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古代使用的紀年法有三種,是什麼
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左傳。骰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岳陽樓記》「慶歷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鍾山記》「元豐七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指南錄>後序》「德佑二年」、《雁盪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簡稱,宋真宗年號)等。
(3)干支紀年法。如《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應為辛亥。近世還常用干支紀年來表示重大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丑條約」、「辛亥革命」。
(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後。如《揚州慢》「淳熙丙申」,「淳熙」為南宋孝宗趙昚(shen)年號,「丙申」是干支紀年;《核舟記》「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干支紀年;《祭妹文曠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年號,「丁亥」是干支紀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乙酉四月」,「順治」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乙酉」是干支紀年。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用公元紀年。
公元紀年 公元是「公歷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歷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不過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除此之外,還有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而沒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❷ 我國古代紀時法內容是怎樣的
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
(1)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回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答辰,它們的名稱 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映,晡時、日人、黃昏、人定。
(2)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
天色紀時: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眹、晡時、日人、黃 昏、人定。
地支紀時: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現代紀時:23 ~ 1點,1 ~ 3點,3 ~ 5點,5 ~ 7點,7 ~ 9點,9 ~ 11點,11 ~ 13點, 13 ~ 15 點,15 ~ 17 點,17 ~ 19 點,19 ~ 21 點,21 ~ 23 點。
❸ 古代人是如何計時的
1.太陽、月亮和星星 古代,人們仰望天空來判斷時間。太陽顯示日期,月亮顯示月份。古巴比倫人把一天分成24個部分,也就是24小時。
2.日晷 人們注意到,隨著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樹木和岩石投下的影子從一邊移到另一邊,以此可確定一天時間的變化。
3.水計時 古羅馬人和古希臘人使用水鍾計量時間。水從一個碗滴到另一個碗。
4.火計時 古代中國人通過燃燒一根以固定間隔打結的濕繩子來計時。後來,人們記下了燃燒一根蠟燭或一盞油燈里的油所需的時間。
5.沙漏 沙子以均勻的速率從一個玻璃球流到另一個玻璃球。許多年來,水手們攜帶這些計時工具出海航行。
6.機械鍾(1世紀) 第一台機械鍾通過使用重物驅動轉輪,帶動指針計時。
7.鍾擺(17世紀末) 一個名叫克里斯蒂安·於讓的荷蘭人,最早發明了走時准確的鍾。這些鍾由一個鍾擺控制。相同長度的鍾擺完成每次擺動花去相同的時間。這是義大利著名科學家伽利略1637年發現的
8.航海鍾(1世紀)一個英國鍾表匠約翰·哈里森在1735年發明了第一台"航海天文鍾",即在海上工作的時鍾。
9.電子鍾(19世紀初)電池被用來給最早的電子鍾提供動力。今天,我們通常把這種鍾的插頭插入我們家中的電源插座。
10.石英鍾(1929年)石英是一種礦物,當電流通過它時,它每秒鍾振動32768次。今天,大多數的鍾表都有一塊石英晶體。許多鍾表使用數字代替了鍾面。
11.原子鍾(1949年)原子鍾是最精確的。這種時鍾在37萬年裡快慢誤差不會超過1秒。原子鍾以銫原子的振動為基礎,銫原子的振動速率是每秒9192631770次。
❹ 中國古代的時間位數進制一個時辰是多少分 多少秒 多少微 一分是多少秒 一秒是多少微
進制都是一百。
❺ 古代的時間怎麼劃分
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5)中國歷史紀時法擴展閱讀:
一、二十四時辰制
1、宋朝以後把十二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二、十時辰制
1、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即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2、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鍾,所以每更里的每點只佔24分鍾。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
3、「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3時又72分鍾,即4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晚上11時又96分鍾,即0時36分。
三、十五時辰制
1、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
❻ 中國古代記年法有多少種例如一紀十二年之類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左傳。骰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岳陽樓記》"慶歷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鍾山記》"元豐七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指南錄>後序》"德佑二年"、《雁盪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簡稱,宋真宗年號)等。
(3)干支紀年法。如《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應為辛亥。近世還常用干支紀年來表示重大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丑條約"、"辛亥革命"。
