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孔子在世界歷史上的形象

孔子在世界歷史上的形象

發布時間:2021-03-03 06:34:40

❶ 在中國歷史中.孔子曾經以哪些形象出現過在你的印象中.孔子是什麼樣的人

在人們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位濃眉長髯的的老者,就像相傳為唐代吳道子所繪《先師孔子行教像》上的孔子一樣。然而,事實很可能正好相反。
20年前,《齊魯學刊》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孔子體態、相貌考》。這篇文章有兩點使人印象深刻:一是孔子身高超過1.90米,二是孔子可能沒有胡須。
說孔子身材高大沒有問題,史書中眾口一詞地說他「長九尺有六寸」,應當可信~。這些典籍所記尺度為周制,周制一尺合今19.91厘米,照此計算,九尺六寸約等於今191厘米。即使在今天,他也稱得上「山東大漢」了。
除了身材高大,孔子上身長下身短、微微駝背、胳膊稍長、天庭飽滿。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孔子可能胖瘦不同,但總體上略瘦。他一生坎坷而操勞,《韓詩外傳》說他「自東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以挽救「百姓靡安,莫之紀綱,禮義廢壞,人倫不理」的危局。周遊列國時,有個說他「累累若喪家之狗」。「累累」就是勞累、操勞的樣子。孔穎達疏說:「喪容瘦瘠,累累然」。孔子人生的絕大多數時期,其身材可能都相對較瘦。
沒有須眉更是他的奇特之處。有一本署名孔鮒所著的《孔叢子》,這是一部相當於「孔氏誇記」的書。在該書的《居衛》篇中,記有子思與齊君的對話,論述人之賢聖在德不在貌。子思說:「「吾先君 ① ,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損其敬」。子思所謂「先君」就是孔子,子思明確說孔「 ② 」。所以,孔子天生沒有濃密的眉毛,更不會有修長的胡須。
據記載,當時在場的有齊君的寵臣,那人的特點正是「 ③ 」,所以齊君對子思說:「假如相貌可以交換,我可以將他的須眉送給你。」子思則說只是擔心不能繼承前人的美德,並不擔心「毛須之不茂」。可見,不僅孔子「—堡L」,他的孫子子思也「 ⑤ 」。
以前,人們往往以《孔叢子》為偽書而:睜這些材料置之不理,現在看來事情並不這么簡單。該書雖然不可都當作「真正的史實」,但像孔子祖孫有無須眉這樣的重要事項,恐怕不會沒有依據。
人們通常看到的「孔子行教像」,最早出於唐朝著名的宮廷畫家吳道子之手,但他似乎並沒有認真查考資料。另一方面,受《孔叢子》偽書說的影響,以後的~L-T-畫像便以訛傳訛,孔子畫像、雕像都濃眉長髯。實際上,前人也指出孔子沒有須眉,如明陳繼儒《群碎錄》、清杭世駿《訂訛類編》就說:孔子無須,今像多須,誤。

❷ 如何看待孔子在中外歷史上形象多變的現象

孔子以具體的抄幾微(詩書禮樂射御)導引人們進入仁境,使人心胸寬大,心懷天下;;獨善其身,光風霽月。與老子莊子一道開啟和孕育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影響至深至遠。真正敬佩孔子的人,別有用心的人都在其身上找到有用之處;前者限於學力眼光不免有歪曲之處,後者則純粹把孔子當作槍使。於是便有了多變的形象。要讓孔子在澄澈中現身,我們先要走進孔子的世界,達到孔子的境界。

❸ 孔子在中外歷史上有多種歷史形象 在歷史舞台上

我有好玩的回答!

孔子是誰?

孔子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孔子距離我們很遠,他生活在2500年前春秋時代那遙遠的歷史深處。

孔子距離我們很近,穿過歷史的雲煙,他的思想依然滋潤著炎黃子孫的心靈。

孔子很博學,他上知天文能預報天氣,下知地理會考古挖掘,絕對算得上「最強大腦」的冠軍。

孔子很謙虛,他認為三人中就有一個能做他的老師,他到處拜師學習,勤奮好學的精神奠定了他思想大師的地位。

孔子很高大,他雖不如姚明那樣會打籃球,但擅長駕車射箭等體育運動,據說速度能追得上野兔。

孔子很偉大,他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人學校,作為史上最牛的校長和導師,他的徒子徒孫遍布古今中外。

孔子很「悲催」,他周遊列國十四年,參加了很多次「面試」,是不折不扣的「面霸」,但不是坐冷板凳就是被炒魷魚。

孔子很「小資」,他吃飯「挑食」,穿著講究,一言一行規矩很多,請他吃飯要特別小心翼翼。

孔子很「麥霸」,他精通音樂,會作詞能譜曲,聽見別人歌唱得好,總會跟著別人學。

孔子很勵志,他幼年喪父、少年喪母,家境貧寒,通過自學成才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的心靈導師。

