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鐵路的發展歷史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鐵路仍然是客運和貨運兼顧的常規鐵路,高速鐵路、重載鐵路和常規鐵路雖然基本形式相同,但在技術方面,包括機車和車輛、線路和軌道以及列車的編組和運行都各不相同。因此,各國鐵路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技術修建或改造本國的鐵路。鐵路運輸的這些發展,成為鐵路新發展時期的突出特點。
中國鐵路的發展 中國從1876年修建淞滬鐵路以來,到1981年止的105年內,共建鐵路50181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中國平均每年只修建鐵路 300餘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國家對鐵路的修建有了統籌規劃,修建鐵路的速度達到平均每年800餘公里。到1981年底中國大陸鐵路營業里程為50181公里,其中雙線鐵路為8263公里,電氣化鐵路為1667公里。鐵路總延展里程為89580公里。從1876年到1981年止,中國鐵路的發展經歷了兩個時期,即清朝和中華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
清朝和中華民國時期 1876年,英國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滬鐵路,被認為是在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條鐵路。在此以前,英國商人曾在北京宣武門外建築一條 500米長的小鐵路,只能供人玩賞。
1881年河北省唐山開平礦務局為了運煤而修建了從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鐵路。這條鐵路長9.7公里,後展築至天津,稱為唐津鐵路。1890年自唐山展築至山海關,稱為關內外鐵路。
1887年,台灣省巡撫劉銘傳主持修建從台北至基隆鐵路,長28.6公里,1891年完成。至1893年自台北展修至新竹,長78.1公里。這是我國台灣省最早的1067毫米軌距的鐵路。
俄國在建成西伯利亞鐵路後,於1898年強行在中國建築自滿洲里至綏芬河的中東鐵路和自哈爾濱至大連的南滿鐵路這兩條鐵路按俄國鐵路標准修築的,採用1524毫米寬軌距這是中國東北地區最早的鐵路日本於1905年也在中國東北建築安東至沈陽和沈陽至新民的窄軌鐵路,後又於1911年建成安東至朝鮮新義州的鴨綠江橋德國強佔山東膠州灣後,1904年建成濟南至青島的膠濟鐵路。1895年法國要求修築自雲南省昆明至邊境城市河口的滇越鐵路這條鐵路為1000毫米窄軌鐵路,1910年完成通車。
1889年清政府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向比利時銀公司借款興建北京蘆溝橋至漢口的蘆漢鐵路。這條鐵路先由政府撥款修建蘆溝橋至保定及漢口至灄口兩段。通車後,於1901年從蘆溝橋展築至北京前門。1906年北京至漢口全線通車。1898年清政府向英商匯豐銀行借款修建關外鐵路,即現在的沈陽至山海關鐵路。同年,清政府向美國合興公司借款,修建武昌至廣州的粵漢鐵路和廣州至三水的廣三支線。後以合興公司違反合同規定,清政府於1905年收回築路權,交由湖北、湖南、廣東三省分別建築。1904年完成廣三支線,1911年完成長沙至株洲段,1918年完成武昌至長沙段,1916年完成廣州至韶關段。
英國取得了道口至清化焦作礦區鐵路的築路權,由英國福公司承建,1907年完成。又取得了廣州至九龍鐵路的築路權,後由中英兩國合建廣州至深圳段,1911年完工。
清政府向英國銀公司借款修建蘇杭甬鐵路,由英國公司建築南京至上海鐵路,於1908年完成。並重建淞滬鐵路作為支線。上海經杭州至寧波鐵路,由於江蘇、浙江兩省官紳反對在英國控制下修建鐵路,各自組成公司分別修建上海至楓涇及楓涇至杭州段,於1908年完工。杭州至寧波的鐵路從寧波開始建至曹娥江邊,因橋梁未能建成而停頓。
英國取得了天津至鎮江的築路權後,將天津至韓庄段讓歸德國承建。韓庄至鎮江段歸英國承建。1908年簽訂借款合同時,上海至南京鐵路即將建成,遂將鐵路終點由鎮江改為南京對岸的浦口,此路改稱津浦鐵路,1912年建成。
1898年清政府向華俄道勝銀行借款,建築柳林堡至太原的1000毫米窄軌鐵路,稱為正太鐵路,即現在的石太鐵路,於1907年完工。
承建蘆漢鐵路的比利時銀團(後改為俄法比銀團)在建築蘆漢鐵路的同時,承建開封經鄭州至洛陽的鐵路,稱為汴洛鐵路,為蘆漢鐵路的支線。1903年簽訂汴洛鐵路條約,於1909年完工。是現在隴海鐵路中的一段。
1903年清政府頒布《鐵路簡明章程》。撤銷中國鐵路總公司,允許組織商辦公司修建鐵路從1907年至1921年的15年內,建成了九江至南昌、齊齊哈爾至紅旗營、斗山至北街、潮州至汕頭、個舊至碧色寨以及漳州至廈門的鐵路,都是較短的次要干線。
自北京至張家口的京張鐵路是通往西北鐵路干線的首段。清政府決定用官款自行建築。這條鐵路在詹天佑主持下,用了四年時間於1909年建成,全長201公里,是我國以自己的技術力量建成的第一條鐵路。1912年至1923年間展築至歸綏(今呼和浩特市),稱為京綏鐵路。
辛亥革命後,從1911年至1949年這38年內,修建鐵路的技術力量有所發展。
1913年日本從中華民國政府取得修建滿蒙五條鐵路的特權,即四洮、開海、長洮三條鐵路的借款權及洮承、吉海兩條鐵路的借款優先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開始侵入中國整個東北地區,強占東北鐵路。其中屬於有借款權的有:吉長、四洮、洮昂、吉敦等線;屬於有委託營業權的有:瀋海、呼海、吉海、齊克、洮索及沈山等線;屬於委託承建和經營的有敦圖、拉哈、秦海等線。1935年,蘇聯把中東鐵路作價讓給偽滿政權。此後日本將哈爾濱至長春段以及滿洲里至綏芬河段分別於1935年、1936年和1937年改為標准軌距鐵路。孟家屯(長春附近)至旅順間原修建為1524毫米軌距的鐵路,日俄戰爭後,俄國將寬城子(長春)以南的南滿支線轉讓給日本,日本則於1904~1906年間將孟家屯至旅順間鐵路改為1067毫米軌距的窄軌鐵路,1907年又改為1435毫米的標准軌距鐵路。
1921~1930年的10年內,東北地方政府以地方撥款修建了瀋海、呼海、吉海、齊克、洮索等線及大通支線。以上是中國東北地區從1911~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前的鐵路建設情況。
