ 歷史(疆域)政區地理:
32譚其驤:《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圖說」部分,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版。
33.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4.李曉傑:《體國經野:歷代行政區劃》,長春出版社,2004年版。
35.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6.葛劍雄:《歷史上的中國:中國疆域的變遷》,上海錦綉文章出版社,2007年版。
※ 歷史人口地理:
37.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8.葛劍雄等:《簡明中國移民史》(導言部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9.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國內第一部區域移民史專著)
40.葛劍雄:《中國人口史》(第一卷,導論部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歷史文化地理:
41.盧雲:《漢晉文化地理》,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國內第一部斷代歷史文化地理專著)
42.張偉然:《湖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國內第一部區域歷史文化地理專著;張先生還著有《湖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研究方法有別於前著,可對比研讀)
43.周振鶴主著:《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 歷史城市地理:
44.顧朝林:《中國城鎮體系——歷史·現狀·展望》,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
45.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中華書局,1998年版。
46.馬正林編著《中國城市歷史地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7.[美]施堅雅主編《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葉光庭等譯),中華書局,2000年版。
48.董鑒泓主編《中國城市建設史》(第三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49.李孝聰:《歷史城市地理》,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歷史民族地理:
50.安介生:《歷史民族地理》(上、下),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歷史交通地理:
51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叢考》,中華書局,1996年版。
52.辛德勇:《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中華書局,1996年版。
※ 歷史軍事地理:
53.史念海:《河山集》(四集),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54.胡阿祥主編《兵家必爭之地:中國歷史軍事地理要覽》,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
註:歷史經濟地理、歷史社會地理亦為歷史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但尚沒有對本分支有理論貢獻的專著出版,要想對其有大略了解可參見《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鄒逸麟主編)中的相關章節。
● 歷史地圖學的相關論著
55.[美]余定國:《中國地圖學史》(姜道章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6.張修桂:《中國歷史地貌與古地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 區域歷史地理學的相關論著
57.鄒逸麟主編《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8.孫進己主編《東北亞歷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9.侯甬堅:《區域歷史地理的空間發展過程》,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0.吳必虎:《歷史時期蘇北平原地理系統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61.魯西奇:《區域歷史地理研究:對象與方法——漢水流域的個案考察》,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2.李孝聰:《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63.鄧輝等:《從自然景觀到文化景觀——燕山以北農牧交錯地帶人地關系演變的歷史地理學透視》,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64.[日]前田正名:《河西歷史地理學研究》(陳俊謀譯),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年版。
65.[日]前田正名:《平城歷史地理學研究》(李憑等譯),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
● 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發展歷程
66.葛劍雄:《悠悠長水·譚其驤前傳》,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悠悠長水·譚其驤後傳》,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67.陳光中:《侯仁之》,三聯書店,2005年版。
● 單篇論文的閱讀
※ 葛劍雄、華林甫:《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載《歷史研究》2002年第3期)一文涉及了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諸多重要研究文章,可據此作一索引並加以研讀。
※ 葛劍雄、華林甫編《20世紀中國學術文存——歷史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書後列有「20世紀中國歷史地理研究主要論著目錄索引」,可選讀部分文章。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和《歷史地理》兩種專業學術刊物的文章要加以重視,可選讀其中部分文章。

『貳』 譚其驤的人物生平

1911年2月25日,譚其驤出生於浙江嘉興書香門第,祖父中過舉人,清朝末年曾任嘉興府學堂監督。父親譚新潤考取秀才後,因科舉廢除,去日本學習鐵道專業,回國後在京奉鐵路任站長,不久即因病去職南歸,以後曾任《嘉興日報》主編,是著名的南社成員。家庭對譚其驤的求學方向和專業並不幹預。大學一年級時他讀社會系,二年級讀中文系,三年級又改讀外文系,到三年級入學第三周後才定下來轉入歷史系。家庭環境對造就他既有扎實的傳統文化基礎,又善於吸收新的科學知識、不斷追求真理的學風,是不無影響的,他選擇了中國歷史地理學這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也不是偶然的。譚其驤在2歲時就隨父親回到家鄉,以後進家塾、小學、秀州中學。因不滿秀州中學這所教會學校對學生的無理處置,高中未畢業就憤然離校,到上海考入上海大學,那時他才15歲。
1926年,肄業於秀州中學,1926年—1932年,進上海大學社會系。
1927年,轉入上海暨南大學中文系;次年轉入外文系,旋轉歷史系。
1927年四一二事變後上海大學被封,他只得轉入暨南大學。轉入歷史系後,他的才華受到社會學家潘光旦先生的賞識。在潘光旦的影響下,他對中國歷史時期的移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學畢業時寫下了一篇六萬多字的論文《中國移民史要》。
1930年,畢業於上海暨南大學歷史系。同年進入北平燕京大學研究院,師從顧頡剛先生。
1932年,畢業於北平燕京大學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同年春,任北平圖書館員、輔仁大學兼任講師,後又兼燕京大學、北京大學講師。
1932年,譚其驤曾與清華、北大等校一些歷史系同道,發起組織北平史學會。在中山公園召開成立大會,邀請顧(頡剛)先生、陳垣、鄧之誠、蕭一山等史學名流參加,連同會員一百多人,影響頗大。會議由譚其驤任主席,黃現蟠、朱士嘉為記錄。並擬聘陳垣、陳寅格、陳受頤、顧頡剛、鄧之誠、陶希聖、洪業、胡適等18人組成編輯委員會,定於1933年元旦出版會刊。
1932年春,離研究生畢業還有半年,譚其驤就已寫好論文,由伯父新嘉先生介紹,進北平圖書館當館員。他當年就在輔仁大學兼課,次年起又相繼在燕京大學、北大等學校兼任講師。同時在《史學年報》、《燕京學報》等刊物上發表了很有見地的論文,在學術界聲譽鵲起。
1934年在北京中山公園邀請顧先生、陳垣、鄧之誠、蕭一山等史學名流參加,連同會員一百多人,宣布成立大會。同年譚其驤又與顧頡剛發起成立禹貢學會任理事。同年發起成立中國地理學會,曾任理事、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1934年協助顧頡剛創辦《禹貢》半月刊,籌備成立禹貢學會。
1935年後,他辭去圖書館的職務,專在大學教書。是年秋至翌年夏曾到廣州學海書院任導師。1936年秋回到北平,任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兩校的兼任講師。
1935年,在廣州學海書院任導師,次年仍回北平,先後在燕京、清華大學任教。
1940年初,至貴州浙江大學史地系任副教授、教授。
1940年春,到貴州浙江大學任史地系副教授,1942年任教授。
1946年,隨浙大回到杭州,並給上海暨南大學兼課。
1950年,浙江大學停辦歷史系,他轉到上海復旦大學任教授。
1954年,起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1957—1982年任系主任,兼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室主任。
1955年,經吳晗推薦,到北京主持《中國歷史地圖集》的編繪;1982年起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至1986年。
1959年3月,郭沫若的《論曹操》一文在《文匯報》發表。其後,譚其驤發表了商榷文章。在商榷文章中,譚其驤列舉了古人對曹操的評價也是有毀有譽,甚至連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中的評價,也幾乎是全盤接受了曹魏本朝臣子王沈的話。至於小說戲曲中都說曹操壞,不說他好,那又是歷史小說、歷史劇是否要符合於歷史事實的問題,也不是翻案不翻案的問題。
20世紀60年代以來,譚其驤明確提出,歷史地理學的組成部分、研究對象與現代地理是完全一致的,但由於這些現象發生在過去,研究時不能不運用歷史學的方法,必須重視文獻資料和前人成果。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即後來的院士),是唯一的文科學部委員。
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歷史地理專業博士生導師。
1981—1985年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歷任中國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上海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地方史志協會顧問,國家教委中小學教材編審委員會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地圖集》編委會副主任兼總編輯,《歷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主任兼歷史地理分冊主編,《歷史地理》主編等職。
1982年至逝世,他又主持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地圖集》的編繪,這將是一部包括歷史人文和自然兩方面十多個專題圖組上千幅地圖的巨型地圖集,將在近年出版。
1982—1986年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曾當選為3—5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長水集》(上、下冊),收錄了他1982年前的主要論文,1994年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長水集續編》。譚其驤弟子葛劍雄在整理其遺著資料的基礎上,撰寫了《悠悠長水──譚其驤前傳》和《悠悠長水-譚其驤後傳》,先後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1990年,改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2年8月28日,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82歲。

