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起義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起義

發布時間:2021-03-03 08:08:44

中國歷史上所有的農民起義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的20位農民起義領袖及其下場
1 陳勝、吳廣(為部下所殺)
2 王匡、王鳳(綠林軍,為內部劉玄所敗,投入赤眉軍)
3 樊崇(赤眉軍,敗於劉秀軍,失敗投降被殺)
4 張角(病死)
5 張魯(敗於東漢丞相曹操,投降,被封為列侯)
6 孫恩(敗於東晉劉裕,投海自殺)
7 盧循(敗於東晉軍隊,投水自殺)
8 葛榮(敗於北魏天柱大將軍爾朱榮,被俘就義)
9 竇建德(敗於唐天策上將李世民,被俘就義)
10 黃巢(敗於沙陀王李克用與叛徒朱溫,自殺)
11 王小波(戰死)、李順(敗於北宋西川招安使宦官王繼恩,失敗後不知所終)
12 方臘(敗於北宋宦官童貫,被俘就義)
13 楊幺(敗於南宋清遠軍節度使岳飛,被俘就義)
14 朱元璋(成功!明王朝太祖皇帝,開二百七十六年基業)
15 李自成(敗於清攝政王多爾袞,失敗後不知所終、一說被殺)
16 張獻忠(敗於清肅親王豪格,中箭身亡)
17 洪秀全(敗於清兩江總督曾國藩,病逝)
三位女性首領
1 陳碩真,唐高宗時農民起義領袖,自稱「文佳皇帝」,敗於揚州都督府長史房仁裕、婺州刺史崔義玄,被殺。
2 唐賽兒,明成祖時白蓮教起義首領,兵敗後詐降突圍,襲殺明都指揮僉事副總兵劉忠,其後下落不明。
3 王聰兒,清嘉靖時期白蓮教大起義八路兵馬總指揮,於鄖西卸花坡戰敗,跳崖自盡。 中國歷朝歷代基本都有農民起義,多不勝數,比較著名的有:
東漢末 黃巾
唐末 黃巢
元末 朱元璋
明末 李自成
清末 太平天國 黃巾起義(張角)
隋末農民起義(王薄,翟讓,李密)
唐末農民起義(王仙芝,黃粟)
元末農民起義(韓山童,劉福通)
明末農民起義(李自成,張獻忠)

❷ 歷史上有那些著名的起義

中國:
秦末農民起復義
西漢末年制農民起義
東漢黃巾軍起義
西晉末年流民起義
東晉農民起義
北魏北方各族人民大起義
隋末農民起義
唐朝——黃巢起義
北宋——王小波——方臘——宋江
元朝——劉福通韓山童 朱元璋
明朝末年農民起義
清朝——苗民起義——白蓮教起義——小刀會起義——天地會起義——捻軍起義——太平天國革命運動
世界:
法國里昂工人反對資本主義剝削壓迫的兩次武裝起義
英國的憲章運動
普魯士王國所屬西里西亞紡織工人的起義
第一次西西里奴隸起義
斯巴達克起義
高麗賤民起義
扎克雷起義
瓦特·泰勒起義
德國農民起義
巴布教徒起義
印度民族大起義
蘇丹馬赫迪起義
朝鮮三一起義
反對莫卧兒帝國的起義印度尼西亞反荷民族起義

❸ 中國歷史上所有的農民起義

中國歷史上的位農民起義領袖及其下場
1 陳勝、吳廣(為部下所殺)
2 王匡、王鳳(綠林軍,為內部劉玄所敗,投入赤眉軍)
3 樊崇(赤眉軍,敗於劉秀軍,失敗投降被殺)
4 張角(病死)
5 張魯(敗於東漢丞相曹操,投降,被封為列侯)
6 孫恩(敗於東晉劉裕,投海自殺)
7 盧循(敗於東晉軍隊,投水自殺)
8 葛榮(敗於北魏天柱大將軍爾朱榮,被俘就義)
9 竇建德(敗於唐天策上將李世民,被俘就義)
10 黃巢(敗於沙陀王李克用與叛徒朱溫,自殺)
11 王小波(戰死)、李順(敗於北宋西川招安使宦官王繼恩,失敗後不知所終)
12 方臘(敗於北宋宦官童貫,被俘就義)
13 楊幺(敗於南宋清遠軍節度使岳飛,被俘就義)
14 朱元璋(成功!明王朝太祖皇帝,開二百七十六年基業)
15 李自成(敗於清攝政王多爾袞,失敗後不知所終、一說被殺)
16 張獻忠(敗於清肅親王豪格,中箭身亡)
17 洪秀全(敗於清兩江總督曾國藩,病逝)
三位女性首領
1 陳碩真,唐高宗時農民起義領袖,自稱「文佳皇帝」,敗於揚州都督府長史房仁裕、婺州刺史崔義玄,被殺。
2 唐賽兒,明成祖時白蓮教起義首領,兵敗後詐降突圍,襲殺明都指揮僉事副總兵劉忠,其後下落不明。
3 王聰兒,清嘉靖時期白蓮教大起義八路兵馬總指揮,於鄖西卸花坡戰敗,跳崖自盡。 中國歷朝歷代基本都有農民起義,多不勝數,比較著名的有:
東漢末 黃巾
唐末 黃巢
元末 朱元璋
明末 李自成
清末 太平天國 黃巾起義(張角)
隋末農民起義(王薄,翟讓,李密)
唐末農民起義(王仙芝,黃粟)
元末農民起義(韓山童,劉福通)
明末農民起義(李自成,張獻忠)

