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元在中國鑄造歷史和結束時間。
銀元起源於15世紀,始鑄於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銀鑄幣的通稱,是世界上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16世紀,銀元流入我國。1890年(光緒十五年)官方開始正式鑄造銀元,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後,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銀元是近代幣收藏的重要幣種之一。
銀元俗稱「洋錢」、「洋鈿」、「花邊錢」、「大洋」。大型銀幣的通稱。清代,把外國流入的銀鑄幣稱為洋錢,把中國自鑄的銀幣稱為銀圓(元),銀幣。十五世紀末銀元開鑄於歐洲。十六世紀時,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量鑄造,明代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開始流入中國。但獲得廣泛流通則是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以後,從通商口岸流布於內地各省。十九世紀中葉以前,以西班牙銀元佔主要地位,到了十九世紀後期,墨西哥銀元起而代之。清朝官鑄銀元始於1890年的廣東省,1893年後,湖北、江蘇、福建、直隸、奉天和吉林等省先後仿效廣東鑄造銀元。1910年9月,清政府度支部奏定,發布「幣制則例」,規定了以銀元(含銀七錢二分)為國幣。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因當時國內流通銀兩成色不佳,這2100萬元採用了廣泛流通的西班牙銀元來支付。
最初在中國沿海地區流通的是西班牙銀元(Spanish Carolus dollar),又稱加羅拉銀元,俗稱本洋。系1535-1821年間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魯等地)鑄造的銀幣。墨西哥於1821年獨立後,1824年開始鑄造墨西哥銀元(Mexican Dollar),因幣面花紋有鷹鳥,俗稱鷹洋,誤稱為英洋,華北各地又稱之為正英。據1856年倫敦造幣廠對中國流通的銀幣的一次化驗,證明墨西哥銀元含純銀371.57英厘(grain),值英幣50.21便士,而西班牙加羅拉銀元含純銀370.9英厘,值英幣50.12便士。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前期,墨西哥銀元取代西班牙銀元成為在華主要流通銀幣。到了1910年,上海一地幾乎以墨幣為主幣。晚清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元還有:英國銀幣,因幣面花紋有人執仗站立,俗稱人洋或站洋;日本銀幣,因幣面有龍紋,俗稱龍洋或龍番。
乾隆時曾開鑄鐫有班禪頭像的紀念性銀幣,道光元年(1821)鼓鑄了賞賜用的銀幣,但用機器自鑄新式銀元則始於光緒八年(1882)吉林機器局鑄造的廠平(吉林通用銀兩)一兩幣,因鑄造數量甚少,後世罕見,時市面流通的銀幣主要是洋錢。張之洞督,於十三年奏准由廣東造幣廠試鑄,每枚重庫平七錢二分,幣面鐫有龍形,越二三年鑄成,在市面流通,是為龍洋的起源。以後光緒、宣統年間各省所鑄銀元均統稱為龍洋。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又在武昌設立銀元局鑄造一兩銀元。以後各省仿效,相繼奏准鑄造,但因質劣及成色、重量不符標准,不受民間歡迎,甚至在流通中不能按枚計值,只能按重量計值。
二十九年,清政府曾下令劃一銀元,但未貫徹。宣統二年(1910)清政府將鑄幣權統一於中央,規定以圓(元)為單位,每元重七錢二分,定名為「大清銀幣」,由湖北、南京兩個造幣廠鑄造,預定於十月發行。辛亥革命爆發後,所有已鑄成的銀幣均充作軍餉,故終清一代,只有各省自鑄的銀元,而無成色、重量都符合標準的全國統一鑄造的銀幣。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鑄造的鐫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和國民政府鑄造的鐫有孫中山頭像的銀元,是自鑄銀元中流通最廣的兩種。進入民國後,仍維持著銀兩、銀元並行的貨幣制度,直到1933年實行廢兩改元,銀元才成為單一的主幣。1935年實行紙幣政策,不準行使銀元,並用「法幣」收兌銀元(見幣制改革)。以後銀元雖間或有在市場上出現,或被個人窖藏,但銀元作為主幣的時代已宣告終結。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吉林機器局開始鑄行「吉林省造光緒元寶」銀元。從光緒二十五年起,吉林銀元的幣文增加了甲子紀年,相繼有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中心圖案有萬年青、太極圖等多種版別,光緒三十四年,又出現兩種新版別,一種是中央滿文「大清」,另一種正面中央有阿拉伯數字,一元是「11」,二角是「2」,一角是「1」。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戶部在天津籌建製造銀錢總廠,於光緒三十一年建成,改名為「造幣總廠」。同年七月,清政府擬訂了《整頓圜法章程》十條,其中提出銀幣專由造幣總廠製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廣東、湖北四局為分廠。在製造銀元的同時,許多人提出了製造金幣的主張,進入20世紀,興起了關於建立本位制度的討論,有人主張中國實行金本位制,在黃金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先實行金匯兌本位制(亦稱「虛金本位制」)。這種幣制以黃金定價格標准,但國內實際流通的是銀元,銀元按黃金價值流通,是黃金的價值符號。在金本位制尚無實行條件時,當時普遍主張先實行銀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產生了貨幣單位的「兩元之爭」。有人主張銀元重一兩,有人主張重七錢二分,即以元為單位。
在此期間,天津造幣總廠制有幣面標為光緒二十九年的戶部光緒元寶試樣幣一套,面值一兩、五錢、二錢、一錢、五分共五等幣值。湖廣總督張之洞此時極力主張銀元重一兩,在湖北開制了光緒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銀幣,重庫平一兩,背面為雙龍戲珠圖,此幣有少量進入市場流通。由於「兩元之爭」一直沒有結果,天津造幣總廠於光緒三十二年試制了一套戶部丙午中字大清銀幣,面值一兩、五錢、二錢、一錢共四等;光緒三十三年又試制了一套丁未大清銀幣,面值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共四等。戶部所制的這幾套銀元,製作都極精美,有標准幣之稱,但都未正式發行。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9年),天津造幣總廠製造光緒元寶銀元一套,幣面計重為:庫平七錢二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共三等幣值,回復到了幣面看似計重,實際當作一元、二角、一角流通。這是光緒年間清朝中央政府製造發行的僅有的一套銀元。