孔子很堅強,他面對苦難百折不撓,「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中華民族勇於進取精神的化身。

孔子很誠實,他知錯就改,勇於自省,從不掩飾自己的錯誤和過失。

孔子很感性,他既是愛家愛國愛天下的政治家,又是愛哭愛笑愛幽默的平凡人。

孔子很知名,他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好多諾貝爾獲獎者都對他頂禮膜拜。

孔子很無奈,他心懷天下,夢想建立「小康社會」和「大同世界」,但最終夢想破滅,孤獨老去。

孔子很仁愛,他要我們愛自己愛父母愛別人,要我們學會換位思考寬容別人。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享受贊美和承受詆毀最多的人。

孔子是豐富多彩的多面體,他是詩人和歌者,做過法官和外交官,他放過羊,算過賬,是多才多藝的吹鼓手和主持人。

孔子是情感豐富的普通人,他高興時手舞足蹈,憂傷時淚如雨下。他不是神,而是我們的朋友、師長和長輩。

孔子是心靈雞湯的製造者。我敢打賭,你們家書房和學校教室的牆上,必定懸掛著孔子的名言。

總之,孔子是歷史深處的聖人和智者,又是活在我們心中的朋友和老師。

❹ 孔子是一個怎樣的歷史名人

孔子:子姓,以孔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昌平鄉(今曲阜市南辛鎮)人。家中排行第二。是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子」:古代對成年男子的尊稱,在戰國末期時期,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稱為「子」,而且都希望別人稱自己為「子」,因為「子」還是一種爵位,所謂「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獲得別人以「子」相稱的,一般是兩種人:要麼在社會上公信力較高的,如「老師」;要麼就是較有道德的貴族;孔子、老子屬於前者。而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他還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觀上,孔子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對其持懷疑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與孟子並稱「孔孟」,孔子被尊為「至聖」,孟子為「亞聖」。 據記載,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華夏族)後裔,故為子姓。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夏邑)。 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後,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與顏徵在生下了孔子。孔子的偉大思想與孔子母親很大關系,其母在和他的外祖父顏襄對孔子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於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懷下孔子,又因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為丘,字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第,「伯」為老大,「仲」為第二,「叔」為第三,「季」為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來排序,就以孟、仲、叔、季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長的(大哥或大姐)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之後,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身處亂世,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 孔子全身畫像
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
編輯本段榮譽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雖說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後世並尊稱他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認為他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作《春秋》。《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進學堂第一個拜的就是孔子。 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會議結束後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裡汲取智慧。
編輯本段政治生涯
孔子幼年時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的時候,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贊為「博學好禮」。同時,鮮為人知的是孔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按西漢尺23.1厘米計算,是221.76厘米。臂力過人,遠非後世某些人認為的文弱書生的形象。並且,孔子酒量超凡,據說從來沒有喝醉過。但孔子從不以武勇和酒量為豪。 孔子像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准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縣)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孫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6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准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亡。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懷著 與人為善的理念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則。

❺ 孔子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東漢,國家才正式把孔子作為國家的公神,其地位和社稷神同等。唐代,命令每個縣都要建廟祭祀孔子。每年春秋兩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次小祭。

大的祭祀起初由學官主持,後來改由地方官主持。唐代以後,孔子的地位不斷提高,對孔子的封號也不斷增加。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的「大同」社會、「小康」社會理想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後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階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內容的憧憬藍圖和奮斗目標,這種思想對進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啟發,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和孫中山都受到其影響。

(5)孔子在世界歷史上的形象擴展閱讀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傳》《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❻ 你如何看待孔子在中外歷史上的不同形象

在中國歷史上的七種形象

孔子到了漢代,在國家政治思想領域已樹立了合法正統的形象:他的著作《春秋》是治理天下的一面鏡子,孔子本人則是王者之師。

第一種形象是「聖化」。一介布衣的孔子被初步塑造成聖人,中間大概經歷了四五百年的過程。吳國大夫曾向孔門弟子子貢發問:你老師莫非是聖人嗎?為什麼如此多才多藝呢?子貢回答道:上天賦予他做聖人的資質,所以他又多才多藝。這里子貢把孔子贊美成「天縱之將聖」,首次把孔子的形象定位成天賦「聖人」。一百多年後,孟子對孔子作了高度評價,指出:「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意思是說自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孟子認為「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孔子「皆不為也」(《孟子·公孫丑上》)。古代聖人有許多不同的側面,而在孟子看來,孔子身上凝聚了聖人的各方面的優點,是古代聖人的「集大成」者。

第二種形象是「矮化」。「矮化」孔子可以說是自老子開始。孔子當年西行,向老子問禮。老子認為周禮的創始人周公早已死了,要復周禮必須要估量時代潮流是否允許。老子告誡說:「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史記·老子列傳》)這說明孔子身上有兩大不足:趾高氣揚的神態(驕氣、態色),過多的慾望與理想(多欲、淫志)。

