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著名女性事跡
中國古代傑出女性代表
一代女皇武則天
唐高宗李治皇後,後為周則天皇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24—705年)。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
武氏自立為皇後之後,開始參預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683 年,高宗死,李顯繼位為中宗,尊武氏為皇太後,由太後臨朝稱制。翌年,廢李顯為廬陵王,立李旦為睿宗,武太後掌實權。690 年,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武則天稱帝後,大開科舉,破格用人;獎勵農桑,發展經濟;知人善任,容人納諫。在她掌理朝政近半個世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為後來「開元盛世」打下基礎。
705 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年老病危,擁立中宗復位,尊武氏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後。」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聖」之一。
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全唐詩》等錄有其詩58首,多為廟堂祭奠之作,然也間有記游抒情詩篇,其《如意娘》詩雲: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作為女皇的武則天,是一個鐵腕人物,給人留下女中須眉的印象,然作為女人,也有情意纏綿,柔情若水的一面,於此詩可見。
據《新唐書•藝文志》錄有武則天《垂拱集》一百卷,《金輪集》十務已佚。令人輯有《武則天集》行於世。
民族團結的象徵王昭君
王昭君原名王嬙(約公元前53-?),字昭君,西漢南郡(今湖北省興山縣高陽鎮)人,與西施、貂嬋、楊貴妃並稱我國四大美女。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春(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於入漢親覲元帝,要求「婿漢氏以自親」。為維護民族團結,王照君毅然「出塞」。入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即皇後),從此漢匈兩族和睦相處,「數世不見烽火之警,人民熾盛,牛羊遍野」。董必武有詩贊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容各攄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
多才多藝的女詩人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據《後漢書•董祀妻傳》,蔡文姬為陳留郡國(今河南)人,漢末著名才女,史書說她「博學而有才辨,又妙於音律。」著有《悲憤詩》、《胡笳十八拍》等。
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牆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餘,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
蔡文姬16歲時嫁給衛仲道,衛家當時是河東世族,衛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學子,夫婦兩人恩愛非常,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獻帝興平年間,時值天下動亂,四處交兵,蔡文姬被南匈奴所擄,沒入左賢王名下,在匈奴十二年,生二子。
父親蔡邕是曹操的摯友,著名學者。曹操出於對故人蔡邕的憐惜與懷念,乃遣使者以金璧將蔡文姬從匈奴贖回國中,讓她整理蔡邕所遺書籍四百餘篇,為中國文化的傳播作出了貢獻。這就是我國歷史上被盛傳為佳話的「文姬歸漢」的故事。
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已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再嫁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悲憤詩》載於《漢書》,詩傾述戰亂之苦及歸漢時母子別離之慘,哀怨激憤,感人至深。
傑出女詞人李清照
在中國的文學史上,宋詞是文學創作的一個顛峰,它上接唐詩,下衍元曲,堪作中國韻文的三大典範。在宋詞的創作上,能夠獨樹一幟的,首推傑出詞人李清照。
李清照一生,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四庫全書》提要有這樣的評價,「李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乃抗軼周、柳,雖篇佚無多,固不能不寶而存之,為詞家一大也。」李清照,(1084-約1151)號易安居士,濟南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流。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十七歲左右的李清照就才華橫溢,所作的詩、詞借古諷今,切中時弊。
金兵入據中原,宋高宗偏安一隅,把北方大片國土讓給金朝,在流寓南方途中,明誠病死。她境遇孤苦,隨難民隊伍漂泊於杭州、紹興、金華等地直到去逝。
此間,所作詞,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大玉兒--皇太極之妃,順治之母。孝庄皇後是我國古代—位賢良卓識、才華出眾、功垂青史的傑出女政治家。她在民族矛盾及滿洲貴族內部斗爭十分復雜的形勢下,先後擁立兩位小皇帝(六歲的兒子福臨、八歲的孫兒玄燁)登基繼位;協助三朝(皇太極、順治、康熙)皇帝統理朝綱,在奠定和發展大清江山的恢弘偉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宋美玲--蔣介石妻,宋美齡,在歷史的風雲際會中光芒四射。她有與生俱來的聰明、美麗與手腕,加上孔宋家族的強力支援與美國背景,使她在權力、財力與魅力的交織中,成為中國近代百年史上最有爭議與影響的女人
