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台灣歷史如何評價張學良
他繼任為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
1920年畢業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先於奉系軍中擔任要職,「皇姑屯事件」之後,他繼任為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後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陸軍一級上將。
西安事變後遭蔣介石父子長期軟禁。1990年恢復人身自由,1995年起離台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於檀香山,享年101歲。張學良積極主張抗日,反對內戰,曾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國共二次合作,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台灣評論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張學良的相關情況:
1、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張學良率領奉軍第三軍與姜登選的奉軍第二軍為東北軍入關的主力軍,經過張學良部隊的猛攻,奉軍突破山海關,直搗北平。
2、直系全面潰敗,全軍覆沒,吳佩孚成為張作霖手下,直系從此走入歷史。奉系由此一戰奪取了中央政權,張作霖成為了北洋軍閥領導人,奉系軍事實力此時達到頂點。戰後,張學良升為京榆地區衛戍總司令。
3、。張作霖被炸死後一星期,以「東北易幟」的果斷行動,宣布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同年7月1日,張學良向國民政府發出《絕不妨礙統一電》,促使中國從形式上走向統一。後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陸海空軍副司令、東北邊防司令長官。
② 現在台灣的歷史書是如何描述台灣歷史和中國歷史的呢又是怎麼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呢
我和一個台灣高中生聊過天,古代史一直到孫中山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這一段基本都不會版差太多權。主要是從抗日戰爭開始,稱謂的變化,這些就不用多說了吧。你把我們學的歷史國共雙方位置稱謂互換就是台灣的歷史課本了,呵呵。
③ 台灣歷史教科書上的中國歷史是怎麼樣的
大陸教科書上的「解放」,台灣教科書稱為「淪陷」
這是電影《非誠勿擾》上學到的。
台灣的教科書估計是把國民黨寫的比較好了
④ 為什麼寶島台灣是我們中國的,歷史例證
大漢朝開始閩浙一帶就去台灣了
明朝鄭成功收復台灣
⑤ 中國這個概念何時出現有台灣人鼓吹:中國只有60多年的歷史,在這之前都不能算是中國歷史,怎麼反駁他
哈,他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有60多年,那隻是朝代而已,中國歷史是代表中華回民族的朝代答集合,明朝人跟我們不是一樣的血脈?你就這么告訴他唄。如果他非得只按朝代算,那好,無理取鬧咱奉陪到底,日本人2000+多年裡中間還穿插3代幕府,南北朝,1個太閣,後來還有個明治維新的內閣,除了鐮倉中的幾個幾乎歷代幕府將軍都在中國領受日本國王印,這樣他2000多年還剩多少年?而且我還不算他南北朝中是北朝後來統一,南朝滅亡,可是日本天皇親自發過話,南朝才是正統,那這么一來日本有近1000多年都是亂臣賊子當政篡權,哈,日本最自豪的萬世一系也受到了挑戰。至於台灣,呵呵,直接叫他滾蛋,沒歷史的人算個屌
⑥ 台灣怎麼說中國近代史
說是我們失去的領土.有日會拿回來~
他們說我們是他們的領土~有日會拿回來~
我們的地圖是有外蒙古
他們的地圖沒外蒙古
總之~就是把他們說的很水深火熱的~
聽聽就好~時代的鬧劇我們誰也不用去相信~
只要不辱罵我們~或是歧視我們~就什麼都好談~
要講政治就別來台灣~不是不歡迎~是怕你客死異鄉~
⑦ 你好,我是個高中生,我很喜歡歷史,想了解台灣對中國歷史的看法評價之類的…
台灣早就想收復大陸完成統一大業了
⑧ 台灣歷史書怎麼寫大陸
從新中國成立到現今,台灣教科書也比較吝嗇地用了個字,「中共在大陸的統治」這一節中稱大陸人們「等於被關在一個大鐵幕之中,以致造成大陸的貧窮與落後」
無論是台灣還是大陸,古代史由於較少牽涉當下,雙方的敘述都有一種輕松感,甚至豪邁感。但「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從敘述歷史的角度可以揣摩出雙方的政治生態。
大陸和台灣在敘述中國史最大的不同可以說是在農民起義的評價上。台灣對於農民起義有種特別的敏感,基本上評價都是負面的,而大陸對此往往高唱凱歌。
例如對於陳勝、吳廣的起義,台灣版只是簡單地用幾個字敘述,而大陸版對它非常贊頌,花了較多的篇幅來敘述此事,充分突出農民起義的偉大意義,「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統治,沉重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陳勝吳廣的首創精神,為歷代農民樹立了榜樣。」
1851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在台灣的歷史書中是這樣評價的,「其政治制度為文武合一,極端專制,形成歷史上罕見的恐怖統治。」而大陸版對太平天國運動極其推崇,不僅肯定它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而且下面還詳細分析了它的五點意義。
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在台灣叫做「義和團之亂」。台灣版對它的看法較為負面,認為它怪力亂神、經常對外人滋事,故又稱為「庚子拳亂」。大陸則沒有談及義和團的局限性,主要篇章描述義和團的勇猛和無助。
對於農民起義的原因,兩岸在解讀上也存在大分歧,大陸版強調多是官方原因,例如由於官吏摧租逼稅、統治殘暴等原因造成,而台灣灣則多以流寇、飢民、破壞等負面的詞語相稱,似乎農民鬧事是下層人的自主行為,與統治階級關系不大。
正因為這個分歧,於是帶來了對另一撥人的評價有不同,大陸版對於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曾國藩等人給予較多負面的評價,在課文小字中說到曾國藩因受太平軍重創,曾三次投水自殺,以及曾國藩的門生李鴻章組織地主武裝淮軍,在外國侵略者幫助下從安慶運到上海,進攻太平軍。
而台灣版對曾國藩等則較多正面敘述,「曾國藩,湖南湘鄉人,深受儒家傳統的熏陶,為一位講求義理、崇尚經世濟用的學者與官員」。文中還稱贊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後,使漢人的政治地位大為提高,地方督撫的權力也隨之增強。
