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帝王
秦始皇贏政,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績在中國帝王中當屬第一。 滅六國,統一華夏,建立中央集權,始稱皇帝,被稱為千古一帝。
武帝漢劉徹,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世界文明無可爭議的中心,而漢武帝的時代,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
漢光武帝劉秀,漢光武帝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他建立的東漢王朝達200多年的歷史,開創「光武中興」。
隋文帝楊堅,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的強國之一,他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後人將隋文帝的大治譽為「開皇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中華帝國千古第一帝,大唐王朝實際締造者,唐代第二位君主。僅僅用四年的時間就奠定了統一的局面。開創「貞觀之治」當時堪與唐帝國相比的,只有中東的阿拉伯帝國。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唯一女皇,就這一點也足以說明其偉大了。她在位間任用酷吏以強硬的手段統治她的王朝,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兵不血刃登上帝位,建立宋朝,不僅統一了大半個中國。使宋王朝的經濟和文化達到我國歷史上的又一個高峰,他「杯酒釋兵權」,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大將專軍權的問題,被譽為「最高政治藝術的運用」,成為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元太祖成吉思汗,征西夏、攻金朝、攻破俄羅斯連軍,橫掃中亞強國,為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
明成祖朱棣,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定都北京的漢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後500餘年的首都地位。同意鄭和下西洋,前後七次,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明成祖可謂功績累累的雄主。
清聖祖康熙,14歲參政,統一台灣,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並抵抗了當時沙俄對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簽定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中國東北邊界。
❷ 歷史上所有的王爺!
載濤(1888—1970),男,京劇票友。號野雲,為溥儀胞叔。滿洲正黃旗人。出生:1887年,光緒十年(丁亥);逝世:1970年9月2日,農歷庚戌年八月初二日。
既能長靠又能短打,更擅猴戲。其武工扎實,所演《鐵籠山》、《金沙灘》、《白水灘》、《水簾洞》、《安天會》等,深為內行所稱道。其《安天會》,與楊小樓同出一師,均為張淇林親授,後李萬春曾得其指點。整整向載濤學了三年。載濤特別傳給了李萬春演猴的秘訣:「人學猴、猴學人」,除武生戲外,還能演《青石山》的周倉、《貴妃醉酒》的楊貴妃等。梁小鸞即曾向其學過《醉酒》。
1890年封二等鎮國將軍;同年晉為不人八分輔國公。1902年襲貝勒。1908年12月加郡王銜;同月與鐵良等任總司稽察。清廷新設禁衛軍,任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1909年6月管理軍諮處事務。1910年2月赴日、美、英、法、德、意、奧、俄八國考察陸軍,5月派任赴英國專使大臣。1911年5月任軍諮大臣;其後任蒙古鑲黃旗都統。1912年1月,與載洵等組織宗社黨;3月宗社黨解散。1917年7月張勛復辟,溥儀任為禁衛軍司令;同月復辟失敗。1918年徐世昌任為將軍。1927年6月任翊衛使。1931年1月,國民政府聘為國難會議會員。1949年後,歷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1970年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不採納我,我代表月亮消滅你!