❹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起義人都有哪些啊

陳勝的斬白蛇起義,劉邦的赤帝子起義,朱元璋的起義,這些都是一個平民的起義。

❺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成功的人民起義 中國歷史上所有起義

我國古代的人民起義大小共3000多次,其中,比較著名的有:

  1. 劉邦起義: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出身的皇帝,劉邦所領導的起義軍雖然奪取到了天下,但是這支義軍在軍事實力上遠遠低於項羽的軍隊,其影響力又低於陳勝吳廣。但是畢竟是奪取了天下,所以仍然可算得上是非常有實力和影響力的。劉邦的起義,更多是體現了劉邦的個人魅力和他的雄才偉略,從斬白蛇起兵到攻克咸陽再到垓下之戰,最後登上帝位,無不體現了劉邦的才華和能力。

    2.紅巾軍起義:

    元末的紅巾軍起義推翻了強大元朝,結束了蒙古人在中原的統治,出身卑賤的朱元璋得到了天下,確實體現了朱元璋的才能。紅巾軍起義最初是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的,後來有湖北的徐壽輝和彭瑩玉,布王三和孟海馬,江蘇的趙君用和芝麻李,安徽的郭子興等相繼加入。紅巾軍起義席捲全國,影響力非常大,後來朱元璋統一了這些起義軍,攻克了大都,趕走了蒙古人,建立了大明朝。

    3.毛澤東的秋收起義

    趕跑了蔣介石,奪取了政權.

--------------------------------------------------------------------------------------------

中國歷史上還有其他的一些起義(分朝代來講):

秦朝

秦末農民起義

①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攻佔陳縣,陳勝自立為王,建立張楚政權。

②劉邦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8月沛縣(今屬江蘇)

③公元前207年,項羽領導德起義軍在巨鹿消滅秦主力。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德起義軍攻佔咸陽,滅秦。經四年楚漢戰爭,項羽戰敗自殺。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政權。

西漢

西漢末年農民起義:

①公元17年,王匡、王鳳在湖北綠林山起義;18年,樊崇領導赤眉軍在山東成昌大敗王莽軍。②23年,綠林軍在昆陽以八九千人擊潰號稱百萬的王莽軍。並乘勝攻入長安,推翻王莽政權。

③25年,豪強地主劉秀奪取農民勝利果實,建立了東漢政權。

東漢:

黃巾軍起義張角184年(靈帝中平元年)2月洛陽①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幾十萬農民組織成三十六「方」。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和弟子秘密約定在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時起義。由於叛徒告密,提前於當年二月起義。

起義軍多次打敗敵人進攻,不幸張角病死。在東漢官軍和各地豪強地主武裝聯合鎮壓下,經過幾個月戰斗,主力黃巾軍失敗,但各地起義軍仍堅持戰斗三十多年。在黃巾起義打擊下,東漢政權瓦解了。

②起義迅速攻佔河北許多郡縣,黃河南北和長江流域,人民紛紛起義響應。起義軍包圍洛陽,屢次打敗東漢官軍。起義軍頭包黃色頭巾,故稱「黃巾軍」。

③起義軍多次打敗敵人進攻,不幸張角病死。在東漢官軍和各地豪強地主武裝聯合鎮壓下,經過幾個月戰斗,主力黃巾軍失敗,但各地起義軍仍堅持戰斗三十多年。在黃巾起義打擊下,東漢政權瓦解了。

西晉

西晉末年流民起義李特301年(惠帝永寧元年)綿竹(今屬四川)①流民推舉巴氐人李特為首領,在四川綿竹起義,屢敗官兵,各地流民起義紛紛響應。

張昌303年(惠帝太安二年)安陸石岩山(今屬湖北安陸)②李特犧牲後,各地流民起義延續了幾十年,這些起義先後被鎮壓。但西晉統治階級也在流民起義打擊下搖搖欲墜。

東晉

東晉農民起義孫恩399年(東晉安帝隆安三年)海島①孫恩在海島領導起義,攻破上虞(今浙江上虞),殺縣令,聲勢大振。八郡農民紛紛響應。孫恩自稱征東大將軍,率起義三次渡海登陸,與東晉軍作戰,最後一次不幸失利,孫恩投海自殺。

