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古今地名的變化

中國歷史上古今地名的變化

發布時間:2021-03-03 05:15:34

❶ 幫忙總結一下古今中國地名的變化

http://www.sznews.com/culture/content/2006-08/11/content_236048.htm

❷ 古今中外重要歷史地名和疆域的變動

只是是漢武帝開辟西域

❸ 北京古今地名變化

薊: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克商以後,封帝堯之後於薊,封召公奭於燕。另說周以前就有燕國,後燕並薊,以薊城為國都,這就是現在北京的前身。秦滅燕之後,設置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以後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為北京的別稱,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出版過一種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見於《晉書》,潁川距晉國都洛陽極近,故稱日下。後來唐朝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序》時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之句,即運用於此典故,此後便以「日下」為國都的代稱。作為北京的代名詞來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舊聞》和乾隆年間成書的《日下舊聞考》等。

幽都:唐代曾設置幽都縣,遼時也曾設置過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燕京: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稱燕帝,以范陽為燕京。安史之亂平定後,罷燕京。後來北京的正式命名雖屢有變動,而燕京這個名稱卻廣泛使用。近百年來,「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個別稱,甚至一些企業的名稱、產品的命名也多用這兩個字。

春明:起源於唐代,唐朝首都長安的正門(東門)名為春明門,古人認為東方主春,於是後人遂以「春明」作為首都的別稱,北京成為國都後,也曾被稱為「春明」。清人孫承澤著有《春明夢余錄》,蓋其意即此。

京城:唐天寶元年(742年)以前,稱首都長安為京城,以後京城就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時至今日也是人們稱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詞。

南京:遼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聯合伐遼,攻佔燕京。宋、金議和後,燕京回歸北宋,建燕山府(因臨近燕山腳下),故燕京又稱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佔領宋的燕山府。金貞元元年(1153年)金人遷都燕京,改稱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帶。

大興:金在將燕京改為中都的同時,設大興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東南部,包括今東城區、崇文區、朝陽區及大興區的東部。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汗八里:元時蒙古人稱大都為汗八里,蒙語的意思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處。所以元朝定都北京後也被稱為汗八里,馬可·波羅在他著的游記中就稱大都(北京)為汗八里。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將准備都城遷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京師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大雅·公劉》:「京師之野,於時處處。」後世遂稱國都為京師。還有一種說法,陝西鳳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師,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統名為京師,以後便將京師當成國都的代稱,北京被稱為國都後,也曾被稱為京師。

宛平:這是老北京人對北京的泛稱,其實不準確,明清的宛平縣治區只是今天北京的一部分,大致方位是現在的北京西南部,包括今西城區、宣武區、海淀區的一部分以及石景山區、門頭溝區和大興區的西部。

京兆:民國二年(1913年)廢順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隸中央,其范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北京歷史上除了用過上述名稱外,還有秦漢之時,北京曾是廣陽郡的治所;隋大業年間,曾是涿郡的治所;唐天寶年間,曾是范陽郡的治所;遼代時曾是析津府的治所;明清之時,曾是順天府的治所,於是廣陽、涿郡、范陽、析津和順天府也成了北京的別稱。

❹ 中國古今地名大全

建議你查《古今地名大辭典》,下面我給你發下古今地名對照表.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直接按照首字筆畫數查找:
【二畫】【三畫】【四畫】【五畫】【六畫】【七畫】【八畫】【九畫】【十畫】
【十一畫】【十二畫】【十三畫】【十四畫】【十五畫】【十六畫】【十七畫】【十八畫及以上】