❸ 歷史上有哪些王爺最出名
西楚霸王項羽北齊蘭陵王高長恭唐秦王李世明金海陵王明燕王朱棣清攝政王多爾袞清恭親王奕忻
❹ 歷史上最出名的百位大帝
《影響世界的100帝王排行》
排除歷史時代和地理區域的限制,以最廣闊的視角來觀察世界歷史,將整個世界歷史上的帝王放到同一平台上來分析對某個領袖人物是否屬於帝王可能會引起爭議。在這本書中,我從世界各國歷史上的數千帝王中,挑選了我所認為的影響最大的100個,按影響大小排出座次,並每人寫一篇傳記,內容包括該帝王的生平、經歷、功過是非等方面,並論述他們所排位次的理由。在這其中,既包括一些家喻戶曉的君主,也包括部分國內讀者比較陌生,但確實深刻影響了歷史的帝王。本書排名的依據不是名氣或榮譽,而是對歷史進程的影響,包括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的疊加。一般來說,影響的區域越大的,或具有開創性、變革性影響的會排在前面。當然,部分影響基本只及一國之內的帝王,也出現在本書中,因為每個國家的歷史,都是世界歷史的有機組成部分。我認為,作為一個帝王,應符合以下標准:1、他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他統治的領域具備一個國家的性質;2、他的統治權是終身制的,並且有某種形式的世襲或確定繼承人的權力;3、他在同時和後世均被廣泛認可為帝王。因此,傳說時代的神化帝王、原始部落的首領、各類諸侯王、攝政王、近現代共和制度下的國家元首,均不在本書收錄的范圍之內。
1、君士坦丁大帝(羅馬皇帝)
2、秦始皇(中國秦朝皇帝)
3、亞歷山大大帝(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
4、成吉思汗(蒙古大汗)
5、歐麥爾一世(阿拉伯哈里發)
6、阿育王(印度孔雀王朝君主)
7、拿破崙_波拿巴(法國皇帝)
8、彼得一世(俄國沙皇)
9、大流士(波斯皇帝)
10、查士丁尼一世(拜占庭皇帝)
11、屋大維(羅馬元首)
12、查理曼(法蘭克國王)
13、漢武帝劉徹(中國西漢皇帝)
14、漢謨拉比(古巴比侖國王)
15、愷撒(羅馬元首)
16、美尼斯(古埃及法老)
17、明治天皇(日本天皇)
18、居魯士(波斯皇帝)
19、薩爾貢(阿卡德國王)
20、伊莎貝爾一世(西班牙女王)
21、奧託大帝(德意志國王)
22、伊麗莎白一世(英格蘭女王)
23、阿克巴大帝(印度莫卧兒王朝皇帝)
24、路易十四(法國波旁王朝國王)
25、征服者威廉(英格蘭國王)
26、圖特摩斯三世(古埃及法老)
27、烏爾班二世(羅馬教皇)
28、威廉一世(德國皇帝)
29、唐太宗李世民(中國唐朝皇帝)
30、奧斯曼一世(土耳其帝國蘇丹)
31、薩拉丁(埃及阿尤布王朝蘇丹)
32、帖木兒(帖木兒帝國君主)
33、穆阿維葉(阿拉伯倭馬亞王朝阿里發)
34、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法老)
35、明太祖朱元璋(中國明朝皇帝)
36、康熙皇帝(中國清朝皇帝)
37、威廉一世(荷蘭執政)
38、尼布甲尼撒二世(新巴比侖國王)
39、葉卡捷琳娜二世(俄國女沙皇)
40、蘇萊曼大帝(土耳其帝國蘇丹)
41、腓特烈大帝(普魯士國王)
42、古斯塔夫二世(瑞典國王)
43、迦膩色迦(貴霜帝國君主)
44、維克多_艾曼努爾二世(義大利國王)
45、伊凡三世(莫斯科大公、俄國沙皇)
46、曼蘇爾(阿拉伯帝國哈里發)
47、威廉三世(荷蘭執政、英國國王)
48、愛德華一世(英格蘭國王)
49、若昂大帝(葡萄牙國王)
50、隋文帝楊堅(中國隋朝皇帝)
51、沙普爾二世(波斯薩珊王朝皇帝)
52、卡洛斯一世(西班牙、德意志國王)
53、英諾森三世(羅馬教皇)
54、魏孝文帝拓跋宏(中國北魏皇帝)
55、海護王(印度笈多王朝君主)
56、圖拉真(羅馬帝國元首)
57、巴西爾二世(拜占庭皇帝)