由於國民黨退據台灣後,採取加強中國歷史思想文化,去除日本殖民地影響的教育方針政策,尤其重視歷史教育,把它作為形塑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環節。所以對於古代史,除了在評價上雙方稍有點差異外,其餘差別不大。但有一點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台灣和大陸每講到一個時代結束時,都會有專門的一章節講述經濟文化發展。
台灣更傾向於追尋中國歷史的制度演變,而大陸比較多地沉浸於老祖宗哪些技藝又比西方早了多少年。譬如台灣版歷史書在講文化的時候,必定提到一個時期的官制、兵制、賦稅、科舉的沿襲流變,似乎他們在這里可以找到某種治國方略。而大陸一般是強調經濟繁榮、文化領先,對政治制度的變革不太著力。
提起抗戰,台灣反而不厚道
想必讀者最感興趣的就是雙方對抗戰的描述,因為這段歷史成了雙方力量消長的關鍵時期。筆者仔仔細細地進行了對比,在「八年抗戰」這章中台灣版教科書比較簡單地講述了上海、忻口、徐州、武漢四大會戰,但著墨非常少(四大會戰在大陸版里分別為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
除了這幾次重大的戰役外,台灣版在提及抗戰將領時,除了「偉大的蔣委員長」外,只提到吉星文、佟麟閣、趙登禹、謝晉元,其他將領再無涉及,甚至連台兒庄戰役中的李宗仁也隻字不提。而大陸不但詳細提及,前些年版本的歷史書中還放了李宗仁在台兒庄車站的照片。倒是台灣版在抗戰中特別提到了一個反面典型,在忻口會戰中「守軍將領韓復榘不戰而走。蔣委員長下令拏辦,處以極刑,軍威大振」。
原本費力氣找台灣地區的歷史教科書對共產黨抗戰是如何描寫的,可看了之後發現對國軍抗戰描寫都如此之少,那更別指望能對共產黨抗戰有什麼描寫了,沒有平型關大捷,沒有百團大戰,沒有游擊戰,也沒有反「掃盪」。書中把共產黨的敵後抗戰完全抹殺,貫穿其教科書的主題是:中共擾亂抗戰。
有一段比較詳細的描述:是「竄往陝北的殘共,為求生存,一再向政府表示輸誠。政府為團結抗日,允其所請,將陝北之殘共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旋改稱第十八集團軍);潛伏江南之殘共,編為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表面服從政府,暗中擴張勢力。羽毛既豐,故態復萌,竊據地盤,襲擊國軍。」
這個主題延伸到到皖南事變,整個就黑白顛倒了,說是「民國二十九年十月,軍事委員會命令新四軍調往江北,不惟不理,反而襲擊國軍」。在1944年豫湘桂戰役國軍大潰敗之際,教科書中還特地點了一筆,「我國經此一役,損失至大,造成中共得利的機會。」
反觀大陸歷史教科書,則對抗戰這一大事,事實重於感情,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國民黨的正面戰場抗戰反而是較多的客觀描述。大陸的教科書按照時間順序,對於抗戰正面戰場上大部分主要會戰都有描述。當然作為中學階段的歷史教科書,畢竟是普及教育為主,所以如果要強求將正面戰場的所有會戰加以記載和詳述,也不太現實。
對於為國捐軀的國民黨將士,書中有不少詳細描寫,其筆墨明顯多於對八路軍、新四軍的描寫。書中不僅提到了國民黨高級將領如馬佔山、蔡廷鍇、馮玉祥、李宗仁、張自忠、池峰城,還有中級軍官謝晉元,其中對於張自忠將軍為國捐軀有詳細描寫。
看過台灣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對台灣刻畫抗戰的功力還存在聯想,沒想到在教科書這等事上,台灣不太厚道,不僅對自己的抗戰不太細處著筆,對共產黨的敵後戰場則全部抹殺或者迴避,甚至做反面解讀。
⑨ 歷史上台灣屬於中國的史實
三國時期:孫權派大將衛溫去夷洲
隋朝:隋煬帝三次派人去琉球
元朝:設澎湖巡檢司
清朝:鄭成功收復台灣、清正式設台灣府、《馬關條約》日本佔台灣、1945年日本歸還台灣
民國:1949年國民黨播遷來台灣
⑩ 用史實說明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早在三國時期,吳國孫權就派將軍工溫率萬人船隊到夷州(今台灣),加強了大陸與夷州的聯系;
隋朝煬帝三次派人去琉球(今台灣);
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加強對台灣和澎湖的管轄,並每年從那裡徵收鹽稅;
1661年至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台灣;
1683年清軍進入台灣,第二年,清政府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
以上史實說明,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拓展資料:
台灣(Taiwan),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7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由於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氣候之交界,自然景觀與生態資源豐富。人口約2350萬,逾7成集中於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為中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
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南宋澎湖屬福建路; 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 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佔;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 1885年建省; 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 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台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台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 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於1990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之列。 台灣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全球領先。
台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原住民族的南島文化亦有影響, 近現代又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