②孫恩起義失敗後,余眾數千人由其妹夫盧循率領繼續戰斗。攻佔番禺,自稱平西將軍,建立農民政權。

盧循403年(東晉安帝元興二年)海島

③起義軍趁劉裕北伐南燕之機,分兩路北伐,打敗晉軍,直逼建康(南京西北),劉裕滅燕後,急速回援建康,後盧循為劉裕所敗,赴水而死,農民起義失敗,這次起義堅持斗爭12年,遍及東晉全境,基本上動搖了東晉統治。

南北朝北魏北方各族人民大起義破六韓拔陵523年(孝明帝正光四年)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東北)①匈奴人破六韓拔陵領導北部邊鎮軍民在沃野鎮起義,屢敗官軍。兩年後,由於寡不敵眾,起義失敗。

葛榮525年(孝明帝孝昌元年)定州左人城②525年,河北各族人民在上谷(今北京延慶)起義。528年後,逐漸集中在葛榮領導下,發展到幾十萬人,由於領導輕敵,兵力分散,起義慘遭失敗,葛榮被俘犧牲。但起義沉重打擊了鮮卑貴族,掃盪了漢族地主勢力,動搖了北魏統治,在戰斗中加深了各族人民了解,促進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隋朝

隋末農民起義王薄

翟讓

李密

竇建德

杜伏威

611年(隋煬帝大業七年)長白山(今山東章丘境內)①611年,王薄在山東長白山起義,各地響應,匯成三支:李密、翟讓的瓦崗軍;竇建德的河北起義軍和杜伏威的江淮起義軍。

②616年,瓦崗軍在滎陽大敗隋軍,第二年,佔領興洛倉,開倉散糧,擴大隊伍。

③618年3月,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殺死,隋滅亡。

④618年5月,李淵奪取農民起義勝利果實,在長安建立唐朝。

唐朝

唐末農民起義裘甫859年(宣宗大中十三年)浙東①859年,浙江裘甫領導起義,起義軍以剡縣為中心,建立農民政權,歷時8個月,起義失敗。

龐勛868年(懿宗咸通九年)桂林②868年,龐勛領導的桂林戍兵起義,隊伍發展到20萬人。勝利的形勢使龐勛驕傲起來,影響了軍心,削弱了力量,再加上唐軍三面進攻和內部將領叛變投唐,龐勛壯烈戰死,起義軍被鎮壓下去。

王仙芝875年(僖宗乾符元年)初長垣(今屬河南)③875年初,王仙芝在河南長垣起義,878年2月王仙芝兵敗被殺。

黃巢875年(僖宗乾符元年)6月冤句(今屬山東曹縣)④875年6月,黃巢率眾在冤句響應起義,起義軍採取「避實擊虛」的方針,展開流動作戰,入安徽、浙江,攻佔廣州。後又渡過長江、淮河,轉戰各地,攻佔洛陽,長安建立「大齊」國,鎮壓大貴族、大官僚。

唐僖宗逃到四川,集中殘軍和地方武裝反撲。黃巢部將投敵,884年6月,黃巢在泰山兵敗自殺,余部繼續戰斗多年後,才最後失敗。

北宋

北宋農民起義王小波993年(太宗淳化四年)春青城(四川灌縣南)①993年,王小波、李順在四川青城起義,提出「均貧富」口號;第二年,佔領成都,建立大蜀政權,控制四川部分地區,堅持斗爭到995年春,最後失敗。

李順993年(太宗淳化四年)12月青城

宋江1119年(宣和元年)梁山泊(今山東梁山)②1119年,宋江在北方領導人民起義,起義軍在河北、山東、河南一帶沉重打擊了北宋軍隊,由於北宋統治階級殘酷鎮壓,1121年夏,起義軍失敗。

方臘1120年(徽宗宣和二年)10月9日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③1120年10月,方臘在浙江睦州起義。起義連破浙江、安徽、江西一帶六州五十二縣,殺死貪官污吏。後由於糧食和武器缺乏,退到睦州青溪縣的岩洞,最後失敗。

南宋南宋農民起義鍾相、楊幺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2月17日湖南洞庭湖一帶鍾相、楊幺1130年2月在湖南洞庭湖一帶起義,提出「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建立「大楚」政權,1135年6月楊幺被俘,慘遭殺害,起義失敗。