外國女性:
國際勞動婦女運動之母 克拉拉·蔡特金
原子能時代的奠基者 居里夫人
美神眷顧的舞者 伊莎多拉·鄧肯
舉世聞名的盲聾啞女作家 海倫·凱勒
傑出的小說大師 弗吉尼婭·伍爾夫
時裝女皇 可可·夏奈爾
科學奇才 巴巴拉·麥克林托克
女性聖經的作者 西蒙娜·德·波伏娃
印度之鷹 甘地夫人
政壇鐵娘子 撒切爾夫人
『貳』 國外女性歷史人物有哪些
1、佔西女王(Rani of Jhansi),又譯詹西女王、章西女王。名拉克希米芭伊,印度民族女英雄。1853年章西王公去世後,因無子嗣,以養子監護人身分登基。不久公國被英國兼並。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後,於5月在章西發動起義響應,驅趕英國侵略者。她的堅定和勇敢,使其成為印度民族大起義中最受愛戴的領導人。1858年6月章西淪陷後撤至印度北部的瓜廖爾繼續戰斗,6月18日在城郊的保衛戰中,遭遇英軍羅斯將軍的第8輕騎兵團,孤軍奮戰,身被數刀,被抬出戰場後,傷重不治。犧牲時年僅23歲,被稱為印度的聖女貞德。
2、聖女貞德,是法國的軍事家,天主教聖人,法國人民心中的自由女神。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也是歷史上唯一能在17歲時就指揮國家大軍並取得勝利的少女。
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為法國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後為勃艮第公國所俘,不久被英格蘭人以重金購去,被英格蘭當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誣陷為異端和女巫,並判處以火刑。年僅十九歲。
3、伊麗莎白一世(英文: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名叫伊麗莎白·都鐸,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主,英格蘭與愛爾蘭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她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兒。
1558年11月,伊麗莎白的同父異母姐姐瑪麗一世去世,伊麗莎白繼承王位。1559年1月15日,伊麗莎白正式加冕成為英格蘭的女王。
伊麗莎白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諸如莎士比亞、弗朗西斯·培根這樣的著名人物。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間開始確立。
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在英國歷史上在位時被稱為「黃金時代」。
伊麗莎白一世於1603年3月24日在里士滿王宮去世,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也被稱為「榮光女王」、「英明女王」。
4、維多利亞女王,(1819.5.24—1901.1.22) 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在位時間長達64年。她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的64年期間(1837-1901年)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統治時期,英國歷史上稱為「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加大侵略擴張力度,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和佔領了無數殖民地。她在位的60餘年正值英國自由資本主義由方興未艾到鼎盛、進而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時期,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君主立憲製得到充分發展,使維多利亞女王成了英國和平與繁榮的象徵。
5、葉卡捷琳娜二世,俄羅斯帝國女皇,也是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稱為大帝的女沙皇,1762年至1796年在位。是德國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公爵的女兒。1744年被挑選為皇位繼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與彼得結婚並皈依東正教,改名葉卡捷琳娜。1762年率領禁衛軍發動政變而即位。
1767年召集新法典起草委員會會議,宣布女皇的訓令,主張開明專制、嚴厲的法治主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她雖然想改善農奴制度,但是因貴族的反對而沒有成功。此外她還修改地方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貴族勢力得到加強,農民和農奴的生存狀況更加惡化。1773年至1775年發生普加喬夫起義。
對外政策方面,三次瓜分波蘭,對土耳其作戰取得黑海沿岸地區,並吞並了克里米亞汗國。寵臣和情人波將金去世後,她的以南進重建拜占廷帝國為目標的南進政策受挫。
這個時期的俄羅斯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葉卡捷琳娜被尊稱為「大帝」,即俄羅斯帝國歷史上兩位大帝之一。
