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服裝歷史的起源

中國服裝歷史的起源

發布時間:2021-03-03 06:28:52

⑴ 中國傳統服飾歷史文化悠久,具體的來歷和特色是什麼

【由來】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漢人、漢服、漢語、漢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漢衣冠制度。
【特點】交領、右衽、系帶
【作用】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儒教聖經《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服。除去國家大事的禮儀,普通漢人的家禮包括冠婚喪祭四禮。四書五經對漢服禮服有詳細的描述。

一、漢服的由來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二、漢服的五大基本特點

(1)歷史性

雖然剃發易服的暴力強制已經消失,漢服趨向於復興,但已不可能成為常服。因為,為了減少交流阻力,落後民族習慣於按發達民族的習慣改變外貌。

(2)傳承性

傳承性即漢服歷史具有傳承性。在這漫長的時間中,漢服歷史的發展一直遵循著代代相傳,世世相襲的特點,這體現了漢服歷史發展的傳承性。

(3)多樣性與同一性

多樣性與同一性是指漢服款式的多樣性與漢服型制(或樣式)的同一性。作為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事物,漢服從來就不是一種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豐富多彩的款式體現了作為一種悠久的民族服飾應有的多樣性。雖然漢服歷來款式豐富,但漢服的基本形制(或樣式)「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的特點卻是千古未便的,這就是漢服的同一性。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是漢服的一大特色。

(4)完備性

完備性是指漢服自身內部體系的完備性。經過千年的發展,漢服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服飾了,它不但內部種類豐富,工藝考究,而且漢服的配飾也非常繁多而豐富。

(5)相融性

相融性是指漢服與傳統文化的相融性,漢服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被視為正宗傳統文化的象徵了,而且漢服本身就處處體現著傳統文化,漢服與傳統文化是和諧的一家。

三、漢服的作用:
漢服是服裝,還是漢族文化的體現

⑵ 中國服裝史,服裝起源綜述。

對於服裝的起源,人們有著各種各樣的猜測,普遍被接受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實用主義學說 :這個理論認為衣服可以保護人類免受自然災害、野獸、或其他超自然力量的傷害。在5萬~10萬年前,歐洲大陸的原始居民為了度過第四冰川期的寒冷氣候,同時因為體毛的退化,在洞穴中生火取暖,並用獸皮遮身以便保暖。 二魔法象徵說: 原始信仰,認為生老病死、天災地變和野獸的侵害,是魔鬼神靈生氣時對人類的懲罰。為了避免生命財產受害,在身體的一部位配戴某些東西,如野獸的骨牙,皮膚上割青,或破壞身體的某一部位,作為避邪禱福的符物,認為如此則魔鬼神靈或可息怒而避免疾病、野獸的侵害,及天災的發生,此即魔法象徵說。現代澳洲叢林的居民全身赤裸但卻用彩色的泥土為自己和家人畫出美麗的紋身。他們相信這些原始的裝飾充滿神奇的力量,用鯊魚牙齒穿成的項鏈,用瑪瑙貝殼做成的腰帶,用羽毛做成的頭飾,都具有祈願和符咒的功能。 三團體識別學說 :為達標識目的,而產生衣服的學說。原始民族或未開化民族中,勇者、強者的象徵,用裝飾物配戴身上,或在皮膚上施以色彩、刀痕等象徵各人的身份、地位與力量,或作為其他民族區別的手段',達到標幟的作用。 四禮儀標記說 :即衣服的起源,來自人類儀式的學說。南太平洋有一個叫做泰極族的民族,其風俗為新郎要向新娘投擲衣服,此意昧著衣服與儀式之間,有其不平凡的關系。 五性吸引說 :中國歷史學家呂思勉服裝起源的原始動機在於吸引異性。他在一篇關於衣服的專業論著中說:「衣之始,蓋用以為飾,故必先遮蔽其前,此非恥其裸露而蔽之,實加飾殷以相挑逗誘。」心理學者威斯特馬克也認為人們最初穿著衣服並不是為了遮蓋自己的身體,而是為了吸引別人對遮蓋部位的注意。中東的特瓦格族男性都戴面紗,用來遮蓋他們認為有情色誘惑的嘴巴;在亞馬遜叢林居住的蘇亞女性,都裸露身體而佩戴唇盤,若唇盤未戴,導致嘴巴被外人看見是非常羞恥的事。 六社會地位說: 服裝還可以作為階級符號的象徵。我國自古以來崇尚服裝制度,有上冠的雅譽,並借服裝的型制、色彩、服章等以區別階級、維系倫常。服裝在不同時期充當著不同的社會角色,象徵身份和地位。 七羞恥學說: 所謂羞恥說,即是裸體出現於他人的面前會感到羞恥,為了遮羞而產生衣服的說法。這種說法脫胎於基督教的舊約,在伊甸園申的亞當與夏娃(原始人類),吃了智慧果(進化)之後,對裸體生活感到羞恥。美國動物學家D·莫瑞斯也認為,遮羞是服裝產生的早期動機。人類直立行走,無論干什麼,每時每刻都面對他人的私處,以某種簡單的物件遮羞是早期文明的一大發展。 以上內容由 中國褲裝 第一真愛 品牌—— 德億斯頓 提供 德億斯頓網路: http://ke.soso.com/v42405751.htm 其他相關資料: http://www.destone.cn/page/html/company.php