1912年中國政府與比利時簽訂隴秦豫海鐵路借款合同,將已建成的汴洛鐵路向東展延至海州,向西展延至蘭州,成為一條橫貫東西的鐵路干線,稱為隴海鐵路。這條鐵路的開封至徐州段及洛陽至觀音堂段於1915年完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工程停頓。1921年起由荷蘭、比利時兩國分別擔任東西段的展築工程。東段鐵路及連雲港港口工程由荷蘭公司承建,於1925年通至海州;西段1934年通至西安,1936年通至寶雞。
1932年山西省地方政府開始修建大同至風陵渡的南北同蒲鐵路,採用1000毫米軌距,於1935年完成。北同蒲鐵路自大同至太原在日本軍國主義侵佔時期改為標准軌距;南同蒲鐵路自太原至風陵渡於1956年改為標准軌距。
粵漢鐵路的株洲至韶關段工程艱巨。1929年中國政府派鴻勛主持修建,於1936年完工。從此,自武昌至廣州的粵漢鐵路全線通車,並與廣九線接軌。
1930年浙江省地方政府開始修建杭州至江山的杭江鐵路,於1933年完成,並建成金華至蘭溪支線。以後向西展延至江西省,稱為浙贛鐵路,於1936年通至南昌,1937年通至萍鄉,與株萍鐵路聯接。
1932年中國政府決定修建蕪湖至孫家埠鐵路,後又建築蕪湖至南京段。1935年自南京至孫家埠全線建成通車。1934年中國政府為將淮南煤礦所產煤炭運至長江邊,決定修建從田家庵至裕溪口鐵路,稱為淮南鐵路,於1935年完成通車。
滬杭甬鐵路的蕭山至曹娥江段,於1936年繼續開工,同時修建曹娥江橋,於1937年11月完成1933年浙江省地方政府為溝通錢塘江兩岸交通撥款興建錢塘江橋,橋址在杭州閘口,為公路、鐵路兩用橋。於1935年開工,1937年9月完成。至此,上海經杭州至寧波的滬杭甬鐵路全線通車。當時中國全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戰爭已經開始。在抗戰開始以前不久,中國政府修建的鐵路還有蘇州至嘉興的鐵路以減少繞經上海的運輸量,於1936年建成通車,後於1944年拆除。計劃修建株洲至貴陽的湘黔鐵路,於1937年開工,1938年從株洲鋪軌至蘭田後停工,並於1939年拆除。1936年開始修建重慶至成都的成渝鐵路,僅完成一部分路基工程和個別隧道和橋墩即停工。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修建鐵路有了一定的自主權,有自己的技術力量,也有一些統一的技術標准,並開始有了製造機車車輛的能力。
1937~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政府修建的鐵路主要有湘桂鐵路、滇緬鐵路、敘昆鐵路、湘黔鐵路和隴海鐵路的寶雞至天水段。湘桂鐵路原計劃從衡陽開始經桂林、柳州、南寧至友誼關(當時稱為鎮南關)。衡桂段於1937年10月通車,1939年12月通至柳州。後因戰爭原因,柳州至南寧段在建成柳州至來賓段後即停工,南寧至友誼關一段亦僅建成友誼關至明江段。滇緬鐵路是從昆明至中緬邊境的鐵路,採用1000毫米軌距,1940年從昆明至安寧段建成通車,安寧以西則因戰爭原因停工。敘昆鐵路是從昆明至敘府的鐵路,也是採用1000毫米軌距,到1941年建成昆明至沾益段後停工。湘黔鐵路是從柳州至貴陽的標准軌距鐵路,線路橫越雲貴大山脈,工程艱巨,1939年開工,1944年從柳州至都勻段建成通車後即停工。隴海鐵路寶雞至天水段於1939年開工,1945年建成通車。當時隴海西段未被日軍侵佔,鐵路仍維持運營,為運營需要用煤,於1941年建成咸陽至同官煤礦的咸同支線。
1937~1945年,日本在侵佔中國東北和華北等地區修建新線如下:在華北地區有北京至古北口鐵路、石家莊至德州鐵路、新鄉至開封鐵路、東觀至潞安鐵路等,共長608公里;在東北地區有圖佳、拉濱、長白等線,共長4752公里;在海南島有榆林港至北黎鐵路及八所至石碌鐵路等共長254公里。均為 1067毫米軌距的窄軌鐵路。
在台灣省,1907~1947年先後修建了台北至淡水、新竹至彰化等鐵路,共長 645公里;基隆至台北等復線109公里。軌距均為1067毫米。
中國從1876年修建第一條鐵路到1945年這70年中,中國大陸共有鐵路25523公里。到 1949年可以通車的鐵路為21989公里。
新中國時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中國修建鐵路有了統籌的規劃和統一的標准。
1949年隨著解放戰爭從北向南推進,受到戰爭破壞的京包、隴海、京漢、南同蒲、浙贛、南潯及粵漢等鐵路先後修復通車,並開展運輸業務。1949~1981年的32年內共修建了38條新干線和67條新支線。為了加強既有線的運輸能力,修建雙線、擴建樞紐編組站、改善線路的平剖面及軌道結構、建設電氣化鐵路、設置自動閉塞,以及發展蒸汽、內燃、電力機車和車輛的製造業等,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1953~1957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期內,先後建成的新干線有:成都至重慶、天水至蘭州、來賓至憑祥、豐台至沙城、集寧至二連浩特、蘭村至煙台、黎塘至湛江、寶雞至成都以及鷹潭至廈門等鐵路。1958~1962年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期內,先後建成的新干線有:蕭山至穿山、包頭至蘭州、南平至福州、北京至承德、蘭州至西寧等鐵路,並重建了柳州至貴陽的鐵路。1963~1965年的三年調整時期,先後建成的新干線有:蘭州至烏魯木齊、貴陽至重慶等鐵路。1966~1970年第三個五年計劃期內修建的新干線有:貴陽至昆明、通遼至讓葫蘆、成都至昆明等鐵路。1971~1975年的第四個五年計劃期內修建的新干線有:北京至原平、焦作至枝城、通縣至古冶、株洲至貴陽等鐵路。1976~1980年的第五個五年計劃期內修建的新干線有:陽平關至安康、太原至焦作等鐵路。1981年又建成北京至通遼、襄樊至重慶等鐵路;枝城至柳州以及蕪湖至貴溪等鐵路亦相繼完成。
以上新鐵路干線的建成,使鐵路先後伸展到煙台、寧波、福州、廈門、湛江等沿海城市和港口,繼而又伸展到西北、西南邊遠地區,初步改變了中國過去偏重在東北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的鐵路布局,使大陸上各省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除西藏拉薩外)均有鐵路同首都北京相連,並溝通沿海和內地之間的鐵路運輸。
新建的支線中,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平頂山、西戶等線;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鐵嶺、法庫、女兒河、豐城、洛宜、包白、新密等線;三年調整期間建成的有泰肥、海拉、向樂、博新、北黑等線;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吉舒、婁邵、湯林線的伊烏段、牙林、符夾、鏡鐵山、吉蘭太等線;第四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開陽、蕪銅、寧菏、紅會、東川、汝箕溝、郭查、漳坎、杭長、醴茶、盤西、長林等線;第五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萬白、煙白、嫩林、宜珙等線;1981年建成阜淮等線。