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有些省開始製造宣統元寶銀元,宣統二年頒布《幣制則例》,規定國幣以圓為單位,主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含純銀九成,輔幣有銀、鎳、銅幣,規定銀輔幣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造幣總廠還根據《幣制則例》規定,於宣統二年試制以圓為單位的大清銀幣一套。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又重新制模,試制大清銀幣,主幣的蟠龍圖案版別很多,計有長須龍、短須龍、大尾龍、反龍、曲須龍及簽字版等版別。
大清銀幣,是清朝光緒至宣統年間的全國通用鑄造的一套銀幣,貴者數十萬,賤者數百元.正面書"大清銀幣"四個直讀大字,反面是蟠龍紋,其中以錯版錢(反龍,倒"A'字版)尤為珍貴,造假也很多,希望收藏者小心。 正面「壽」字外圍仙鶴雲朵,背面拄杖老壽星一元銀幣 這幣流逝極少,非常珍貴,價值連城。這是和珅專門為討好太後祝壽時所獻的一盒專向用幣,當時在皇後做壽的前一天就叫劉仨挑著一擔「黃豆」(一萬塊該幣分別放 在兩桶里,上面蓋著黃豆)給皇後送了去,本來皇後愛喝豆漿的,每餐都飲,而且號召宮里的人都 喝,說為了健身。皇後一看送去了黃豆,便很不 高興,於是大怒道「和珅安得什麼心?!——傳旨:叫和珅立刻上殿見我!」和珅馬上進宮跪下解釋:「皇後喜怒,奴才該死!皇後你 聽奴才解釋:皇後您明天做壽的,今天奴才拿來黃豆明天叫人磨成也不晚,絕對不會耽誤明天大事,保證喝的上新鮮豆漿。皇後你再看桶里黃豆下面是什麼東西?」「那打開看看!」皇後說。和珅連袖子都顧不上挽,下手扒開,翻出了一塊塊壽字壽星銀元笑著對皇後說:「皇後您看,這里邊有一萬塊"壽"字銀元t 那表示「皇後萬壽!"這些黃豆明天一早就變成豆漿,今天不磨成豆漿,那就是無疆(漿),整體那不就是「皇後萬壽無疆!」皇後笑了:「和珅你 想得真全,才幹,才幹!」銀元, 又稱銀幣、 洋錢, 清代為「龍洋」、「大洋」, 民國「大頭」居多, 為袁世凱、孫中山大頭像, 孫像開國紀念幣又稱「小頭」, 背帆船又稱「船洋」。隨著存世量的不斷減少、收藏與愛好者的不斷增多, 銀元造假賣假成了一些人牟利的手段, 引人上當受騙。源於此, 如何鑒別真假銀元已成為收藏愛好者不可缺少的知識。結合本人所學知識和多年的收藏鑒別經驗, 現介紹幾種粗淺的鑒別方法, 供初涉銀元收藏的愛好者參考。銅質銀元:這種銀元的形態、大小、圖案完全與真銀元相似, 但它是以銅為主體製造出來的, 因為銅質堅硬造成圖案粗糙模糊, 雖然外表鍍銀, 但一磨擦, 即現出銅的本質, 敲擊出來的聲音比真銀元尖亮, 並伴有哨聲。鉛質銀元:是以鉛充銀、外為銀皮內夾鉛質之銀元, 圖案與真銀元基本上沒有差別, 但敲擊出來的聲音比較厚實, 發悶, 陰沉而帶嗒音, 用火烤熱, 隨之變形, 鉛即流出。夾餡銀元:它的外層包裹兩層銀皮, 銀層比較厚, 磨擦一般不易磨出痕跡. 這種夾餡銀元是假銀元最為常見的一種, 內夾銅、鐵、鋼、鉛、鋅、錫等多種成分, 敲擊出來的聲音厚實、短促沉悶, 沒有轉音, 重量比真銀元輕, 通常不足25克。
砂版銀元:這種銀元是運用翻砂技術製造出來的, 表面粗糙, 圖像模糊不清, 重量在20克左右, 用力向地上一砸, 即可碎裂, 碎裂面呈淺灰色, 材質多為鉛、錫等近白色金屬, 敲擊出來的聲音也比較尖亮。目前市場上見到的假銀元多數屬於這一種類型。
私制銀元:這種銀元是私人製造的, 材質為銀, 這種偽錢主要是從台灣的錢幣市場上販來的, 民國時期在海南島鑄造, 因此又稱瓊版銀元, 品種有袁大頭幣、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北洋造「龍洋」幣等, 其共同特點是聲音尖高, 質量低劣, 銀的成色不足80%。總的來說, 這種私制銀元也是舊銀元的一種。改版銀元:這種銀元一般無法用肉眼鑒別, 不論敲聲或測試銀的成色或重量或者包漿均是舊制, 這種造假的方法很逼真, 是把真銀元的字用刀刻或挖掉, 然後將特製銀字粘貼上去, 冒充高檔的珍稀品傳世銀元, 牟取暴利.。這種改版銀元唯一的辨別方法是依靠高倍放大鏡鑒別, 細看每個字體的跡縫, 是否有留下的刀刻痕跡。
新版銀元:這種銀元現在市場上比較多, 是用真銀通過高仿製成。偽造新版銀元是因為早期銀元日漸稀少, 它的收藏價值已遠遠高於銀子價格的數倍數十倍, 利潤可觀。這種新版銀元雖然在圖案、聲音、重量等方面難以區別, 但也有它的不足之處, 早期的銀元是用幾十噸的機器沖壓製成, 因此表面平滑如鏡, 銀的密度較好, 而新版銀元因製造設備簡陋, 工藝簡單, 大多數又是翻砂版,即便是用機器沖壓而成,機器的重量也比不上原先的老機器,所以 細看銀元表面及局部有較小的沙眼, 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鏡觀察, 其圖像無立體感, 尤其城牆垛口和齒邊不規整。
總之, 真銀元的標准重量是26.6克左右, 經過流通磨擦, 也不會低於25克, 真銀元的圖案清晰, 城牆垛口和齒邊平整光滑, 細微的筆劃也有立體感, 銀元表面越擦越亮,亮光柔和, 假銀元越擦越灰暗, 這些基本准則把握住了, 仔細辨別, 才不至於上當受騙。
銀元一直在中國的流通領域里佔有重要的位置。銀元,起源於上海銀餅。清朝末年,上海一些富商經營「沙船」生意,這種船專營由北方運鹽到上海,由南方運黃沙到北方,這種黃沙混合石子和泥土叫作「三合土」,是建築物的主要材料。這種運沙船廠,僱用大量員工,每月發工資時,為避免秤量碎銀引起爭執,故就讓富商王永盛、郁深盛等人自鑄銀餅,規定每一銀餅值白銀5錢。目前在市面上見到的是清朝咸豐6年所鑄。後來,墨西哥商人到中國購買物品,帶進來墨西哥的銀元,也叫墨銀,它是用機器鑄造的,分量更准確,每個含銀7錢3分,庫稱是7錢2分,上面有一隻鷹,俗稱「番餅」,又稱「鷹洋」或「洋鈿」,有人甚至稱作「番佛一尊」,可見當時一般人對銀元的重視。光緒年間,銀元大量鑄造,上面有一條龍,稱為「龍洋」。民國初年,先後鑄造有孫中山側面頭像和袁世凱側面頭像的銀元,俗稱「孫小頭」和「袁大頭」,重量均為7錢3分。100個銀元的重量有73兩,不可能帶在身上,因此市面上大宗交易時,都用錢庄的「庄票」。銀元放在身上,鏘鏘有聲,白花花的光澤更是炫眼,所以攜帶大量銀元容易發生事故,俗語「財不露白」,「白」便是指銀元而言。