⑶ 中國傳統服飾的來歷與特點

1、來歷:

夏商周時期,中原華夏族的服飾是上衣下裳,束發右衽。河南安陽出土的石雕奴隸主雕像,頭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領衣,下著裙,腰束大帶,紮裹腿,穿翹尖鞋。

這大體反映了商代服飾的情況。周初制禮作樂,對貴族和平民階層的冠服制度作了詳細規定,統治者以嚴格的等級服裝來顯示自己的尊貴和威嚴。深衣和冕服始於周代,這兩種服制,對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特點:

中國傳統服飾的主體形式是前開型的大襟和對襟式樣。前開衣最早起源於中國,形成於黃帝時代。中國傳統服飾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兩種形制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交叉使用,相容並蓄。女子穿上衣下裳式樣的較多,男子多穿上下連屬的袍衫。

(3)中國服裝歷史的起源擴展閱讀:

發展到現代:

步入21世紀後,隨著加入世貿,成功舉辦奧運會,中國的崛起,中國夢的誕生,中國的民族文化開始復興,人們開始重新深思傳統服飾。東亞其他國家日韓等國為何穿著他們自己民族服飾過節日?而且是中國服飾漢服分支演變的,而我們自己的卻被淡忘。隨之而來的便是「漢服復興」。

漢服運動,是「漢服文化復興運動」的簡稱,屬於華夏文化復興、現中國文化復興運動中積極的一部分。當然漢服復興也是一波三折,2010年成都漢服女孩在德克士被一個無業遊民社會混混當成和服要求燒掉,後報警解決。

目前妨礙中國漢服復興的也分兩種類人,一種是漢族人害怕自己強迫穿,另一種是非漢的少數民族怕影響到自己。網特和別有用心之人從中挑撥危害中國民族團結,大家要小心。※其實漢服復興運動,不是強迫每一個非漢族人或每一個漢族人穿,全是自由自願穿,穿也分兩種,一種是重大節日穿,另一種是作為日常服飾穿。

日常服飾也分兩種,改良的現代版和復古經典傳統版。現在大學漢服社也有喜歡漢服的少數民族穿,包括滿族、蒙族、回族、維族等都有同袍愛好者。

從2003年11月22日,「壯志凌雲」(王樂天)身穿漢服上街,成為第一個被報道身穿漢服公開走上街頭的人開始。2012年2月04日方文山於台北發布《致漢服同袍千言書》。2015年4月25日中國漢服博物館在青島開館。[3]漢服復興越來越被國人所接受和認可。2018年中國華服日節日確立。