6、撒切爾夫人,英國保守黨政治家,首相(1979~1991)。1925年10月13日生於英格蘭肯特郡的格蘭瑟姆。畢業於牛津大學索默維爾女子學院,先後獲牛津大學理學士、文科碩士學位,並任該校保守黨協會主席。1954年獲稅務律師資格。1959年當選為保守黨下院議員。1961~1964年任麥克米倫政府年金和國民保險部議會秘書。1965~1969年先後任保守黨住房與土地事務發言人,運輸事務發言人,教育事務發言人,燃料與動力事務發言人等。1970年保守黨上台,在希思內閣中任教育和科學大臣。1975年當選為保守黨領袖,1979年出任英國首相。1983年6月,1987年6月兩次連任。她既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英國20世紀內任職時間最長的政府首腦。在職期間,撒切爾夫人對內推行以抑制通貨膨脹為首要目的的貨幣主義政策,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對外鞏固和發展英美特殊關系,重視西歐防務體系的加強,她的各項政策被稱為撒切爾主義。1990年11月,因堅持反對歐洲一體化與閣員們產生分歧,失去內閣支持。1991年4月正式去職,由梅傑接任。後以男爵身分進入議會上院。
撒切爾夫人堅持反共、反社會主義的立場,主張對前蘇聯採取強硬態度,自稱她是最早發現戈爾巴喬夫是一個「西方可以同他打交道的人」。她重視和中國發展關系,曾於1977、1982、1984和1991年訪華。1984年12 月在北京與中國政府簽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中英兩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7、弗洛倫斯·南丁格爾,(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出生在義大利的一個優裕家庭,因在克里米亞進行護理而聞名。她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女護士,開創了護理事業。「5.12"國際護士節設立在南丁格爾的生日這一天,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
『叄』 世界歷史上最美的女人有哪些
奧黛麗赫本被人們稱為永恆天使、凡間的精靈、優雅的公主、千年難覓的瑰寶、史上最美的內女人。擁有無數頭銜和容稱號的她,不但美貌,而且人品極佳。
晚年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親善大使,為關心婦女兒童而奔波於各大洲,曾多次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款,93年辭世。一尊7英尺高的「奧黛麗精神」銅像,屹立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外面,向世界人民詮釋出「美」的真諦。
『肆』 求「世界近現代史」所涉及的女性人物介紹
葉卡捷琳娜二世
俄國女皇(1762~1796)。阿列克謝耶芙娜,原名索非亞·弗雷德里卡·奧古斯塔(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4月21日出生於德國斯特丁,1796年11月6日逝世於普希金)。在位期是1762年至1796年。原名索菲婭·弗里德里克·奧古斯特。
在俄國歷史上,葉卡捷琳娜女皇與彼得大帝齊名,這位俄國女皇,原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給俄皇彼得三世。1762年參加宮廷政變,登上皇位。她對外兩次同土耳其作戰,三次參加瓜分波蘭,把克里木汗國並入俄國,打通黑海出海口
她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俄羅斯帝國。她的政績卓越,一段段令人目不暇接的情史更成為一代代史學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葉卡捷琳娜女皇,德國人,14歲隨母親來到俄國,在一場政治婚姻中嫁給了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的外甥彼得,並皈依俄國東正教,成為俄國王位的繼承人。
當葉卡捷琳娜與其母的馬車賓士在東歐平原的驛道上時,可能對未來充滿了期望,當從小熟悉宮廷傾軋的她,對未來將要面對的復雜的宮廷生活顯然也有足夠的心理准備。到莫斯科之後,葉卡捷琳娜很快就被定為皇儲的配偶,但接下來的18年對她來說並不輕松。葉麗薩維塔女皇對她時冷時熱,使她更加痛苦的是她的丈夫彼得是個身體嬴弱,意志薄弱而又怪戾的人,寵愛自己的情婦,經常羞辱葉卡捷琳娜。在這期間,葉卡捷琳娜自稱「無時沒有書本,無時沒有痛苦,但永遠沒有快樂」,在書本中積累知識,同時偷偷組織了一個小團體,以她的情夫格里哥利••奧爾洛夫五兄弟為首的近衛軍青年軍官,成為支持她的鐵腕力量。 1762年,彼得三世被殺,葉卡捷琳娜迅速登上俄國女沙皇的寶座,自此大刀闊斧,力行革新,掌控與操縱這個以男性為主的世界達三十多年之久。因治國有方、功績顯赫,其才幹與名氣聞名海內外,成為俄國人心目中僅次於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稱為「葉卡捷琳娜女皇」。
1762年,女皇葉麗薩維塔去世,正在懷孕的葉卡捷琳娜不敢輕舉妄動,眼睜睜地看著她的丈夫兼死敵彼得登上了皇位,成為沙皇彼得三世。彼得三世上台之後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行動,終於將自己逼上了絕路。他下令在「七年戰爭」中形勢大好,勝利在望的俄羅斯軍隊停止戰斗,退出所佔的普魯士土地,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簽訂和約,只因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還准備「親自率領一部分軍隊,聽從腓特烈二世的指揮」。在國內,他要俄羅斯人改信路德教,宣布信東正教的人為異教徒,沒收東正教會的財產。結果,自然是人心思變。在奧爾洛夫兄弟和哥薩克首領拉祖莫夫斯基的幫助下,葉卡捷琳娜發動政變,成功奪取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幾天後,彼得三世神秘死亡。經過18年的忍辱負重,葉卡捷琳娜終於等來了這一天,成為世界上幅員最大帝國的主人。