第三種形象是「正統化」。自從漢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以來,孔子的形象就逐漸趨於正統化。董仲舒聲稱:「《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義)也。……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原先對孔子的形象無論是「聖化」還是「矮化」,都是一種民間行為。現在董仲舒藉助國家機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來強行統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為一種國家的意識形態。董仲舒極力推崇孔子所作的《春秋》一書,認為「《春秋》之道,大得之則王,小得之則霸」。《春秋》一書具有「大一統」的觀點,追求「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包含了國家政治版圖與意識形態的雙重統一。因此,統治者掌握了《春秋》一書的思想本質,就可以稱王天下,至少也可以稱霸天下。

第四種形象是「神化」。孔子在漢代除了被官方及御用學者董仲舒等人獨尊而「正統化」之外,還受到另一批公羊學派儒生的高度「神化」。在《春秋緯·演孔圖》、《孝經援神契》等書中,從孔子的出生、相貌至行為方式進行了一系列精心編造的「神化」:1、孔子並非是俗人凡胎,他誕生於人神交合之中。孔子父母「禱尼丘山,感黑龍之精,以生仲尼」。2、孔子生有異相殊表:「孔子長十尺,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龍顙,斗唇昌顏」,「手垂過膝,耳垂珠庭,眉十二采,目六十四理,立如鳳峙,坐如蹲龍」。3、孔子作為奉天承運的「素王」,編撰《春秋》、《孝經》,為後世制定了治理天下的大法,帶領七十二位弟子朝拜北斗星,這時天空「白霧摩地,赤虹自上而下化為黃玉,長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讀之,曰:寶文出,劉季握,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孔子在此預言劉邦將取代秦王朝而登上帝位。

第五種形象是「僵化」。經過一千多年的流傳,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漸漸被理學家所「僵化」。從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來看,「僵化」是「正統化」難以避免的邏輯結果。首先,宋代皇帝進一步製造了尊孔的社會氛圍,宋太祖趙匡胤多次去國子監主持盛大的祭孔儀式,宋真宗趙恆親自去曲阜祭孔,追封孔子為「至聖文宣王」。有了統治者政治上的大力倡導,理學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維護天理、極力遏止人慾的「僵化」形象。朱熹說:「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慾亡,人慾勝則天理滅」,「孔子之所謂『克己復禮』,《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問學』,《大學》所謂明明德……聖人千言萬語,只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慾。」春秋時期的孔子思想豐富多彩,何嘗「只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慾」呢?孔子曾經提倡「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提倡「君子不器」,意即人們應該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鼓勵人們搞些下棋、射箭有益身心的活動,甚至還贊賞這樣的生活態度:暮春三月,穿著春裝,集合幾位友人去郊外休閑,在河中游游泳,在高台上吹吹風,然後一路吟唱著詩歌歸來。

第六種形象是「維新化」。晚清康有為搞「戊戌變法」,他需要發掘古代思想資源作為變法的理論支撐。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一書中把孔子塑造為維新運動的祖師,認為「六經」是孔子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託古人堯、舜的言論而親自寫成的作品。那麼,孔子為什麼要「托古改制」呢?康有為認為孔子以「布衣改制,事大駭人,故不如與之先王,既不驚人,自可避禍」。意思是說:孔子作為一個老百姓想要改革國家政治制度,簡直聳人聽聞,不如假託古代帝王堯、舜的名義來進行,既不使人吃驚,自己也可以避禍。這些言論無疑是康有為的「夫子自道」。康有為想要變法,挽救奄奄一息的清王朝,面對的是一大幫清王朝舊制度的維護者,他只能抬出一個經過改造後的「維新化」的孔子形象與之抗衡。

第七種形象是「醜化」。晚清以來,孔子的形象江河日下,或被嚴重扭曲,或被無情抨擊。太平天國洪秀全率領農民起義,要推翻清王朝的統治階層,對於所謂「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的孔子本人及其思想自然全無好感,他說:「推勘妖魔作怪之由,總追究孔丘教人之書多錯。」《太平天日》一書編造了新的神話:天父上帝審判孔子,命天使捆綁及鞭撻他。孔子跪在天兄基督前哀求不已,上帝始命停止鞭打,永不準他下凡。太平軍所到之處,焚燒孔廟,搗毀孔子像。宣布《四書》、《五經》為「妖書」,「凡一切妖書,如有膽敢念誦教習者,一概皆斬。」太平軍抵制孔子及其思想,或許還有另外一層原因:孔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對鬼神持懷疑態度。洪秀全創立上帝教,對於不信鬼神的孔子自然要打倒醜化。這是因政見及信仰不同而遭到醜化。