【十一畫】
撣國——古國,在今滇緬邊境,東漢時有使者來中國。
理番—一今名理縣,在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中部偏南。清嘉慶時改雜谷直隸廳為理番直隸廳。民國先改理番縣,後於1945年改為理縣。
琅邪一一春秋齊有琅邪邑,在今山東膠縣南琅邪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在此置琅邪縣,並以之為琅邪郡治所。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漢治東武(今諸城)。東漢琅邪國改治開陽(今臨沂北)。北魏治即丘(今臨沂東南)。隋唐有沂州琅邪郡。從魏晉琅邪國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屬琅邪郡(國)。
舂陵——①秦在今湖南寧遠東北置舂陵。後廢。孫吳復置於今寧遠西。隋並入營道縣。這一帶地方唐宋等代為道州,故昔人有「春陵古之道州也」之語。②公元前45年,改以今湖北棗陽南之地為舂陵。東漢改章陵。隋以棗陽為治所置郡,即以春陵為名。唐為昌州舂陵郡,天寶改郡名為淮安。
梧州——今廣西梧州古為蒼梧,唐置梧州,以蒼梧為治所,始有此名。明清有梧州府。
梅李——一作梅里,即泰伯城,在今江蘇無錫東南。傳為泰伯所居地。公元前560年諸樊遷吳前,此為吳都。又江蘇常熟東北亦有梅李,傳為五代吳越梅、李二將戍地,漸成市集,即以為地名。
梓州——隋改新州為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宋分西川路置梓州路,以梓州為治所。徽宗重和時,以梓州為潼川府,梓州路為潼川府路。
梓潼——漢末劉備分廣漢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屬四川)。隋廢。唐有梓州梓潼郡,即上條所述。舊梓潼縣,西魏改名巴西,隋唐時為綿州巴西(先名金山)郡地。
乾州——①今陝西乾縣一帶,唐末置有乾州。北宋後期廢,旋置醴州。自金代起仍名乾州。民國以本州為乾縣。②清康熙時曾在湖南置乾州,民國曾改乾縣,旋為乾城鎮,屬吉首縣。
乾陵——唐高宗與則天後合葬墓,在陝西乾縣梁山。已發掘的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懷太子諸墓都是乾陵陪葬墓。
鄄城——本春秋衛邑鄄,漢置縣名鄄城,在今山東鄄城縣北舊城。明並入濮州。
營丘——周封呂尚於齊,建都營丘,後改臨淄。見該條。
營州——北魏置營州,治所在今遼寧朝陽,所轄之地均在今遼寧境內。唐末地入契丹,改置營州於廣寧(今河北昌黎),五代後唐時又為契丹所取。
蕭關——在今寧夏固原東南。此系關中與塞北間的交通要沖。北宋又在寧夏同心南築蕭關以御西夏。地在原蕭關北偏西二百里左右。
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渾河南岸有薩爾滸山,為努爾哈亦破明軍處。努爾哈赤戰勝後在山下築城,名薩爾滸城。
黃——春秋時楚所滅嬴姓國,在今河南潢川西。
黃州——今湖北黃岡,南朝齊為南安縣,隋改黃岡縣。隋置黃州即以此為治所。明清有黃州府。民國廢府。
黃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春秋宋地,夫差與中原諸侯會盟處。
黃浦——上海市內黃浦江舊稱。本為吳淞江一支港,明初已很寬廣。後經疏浚改流東北會吳淞江,代吳淞江為太湖下游入海幹流。
黃天盪—一①今南京市東北一段長江,古有黃天盪之名。韓世忠阻擊金兀術於此。②今蘇州東南隅葑門外也有黃天盪,「黃」一作「皇」。
黃龍城——契丹黃龍府在今吉林農安。宋岳飛「痛飲黃龍」之語,論者或以為岳飛誤以燕京為黃龍城。
黃金台——燕昭王招賢所築,在今河北易縣東南的北易水南。今北京市、徐水、滿城、定興均有黃金台,乃後人依託。