到1981年止,在原有鐵路線旁增建第二線的雙線工程主要有北京至上海、北京至衡陽以及其他鐵路的運輸繁忙區段。將原有鐵路改建成電氣化鐵路以增加運輸量的有寶雞至成都、寶雞至天水以及陽平關至安康等鐵路。建成的樞紐共有42個,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北京、鄭州、武漢、天津、上海、沈陽、太原等,這些樞紐中包括87個編組站。這些樞紐根據運輸的需要,還在不斷擴建中。
到1981年底止,全國大陸上鐵路營業里程是50181公里,另有地方鐵路3725公里。在這些鐵路線上共有隧道4493座,長度總計2010公里,最長的隧道長 7.032公里;共有橋梁28945座,長度總計1344公里。1949年前,黃河上只有兩座鐵路橋梁,長江上則沒有鐵路橋梁。到1981年止,跨黃河的鐵路橋梁共有16座,跨長江的鐵路橋梁共有7座。其中南京長江橋最長,計長6772米,此外還有新型的來賓紅水河預應力斜拉橋和安康漢江薄壁箱型斜腿剛構鋼梁橋也都相繼建成。
32年內中國鐵路大修更換新鋼軌共41614公里,鋼軌類型逐漸加重,到1981年止,每米50公斤的鋼軌長度約占營業鐵路總長的50%。線路和橋梁等設施逐年進行改建和加強,鐵路設備的技術標准也逐年提高。實際最高行車速度達到每小時110公里。
1949年前,中國鐵路用的機車車輛,極大部分依賴進口。1949年以後,中國鐵路逐漸建成機車車輛工廠。1952年開始自製蒸汽機車,1958年開始自製內燃機車,1960年開始自製電力機車。到1981年止,三種機車的總台數為1949年的2.5倍;客車的總輛數為1949年的4倍,貨車的總輛數為 1949年的5.7倍。主要干線上的列車牽引總重由1949年的1600噸提高到1981年的3500噸。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國鐵路承擔的客貨運量也逐年增長,到1981年,中國鐵路承擔的年客運量為9.53億人,占當年全國現代化旅客運輸的24.3%,為1949年的9.2倍;承擔的年貨運量為10.77億噸,占當年全國現代化貨物運輸的49.4%,為1949年的19.2倍。
㈡ 中國鐵路歷史發展史
19世紀,中國繼日本及印度之後成為第三個修建鐵路的亞洲國家。1875年,英國在上海鋪設了14.5公里長的吳淞鐵路,成為中國第一條營運鐵路。
受「師夷長技以治夷」思想影響的「洋務派」清政府官員還是被迫接受了鐵路,於1881年建造了第一條清政府主張興建的官辦鐵路——唐胥鐵路。
1912年,中華民國宣告成立。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提出了宏偉全面的鐵路建設計劃,設計了連通全國的3條主要干線,總長20萬公里。
1950年代初,新中國政府決定填補西部地區的鐵路空白,開始建設成都到重慶的成渝鐵路,1950年6月開工建設,1952年6月通車,成為解放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大秦鐵路建於1985-1997年,是中國唯一一條煤炭運輸專線鐵路,也是中國第一條重載單元鐵路。京九鐵路,又稱京九線,是一條從北京通往廣東深圳的鐵路。
2008年中國擁有了第一條時速超過300公里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截止至2016年,中國高鐵運營里程超過2.2萬公里,佔全球高鐵運營里程的65%以上。
(2)3月4日中國鐵路歷史上今天擴展閱讀:
自從中國的高鐵網路建成之後,每天的客流量都非常巨大。尤其是在春節等一些大型節日中,高鐵更是為廣大民眾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在中國內地,還有著很多貧窮與落後的地方,在高鐵網路全面建成之後,在帶動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必將讓中國的經濟再次騰飛。
從世界歷史上來看,鐵路運輸對於兵力運輸意義重大。而在中國高鐵網路出具規模的今天,想要集合十萬大軍,所需要的時間不超過半天。
㈢ 中國的鐵路歷史(精選簡短版)
20世紀60年代中期,我國的經濟得到初步發展,對運輸的需求也逐漸增加,寶成線中至成都段的工程重新分段進行。首先來時修建的是從廣元至馬角壩綿陽段,然後建設廣元到鳳州段,最後完成綿陽成都段。1968年末,廣元馬角壩的電氣化鐵路開始動工,歷經七年的日月,於1975年7月完工通車,全程676公里,成為中國鐵路建設歷史的又一傳奇,受到社會各界的贊許。20世紀60年代中期,根據寶成線電氣化鐵路的運營經驗,和取得的經濟效益,鐵道部決定:「此後若新線建設中遇到地形復雜、輸送能力較大的情形,均採用電力機車牽引」,這種決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線路的坡度,完善隧道建設,延長站間距離,減少了較多的設施需求,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建設的投入資本。這種思路的指導下,我國鐵路部於1968年3月決定建設陽安線(陽平關—安康)和襄渝線(襄樊—安康)段,並於1973年9月和1975年9月相繼建設。1977年6月建成陽安線,成為我國第一條一次性建成的電氣化鐵路。但截止1978年,我國的電氣化鐵路建設依舊非常慢,二十年的時間僅建成寶成線和陽安線,合計僅約1000公里,平均每年修建約50公里。由於我國打破堅冰進行實驗的初試,我國的地形復雜,鐵路修建路線的坡道大、隧道多,發展才這樣緩慢,但這充分體現了我國攻克難題的堅韌和耐心。
㈣ 中國近代史上2月3月4月發生的大事
2月
166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台灣長官揆一在投降書上簽字,正式向鄭成功的軍隊投降。
1942年:中國共產黨開展整風運動。
3月
138年——張衡研製的候風地動儀觀測到隴西發生地震。
1922年——香港英軍突然襲擊罷工工人,製造沙田慘案
1923年——孫中山重新成立大元帥府
1925年——國共兩黨召開反對軍閥政治分裂會議
1926年——黃埔軍校擴為中央軍校
1934年——溥儀在長春就任「滿洲國」皇帝
1948年——毛澤東主張團結民族資產階級
1949年——全國學聯於北平成立
1950年——蔣介石在台灣宣布恢復「總統」職位
1954年——第一枚真正的氫彈試驗成功
1955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指示》