1729年5月2日生於奧得河畔的什切青市(今波蘭境內),1796年11月17日猝死於皇村(今普希金市)。父親是德意志安霍爾特-策爾布斯特王族的職業軍官,母親是德意志霍爾施坦戈多普王族的公主。1745年8月,同俄國皇位繼承人彼得大公,即後來的彼得三世結婚,改名為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夫娜。彼得三世執行親普魯士方針,損害俄國利益,引起了貴族的不滿。1762年7月9日,葉卡捷琳娜發動宮廷政變,處死了彼得三世,登上了皇位。
葉卡捷琳娜二世在對內政策方面,力圖加強貴族官僚的國家機器,擴大貴族特權,維護和發展農奴制。60年代,自詡「開明君主」,實行開明專制,同伏爾泰、狄德羅等西歐啟蒙思想家保持通信聯系。1767年,她召開了新法典編纂委員會,並為這個委員會寫了《聖諭》,標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鎮壓普加喬夫起義後,轉向公開的反動統治。1775年,頒布「全俄帝國各省管理體制敕令」,加強了貴族在各地的權力。在被征服的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強制的俄羅斯化政策。1785年頒布《御賜貴族特權詔書》和《御賜城市特權詔書》,使貴族成為社會上的特權階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民的經濟政治地位。在位期間,她將農奴制度強加給烏克蘭人;賜給貴族以大批土地和農奴;先後頒布地主有權放逐農民,農民必須服從地主的詔書,使農奴制度發展到頂點。
在對外政策方面,為實現其奪取世界霸權的計劃,對土耳其發動了兩次戰爭(1768~1779、1787~1791),打通了黑海口,侵佔克里木半島在內的黑海北岸廣大地區。1788~1790年同瑞典進行了戰爭。夥同普魯士、奧地利,於1772、1793和1795年3次瓜分波蘭。侵佔了立陶宛、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的大部分土地,置喬治亞為保護國,俄國版圖由此擴大了67萬平方千米。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力圖組織反法聯盟,積極參與歐洲君主國鎮壓法國革命,在俄國歷史上開創了干涉歐洲革命的先例,使俄國成為歐洲憲兵。
在波蘭問題上,葉卡捷琳娜採用循序漸進的策略,首先在1763年操縱波蘭選王會議,將她的情夫波尼亞托夫斯基扶上波蘭王位。1772年,俄國與普魯士、奧地利第一次瓜分波蘭,得到了白俄羅斯和拉脫維亞的一部分。波蘭愛國人士進行了滅亡前的反抗,1791年,愛國黨通過了《五三憲法》,宣布廢除自由選王制和自由否決權,結果遭到俄普兩國的聯合打壓,葉卡捷琳娜的軍隊攻佔華沙,宣布《五三憲法》無效,並與普魯士一起簽訂了第二次瓜分波蘭的協議,得到西烏克蘭、白俄羅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在1793年波蘭的最後一次議會上,在葉卡捷琳娜軍隊的刺刀下,以「沉默表示同意」的形式通過了這個被宰割的協約。葉卡捷琳娜本來可能想為她的情夫保留一個傀儡王國,但1794年波蘭救亡起義風起雲涌,在聯合普奧兩國鎮壓了波蘭起義後,為免夜長夢多,決定第三次瓜分波蘭,使這個國家徹底從地圖上消失。三次瓜分波蘭,貪婪的北極熊共分得46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彼得大帝在位時期沒能完成打通黑海出海口的願望,土耳其始終是沙俄的頭號假想敵。但葉卡捷琳娜時代對土耳其的戰爭進行得出人意料的順利。1768年,在俄國挑逗下,土耳其對俄宣戰,本來被認為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卻呈現出俄國一邊倒的優勢,在多瑙河、克里木、高加索和愛琴海四條戰線大獲全勝,在1774年的和約中,土耳其除了割地賠款之外,還被迫承認克里木汗國獨立(後為俄國吞並),並承認俄國商船可以自由出入黑海的出海口。
土耳其自然不肯善罷甘休,雙方都在備戰。1787年兩國戰爭再次爆發。這一次,俄軍在蘇沃洛夫(此君後來在與拿破崙的戰爭中還要大顯身手)率領下贏得更加徹底,著名的伊茲梅爾一戰中殲敵2萬多。土耳其再次以失敗者的身份簽訂和約,割讓南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間的土地,並承認克里木納入俄國版圖。曾經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淪為任人宰割的西亞病夫過程中,葉卡捷琳娜是最大的催化劑。
在第二次俄土戰爭中還有個小插曲,瑞典「演員國王」古斯塔夫想乘機偷襲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結果大敗而歸。瑞典、波蘭和土耳其一直是俄國在歐洲擴張的三個主要對象,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取得全勝。
望著大大擴張了的俄國版圖,葉卡捷琳娜豪情萬丈地說:「假如我能夠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
葉卡捷琳娜早年曾讀過許多西歐啟蒙思想家的作品,在流行「開明專制」的時代,她也使自己成為這一時髦的追逐者,即位之後與伏爾泰有過密切的書信聯系,還曾資助過狄德羅。她興辦各類學校,提倡文學創作,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採取鼓勵的政策,取消對貿易的限制等,但在沙皇這個專制主義寶座上坐熱之後,她的思想逐漸改變了。
1773年由假扮沙皇彼得三世的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起義,雖然持續了一年多就被鎮壓了下去,而且未佔領過戰略意義重要的大城市,但還是使女皇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她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如改「省,州,縣」三級制為「省,縣」二級制,並給予貴族更多更大的權力,1787 年頒布的《俄國貴族、自由和特權詔書》是集中體現,她也因此被稱為「貴族女皇」。對此,雖然短期內有利於鞏固統治,但從長期來看加劇了貴族農奴主和農奴兩個階級的矛盾對立,農奴所受的剝削和壓迫進一步加深。農奴制一直是俄國社會的一大痼疾,葉卡捷琳娜二世加劇了它並將這個棘手的難題推給她的後代去解決。