黃陵岡——在今山東曹縣西南廢黃河北岸,元明時最為黃河險工所在。
黃鵠(鶴)山——即今武漢市武昌蛇山,傳為仙人子安乘黃鵠而過之處。孫吳時在此建黃鶴樓。歷代修建。建長江大橋時拆除,遷其塔至高觀山。
黃歇浦——上海市內黃浦江別稱。楚春申君黃歇與上海無關,黃歇疏鑿黃浦事純系後人誤傳。
焉耆——西域古焉耆國都,在今新疆焉耆西南。唐在其地置羈縻督府,為安西四鎮之一。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曾建焉耆府。民國廢府。
焉支山——即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肅永昌西、山丹東南,為山丹河與石羊河的分水嶺。
曹——周同姓國,都陶丘(今定陶西南),後為宋所滅。
曹州——北周改西兗州置,治左城,隋改名濟陰,在今曹縣西北。隋唐或稱曹州,或稱濟陰郡。金因治所受黃河影響,遷至北面的乘氏,亦稱濟陰,即今菏澤。自此言曹州即指菏澤。清雍正時為曹州府。民國廢府。
曹國——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以北和東北一帶。
瓠子河——古瓠子河,從今河南濮陽南分黃河水,先向東南到古巨野澤,幹流在澤的西北面向東北流去,注入濟水。漢武帝時,河決瓠子,即濮陽方面的河堤決口,大量洪水經瓠子河灌進巨野澤,由澤向東南溢出,通於淮泗。河決在公元前132年,堵塞決口在公元前109年。
盛京——清以留都沈陽為盛京,關外東北地區由盛京管轄,故又為大行政區名稱。
盛樂城——北魏祖先所居在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即西漢定襄郡治。其後又在故城東南兩次築新城,均稱盛樂城。
堂邑——①古堂邑在今江蘇六合北,先屬楚,稱棠邑;後入吳,為堂邑。西晉堂邑郡即以堂邑縣為治所。東晉安帝時改名秦郡。堂邑縣在隋初並入六合縣。②隋於今山東聊城西北設堂邑縣。其地今分屬聊城、冠縣。
堂溪——即棠溪,在今河南西平西。戰國屬韓,以造鐵兵器著名當時。
常山——今河北曲陽西北的恆山,漢、宋避帝諱為常山(漢文帝、宋真宗均名恆)。秦恆山郡,漢亦因而改常山郡(國),治元氏(今縣西北)。西晉常山郡治真定(今正定南,唐始為今正定)。隋為恆州恆山郡。唐有恆(鎮)州常山郡。天寶中曾用平山,後又用恆山之名,元和又以穆宗諱仍改常山。
常州——今江蘇常州本晉陵郡,隋滅陳,改晉陵郡為常州,始有此名。州治本為晉陵縣,唐分出武進,二縣同城。明並晉陵入武進,清又增置陽湖,仍為二縣。民國合為武進。今有常州市、武進縣。
常德——宋孝宗時升鼎州為常德府,治武陵。鼎州武陵此後一直指今湖南常德。明清有常德府。
略陽——晉改廣魏郡為略陽郡,治臨渭(今甘肅天水縣東北),北魏改治隴城(今泰安東北)。隋廢。
野王——今河南沁陽,古名野王。戰國韓地,漢置野王縣,曹魏野王郡亦以野王為治所。隋改野王縣為河內縣。
野狐嶺——在今河北萬全西北。
鄂州——隋改郢州為鄂州,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從此郢州專指今鍾祥,元改鄂州為武昌路.
鄂縣——秦鄂縣即今湖北鄂城。孫權改為武昌。西晉又分武昌(在鄂城之武昌)置鄂縣,隋再並入武昌。
鄂渚——傳古時在今武漢市黃鶴山上游三百步有沙洲名鄂渚(渚,小洲),鄂州因渚而名,遂以為鄂渚。
崖州——史籍所載崖州,均在海南島,具體位置多變。南朝梁所置,治今儋縣西北,在海南島北面偏西處。隋珠崖郡、唐崖州珠崖郡,治所移至東北部的舍城(今瓊山縣東南)。宋崖州則以唐振州改置,治寧遠(今崖縣崖城鎮),在島的南部。以後明崖州也在此處。民國改崖縣。今縣治在舊崖縣東。參見「朱崖」、「瓊州」。
崇——商代有崇國,為周文王所滅,在今河南嵩縣北。
懸瓠——在今河南汝南。東晉南北朝時兵爭要地。南朝宋移上蔡縣治此。隋唐為蔡州治所。
邏些——即邏娑,吐蕃國都,即今西藏拉薩。
銅堤——春秋晉有銅堤,在今山西沁縣南,後置縣。歷代多有,宋移治今沁縣。明與沁州合並。