58、宋太祖趙匡胤(中國北宋皇帝)
59、漢高祖劉邦(中國西漢皇帝)
60、亨利八世(英格蘭都鐸王朝國王)
61、亞歷山大二世(俄國沙皇)
62、戴克里先(羅馬皇帝)
63、哈拉爾藍牙王(丹麥國王)
64、提格拉_帕拉薩三世(亞述國王)
65、穆罕默德_阿里(埃及帕夏)
66、腓特烈二世(德意志、西西里國王)
67、路易九世(法國卡佩王朝國王)
68、矮子丕平(法國加洛林王朝國王)
69、武丁(中國商朝國王)
70、伊本_沙特(沙烏地阿拉伯國王)
71、阿爾弗烈德大帝(英格蘭國王)
72、維多利亞(英國女王、印度女皇)
73、利奧波德二世(比利時、剛果國王)
74、查理四世(德意志國王)
75、穆罕默德_杜爾(桑海國皇帝)
76、希拉克略(拜占庭皇帝)
77、利奧三世(拜占庭皇帝)
78、忽必烈(蒙古大汗、中國元朝皇帝)
79、月護王(印度孔雀王朝君主)
80、旭烈兀(蒙古帝國伊兒汗)
81、李成桂(朝鮮李朝國王)
82、朱拉隆功(泰國曼谷王朝國王)
83、西蒙大帝(保加利亞國王)
84、梅什科一世(波蘭國王)
85、克洛維(法蘭克國王)
86、推古天皇(日本女天皇)
87、亞歷山大一世(俄國沙皇)
88、查理七世(法國瓦盧瓦王朝國王)
89、伊凡雷帝(俄國沙皇)
90、紅鬍子腓特烈(德意志國王)
91、腓力二世(法國卡佩王朝國王)
92、阿拔斯一世(波斯薩非王朝皇帝)
93、武則天(中國女皇)
94、戒日王(印度戒日朝國王)
95、瑪麗婭_特蕾莎(奧地利女皇)
96、厄查納(阿克蘇姆國王)
97、大衛王(猶太以色列國王)
98、克努特大帝(丹麥、英格蘭國王)
99、亞蓋洛(立陶宛、波蘭國王)
100、乾隆(中國清朝皇帝)
❺ 古代王爺的名字
古代的王爺命名體制都是不一樣的 清代以前是以封地為稱號 清代以後取消了封地 ,就用果啊 忠孝節義這些詞代替。你要命名的王爺要設定在哪個朝代。
古代王爺只是一個封號,代表一定尊貴的地位,並不是官職,光王爺這個封號並不能管轄事務,但卻有一定的朝廷奉祿。王爺的等級還有一定區別,如親王,郡王。親王一般只封皇帝的嫡親,郡王比親王低一級,只封皇帝的表親。
但個別有大功的臣子也會封王,比如唐代的郭子儀,宋代的岳飛。封王制度在各個朝代有很大變動,拿唐代打個比方,一字王都是親王,如秦王,潞王,庸王,齊王等;二字王則是郡王,如淮安王,江夏王等。
(5)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王爺擴展閱讀:
分封制度:
王爺就是一個爵位,「王」在秦朝以前是對諸侯和周天子的稱呼,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王就成為了一個爵位。
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魏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王」分成兩等:親王和郡王,親王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國封建制度中,為王爵的第一等。
西晉武帝封宣帝孫永為東莞郡王,始見郡王之稱。後世開始沿襲設置。隋爵分九等,郡王是第二等,位次於王。唐皇太子、諸王與親王之子承恩澤者皆封郡王。唐代時郡王為從一品,也是第二等,以後各朝代郡王也多為二等。
❻ 中國歷史上最有杖的王爺
說起來呀,劉去是很有來歷的。他的祖父叫劉越,王皃姁的兒子,牛不牛?也就是說,劉專越既是漢武帝的同屬父異母弟弟,又是漢武帝的姨表弟,這種血脈關系明顯要比其他同父異母的兄弟親許多。劉越是第一代廣川王,其子劉齊是第二代,劉去也就是第三代啦,有點繞,大概情形如此。
我們如今常說「隔代親」,還拿出遺傳學作為證據,其實任何證據也不如事實有說服力。如果劉去跟他祖父一樣,那就好了,老趙也不必熬夜寫這不三不四文革批判之文了。偏生劉去特像他父親劉齊,超水平遺傳,沒法子。