葉卡捷琳娜二世事個成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她在位34年,是俄國農奴制度的黃金時代,此間俄羅斯國家的土地面積擴大了67萬平方公里,打開了通向黑海和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擊敗了俄國的老牌敵人土耳其和瑞典,還和普魯士和奧地利一起瓜分了波蘭,從而得到波蘭46%以上的土地。但這並不能說明女皇本人是個戰爭狂人。事實上,她贊助和支持俄國藝術的發展,反對愚昧和落後,比西歐任何一位君主都更慷慨的資助哲學家和藝術家。伏爾泰形容她是歐洲上空最耀眼的明星。另外,女皇還在狄德羅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對他施以援手。哲學家窘迫到不得不變賣自己的大量藏書來獲得生活費的時候,女皇資助了他幾十萬盧布買下了他所有的藏書,只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在狄德羅去世之前不要讓他和他的書分開,因為「這是一件最痛苦不過的事」。
在日常生活方面,女皇也十分有規律,而且待人和善。幾乎所有伺候過她的內命婦都對她的人品交口稱贊。葉卡捷琳娜有一位外國廚師,他做的飯菜並不適合女皇的胃口,但女皇不忍心辭退他,因此忍受了好長時間他的飯菜。某晚她到大廳找人幫她送信,結果發現侍從們正在大廳打牌,結果她吩咐其中一個去送信,然後自己坐下來繼續打。
女皇的身體一向不錯,但她豐富的夜生活很可能消耗了她太多的體力(俄羅斯的這種宮廷風俗在歐洲各國早就遍地開花,盡人皆知了),1796年11月初的一天,女皇像往常一樣享用了五分之一斤的咖啡豆煮出來的濃咖啡之後獨自到換衣間去更衣。很長時間之後,宮女打開大門,發現女皇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她中風了。
1796年11月6日,葉卡捷琳娜在極度痛苦中結束了她輝煌的一生。她死前吩咐把一份詔書藏在首飾盒中,這份詔書很可能寫著她死後王位的歸屬(那自然是亞歷山大了),但這份遺詔被隨即趕來的保羅大公燒毀。後者成了俄國的新皇帝。
1801年,不得人心的保羅一世被刺殺,亞歷山大大公繼位,就是號稱「北方的斯芬克斯」的亞歷山大一世。看來,女皇的最後一個寓言也實現了。
『伍』 世界歷史上最厲害的三位女性君主分別是誰
我們都知道,女性的地位在古代非常低下,在同一時間的各個地方也都是如此,遠遠不及男性地位,但是還是有寥寥無幾的女性當上君主,令人不得不欽佩,那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這個精明的女性吧。
她是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國王孟昶的寵妃。她會吟詩作賦,貌美如花。趙匡胤被他弟弟害死之後,趙光義就成功上位,花蕊夫人在宋太祖的收藏的一幅畫像中發現了端倪,這畫畫的是送子神仙張仙的畫像,花蕊夫人便預言宋太祖的死亡。太祖當時不願相信,但是這一切都成的現實,我們不得不佩服花蕊夫人敏銳的洞察力。
『陸』 列舉中外歷史上傑出的女性人物並簡述其事跡(中外各兩位)
宋慶齡(1893~1981)1893年1月27日,誕生在上海一個牧師兼實業家的家庭。她的父親作為孫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少年時代,她即負笈異域,在美國接受了「歐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義的洗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專制統治,使她對祖國的獨立、自由、民主和富強滿懷憧憬。父親源源寄來的書信與剪報資料,在她的心中與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架起了橋梁。然而,共和國在搖籃中被扼殺,革命的大潮已經消退,宋慶齡學成歸國改革和建設祖國的抱負無由施展。她徑直到流亡的革命黨人集中的東京,不久即擔任了孫中山的助手,開始了她長達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慶齡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定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以堅定的步伐毫不猶豫地跟隨孫中山踏上捍衛共和制度的艱苦鬥爭歷程。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奮斗、救中國」的囑託交給了宋慶齡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慶齡出訪蘇聯,以後旅居歐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大國,研讀了馬克思的著作,與流亡歐洲的許多中國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國革命的核心問題--土地和農民問題,思想上有了質的飛躍。
當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不斷擴大,民族矛盾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的時候,宋慶齡迅速作出科學的判斷和正確的決策,認為「國難當頭、應該盡棄前嫌。必須舉國上下團結一致,抵抗日本,爭取最後勝利。」她關於全國團結抗戰的思想,與克服了「左」傾教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方針是相一致的。她並且為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搭橋鋪路,起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宋慶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宋慶齡長期承擔了大量的國務活動。與此同時,她把許多精力投入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衛生與福利事業中。之後她一直擔任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和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主席職務。1950年,她被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1952年,被選為亞洲及太平洋聯絡委員會主席。