在西方歷史上的三種形象

幾百年來,由於觀察者的角度不同,孔子在西方歷史上形成了幾種不同的形象。第一種形象是「哲人」。第二種形象是「智者」。第三種形象是「完人」。

孔子思想大概從16世紀開始主要是通過西方傳教士傳播到西方的。幾百年來,由於觀察者的角度不同,孔子在西方歷史上形成了幾種不同的形象。

第一種形象是「哲人」。明末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傳教史》中說:「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是孔子。他所說的和他的生活態度,絕不遜於我們古代的哲學家;許多西方哲學家無法與他相提並論。故此,他所說的或所寫的,沒有一個中國人不奉為金科玉律;直到現在,所有的帝王都尊敬孔子,並感激他留下的遺產。」「雖然不能說在中國哲學家就是國王,但可以說國王是受哲學家牽制的。」

第二種形象是「智者」。德國黑格爾雖然說過「孔子的哲學就是國家哲學,構成中國人教育、文化和實踐活動的基礎」,但認為「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不能算是哲學家。黑格爾的理由如下:1、孔子只注重常識道德,或者說是「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教訓」。2、孔子不懂思辨哲學。因此,「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使他的書從來不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

第三種形象是「完人」。18世紀法國一批學者高度贊賞孔子,幾乎認定孔子是個完人。伏爾泰認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言基督未曾說過。基督不過禁人行惡,孔子是勸人為善。他尤其贊美孔子「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格言,以為「西方民族,無論如何格言,如何教理,無可與此純粹道德相比擬者。孔子常說仁義,若使人們實行此種道德,地上就不會有什麼戰爭了。」伏爾泰在自己的禮拜堂中掛了孔子的畫像,朝夕禮拜。

❼ 怎樣看待20世紀孔子的「形象」變遷 歷史作文

1,儒家的「和諧」思想是什麼?

「儒家的「和諧」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精神,它是幾千年中國社會發展的思想動力,也是我們今天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理念的思想源泉。」

儒家的「和諧」思想是最完善的反動統治階級的階級調和理論。在社會大變動的春秋戰國時期,是反對新興地主階級的革命,頑固維護奴隸制的「復周禮」,以奴隸制社會為「小康」,以原始社會為「大同」。封建社會「獨尊儒術」以後,是維護封建統治的精神鴉片。

老子的辯證法精神,法家的斗爭精神,墨子的「尚儉」「篤行」精神是真正中國傳統民主文化中的核心和主要精神,這就是魯迅所說的「埋頭苦幹」「拚命硬幹」的中華民族的硬脊樑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民主精神,科學精神和革命傳統精神,毛澤東則是這種中華民族精神的集大乘者。這種精神才是「幾千年中國社會發展的思想動力」,而儒家的「和諧」思想恰恰是社會發展的反動。今天,只有馬列毛主義才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的思想源泉,而儒家的「和諧」思想恰恰是反革命復辟理念的思想源泉!

2,所謂「「和諧」思想內化為人心」

「古代歷史上儒家「和諧」思想的應用是比較廣泛的。首先,古代先賢將「和諧」思想內化為人心,應用於社會和政治,以求社會「和諧」的境界及功用。」

在階級社會里沒有超階級的「人心」,所謂「「和諧」思想內化為人心」,對反動統治階級來說,是偽君子的「修身養性」,用「仁政」把專政掩蓋起來。對被統治階級來說,是麻痹他們的反抗意志,甘心做馴服的奴才。這就是所謂的「人心」和諧!

3,所謂的民族「和諧」

「在民族關系中實施和諧政策,使得民族關系融洽,國家、社會「如樂之和,無所不諧」。」

民族問題歸根結底是階級斗爭問題,在存在階級壓迫的社會里必然存在民族的壓迫。這不是音樂的和諧,而是強奸犯要求於被強奸者不要反抗的「和諧」!

4,所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其次,將「和諧」思想應用於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力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儒家創始人孔子曾把「和」視為做人處事的重要標准,提出「禮之用,和為貴」。」

儒家的「禮制」是建立在等級森嚴基礎上的人慾人之間的關系,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所謂「禮之用,和為貴」中的「和」,就是用禮制維護這種秩序的「和諧」!「和」就是不變,一變就不「和」了。「和為貴」的實質是「不變為貴」!

5,「中庸之道」是一種庸俗哲學

「「中庸」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平衡、穩定、和諧的狀態。「中」、「和」是關於「致大、廣大、宏大、博大」的學問,是關於宇宙觀的學問,是關於對「天」、「自然」、「宇宙」等整個世界的認識的學問。「中」、「和」是認識論,既是對微觀世界的認識論,又是對宏觀世界的認識論。」

對於物質與精神的關系的不同回答把哲學分成了兩大派別,主張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是唯物主義,主張精神是第一性,物質是第二性的是唯心主義。馬克思主義屬於唯物主義,但馬克思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而不是機械唯物主義,是辨證看待物質和精神的關系,而不是孤立靜止片面地看待物質和精神的關系。