20世紀初,一個銀元可換128-140枚銅元;一個銀元可買雞蛋150個,或150根油條。1935年前,中國的貨幣制度採取銀本位,白銀包括銀兩和銀元。1933年4月,國民黨政府「廢兩改元」後一律使用銀元。而帝國主義國家由於實行金本位,所以白銀屬一般商品。1933年上半年,世界銀價一度從每盎司16.5便士上漲至20.5便士,此時中國一下子便出口白銀3400萬兩。而那些帝國主義把中國的白銀運到倫敦高價出售,每裝運1000萬銀元,即可獲暴利400萬元。在1934年一年中,僅上海流出的白銀至少有2億多元。1935年11月3日,國民黨政府公布「幣制改革」的命令,決定由中央、中國、交通(1936年又加入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紙幣為「法幣」,禁止白銀流通,白銀收歸國有。當時國民黨政府一下子奪取了3億多銀元。並把法幣定為一元合英鎊一先令二便士半,但照當時市場的銀價折算,每一元法幣是一先令十便士半,這中間實際價值相差8便士。一元法幣的實值已被壓低了6角5分。法幣政策的實施,從發行指數和物價指數看,通貨膨脹實際上已經開始了。
『貳』 銀元的歷史發展
早期
在中國沿海地區流通的是西班牙銀元(Spanish Carolus dollar),又稱加羅拉銀元,俗稱本洋。系1535-1821年間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魯等地)鑄造的銀幣。16世紀末,本洋開始流入我國,但到鴉片戰爭前,僅作為士大夫階級的一種玩物或收藏品,並沒有成為真正的貨幣。鴉片戰爭後流通於長江中下游各省及河北、廣東、福建等地。墨西哥於1821年獨立後,1824年開始鑄造墨西哥銀元(Mexican Dollar),因幣面花紋有鷹鳥,俗稱鷹洋,誤稱為英洋,華北各地又稱之為正英。據1856年倫敦造幣廠對中國流通的銀幣的一次化驗,證明墨西哥銀元含純銀371.57英厘(grain),值英幣50.21便士,而西班牙加羅拉銀元含純銀370.9英厘,值英幣50.12便士。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前期,墨西哥銀元取代西班牙銀元成為在華主要流通銀幣。到了1910年,上海一地幾乎以墨幣為主幣。有人估計到清末民初,流入中國市場的鷹洋在4億多枚,當時上海金融市場專門開設鷹洋行市。1905年後,墨西哥採用金本位制,停鑄鷹洋,鷹洋流入中國漸少,1919年後上海金融市場逐停開鷹洋行市。晚清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元還有:英國貿易銀元,因幣面鑄有一個持杖的不列顛女神站像,俗稱人洋或站洋、站人洋(是英國在印度境內和在香港專為在中國境內流通而鑄造的一種銀元,背面鑄有中國圖案花紋及中文「壹圓」兩字。該幣由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地的英國銀行發行,總共發行約1.5億枚,流行於兩廣、閩浙、滬寧一帶);日本銀幣,因幣面有龍紋,俗稱龍洋或龍番;其他尚有美國的貿易銀元、法國的安南銀元等。
清代,把外國流入的銀鑄幣稱為洋錢,把中國自鑄的銀幣稱為銀圓(元),銀幣。十五世紀末銀元開鑄於歐洲。十六世紀時,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量鑄造,明代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開始流入中國。但獲得廣泛流通則是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以後,從通商口岸流布於內地各省。十九世紀中葉以前,以西班牙銀元佔主要地位,到了十九世紀後期,墨西哥銀元起而代之。清朝官鑄銀元始於1890年的廣東省,1893年後,湖北、江蘇、福建、直隸、奉天和吉林等省先後仿效廣東鑄造銀元。1910年9月,清政府度支部奏定,發布「幣制則例」,規定了以銀元(含銀七錢二分)為國幣。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因當時國內流通銀兩成色不佳,這2100萬元採用了廣泛流通的西班牙銀元來支付。
乾隆時
曾開鑄鐫有班禪頭像的紀念性銀幣,道光元年(1821)鼓鑄了賞賜用的銀幣,但用機器自鑄新式銀元則始於光緒八年(1882)吉林機器局鑄造的廠平(吉林通用銀兩)一兩幣,因鑄造數量甚少,後世罕見,時市面流通的銀幣主要是洋錢。兩廣總督張之洞於十三年(1887年)奏准由廣東造幣廠試鑄,正面鑄有「光緒元寶」4字,上圈有「廣東省造」4字,下圈有「庫平七錢二分」6字,背面鐫有龍形及一串英文,越二三年鑄成,在市面流通,是為龍洋的起源。以後光緒、宣統年間各省所鑄銀元均統稱為龍洋。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又在武昌設立銀元局鑄造一兩銀元。以後各省仿效,相繼奏准鑄造,但因質劣及成色、重量不符標准,不受民間歡迎,甚至在流通中不能按枚計值,只能按重量計值。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
吉林機器局開始鑄行「吉林省造光緒元寶」銀元。從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起,吉林銀元的幣文增加了甲子紀年,相繼有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中心圖案有萬年青、太極圖等多種版別,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又出現兩種新版別,一種是中央滿文「大清」,另一種正面中央有阿拉伯數字,一元是「11」,二角是「2」,一角是「1」。
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
戶部在天津籌建製造銀錢總廠,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建成,改名為「造幣總廠」。同年七月,清政府擬訂了《整頓圜法章程》十條,其中提出銀幣專由造幣總廠製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廣東、湖北四局為分廠。下令劃一銀元,但未貫徹。在製造銀元的同時,許多人提出了製造金幣的主張,進入20世紀,興起了關於建立本位制度的討論,有人主張中國實行金本位制,在黃金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先實行金匯兌本位制(亦稱「虛金本位制」)。這種幣制以黃金定價格標准,但國內實際流通的是銀元,銀元按黃金價值流通,是黃金的價值符號。在金本位制尚無實行條件時,當時普遍主張先實行銀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產生了貨幣單位的「兩元之爭」。有人主張銀元重一兩,有人主張重七錢二分,即以元為單位。
在此期間,天津造幣總廠制有幣面標為光緒二十九年的戶部光緒元寶試樣幣一套,面值一兩、五錢、二錢、一錢、五分共五等幣值。湖廣總督張之洞此時極力主張銀元重一兩,在湖北開制了光緒三十年(1904年)湖北省造大清銀幣,重庫平一兩,背面為雙龍戲珠圖,此幣有少量進入市場流通。
由於「兩元之爭」一直沒有結果,天津造幣總廠於光緒三十二年試制了一套戶部丙午中字大清銀幣,面值一兩、五錢、二錢、一錢共四等;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又試制了一套丁未大清銀幣,面值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共四等。戶部所制的這幾套銀元,製作都極精美,有標准幣之稱,但都未正式發行。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