1954年9月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59年4月7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她再次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她再次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78年2月第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任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80年8月3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擔任大會執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慶齡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惡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慶齡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1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榮譽稱號。1981年5月29日20時18分病逝於北京。
《居里夫人傳》一書回顧了居里夫人這位影響過世界進程的偉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質、她的工作精神、她的處事態度。作者艾芙·居里向讀者詳介了她的母親除了在科學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外,她還用自己一生為人處世的崇高行為給女兒樹立榜樣,對女兒的教育也有許多獨特的做法。讀完這部書,相信居里夫人對困苦和災難的忍耐和工作精神都會催我們奮發,她的處事態度更可以盪滌我們的心靈。
居里夫人是一位真正的科學家,一切榮譽、金錢、災難都在她科學之光的照耀下盪然無存。艾芙·居里說自己的母親:"她終生拒絕財富,對於榮譽,也漠然視之。她生性嚴於律己,而且不露鋒芒,因此,她始終不可能採取任何一種沽名釣譽的態度,既不表示親昵,也不假裝和藹,不肯故示端嚴,也不肯矯飾謙遜。她根本不懂得顯聲揚名。瑪麗·居里與生俱來的品質是:堅定不移的性格,智力方面鍥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貢獻一切而不知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犧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驕傲,災禍不能屈的非常純潔的靈魂。她的這一切,比她的工作或豐富多彩的生活更為難能可貴。"
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所以能取得,不僅僅是靠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像的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於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愛因斯坦
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教育家。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莎莉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莎莉文的幫助下就讀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女子學校,又入劍橋的拉德克史利夫學院,190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第一本書《我生命的故事》,敘述她如何戰勝病殘,不僅給盲人而且給成千上萬的正常人帶來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後她為許多雜志撰寫文章,還寫了幾部自傳性小說,《我所生活的世界》《從黑暗中出來》《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後的生活》和《願我們充滿信心》,在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與寂靜並不存在,她自己也是個有理智的人。1936年莎莉文逝世,波麗•湯普遜接替,也成了她的親密朋友。凱勒後來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她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和聾啞人的教育籌集資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國公民最高的榮譽——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又被選為世界十名傑出婦女之一。著名的傳記作家范懷布魯克斯為她寫了傳記。
『柒』 古今中外女性名人
有:武則天,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居里夫人、花木蘭、李清照等。
1、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尊號「天後」,與高宗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所以使得賢才輩出。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後,為其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其後累謚為「則天順聖皇後」。
