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歷史上人口變化特點有哪三個
兩千多年來我國的人口數量的衍變,具有以下一些明顯特點。
1、增長緩慢。從公元2年的6000萬增加到1850年的4.3億,總數僅增長了7倍,年平均增長率僅約1‰。
2、大起大落。某些時期的持續增長和某些年代的急劇下降交替出現。如西漢前期、8世紀前期的唐朝、11世紀的北宋、18世紀的清朝,數十年至百餘年間人口的年平均增長率可以達到7‰-10‰。其中的恢復階段還可能出現更高的年平均增長率。而在人口銳減時,一二十年間可以形成高達50%以上的降幅,每年的負增長率可以高達50‰-100‰。
3、人口發展呈現階段性。第一階段,自商、周至公元初,達到6000萬。第二階段,自東漢至8世紀中葉的盛唐,增加到近9000萬。第三階段,從中唐經五代,至北宋期間的12世紀初突破1億,至13世紀初達到1.2億。第四階段,從宋末元初至17世紀初的明代,總數超過2億。第五階段,明末清初的人口下降在18世紀初得到恢復,至19世紀中葉達到4.3億的新高峰。第六階段,經過近百年的下降和低增長後,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現高速增長,70年代後雖速度減緩,近年仍已突破了12億大關。二、三階段翻番的時間為1300年,第四階段為500年,第五階段不到250年,而第六階段只有40年。
4、人口增長的階級不平衡性。由於享有政治、經濟、文化的特權和更好的生活條件,地主階級人口總是以比農民和全部人口更高的速度增長,因而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會隨著王朝的延續而越來越高。
5、人口增長的民族不平衡性。主要表現在漢族和農業民族的增長一般高於非漢族和游牧民族,因而漢族和農業民族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越來越高。漢族以外的民族之間也存在著增長的不平衡。
B.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人口大遷徙
有七次的人口大遷徙。
1、「永嘉喪亂」時期發生在西晉永嘉年間,腐朽的統治者對各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而使黃河流域廣大人民流離失所,被迫大規模遷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地)。這次南遷人口約90萬,使秦漢以來人口分布顯著的北多南少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南方人口得到較快增加,促進南方經濟的迅速發展,這是中國人口分布中心向長江流域轉移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故稱為「衣冠南下」。
大概就是在西晉永嘉年間,匈奴人攻破首都洛陽,西晉政權被迫南遷至江東健康(南京),史稱東晉.這一時期,大量北方漢人中的精英不堪忍受異族的非人統治,紛紛南遷,形成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遷徙. 使得江南與南下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促進了社會文化的發展。閩南話,閩北話,客家話,甚至南通話,基本上都是在這一歷史時期形成的。
2、「安史之亂」時期
發生在唐代,約有10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分布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格局,我國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達到均衡。
3、「靖康之亂」時期
發生在北宋,1125年金滅遼開始南下攻打北宋,黃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每次大的戰爭都造成黃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長江流域遷移,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北、四川,這是北宋末年人口遷移規模最大的階段。
4、「金完顏亮」時期
1161年金撕毀了與宋的合約,大舉南侵,淮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遷到長江流域,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時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後,於1273年出動大批蒙古兵南侵,發動了消滅南宋的戰爭,主要戰場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當地居民為躲避戰亂大量向珠江流域遷徙,主要遷入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闖關東」時期
19世紀後期的舊中國,俄國和日本帝國主義侵入後,兩國競相在東北擴張勢力,修築鐵路、掠奪資源,需大批勞動力,迫使華北破產,農民移入東北,尤以山東、河北兩省農民最多.1923年-1930年間移入東北達300萬人,1937年一年就達到70萬人。此外,西北地區的甘肅、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來自河南、陝西等省的農民。
7、「東南沿海下南洋」時期
歐美資本主義侵入東南亞後,為掠奪東南亞資源,招收中國破產農民作為開發殖民地的勞動力資源,並販賣中國勞工,致使東南亞人口激增。
黃河中下游平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從秦漢時期開始,我國人口就由黃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擴散,重點是向南方的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擴散。由「安史之亂」而引發的人口大遷移,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過了北方人口,中國人口地區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黃河流域移到了長江流域。
引起我國歷史上人口遷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如我國歷史上,每發生一場戰亂或者災荒,就會引起一次較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2)中國人口變遷歷史擴展閱讀:
對於那些背井離鄉的人們來說,遷徙的目的其實很簡單:為了更好地生存。而從大的歷史社會背景來看,人口大遷徙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一是為戰亂、天災所迫;二是因為政治原因及人口膨脹的壓力,政府有組織的移民;三是由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逐。
C. 中國人口變化史中國人口變化史
1、春秋戰國
春秋末年到戰國初年的這一時期(前481年—前453年)是古代中國傳統農業的迅速發展和奠定後來傳統農耕文明基礎的時代。期間各諸侯國的人口以較快速度穩定成長,到前230年時中原各國總人口達到約3000萬。此後一直到秦末民變之前持續不斷的增長。
2、秦朝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最終完成統一六國大業,之後持續不斷的領土擴張,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全國總人口約3000萬。估計此年的世界人口有2.0億,秦代人口占據世界15%的比例。
3、漢朝
漢太祖元年(前202年)在楚漢戰爭之中取勝的漢王劉邦稱帝,天下重新統一,建立漢朝,據當代學者估計,人口約1650萬。占此年世界人口的8.66%。
4、三國時期
東漢後期(157年),人口達到鼎盛,民戶人口5648萬人,經過黃巾起義,董卓之亂,大大小小的軍閥互相混戰,到了三國後期(263年),民戶人口只有大約767萬,其中,263年滅蜀前夕魏國443萬,蜀國滅亡前夕94萬,吳國230萬(280年數據)。
這只是民戶數據,不包括軍隊和官員,根據歷史資料記載,263年,蜀國帶甲將士10萬2千人,吏4萬人,280年,吳國帶甲將士23萬人,吏3萬2千人,即使加上這些,總人口也只有793萬人。
5、晚唐時期
黃巢之亂時(875年—884年),期間超過八百三十萬人死亡。唐哀帝天復三年(907年)全國合計20,000,000人。
6、明朝時期
明朝建立並逐步統一全國後,明太祖洪武年間的休養生息使得全國的農業在蒙元時期長期大規模戰亂而遭受極大破壞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復,加上洪武年間大規模的移民填充淮河以北和四川的荒無人煙之地和墾荒使得期間人口穩定成長。
到明太祖洪武廿六年(1393年)約有6054萬人,其中民戶6175.0萬,軍戶325.0萬。
7、清朝
明末清初四十餘年期間的頻繁戰爭和頻繁的瘟疫災荒飢饉疾病使得再次遭受一次浩,康熙初年,全國社會已穩定,社會生產普遍恢復。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全國人口由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的五千餘萬增加到一億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上升到一億五千萬。
8、中華民國
台灣人口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人口為517,568,000,約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3)中國人口變遷歷史擴展閱讀:
人口登記的萌芽期:
據甲骨文記載,商王朝已開始實行人口登記制度,有「登人」或「登眾」,即臨時徵集兵員的記載。這可以視為我國戶籍登記制度的萌芽。
西周時創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記辦法。周朝已有了戶籍登記制度的雛形。
D. 新中國人口增長歷史
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1953年月30日,全國人口 601,912,371人。
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1964年7月1日,全國人口 694,580,000人。
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1982年7月1日,全國人口 1,008,180,000人。
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1989年7月1日,全國人口 1,133,680,000人。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7月1日,全國人口 1,242,600,000人。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國人口1,339,724,852人。
21世紀以來:
2005年全國人口1%抽樣調查,估計在調查時的11月1日全國人口有1,306,280,000人。
2009年9月28日,估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1,333,220,000人。
2012年,中國人口為135,404萬人,其中男性人口69,395萬人,女性人口66,009萬人,城鎮人口71,182萬人 ,農村人口64,222萬人。
(4)中國人口變遷歷史擴展閱讀: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一些數據構成分析:
一、總人口
全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7097600人。
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552300人。
台灣地區人口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長
數據表明,十年來我國人口增長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率為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1.07%下降0.5個百分點。
三、家庭戶人口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家庭戶401517330戶,家庭戶人口為1244608395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44人減少0.34人。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主要是由於我國生育水平不斷下降、遷移流動人口增加、年輕人婚後獨立居住等因素的影響。
四、性別構成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為686852572人,佔51.27%;女性人口為652872280人,佔48.7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為105.20。