辨證唯物主義哲學又叫斗爭哲學,它抓住了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的精髓和第一位的東西,承認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通過矛盾斗爭促進矛盾轉化,得到矛盾的解決,如此循環不已,促進事物的運動發展。

「中庸之道」之所以是一種庸俗哲學,就在於它把主次顛倒了,把相對的暫時的「平衡、穩定、和諧」看成絕對的第一位的東西,否認矛盾,拒絕矛盾,掩蓋矛盾,阻止矛盾的斗爭和轉化,頑固維護舊秩序的統治。它迎合和遷就庸俗思想,對事物的表象做出許多故作高深卻是庸俗的歪理邪說的解釋。卻吹噓是「致大、廣大、宏大、博大」的學問。

在辯證法看來,「中」是相對的暫時的未分裂狀態,遲早要分裂的,分裂出上下左右前後來,否則就沒有矛盾,沒有斗爭,沒有轉化,沒有發展。我們說,長久的「中間派」是不存在的,在對立的兩條路線中間是沒有什麼「中間路線」可走的。列寧說,在唯物主義唯心主義之間主張中間路線的最後都必然墮落為唯心主義,那認識是非常深刻的。但在庸人看來,用「中」來解釋許多表象卻很方便,很有概括性,特別是對於「修身養性」來說,簡直把「持中」當成做人的妙訣!

既然庸人特別看中「中」,就總是想用「庸和」的態度來對待它,「庸和」才能守「中」,把「無過無不及」看作是修養的最高境界,不偏不倚才能「無過無不及」。殊不知事物的發展總是波浪式前進,沒有一定的「沖擊」哪有事物的發展?世上哪有直線的發展和絕對平緩的運動?在面對被壓迫階級的反抗時,反動的統治階級什麼時候顧及「無過無不及」的「中和」了?

「中庸」——庸俗的高級騙人術而已!

6,所謂「多元和諧」

「在中國古代,「和諧」無論是指音樂中韻律和諧,還是指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都是以不同的多元要素的存在為基本前提的,是不同要素「發而皆中節」所構成的協調狀態,表示各種事物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狀態。」

唯物辯證法從來承認普遍的聯系,從來反對片面性而要求全面性,但唯物辯證法卻明確拒絕沒有重點的「平等對待」的所謂的「多元論」,明確堅持物質第一性的一元論。

彈鋼琴在每一個瞬間只彈出一個音符,十個指頭一起下去能彈出和諧的音樂來嗎?任何「協調狀態」都在向不協調轉化,任何「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狀態」都不是永恆的,都是無限轉化系列的過渡環節。

7,和諧文化並不必然是社會進步的結果

「人們對和諧文化的渴望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

社會進步首先是生產方式的進步,然後才有文化的進步。在階級社會里,從奴隸制文化到封建制文化到資本主義文化,都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但都不是和諧文化,都是階級壓迫的文化,只有共產主義文化才是人類唯一真正的和諧文化,它建立在消滅了階級的基礎之上。

至於「渴望」只是幻想而已,什麼結果也不是,不進步的社會照樣可以有強烈的「渴望」。

8,社會問題並不形成「和諧的希望」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在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社會問題,諸如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貧富差距拉大、企業內部勞資矛盾突出、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危機凸顯等等。對於這些社會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迫切希望得到解決,希望形成和諧的社會風氣。」

壓迫愈深,反抗愈烈,矛盾發展到極點的時候往往是矛盾解決的時候。在階級社會里,階級壓迫問題不是形成「和諧的希望」,而是造成「革命的希望」。

9,把資本主義文化裝扮成社會主義文化的修正主義文化形態

所謂和諧文化是指以和諧為思想核心和價值取向,以倡導、研究、闡釋、傳播、實施、奉行和諧理念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形態、文化現象和文化性狀。

文化是上層建築,有鮮明的階級性,在今天,或者是無產階級人民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或者是資本主義文化,沒有什麼和諧文化的「文化形態」,無非是把資本主義文化裝扮成社會主義文化的修正主義文化形態。

10,修正主義「和諧文化」是社會主義中的資本主義怪胎

「和諧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會主體認識一定的社會和歷史發展過程的積累,是一定的社會主體對現實的和未來的社會生活狀況的自覺認識和嚮往,代表了一定社會主體的利益,體現了一定社會主體對社會發展的認識水平。」

儒家的「和諧文化」是儒家和反動統治階級的自我標榜,修正主義「和諧文化」是社會主義中的資本主義怪胎,都不是什麼認識「發展過程的積累」。這里,「一定的社會主體」是指人民主體呢?還是指統治階級的主體?難道是說統治階級的「自覺認識和嚮往」嗎?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益嗎?體現統治階級的「認識水平」嗎?仰或是被壓迫人民的嗎?到底是誰的「和諧文化」呢?是共同的嗎?有共同的嗎?