2、弗洛倫斯·南丁格爾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英語: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英國護士和統計學家,出生於義大利的一個英國上流社會的家庭。在德國學習護理後,曾往倫敦的醫院工作。於1853年成為倫敦慈善醫院的護士長。
克里米亞戰爭時,她極力向英國軍方爭取在戰地開設醫院,為士兵提供醫療護理。她分析過堆積如山的軍事檔案,指出在克里米亞戰役中,英軍死亡的原因是在戰場外感染疾病,及在戰場上受傷後沒有適當的護理而傷重致死,真正死在戰場上的人反而不多。
她更用了圓形圖以說明這些資料。南丁格爾於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護士到克里米亞野戰醫院工作。成為該院的護士長,被稱為「克里米亞的天使」又稱「提燈天使」。
由於南丁格爾的努力,讓昔日地位低微的護士,於社會地位與形象都大為提高,成為崇高的象徵。「南丁格爾」也成為護士精神的代名詞。
她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女護士,開創了護理事業。「5.12"國際護士節設立在南丁格爾的生日這一天,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
3、居里夫人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於華沙,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1903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
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里夫人於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
4、花木蘭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花木蘭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5、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捌』 世界歷史女名人,中國及外國
李清照、武則天、花木蘭、居里夫人、伊麗莎白一世。
1、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
2、武則天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賢才輩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3、花木蘭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花木蘭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4、居里夫人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於華沙,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1903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里夫人於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
5、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英文: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名叫伊麗莎白·都鐸,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主,英格蘭與愛爾蘭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她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兒。
1558年11月,伊麗莎白的同父異母姐姐瑪麗一世去世,伊麗莎白繼承王位。1559年1月15日,伊麗莎白正式加冕成為英格蘭的女王。
『玖』 近代歷史人物 女性
秋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閨瑾,字璇卿,號旦吾,乳名玉姑,東渡後改名瑾,字(或作別號)競雄,自稱「鑒湖女俠」,筆名鞦韆、漢俠女兒,曾用筆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生於福建廈門。秋瑾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曾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她積極投身革命,先後參加過 三合會、光復會、同盟會等革命組織,聯絡會黨計劃響應萍瀏醴起義未果。1907年,她與徐錫麟等組織光復軍,擬於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事泄被捕。同年7月15日,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
趙一曼
「紅槍白馬女政委」趙一曼(1905年10月25日-1936年8月2日),原名李坤泰,學名李淑寧,又名李一超,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1926年進入宜賓市女子中學(現宜賓市二中)讀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
宋慶齡(1893~1981)