⑷ 中國的服裝歷史

服裝俗稱"衣裳"、"衣服"。它是人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不僅起著遮體、護體、保健、禦寒、防暑等作用,而且還起著裝飾、美化、標志等作用,通過衣質、色彩、裁製、造型和裝綴等的變化,要求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基礎上,能夠充分顯示人的體態和儀容的美感,或表現人的社會地位、職業和個性。所以服裝是一種帶有工藝性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在一定生活程度上,反映著國家、民族和時代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社會風尚面貌的重要標志,是兩個文明建設的必然內涵。

我國服裝歷史悠久,款式、面料絢麗多彩,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寶庫的珍品之一。據《五經要義》、《藝用服飾資料》、《說文解字》等史料和出土文物表明,服裝的產生距今最少也有6000年以上的歷史了。從距今已有十萬余年的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中發現有比較精細的骨針,完全可以認為那時已有了縫紉。於是,服裝的歷史又可向前推移十多萬年前。實際上,在我國甘肅新店出土的一個新石器時期的彩陶上就已有當時人穿的服裝式樣--類似長袍束腰帶。服裝的產生約經歷了一千萬年前的古猿人的樹葉獸皮禦寒、蔽體遮身階段,然後是幾十萬年前的氏族公社時期的用骨針簡單縫紉而初具服裝輪廓,最後到了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繁榮的氏族社會中,河姆渡氏族人和大汶口人都已廣泛開始種麻、養蠶,男耕女織、縫紉初興,衣裳(服裝)初步形成。比較原始的服裝是無袖、無領、無褲、無袋的裙衣式。我國服飾工藝歷史的源遠流長,經過不斷的完善和改進,逐步形成各有特色的各個朝代的服裝,出現了開始講究的商代服裝;服飾齊全的春秋戰國服裝;分類定名的漢代服裝;工藝精湛的唐代服裝;品目繁多的元代服裝;等級嚴明的清代服裝;以及品種齊全、絢麗多彩的現代服裝等等。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不少現代多功能及高科技的奇妙服裝,以滿足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屬於多功能服裝的有變色、發光、晴雨兩用服裝、寒暑兩用、超級防寒、自調厚薄、驅除蚊蠅的服裝等;屬於保健服裝的有減肥、能呼吸的服裝、催眠睡衣、抗菌、按摩、耐臟、防臭、自行消毒的衛生服、專治打呼嚕、能診斷癌症的服裝、電療、中草葯保健、防治冠心病、中葯透熱服裝等;屬於高科技的服裝有不用線縫制的服裝、噴絲直接成衣,與水可融、可以吃的服裝等;屬於奇妙功能的服裝有工作救生兩用、不怕電擊、防火耐熱的安全服等。以上這些服裝的出現說明了現代的服裝正在向多功能、高科技方向發展,日新月異,絢麗多彩。將來服裝的發展趨勢是不求名貴,但求方便,更求舒適,越來越薄的綠色服裝。

⑸ 中國服飾百年變遷

一部人類服飾演化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類文化發展史。
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類社會經過蒙昧、野蠻到文明時代,緩緩地行進了幾十萬年。我們的祖先在與猿猴相揖別以後,披著獸皮與樹葉,在風雨中徘徊了難以計數的歲月,終於艱難地跨進了文明時代的門檻,懂得了遮身暖體,創造出一個物質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於人,如金裝在佛,其作用不僅在遮身暖體,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幾乎是從服飾起源的那天起,人們就已將其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態、宗教觀念,都沉澱於服飾之中,構築成了服飾文化的精神文明內涵。

原始社會服飾(公元前21世紀之前)

戰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或伯余創造了衣裳。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演化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有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證實當時已能利用獸皮一類自然材料縫制簡單的衣服。中華服飾文化史由此發端。