銅瓦廂——在今河南蘭考西北黃河東岸,1855年黃河大決處,地已坍入河中。
銀州——北周置。唐銀州治儒林(今陝西榆林東南),有今榆林、米脂、佳縣之地。以後為黨項拓跋氏所有。
符離——秦符離縣在今安徽宿縣東北,唐移至今宿縣北符離集,後期移至今宿縣。元初並入宿州。
笠澤——太湖古名,一說非太湖,系今江蘇吳江縣一小湖。後作吳江縣與吳淞江的別稱。
斜穀道——褒斜道的一部分,斜咎在今陝西眉縣西南,詳見「褒斜道」。
猗氏——春秋魯猗頓經營鹽業致富,地在今山西臨猗南。
象林——漢日南郡屬縣,在今越南峴港以南武嘉河之南。東漢末區連起兵建林邑國。後西晉復置,北移寄治盧容(今越南順化附近)。東晉後為林邑所有。
象郡——秦在嶺南所置郡,轄今廣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商於——商在今陝西商縣東南,於在今河南西峽縣境,兩地一帶即商於。
商山——漢初商山四皓所居,在今陝西商縣東南。
商丘——商族所居,在今河南商丘南。
商州——北周改洛州置,治上洛,即今商縣。歷代多有,轄境伸縮不定。民國為商縣。
章武——西漢黃河人海處,在今河北黃驊西南。北齊廢此縣。
竟陵——秦漢竟陵縣在今湖北潛江西北。西晉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鍾祥)。東晉略為更動竟陵縣治所在,位今潛江西南。梁末撤銷。北周再置竟陵縣,在今糊北天門,在舊縣的東北面。竟陵郡,隋即郢州,今天門之竟陵縣在復州沔陽郡內。唐為復州竟陵郡。五代後晉時,改竟陵縣為景陵縣。清改天門。
望海蝸——明初築堡防倭寇地,在今遼寧金縣東北。
麻沙鎮——在福建建陽西。南宋至明以刻印書籍著名,稱為「麻沙本」。
麻六甲——南洋古國,即滿刺加,見該條。
康——西藏四部之一。大體即今昌都地區。舊西康省簡稱康。
康居——西域古國,約在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之間;
康國——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一帶。
鹿耳門——在台灣省台南安平港北,昔為船舶出入之口,後因淤淺而廢。
閼與——在今山西和順。馬服君趙奢破秦處。
蓋州——唐貞觀時置,本為蓋牟城,即今遼寧蓋縣。
清口——①即泗口,見該條。②古汶水入濟水之口亦稱清口,在今山東梁山東南,從此以下的濟水亦稱清水.
清州——宋大觀間置清州,即今河北青縣。明改青縣。
清河一一①漢清河郡治清陽(今河北清河東南)。東漢清河國治甘陵(今山東臨清東)。歷代均置。北齊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治清河,即今清河。隋唐為貝州清河郡。②南宋末置清河縣,在今江蘇淮陰西南。後屢因河患遷移。清乾隆時移治清江浦。民國為淮陰縣。今為清江市、淮陰縣。
清源軍——五代南唐所置軍號,治泉州(今屬福建),領閩南地區,即留從
效、陳洪進統治地區。陳洪進歸宋後廢。
鴻溝——戰國魏(梁)惠王所開中原運河。從今河南滎陽以北引黃河水,向東流經開封以北(當時的開封離黃河有相當大的距離),再折而南流到淮陽東南入潁水。潁水南流入淮,濟、汴、睢、泗等水都可與鴻溝相通,故以鴻溝為中心,黃淮大平原上水道到處可通。開鑿時間約在(或約始於)公元前360年。
涿州——唐大歷時分幽州置。民國改涿縣。
涿郡——漢涿郡治涿縣,即今縣。隋有幽州涿郡。唐幽州則為范陽郡。
淮西——①唐方鎮,全稱為淮南西道,治蔡州(今汝南),常領申、光、蔡三州。李愬雪夜入蔡州,即平定割據淮西的吳元濟。②宋淮南西路、淮南東路常簡稱淮西、淮東。淮西治壽州(今安徽風台),南宋治廬州(今合肥);淮東治揚州。
淮安——①今江蘇淮安縣,漢置射陽縣,晉為山陽縣,宋改淮安縣。元又為山陽。民國為淮安。②南宋後期改楚州置淮安軍,治淮安,即今縣。後改州。元為路。明清有淮安府。民國廢府。⑧隋以顯州為淮安郡,唐有唐州淮安郡,均治比陽(今河南泌陽)。