『叄』 我國國家一級學會一覽表

學會名稱
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學會
中國會計學會
中國財政學會
中國電子勞動學會
中國少年先鋒隊工作學會
中國軍事教育學會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
中國電影剪輯學會
中國電影美術學會
中國電影文學學會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
中國動畫學會
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
中國電影音樂學會
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
中國世界電影學會
中國夏衍電影學會
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
中國空間法學會
中國核工業檔案學會
中國監察學會
中國糧食經濟學會
中國朝鮮民族史學會
中國朝鮮語學會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
中國蒙古語文學會
中國少數民族哲學及社會思想史學會
中國市場監督管理學會
中國稅務學會
中國生產力學會
中國統計學會
中國投入產出學會
中國衛生經濟學會
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
中國人口學會
中國水利電力醫學科學技術學會
中國性學會
中華口腔醫學會
中國古陶瓷學會
中國長城學會
中國文物學會
中國現代史學會
中國紫禁城學會
世界醫學氣功學會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
世界中醫葯學會聯合會
中國民族醫葯學會
中國醫學氣功學會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
中國工業合作經濟學會
中國機械電子兵器船舶工業檔案學會
中國機械工業審計學會
中國建材數量經濟監理學會
中國物流學會
中國輕工業史學會
中國人像攝影學會
中國商業會計學會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
中國商業史學會
中國商業統計學會
中國石油化工勞動學會
中國石油化工信息學會
中國醫葯會計學會
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
中國茶禪學會
中國海關學會
中國交通會計學會
中國《文心雕龍》學會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
中國教育審計學會
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
中國教育會計學會
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
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
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
中國電子教育學會
中國航空教育學會
中國美國經濟學會
中國辭書學會
全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
中國古都學會
中國教育學會
中國文藝理論學會
中國文字學會
中國李清照辛棄疾學會
中國林業教育學會
中國蒙古史學會
中國民俗學會
中國墨子學會
中國屈原學會
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
中國人類學學會
中國人生科學學會
中國人學學會
中國商品學會
中國社會史學會
中國詩經學會
中國石油教育學會
中國水滸學會
中國俗文學學會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
中國唐史學會
中國統計教育學會
中國寫作學會
中國新文學學會
中國新聞史學會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
中國冶金教育學會
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
中國韻文學會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
中國周易學會
中華孔子學會
中華日本哲學會
中外語言文化比較學會
中國軍事科學學會
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
中國管理科學學會
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
長江技術經濟學會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
中國地名學會
中國合作經濟學會
中國柑桔學會
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
中國農業會計學會
中國農業經濟學會
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
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
中國農業科技管理研究會
中國養蜂學會
中國原子能農學會
中國沼氣學會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
中國勞動學會
中國社會保險學會
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
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
中國審計學會
中國鐵道財務會計學會
中國國際關系學會
中國國際法學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學會
中國漢畫學會
中國雕塑學會
中國兒童歌舞學會
中國紅樓夢學會
中國兒童音樂學會
中國壁畫學會
中國舞台美術學會
中國戲劇文學學會
中國戲曲表演學會
中國戲曲導演學會
中國戲曲學會
中國戲曲音樂學會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
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
中國群眾文化學會
中國少年兒童造型藝術學會
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學會
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學會
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
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
中國延安文藝學會
中國藝術檔案學會
中國藝術攝影學會
中國音樂文學學會
中國油畫學會
中國圓明園學會
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
中華曲藝學會
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
中國索引學會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
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
歐美同學會
黃埔軍校同學會
中國編輯學會
中國盲人按摩學會
長江海商法學會
中國海洋法學會
中國科學技術法學會
中國衛生法學會
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
中國行為法學會
A-01 中國數學會
A-02 中國物理學會
A-03 中國力學學會
A-04 中國光學學會
A-05 中國聲學學會
A-06 中國化學會
A-07 中國天文學會
A-08 中國氣象學會
A-09 中國空間科學學會
A-10 中國地質學會
A-11 中國地理學會
A-12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
A-13 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
A-14 中國古生物學會
A-15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
A-16 中國海洋學會
A-17 中國地震學會
A-18 中國動物學會
A-19 中國植物學會
A-20 中國昆蟲學會
A-21 中國微生物學會
A-22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
A-23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
A-24 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
A-25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
A-26 中國遺傳學會
A-27 中國心理學會
A-28 中國生態學學會
A-29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A-30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
A-31 中國感光學會
A-32 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
A-33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
A-35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
A-36 中國實驗動物學會
A-37 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
A-38 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
A-39 中國運籌學會
A-40 中國菌物學會
A-41 中國晶體學會
A-42 中國神經科學學會
A-43W 中國認知科學學會
A-44W 中國微循環學會
A-45G 國際數字地球學會
A-46G 國際動物學會
B-01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B-02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B-03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
B-04 中國農業工程學會
B-05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B-06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
B-07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
B-08 中國水利學會
B-09 中國內燃機學會
B-10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
B-11 中國空氣動力學會
B-12 中國製冷學會
B-13 中國真空學會
B-14 中國自動化學會
B-15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B-16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B-18 中國圖學學會
B-19 中國電子學會
B-20 中國計算機學會
B-21 中國通信學會
B-22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
B-23 中國測繪學會
B-24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
B-25 中國航海學會
B-26 中國鐵道學會
B-27 中國公路學會
B-28 中國航空學會
B-29 中國宇航學會
B-30 中國兵工學會
B-31 中國金屬學會
B-32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B-33 中國稀土學會
B-34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
B-35 中國化工學會
B-36 中國核學會
B-37 中國石油學會
B-38 中國煤炭學會
B-39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
B-40 中國能源研究會
B-41 中國硅酸鹽學會
B-42 中國建築學會
B-43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B-44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
B-45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
B-46 中國造紙學會
B-49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
B-50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B-51 中國糧油學會
B-53 中國煙草學會
B-54 中國模擬學會
B-55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
B-56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
B-57 中國顆粒學會
B-58 中國照明學會
B-59 中國動力工程學會
B-60 中國慣性技術學會
B-61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
B-62 中國電源學會
B-63 中國復合材料學會
B-65 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
B-66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
B-67 中國體視學學會
B-71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
B-72T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B-73T 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
B-74 中國密碼學會
B-75T 中國大壩工程學會
B-77W 中國生物材料學會
C-01 中國農學會
C-02 中國林學會
C-03 中國土壤學會
C-04 中國水產學會
C-05 中國園藝學會
C-06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
C-07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
C-08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
C-09 中國作物學會
C-10 中國熱帶作物學會
C-11 中國蠶學會
C-12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
C-13 中國茶葉學會
C-14 中國草學會
C-15T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
C-16W 中國農業歷史學會
D-01 中華醫學會
D-02 中華中醫葯學會
D-03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
D-04 中國葯學會
D-05 中華護理學會
D-06 中國生理學會
D-07 中國解剖學會
D-08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
D-09 中國病理生理學會
D-10 中國營養學會
D-11 中國葯理學會
D-12 中國針灸學會
D-17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
D-18 中國毒理學會
D-19 中國康復醫學會
D-20 中國免疫學會
D-21 中華預防醫學會
D-22 中國法醫學會
D-23T 中華口腔醫學會
D-26T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
D-27W 中國睡眠研究會
D-28W 中國卒中學會
E-01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
E-02 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
E-03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
E-04 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
E-05 中國未來研究會
E-06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
E-07 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
E-08 中國圖書館學會
E-09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
E-10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
E-13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E-15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
E-16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
E-19 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
E-21 中國檔案學會
E-22 中國國土經濟學會
E-23 中國土地學會
E-24 中國科技新聞學會
E-27T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E-29T 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
E-33T 中國檢驗檢測學會
E-35W 中國創造學會
E-37W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
E-38W 中國微量元素科學研究會
E-40W 中國基本建設優化研究會
中國國際金融學會
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學會
中國現代金融學會
中國金融會計學會
中國金融學會
中國農村金融學會
中國錢幣學會
全國漢語方言學會
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
中國拉丁美洲學會
中國法律史學會
中國近代文學學會
中國經濟史學會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
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
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
中國工業經濟學會
中國外國文學學會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
中國無神論學會
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
中國考古學會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
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
中國倫理學會
中國邏輯學會
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
中國蒙古文學學會
中國民族理論學會
中國民族史學會
中國民族學學會
中國民族語言學會
中國明史學會
中國南亞學會
中國歐洲學會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
中國日本史學會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
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
中國社會學會
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
中國史學會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
中國世界民族學會
中國市場學會
中國數量經濟學會
中國先秦史學會
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
中國現代文化學會
中國亞非學會
中國亞洲太平洋學會
中國殷商文化學會
中國語言學會
中國哲學史學會
中國政治學會
中國中東學會
中國中日關系史學會
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
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
中國宗教學會
中華美國學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
中華日本學會
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
中華美學學會
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
中國傳記文學學會
中國根藝美術學會
中國扇子藝術學會
中國說唱文藝學會
中國楹聯學會
中國保險學會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
中國大眾文化學會
中國微型小說學會
中國武俠文學學會
中國散文學會
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
中國詩歌學會
中國小說學會
中華詩詞學會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
中國供銷合作經濟學會
中國華僑歷史學會
中國華僑攝影學會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
中國工會會計學會
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
中國國際戰略學會
中國建設勞動學會
中國建設會計學會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
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
中國林業經濟學會
中國太平洋學會
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