商周服飾(約公元前16世紀~前771年)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
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春秋戰國服飾(公元前770~前221)

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成為趨勢。
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深衣剪綵獨特,衣與衫相連在一起,製作時上下分裁,中間有縫相連接,用途最為廣泛,隆重程度僅次於朝祭之服。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胡服指當時「胡人」的服飾,與中原地區寬衣博帶的服裝有較大差異,特徵是衣長齊膝,腰束郭洛帶,用帶鉤,穿靴,便於騎射活動。

秦漢服飾(公元前221~公元220)

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
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qiān]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
秦代服制與戰國時無大差別,保持中國服飾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裡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並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裙」風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
漢代有了輿服制度。史書列有皇帝與群臣的禮服、朝服、常服等20餘種。服飾上的等級差別已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冠服在因襲舊制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區分等級的基本標識;佩綬制度確立為區分官階的標識。
公元前202年,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定都長安,
漢初統治者汲取秦亡的教訓,對農民採取輕徭薄賦的休養生息政策。一般制度多無太大改變,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襲秦制。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備的規定。
漢初,由於統治者採取了休養生息政策,經濟得到恢復發展,出現了「文景之治」這樣的太平盛世。農業和手工業得到了長足提高。當時民間手工業最普遍的就是紡織業。這一時期絲綢錦綉產量極多。漢代的紡織工藝也達到很高的水平。
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綉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漢代創造的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使漢代人對人類生產能力持有樂觀信心。在《中國美學思想史》中作者說到「漢人繼承了道家美學的基本思想,又舍棄了它的消極出世思想,吸取了儒家某些合理觀點,注意了自然規律與人的目的的統一性,堅信廣大的外部世界存在著無限豐富多樣的美,人們應當積極地去發現、佔有,享受這種美。」

⑹ 中國服飾百年變遷

中國服飾文化歷史悠久,百年不過是其中短暫的瞬間。

但20世紀卻由於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均發生巨大變化,使服裝也隨之出現頻繁的變化。

20世紀的20-30年代,清朝的三寸金蓮靴、長袍馬褂逐漸被西裝西帽、錦緞連衣裙所取代。

與此同時,在上海還掀起了「旗袍花邊運動」,滾緞帶、鑲蕾絲、綴珠片的旗袍風行一時。

但這種富麗開放的氣息卻因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而終止。

在戰亂和動盪的年月里,人們對服裝的需求被降低到以國產土布為代表的「節儉實用為最好」。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基本處在一個封閉的環境,百廢待興。

人們的思想也很單純,就是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藍、灰、黑」是當時人們穿衣的「主旋律」。

中國服飾發展的春天與中國人時尚觀念的復甦開始於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1978年。此後,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改善、思想逐漸開放,單調的款式已不能滿足人們對著裝的要求。大喇叭褲、蝙蝠衫、健美褲和連衣裙開始流行於市民的生活中。

進入新世紀,著裝已逐漸成為人們展示自我的一種方式。同時,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具有中國特色的唐裝旗袍開始走向世界,中國服裝在全球受到注目和尊重。


圖為「飛虎隊隊員」龍啟明(左)小時候和哥哥、父親穿著長袍馬褂的合影(20世紀20年代末攝)。

圖為1929年,一個鐵路職員家庭的7個子女合影。照片後排左立者王惠蘭時年15歲。

她身著淺色長棉袍,發辮盤於兩耳側,簪花,是那時少女時興的裝束。


圖為民國時期穿套裙的婦女。與20世紀初相比,上裝的短袖設計是一種進步。

圖為身著中山裝的機關幹部參加歡迎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斗英雄代表大會(1951年10月攝)。


圖為哈爾濱亞麻紡織廠的女工在試穿「布拉吉」(1957年2月整理)。

圖為1979年3月19日,由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率領的法國時裝表演團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服裝表演。