1955年——新版人民幣從今日開始在全國發行
1957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創立
195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開學。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於1957年夏天在北京成立。劉伯承任院長並兼政治委員。1958 年3月1日學院開學。高等軍事學院的任務是,訓練我軍陸、海、空軍正師職以上的軍事、政治、後勤幹部、高級參謀以及軍事理論人員,提高政治、軍事理論水平和組織指揮現代化的諸軍兵種合成軍隊作戰的能力。
1961年——援助發展中國家的和平隊建立
1977年——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毛澤東主席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
1982年——《人民日報》公布國務院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我國森林面積小,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和生態失去平衡的情況非常嚴重,建議把每年的3月12日作為我國的植樹節。從此,每到植樹季節,全國各地的義務植樹活動全面展開。森林對於人類的重大益處,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生效。
198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關於開創社隊企業新局面的報告》
1996年——李鵬在亞歐會議上發表講話
1997年——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舉行
4月
528年:已故北魏孝明帝元詡之女元氏被祖母胡太後以先帝皇子身份擁立為皇帝,是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稱帝的女性,但不被後世普遍承認,當日即被廢黜,次日由元釗即位。
1130年:鍾相起義。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慶(今南京)。
1906年:中國京漢鐵路全線通車。
1912年:孫中山解除臨時大總統職。
1923年:中國大連的電話全面自動化。
1927年:蔣介石與汪精衛密談反共清黨。
1930年: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宣誓討蔣,中原大戰爆發在即。
1931年:國民黨開始第二次圍剿中央蘇區。
1940年:晉西北八路軍反掃盪獲勝利。
1948年:毛澤東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總政策。
1950年:中央美術學院成立。
1950年:中國與印度建交。
1958年:中國第一座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博物館開放,此博物館建立在陝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1969年: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
1980年:中國開始發行外匯兌換券。
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
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開始施行。
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開始施行。
1992年:中國第一部《進出境動植物檢疫站》施行。
1995年:中國首批全國「青年文明號」命名授牌大會在北京舉行。
1997年:中國實施歷史上第一次鐵路大提速。
1997年:中國實施《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
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一架懷疑在進行間諜偵查任務的美國EP-3E偵察機在中國領空附近與中國一架戰斗機相撞,中方飛機失事,美方飛機迫降海南島,機上24名美軍被拘留,中美關系陷入低潮。
2008年:中國正式施行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㈤ 歷史上的今天四月一日
1919年4月1日 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抗議英美法三國會議
1919年4月1日,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抗議英美法三國會議解決山東問題辦法。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1月,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北京政丨府任陸征祥、顧維鈞、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組為出席巴黎和會全權委員。日本代表在會上提出,由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全部侵略權益。2月3日,各省旅京人士以中國國民外交協會、各省議會、商會、教育會名義,致電巴黎和會中國代表,要求收回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2月9日,北京學生1500人致電中國代表,請「保持國權」。在中國人民的推動下,中國代表在會上提出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利,以及廢除「21條」等要求。可是,英、美、法出於同日本分贓的考慮,無視中國的主丨權和作為戰勝國的權利,竟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由此引發了後來的「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丨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1924年4月1日 希特勒因啤酒店暴動被判五年監禁
1924年4月1日,德國納粹頭目,阿道夫·希特勒因1923年11月在慕尼黑啤酒店流產的暴動被判處5年徒刑。