『肆』 福州大學出過哪些名人

1、魏可鎂

中國工程院院士,工業催化劑工程技術專家。福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吳新濤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家,1966年福州大學物理化學專業研究生畢業。

3、林惠民

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家,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82年畢業於福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研究員。

4、洪茂椿

中國科學院院士,無機化學家,1978年畢業於福州大學化學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5、盧嘉錫

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州大學名譽校長。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福州大學副校長,是福大的創始人。

6、付賢智

中國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學校長。

7、林金明

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8、何志毅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助理,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理事長兼執行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福州大學客座教授,福大77級校友。

9、黃明東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

10、陳文哲

廈門理工學院院長,82級校友,2012年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

11、王欽敏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畢業於福州大學地礦工程專業,曾任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州大學副校長等職務。

12、陳希

中共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曾任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歷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副部長、遼寧省委副書記。

13、梁綺萍

福建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四屆中共福建省委委員,第八屆福建省人大常委。

14、雷春美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建省委統戰部部長。

15、郭振家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建省新聞出版局局長。

16、葉雙瑜

福建省委常委、秘書長,省直機關工委書記。曾任福州大學黨委書記、福建省副省長。

17、李祖可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

18、何明華

共青團福建省委書記。

19、陳濤

共青團福建省委副書記。

20、郭廷標

遼寧省原政協主席、黨組書記,遼寧省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省人大副主任。

21、梁建勇

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22、黃維禮

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

23、謝蘭捷

福建省交通廳廳長,1975年畢業於福州大學土建系工民建專業。

24、鄭松岩

曾任中共福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現任福建省省長助理。

25、陳為民

中共福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6、饒南湖

雲南省玉溪市市長。

27、陳景河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82年畢業於福州大學地質采礦工程系。

28、羅映南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教授級高工。

29、陳新楚

福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軟體百強企業第24名)董事長,福大最慷慨的校友。

30、胡鋼

新大陸集團董事長兼總裁,1982年畢業於福州大學電氣系。

31、洪志銘

廣州石油化工總廠廠長。

32、王昆東

廈工集團董事長。

33、林雲

拓福集團董事長。

34、鄭振欣

福建紫金建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35、黃其森

泰禾集團董事長。

36、李躍民

福建中煙工業公司副總經理,歷任龍岩卷煙廠廠長。

37、塗揚舉

國電新疆黨組書記、副總經理。

38、陳聰聰

香港綠洲行董事長。

39、周振鶴

中國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1963畢業於福州大學礦治系。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讀研究生,師從譚其驤院士。1983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為中國首批兩名文科博士之一。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伍』 葛劍雄簡介生平

葛劍雄(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祖籍浙江紹興,1945年12月15日出生於浙江湖州。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現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學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史學會理事,上海市歷史學會副會長,國際地圈生物圈中國委員會委員,國際歷史人口委員會委員,HISTORICAL GEOGRAPHY編委,上海市政府參事,全國政協常委等。歷史地理、中國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專家。

『陸』 王振忠的人物履歷

王振忠,1964年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考入復旦大學歷史系,1986年考入本校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1989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2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98年起擔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長、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現任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委理事、中國明史學會、上海史志學會理事,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基金評審專家。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生導師。並擔任《歷史地理》、《徽學》、《江南社會歷史評論》、《中國人文田野》等刊物編委。歷任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貴州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等相關研究機構的兼職教授、學術委員會委員。曾兼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文史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曾擔任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日本創價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客員研究員、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客座教授。
獨立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歷史地理創新基地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曾赴日本、法國、土耳其、澳大利亞、台灣、香港等地參加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及講學,與海內外學界同行有著密切的長期聯系,受聘擔任日本國文學研究資料館檔案研究系古文書研究項目合作教授,參與多項國際合作項目,並具體組織、主持過數次重要的學術活動。