淮陽——今河南淮陽,周為陳國都城宛丘。漢於此置淮陽國,後為淮陽郡。隋唐為陳州淮陽郡。民國改原陳州府治淮寧縣為淮陽縣。
淮陰——東魏置淮陰郡,轄今清江市及淮陰等縣。唐有楚州淮陰郡。東魏時郡治懷恩在今淮陰西南。唐時楚州治所在山陽(今淮安),淮陰縣為其屬縣。以後亦為淮安府屬縣,明改名清河縣。民國恢復淮陰縣原名。
淮南——①漢曾置淮南國,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後遷壽春(今壽縣)。魏亦曾置淮南國,後為淮南郡,轄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區。隋亦以壽州為淮南郡(唐為壽州壽春郡)。②唐有淮南道,治揚州,自今湖北應山、安陸、應城以東,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內。中葉以後,置淮南節度使,亦治揚州。⑧宋有淮南路,治揚州。後分為東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黃陂、河南光山一帶。東西二路分界約在今安徽鳳陽、和縣一帶。
漁陽——秦漁陽縣在今北京密雲西南,秦、漢、魏、晉、漁陽郡治此。隋末改無終縣為漁陽,即今河北薊縣。隋玄州漁陽郡、唐薊州漁陽郡均治此。唐以後漁陽為薊州治所。明省入薊州。
淤口關——見「三關」。
涪州——隋唐都有涪州涪陵郡,並非一地。隋涪州原為合州,治石鏡(今合川)。唐涪州治涪陵(今縣),地在隋涪州之東。元省縣入州。清涪州不轄縣。
涪縣——西漢置縣,西魏改名巴西,在今四川綿陽東涪江北岸。
涪陵——西漢涪陵縣在今彭水,劉備在此置涪陵郡。後廢。隋於此置彭水縣。其地在隋唐涪陵縣東南。隋唐涪陵縣即今涪陵。
淡水一台灣島西北部滬尾為淡水河口,本為港口,因淤淺衰落。從淡水河口循台灣島西岸而南,今新竹縣,雍正時設淡水廳,光緒元年(1875年)改為新竹縣。是年,又於滬尾東南的艋舯,設淡水縣,為台北府治所。日佔時改為台北。
深州——隋深州治安平(今屬河北)。唐先天時治陸澤(今深縣西)。宋治靜安(今深縣南)。明移治今縣,省靜安不設。
淄青——唐寶應元年(762年)平盧節度使侯希逸南遷青州(今山東益都)。唐授為淄青節度使。其後淄青常有淄、青、登、萊、齊、棣等州。
密州—一隋改膠州為密州,治所在今諸城。明廢。
梁門——在今河北徐水。五代後周置梁門口寨。宋為靜戎軍(澶淵之盟以前名)、安肅軍(盟後改)治所,仍有梁門之稱。
梁州——①《禹貢》九州之一。②曹魏分益州置梁州,轄地除陝南外,並南伸到川、黔各一部。後世多僅有陝南。魏治沔陽(今陝西勉縣東)。晉治南鄭(今漢中)。唐後期升為興元府。
梁郡——漢建梁國,治睢陽(今商丘南)。南朝宋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碭山)。隋曾以宋州為梁郡,唐為睢陽郡。
梁溪——江蘇無錫有梁溪,發源惠山,流入太湖,傳東漢梁鴻曾居其旁。今以梁溪為無錫的別稱。
隋一一周時的姬姓國,在今湖北隋縣。春秋後期為楚附庸。
隆興——宋孝宗升洪州為隆興府,治今南昌。參見「洪州」。
隆中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陽西。東漢末諸葛亮隱此。或傳隆中在今河南南陽。南陽漢時為宛,漢末在曹操手中,諸葛亮若在南陽,決非劉備所能羅致。
維州——唐維州在今四川理番縣。州治薛城在今縣東北。入吐蕃為無憂城。宋為威州。
維揚——《尚書·禹貢》有「淮海惟揚州」之語,「惟」通「維」,遂以維揚為揚州別稱。明初曾稱揚州府為維揚府,後改。
綿山——傳晉介之推隱綿山,自焚而死,在今山西介休東南,亦稱介休山、介山。
綿州一隋置,治巴西(今四川綿陽東)。元廢巴西縣入本州。清綿州轄有綿竹、德陽、梓潼等縣。民國廢,以州為綿陽縣。
綠林山——新莽末綠林軍起義處,在今湖北當陽東北。近人又有為大洪山之說。