元朝

元末農民起義劉福通

韓山童

朱元璋

1351年(順帝至正十一年)1月潁州(今安徽阜陽)①劉福通、韓山童在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帶醞釀起義。由於泄密,韓山童遇害,劉福通於1351年5月在安徽潁州起義。徐壽輝、郭子興及張士誠等起義響應。劉福通領導的起義軍,迅速發展到幾十萬人。他們因頭裹紅巾,故稱紅巾軍。1355年(至正十五年)2月,劉福通在亳州建立政權,國號「宋」。徐壽輝建立天完農民政權。各地起義軍摧毀元的地方政權,捕殺官僚地主,廢除租稅徭役,開倉救濟貧民。但在官兵和地主武裝聯合進攻下,由於起義軍缺乏統一指揮,力量分散。1363年,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失敗。

②朱元璋利用農民戰爭的力量,消滅了割據勢力,統一長江中下游,於1368年滅元朝,建立了明朝。

明朝

葛賢抗稅起義葛賢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6月初蘇州①為了抗議苛捐雜稅,在明朝後期,有幾十個城市爆發了城市人民反稅監的斗爭,這是資本主義萌芽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現象。1601年初,蘇州機工在葛賢的領導下,包圍稅署,打死稅吏,嚇得稅監逃跑。由於許多城市人民的斗爭,明政府被迫撤回全部稅監。

明末農民起義高迎祥

李自成

張獻忠

1628年(崇禎元年)陝西

安塞

蘇州

②1628年陝西北部(安塞)農民起義,各地響應,涌現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領袖。1635年,起義軍十三家七十二營的首領在河南滎陽開會。打破官兵圍剿計劃。

③1636年,高迎祥犧牲後,李自成為闖王。轉戰陝西、甘肅、四川、湖北、河南一帶。張獻忠活動於湖北、四川一帶。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口號,受到城鄉人民的擁護。1643年,在襄陽建立政權,第二年初,定國號為「大順」。

④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滅亡。不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在滿漢地主聯合鎮壓下失敗。

⑤1644年,張獻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後清兵入四川,張獻忠犧牲。李自成、張獻忠犧牲後,起義軍繼續堅持抗清二十多年。

清朝

苗民起義石柳鄧1795年(乾隆六十年)2月貴州銅仁府(今貴州銅仁縣)1795年正月,銅仁府石柳鄧首先領導苗民起義,接著各寨苗民響應。苗民起義雖然時間長,對清統治者嚴重打擊,但力量分散,缺乏統一領導,終被清政府殘酷鎮壓下去。

白蓮教起義王聰兒1796年(嘉慶元年)正月湖北荊州1796年正月,湖北荊州一帶白蓮教首先起義,附近流民紛紛響應。白蓮教起義的女英雄王聰兒被推為襄陽起義軍的首領。起義軍轉戰湖北、陝西、四川一帶。勢力發展到幾十萬人,堅持斗爭九年。清政府用了一億多兩白銀和軍費,消耗了大量兵力,才把這次起義鎮壓下去。

天理教起義林清

李文全

1813年(嘉慶十八年)河北大興縣

河南滑縣

1813年,在河南、山東、河北地區的白蓮教起義失敗後不久,又爆發了天理教起義,領導人林清、李文全,同河北、山東其他天理教首領約定在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同時起義,攻佔北京,不久起義機密泄露,起義軍與清軍戰斗,因勢力單薄,退出皇宮,起義失敗。

小刀會起義劉麗川1853年(咸豐三年)9月上海上海小刀會於1853年9月在劉麗川領導下起義,佔領上海縣及附近各縣,到1855年2月,在清軍和英法侵略武裝的聯合鎮壓下失敗。

天地會起義陳開

李文茂

1854年(咸豐四年)7月廣東佛山鎮1854年7月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開率眾在佛山起義,李文茂響應。在短短二三個月內,起義軍就攻克府、縣、州城四十餘座,並圍攻廣州城長達半年之久,使中外反動勢力十分驚恐不安。1855年6月攻下潯州府(今桂平)建立「大成」國。其後大成國起義軍攻佔府州縣城數十座,發展到數十萬人,一度控制了大半個廣西。1861年,由於兵力分散,缺乏統一領導,起義失敗。

捻軍起義張樂行1855年(咸豐五年)8月安徽蒙城雉河集捻軍是有北方農民秘密組織發展而來的,活躍在安徽、河南、山東西南和江蘇北部一帶,以破產農民、遊民等為主要成份。1853年捻黨首領會集於安徽蒙城雉河集(今渦陽)推張樂行為盟主,開始有統一的指揮領導,稱捻軍。太平天國失敗後,捻軍成為北方農民反清斗爭的主力。捻軍和太平軍余部聯合作戰,一直堅持到1868年。