『柒』 歷史地理的附錄

是研究歷史時期人類地理環境變化,以及環境與人類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的學科。歷史地理學是一門古老的傳統學科,又是一門十分年輕的學科(《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編著)
學科的性質而言,歷史地理學並不屬於歷史學,而是地理學的一個分文。中國歷史地理卻一直是中國歷史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它的研究成果始終是其他各個分支所不可或缺的。由於這門學科的特殊性,因為盡管它的研究對象是地理現象,卻都是發生在過去的,所以離不開歷史文獻資料和對歷史本身的認識。而歷史研究也同樣不能缺少對當時的自然和人文的地理條件——歷史本身賴以存在和發展的舞台——的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歷史地理的傳統,極其豐富的歷史文獻這樣的條件所決定的,因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歷史地理學能為歷史研究提供更多的利用成果,同時又能從歷史文獻中吸取豐富的、無法替代的泉源。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時期內,皇朝的更迭、政權的興衰、疆域的盈縮、政區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斷發生;黃河下游的頻繁決口改道經常引起有關地區地貌及水系的變遷,給人們社會生活也帶來相當大的影響。中國古代發達的文化使這些變化大多得到了及時的記載,但出於在如此巨大的空間和時間中所發生的變化是如此的復雜.已不是一般學者所能隨意涉足,因而產生了一門專門學問——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學的成就達到了高峰,是乾嘉學派的重要組成部分。 沿革地理是歷史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的歷史地理研究發源於1900年前的《漢書·地理志》,並可以追溯更長的歷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於是歷史地理學,兩者不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質的區別。就研究的內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區和疆域、地名、水道的變遷,後者卻包括地理學的各個分支。
就研究的性質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現象的描述和復原,很少涉及變化的原因;後者則不僅要復原各種以往的地理現象,而且要探求它們變化發展的原因,掌握它們的規律。中國的沿革地理雖然是一門專門的學問,卻一直沒材形成一門學科,所以數百年來除了有少數幾位專治沿革地理的學者之外,大多隻是歷史學家、經學家、訓訪學家、文學家、金石家的副業,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為歷史學和其他學科的注釋檢索之用。歷史地理學則有自己獨立的學科體系和理論,是現代地理學的一部分,一般說來需要有專門的研究人員,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於解釋自然發展規津,也可用於解釋人類活動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在特定條件下的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
很顯然,歷史地理學形成和發展的一個決定因素是現代地理學的建立,這在中國是本世紀中才具備的條件,所以中國沿革地理向歷史地理學的發展是30年代以後才開始的。成立於1934年的學術團體禹貢學會及其主辦的《禹貢》半月刊還是以研究和發展沿革地理為宗旨的。1935年,《禹貢》開始正式使用「中國歷史地理」這個名詞,這說明禹貢學會的學者們已經受到現代地理學的影響,產生了將傳統的沿革地理向現代的歷史地理學轉化的願望。但從此後《禹貢》的內容和學者們的研究方面、方法來看,還是側重於沿革方面的。面且,不久爆發的抗日戰爭和隨之進行的內戰使禹貢學會的活動不得不停頓,學者們的願望無從實現。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初,當時的教育部所列出的大學歷史系課程中還只有「沿革地理」。對學科發展滿懷熱情的學者及時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其中北京大學侯仁之教授的意見最為有力。1952年院系調整以後,一些大學的歷史系以歷史地理學取代了沿革地理。不久,北京大學率先在地理系中招收了歷史地理專業的研究生,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成立了歷史地理研究室。此後復旦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單位也先後設立了專門的研究室、教研室,有的還招收了專業本科生。到60年代初,有關學者對歷史地理的學科性質以及它與沿革地理的關系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見,僅個別人還認為歷史地理學是歷史學與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到60年代中期,中國歷史地理的研究機構和專業人員已經粗具規模,作為一門學科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承認。盡管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出現了多年的停頓,集中反映歷史地理研究成果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和《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還是在70年代末大體完成了。
中國歷史地理學取得長足進步的時期。一種全國性的大型叢刊《歷史地理》已經出版了十六輯,並以其學術價值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重視。在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下,召開了四次全國性的學術討論會和不少地區性的和專題性的討論會。數十名專業研究生完成學業,取得了博士、碩士學位,並陸續成為各研究機構的中堅力量和分支學科帶頭人,開拓了不少新的研究領域;他們的數量已經超過了原有的研究人員。一批總結性的論文集、概論和開拓性的專著先後問世,大批新的研究項目正在進行。盡管以一門完整的學科的要求來衡量,還存在不少空白的分文和地區,尤其是在人文地理方面和邊疆地區;還缺乏系統的學科理論和現代化的研究手段;與我國悠久的歷史和遼闊的幅員相比,專業研究人員尤其顯得太小,但我們還是可以這樣斷言:經過近40年的努力,中國歷史地理學這門學科已經基本形成了,從30年代的《禹貢》開始的、從沿革地理向歷史地理的轉變發展過程已經基本完成了。
中國歷史地理學學科奠基者:顧頡剛
近代歷史地理三大家:侯仁之、史念海、譚其驤。
現當代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有:陳橋驛、石泉、鄒逸麟、張修桂、葛劍雄、周振鶴、李孝聰、唐曉峰、辛德勇、韓茂莉等。 1、如同歷史學一樣,歷史地理學探討的是有關往日的問題。
2、如同歷史學的資料與理論一樣,歷史地理學的資料與理論是未定的。
3、辯論是歷史地理學實踐的中心。
4、歷史地理學本質上關注時間過程中的地理變化。
5、歷史地理學在總體上是地理學的核心,不是地理學的邊緣。
6、歷史地理學主要關注地點綜合體,而不是關注空間分析。
7、歷史地理學特別突出特定地點的歷史特性。 歷史文獻研究法
野外考察法
地圖與現代技術手段的應用
1、航空照片、彩紅外遙感的判識
2、田野考古與環境考古
3、孢粉分析與古植被和古地理環境 對歷史學的意義
對地理學的意義
現實功能:歷史邊界、中外關系、行政區劃、地區差異、經濟開發、社會變遷、文化區域、旅遊資源、人口與移民、民族分布與遷移、城市規劃、生態保護、減災防災、國土整治等很多方面都能夠提供決策咨詢。 傳統沿革地理
《禹貢》雜志與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創立
幾大歷史地理學家和研究機構:
顧頡剛
譚其驤與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
史念海與陝西師范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
侯仁之與北京歷史地理研究
陳橋驛的《水經注》研究 《歷史地理論叢》,陝西師范大學主辦(1981年創刊)
《歷史地理》,復旦大學主辦,(1981年創刊)
《歷史自然地理》(1982年創刊)
《環境變遷研究》,北京大學主辦

『捌』 歷史地理學的簡介

歷史地理學或歷史地理是研究在歷史發展中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基本上歷史地理是把地理學加上時間影晌的因素,所以它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又與沿革地理研究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曾長期局限於研究歷史人文地理。
中國的歷史地理學,從古代的《禹貢》、《山海經》、《穆天子傳》等早期著作算起,具有悠久的歷史。1923年張其昀在《史地學報》上發表《歷史地理學》,從此歷史地理學在中國成為專門的現代學科。由於中國文明的延續度和歷史文獻的完整性等,學者認為中國歷史地理研究與其它國家相比有很大的優勢。三大體系:
歷史自然地理學: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例如:歷史氣候研究。
歷史人文地理學: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
區域歷史地理學:中國歷史地理學歷史地圖
雖然早在1913年中國地學界就提出了「歷史地理」這一學科名稱,1934年創辦的《禹貢》半月刊也採用了「中國歷史地理」這一外文譯名,但受傳統學術思想的影響,本世紀上半葉的歷史地理研究仍以沿革地理為主,以至1950年教育部所規定的大學歷史系選修課目中,還列為「中國沿革地理」。曾留學英國的北京大學教授侯仁之先生在《新建設》1950年第11期上發表了《〈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榷》一文,率先在國內對歷史地理學的基本理論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在《〈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榷》以及後來發表的《關於歷史地理學的若干問題》(載1961年12月14日《文匯報》)和《歷史地理學芻議》(載《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62年第1期)諸文中,侯仁之教授最早闡明了歷史地理學與沿革地理學之間的本質區別,指出「歷史地理學是現代地理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對象是人類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由於人的活動和影響而產生的。歷史地理學的主要工作,不僅要『復原』過去的地理環境,而且還須尋找其發展演變的規律、闡明當前地理環境的形成和特點」。「『沿革地理』僅是歷史地理研究的初步,而不是最終的目的。還有若干歷史地理的專題研究,並不藉助沿革地理的知識而依然順利進行」(《歷史地理學芻議》)。侯仁之教授的系列論文,系統闡述了中國歷史地理學的學科屬性、研究對象、任務、方法和現實意義,盡管在當時學術界仍有一些不同看法,但他的觀點已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這種認識上的飛躍,將中國歷史地理學帶進了現代發展階段。
在現代中國歷史地理學理論逐漸成熟的同時,歷史地理的科研機構、組織也相繼誕生。1956年,中國科學院地理所設置了歷史地理組(後來易名為歷史地理研究室),繼之上海復旦大學、北京大學、陝西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杭州大學(浙江大學前身的一部分)、武漢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等單位也成立了歷史地理研究院所、研究中心或研究室。1979年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宣告成立,1986年西安歷史地理學會也告成立。在學科建設方面,許多院校和科研單位都開始招收歷史地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其中上海復旦大學、北京大學、陝西師范大學、 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還是培養歷史地理專業博士生的重要基地。1981年以後《歷史地理》(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陝西師范大學主辦)和《環境變遷研究》(北京大學主辦)等歷史地理專業學術期刊的相繼誕生,更為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的深化與普及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正因如此,當代的中國歷史地理學不僅早已擺脫了作為歷史學附庸而長期存在的尷尬局面,而且學者如林,成果迭出,已蔚然成為當世的一門顯學。