五、年齡構成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22459737人,佔16.60%;15-59歲人口為939616410人,佔70.14%;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648705人,佔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831709人,佔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
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29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3.36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個百分點。
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說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續保持較低水平,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
六、民族構成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25932641人,佔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792211人,佔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個百分點。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長5.74%;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長6.92%。少數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長0.67%,高於漢族0.11個百分點。
E. 中國人口的歷史發展
人口資料多見於復正史中記錄制的納賦人口,但是由於因為暴政和自然災害造成的流民等原因,有為數不少的人口並不見於正史的記錄,而且有很多僧尼道士奴婢部曲等也並不歸於此類,造成統計上的偏差。在戰爭期間,朝廷和官府對地方的控制不力,人民逃逸中國人口的歷史發展
F. 中國人口變化歷史
中國人口變化分三個階段:在近代之前;近代到現代;現代至今。且人口變版化與歷史進程權有很大的關系:近代前處於清朝統治,1840年中國人口在世界人口佔34%;近代後由於歷史原因,人口增長緩慢;直到近代後人口開始增長迅速。
1、近代之前
中國從歷史上,就已經在世界人口中占很大的比重。近代之前是在1840年之前,那時候的中國還是處於清朝政府的統治,人口正常增長,那時候的中國人口就已經有4.3億人,佔世界人口的34%,已經算是很高的比例了。
2、近代到現代
近代到現代的時間為1840年~1949年建國前,中間經過了一百多年的辛酸歷史,由於歷史原因,大量人口死於戰亂、毒品、疾病、飢餓等等,人口緩慢增長,到1949年末,中國大陸的人口僅有5.4167億,在世界人口比重中下降了11%。
3、現代至今
現代至今的時間就是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那時候國家穩定,人民生產發展,經濟也慢慢增長,科技技術到現在也慢慢提高,一方面提高了人口的增長,另一方面也延長了人均壽命。到2018年末,中國人口已經達到13.95億人。
G. 新中國成立後人口的變化及原因
民國剛建立的時候,中國人口大約為四億,到1949年中國人口大約是四到五億(民國時期沒有進行過全國人口調查,只有大概數據)。在三十多年的時間里,中國人口增長了大約一億。
1953年,新中國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表明當時中國人口為601938035人。1982年正式開始實行計劃生育的時候,中國人口為1031882511人。在大約二十九年的時間里,中國人口增長了429944476人。
可以說在大約相同的時間里,新中國的人口增長是民國時期的四到五倍。有一種觀點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新中國採取實行鼓勵生育政策導致出生率大幅提高,因此人口才大規模增長。
據統計,民國三十餘年的人口出生率大約平均為3.5%到3.8%,而新中國在實行計劃生育前的人口出生率平均為3.6%。這表明新中國的出生率與民國時期並沒有顯著的變化,也就是說「新中國人口快速增長是因為出生率提高」這一觀點是完全不符合歷史的。
要知道,人口是否快速增長除了受到出生率的影響外,還受到死亡率的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
歷史發展:
歷史上,中國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較大比例。1850年中國人口約4.3億,佔世界人口的34%。由於戰亂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國人口增長緩慢。1949年年末,中國大陸人口為5.4167億,佔世界人口比例下降到22%。
1950年起,由於生產發展、人均壽命提高,世界各國人口迅速增長。到1990年末,中國人口已達11.4333億人,但佔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2%左右。
中共中央、國務院早在1962年就做出認真提倡計劃生育的指示。1990年代,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不斷加強,中國的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由於人口結構的原因,中國人口總量仍在繼續增長,但佔世界比例逐年降低,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
H. 近2000年來中國人口分布變遷的基本走勢和原因
有這樣一類人被人們稱作「客家人」他們就是歷史上從中原地區搬遷到南方的人的後裔。
歷史上有三次影響非常深遠的人口遷移。
(1)以戰亂高度相關的強制性人口 遷移(2)緩和的自發型人口的遷移。東漢時,南匈奴 鮮卑等民族遷入甘 陝 晉 冀等地方,人數多達50多萬,後因不堪西晉政權的壓迫,匈奴貴族起兵滅西晉,晉室南渡中原,百姓四處逃避戰亂,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人口的大遷移。唐朝末年的「安史之亂」帝京被陷,接著就是八年戰爭,人口大量遷移,造成了歷史上的第二次的人口大遷移。史稱」靖康之難「(靖康元年為1126年)元兵大舉南宋導致, 中國歷史上的第三人口大轉移,南遷持續有一個半的世紀。