苗民起義張秀眉

李文學

杜文秀

1855年(咸豐五年)

1856年(咸豐六年)

貴州

雲南哀牢山

1855年,貴州苗民在張秀眉領導下起義,漢、布依、侗等族人民紛紛參加。1856年,雲南哀牢山區彝族人民在李文學領導下起義。同年,杜文秀領導回民起義,攻克大理,建立政權。各地各族人民的反清斗爭,由於沒有統一的領導,結果在清軍殘酷鎮壓下,先後失敗。

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洪秀全1851年(咸豐元年)1月金田村(今廣西桂平境內)1843年,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1851年1月1日在金田村起義,9月佔領永安,分封諸王。1853年3月佔領南京,改為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發動北伐、西征。捻軍、小刀會起義響應,形成第一次革命高潮。

1856年9月1日楊韋事變,韋昌輝叛亂,石達開分裂,力量削弱。後期陳玉成、李秀成、洪仁?胂婢?蕉罰?861年安慶失陷。在中外反動派聯合鎮壓下,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失敗。

人民起義很難成功的原因:農民在正常情況下是在老實種地的,但是由於封建王朝的腐敗,苛捐雜稅加到農民無法承受的時候,農民兄弟就會揭竿而起了,有人帶頭,就有人學,就這樣,會出現好多的農民起義軍,開始的時候,大家各有各的地方,於是大家就殺殺地方管什麼的,但是,隨著革命形式的發展,各農民起義軍的矛盾就爆發了,於是,大家就忘記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先打一打,而最後活下來的那位,才是推翻封建王朝的人選。於是大家就為這個關榮的使命開打了,但是在大家打架的時候,封建王朝還沒有被徹底推翻,所以這個時候也是農民起義最薄弱的時候,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活到最後的農民兄弟實在太少了,不過朱元璋同志似乎就是一個,因為朱農民有著卓越的才華,有著天下第一的謀士與武將,更有遠大的革命目標和深刻的政治覺悟,的確難得,而這樣優秀的品質在農民中實在太少了,所以,農民起義很難成功,他的使命只是推翻封建王朝或推翻其統治基礎,而真真建立新王朝的任務是有很高素質的世家貴族來陳當的。

一般來說只要是推翻了原有的政權而建立了新政權的都算是成功

❻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

理論上無數次。幾乎每個朝代都有N多次。
其實上,很難定義。
陳勝吳廣是小官吏、李密是大貴族、黃巢是落第書生……朱元璋到真是農民……洪秀全同黃巢。

❼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成功了的起義事件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過,轉瞬已到今日,回首歲月長河裡歷史人物,無數名人志士響徹於耳邊。有很多的人物奮斗也是令人記憶深刻的,比如說起義這件事情,古代哪些起義是成功了的?

其中一個就是劉邦斬白蛇起義。

第三個就是元末的朱元璋起義。

元末橫征暴斂,苛捐雜稅名目繁多,全國稅額比元初增加20倍,大批蒙古貴族搶占土地,而中原連年災荒,更使得百姓破產流亡,各路農民紛紛起義。

在起義的隊伍里,郭子興等人的紅巾軍壯大迅速,在反元的過程中,征討其他抗元農民軍,最終建立了大明王朝!

❽ 中國封建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農民起義是哪些呢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當農民們生活不下去的時候,他們就好起來反抗,反正不反抗也是死,反抗可能還有活路。古代勞動的人用他們的生命推動了歷史的發展,這也他們的宿命。他們雖然大都失敗了,但他們推動歷史發展的功績不可磨滅。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十大農民起義如下:

第一、陳勝吳廣起義

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聲勢浩大,給殘暴的秦朝統治以重大的打擊,這也是自封建王朝以來的第一次農民起義。

❾ 中國歷史上所有起義

從秦統一六國開始先是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後來被壓了下去但是缺點起了燎原之火)、之後劉邦擊敗項羽建立西漢。漢朝末年張角黃巾起義又被鎮壓但是也帶出了曹操、孫堅、袁紹這樣的軍閥。之後曹丕篡權建立魏國,司馬氏又篡權建立晉朝。(這幾個都是屬於篡權應該算不上起義)之後南北朝動亂就什麼人都出來了,都往自己身上撤大旗誰又能說的清是真是假。隋朝建立以後隋煬帝昏庸民間造反很多起義也很多,當時起義軍中以「瓦崗寨」翟讓為最。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唐朝末期動亂出現了「黃巢」起義。(武則天、安史之亂不算)五代十國動亂,起義建國的也不少。宋太祖趙匡胤建宋之後宋朝昏庸,元朝入侵執掌天下。元朝因為是外人不被中原人接受,這個時期起義造反的也不少,不到百年就忘了,最後朱元璋坐擁天下建立明朝。明朝後期起義闖王李自成為最大推翻明朝,後來被多爾袞率八旗和吳三桂合兵擊敗。努爾哈赤建立清朝清朝後期動亂又起,先是洪秀全起義領導「太平天國」運動,天京變亂後太平天國滅亡。接著義和團又興起鬧的也挺大,死了很多人。緊接著辛亥革命爆發(不過它屬於資產階級革命)。後來孫中山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建立國民黨。孫中山死後蔣介石接掌國民黨,後來國民黨被共產黨打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基本就這些了。