『玖』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地理學家

1 安芷生 第四紀地質學家。原籍安徽六安,生於湖南芷江。196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1966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生畢業。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院長,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為確立中國黃土-古土壤序列及其與深海沉積序列的對比,以及黃土堆積演化與環境變化關系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首先引入了第四紀磁性地層學,最早指出我國240萬年前發生的重大地質氣候事件,測定了藍田猿人和澳洲沙漠化年代;重建了晚新生代不同時間尺度東亞季風變遷的代用序列:對控制我國中東部環境的古季風首次提出了較為系統的理論,指出了東亞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合著《黃土與環境》一書。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2 常印佛 礦床地質學家。江蘇泰興人。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系。1994年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地質礦產局技術顧問、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礦產地質勘查和科研,對目前世界上不同成礦環境中的幾個主要銅礦類型有著相當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發現了銅陵近東西向隱蔽基底斷裂帶,提出了一個有關陸內成礦帶的構造背景、地質環境、成礦特徵和富集規律的系統的理論認識,豐富了陸內成礦理論,指導了找礦預測。所提出的「層控(式)矽卡岩型」礦床的分類建議,及相應的成礦模式,發展了矽卡岩成礦理論,指導了找礦實踐。提出了安徽沿江地區第二輪普查和立體填圖的建議,並獲一批成果。在直接指導找礦方面,為銅陵有色冶煉基地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後備資源。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3 巢紀平 氣象學家。江蘇無錫人。195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氣象系。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名譽主任研究員。在我國數值天氣預報、長期預值天氣預報、中小尺度大氣動力學、積雲動力學和熱帶大氣動力學熱帶海氣相互作用以及海洋環境數值預報等領域中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 1957年發表了我國第一張48小時數值天氣預報圖。60年代建立中小尺度大氣動力學方程組。70年代首次建立我國海氣耦合的濾波矩平長期天氣數字預報模式,成功地進行了月季天氣預報試驗。近十多年來,提出了Rossby波相互作用後可激發出一類向東西兩個方向傳播的不穩定波,以及在非線形作用下可激發出2-3年ENSO型振盪等,提出了熱帶大氣和海洋運動的半地轉適應和發展理論,領導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海洋環境數字預報業務系統。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 陳旭 古生物與地層學家。1936年生於江蘇南京。1959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即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工作至今。從1987年開始曾先後擔任國際筆石工作組主席、副主席,國際奧陶系分會選舉委員、副主席。 60年代師從穆恩之院士,參與《中國的筆石》的編著和建立和完善中國奧陶紀、志留紀及包括早泥盆世筆石帶的劃分和對比研究,80年代以來,主持多個研究項目,在國內外發表了較多的論著。1997年以他為主的國際工作組在我國浙江常山黃泥塘建立達瑞威爾階的全球層型剖面和點位(GSSP)的研究被國際地科聯批准,是第一個在中國確立的「金釘子剖面」,為我國的地層學爭得了榮譽。近年來研究筆石大滅絕及倖存的過程和機制,在理論和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創新。與美國布科(A. J. Boucot)和斯科梯斯(C. R. Scotese)兩位教授合作,編制了寒武紀至中新世共26幅全球氣候緯向分帶重建圖,系統闡述顯生宙氣候帶的演變。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5 陳 顒 地球物理學家。江蘇宿遷人。 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地震局研究員。曾任國家地震局副局長、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長期擔任國際地震預測和災害委員會主席。70年代從事高溫高壓下岩石物理學實驗研究。發展了測量岩石變形的激光全息技術,研究了應力途徑對岩石性質的影響。發現的岩石熱開裂現象已被應用於核電站的安全性監測。90年代致力於地震預測和地震災害研究。將地震學、工程科學和經濟學結合在一起,首次編輯了全球地震危險性圖和全球地震災害預測圖。該圖已被聯合國等機構用於減災規劃。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6 陳國達 地質學、大地構造學家。廣東新會人。193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南工業大學顧問,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中國地窪學會理事長,國際地窪構造與成礦研究總中心主席。最大貢獻是於1956年創立地窪學說,突破1959年以來美澳學者創建的地槽地台學說,為進一步認識地殼演化規律及找礦開辟了新思路。從60年代起這一學說被陸續介紹到十幾個國家,推動了有關學科的深入發展。1991年又提出了殼體(歷史-因果論)大地構造學,即把岩石圈的演化與運動統一研究的學術思想。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7 陳俊勇 大地測量學家。原籍浙江寧波,生於上海。1960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1981年獲奧地利格拉茨技術大學獲科學技術博士學位。國家測繪局特邀顧問、科技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在幾何大地測量、衛星大地測量、地球重力場參數計算及地球動力學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推導出大地測量中許多重要計算公式;首次結合衛星大地測量資料對中國參考橢球定位進行了詳盡研究。推導的世界「1980年大地參考系」全套參數計算公式被國際組織IUGG通過採用至今。主持推算和提供了中國首次民用的地心坐標轉移參數。主持了1975年和1992年珠穆朗瑪峰高程的計算工作。對建立和完善我國測繪基準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三維地心坐標基準、重力測量基準、經度基準、消除精密水準測量系統誤差、航測檢定場、長度野外檢定基線等。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8 陳夢熊 水文地質學家。原籍浙江上虞,生於江蘇南京。1942年西南聯合大學地質系畢業。國土資源部科技咨詢研究中心咨詢委員、高級工程師。長期在地礦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局擔任副總工程師職務,主管水文地質科技業務,領導完成全國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工作。80年代以來,開始致力於地下水資源與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完成國際水文計劃(IHP)兩項國際合作研究課題。除對水文地質研究作出重要貢獻外,對環境地質,以及地貌、第四紀地質等方面,也造詣較深。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9 陳慶宣 地質力學家。湖北黃陂人。194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國土資源部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在中國首次在實驗構造方面研究了扭裂隙的形成條件和過程以及長期應力作用下岩石非彈性變形。提出了在分析岩石變形與應力場的關系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和東西向構造帶形成機制。為中國西南地區地震地質、重大工程選址、北京、深圳等城市地殼穩定性評價作出重要貢獻。發現銅官山外圍鐵帽,擴大了銅官山銅礦儲量;為包鋼找到優質耐火粘土;首次發現西康系中含三疊紀菊石化石的海相復理石沉積,解決了其地層時代問題;發現酒泉盆地早第三紀火燒溝組與白楊河組間不整合,重新釐定了盆地第三系地層,為該區石油遠景評價打下了基礎;首次發現祁連山震旦系和海相三疊系,為該區以後區測找礦作出貢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0 陳述彭 地理學、地圖學、遙感應用專家。江西萍鄉人。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史地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名譽所長、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50年代積極推動我國國家地圖集的編制。60年代倡導航空像片系列制圖與計算機輔助制圖。70年代致力於開拓遙感應用,組織自然資源與城市環境航空遙感實驗。80年代負責研製我國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規范,籌建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曾任第一任主任、設計黃河、長江中下游洪澇災情評估信息系統,兼任中巴資源衛星應用分系統總設計師(1987—1992)。90年代積極參與地球信息科學及全球變化及數字地球戰略研究,著有《地學的探索》文集4卷(1990—1992),《石堅文存》(1999);合著《遙感地學分析》(1985,1990)、《地理信息系統導論》二種教材,主編《地球系統科學》及《遙感大詞典》(1990)二種工具書;主編《地球信息科學》(1997一)及《遙感信息》(1986一)兩種期刊。曾參加編制《中國地形烏瞰圖集》、《國家自然地圖案》、《衛星遙感分析圖集》等地圖集10餘種。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學技術咨詢委員會主席、國家遙感中心顧問。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1 陳永齡 大地測量學專家。北京人。1939年獲德國柏林理工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國家測繪局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教授。早期著有大地測量學、測量平差法、實用天文學等大學叢書。主持制定了我國大地測量法式。1965年制定測量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的技術方案,測定其高程為8848.13米,為世界所公認。70年代推動採用衛星多普勒定位技術,初步建立了我國地心坐標系統。80年代建議採用全球定位系統(GPS),並提出研究地殼運動和地球動力學的技術方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2 陳運泰 地球物理學家。原籍廣東潮陽,生於福建廈門。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66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從事地震波和震源理論的研究。改進和應用了哈斯克爾矩陣法。提出了測定中、小地震震源參數和介質品質因數的實用方法;應用與發展了靜力學地震位錯理論;在中國最早綜合利用地震波、「零頻」和重力資料求得中國一些大地震的發震構造和破裂過程;提出了大地震震源過程中「質量遷移」、「震前蠕動」等新觀點。定量地分析論證了滑動弱化在地震不穩定性中所起的作用,震源區介質的流變性對地震自身的重復性及地震序列類型的控製作用,介質與應力的不均勻性對地震斷層的不穩定擴展與地震輻射的控製作用。獲取了一批高質量的近震源強地面運動的記錄;在國際上最早用近震源地面加速度記錄反演天然地震的矩張量並揭示了中、小地震破裂過程的復雜性。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3 程純樞 氣象學家。浙江金華人。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理系。中國氣象局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研究員。長期從事氣象業務技術工作。60年來,為我國氣象事業的建設、發展和現代化做出了貢獻。早期從事天氣預報業務研究工作,1949年後在從事氣象業務技術領導工作的同時,致力於大氣探測、氣候資源及農業氣象等方面的研究,並帶領和指導開拓這方面業務服務和研究的領域。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4 程國棟 凍土學家。上海人。1965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院長、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青藏高原凍土研究,解決工程問題。完成青藏鐵路東線工程地質調查。在熱水煤礦論證富冰高溫凍土路段應採用保護凍土原則修築路堤,並提出有效措施。結合青藏公路改建,提出高含冰量凍土分布規律和識別標志。創造性地提出近地面厚層地下冰形成的重復分凝機制(程氏假說)和凍土三向地帶性理論。前者解決了凍土學界長期懸念,被廣泛應用於解釋多種冰緣和寒區水文現象。後者指明凍土隨緯度、海拔和乾燥度變化。近年來從事冰凍圈與全球變化、西北水資源形成、變化及與社會協調發展研究。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5 程裕淇 地質學家。浙江嘉善人。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8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學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名譽院長、研究員。曾任地質部副部長。早年在英國蘇格蘭提供了國際間系統研究交代型混合岩的範例,闡明其交代機理:發現川西丹巴遞進變質帶;發現昆陽富磷礦(1939),是中國尋找沉積磷礦床的突破。長期從事和領導中國鐵礦的研究和勘查以及早前寒武系的研究和總結,指出鐵礦找礦方向;提出鐵礦類型組和鐵礦成礦系列以及所有礦床的成礦系列的概念,促進了成礦學和早前寒武系研究。提出混合岩系列和混合岩化成礦的觀點,進行混合岩化作用的地質背景分類和區域變質岩石的詳細分類,闡明中國各時代變質岩系、岩帶的特徵,從而促進了變質地質學的發展。近年來關於變質岩深熔作用方面有初步開創性成果。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6 池際尚 岩石學家。女。湖北安陸人。 1941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 1947年和1949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布侖茂學院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中國地質大學教授。50年代初發表的岩組學論文具有當時國際水平。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先後負責山東等地區域地質調查及北京南口花崗岩科研工作,特別是山東金剛石原生礦的科研工作,發表了大量論文,提出了我國金伯利岩的分類、命名的原則和方案,總結了各類金伯利岩的岩石學特徵,對尋找金剛石原生礦有重要指導意義,至今被沿用。80年代完成了獲獎成果《中國東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主編的《岩漿岩岩石學》和《費德洛夫法簡明教程》反映了當時國內外的最新成果,至今仍是重要的教學參考書。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7 丑紀范 大氣科學家。湖南長沙人。 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北京氣象學院教授。早年從事數值天氣預報基礎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提出將數值天氣預報問題由原來的初-邊值問題推廣為廣義初-邊值問題,使問題更為可解和易於求解;將變分法和泛函分析引入數值天氣預報問題中,提出使用過去資料的理論和方法。論證了准地轉模式大氣溫壓場的演變與下墊面熱狀況的等價性,提出由歷史資料反求大氣要素和參數並使之與長期預報模式相匹配的方法。近年,研究大氣動力學長期演變的漸進性質,得到在特定情況下大氣動力運算元向外源的非線性適應特性,得到定常外源作用下大氣運動的自由度縮減的結果。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8 戴金星 天然氣地質與地球化學家。浙江瑞安人。196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70年代後期,在我國首先從事和倡導煤成氣研究,開辟了我國煤成氣勘探新領域。在全面系統研究我國天然氣的碳氫氦同位素特徵、建立鑒別各類天然氣理論及天然氣的成因分類、完善和發展煤成氣(烴)模式、煤成氣的富集規律、氣藏類型、天然氣聚集帶和聚集域、我國大中型氣田形成條件和控制因素,從而為中國第一大氣田——長慶氣田的發現提供了科學依據和預測、在研究中國東部(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蘇北盆地和三水盆地等)無機成因氣及其氣藏形成條件,特別是無機成因CO2氣藏及烷烴氣藏等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 鄧起東 地質學家。1938年生於湖南雙峰。1961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曾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現任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活動構造和地震地質研究,對我國華北、山西、天山、阿爾泰山和青藏高原的活動構造和大地震區地震構造有深入的研究;對走滑、擠壓和拉張等不同類型構造的幾何學、運動學和形成機制有創造性發展;建立和發展了活動構造大比例尺填圖技術,發展了古地震研究,領導了全國活動構造地質填圖和研究工作,推進了定量活動構造學研究;系統編制了我國活動構造圖,總結了我國活動構造和應力場特徵,提出了新的運動學和動力學模式;主編完成了我國第一份經國家批准使用的地震烈度區劃圖,成為全國抗震設防標准;完成了大量城市和大中型工程活動構造及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為經濟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這些不夠的話留郵箱,我這有文檔,還有一些