天津造幣總廠製造光緒元寶銀元一套,幣面計重為:庫平七錢二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共三等幣值,回復到了幣面看似計重,實際當作一元、二角、一角流通。這是光緒年間清朝中央政府製造發行的僅有的一套銀元。
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
有些省開始製造宣統元寶銀元,宣統二年(1910)清政府頒布《幣制則例》,將鑄幣權統一於中央,規定國幣以圓(元)為單位,主幣每元重庫平七錢二分,含純銀必須達到96%以上,輔幣有銀、鎳、銅幣,規定銀輔幣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定名為「大清銀幣」,由湖北、南京兩個造幣廠鑄造,預定於十月發行。造幣總廠還根據《幣制則例》規定,於宣統二年試制以圓為單位的大清銀幣一套。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又重新制模,試制大清銀幣,主幣的蟠龍圖案版別很多,計有長須龍、短須龍、大尾龍、反龍、曲須龍及簽字版等版別。由於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迅速覆亡,所鑄銀幣沒有來得及正式發行,僅以軍餉形式少量流入市面。故終清一代,只有各省自鑄的銀元,而無成色、重量都符合標準的全國統一鑄造的銀幣。
辛亥革命後
以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於3月間公布了《幣制綱要》,確定銀元為貨幣單位,規定每單位銀幣的總重量為26格蘭姆,約合庫平六錢九分七厘,成色為96%--96.9%。當年鑄成了有孫中山頭像的開國紀念幣。由於所鑄數量很少,市面很難見到。
袁大頭
1914年,袁世凱在北京以大總統的名義公布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規定「圓」為一個價格單位,每枚銀元重量為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厘。這年12月,由天津造幣廠開始鑄造鐫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1915年後,各省仿鑄,到1923年止,共鑄發7500萬枚。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
仍沿用銀元作為價格單位。1928年國民政府草擬了《國幣條例草案》15條,確定「本位幣:銀幣一圓」,「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零八毫為價格單位,定名曰圓」。「一圓銀幣總重量為七錢二分,銀八九、銅一」。1929年4月10日,又頒布了《中央造幣廠組織章程》,在上海籌設中央造幣廠,鼓鑄銀元。1933年3月8日,國民政府財政部公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定每枚銀元總重量為26.6971克,含銀96%、銅2.5%及其他,純銀重23.493448克。當月以「中山開國紀念幣」舊模鑄造銀幣發行。因其背面有帆船圖案,又稱為「船洋」。到1935年止,共鑄發13億多枚。 銀元一直在中國的流通領域里佔有重要的位置。銀元,起源於上海銀餅。清朝末年,上海一些富商經營「沙船」生意,這種船專營由北方運鹽到上海,由南方運黃沙到北方,這種黃沙混合石子和泥土叫作「三合土」,是建築物的主要材料。這種運沙船廠,僱用大量員工,每月發工資時,為避免秤量碎銀引起爭執,故就讓富商王永盛、郁深盛等人自鑄銀餅,規定每一銀餅值白銀5錢。目前在市面上見到的是清朝咸豐6年所鑄。後來,墨西哥商人到中國購買物品,帶進來墨西哥的銀元,也叫墨銀,它是用機器鑄造的,分量更准確,每個含銀7錢3分,庫稱是7錢2分,上面有一隻鷹,俗稱「番餅」,又稱「鷹洋」或「洋鈿」,有人甚至稱作「番佛一尊」,可見當時一般人對銀元的重視。光緒年間,銀元大量鑄造,上面有一條龍,稱為「龍洋」。民國初年,先後鑄造有孫中山側面頭像和袁世凱側面頭像的銀元,俗稱「孫小頭」和「袁大頭」,重量均為7錢3分。100個銀元的重量有73兩,不可能帶在身上,因此市面上大宗交易時,都用錢庄的「庄票」。銀元放在身上,鏘鏘有聲,白花花的光澤更是炫眼,所以攜帶大量銀元容易發生事故,俗語「財不露白」,「白」便是指銀元而言。
20世紀初,一個銀元可換128-140枚銅元;一個銀元可買雞蛋150個,或150根油條。1935年前,中國的貨幣制度採取銀本位,白銀包括銀兩和銀元。1933年4月,國民黨政府「廢兩改元」後一律使用銀元。而帝國主義國家由於實行金本位,所以白銀屬一般商品。1933年上半年,世界銀價一度從每盎司16.5便士上漲至20.5便士,此時中國一下子便出口白銀3400萬兩。而那些帝國主義把中國的白銀運到倫敦高價出售,每裝運1000萬銀元,即可獲暴利400萬元。在1934年一年中,僅上海流出的白銀至少有2億多元。1935年11月3日,國民黨政府公布「幣制改革」的命令,決定由中央、中國、交通(1936年又加入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紙幣為「法幣」,禁止白銀流通,白銀收歸國有。當時國民黨政府一下子奪取了3億多銀元。並把法幣定為一元合英鎊一先令二便士半,但照當時市場的銀價折算,每一元法幣是一先令十便士半,這中間實際價值相差8便士。一元法幣的實值已被壓低了6角5分。法幣政策的實施,從發行指數和物價指數看,通貨膨脹實際上已經開始了。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為了和外國銀幣對等流通。清朝時期除了新疆省曾經正式發行流通過面值庫平一兩的的銀元,中央政府和地方行省只鑄造過三四種面值庫平一兩的銀元樣幣,沒有正式發行流通。自清朝末年一直到1930年代初,中國最為當時最大的銀本位國家,一直存在「兩元之爭」。但銀元始終占據上風,這是由於中國並非銀元的發明國。銀元鼻祖西班牙本洋和後來的墨西哥鷹洋的重量約合庫平七錢二分,英國、法國、日本、美國發行的銀元也都跟隨效仿。由於銀元本身是貴金屬,可以在銀本位國家直接流通。所以,中國市場上流通的銀元,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外國銀元。因此,為了便於流通,避免繁瑣的折算。清朝政府也只好以元為單位鑄造銀元。到了民國,更是如此,民國時期,銀元鑄造權基本收歸中央,地方省份鑄造的銀元大量減少。另外,除新疆省在民國初年鑄造了幾種庫平一兩的銀幣以外。從中央到地方,再也沒有出現過面值一兩的銀幣。至於市場上的那些面值貳圓、伍元、拾元、拾兩的「銀元」都是臆造假幣。
『叄』 中國歷史上有那些銀元,分別假錢是多少
從明代崇禎四年至解放前夕先後發行了640餘種銀幣,其中四種銀元今日價格頗為昂貴,這就是舊版銀元中的「四大天王」: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香港造上海壹兩銀元、湖北省造光緒七錢二分本省銀元、孫中山像地球版壹元銀元。
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