❿ 歷史上著名的起義有那些喲

秦朝 秦末農民起義 陳勝、吳廣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 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 ① 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攻佔陳縣,陳勝自立為王,建立張楚政權。
劉邦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8月 沛縣(今屬江蘇) ② 起義軍進攻滎陽及關中,直抵咸陽附近的戲(今陝西臨潼東)。秦將章邯率幾十萬大軍反撲。12月,陳勝被叛徒庄賈殺害。
項羽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9月 會稽(今屬蘇州市) ③ 公元前207年,項羽領導德起義軍在巨鹿消滅秦主力。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德起義軍攻佔咸陽,滅秦。經四年楚漢戰爭,項羽戰敗自殺。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政權。
西漢 西漢末年農民起義 王匡、王鳳 公元17年(天鳳五年) 綠林山(今屬湖北大洪山) ① 公元17年,王匡、王鳳在湖北綠林山起義;18年,樊崇領導赤眉軍在山東成昌大敗王莽軍。

② 23年,綠林軍在昆陽以八九千人擊潰號稱百萬的王莽軍。並乘勝攻入長安,推翻王莽政權。
樊崇 公元18年(天鳳五年) 莒縣(今屬山東)
③ 25年,豪強地主劉秀奪取農民勝利果實,建立了東漢政權。

東漢
黃巾軍起義 張角 184年(靈帝中平元年)2月 洛陽 ① 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幾十萬農民組織成三十六「方」。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和弟子秘密約定在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時起義。由於叛徒告密,提前於當年二月起義。
起義軍多次打敗敵人進攻,不幸張角病死。在東漢官軍和各地豪強地主武裝聯合鎮壓下,經過幾個月戰斗,主力黃巾軍失敗,但各地起義軍仍堅持戰斗三十多年。在黃巾起義打擊下,東漢政權瓦解了。
② 起義迅速攻佔河北許多郡縣,黃河南北和長江流域,人民紛紛起義響應。起義軍包圍洛陽,屢次打敗東漢官軍。起義軍頭包黃色頭巾,故稱「黃巾軍」。
③ 起義軍多次打敗敵人進攻,不幸張角病死。在東漢官軍和各地豪強地主武裝聯合鎮壓下,經過幾個月戰斗,主力黃巾軍失敗,但各地起義軍仍堅持戰斗三十多年。在黃巾起義打擊下,東漢政權瓦解了。
西晉 西晉末年流民起義 李特 301年(惠帝永寧元年) 綿竹(今屬四川) ① 流民推舉巴氐人李特為首領,在四川綿竹起義,屢敗官兵,各地流民起義紛紛響應。
張昌 303年(惠帝太安二年) 安陸石岩山(今屬湖北安陸) ② 李特犧牲後,各地流民起義延續了幾十年,這些起義先後被鎮壓。但西晉統治階級也在流民起義打擊下搖搖欲墜。


東晉農民起義 孫恩 399年(東晉安帝隆安三年) 海島 ① 孫恩在海島領導起義,攻破上虞(今浙江上虞),殺縣令,聲勢大振。八郡農民紛紛響應。孫恩自稱征東大將軍,率起義三次渡海登陸,與東晉軍作戰,最後一次不幸失利,孫恩投海自殺。

② 孫恩起義失敗後,余眾數千人由其妹夫盧循率領繼續戰斗。攻佔番禺,自稱平西將軍,建立農民政權。
盧循 403年(東晉安帝元興二年) 海島
③ 起義軍趁劉裕北伐南燕之機,分兩路北伐,打敗晉軍,直逼建康(南京西北),劉裕滅燕後,急速回援建康,後盧循為劉裕所敗,赴水而死,農民起義失敗,這次起義堅持斗爭12年,遍及東晉全境,基本上動搖了東晉統治。

