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有哪些歷史紀念館
1、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坐落在北京豐台區盧溝橋畔宛平城內,距市中心約15公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的各種歷史文獻和相關實物為主。
同時也收藏日本自1874年以來侵略和佔領台灣的各類文物,內容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諸多歷史側面。截至2014年,館藏各類文物達兩萬余件,其中一級文物達百餘件。
2、抗美援朝紀念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位於遼寧省丹東市桃源街附近,坐落在市中心北部風景秀麗的英華山上,是一座塔樓式建築群。該館是中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專題紀念館,紀念館始建於1958年10月。1993年7月27日,新館落成並正式開館。
抗美朝援紀念館共收藏文物19500餘件,分為兩大系列,即抗美援朝文物和歷史文物。現收藏抗美援朝文物121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7件,如原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同志的一級自由獨立勛章、平壤以北道路調查材料和朝鮮交通調查圖。
3、平津戰役紀念館
平津戰役紀念館,位於天津市紅橋區,是一座全面介紹平津戰役的現代化展館。紀念館於1997年建成,佔地4.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由勝利廣場、主展館、多維演示館和軍威園四部分組成。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平津戰役紀念館採用多維演示館運用現代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結合全景式超大屏幕環球電影、背景畫、戰場微縮景觀和音響,生動逼真地再現了平津戰役的宏大場面陳列內容比較豐富,有戰役決策、戰役實施、人民支前、偉大勝利、英烈業績等五個部分組成。
4、淞滬抗戰紀念館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坐落於昔日上海軍民浴血抗戰的主戰場--寶山境內。是一座反映兩次淞滬抗戰的主題紀念館,採用塔館合一的建築風格,建築面積3490㎡,展廳面積1500㎡,室外展示區域近8000㎡,與上海淞滬抗戰紀念公園形成「館園合一」、「文綠結合」的模式。
紀念館共11層, 1—2層為陳列區,專題陳列「血沃淞滬」 八一三淞滬會戰史料,由中國抗日戰爭的爆發、八一三淞滬會戰、上海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日軍在上海的暴行、正義的聲援、歷史的審判、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等七個部分組成。
5、淮海戰役紀念館
淮海戰役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東南郊的鳳凰山東麓,建在淮海戰役紀念塔的東南,這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築。館頂是琉璃瓦,中間是廡殿重檐門廊,建築面積2800多平方米。2007年7月17日,坐落在江蘇省徐州市的淮海戰役紀念館新館經過三年建設,全部完工並免費對外開放。
該館藏品1.5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79件。展出文物、照片、圖表、美術作品等2000多件。其中有淮海戰役總前委用的電台、隨軍民工之前使用的小竹桿、烈士生前的筆記本等。館內另設放映廳,放映有關淮海戰役的歷史影片。陳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題詞15幅,照片約500幅,實物近40件。
❷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歷史沿革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是專門保存明清兩代中央國家機關檔案及皇室檔案的國家級檔案館內,成立於容1925年,坐落在北京故宮西華門內。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該院下設古物館和圖書館,圖書館下又分設圖書部和文獻部,文獻部即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前身 。
1927年6月,文獻部改稱掌故部。
1928年10月,掌故部改稱文獻館。
1951年5月,文獻館改稱檔案館。
1955年12月,故宮博物院檔案館劃歸國家檔案局管理,改稱第一歷史檔案館。
1959年10月,第一歷史檔案館並入中央檔案館,稱中央檔案館明清檔案部。
1969年12月,明清檔案部重新劃歸故宮博物院,稱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
1980年4月,明清檔案部從故宮博物院獨立出來,改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後為國家檔案局直屬文化事業單位。
❸ 中國館的歷史誰知道~~~
09年6月23日
中國館正式通電
09年5月
中國館亮起「中國紅」
08年1月30日
展示設計方案答疑會
07年4月25日
項目建築方案公開徵集
07年12月18日
開工建設