一、政治需要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後,建都咸陽,為把關中發展成為名符其實的國家政治中心,「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估計人口總數在70萬以上。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為了戌邊和開發新區,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奪取了河套廣大地區,在河套建城設縣,遷徙內地人民到那裡,發展生產,加強邊防。
同年,秦朝派軍隊征服了珠江流域的百越族。秦朝政府在那裡設置桂林、南海、象郡,派官進行治理,還遷徙50萬中原人民到那些地區,與百越族雜居。
西漢初期,為了「實關中」,劉邦繼續由關東向關中大規模移民,總數不下30萬人。西漢中期隨著對匈奴戰爭的節節勝利,武帝組織了向西北邊疆的大規模移民,總數70餘萬人。此外,漢武帝還派人到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在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建立郡縣,加強內地同西南的聯系。
為了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從而使大量的人口從內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遷到河南一帶。
從16世紀開始,一些歐洲殖民者相繼來到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侵略活動。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1557年以後,他們在澳門私自擴展土地,建築炮台,設立官署,開始了對澳門的長期占據。在鴉片戰爭中, 英國強迫清政府割佔香港,這樣大量的外國人口遷移到我國居住。
明末清初,漠西蒙古中的土爾扈特人西遷到伏爾加河下游游牧,因不堪沙俄的控制和壓迫,於1771年在首領渥巴錫領導下,發動武裝起義,歷盡艱辛,長途跋涉,終於回歸祖國西北。
二、戰亂逃難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為躲避戰亂,大批北方居民遷居江南,帶來了先進的耕作技術,吳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山越和漢族一起,共同開發江南。
西晉末年,許多北方人為逃避戰禍遷往南方。317年逃到江南的官僚、貴族、大地主,聯合江南大地主建立了東晉。這一人口遷移過程一直持續到南朝,北方農民的南遷,為南方增加了勞動力,也帶來了比較進步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他們同南方勞動人民共同開發了江南地區。
五代十國時,許鄉中原人民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裡的勞動力,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北宋末年,由於戰亂,北方居民為逃避災難,大批人口南下,進一步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建國前,由於軍閥混戰、日本侵略、美蔣壓迫,許多人為逃避戰亂,背井離鄉,出現了「闖關東」(河北、山東向東北遷移人口)、「走西口」(山西向內蒙古、甘肅向新疆遷移人口)、「下江南」(四川向雲南貴州遷移人口)等習慣性人口遷移特點。從19世紀初到建國前的五十年間由關內遷到東北的人口就有3000萬左右。
三、經濟謀生
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南匈奴遷到河套和陝西、山西北部一帶,同漢族人民交錯居住地一起,共同生活,彼此融合,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西晉時期,西部和北部邊境地區,生活著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他們原是我國北部和西部廣大地區的游牧民族,自東漢開始陸續內遷,至西晉初年,內遷的匈奴、鮮卑、羯等族共有幾十萬人,氐族和羌族有50多萬人,他們居住在今甘肅、陝西、山西、以至河北、遼寧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
唐朝以來,有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區定居,元朝時候,又有大批遷入中國,他們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開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唐朝末年,契丹族(原住遼河上游)勢力不斷擴大,許多中原人民來到契丹境內,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契丹族迅速強盛,後來建立了遼國。
元朝統一以後,許多漢族人民來到邊疆地區,為那裡的開發作出了貢獻,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
從唐朝開始,我國就有很多人到南洋(東南亞)一帶謀生。鄭和下西洋以後,更多的中國人去到南洋,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積極投入南洋的開發和建設,華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南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建國後的我國人口遷移可分為自發的和有組織的兩種方式,逐漸形成了黃河下游、長江下游、四川省和湖南省四個主要遷出地區。黑龍江省由近百年來的人口遷入最大省,近年來變為最大的人口遷出省。原來遷入很多的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省區也變為遷出省區。近年來人口向西遷移的主要是蘇、浙等東南各省的能工巧匠和個體商販。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人口遷入城鎮的「農轉非」,務工經商的「下海潮」和「打工潮」已成為我國目前人口遷移的主要傾向。
I. 中國近代歷史上三次人口遷徙分別是什麼
走西口(山西省居民遷到今內蒙古西部)、闖關東(山東省河北省居民遷到東北地區)、下南洋(東南沿海居民遷到東南亞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