南北朝 北魏北方各族人民大起義 破六韓拔陵 523年(孝明帝正光四年) 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東北) ① 匈奴人破六韓拔陵領導北部邊鎮軍民在沃野鎮起義,屢敗官軍。兩年後,由於寡不敵眾,起義失敗。
葛榮 525年(孝明帝孝昌元年) 定州左人城 ② 525年,河北各族人民在上谷(今北京延慶)起義。528年後,逐漸集中在葛榮領導下,發展到幾十萬人,由於領導輕敵,兵力分散,起義慘遭失敗,葛榮被俘犧牲。但起義沉重打擊了鮮卑貴族,掃盪了漢族地主勢力,動搖了北魏統治,在戰斗中加深了各族人民了解,促進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隋末農民起義 王薄
翟讓

李密

竇建德

杜伏威
611年(隋煬帝大業七年) 長白山(今山東章丘境內) ① 611年,王薄在山東長白山起義,各地響應,匯成三支:李密、翟讓的瓦崗軍;竇建德的河北起義軍和杜伏威的江淮起義軍。
② 616年,瓦崗軍在滎陽大敗隋軍,第二年,佔領興洛倉,開倉散糧,擴大隊伍。
③ 618年3月,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殺死,隋滅亡。
④ 618年5月,李淵奪取農民起義勝利果實,在長安建立唐朝。



唐末農民起義 裘甫 859年(宣宗大中十三年) 浙東 ① 859年,浙江裘甫領導起義,起義軍以剡縣為中心,建立農民政權,歷時8個月,起義失敗。
龐勛 868年(懿宗咸通九年) 桂林 ② 868年,龐勛領導的桂林戍兵起義,隊伍發展到20萬人。勝利的形勢使龐勛驕傲起來,影響了軍心,削弱了力量,再加上唐軍三面進攻和內部將領叛變投唐,龐勛壯烈戰死,起義軍被鎮壓下去。
王仙芝 875年(僖宗乾符元年)初 長垣(今屬河南) ③ 875年初,王仙芝在河南長垣起義,878年2月王仙芝兵敗被殺。
黃巢 875年(僖宗乾符元年)6月 冤句(今屬山東曹縣) ④ 875年6月,黃巢率眾在冤句響應起義,起義軍採取「避實擊虛」的方針,展開流動作戰,入安徽、浙江,攻佔廣州。後又渡過長江、淮河,轉戰各地,攻佔洛陽,長安建立「大齊」國,鎮壓大貴族、大官僚。
唐僖宗逃到四川,集中殘軍和地方武裝反撲。黃巢部將投敵,884年6月,黃巢在泰山兵敗自殺,余部繼續戰斗多年後,才最後失敗。


北宋農民起義 王小波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春 青城(四川灌縣南) ① 993年,王小波、李順在四川青城起義,提出「均貧富」口號;第二年,佔領成都,建立大蜀政權,控制四川部分地區,堅持斗爭到995年春,最後失敗。
李順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12月 青城
宋江 1119年(宣和元年) 梁山泊(今山東梁山) ② 1119年,宋江在北方領導人民起義,起義軍在河北、山東、河南一帶沉重打擊了北宋軍隊,由於北宋統治階級殘酷鎮壓,1121年夏,起義軍失敗。
方臘 1120年(徽宗宣和二年)10月9日 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 ③ 1120年10月,方臘在浙江睦州起義。起義連破浙江、安徽、江西一帶六州五十二縣,殺死貪官污吏。後由於糧食和武器缺乏,退到睦州青溪縣的岩洞,最後失敗。
南宋 南宋農民起義 鍾相、楊幺 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2月17日 湖南洞庭湖一帶 鍾相、楊幺1130年2月在湖南洞庭湖一帶起義,提出「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建立「大楚」政權,1135年6月楊幺被俘,慘遭殺害,起義失敗。


元末農民起義 劉福通
韓山童

朱元璋
1351年(順帝至正十一年)1月 潁州(今安徽阜陽) ① 劉福通、韓山童在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帶醞釀起義。由於泄密,韓山童遇害,劉福通於1351年5月在安徽潁州起義。徐壽輝、郭子興及張士誠等起義響應。劉福通領導的起義軍,迅速發展到幾十萬人。他們因頭裹紅巾,故稱紅巾軍。1355年(至正十五年)2月,劉福通在亳州建立政權,國號「宋」。徐壽輝建立天完農民政權。各地起義軍摧毀元的地方政權,捕殺官僚地主,廢除租稅徭役,開倉救濟貧民。但在官兵和地主武裝聯合進攻下,由於起義軍缺乏統一指揮,力量分散。1363年,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失敗。
② 朱元璋利用農民戰爭的力量,消滅了割據勢力,統一長江中下游,於1368年滅元朝,建立了明朝。
明朝
葛賢抗稅起義 葛賢 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6月初 蘇州 ① 為了抗議苛捐雜稅,在明朝後期,有幾十個城市爆發了城市人民反稅監的斗爭,這是資本主義萌芽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現象。1601年初,蘇州機工在葛賢的領導下,包圍稅署,打死稅吏,嚇得稅監逃跑。由於許多城市人民的斗爭,明政府被迫撤回全部稅監。
明末農民起義 高迎祥
李自成