❹ 中國民族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中國民族博物館復,是國家為保制護和弘揚各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而建立的國家級博物館,是承擔國家民族和文化工作重要任務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其功能定位為民族文化遺產的收藏保護中心、民族文化資源的信息數據中心、民族文化遺產的科學研究中心、民族文化的宣傳教育中心、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的宣傳教育基地、民族文化工作的人才培養基地、世界人類學民族學研究交流和展示基地、相關社會工作的咨詢服務機構 。
1956年,費孝通等一批專家學者向中央領導同志建議,希望在首都北京建立一個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並與我國的地位相稱的民族博物館。後來,由於國家經濟困難等原因,中國民族博物館項目建設一直沒有落實。
1987年以來,國家民委多次向黨中央、國務院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原國家計委)報送關於中國民族博物館立項的請示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也多次呼籲盡快建設中國民族博物館。
該館已籌備28年,至今尚未正式立項建設。但已列入國家」十二五「文化發展改革綱要,目前仍在做前期准備工作。自籌建以來,中國民族博物館相關業務工作一直未曾間斷,為正式立項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❺ 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中國歷史博物館壯觀的建築已使它成為北京市重要的地標,而它悠久的建館歷史又和宏偉的建築相得益彰,它初建於1912年,至今已有近九十年的歷史。
1912年籌建。1912年,在蔡元培(時任教育總長)的關心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正式成立,聘請京師大學堂教授胡玉縉為主任,以國子監為館址,開始收集各方文物。1918年遷入故宮前部端門至午門及其朝房,為救濟災民、失業工人及「為國傷亡」者,曾展出部分藏品,以門票收入賑災。
1926年10月正式開館。1926年,館藏漸臻豐富,各類藏品已達26類,二十餘萬件,於午門辟陳列室,精選藏品,依類陳列,於同年10月10日正式開館展出,當月觀眾即達45,020人,同時《國立歷史博物館叢刊》開始出版。
1929年8月改名為中央研究院北平歷史博物館。
1933年4月改為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歷史博物館工作主要以保護文物,避免遭受戰爭破壞為主,進行了少量的圖片、文物展覽。
1945年8月恢復中央博物院北平歷史博物館舊名。 1949年10月改名為北京歷史博物館。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本館更名為北京歷史博物館,隸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向博物館捐贈文物,總數達16962件,極大地豐富了館藏。為適應新的歷史形勢,博物館著手建立新的歷史陳列,使博物館真正成為民族的、大眾的、科學的社會教育機構。
1950至1965年是歷史博物館的高速發展期,由裴文中、賈蘭坡指導的「原始社會陳列」於1951年正式展出,該展覽是我國博物館最早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組織歷史陳列的嘗試。以此為起點,在黨和國家領導人、文化部、文物局領導的熱情關心下,以及全國各文博考古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通史陳列」各個歷史階段陳列逐步完成並進行了預展,包括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在內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社會各界知名學者先後來館參觀、審查,不斷完善通史陳列。
中國通史陳列自原始社會開始,至清朝滅亡結束,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結合中國歷史發展特點劃分歷史階段,其特徵是以考古發掘及傳世文物為基本展出材料,力求全面、系統地展現中國歷史,這不僅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也是中國文博事業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陳列。
1958年8月國家決定建立中國歷史博物館。
1959年10月,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的新館大樓落成,北京歷史博物館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一起遷入新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由郭沫若先生題寫館名。1961年7月1日,「中國通史陳列」正式對外開放。1962年之後,通史陳列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修改,並陸續編印了《中國古代服飾資料》、《中國歷史博物館藏彩釉陶俑選輯》、《中國歷史博物館藏青銅器》、《中國歷史博物館藏雕塑選輯》等書。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中國通史陳列」暫時關閉。