但寬大的法官還判決希特勒在監禁6個月後可以假釋。
對審判進行新聞采訪的60名記者,大多數人認為是從輕發落,他們將希特勒描寫成民族英雄,並把他的名字登在世界各地報紙的頭版上加以報道。
希特勒在審判期間得到巴伐利亞司法部長的保護,法官允許他不停地插話和隨意盤問證人。希特勒援引瓦格納的的名字,他把自己描繪成德國民族主義的靈魂和馬克思主義的敵人,並發誓監獄不會摧毀他的意志。
「你可以判我們有罪一千次,」希特勒說,「但是歷史的永恆法庭之女神將把公訴人的訴訟摘錄和這個法庭的判決撕得粉碎。」
1927年4月1日 蔣介石與汪精衛密談反丨共「清黨」
1927年4月1日,汪精衛抵達上海,蔣介石率吳稚暉、李石曾、李宗仁、白崇禧、柏文蔚、古應芬等人,前往汪精衛下榻的孔祥熙公館,就反丨共「清黨」等問題同汪秘密會談。
蔣介石要求汪精衛留在上海領導國丨民黨,制裁共丨產黨。蔣介石說:「你切不要到武漢去」,「總要把共丨產黨消滅了再講」。蔣希望與汪一起到南京去成丨立政丨府,與武漢政丨府分庭抗禮。
4月2日,吳稚暉、張靜江等8人召開監察委員會,提出「彈劾」共丨產黨呈文,稱「現中國國民政丨府,已為俄煽動鮑羅廷個人支配而有餘」。
汪精衛表示:「共丨產黨實以本黨為利用品」,蘇俄不過是「把我們國丨民黨當做工具」,他認為國共兩黨「不容繼續相安」。但他一不同意立即分共,二主張召開國丨民黨的會議來解決,不用武力解決為好。
他一再申述總理的容共聯俄及工農政策不可擅變,並鄭重地表示:「我是站在工農方面的呀!誰要是殘害工農誰就是我的敵人。」與會者同汪進行激烈的辯論。吳稚暉十分激動,向汪下跪,求其改變態度,並留滬領導。汪則趕快後退,一直退上樓梯,並連聲說道:「稚老,您是老前輩,這樣來我受不了,我受不了!」
3日,蔣、汪達成以下協定:(一)4月15日在南京召開國丨民黨二屆四中全會,解決「黨事糾紛」問題,四中全會之前,由汪精衛通知陳獨秀,要各地共丨產黨員暫時停止一切活動,聽候開會解決;(二)武漢國丨民黨中央和國民政丨府所發之命令,「如有認為妨害黨國前途者」,可拒絕接受;(三)黨政軍各機關團體的「最高級長官」,有權取締、制裁「陰謀搗亂者」;(四)「凡工會糾察隊等武裝團體,應歸總司令部指揮」,否則認其為「陰謀團體」,加以取締。
蔣、汪取得諒解後,蔣介石發表「擁汪」通電宣稱:「汪主席為本黨最忠實同志,亦中正平日最敬愛之師友」,關於「黨國大計」,已同汪「懇切晤談」,在汪復職以後,「所有軍政、民政、財政、外交事務,皆須在汪主席指導之下」,他要求各軍師長對汪要「絕對服從,誠意擁護」,使其「得以完全自由行使職權」。
1915年4月1日 上海掀起儲金救國運動
1915年4月1日,一名愛國志士在《申報》上倡議開辦救國捐,並自願捐獻財產1/10。此議一披露,響應者紛紛聲援,虞洽卿等人計議在滬成立救國儲金團臨時通訊處。4月7日,召開成立大會,宣布該團以中華國民協力保衛國家為宗旨,預定籌集儲金5000萬元,專備國家添設武備之用。會後,通電號召「各省各埠,請商會發起,冀達人人愛國,人人輸金之目的」。
上海的倡議在全國迅速引起強烈反響。4月8日,天津總商會率先響應,成立儲金會分事務所。4月9日,上海救國儲金會開始接收儲款。到中國銀行交款者絡繹不絕。銀行所得儲金與日俱長。到第五日,即得25386元。
永泰絲廠一女工,將自己歷年所積之資,悉交中國銀行。福州一名年僅11歲的少年,自帶撲滿至中國銀行,兌得10元,存儲而去。孤兒院中孤兒也節省膳費,每餐只進稀粥1碗,以節余所得,作救國儲金。徐州睢寧縣各界救國儲金大會上,一位退伍軍人,除將所有家產全部捐獻外,並聲淚俱下地登台演說,最後舉刀自刎,留下一紙血書,激勵國民。
1948年4月1日 毛丨澤東提出新民丨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總政策
1948年4月1日,毛丨澤東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發表講話。他要求全黨必須緊密掌握黨的總路線,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毛丨澤東在講話中指出,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這就是中國共丨產黨在新民丨主主義時期在土地改革中的總路線和總政策。
1945年4月1日 美軍在沖繩島登陸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尾聲。3月,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突破了日軍內防禦圈後,發起了打開日本門戶的沖繩島登陸戰。
沖繩島位於琉球群島南端,是該群島中最大的島嶼,長約96公里,平均寬約13公里。它北起日本九州,沿琉球群島形成一條島鏈,掩護著日本在東海的生命線,形成了日本南部可靠的屏障,素有「日本國門」之稱。美軍一旦佔領沖繩島,就可以切斷日本與其在華南、緬甸和荷屬東印度群島駐軍的海上聯系,為進攻日本本土建立一個有利的前進基地。因此,美軍最高統帥部從1945年1月起就制定了進攻沖繩島的「冰山作戰」計劃,調動的總兵力達45萬餘人,艦艇1500餘艘(其中航母36艘),飛機2500架。第5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任作戰總指揮,第10集團軍司令巴克納中將任登陸部隊的地面指揮。
日本大本營對沖繩島也極為重視,並將此役稱為「天號作戰」,不斷加強對該島的防禦力量。駐島的日本部隊約8.6萬人,另加海岸基地部隊和由島上居民編成的特編團等,守島兵力共10萬餘人,飛機250架。由牛島滿中將擔任守島總指揮。
1945年4月1日早8時30分,美軍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開始在沖繩島兩岸南端的羽具岐南北9公里地段突擊登陸,當天即有4個師約6萬人及大批坦克、火炮登陸,建立了正面14公里、縱深5公里、包括兩個機場在內的登陸場。4月4日以後美軍遇到頑強抵抗,戰斗異常激烈。從4月6日至6月22日,日軍為固守沖繩,投入了大量的「神風」自殺式戰斗機對美軍艦船進行了10次大規模攻擊。攻擊雖然也使美國軍艦遭到重大損失,但對整個戰局未起決定作用,日本守軍最終被擊敗。6月23日凌晨,日軍第32集團軍司令牛島滿及其參謀長剖腹自殺,沖繩島戰役以日軍失敗而告終。
這次戰役是美日兩軍在太平洋島嶼作戰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損失最慘重的一次。在長達96天的血戰中,日本使用大規模航空特攻戰,共動用2393架特攻機,共飛行7852架次。日軍傷亡9萬餘人,被俘7400人,被擊沉、擊傷艦艇20餘艘。美軍傷亡4.9萬餘人,損失飛機760餘架,被擊沉、擊傷艦艇四百餘艘。沖繩島戰役後,美軍攻打日本本土問題已經提到了日程上來,這也預示著日本戰敗已成定局。
還有很多 給網址你!