11,虛偽的修正主義的「和諧文化」越來越騙不了人了

「從思想觀念上來說,和諧文化體現了人們對和諧社會的認知、感受,對社會和諧目標的追求;從制度規范上來說,和諧文化體現了人們在和諧思想的引導下建立的一系列調整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的制度和機制。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人們依附的精神家園,也是和諧社會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

我們的社會制度應該是社會主義制度,而不是什麼「和諧社會制度」;社會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思想觀念應該是馬列毛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觀念,而不是什麼「和諧文化」。虛偽的修正主義的「和諧文化」越來越騙不了人了,只有毛澤東思想指導的真正的社會主義制度和文化才具有真正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12,和諧文化的明確的價值導向就是資本主義「普世價值」的導向

「對社會中的個體而言,和諧文化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准則;對全社會而言,和諧文化具有明確的價值導向作用,蘊含著人們認同的共同價值觀念。」

對個體而言,和諧文化起著思想上和平演變的作用。對整個社會而言,和諧文化起著整個社會和平演變的作用,和諧文化的明確的價值導向就是資本主義「普世價值」的導向,而且和儒教中庸糅合在一起。

13,所謂和諧的「整體狀態」,不是一種空想,就是一種欺騙!

「所謂社會和諧,指的是社會的內部結構、機制、運行方式能夠達到的均衡穩定、安全有序、有效順暢、而且能夠自主應對環境變化的一種整體狀態。現階段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它既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態等各個領域的和諧,也指各個領域的和諧之間共同的、內在的條件和特徵。」

在剝削階級社會里,只有剝削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沒有什麼「社會和諧」,今天,取代剝削階級社會的只能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社會,沒有超階級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內部結構仍然存在階級。

所謂和諧的「整體狀態」,不是一種空想,就是一種欺騙!

14,所謂「全面的,可持續的和諧」

「這是一種全面的、可持續的社會和諧,揭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面性內蘊,包括國家權力對社會利益權威性配置的和諧、規則的和諧、利益配置結果的和諧、人際關系的和諧、生活狀態的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等多方面內容,強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機統一。」

國家是階級鎮壓的工具,只要國家還存在,就是還存在需要鎮壓的階級,因此就沒有什麼「全面的和諧」,當然也就談不上可持續的和諧了。什麼「規則的和諧」?不就是弱肉強食的市場規則嗎?什麼「利益配置結果的和諧」?不就是合法剝削的「和諧」嗎?什麼「人際關系的和諧」?不就是不要人民反抗嗎?

15,所謂「社會主義本質規律」

「和諧社會建設,是對社會主義本質規律的新認識、新發展,表明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更加明確地發展為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四位一體。」

階級社會的本質規律只能是階級斗爭的規律,社會主義也不例外。否認和取消階級斗爭,決不是什麼「對社會主義本質規律的新認識、新發展」,而恰恰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背叛。

16,所謂「善的價值指引」

「正是文化的熏陶,才能給予一定社會中的主體——「人」以善的價值指引,使「人」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等的關系問題上能夠自覺地求和。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靈魂和隱性結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底蘊。」

當馬列毛主義把階級斗爭觀念深深的植入人民的頭腦中的今天,竟然有人還拿出腐朽的「仁」的觀念,「善的價值」觀念來招搖過市,不是太可笑了嗎?無產階級的自覺不是什麼「自覺地求和」,而是自覺的階級斗爭。

17,偽和諧社會和真和諧社會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們總是力圖構建一種和諧的文化,以便從人們的內心深處給出一種價值標准,使這種標准內化為一種強大的自省力和約束力,在人們依據這種標准做出某種行為的時候,能夠「發而皆中節」,保持社會的和諧狀態。」

封建社會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力圖構建一種和諧的封建社會,是空想;資產階級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力圖構建一種和諧的資本主義社會,也是空想。而且那「和諧」只是對統治階級的和諧。無產階級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力圖構建的是唯一真正和諧的共產主義社會,是科學。怎麼能「古今中外」混為一談呢?

科學社會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主義,經過無產階級專政到達共產主義,不是什麼唯心主義地「內心深處給出一種價值標准」「內化為一種強大的自省力和約束力」而「保持社會的和諧狀態」。這種偽和諧社會和共產主義的真和諧社會毫無共同之處。

18,所謂「和諧哲學」

和諧哲學是與改革、發展、穩定相適應的哲學,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而使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哲學。

所謂「和諧哲學」不過是發展了的庸俗哲學而已,它和中庸哲學一脈相承,是現代修正主義新發展的產物。

19,和諧文化的深刻的社會背景和廣闊的文化背景

「和諧文化的形成有深刻的社會背景和廣闊的文化背景,深度和廣度上的價值重建和文化轉型,激盪著和諧文化產生強健的凝聚力,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作用。」

「和諧文化的深刻的社會背景」是國際社會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中的修正主義,「廣闊的文化背景」是歷史上封資修文化的大雜燴。