台上衣著的多姿多彩與台下的一片「灰、黑、藍」形成鮮明對比。


圖為1986年,北京街頭幾位穿著裙裝的姑娘在聊天。
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街上流行紅裙子》讓紅裙子在80年代初受到年輕女性的青睞。

圖為廣西田林縣平洋瑤寨的瑤族青年穿上西裝(1986年9月攝)。

圖為1987年4月,北京的春天雖然時有寒意,但愛美的姑娘們還是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健美褲、寬松套裙等流行的春裝。

圖為1989年,顧客在北京隆福大廈的蒙妮莎時裝自選部里選購服裝。
北京蒙妮莎時裝有限公司當時製作的服裝以先進的剪裁、製作工藝、多款式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圖為大連1991年流行的風韻獨具的超短裙(1991年9攝)。

圖為1991年,體現瀟灑、奔放風格的大色塊絨線編織外衣備受女青年的青睞。

它成為當時春秋時節姑娘們穿著的主旋律。


圖為1992年,寧波申洲織造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產文化衫。文化衫在20世紀90年代曾流行一時。

圖為1993年5月14日至19日,首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在北京舉行。
來自中國、義大利、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個服裝企業參加了展出。

世界服裝設計界的3位巨匠——義大利的瓦倫蒂諾、費雷和法國的皮爾·卡丹都攜帶精品參展,並舉辦專場時裝表演。
這是模特在一場時裝表演上展示用彈性纖維面料製成的泳裝。

圖為1993年,北京一家服裝公司舉辦Lee Cooper牛仔服展示活動,展出一件褲長2.2米的牛仔褲,令觀者瞠目。
20世紀90年代初,Lee Cooper作為第一個歐洲牛仔品牌在北京登陸,給中國服裝市場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

圖為2002年2月12日,一對身著唐裝的父女走在灑滿初春陽光的上海街頭。
2001年,上海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上,與會領導人身著唐裝的集體亮相,使唐裝成為新世紀初的時尚關鍵詞。

2008年10月19日,在豐台區大紅門新世紀服裝商貿城內,演員在表演主題為《年代》的行為藝術。

圖為2008年12月24日夜,在湖北省宜昌市街頭,3名個性裝扮的女孩在逛街迎接聖誕節。

⑺ 中國古代服裝起源

中國服裝歷史悠久,服裝起源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發掘出約 1.8萬年前的骨針。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管狀骨針等物出土。可以推斷,這些骨針是當時縫制原始衣服用的。

拓展資料: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王室公卿為表示尊貴威嚴,在不同禮儀場合,頂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著裳也須採用不同形式、顏色和圖案。最著名的為《尚書·益稷》所載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綉,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十二章紋遂成為歷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遜位、袁世凱復辟稱帝。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春秋戰國服飾(公元前770~前221)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錦,山東齊魯的冰紈、綺、縞、文綉,風行全國。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春秋戰國時期,不僅王侯本人一身華服,從臣客卿也是足飾珠璣,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貴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並賦以人格象徵。

秦漢服飾(公元前221~公元220)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在漢代,隨著輿服制度的建立,服飾的官階等級區別也更加嚴格。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綉。綉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樣,織錦有各種復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通幅花紋。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

魏晉南北朝服飾(220~589)魏晉和南北朝時期,等級服飾有所變革,民族服飾大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綸巾、白綸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這一制度此後歷代相沿雜而用之,直到元明。晉代的首服除幅巾為社會沿用之外,有官職的男子還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紗帽的稱漆紗籠冠,本是兩漢武士之制,傳之又傳,不僅用於男官員,並流傳民間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
人民錯居雜處,政治、經濟、文化風習相互滲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飾也因而改易發展。

隋唐服飾(581~907)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斗羊、翔鳳、游鱗之狀,章彩華麗。刺綉,有五色彩綉和金銀線綉等。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

宋遼夏金元服飾(947~1368)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宋代服飾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蟹)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襆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以區別官品。

明清服飾(1368~1911)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清代官帽與前朝絕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