(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後。如《揚州慢》"淳熙丙申","淳熙"為南宋孝宗趙昚(shen)年號,"丙申"是干支紀年;《核舟記》"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干支紀年;《祭妹文曠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年號,"丁亥"是干支紀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乙酉四月","順治"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乙酉"是干支紀年。
(5)中國於1949年9月在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正式使用。
公元紀年法公元紀年法源於基督教,相傳為耶穌誕生之日。
公元元年,為西漢平帝時期。
西漢歷經時期為,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其他附近如下:補充的
【紀月法】我國古代紀月法主要有三種:
(1)序數紀月法。如《采草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指南錄〉後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譚嗣同》今年四月,定國是之詔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
(2)地支紀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稱十二個月,每個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詩:"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紀月法指農歷十一月。庾信《哀江南賦》:"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農歷十月。
(3)時節紀月法。如《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孟冬"代農歷十月;陶淵明《擬古詩九首》"仲春遘時雨","仲春"代農歷二月。
【紀日法】我國古代紀日法主要有四種:
(1)序數紀日法。如《梅花嶺記》:"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項脊軒志》:"三五之夜,明月半牆。...『三五"指農歷十五日。《〈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2)干支紀日法。如《餚之戰》:"夏四月辛巳,敗秦軍於餚。'"四月辛巳"指農歷四月十三日;《石鍾山記》"元豐七年六月丁丑",即農歷六月九日;《登泰山記》"是月丁未",指這個月的十八日。古人還單用天干或地支來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禮記•檀弓》"子卯不樂","子卯",代指惡日或忌日。
(3)月相紀日法。指用"朔、朏(fe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後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後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記》"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與妻書》"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後。如《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
【紀時法】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
(1)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時、日入、黃昏、人定。
(2)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古天色紀時、地支紀時與今序數紀時對應關系見附表。
天色紀時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地支紀時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現化紀時 23-1點 1-3點 3-5點 5-7點 7-9點 9-11點 11-13點 13-15點 15-17點 17-19點 19-21點 21-23點
天色法與地支法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如《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雞鳴,雪止......,晡時,門壞。"《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別稱。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時困至戌時。"《景陽岡》:"可教往來客人於巳、午、未三個時辰過岡。"《祭妹文》:"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群英會蔣干中計》:"從巳時直殺到未時。"
【宇宙】四方上下是稱「宇」、古往今來稱「宙」。是天地萬物的總稱。《淮南子•原道訓》中有「紘宇宙而章三光。」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古代人把星空分為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顆恆星。二十八宿的名稱,自西向東排列為: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四象】我國古代表示天空東、南、西、北四大區星象的四組動物。又稱四維、四獸。二十八宿體系形成後,以每七宿組成一象。即東龍、南鳥、西虎、北龜蛇(武)。春秋戰國五行說流行後,四象配色成為:青龍、朱雀、白虎、玄武。所以東方七宿稱東官蒼龍,南方七宿稱南官朱雀,西方七宿稱西官白虎,北方七宿稱北官玄武。
【流火】火,即東方七宿中的心宿。每年農歷五月左右,黃昏時星宿在中天,六月以後就漸漸偏西。此時暑氣減退,夏天也快結束了。《詩經•豳風•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八月崔葦」。
【參商】參和商都是二十八宿之一。參宿在西,心宿在東。兩者此出彼沒,不能在天空中同時出現,因此用來比喻人分離不得相見。《紅樓夢》中描寫寶黛間的親密關系用了這樣的比喻,如「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
【農歷十二月份別稱】一月,原為「正月」,為避始皇諱,改為「端月」;二月,杏月,二月杏花開;三月,桃月,三月桃花開;四月,槐月,四月槐花開;五月,榴月,五月石榴花開;六月,荷月,六月荷花開滿池;七月,巧月,來源於「乞巧」;八月,桂月,八月桂花開;九月,菊月,九月菊花開;十月,陽月;十一月,葭月,此時葭草生長很茂盛;十二月,臘月。
【農歷】我國傳統歷法,它以月圓月缺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歷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歷,又叫中歷、夏歷,俗稱陰歷。古人寫文章,凡用序數紀月的,大多以農歷為據。
【星宿】宿,古代把星座稱作星宿。古人認為人間有功名智慧的人是天上星宿下凡。
【分野】古代占星家為了用天象變化來占卜人間的吉凶禍福,將天上星空區域與地上的國州互相對應,稱作分野。具體說就是把某星宿當作某封國的分野,某星宿當作某州的分野,或反過來把某國當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當作某星宿的分野。