『拾』 請問我國著名的歷史家都有誰啊

我再補充一些:
岑仲勉
(1886~1961)
[] 中國歷史學家。學名銘恕,字仲勉,別名汝懋。廣東順德縣人。1886年 9月出生。青年時,入兩廣大學堂(清廣雅書院,後改為兩廣高等學堂),就讀兩年半,考入兩廣游學預備科(清粵秀書院)。1908年10月入北京高等專門稅務學校,1912年12月畢業。其後在上海江海關及廣東財政廳等處任職員,業余從事植物名實考訂及中外史地考證。1934年7月至1935年6月,任上海暨南大學秘書兼文書主任,業余撰著佛游天竺記考釋,於1934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從而引起史學界注意1933~1937年在《聖心》《輔仁學志》《金陵學報》、《中山大學文史專刊》等雜志發表一批論著,其中尤以《水經注卷一箋校》及《金石證史》等引起一些史學名家的注目。1937年經陳垣推薦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同年7月至1948年6月任該所專任研究員。1948年 7月至1961年10月任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先後擔任《隋唐五代史》、《唐代石刻文選讀》、《兩漢西域學》、《蒙古初期史》、《隋唐史》等課程。曾任廣東省政協委員。1961年10月7日病逝於廣州。
岑仲勉的家鄉順德是清代著名西北史地學家李文田的故鄉,故其治學深受清代西北史地學派的影響。岑仲勉把《西域水道記》、《漢書西域傳補注》、《登科記考》的作者徐松奉為先驅,因而有《漢書西域傳地理校釋》和《登科記考訂補》之作。岑仲勉還受到清季英年早逝的唐史學者勞格的影響,所著《郎官石柱題名新著錄》、《郎官石柱題名新考訂》、《續勞格讀全唐文札記》、《元和姓纂四校記》等都發揚了勞格的未竟之業,而在博大方面有所超過。
岑仲勉治學最重要的成就是以碑刻考證歷史,清代金石家的碑跋,多述小學、碑例、書法等專義,岑仲勉則以碑誌考證史實,又糾正了清金石家過信石刻、偏責史實的毛病,客觀地論證碑誌之價值。除郎官石柱研究外,1936~1942年,著有《金石證史》、《貞石證史》、《續貞石證史》,後收入《金石論叢》,於198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在隋唐史校勘考釋之學中,在辨偽方面,《白集醉吟先生墓誌銘存疑》等文受到國內外學者廣泛好評,與《白氏長慶集偽文》、《論白氏長慶集源流並評東洋本白集》一起,對白居易文集整理有重要貢獻。在追錄史源方面,指出《元和姓纂》為《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之史源,此為一重要發現。在職官典制考證方面,《翰林學士壁記注補》、《補唐代翰林兩記》是超邁清人的作品。在地理考證方面,《括地誌序略新銓》論定孫星衍排列之非。這方面的專著有50~60年代的《隋書求是》、《唐史余審》、《通鑒隋唐紀比事質疑》、《唐人行第錄》。《行第錄》為對唐代文學史及傳記學很有裨益的首創之作。
岑著《隋唐史》(1950~1953年撰成),反映了作者在隋唐史通論中的創見。如其中對李德裕、陳子昂、四鎮的研究,新意迭出。此外,在他晚年還著有《黃河變遷史》、《府兵制度研究》《西周社會制度問題》《兩周文史論叢》、《墨子城守各篇簡注》。這些專著反映了作者對西周以來的歷史乃至黃河歷史的廣泛興趣。
在中外史地研究方面、尤其是西北史地方面,出版有《西突厥史料補闕及考證》、《突厥集史》、《中外史地考證》等。在突厥史料的搜輯方面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好評。岑仲勉自四十歲至七十五歲三十餘年間,全部史學著作約一千萬字,自1912年起發表論文一百八十餘篇,已刊專著十八種,特刊專著二種。