㈥ 中國鐵路重大事故統計
1、1971年12月7日,451次近郊旅客列車和837次貨車在京廣線琉璃河站發生尾追相撞的重大行車事故,鐵路職工和旅客死亡14人,傷22人,中斷行車1小時40分;
2、1976年10月16日,廣州到深圳92次在廣深線41公里處脫軌顛覆,旅客18人受傷,中斷行車24小時59分;
3、1978年12月16日南京開往西寧的87次在隴海線楊庄車站與西安開往徐州的368次攔腰相撞,造成旅客死亡106人,重傷47人,輕傷171人,客車報廢3輛,中斷行車9小時30分,被稱為震驚中外的「楊庄事故」;
4、1980年2月19日,南陽開往鄭州的410次(鄭州客運段擔當)旅客列車到達鄭州車站時,3號車廂因為旅客攜帶摔炮爆炸,造成1名旅客死亡,8名旅客受傷,客車報廢1輛;
5、1980年1月22日,長沙開往廣州的403次列車,到達京廣線株州車站時,因為旅客攜帶發令紙燃燒起火,造成旅客22人死亡,4人受傷,客車大破1輛,小破1輛;
6、1981年7月9日,成昆線尼日至烏斯河間的利子依達鐵路大橋被泥石流沖塌,正在通過的442次列車2台機車、1輛行李車和1輛客車墜入大渡河內,造成130人失蹤和死亡,146人受傷,線路中斷15天;
7、1981年10月20日,由加格達奇開往三棵樹的274次列車運行到顎爾格奇和朝陽村間,由於罪犯實施爆炸,造成旅客3人死亡,65人燒傷,客車大破1輛,中斷行車2小時50分;
8、1984年5月14日,濟寧開往三棵樹的117次旅客列車在深山線房家和大紅旗間,因為旅客吸煙引起列車火災,造成旅客死亡6人,傷22人,報廢客車2輛,小破1輛,中斷行車1小時14分;
9、1984年12月18日,武昌開往廣州的247次(武漢客運段擔當)旅客列車,運行在榮家灣至黃秀橋間,3號車廂因旅客攜帶雷管發生爆炸,造成該旅客當場死亡,3名旅客受傷;
10、1986年1月15日,武昌開往廣州247次旅客列車,運行在京廣線白石渡至坪石間,由於犯罪旅客在7號車廂實施爆炸,造成旅客死亡7人,重傷11人,輕傷27人;
11、1987年2月18日,三棵樹開往加格達奇的373次旅客列車在肇東車站因為旅客攜帶的夾克油著火,造成旅客6人重傷,7人輕傷,旅客大破1輛,中斷行車1個多小時;
12、1987年4月22日,雙鴨山開往齊齊哈爾的98次特快列車,當運行到濱北線松花江大橋時,列車14號車廂發生犯罪旅客實施爆炸,造成12名旅客死亡,44人受傷,客車報廢1輛;
13、1987年7月18日,鄭州開往重慶的287次旅客列車,運行到京廣線孟廟車站時,由於罪犯旅客在9號車廂實施爆炸,造成副列車長和另外8名旅客死亡,30名旅客重傷和39名旅客輕傷,客車大破2輛;
14、1988年1月7日,廣州開往西安的272次旅客列車,運行在京廣線馬田墟車站時,6號硬座車廂由於旅客攜帶油漆發生火災,造成旅客34人死亡,30人受傷,客車大破2輛;
15、1988年1月17日,三棵樹開往吉林的438次旅客列車,運行至拉濱線背蔭河車站時因列車制動失靈冒進信號,與進站的1615次貨車發生正面沖突,造成旅客和路內職工19人死亡,重傷25人,輕傷51人;
16、1988年1月24日,昆明開往上海的80次特快列車,運行至貴昆線且午至鄧家村間,由於列車顛覆,造成旅客及鐵路職工死亡88人,重傷62人,輕傷140人。國務院接受原鐵道部長丁關根引咎辭職的請求,3月12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25次會議決定免去丁關根鐵道部部長的職務;
17、1988年3月24日,南京開往杭州的311次旅客列車,運行到滬杭外環線匡巷車站,由於列車冒進信號,與正要進站的長沙開往上海的208次旅客列車發生正面沖突,造成旅客及路內職工死亡28人,重傷20人,輕傷79人,其中日本旅客死亡27人,重傷9人,輕傷28人。機車大破2輛,中破1輛,中斷行車23小時。該事故是外籍旅客傷亡最多的一次嚴重事故,日本旅客除教師1人外,其餘都是16歲以下的中學生;
18、1988年7月1日,鄭州開往永定門的415次普通旅客列車,列車運行至安陽至寶蓮寺間,因旅客攜帶銀粉燃燒引起列車火災,造成旅客死亡6人,重傷6人,輕傷13人,客車報廢1輛;
19、1989年1月5日,昆明開往重慶的366次旅客列車,在川黔線石門坎車站開出不久,罪犯將一顆手榴彈引爆,造成旅客20多人受傷;
20、1989年4月30日,貴陽開往大灣的571次旅客列車,在貴昆線小沖頭停車時,9、10號硬座車廂因罪犯引爆炸葯,造成列車員1人重傷,旅客20人輕傷;
21、1989年6月26日,杭州開往上海的364次運行至松江和協興間列車發生爆炸,造成旅客死亡24人,重傷11人,輕傷28人,中斷正線行車4小時7分;
22、1991年6月13日,北京開往蘇州的109次旅客列車,運行至津浦線新馬橋至曹老集間,與前行的1329次貨車發生追尾沖突,造成109次副司機死亡,列車乘務員和旅客28人受傷,中斷行車18小時37分;
23、1991年8月18日,武昌開往廣州247次(武漢客運段擔當),運行至京廣線大瑤山隧洞時,因列車人員誤判發生火災在大瑤山隧洞內拉罰停車,旅客紛紛下車和跳車,正遇臨線通過列車,造成數十名旅客傷亡;
24、1992年3月21日,211次旅客列車在浙贛線五里墩車站冒進、冒出信號,與進站的1310次貨車發生沖突相撞,造成旅客死亡15人,傷25人,機車報廢2台,客貨車報廢9輛,中斷行車35小時;
24、1993年7月10日,北京開往成都(洛陽列車段擔當)的163次旅客列車,運行至京廣線新鄉南場至七里營間,與前行的2011次貨車發生尾追沖突,造成乘務員32人死亡,7人重傷,4人輕傷。旅客8人死亡,2人重傷,35人輕傷。機車中破1台,客車報廢3輛,小破15輛。貨車報廢1輛,大破2輛,中斷京廣線正線行車11小時15分,這次事故是鄭州鐵路局客運乘務員傷亡最為慘重,至今事故造成的後患影響還未消失;