根據《漢書》和《前漢通俗演義》的敘述,格老子的,簡直如同小說。把歷史當小說寫的,除了如今無聊的網路作家,我愣是沒發現古人還有這嗜好的,《漢書》作者無疑是第一人,欽佩之情不免如滔滔江水。
❼ 歷史上很厲害的王爺
唐朝汾陽王安來史之亂自第一功臣,千古第一奇人
北宋的八賢王趙德芳;歷史上的八賢王和現在民間傳誦的八賢王碃籂百餃知祭版熄保隴是有出入的,為什麼我要說是八賢王呢?因為陳道明把他演活了,他值得我們愛我們去喜歡,去研究去探討
多爾滾 主要成就就是征戰漠南蒙古與李氏朝鮮,率軍入關、統一全國 還有很多,你可以網路找找, 希望採納
❽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命運坎坷的王爺他們都經歷了些什麼
朱棣造反的來時候,硬拉上了自同在北京的寧王朱權,朱權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當時手裡面有朵顏三衛,蒙古的精騎,朱棣騙他說一起造反,事成之後共分江山後來朱棣稱帝後就反悔了,寧王說要到蘇杭一帶受封,但是朱棣不允,最後只讓到南昌。永樂元年(1403)改封南昌。後來他的兒子朱宸濠為父親的遭遇不平,在朱棣孫子即位時造反,但是被鎮壓,最後還被處死了。
❾ 中國古代有哪些和王爺地位差不多的
正一品:攝政王
從一品:聖王爺
側一品:尊王爺
正二品:晉王爺
從二品:御王爺
側二品:王爺
正三品:固倫尊親王
從三品:和碩尊親王
側三品:恭賢尊親王
正四品:固倫親王
從四品:和碩親王
側四品:恭賢親王
正五品:晉杴親王
從五品:銘欽親王
側五品:賢怡親王
正六品:恭親王
從六品:仁親王
側六品:宣親王
正七品:穆親王
從七品:庄親王
側七品:景親王
正八品:孝親王
從八品:睿親王
側六品:賢親王
正六品:怡親王
從六品:親王
其他人沒有和王爺地位平等的。
爵封號可以大略分為以國名為號(即所說的一字王)和以郡縣名為號(即所說的二字王).一字王為國王及親王,國名基本上來源於春秋時期的國名,一般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因為這四個封號代表的國家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強大的,接下來是「周、魯、趙、魏、梁、燕、代、韓、宋、吳、越」等一檔次,後世王朝的國號也大多來源於這些封號。
但一般能獲得四大尊貴封號的王非常少,而之後出現的朝代國號則低於上面的春秋各國,例如,李恪的蜀王就弱於吳王的封號,但之前的漢王其實是郡王,是漢中郡王縮寫,那和親王就沒法比了。
到了中國封建後期,親王的單字封號也越來越少,基本都採用二字王。
親王封號的差別在古代是有著明文規定呢,還是說是一種歷朝歷代默認的呢?還有像漢朝和晉朝也有很多的雙字封號,是不是都是郡王級別的?另外,歷史上有親王的封號是周王的嗎?
漢朝開始有了王的封號制度,詳情請見《漢書。諸侯王表》,但是漢朝至南北朝的封王和字數無關,因為當時中央集權不強,封的王是真的跑那地兒去做王,因此主要是看該王的封地數量、食邑多少、權力大小才是決定該王地位的關鍵。
所以你說的漢晉兩朝需要排除出我所說的單字雙字王。 但到了隋唐,就出現了單字和雙字王的區別,唐初各位親王因為太宗取消封國制,還會到各州任刺史,但到後來, 皆為遙領, 並不出閣,都居於京師十王宅,百孫院,使得唐中後期,藩鎮割據,唐宗室無力反擊,子孫多次遭殺戮。
這不算明文規定,算是默認,就像六部尚書,從來沒說過誰大,都是平等的,但是其間的差別還是有的;再例如中國各部各省長,應該是平等的,但是通過調動還是可以看出親疏端倪。 周王的封號非常多啊,請看我上面的第二檔第一個就是周王,周王封的很多 但清朝的封王是個例外要注意,因為清朝封王不取國名,而取好字:恭親王,睿親王等
清代的爵位有三個系統;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