張獻忠
1628年(崇禎元年) 陝西
安塞

蘇州
② 1628年陝西北部(安塞)農民起義,各地響應,涌現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領袖。1635年,起義軍十三家七十二營的首領在河南滎陽開會。打破官兵圍剿計劃。
③ 1636年,高迎祥犧牲後,李自成為闖王。轉戰陝西、甘肅、四川、湖北、河南一帶。張獻忠活動於湖北、四川一帶。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口號,受到城鄉人民的擁護。1643年,在襄陽建立政權,第二年初,定國號為「大順」。
④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滅亡。不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在滿漢地主聯合鎮壓下失敗。
⑤ 1644年,張獻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後清兵入四川,張獻忠犧牲。李自成、張獻忠犧牲後,起義軍繼續堅持抗清二十多年。
清朝苗民起義 石柳鄧 1795年(乾隆六十年)2月 貴州銅仁府(今貴州銅仁縣) 1795年正月,銅仁府石柳鄧首先領導苗民起義,接著各寨苗民響應。苗民起義雖然時間長,對清統治者嚴重打擊,但力量分散,缺乏統一領導,終被清政府殘酷鎮壓下去。
白蓮教起義 王聰兒 1796年(嘉慶元年)正月 湖北荊州 1796年正月,湖北荊州一帶白蓮教首先起義,附近流民紛紛響應。白蓮教起義的女英雄王聰兒被推為襄陽起義軍的首領。起義軍轉戰湖北、陝西、四川一帶。勢力發展到幾十萬人,堅持斗爭九年。清政府用了一億多兩白銀和軍費,消耗了大量兵力,才把這次起義鎮壓下去。
天理教起義 林清
李文全
1813年(嘉慶十八年) 河北大興縣
河南滑縣
1813年,在河南、山東、河北地區的白蓮教起義失敗後不久,又爆發了天理教起義,領導人林清、李文全,同河北、山東其他天理教首領約定在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同時起義,攻佔北京,不久起義機密泄露,起義軍與清軍戰斗,因勢力單薄,退出皇宮,起義失敗。
小刀會起義 劉麗川 1853年(咸豐三年)9月 上海 上海小刀會於1853年9月在劉麗川領導下起義,佔領上海縣及附近各縣,到1855年2月,在清軍和英法侵略武裝的聯合鎮壓下失敗。
天地會起義 陳開
李文茂
1854年(咸豐四年)7月 廣東佛山鎮 1854年7月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開率眾在佛山起義,李文茂響應。在短短二三個月內,起義軍就攻克府、縣、州城四十餘座,並圍攻廣州城長達半年之久,使中外反動勢力十分驚恐不安。1855年6月攻下潯州府(今桂平)建立「大成」國。其後大成國起義軍攻佔府州縣城數十座,發展到數十萬人,一度控制了大半個廣西。1861年,由於兵力分散,缺乏統一領導,起義失敗。
捻軍起義 張樂行 1855年(咸豐五年)8月 安徽蒙城雉河集 捻軍是有北方農民秘密組織發展而來的,活躍在安徽、河南、山東西南和江蘇北部一帶,以破產農民、遊民等為主要成份。1853年捻黨首領會集於安徽蒙城雉河集(今渦陽)推張樂行為盟主,開始有統一的指揮領導,稱捻軍。太平天國失敗後,捻軍成為北方農民反清斗爭的主力。捻軍和太平軍余部聯合作戰,一直堅持到1868年。
苗民起義 張秀眉
李文學

杜文秀

1855年(咸豐五年)

1856年(咸豐六年)
貴州

雲南哀牢山
1855年,貴州苗民在張秀眉領導下起義,漢、布依、侗等族人民紛紛參加。1856年,雲南哀牢山區彝族人民在李文學領導下起義。同年,杜文秀領導回民起義,攻克大理,建立政權。各地各族人民的反清斗爭,由於沒有統一的領導,結果在清軍殘酷鎮壓下,先後失敗。
太平天國革命運動 洪秀全 1851年(咸豐元年)1月 金田村(今廣西桂平境內) 1843年,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1851年1月1日在金田村起義,9月佔領永安,分封諸王。1853年3月佔領南京,改為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發動北伐、西征。捻軍、小刀會起義響應,形成第一次革命高潮。
1856年9月1日楊韋事變,韋昌輝叛亂,石達開分裂,力量削弱。後期陳玉成、李秀成、洪仁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起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