20,舊文化的新包裝

「和諧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種文化創新。」

修正主義的「和諧文化」,與其說是「一種文化創新」,不如說是舊文化的新包裝,剝去華麗時髦的外包裝,全是封資修的陳貨。

21,偉大的「和諧」空話

「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思想靈魂和精神實質,是建構和諧社會的底蘊。沒有和諧的文化,就沒有和諧社會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會和諧發展的實踐追求,更不可能有社會和諧的實現。相應地,追求社會和諧的實踐又會推動和諧文化的發展,和諧文化是社會和諧的文化升華,也是人們追求社會和諧智慧的結晶。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有沒有和諧的文化,是一個社會能否和諧發展的所在,也是衡量一個社會是否和諧的重要標尺之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包含著和諧文化建設的內容,同時更需要和諧文化的引導和支撐。和諧文化是社會和諧的精神歸依,也是社會和諧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對和諧社會建設具有觀念引導、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持的作用。和諧社會越發展,和諧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顯。」

「建設和諧文化,是推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性工程。」

「在全社會倡導和諧精神,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思維認識事物,用和諧的態度對待問題,用和諧的方式處理矛盾,用和諧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規范行為」

偉大的「和諧」空話,大而且空!振振有辭,滔滔不絕,無非是要否定馬列毛主義的社會主義文化,否定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繼續追問:答案挺詳細,不過與我問的貌似沒什麼關系,我需要的是積極影響而不是批判論證,還是謝謝啦。
補充回答: 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對我國現代化建設有相當的積極意義,如其理想人格對現代人格建構的啟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愛主義對生態保護的積極作用等。深入挖掘、詮釋儒家思想中蘊藏的適應和促進現代化建設的精神資源,使其在現代政治社會秩序的建立中發揮作用,不僅關繫到儒家自身的生存發展,更關繫到我國社會轉型的順利進行。
我國傳統文化體系是以儒家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論從個人層面的修身開始,層層擴大到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一個無所不包的整體。它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哲學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間秩序的思想系統,通過幾千年來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滲透進國人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形成一種「制度化」的生活方式。進入20世紀以來,在民族危亡、內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現代化艱難舉步,儒家思想作為傳統文化的集中代表,一再被質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僅國內如此,西方部分學者如韋伯在其《儒教與道教》中,也斷言儒家倫理是阻礙現代化的主要因素。
但是,現代化發展到今天,尤其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東亞經濟的迅速發展引起世界矚目,儒家思想的現代價值和意義也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和重視。正如世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巴黎集會的宣言中所預言: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從兩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裡去尋找智慧。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點是無須爭辯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經完全失敗了,無法再為中國社會提供一個較為穩定、影響全面的政治社會秩序,似乎也再無可能恢復那種主宰地位,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現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個共識與基礎。但是即便是這個成為「遊魂」的儒家,憑其博大精深與兩千年的底蘊,取精用宏,在現代化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還是不容小覷的。
現代化歸根結底是人的現代化,因此社會中個體現代人格的建構則處於重要的地位。長期以來,儒家關於聖賢理想人格的論述與強調,雖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過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並適用於宗法專制的等級社會,往往被當做現代人格建構的對立面而屢遭批評。在這一方面,儒家思想誠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義。
儒家將理想人格定義在道德層面上,雖然失之偏頗,但它對於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強調,卻使其在現代社會轉型中具有不朽的價值。作為社會的細胞,個體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屬性——社會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為重要,是人之為人的標准與標志。儒家以聖賢作為個人自我實現的最高目標,這種聖賢理想人格終點高不可觸、遙不可及,不具有現實性,但它並不因此而失去意義。這種對理想人格的設定,是作為個人以及整個人類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標而存在的,以其與現實的結合,使個體在對自身素質不斷提高的追求中日漸接近,能超越有限狹小的軀殼而進入無限的精神領域,因此也成為個體畢生努力的目標,成為人不斷積極進取、不斷自我改造的動力。在當前社會急劇的轉型中,隨著原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樂主義來填充生命意義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夠超越這種粗淺的享樂主義泥潭的助力。
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強調的對道德義務的絕對持守、以差等之愛為本而善推之、以及和樂的精神等等,是現代人格構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
政治民主化是現代化的重要方面,而儒家一直被視為與民主不能並存的,因此最受詬病。誠然,儒家的政治思想雖有「民本」、「民貴」之說,但都是居於統治者地位來為被統治者想辦法,與現代民主由下而上爭取權利形成鮮明對照,但這並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國實現民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礙。
民主之可貴,正在於以「爭」而成「不爭」,以個體之私而成群體之公,但形成的這種「不爭」與「公」,是由於相互限制的形勢逼迫出來的,而非來自「道德上的自覺,所以時時感到安放不牢」(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的構造及其轉進》),而儒家德與禮的思想,恰好可以將其上升至道德自覺,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行」,它也是需要一個「領導階層」的(問題僅在於這一階層產生和發生作用的方式),則領導階層的品質和素養,在現代民主社會中也是一個重要問題,而儒家宣揚的理想人格「君子」以及相關的「修身」思想,可以通過私人領域的成就助益於公共領域秩序的建立和運作,正如美國人文主義思想家白璧德所認為的,「孔子之教」可以造就民主領袖所最需要的「人的品格」,這是民主社會的重要保障(《民主與領袖》)。此外還應該注意到的是,明清以來「日用常行化」的儒家由於與朝廷之間的異化,其思想基調多有從民間角度出發的趨勢,個體的價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如李維楨的「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思想等等),及至晚清,最早在中國宣傳「民主」、「民權」等西方價值的先覺,也正是那些走得更遠的「日用常行化」的儒家。所以,如果對儒家思想去蕪存菁,揚棄得當,它還可以成為民主價值觀的思想資源之一。在現代化民主政治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將政治的主體從統治者的錯覺中移歸人民,並補入「個體自覺」的階段,則民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復活而得到更高的依據,而儒家思想本身也可以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完成其真正客觀的構造。
儒家的人本、「仁愛」精神和群體觀念對現代化建設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工業化以來科技、經濟的迅猛發展無疑極大增強了人的力量,但科技與人性的對立同時成為社會的根本問題,人被「物化」,他的價值被以物的價值形式表現出來。如哈貝馬斯認為,工具性的科技成為目的本身,人類的次要的「工具行為」被合理化,而主要的「交往行為」不合理化,使得主體之間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同時,個人主義的片面發展,固然有弘揚個人的主體性、創造性的作用,但它又使每個個人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價值觀為行為的依據和標准,視社會和他人為手段,也造成社會生活難以和諧協調。面對現代化的此類困境,提倡、弘揚儒家倫理精神中以人為本位的思想,把「愛人」、「惠人」放在首位,通過肯定他人來肯定自身,由成「大我」而成「小我」,對於在現代化進程中減少異化現象的危害將會是有益的。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與泛愛主義等對現代化過程中的生態保護有其積極作用。人類征服自然能力不斷增強,由此衍生的「人類中心主義」對自然造成的破壞甚至已經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而對天與人關系的討論,早在原始儒家中就已展開,儒家倫理精神認為人具有最高的價值,「天地之性人為貴」(《孝經》),但是,這並不是從狹隘的自我中心或人類中心來定義人,而是強調人的自我實現是要在一定的關系網路中才能完成,對天、對自然要保持一種敬畏和親切感,《易傳》中就提出天不違人、人不違天的天人諧調思想,強調萬物一體、人和自然統一,而張載更是直接提出「天人合一」的說法,把人與自然擺在同等地位,處於休戚相關的關系。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其模糊了主體與對象的界限,一直被斥為現代科技產生的障礙,但是面對人類對於自然的過分侵掠,重提這一思想,對於形成合理的自然觀、天人觀,擺正人與自然的關系有相當的借鑒意義。
另外,儒家思想中的「德教為先」、仁愛忠恕、克己修身等原則,對於社會的穩定、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等,都有其規范與促進作用。
總之,儒家作為幾千年來民族文化的中心,在遭受猛烈批駁喪失統治地位甚至一定意義上喪失生存權利的情況下,其適應、促進現代化的部分思想內涵價值日益得到關注。所以,在實事求是的原則指導下,積極吸取其合理的思想內容,大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是我國社會現代化的必然需要,也是儒家「新生命」的希望所在。