25、1994年1月15日,襄樊開往北京的250次旅客列車(襄樊客運段擔當),運行至漯寶線余官營車站時,與在站內停留的3173次貨車發生正面沖突,造成路內外職工和旅客7人死亡,12人受傷。其中襄樊客運段職工1人死亡,11人受傷。內燃機車報廢1台,蒸汽機車大破1台。客車報廢輛,小破1輛。貨車報廢1輛,大破2輛,中破2輛、小破1輛,中斷正線行車3小時9分;
26、1997年4月29日,昆明開往鄭州的324次旅客列車,運行到京廣線榮家灣時,與停在該站長沙開往茶嶺的818次旅客列車相撞,造成乘務員和旅客死亡126人,重傷45人,輕傷185人,是繼楊庄事故以來最大的一次旅客傷亡事故;
27、1999年7月9日,武昌開往湛江的461次旅客列車,運行至衡陽北和衡陽車站間發生脫軌,造成旅客死亡9人,重傷15人,輕傷25人。客車報廢5輛,大破4輛,中破2輛,小破1輛;
28、2006年4月11日9時32分,南昌鐵路局南昌機務段DF11319號機車擔當的青島開往廣州東的T159次列車,行至廣鐵集團管內京九下行線林寨站至東水站間,在信號故障情況下,司機個人認為防護區間沒有列車,盲目行車,以48公里的較快時速,撞上正在停靠的武昌開往汕頭的1017次列車,導致1017次列車最後4節車廂脫軌。當時,T159次第二司機在睡覺,沒有執行在故障情況下必須雙司機值乘的規定。事故造成2名鐵路職工當場死亡,18名旅客受傷,構成重大事故.
29、2007年2月28日2時05分,由烏魯木齊開往新疆南部城市阿克蘇的5807次列車運行至南疆鐵路珍珠泉至紅山渠站間42公里+300米處時,因瞬間大風造成該次列車機後9至19位車輛脫軌,造成3名旅客死亡,2名旅客重傷,32名旅客輕傷,南疆鐵路被迫中斷行車。
30、2008年1月23日晚上8點48分,北京開往青島四方的動車組D59次列車運行至膠濟線安丘至昌邑間時,發生重大路外交通事故,造成18人死亡,9人受傷。
31、2008年4月28日凌晨4時41分,北京開往青島的T195次列車運行到膠濟鐵路周村至王村之間時脫線,與上行的煙台至徐州5034次列車相撞。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傷。
㈦ 我國歷史上鐵路交通第一起重大事故是哪一年的當時是什麼情況
你可以參考下:
1、1971年12月7日,451次近郊旅客列車和837次貨車在京廣線琉璃河站發生尾追相撞的重大行車事故,鐵路職工和旅客死亡14人,傷22人,中斷行車1小時40分;
2、1976年10月16日,廣州到深圳92次在廣深線41公里處脫軌顛覆,旅客18人受傷,中斷行車24小時59分;
I4F|火車|鐵路|火車迷|鐵路迷|3、1978年12月16日南京開往西寧的87次在隴海線楊庄車站與西安開往徐州的368次攔腰相撞,造成旅客死亡106人,重傷47人,輕傷171人,客車報廢3輛,中斷行車9小時30分,被稱為震驚中外的「楊庄事故」;火車,鐵路,火車迷,鐵路迷
4、1980年2月19日,南陽開往鄭州的410次(鄭州客運段擔當)旅客列車到達鄭州車站時,3號車廂因為旅客攜帶摔炮爆炸,造成1名旅客死亡,8名旅客受傷,客車報廢1輛;
5、1980年1月22日,長沙開往廣州的403次列車,到達京廣線株州車站時,因為旅客攜帶發令紙燃燒起火,造成旅客22人死亡,4人受傷,客車大破1輛,小破1輛;
6、1981年7月9日,成昆線尼日至烏斯河間的利子依達鐵路大橋被泥石流沖塌,正在通過的442次列車2台機車、1輛行李車和1輛客車墜入大渡河內,造成130人失蹤和死亡,146人受傷,線路中斷15天;
7、1981年10月20日,由加格達奇開往三棵樹的274次列車運行到顎爾格奇和朝陽村間,由於罪犯實施爆炸,造成旅客3人死亡,65人燒傷,客車大破1輛,中斷行車2小時50分;
9q火車,鐵路,火車迷,鐵路迷8、1984年5月14日,濟寧開往三棵樹的117次旅客列車在深山線房家和大紅旗間,因為旅客吸煙引起列車火災,造成旅客死亡6人,傷22人,報廢客車2輛,小破1輛,中斷行車1小時14分
9、1984年12月18日,武昌開往廣州的247次(武漢客運段擔當)旅客列車,運行在榮家灣至黃秀橋間,3號車廂因旅客攜帶雷管發生爆炸,造成該旅客當場死亡,3名旅客受傷;|火車|鐵路|火車迷|鐵路迷
10、1986年1月15日,武昌開往廣州247次旅客列車,運行在京廣線白石渡至坪石間,由於犯罪旅客在7號車廂實施爆炸,造成旅客死亡7人,重傷11人,輕傷27人
11、1987年2月18日,三棵樹開往加格達奇的373次旅客列車在肇東車站因為旅客攜帶的夾克油著火,造成旅客6人重傷,7人輕傷,旅客大破1輛,中斷行車1個多小時;F3r
12、1987年4月22日,雙鴨山開往齊齊哈爾的98次特快列車,當運行到濱北線松花江大橋時,列車14號車廂發生犯罪旅客實施爆炸,造成12名旅客死亡,44人受傷,客車報廢1輛;S ztm)x!t
13、1987年7月18日,鄭州開往重慶的287次旅客列車,運行到京廣線孟廟車站時,由於罪犯旅客在9號車廂實施爆炸,造成副列車長和另外8名旅客死亡,30名旅客重傷和39名旅客輕傷,客車大破2輛;
v14、1988年1月7日,廣州開往西安的272次旅客列車,運行在京廣線馬田墟車站時,6號硬座車廂由於旅客攜帶油漆發生火災,造成旅客34人死亡,30人受傷,客車大破2輛
15、1988年1月17日,三棵樹開往吉林的438次旅客列車,運行至拉濱線背蔭河車站時因列車制動失靈冒進信號,與進站的1615次貨車發生正面沖突,造成旅客和路內職工19人死亡,重傷25人,輕傷51人;