顧頡剛
(1893~1980)
[] 中國歷史學家原名誦坤,字銘堅。筆名有無悔、天游、張久、誠吾、桂姜園、余毅、勞育、康爾典、周、武興國等。江蘇蘇州人。1893年5月8日(光緒十九年三月二十三)生於一個書香世家。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13年考入國立北京大學預科,1916年考入本科中國哲學門,1920年畢業留校,以助教名義任圖書館編目。1922年在上海任商務印書館編輯,與王鍾麒(伯祥)合編《新學制本國史教科書》,與葉聖陶合編《新學制國語教科書》。1924年回北京大學,任研究所國學門助教,先後編輯《國學季刊》、《歌謠周刊》、《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周刊》。1926年以後,歷任廈門、中山、燕京、北京、雲南、齊魯、中央、復旦、蘭州、震旦等大學和社會教育學院、誠明文學院、上海學院教授,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主任和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職。
顧頡剛是「古史辨」派的創始人,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疑古思想。他的「傳」、「紀」不可信的思想來自崔述,「經」不可盡信的思想來自姚際恆,治學要融會貫通的思想來自鄭樵。他用歷史進化論的尋求事物演變線索的治學方法學自胡適,對今、古文家的看法則受之於錢玄同。王國維用實物材料研究古史所取得的成就也給他深刻的影響,王氏所考出的真古史被用以破壞偽古史。1909年,他有志於考辨偽古史,從事資料搜集、積累。1914年始作筆記,記錄讀書心得,終生不輟,計約二百冊,四百餘萬字。1916年作《清代著述考》初稿二十冊,對清代學者的治學成績有了全面了解。1921年他計劃推翻偽古史。1923年在《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一文中提出「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引起史學界的激烈爭論。以後,將自己和他人研討爭辯的文章編為《古史辨》八冊。
他認為古史傳說中的帝王都有神性,都是從神演化為人,古書中所講的古史是由不同時代的神話傳說一層一層地積累起來的,神話傳說發生時代的先後次序和古書上所載的古史系統排列的先後恰恰相反。研究古史要打破四項非信史的基本觀念:①打破民族出於一統的觀念;②打破地域向來一同的觀念;③打破古史人化的觀念;④打破古代為黃金世界的觀念。他的「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把崔述的「世益晚則其采擇益雜」之說發展為系統的理論認識,為考辨古史傳說提出了新的思想方法,是中國辨偽史上劃時代的發展。
他對古代的民族和地理也作了深入的考辨,以為自西周以至春秋初年,許多種族各自把本族形成時的人作為自己的始祖,而沒有各族公有的共同始祖,只是春秋以後,經過了二百多年的大國攻滅小國,把無數種族並到一起,到了戰國中期才出現唐虞、夏、商、周同出於黃帝的說法秦漢以前的中國只是沒有統一的許多小國,《禹貢》的九州 《堯典》的流放四罪之處、《史記》的黃帝所到的四方是戰國時七國的疆域,而《堯典》的羲和四個居住地,以交趾入版圖,更是秦、漢的疆域, 他以為研究古代地理應當以各時代的地域為地域,不能以戰國的七國和秦的四十郡作為古代早就定局的地域。為了促使史地學者鑽研中國地理沿革史及民族史,他於1934年發起組織禹貢學會,創辦《禹貢》半月刊。在他領導下,學術研究成績卓著,為國內外學者所重視,稱之為《禹貢》派。
他把考定古書著作的時代作為研究古代神話、傳說以及民族和地理等演變過程的重要前提為此,他對《周易》《尚書》《詩經》、《左傳》、《國語》、《公羊傳》、《穀梁傳》、《周禮》、《儀禮》、《禮記》、《論語》《老子》《莊子》、《墨經》、《山海經》、《穆天子傳》、《戰國策》等書的著作時代,作了不同深度的考訂。他在觀看各種戲劇和搜集整理歌謠時,注意到小說、戲劇、歌謠中故事的隨時隨地變化性,認為研究這一變化過程可以印證古史傳說的變遷。他對吳歌、孟姜女故事作了開創性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對香會、廟宇、神道、婚喪禮節等也作了調查研究。他又熱心於創辦研究民俗的團體和刊物,1926年在廈大創立風俗調查會,1927年創辦中山大學民俗學會和《民俗周刊》,編印《民俗學會叢書》。1936年又在北平創辦風謠學會。此外,他亦重視邊疆問題的研究1938年為昆明益世報編《邊疆周刊》。1941年在成都創立中國邊疆學會。同時,他又先後主編學術刊物《責善》半月刊《齊大國學季刊》和《文史雜志》。
1949年以後,他任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主持標點《資治通鑒》、二十四史晚年深入研究《尚書》,作成《周公東征考證》和《校釋譯論》多篇。1980年12月25日在北京病逝。生平著述極富,已出版的有《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原名《漢代學術史略》)、《三皇考》、《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史林雜識初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吳歌甲集》、《蘇州史志筆記》、《西北考察日記》、《論巴蜀與中原的關系》、《顧頡剛選集》、《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等。

何茲全
(1911~ )
[] 中國歷史學家。山東菏澤人。1911年9月7日(宣統三年七月十五)生1935年在北平大學史學系畢業後,去日本留學,翌年因病回國。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會的專款資助,在中央大學歷史系研究魏晉南北朝史,並在該系講授「中國通史」課。1941~1944年任國民黨中央訓練委員會編審。1944年秋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47年赴美國,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讀書,並受霍普金大學資助,協助法蘭西斯教授將範文瀾著《中國通史簡編》翻譯為英文。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發生後回國,在北京師范大學任教,先後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晉南北朝研究室主任。
何茲全主要集中研究漢唐經濟史、兵制史、寺院經濟和魏晉南北朝史幾個方面。是國內最早倡導魏晉封建說的學者之一。早在學生時代,他就發表《魏晉時期庄園制的芻形》、《三國時期國家的三種領民》、《中古時期大族寺院領戶研究》等論文,論述了魏晉南北朝封建依附關系的出現和盛行。以後,他又在《關於中國古代社會的幾個問題》、《漢魏之際社會經濟的變化》等論文中比較系統地闡發了魏晉封建說的主張。此外,他的《中國中古時期佛教寺院》(1934)一文,在學術界頗有影響。80年代,他又發表《佛教經律中關於寺院財產的規定》和《佛教經律中關於僧尼私有財產的規定》兩文,把寺院經濟的研究引向深入。他在兵制史研究方面,亦有創見,對世兵制魏晉中軍孫吳兵制十六國兵制和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諸問題,他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國古代社會》一書,是他多年研究古代社會及古代向中世紀演變的重要成果全書分四部分,對西周封建說、春秋戰國之際封建說和亞細亞型東方社會說提出不同意見,並就「人類社會發展道路的同與異」發表獨到見解。
作為訪問學者,他於1987~1988年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講學。
他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黨員。秦漢史學會、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唐史學會和北京史學會的理事、副會長和顧問。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兼導師、北京師范大學東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東西方文化研究》主編。他發表的論文,一部分已收入《讀史集》和《五十年來漢唐佛教寺院經濟研究》。

侯外廬
(1903~1987)
[] 中國歷史學家。原名兆麟,又名玉樞,自號外廬。山西省平遙縣人。1903年2月6日(清光緒二十九年正月初九)生於平遙縣西王智村,1987年 9月14日病逝於北京。出身於書香人家,自幼習四書五經。1922年到北京求學,分別考入北京法政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兼攻法律和歷史。1927年赴法留學,入巴黎大學。1930年,侯外廬經莫斯科回國。初在哈爾濱法政大學任教授,講授經濟思想史等課程。「九?一八」事變後,輾轉回到關內,在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等校任教授。抗日戰爭期間他在重慶一面從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一面從事學術研究,相繼出版了《中國古典社會史論》(後改名《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和《中國近世思想學說史》等重要著作,在中國古史和思想史研究領域內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主任、西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等職。「文化大革命」後,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侯外廬堅持應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歷史,對上下幾千年的社會史和思想史做了廣泛、深入的研究,著作宏富,自成體系,開創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學派,其主要特點是:①注重對歷史做整體的、動態的研究。②依據馬克思主義探討中國文明的起源與古代社會的發展路徑。指出「亞細亞的古代」不同於以希臘為代表的「古典的古代」的原因在於後者是國家取代家族的革命,而前者則是國家混合在家族中(即「社稷」的維新)。而氏族制的遺留,規定了國民思想的晚出以及偏重於倫理道德的賢人作風;舊傳統遂又成為阻礙歷史前進的巨大惰力。③皇權壟斷的土地所有制(即土地國有制)是秦漢以來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以及定於一尊的封建思想的社會根源。④與土地權力相聯系,皇族地主占據了封建社會整個階梯的頂端。豪族地主既有支持皇權的一面,又有對抗皇權的一面。庶族地主則更多地擁護皇權。豪族地主與庶族地主彼此勢力之消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封建社會不同時期政治、經濟以及思想文化發展的特點,也是封建社會從前期向後期轉變的一個重要標志。⑤對思想史的研究,注重批判維護封建主義的正宗思想,更注重發掘不為人所重視的「異端」思想和哲學史上的唯物主義傳統。⑥強調以法典作為歷史分期的標志。如從奴隸制社會進入封建制社會是以秦漢之際一系列法律形式為標志;唐代的兩稅法是封建社會從前期向後期轉變的標志,明代的「一條鞭法」則是封建社會進入晚期的標志。
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中國封建社會史論》、《蘇聯歷史學界諸論爭解答》、《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中國近世思想學說史》(上、下卷)、《中國思想通史》(與杜國庠、趙紀彬、邱漢生等合著,五卷)、《中國思想史綱》(上、下冊)、《宋明理學史》(上、下卷)、《韌的追求》(回憶錄)等。
侯外廬長期擔任中國史學會理事。晚年,擔任中國哲學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名譽顧問、《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主任等。他還曾當選為第一、二、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