❽ 這道題怎麼做:中國歷史上孔子的形象

(1)「仁抄」和「禮」,「仁政」。
(2)既要維護君主權威,加強集權,又企圖限制君主的暴政。董仲舒繼承了儒家「仁政」學說,x吸收了法家中央集權的學說。
(3)贊成說:推行「獨尊儒術」後,以五經為代表的儒學成為官員選拔、學校教育和人才培養的主要內容。儒學成為了歷代王朝統治思想和傳統社會主流意識形態,不利於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通經致用成為了文人學士的普遍追求,忽視了自然科學的地位和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不贊成說:漢武帝用溫和的方法推崇儒學,只是把儒學定為官學,並未禁絕其他學派的流傳。從儒家學者中選用官吏,不僅發揚了儒學,也提高了吏治的水平,重視禮儀也有利於教化民眾。儒學成為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形成了以儒學文化為核心的民族文化,有利於創建大一統帝國和禮儀之邦。
(4)當今世界,面臨著科技高速發展,但經濟發展與道德建設還不和諧;國際社會中沖突不斷等問題,中國儒學倡導的「仁」、重德教化、「和而不同」等理念對現代社會的人文精神、道德約束等建設有益。

❾ 《史記》中的孔子是什麼形象

孔子(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自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閱讀全文

與孔子在世界歷史上的形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