㈧ 中國歷史上四月三日這一天發生了哪些重要事件
4月3日是公歷一年中的第93天(閏年第94天),離全年結束還有272天。
以下是4月3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重大事件
1559年——法國國王亨利二世和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在康布雷簽署《卡托-康布雷齊和約》,義大利戰爭結束。
1847年——廣州人民取得反英軍入城斗爭第二次勝利
1865年——在美國內戰中,北方聯邦軍隊佔領南方邦聯的首都里士滿。
1913年——美國女權主義者潘克赫斯特夫人被判入獄。
1951年——中國戲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
1922年——斯大林正式就任首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斯大林
1930年——衣索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加冕
1932年——美國教授C·C·金分離出維生素C。
1933年——兩架英國雙翼飛機首次成功飛越珠穆朗瑪峰,此次飛行是人類首次飛越珠峰
1937年——江蘇法院對「七君子」提出公訴。
1939年——希特勒下達命令制定「白色方案」。
1941年——匈牙利和納粹德國軍隊開進南斯拉夫。
1942年——中共中央宣傳部作出《關於在延安討論中央決定及毛澤東同志整頓三風報告的決定》。
1943年——中共中央發布《關於繼續開展整風運動的決定》。
1946年——日本陸軍中將本間雅晴以戰爭罪名義在馬尼拉郊外接受槍決。
1946年——盟國對日管制委員會成立
1948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簽署了由國會通過的援助歐洲復興的法案,馬歇爾計劃正式執行。
1949年——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成立。
1951年——毛澤東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1953年——中共中央匯編《當前農村工作指南》一書。
1963年——中國擊落美國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
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
1968年——乒壇三傑被迫害致死。
1968年——連接巴西和烏拉圭的孔克爾迪斯大橋建成。
1971年——日本漫畫家石森章太郎原作的特攝片《假面騎士》在朝日電視台首播。
1973年——Martin Cooper在紐約進行首次流動電話通訊
1974年——超級爆發。出現148次龍卷風,影響了美國13個州。
1975年——波比·費雪拒絕與卡爾波夫下國際象棋,因此卡爾波夫成為世界冠軍。
1979年——新華社報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曲阜魯國故都和孔廟、孔府、孔林,修整一新,恢復了古跡的原狀。同時,孔廟里設專室陳列著2000多塊珍貴的碑刻,已形成了我國又一個碑林。
1986年——IBM發表其首部筆記型電腦PC Convertible。
1987年——首例艾滋病傳入我國。
1988年——全國人大通過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9年——世界籃球大賽向職業球員開放。
1991年——黎巴嫩總統赫拉維宣布歷時16年的黎內戰結束。
1991年——宋慶齡雕像在文昌落成。
1991年——安理會通過海灣正式停火決議
1992年——全國人大通過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1993年——羅湖口岸關卡因深圳一側電腦發生故障造成大混亂。
1995年——我國與波黑建立外交關系。
1995年——越南公布越抗美救國戰爭傷亡數字:在歷時21年的越南人民抗美救國戰爭中犧牲、失蹤和傷殘的人員總共達800多萬人。
1995年——第三次全國工業普查開始。
1995年——中央電視台(CCTV)《新聞30分》開播。
1997年——日本通過「駐日美軍用地特別措施法」修改案。
1998年——中央軍委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
2000年——廣東、澳門兩地警方摧毀澳門黑幫集團。
2003年——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二次會議召開。
2007年——法國高速列車在行駛試驗中達到574.8公里的時速,創下有軌鐵路行駛世界紀錄。
2008年——克羅埃西亞和阿爾巴尼亞被批准正式加入北約。由於希臘的反對,馬其頓的入約申請未被批准。
2010年——iPad1代正式在美開售
2011年——2011年斯諾克中國公開賽閉幕。
參考資料網路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㈨ 3月4日全國高鐵正常通車了嗎
還是部分車次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