為迄今我國錢幣在世界拍賣會上價格最高的銀元。此幣於光緒二十九年奉天省(今遼寧)造幣廠鑄造,直徑4.05毫米。正面上方為「奉天省造」,中間為「光緒元寶」,背面為蟠龍圖案,四周環繞英文「奉天省·庫平一兩」。其試鑄後未發行,十分稀罕。前兩年,筆者在天津古文化一條街上見過一枚,賣家報價為25萬元,遺憾的是筆者下手慢了一步,被一位畫家搶購。說實話,25萬元並不算貴,1991年6月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超級展覽館世界錢幣拍賣會上,其起拍價為3.5萬美元,場上你爭我奪,最終以18.7萬美元被台灣錢幣收藏家張秀清收入囊中。今日,此幣陳列在台灣鴻禧美術館。
香港造上海壹兩銀元
清同治五年,上海工部局委託英資香港造幣廠開鑄銀元,誰知「上海壹兩」(分龍圖外有芒紋和無芒紋兩種)銀元的圖案出現了英國皇徽和國徽,而且讀序為先右後左,從上而下,與中國錢幣的讀序相反,竟然連主圖的蟠龍也變了獅頭,甚至外以英國最高勛章圍繞;背面圈外中文「上海壹兩」,下書「1867年」,左上有小字「982」,表示含銀成分,右上小字「566」,表示重566格令,周圍英文譯為「上海壹兩」、「香港」。同年十月,「上海壹兩」這種外貌呈地道英國風格的銀元,公然在市面上通行,但最終未被市民接受,不久便銷聲匿跡。現在此幣民間交易價在15萬元以上,足見其珍罕程度,不為常人所能得見。該幣拍賣價更是高昂,香港回歸後,「上海壹兩」銀元拍至66.7萬港元,居中國銀元高價第二位。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本省銀元
直徑3.9厘米,重27克左右。其正面中間為「光緒元寶」,上書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本省銀元
「湖北省造」,下有「庫平七錢二分」字樣,面文筆畫渾厚,背面為蟠龍圖案,四周環繞「湖北省造·庫平七錢二分」英文字樣,左右為「本省」字樣。因「本省」兩字有畫蛇添足之嫌,廢止停鑄,故存世罕見,深受泉界重視。在1988年5月上海銀元銅元拍賣會上,以62萬元天價成交,創國內銀元拍賣價最高紀錄。
孫中山像地球版壹元銀元
是天津造幣廠於1929年鑄造的。此幣直徑3.9厘米,重27克左右,正面為孫中山著西服肖像,背面為雙旗、地球圖案,故稱「孫中山/地球」版銀元。1997年3月,此幣在上海首屆近代銀幣拍賣會上拍至55萬元高價。
『肆』 中國歷史上為什麼沒出現銀幣
誰說抄沒有,有的。
1974年在河北戰國時中山國遺址發掘出銀質貝幣4枚。
同年在河南省扶溝縣古城村出土了18塊銀布幣,其中空首布 1塊,平首布17塊,均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銀鑄貨幣。
中國古代的銀幣主要有棒(鋌)、圓餅形、扁平(鋌)、馬蹄形、船形、秤錘形等形狀。宋以前多稱為鋌,宋改稱為錠,元以後總稱為元寶。其中清朝銀幣的名稱和形式,種類繁多,各地銀幣也有自己的名稱。大體可分為 4種:第 1種是元寶,俗稱寶銀,呈馬蹄形,重五十兩;第 2種是中錠,多為錘形,重約十兩,又稱小元寶;第 3種是小錁或錁子,形似饅頭,重一、二兩到三、五兩,也叫小錠;第 4種是散碎銀子,有滴珠、福珠等名稱,重量在一兩以下,成色可達到9.6-9.64成。這些銀子的形狀及其重量是固定的,不是任意形狀的碎銀子。
中國古代的銀幣肯定和外國的幣長得不一樣,但是和中國的錢長得一樣。比如下面這是一枚金代的銀幣。
『伍』 誰知道中國近代自鑄銀元的歷史
四川省發行「盧比」,張之洞督造銀元,民國開鑄「袁頭幣」
大約在15世紀,外國銀元流入中國。西班牙在墨西哥鑄造的「本洋」和西班牙銀元,是流入中國的第一批外國銀元。起初在福建、廣東沿海使用,又叫「番銀」、「花邊銀」。乾隆、嘉慶年間,海禁漸開,外貿日趨繁盛,外國銀元流入的種類增多,流通范圍也日益擴大。清朝末年,發生了銀兩單位與銀元單位的激烈爭論。
為抵制印度盧比四川也造盧比
為什麼要仿鑄外國銀元?當時清朝的官員曾經概括了四句話:維主權,存正朔,收利權,塞漏卮。從林則徐的「蘇省並無洋銀出洋」折中,已知嘉慶、道光年間民間早已仿鑄銀元。
在仿鑄洋錢前後,清廷為了適應局部地區長期使用銀錢的習慣,於乾隆五十七年一月(公元1792年)由政府批准,官督商辦,在西藏鑄造「乾隆寶藏」,又叫「西藏銀幣」。計三品:大者重一錢五分,中者重一錢,小者重五分,以中者鑄造最多,成色都較高,限西藏使用。錢的正面鑄漢文「乾隆寶藏」,背面鑄唐古忒文「乾隆寶藏」字樣,邊廓刻有年份,全用紋銀造成。紋銀一兩換寶藏重五分者十八圓,換重一錢者九圓,餘一錢留作火耗工繳。鑄錢工料,交商承辦,由駐藏大臣督同噶布倫等監造,驗明成色,不準摻雜。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下令鑄造的銀幣。
嘉慶、道光年間,曾分別改鑄「嘉慶寶藏」和「道光寶藏」。清末還計劃鑄造「光緒寶藏」,未成。而尼泊爾和印度盧比,也同時在西藏流通,並且滲透到雲南和四川。四川為了抵制盧比的侵入,曾仿印度盧比鑄造四川盧比,正面有光緒的半身像和服飾,背面有四川省造字樣。這是中國最早的人像幣。
張之洞開啟中國自鑄近代銀元之門
1889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設造幣廠鑄造銀元。幣面中央是漢文「光緒元寶」四字,周圍有九個漢字「廣東省庫平七錢三分」,後改為七錢二分,比當時流行的鷹洋重一分五厘;背面為蟠龍花紋及英文,通稱「龍洋」。開始時曾委託匯豐銀行代鑄,並定出鑄幣章程,規定它的輕重大小及配合成色。分為五等:每元重七錢二分,配九成足銀;次則三錢六分,減配八六成足銀;再次則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三種,均減配八成足銀。又把後四種分別稱為「對開」、「四開」、「八開」、「十六開」。這五等即是後來通稱的「一元」、「半元」(五角)、「二角」、「一角」及「五分」銀幣。起初僅在廣東、福建、天津等處流通,後來四開及八開盛行於上海,這是中國自鑄近代銀元的開始。
此後,各省群起設廠自鑄。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前後,輿論對自鑄銀元特別支持,康有為等紛紛上書稱頌廣東、湖北鑄幣的成效,痛陳洋錢侵蝕之害,認為自鑄可以消除銀兩解庫出入之弊,調劑錢之不足,可收利權,裕國利民。有些政府官員還認為是解決財政困難的救急良策。大利所在,不待清廷下令推廣,很快就在全國范圍內展開。1899年,除天津總廠外,已有十多個省區設廠鼓鑄銀元。各省各自為政,管理混亂,銀元原來的優點被削弱,形式、重量、成色各省不同,有的差距較大,導致各種銀元的市價漲落不定。各省銀元都標上了本省省名,因品質不一,互相抵制,流通不暢。各省濫鑄,數量過剩。清廷企圖把銀元鑄造權收歸中央,獨占鑄幣盈利。光緒二十五年下令除廣東、湖北兩局外,其餘全部裁撤。但這個措施立即遭到地方勢力反對。於是清廷又准許增加北洋、南洋和吉林三局。1905年又設鑄造銀錢總廠於天津,鑄造金銀銅三品貨幣。只留北洋、南洋、廣東、湖北四局作為分廠。
慈禧病故「元」單位趁亂出了頭