❺ 請說一說出中國古代地名與現代地名的演變(同一地點)越多越好

北京秦朝時是廣陽郡西漢時是廣陽國東又是廣陽郡三國時是幽州隋朝時是涿郡唐朝時是幽州五代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遼代是南京金代分別是燕京中都元代時是大都明清都是順天府京師民國初年稱北京國民政府時是北平

❻ 中國古今版圖變化史(詳細)

夏朝版圖很小,只在今天的河南中北部、陝西北部、山西南部的中原地區中央,夏朝征服後羿這個東夷族人後發展到山東西部,因為那時的中國只有黃河中下游流域才發達。
到了殷商,隨著時代發展和君主四處征戰,版圖比夏大了一圈。
西周的版圖很大,因為西周初年武王滅商後分封諸侯到各地嘛,東到黃海、渤海,南到南越,西到四川昆侖山脈,北到現在的長城。
東周已經沒有實權了,版圖位置只在河南南部。
秦大體上繼承了西周的版圖,但略有發展——南到南海。(南越臣服了秦)。
西漢在秦的基礎上增加了西域都護府,也就是張騫出使西域後,一些小國臣服了漢,位置在甘肅河西走廊的西面新疆的中部,還增加了長城以北地區——漠北(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趕跑了匈奴人)
東漢和西漢差不多,西域稍小了一點(絲綢之路中斷)
三國、西晉照搬了東漢的版圖,魏國南到淮河以南,長江以北,荊州北端,隴西地區,蜀國先和吳以揚州、荊州為界,後以湘江為界。東晉的版圖相當於吳蜀兩國。前秦則是去掉西域的魏國。
南北朝有許多國家,實在難以概述,但總面積大約是前秦加上東晉。
隋朝的面積相當於縮小版的東漢,因為隋朝剛剛統治了中國,沒有經歷大的戰爭。
唐是我國歷史上的輝煌時期,版圖超大,東至漠北(李世民打敗東、西突厥)西至今天的阿富汗、伊朗、巴爾喀什湖,南至南海的曾母暗沙,越南北部,收復西藏(松贊干布臣服與唐),東至朝鮮北部。
五代十國同南北朝一樣,大致版圖是前秦加上東晉。
北宋版圖北到燕雲十六州,西到四川、延安,南到南海,東到東海。
西夏版圖大致是寧夏全境,甘肅北部新疆東部,內蒙西部。
遼國版圖是內蒙大部、北京、山西北部東北、外蒙古等漠南、漠北地區。
大理版圖位於雲南大理及其周邊地區。
金版圖為東到黃海,北到長城,南到淮河,武當山,西到陝西。
南宋版圖在金的南部,南到南海,西到四川,東到東海。
元的版圖暴大,絕大部分是侵略來的,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國,東至東海、黃海、渤海,南至南海曾母暗沙、西藏,最恐怖的是北面和西面,北面到達北冰洋!西面到達伊朗、波斯灣、裏海甚至俄羅斯大部!建立了四個汗國,中國的許多先進的東西傳入西方(太牛了)
所以說它的開創人成吉思汗才會受到那麼多人的敬仰。
明朝東到東海、西到蔥嶺,南到南海,北到漠南、
除去澳門。
清朝東到東海、西到蔥嶺,南到南海、喜馬拉雅山脈、北到外蒙古、外興安嶺,除去澳門、香港以及後來日佔的台灣。
中華民國東到在清朝的基礎上去掉了外蒙古,外興安嶺、蔥嶺等一大片西部地區。(沙俄佔領)
我的感悟:在中國歷史上,凡是強大的國家,它的國土面積就大,反之亦然,有很多因素是制約版圖增長的因素,物極必反,比如地大人少,不好管理(如元朝)財力不夠(如清朝),只有增長綜合國力,才能立足於世界,長盛不衰。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觀點,望多多批評指正。

❼ 古今地名之變,誰說古代地名比今天的好聽

首先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當一個地方的地名改了之後,有的人會覺得改的更好聽,有的人會覺得原先的名字更好聽,實際上這是一個個人愛好問題。

但是在如今的中國,的確存在著這么一批地名,是將古時候的地名改了的,然後也的確被大多數人詬病,不如之前的名字好聽,下面就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吧。

那麼如果要舉這個例子的話,首當其沖的就要是陝西的省會城市西安了。西安不僅是歷史比較悠久的城市,並且還是一個歷史上的古都,有很多封建王朝都曾經在這里建都,只是在那個時候西安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做長安。

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姑蘇這個名字比蘇州要好聽很多,盡管蘇州這個名字也很好聽,但大家還是比較喜歡之前姑蘇這個帶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氣息的名字,這是一種感情傾向吧。但是不得不說,蘇州這個名字似乎看起來更加實用,更加符合現代人的語言習慣。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古今地名的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