⑻ 關於服裝起源共有幾種學說

人類早期是不穿衣服的,但為什麼到了後期要穿衣服呢?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的觀點都不盡相同,說法不一。歸結起來,主要有適應環境說、裝飾美化說、遮掩羞澀說、吸引異性說、宗教信仰說等幾種。

一、適應環境說

主張這一派觀點的學者認為,服裝是為了適應環境、保護身體的需要,是人類起碼的生活需要。我們的祖先歷經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衣著,並逐步完善起來。穿衣是為了能夠抵禦寒冷和潮濕的天氣,同時又大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物質文明。

在距今約5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是不穿衣服的。到了舊石器時代末期,人類在與自然界的斗爭中,隨著生產技術的逐漸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增強,在距今約18000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的山頂洞人開始使用磨製和鑽孔技術。

學會用骨頭做成的針和獸筋或皮條做成的線,將一塊塊獸皮縫合起來,製成衣服,可以有效地防抵禦寒風雨雪的侵襲,同時,還可以起到防止爬蟲或蚊子的叮咬,起到保護身體的作用

二、裝飾美化說

主張這一派觀點的學者認為,服裝是為了裝飾美化人體的需要而產生的。他們認為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是不懂得穿衣的,也不需要用衣服來保護身體。因為至今還有一些民族過著原始生活,他們不穿衣服,但懂得裝飾自己。

他們通過塗粉、紋身、披掛獸皮、獸骨、樹葉等來裝飾自己。對原始人來說,裝飾是他們的第一需要,保護是第二需要,是開化以後的事情。

人類起源於溫帶和熱帶地區,猿人、古人、新人在幾十萬年的漫長歲月中是不穿衣服的。後來在氣候潮濕嚴寒地區也出現了人類,他們同樣不穿衣服。達爾文曾經對不畏嚴寒融雪於皮膚的土著民族進行觀察,對其自身的抗寒能力表示異常驚訝。

然而,在大多數原始民族中,有不穿衣服的民族,而絕對沒有不裝飾的民族。有人做過研究,發現年幼的孩子對裝飾的快感比展露的羞澀之感發展得更早些。小孩子對於裝飾物表現出來的興趣往往是自發的、先天的,而對於遮羞的需要卻是在成人環境的影響下所形成的,是被動的、後天的。

人類從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時期開始,就已經有了愛美的觀念,懂得用各種方法來裝飾自己。裝飾形式分為肉體和外表兩種。肉體裝飾包括對人體的各種「體塑」,外表的裝飾包括服裝或其他各種裝飾物。這兩種裝飾形式有著某種相互依存的關系。

如耳環或鼻環就是體塑和飾物附貼兩者的結合,現代女子使用腰帶緊束腰部使其纖細,也是同樣的道理。而我國古代女子的纏足則屬於改形裝飾。

常用的肉體裝飾主要有結疤、紋身、塗粉、殘毀、改形等幾種。

三、遮掩羞澀說

主張這一派觀點的學者認為,在幾十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和其他動物一樣,全身毛發甚長,足以禦寒。因此,人類在幾十萬年的漫長歲月里,一直不穿衣服。後因人類的智能不斷發達,逐漸開化文明,懂得了禮儀和羞澀,於是產生了用以遮身的服裝。

在炎熱的非洲,人們根本不必穿衣,但因男女有別,故均用紗籠、圍布或褲衩等遮蓋下身。縱觀人類服裝的形成,也是從下身開始向上身發展的,首先是以樹葉或獸皮圍住腹、臀等部位,後來有了裙類服裝,然後才發展成衣和袍。

四、吸引異性說

主張這一派觀點的學者認為,服裝是為了吸引異性而起源的。他們認為,人們所以要穿衣服,並不是單純為了保護身體、遮掩羞澀或裝飾。實際上,由於原始人對性、性感以及性愛有追求,為了吸引異性才產生服裝的。