1969年9月,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合並,改稱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七十年代開始進行「中國通史陳列」的修改。此次修改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指示下進行,突出秦漢、隋唐、元明清三個歷史時期的統一場面,同時將通史陳列下限延至「五·四」運動。1975年10月,修改後的「中國通史陳列」正式預展。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後,全館各項工作逐步恢復展開,成功舉辦了著名的《周恩來同志紀念展覽》,1978年1月,「中國通史陳列」對外開放。
自1978年始,中國歷史博物館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制定了全館八年發展規劃綱要,除繼續完善通史陳列和文物收藏工作外,還積極參加中外文物交流展出活動,相繼出版《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與文物資料》等刊物及《中國古代史常識》、《簡明中國歷史圖冊》、《明藍瑛花卉蘭石冊》、《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圖錄》、《中國歷史博物館》、《華夏之路》、《中國通史陳列》等圖書,組織和參加了多項考古發掘,舉辦了多項轟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展覽,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覽」、「山西應縣木塔遼代文物展覽」、「醫聖張仲景展覽」、「中國南海沉船文物展」、「絲綢之路與茶之路」、「全國考古新發現精品展」等展覽。
1983年,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恢復獨立建制,將舊民主主義革命陳列劃歸中國革命博物館。1984年,「中國通史陳列」進行了第二次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歷代社會經濟文化的表現。1988年至1997年,開始進行「中國通史陳列」的第三次修改,在各文博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從全國各地征調了近千件文物,絕大多數是近十年來新出土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同時,陳列形式也作了全新的設計。修改後的「中國通史陳列」原始社會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於1990年第11屆亞運會開幕之日對外開放,「中國通史陳列」隋唐至明清時期也於1997年9月正式展出。
1987年考古部設立水下考古學研究室,開始水下考古的研究。1989年與日本合作,對廣東南海海域進行調查,並於1990年正式成立中日中國南海沉船調查學術委員會,先後對廣東、山東、遼寧等地水域進行調查。1997年,中國歷史博物館成立遙感與航空攝影考古中心,同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簽訂了合作開展現代航空攝影考古意向書,開始進行洛陽及內蒙古東部地區古代大型遺址的航空攝影考古勘察。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更好的發揮博物館教育大眾的作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群眾工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高潮,先後舉辦了「湖南中學生『擁抱紅太陽』夏令營」、「我愛北京天安門」活動月,在北京市各中小學和部分邊遠郊縣舉辦了「中國近代史圖片展」、「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等圖片展覽。
199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展示五十年來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多方面成就,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承辦的「中國文物事業50年特別展覽」於國慶節前在本館中央大廳展出。同年該館還成功舉辦了「盛世重光—山東青州龍興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展」,並參加了「雪域名珠—西藏文化展」和在法國舉辦的「中國文化周」的展覽工作。為迎接21世紀的到來,同時也是歡慶新的龍年的到來,中國歷史博物館特別推出「迎千禧,賀辰歲—龍的藝術精品展」和「龍文化特展」,於2000年1月分別在北京和台北展出。相信在新世紀的曙光到來的時候,匯聚著古代文明與現代化氣息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必將以全新的面貌展現於世人面前。
2003年2月2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合並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正式掛牌成立。
❻ 簡短的中國館介紹
中國館以抄城市發展中的襲中華智慧為主題,表現出了「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中國文化精神與氣質。 展館的展示以「尋覓」為主線,帶領參觀者行走在「東方足跡」、「尋覓之旅」、「低碳行動」三個展區,在「尋覓」中發現並感悟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展館從當代切入,回顧中國三十多年來城市化的進程,凸顯三十多年來中國城市化的規模和成就,回溯、探尋中國城市的底蘊和傳統。隨後,一條綿延的「智慧之旅」引導參觀者走向未來,感悟立足於中華價值觀和發展觀的未來城市發展之路。
❼ 簡述中國科學技術館的歷史沿革
來中國科學技術館的歷史沿革源:
中國科學技術館是中國科協直屬事業單位,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綜合性科技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養的基礎科普設施一期工程,該館於1988年9月22日建成開放,二期工程於2000年4月29日建成開放。
中國科學技術館的主要教育形式為展覽教育,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的形式,反映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鼓勵公眾動手探索實踐。
中國科學技術館在開展展覽教育的同時,還組織各種科普實踐活動,並經常舉辦面向公眾的科普講座。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區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電影放映和天象演示兩種功能。
❽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介紹
中國第一歷史抄檔案館是專門保管、整理編目、編輯研究、查閱利用、修復復制明清兩朝中央政府和皇室檔案的中央級國家檔案館。館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西華門內北側,總建築面積1.76餘萬平方米,館藏1000餘萬件明清檔案。
❾ 世博會中國館有哪些歷史文物
除國家館的造型整合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要素外,地區館的設計也極富中國氣專韻屬,借鑒了很多中國古代傳統元素。在地區館的外牆,設計者採用中國古老的文字——篆書來作為裝飾。「疊篆文字」裝飾的地區館建築表面,傳遞著二十四節氣的人文地理信息。
❿ 中國館的資料急急急!!!!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於2007年12月18日正式開工。
【中國館簡介】
中國館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建築,目前尚在建。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是世博園區內最重要的場館項目之一,是本屆世博會主辦國設計建造並將永久保留的國家展館。
中國國家館作為中國館的一部分,位於世博園區的核心地段,南北、東西軸線的交匯處。2010年世博會期間,中國國家館的展示設計將充分體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展示核心內容為「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從中國城市歷史、現在、未來的發展出發,展現出一幅中國偉大的城市文明圖。
【中國館設計方案】
上海世博會組織者於2007年4月25日開始向全球華人公開徵集中國館建築設計方案,在國家建設部、中國建築學會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在短短幾個月內,得到了全球華人建築設計家的熱烈響應,共收到設計方案344個。經過專家評審,評選出3個各具特色的方案,其中「東方之冠」的方案在今年9月舉行的世博會組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會議同時決定成立由組委會9個成員單位組成的中國館籌備領導小組,專門負責中國館的籌備事務。上海世博會組織者根據組委會審議意見,組織專業團隊對方案進行深化和優化。2007年11月12日,中國館籌備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這個優化方案。
【中國館結構】
一樓的「序廳」,通透明亮。中央的「藝術模型」,集上海新老標志性建築於一體,象徵上海的歷史、文明與發展;位於夾層的歷史文化名城廳,集中展示了上海的昨天與今天,濃縮了上海近七百年的發展歷史,圖片和註解為參觀者道白。
二樓展廳是走進世博,現代化的模型展示了世博的整個規劃。尤其是中國館以「東方之冠」為構思主題,取自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中的元素-斗拱。16字設計理念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深厚積淀:「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主色調運用傳統、沉穩的「故宮紅」。表達了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
三樓展廳中央有按上海市實際面積縮小500倍製作的城市模型、介紹了內環以內的城貌,因為未標路名,我們都找不到自己的居住所在,只能以黃浦江為界分清浦東和浦西。在城市模型邊上還有航空港,洋山深水港的介紹模型。
【中國館功能】
中國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
當然,最令人期待的是世博園區永久性場館的橫空出世,人們對此寄予了最多想像和期許:必須是最中國的,最有氣勢的,最值得永久觀賞的。在眾多世博場館中必須一望而知是代表中國的建築,也是最能闡釋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建築,更必須是在世博會後,能變身為上海新地標的建築,那裡將是以展覽、會議、活動和住宿為主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最後,經過一次次全球設計方案徵集、國內外專家一次次嚴格評審,設計方案一一變成設計模型擺在世人面前,並將在短短兩年後,變成凝固的「城市雕塑」,迎接上海世博會這個全人類最大盛會的舉辦,並將永駐曾經的世博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