慈禧等人認為,銀兩是祖宗成法,過去仿鑄洋元,乃一時權宜之計,不可作為定製,並攻擊「元單位」是「上損國體,下失民信,內便中飽,外長漏卮」。竭力主張以兩為單位。以度支部尚書載澤和新官僚盛宣懷為首的元單位派則竭力主張:「不用兩錢分厘名目,只須以枚計算,期與他國貨幣相通。為金本位之准備,不宜執行舊日成規。而銀錢流轉,以商家貿易、民間日用為大宗。國家稅收特其一端,若概用一兩幣制,揆之國計民生程度未能盡合。且貨幣通弊,重則私熔,亦須預防。」並從分量、成色、幣制搭配和市面流通四個方面分析「兩單位」不及「元單位」。他們一方面頂住「上諭」,一方面採用迂迴戰術,繼續大造輿論,主張繼續鑄行龍洋,並於1907年擬訂「鑄造新銀幣分量,成色章程」五條,開始在天津廠試鑄重七錢二分的銀元。第二年底,清政府先後兩次把銀元單位問題徵求全國二十四個督撫的意見。贊成兩單位的十二人,元單位的九人,兩、元並用的三人。度支部主張設立幣制調查局來廣泛收集各方意見。不久慈禧、光緒病故,政局變動。盛宣懷為載澤出謀:幣制尚待調查,而民生日用所需,不可一日無交易之物,可暫時先照早已通用的銀元(即龍洋),成色分量不變。他們還擬訂統一幣制辦法,由中央銀行統一幣制。在辦法中設計的紙幣、金幣、銀幣和鎳銅幣,完全採用西法。其中銀元分五等,一元銀幣重七錢二分,含純銀六錢四分八厘。接著發動上海總商會上書清廷,強烈反對鑄一兩重銀幣。在內外夾攻下,攝政王企圖行新政收買人心,令度支部再議幣制,載澤就全盤否定了兩單位。
「大清銀幣」一統天下民國後「袁頭幣」「船洋」再奪天下。
1910年4月,清廷制定「國幣則例」二十四條,規定鑄幣權統一歸中央,停止各省自由鑄造;設立幣制局,統一事權;以元為單位,重七錢二分,成色九成。1911年5月,在南京、武漢、兩廣開始鑄造「大清銀幣」。
民國成立後,銀元流通狀況更加混亂,有外國的鷹洋、本洋、日本龍洋及清末所鑄的各種龍洋。民國初期,造幣總廠和許多省的銀元局繼續鑄造宣統元寶等銀元,四川鑄行「大漢銀元」。由於銀元種類繁多,成色不一,有的相差一成左右,市價時高時低,錢業從中操縱,獲取暴利,民眾深受其害。1914年2月公布「新國幣條例」,整頓和統一銀元,規定一圓銀幣為國幣,即本位幣,重七錢二分,銀九銅一,後改為89%,幣面鑄有袁世凱頭像和鑄造年份,背面為嘉禾紋飾及「壹圓」字樣,通稱「袁頭幣」。這種新幣,形式劃一,花樣新穎,容易識別,成色重量又能嚴守規定,發行後,很快在全國各地風行。1927年,北伐勝利,國民黨政府取代北洋政府,停鑄袁頭幣,改鑄「中山開國紀念幣」,通稱「孫幣」或「船洋」。正面有孫中山半身頭像,背面有帆船圖案。從此,在中國境內,袁頭幣和船洋同時流通,其他中外銀元逐漸退出流通。
『陸』 銀元是從什麼時候發行的,哪個年代的銀元最值錢
中國銀元最早最值錢的,當屬「光緒元寶」
銀幣光緒元寶1898年發行,成色為96%~97%。正面鑄有銘文,頂部鑄楷體"XX省造"或"造幣總廠",底部鑄"庫平七錢二分",中心直讀"光緒元寶"四字,幣中心為滿文"光緒元寶"。銀幣背面外圈頂部用小號英文標准字體銘"XX省造"或"造幣總廠"字樣,下面為英文"庫平七錢二分",內圈鑄有中心為蟠龍圖,品相精緻,其審美風格獨持,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錢幣雖小,也可管窺社會文化一斑。
產生背景
清代銀幣、紙鈔、銅幣並行,至嘉慶年間發行新式銀元,而光緒年間鑄行金、銀幣更多。洋務運動也影響到鑄幣業,兩廣總督張之洞曾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委託使英大臣在英國訂 購全套造幣機器,並在廣東錢局首鑄機制銀元和銅元。其後,各省紛紛仿效,購制國外機械鑄造銀、銅元。包括廣東錢局在內,許多造幣機均訂購自著名的英國倫敦伯明翰造幣有限公司。英國大工業的介入,使銀幣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光緒元寶"當時共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計有:1戶部;2北洋;12湖北;7江南;15河南; 11湖南;14江西;9山東;8廣東;5清江;6浙江;16江蘇;13四川; 10福建;17安徽;3吉林;4奉天;18廣西;19新疆;20黑龍江。
光緒元寶戶部一兩銀幣的特徵
一、戶部庫平一兩為中國最大的機制龍銀。
二、 戶部一兩可由"兩"字筆法從"人"、或"入"分為兩版。
三、 該幣市場價值高,市場價值應當在百萬以上。
四、 該幣規格尺寸:本幣直徑是43.4毫米,邊緣高起處尺寸在3.1毫米,比例值為14:1,標准庫平一兩的重量應當在37.3克。尺寸規格來歷:戶部造幣廠委託日本正金銀行代辦模具,洽詢日本大阪造幣局,該局認為若以邊緣凸起處為准,硬幣的直徑應為其14倍或15倍,如以錢幣本身地章處的厚度為准,則直徑應在17至18倍。
五、 該幣實際生產數量:本幣在袁世凱批准後總共試制了六七千枚。
六、 該幣是中國所有龍洋圖案銀元(包括國外發行的所有銀幣)中,工藝最精湛,雕工最完美,浮雕感最強烈的品種,鏡面平整光滑,紋飾的相慣線(相慣線--現代機械制圖學術語,即平面與平面、平面與曲面及曲面與曲面之間的交線。)顯得非常清晰,特別是戶部一兩系列銀幣鑄造精美,字口、紋路和邊齒深峻,完全是國外鑄造的樣幣風格。作為准備流通的貨幣(盡管沒有流通),其暗記防偽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可匹敵,錢幣表面的包漿醇厚,即便是對銀元沒有研究的外行也是愛不釋手,極具觀賞性。
『柒』 中國貨幣發展史
中國貨幣發展史:
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出現過布錢、刀幣、圓錢、五銖錢、通寶、制錢、銀兩、銀元、銅元以及犧牲品類金銀幣、谷帛幣和紙幣,種類繁多,形制多樣,幣材廣泛,堪稱世界貨幣之冠。
2、中國古代貨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五次極為重大的演變:
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由雜亂形狀向統一形狀的演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
3、中國從春秋時期進入金屬鑄幣階段到戰國時期已確立布幣,刀貨,蟻鼻錢,環錢四大貨幣體系。以後又經歷了秦、唐、漢、魏晉南北朝,直到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並發行第一套人民幣。
(7)中國銀元歷史擴展閱讀
明清貨幣
明「銀」,明朝初朱元璋推行紙幣政策,發行「大明寶鈔」與銅錢並用。
但大明寶鈔不定發行限額,也沒准備金,很快就導致通貨膨脹,故明中葉嘉靖年後,寶鈔已不能通行,民間主要用白銀和銅錢。
清朝貨幣
清代銅錢沿用明朝的制度,主要鑄行小平錢,清代銅錢中以咸豐錢最為復雜,錢文有通寶、重寶和元寶之分,面值不同,錢局不同,清朝民間商務大數用銀,小錢用錢,錢、銀並行。
清初一百年以銀錠為主幣,清朝後期銀錠開始向銀元轉化。
明朝中葉起,在對外貿易中外國商人用他們的銀元購買中國絲、茶、瓷器等,使各種外國銀元開始在中國流行。
到清道光年間,從簽不平等《南京條約》開始,賠款用的銀元都是「洋錢」,當時中國本國還沒銀元,庫存洋錢不足抵銷數目劇增的對外賠款,於是迫使清末政府開始自己鑄造銀元。
『捌』 銀元是誰發明的