在遠古時代,人類要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生存,除了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去獲取生活必需品,還要通過性愛活動來繁衍後代。在遠古人類看來,性愛是神聖的活動,並且具有神秘化。而且對性愛的神化,還表現在對生殖器的崇拜上。

特別是在人類進入直立行走階段之後,一覽無余的將生殖器暴露出來,勢必需要採取一些手段或形式來顯示其神聖和崇高,如最初的樹葉、鮮花,繼而使用獸皮來遮掩或裝飾生殖器官,以後又擴展到其他的性感部分。這些就是今天

的服裝的雛形。因此也有人認為,對性的崇尚是服飾產生的直接原因,要獲得性的刺激和吸引異性的好感是服飾最基本的功能。

五、宗教信仰說

主張這一派觀點的學者認為,服裝是為了滿足宗教信仰需要而形成的。他們認為原始人在很長時期里,一直是不穿衣服的,後來在原始氏族公社中出現圖騰崇拜或偶像供人崇拜。所以,服裝最初出現在部族的首領身上,後來發展到巫師、傳教者或者教徒們身上。直到今天,服裝依然有明顯的標志功能,這說明服裝的起源與滿足宗教信仰的需要密切相關。

(8)中國服裝歷史的起源擴展閱讀

歷史

中國服裝歷史悠久,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發掘出約 1.8萬年前的骨針。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管狀骨針等物出土。可以推斷,這些骨針是當時縫制原始衣服用的。

中國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樹葉或獸皮連在一起製成的圍裙。後來,每個朝代的服飾都有其特點,這和當時農、牧業及紡織生產水平密切相關。春秋戰國時期,男女衣著通用上衣和下衣裳相連的「深衣」式。大麻、薴麻和葛織物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大宗衣著用料。

統治者和貴族大量使用絲織物。部分地區也用毛、羽和木棉纖維紡織織物。漢代,絲、麻纖維的紡績、織造和印染工藝技術已很發達,染織品有紗、綃、絹、錦、布、帛等,服裝用料大大豐富。出土的西漢素紗禪衣僅重49克,可見當時已能用桑蠶絲製成輕薄透明的長衣。

隋唐兩代,統治者還對服裝做出嚴格的等級規定,使服裝成為權力的一種標志。鬧米日常衣料廣泛使用麻布,裙料一般採用絲綢。隨著中外交往增加,服式也互有影響,如團花的服飾是受波斯的影響;僧人則穿著印度式服裝「袈裟」。

現今日本的和服仍保留著中國唐代的服裝風格。唐宋到明代服式多是寬衣大袖,外衣多為長袍。清代盛行馬褂、旗袍等滿族服式,體力勞動者則穿短襖長褲。近代,由於紡織工業的發展,可供製做服裝的織物品種和數量增加,促進了服裝生產。辛亥革命後,特別是五四運動後吸收西方服式特點的中山服、學生服等開始出現。

1950年以後,中山服幾乎已成為全國普遍流行的服裝,袍褂幾近消失。隨著大量優質面料的出現,服裝款式也有發展。現代服裝設計已成為工藝美術的一個分支,而服裝生產已經實現工業化大批量生產。

「按三代時,衣服之制,其可考見者,雖不一,然除冕服之外,唯玄端(端衣)深衣二者,其用最廣。玄端則自天子至士,皆可服之,深衣則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

至於深衣,則裁製縫衽,動合禮法,故賤者可服,貴者亦可服,朝廷可服,燕私亦可服,天子服之以養老,諸侯服之以祭膳,卿大夫服之以夕視私,庶人服之以賓祭,蓋亦未嘗有等級也。

端衣不削幅,不邪殺,不圓袂,不繼掩,不侈袂。其衡長八尺八寸,每幅長廣皆二尺二寸,四角方正,故謂之端。其裳,前三幅,後四幅,要有辟積無數,謂之唯裳。古人有「朝玄端,夕深衣」。(參閱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服裝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服裝歷史的起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