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她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斗,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衛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而殫精竭力,鞠躬盡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受到中國人民、海外華人華僑的景仰和愛戴,也贏得國際友人的贊譽和熱愛,並享有崇高的威望。
宋美齡
宋美齡,1897年3月5日出生於中國上海,廣東文昌縣人(今海南省),與宋藹齡、宋慶齡並稱為宋氏三姐妹,父親為富商宋嘉澍。宋美齡是蔣介石的第四任妻子,中華民國時期的第一夫人,憑借孔宋家族的強力支援與美國留學背景,活躍於政治、外交等領域,對近代中國歷史與中美關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美齡晚年長期定居美國,於北京時間2003年10月24日在美國逝世,享年106歲。
江姐
江姐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愛稱,曾用名江志煒,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鎮江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婚後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行工作。1948年,彭詠梧在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任上戰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於重慶軍統渣滓洞監獄,受盡酷刑仍堅不吐實,1949年11月14日被敵人殺害並毀屍滅跡。
張愛玲
中國現代作家,本名張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張愛玲結識作家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
林徽因
林徽因,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她的文學著作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僅51歲。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裡有三個男人,一個是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志摩,一個是學界泰斗、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岳霖。
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籍貫福建福州長樂橫嶺村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被稱為「世紀老人」。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
『拾』 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女性
1、武則天
武則天,自名武曌,並州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武後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
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2、紫式部
紫式部,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源氏物語》,作品描寫人物心理細膩,文字典雅,情節曲折,被認為是世界最早的長篇小說,對往後日本文學之影響極大。另著《紫式部日記》,成書於公元1010年秋。
紫式部創造的《源氏物語》開啟了日本文學的「物哀」時代,並影響了包括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宮崎駿在內的大批的日本作家等各個領域的藝術家,其以「真實」為基礎的「物哀」精神更是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繼承和發揚,並對日本文化造成了深厚的影響,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
3、弗洛倫斯·南丁格爾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女護士,開創了護理事業。「5.12"國際護士節設立在南丁格爾的生日這一天,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
由於南丁格爾的努力,讓昔日地位低微的護士,於社會地位與形象都大為提高,成為崇高的象徵。「南丁格爾」也成為護士精神的代名詞。
4、亞歷山德拉·柯倫泰
亞歷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柯倫泰是俄國共產主義革命者,她的名字代表著20世紀20年代被擊敗的革命理想主義的精神。她是「杯水主義」的倡導者,被西方的女權主義者奉為先驅。她是最早正式擔任駐外公使的女性之一。
她的作品以表現性解放為主題,她本人對待性關系也持自由的觀點,是「一杯水主義」的倡導者,因而在蘇聯受到正統批評界的攻擊,1927年以後,她的小說便不再出版。有意思的是,她的書在蘇聯成為禁書以後,在中國卻大行其道,流行一時。
5、英迪拉·甘地
英迪拉·普里雅達希尼·甘地,印度政治家,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女兒、是印度現代最為著名及存有爭論的政治人物之一。
她一方面為印度在冷戰時期的發展作出了不少的貢獻,但另一方面亦因政治管理上的方針而令其政績上蒙上陰影。因其領導印度的十六年間的政治方針相當硬朗、立場堅定,故後人亦稱其為「印度鐵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