清乾隆、嘉慶年間,銀元從國外傳入我國,在市場上流通。當時銀元主要有墨西哥鷹洋、荷蘭馬錢、西班牙本洋、英國站人洋、日本龍洋、美國洋等,其中以鷹洋最多,政府稅收和民間交易都喜用該洋。後來隨著中外貿易的發展及帝國主義的侵略,外國銀元在中國貨幣流通總額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逐漸取代了我國本位幣銀兩的地位,加劇了中國幣制的混亂,造成大量白銀外流,銀價高漲。光緒二十六年(1890年),清政府決定自鑄銀元,與銀兩並用,因此出現雙軌制本幣。到1900年前,市場上流通的錢幣極為混亂,既有銀兩、銀元,也有輔幣銅錢(制錢),還有中國通商銀行(中國最早的銀行,1896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辦)發行的紙幣。在銀兩兌換方面,當時又因銀兩成色、重量不同而分為庫平(官方)、關平(海關)、漕平(漕運)和市平(各地市場通用)等標准,各地又有各地砝平標准,因此流通交易十分復雜。1900年庚子事變後,天津市面銀根奇緊,銀號錢庄紛紛倒閉,現銀千兩貼水竟達三四百兩之多,致使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當時俗稱「鬧銀色」。與此同時,私鑄「沙板制錢」(劣質銅錢)充斥市面,嚴重影響市面交易和民生。1901年袁世凱調任直隸總督後,針對混亂局面,一方面召集天津銀錢業董事鄭彤勛和朱余齋等人籌設平民官錢局(後改天津銀號,即人們常說的「官銀號」),以平抑現銀貼水;另一方面檄令天津縣知事張濤嚴厲取締銀號和私制沙板制錢(當時俗稱「斷銀色」),但未奏效,主要原因是各地所鑄元寶成色不一,難以在市面上流通,交易受阻。於是袁世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天津設立銀元局,開鑄銀幣(北洋造銀元)、輔幣和銅錢等,並下令禁用制錢,幾經周折遂使市面逐漸趨於平穩。 由於當時我國幣制不統一,不僅影響對外貿易,也嚴重影響到稅收,很多官員紛紛上書要求統一「圜法」,改革幣制,提出「虛金本位」、「廢兩改元」等方案。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於宣統二年(1910年)頒布幣制條例,規定銀元為國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含銀量九成。銀元統一由政府鑄造,各省不準私鑄。所用舊銀元即照市價逐漸收回,並停止使用。宣統三年(1911年)五月,江南(南京)和湖北(武昌)兩造幣廠開始鑄新式大清銀幣,准備於10月發行,但因辛亥革命,所鑄銀幣陸續隨市價流行於市,成為通用銀元之一種。民國成立後,袁世凱深感統一貨幣的重要和必要,遂於1914年由國民政府公布新國幣條例,並在天津成立北洋造幣總廠,同年12月24日在該廠鑄造新一元銀幣,圖像為袁世凱頭像,這就是人們俗稱的「袁大頭」,同時鑄造了銀角、銅元等輔幣。此後民國政府以天津造幣總廠的銀幣為准,逐步規范了中國的貨幣。當時廣東、湖北、福建、江南、浙江、奉天、吉林、四川的造幣廠都成為天津造幣總廠的分廠,按統一標准鑄造銀幣。北洋造幣總廠的建立不僅統一了中國幣制,而且為中國近代金融業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銀元從其自身的特點及優勢分析,是難得的收藏品:一是材質珍貴,藝術價值高。中國銀元是由貴金屬或白銀合金鑄造,製作精美,圖案考究,文字清秀,內容豐富,銀光燦爛,其貌可人,代表了一個時期的貨幣文化,因而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也具有保值和升值功能;二是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中國銀元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文化、外交、金融的歷史興衰和滄桑,尤其是反映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蘇維埃根據地銀元是研究中國現代革命史的珍貴實物和依據;三是存世量少。中國銀元停止流通的時間較長,加上解放初期的大量兌換,使僅存的銀元又大量損失,現在散落在民間的數量有限,這些也增加了銀元相當高的附加值。 袁世凱頭像銀幣面值分別為壹元、中元(五角)、貳角、壹角4種。由於這類袁世凱頭像銀幣形式統一,成色、重量有嚴格規定,很快受到了社會認同和接受,在國內金融市場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龍洋,成為流通領域的主幣。「袁大頭」銀幣正面圖案為袁世凱側身像,上方是鑄造年份「中華民國某年」字樣;背面圖案為二株嘉禾花紋,當中襯托著「壹圓」面值字樣。 鑒定真假銀元的方法,主要是聽聲音、看外形、稱重量、定成色。聽聲音是鑒定銀元的主要方法,凡成色高的銀元,聲音一般較柔和悅耳;不足成色的銀元,因含銅量高,聲色嘶啞、短促而又渾濁。假銀母音長尖高或低悶。聽聲音一是靠「敲」,以左手拇指尖和中指尖輕輕捏住銀元的中心,用右手持另一枚銀元敲擊其邊緣,聽其聲音進行鑒定。二是靠碰,用右手拿一定數量(8至25枚左右)的銀元,向下45°斜滑至左手,聽其碰撞發出的聲音,並結合圖案、花紋來鑒定。 看外形。真幣採用壓力適度的沖壓,將銀幣冷壓成各種文字、圖案、花紋,其色澤光鮮自然,紋飾深淺適度,邊緣線條粗細均勻,間距也疏密有致,人像、發絲、胡須、穗芒等細微之處清晰有度,毫不雜亂。 稱重量。真銀元的流通時間長短有異,磨損程度不一,但同一品種、版別的銀幣,其質量不會相差1克。比如壹圓銀幣重量平均約26.5克,半圓重量平均約13.25克。 定成色。硝酸液點試法:先將某個部位擦拭乾凈或銼一小口,滴上硝酸後,如冒綠沫,其成色不高。觀其顏色,成色在92%以上的銀元,其顏色基本不變;成色在90%的其顏色為膚黃或呈淺褐色;成色為80%左右的,其色澤呈黑褐色;成色為70%左右的,呈淡綠色;成色為50%左右的,則會呈深綠色。
『玖』 中國銀圓流通歷史 最好詳細點
中國自1436年起採用銀銅貨幣體制,主要貨幣為白銀。中國使用的白銀多鑄成錠狀,以兩為單位。至明、清與西方貿易,從外國流入之白銀多為鑄造成硬幣之銀圓。早期的銀圓多為西班牙在墨西哥鑄造之西班牙圓,在中國被稱為「本洋」。後來輸入的銀圓則有墨西哥獨立後鑄造,以鷹為標記的「鷹洋」,二者的重量成色一樣。銀圓在中國逐漸受所歡迎,間接影響清政府控制經濟的能力。外國亦紛紛鑄造成色接近的銀圓到中國購物,這些外國均統稱為「貿易銀」。
但由於外國貿易銀圓的含銀量只有九成,但中國人卻要以十足的白銀換取外國貿易銀,於是廣東省在光緒十三年起開始以接近的重量、成色鑄造銀圓。其後均開始自鑄銀圓,抵抗外國貿易銀。宣統元年,清政府設立鑄幣局,統一發行銀幣。中國銀圓因為上有蟠龍像,因此被稱為「龍洋」。各式銀圓被稱為「大洋」。
民國成立後,北洋政府於1914年推出《國幣條例》,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定國幣「壹圓」重七錢二分,含純銀八成九,即六錢四分八厘,(23.9024808克),約等同於銀圓壹枚,又定十分之一元為一角,十分之一角為一分。國幣的壹圓被鑄成八成九銀、一成一銅的硬幣,上有袁世凱頭像,俗稱「袁大頭」;並推出以銀鑄造的輔幣。袁大頭出現後,逐漸取代「龍洋」、「鷹洋」等舊有銀圓,在全中國流通。