譚其驤
(1911~1992)
[] 中國歷史學家、歷史地理學家。字季龍。浙江嘉興人。1911年 2月25日(清宣統三年正月二十七)生於奉天府(今遼寧沈陽)。1930年畢業於上海暨南大學,1932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研究生院。1932年起歷任北平圖書館館員,輔仁大學、燕京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和國立清華大學兼任講師,廣州學海書院導師。1940年起任浙江大學副教授、教授。1950年起任復旦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198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同年受聘為《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委員。
作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34年協助顧頡剛發起成立了以研究歷史地理為宗旨的學術團體——禹貢學會,創辦了《禹貢》半月刊。他又是中國地理學會的發起人之一,長期任理事,1981年以來任《歷史地理》主編。他主持編繪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是一部由數十位專家通力合作完成的迄今最權威最精確最詳細的中國歷史政區地圖集。他主持編纂《中國國家地圖集?歷史地圖集》,這將是一部包括自然、人文二十個專題的綜合歷史地圖集。
譚其驤長期從事中國史和中國歷史地理的教學,開設過中國通史斷代史史學史、文化史、專著研究、中國歷史地理概論名著選讀歷史地理研究法等課程,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他的研究領域涉及中國歷代疆域政區、都市、河流湖泊的變遷,海陸變遷,人口、民族的分布和遷徙,文化史,經濟史,歷史地理古籍注釋,地理學史、遼史及歷史人物等方面。已發表的百餘篇論文提出了很多獨到的見解和新的結論,其中如對秦漢政區、晉永嘉之亂後的移民、湖南的移民和民族、貴州古代楊保族的歷史、徐霞客(見徐弘祖)的學術貢獻、西漢前黃河變遷史、東漢以後黃河安流的原因、雲夢和雲夢澤的變遷、上海的海陸變遷和開拓過程、馬王堆出土古地圖研究、《漢書地理志》選釋、《山海經》研究、海河水系的形成、中國歷史文化的地域差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評價。1982年前的主要論著已收入《長水集》上、下冊。還主編有《辭海》歷史地理分冊、《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黃河史論叢》等。此外,譚其驤還擔任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古籍規劃小組成員,中國史學會理事、常務理事,上海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等職。

徐中舒
(1898~1991)
[] 中國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初名道威。安徽懷寧(今安慶市)人。1925年考入國立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1928年任復旦大學和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所撰《古詩十九首考》一文受陳寅恪賞識,1930年經其推薦,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任編輯員,兩年後升為研究員。在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年,發表一系列學術論著,受到學術界的重視。30年代初期參加整理清代內閣大庫所藏明清檔案,頗著成績;同時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兼課,講授「殷周史料」。1934年與容庚等共同發起成立考古學社。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應中英庚款和四川大學協聘,任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從40年代起,他先後還在樂山武漢大學、成都燕京大學、華西協和大學、南京中央大學執教。1949年以後除繼續擔任川大教授外,並兼西南博物館和四川博物館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國務院古籍整理小組顧問、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中國古文字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考古學會名譽理事,以及《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徐中舒長期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先秦史和古文字學是其主攻方向,對明清史和四川地方史的研究也有顯著貢獻。他在治學方法上,除繼承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外,擴大研究視野,力求掌握全面,盡量利用有關學科的科學知識,聯系補充,以體現歷史本身的完整性。他熟悉先秦文獻,既能得心應手地運用這些資料,又具有宏觀素養,善於把田野考古、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工藝學諸方面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反復論證,力求其是。他強調研究古文字學應和古史研究相結合。他的研究成果豐碩。有關中國古典文學的論文有《木蘭歌再考》、《五言詩發生時期的討論》等。古史和古文字方面有《耒耜考》、《再論小屯與仰韶》、《〈左傳〉的作者及其成書年代》、《論〈戰國策〉的編寫及其有關蘇秦諸問題》、《論周代田制及其社會性質》、《論西周是封建社會――兼論殷代社會性質》、《陳侯四器考釋》《金文嘏辭釋例》《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甲骨文中所見的儒》、《西周牆盤銘文箋釋》、《西周利簋銘文箋釋》、《周原甲骨初論》等論文,論證古史、考辨文字,不乏獨到的見解。從40年代開始,還對四川地方史進行研究,撰寫《巴蜀文化初論》、《續論》、《論〈蜀王本紀〉成書年代及其作者》、《〈交州外域記〉蜀王子安陽王史跡箋證》等文。
考著有氏編鍾圖釋附考釋、《史學論著輯存》、《論巴蜀文化》、《左傳選》等;還主持編纂了大型辭書《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古文字字形表》、《殷周金文集錄》、《甲骨文字典》等多種工具書。

李學勤
(1933~ )
[] 中國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北京市人。1933年 3月28日生。1952年肄業於清華大學哲學系。1952~1953年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參加編著《殷虛文字綴合》。1954年到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1985~1988年任該所副所長。先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主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並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先秦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等。1985年被選為美國東方學會榮譽會員。
李學勤長期致力於漢以前的歷史與文化的研究,注重將文獻與考古學古文字學成果相結合,在甲骨學、青銅器、戰國文字、簡牘帛書及其相關歷史文化的研究領域,均有重要建樹。50年代,他綴合、整理殷墟發掘所獲甲骨,用排譜法研究甲骨文反映的史事和歷史地理,並首次鑒定出西周的甲骨文;他首創殷墟甲骨的非王卜辭說,繼而又就歷組卜辭等問題提出兩系九組的新分期法。在青銅器及其銘文的分期、分區、分國別研究中,也取得了較大成就。在系統研究甲骨、金文的基礎上,他對商周時期的禮制、職官、家族法律等方面作了探索50年代後期,他綜合研究戰國時期金文陶文、古璽、貨幣文字及簡帛,從而促使古文字學領域中新的分支——戰國文字研究形成。他從1975年起先後參加湖南長沙馬王堆帛書、湖北雲夢睡虎地竹簡、湖北江陵張家山竹簡等出土文物的整理注釋,並利用這些新材料,對戰國以至漢初的學術史、文化史進行探索,引起學術界的廣泛注意。
李學勤曾多次前往歐美澳、日、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考察研究當地公私收藏的中國古代文物,與外國學者合作進行搜集和研究,出版了《英國所藏甲骨集》,同時准備出版有關歐洲所藏青銅器的專著。已出版的專著有《殷代地理簡論》(1959)、中國青銅器的奧秘(1980)《東周與秦代文明》(1984) 《古文字學初階》(1985)、《中國美術全集?青銅器》(主編,1985~1986)等,論文迄今已發表近二百篇,主要有論殷代親族制度(1957)《戰國題銘概述》(1959)、《論婦好墓的年代及有關問題》(1977)、《西周甲骨的幾點研究》(1981)、《重新估價中國的古代文明》(1982)、《西周金文中的土地轉讓》(1983)、《對古書的反思》(1986)等。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地理學部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