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定鼎金陵後,亦曾頒布國幣條例,繼續使用銀本位發行貨幣。但國府壹圓含純銀只為23.493448克。鑄造成的銀圓比「袁大頭」略小,含銀量亦較低。因為上有孫中山頭像,被稱為「孫小頭」。
實際上,民國初年的中國貨幣是兩、圓並用。因為各銀圓成色、重量稍有不同;因此大宗交易,以及資本賬結算,仍然會使用銀兩為單位。而由不同的銀圓轉至銀兩,有一定的折讓。直至1933年,國民政府廢兩改圓,才規定所有交易及結賬以圓為單位。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國際銀價出現大幅波動,影響中國經濟。特別是美國在1934年推出的《購銀法案》令國際銀價上升,導致中國銀根短缺、利率急升。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貨幣改革,放棄銀本位,改為發行法定貨幣(即法幣),同時收回銀圓。銀圓於是不再具有法定的地位。直至1948年金圓券風暴後,銀圓曾一度在1949年7月起再被起用;中華民國政府並短暫發行等同於銀圓的紙幣,稱銀圓券。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逐漸失去中國大陸,數個月後,銀圓及銀圓券均在中國大陸進入歷史。
在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灣後,雖然理論上法例所規定的中華民國貨幣仍然為銀圓,但中央銀行委託台灣銀行發行的新台幣屬台灣流通的貨幣,性質等同國幣。這情況一直維持至2000年1月,中央銀行公布《中央銀行發行新台幣辦法》,正式收回新台幣發行權,銀圓方才正式退出舞台。
由於中華民國法規所定貨幣單位尚未全面改成新台幣,所以制定中華民國現行法規所定貨幣單位折算新台幣條例,規定現行法規所定金額之貨幣單位為圓、銀圓或元者,以新台幣元之三倍折算之,也就是一銀圓等於新台幣三元。不過,2005年《中華民國刑法》修正時,將罰金一律改以新台幣為單位;因此《中華民國刑法》雖然部分條文貨幣單位仍為「圓」,但仍視為新台幣元。
『拾』 中國貨幣(錢幣)發展史(歷史)
我國古代貨幣的六次重大演變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中國古代貨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六次重大的演變:
一、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
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由此可見,貝是我國最早的貨幣。
隨著商品交換的迅速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銅貝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
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台。
二、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演變
從商朝銅貝出現後到戰國時期,我國的貨幣逐漸形成了以諸侯稱雄割據為特色的四大體系,即:鏟幣、刀幣、環錢、楚幣(爰金、蟻鼻錢)。
秦統一中國後,秦始皇於公元前二一○年頒布了中國最早的貨幣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規定在全國范圍內通行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錢。
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的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一次重大演變。秦半兩錢確定下來的這種圓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續到民國初期。
三、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
據《漢書·食貨志》記載,劉邦建漢後,允民私鑄錢幣。豪紳富商和地方勢力乘機大鑄惡錢而牟利。文帝時「鄧通大夫也,以鑄錢財過王者。」
元鼎四年(前一一五年),漢武帝收回了郡國鑄幣權,由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從此確定了由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一管理,這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一次重大演變。
此後,歷代鑄幣皆由中央直接經管。鑄幣權收歸中央,對穩定各朝的政局和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秦漢以來所鑄的錢幣,通常在錢文中都明確標明錢的重量,如「半兩」、「五銖」、「四銖」等等(二十四銖為一兩)。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淵決心改革幣制,廢輕重不一的歷代古錢,取「開辟新紀元」之意,統一鑄造「開元通寶」錢。開元通寶一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是我國古代貨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開元通寶錢是我國最早的通寶錢。此後我國銅錢不再用錢文標重量,都以通寶、元寶相稱,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後的「民國通寶」。
五、由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
北宋時,由於鑄錢的銅料緊缺,政府為彌補銅錢的不足,在一些地區大量地鑄造鐵錢。據《宋史》記載,當時四川所鑄鐵錢一貫就重達二十五斤八兩。在四川買一匹羅(絲織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鐵錢。鐵錢如此笨重不便,紙幣交子就在四川地區應運而生。交子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一次重要演變。
交子不但是我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六、由手工鑄幣向機制紙幣的演變
清朝後期,隨著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的逐漸傳入,光緒年間已開始在國外購買造幣機器,用於製造銀元、銅元。後來,廣東開始用機器製造無孔當十銅元。因製造者獲利豐厚,各省紛紛仿效。
清末機制貨幣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手工鑄幣向機制貨幣的重林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