【彗星襲月】彗星俗稱掃帚星,彗星襲月即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按迷信的說法是重大災難的徵兆。
【白虹貫日】「虹」實際上是「暈」,大氣中的光學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天氣將要變化的預兆,可是古人卻把這種自然現象視作人間將要發生異常事情的徵兆。
【運交華蓋】華蓋,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屬仙後座。舊時迷信,以為人的命運中犯了華蓋星,運氣就不好。
【牽牛織女】「牽牛」即牽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銀河東。「織女」即織女星,在銀河西,與牽牛星相對。
【銀河】又名銀漢、天河、天漢、星漢、雲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恆星組成。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舊時迷信說法,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雲氣】古代迷信說法,龍起生雲,虎嘯生風,即所謂「雲龍風虎」。又說真龍天子所產生的地方,天空有異樣雲氣,占卜測望的人能夠看出。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農歷以正月、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次類推。
【社日】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在春分前後。
【初七】農歷七月初七,民間有七夕乞巧的風俗。傳說牽牛織女聚會之夜。
【干支】天乾地支的合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依次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
【紀月法】我國古代紀月法主要有三種:(1)序數紀月法。(2)地支紀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稱十二個月,每個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3)時節紀月法。
【紀日法】我國古代紀日法主要有四種:(1)序數紀日法。(2)干支紀日法。(3)月相紀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後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後一天叫晦。(4)干支月相兼用法。
【紀時法】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1)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2)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
【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
❼ 古代中國時間是什麼
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丑(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關於午時三刻
古代除了用日晷計時外,還以漏刻計時。這種計時方法分一晝夜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鍾),因而古代語言中就有「刻」的說法。
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子時是夜裡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那麼午時應該在中午的十一點到一點之間,午時三刻該在十一點44分左右。
資料
古時計時工具有許多中,常見的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鍾表的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里和觀象台上見過。
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機械計時器
單純利用水的流動來計時有許多不便,人們逐漸發明了利用水做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公元前117年,東漢的張衡製造了大型天文計時儀器——水運渾天儀,初步具備了機械性計時器的作用。隨後歷代都相繼製作了附設有計時裝置的儀器,其中宋代蘇頌製造的水運儀象台,把機械計時裝置的發展推倒了一個新的高峰,水運儀象台的計時機械部分可以按時刻使木偶出來擊鼓報刻,搖鈴報時,示牌報告子、丑、寅、卯十二個時辰等。
這類計時器尚不能算是獨立的計時器,還是天文儀器與計時儀器的混合體,至十四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的機械計時器已脫離了天文儀器而獨立,不但具有傳動系統-齒輪系,而且還有擒縱器,如果再進一步,就可能出現完全現代意義上的鍾表。但遺憾的是,功虧一簣,中國沒能做到這一點,最終機械鍾表還是從西方引進.
除上述幾種主要的計時器外,還有其他一些計時方法。如,香篆、沙鍾、油燈鍾、蠟燭鍾等。
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於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晝夜共有二十四分,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注意,這分不是現時的分鍾,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有了轉變。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鍾表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
具體劃分如下:
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丑(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鍾」,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鍾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鍾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鍾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鍾」;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於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鍾。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鍾(差十五分鍾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人流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 律歷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秦12段記時: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午時指從現時的十一點到十三點,一個時辰分作八刻,從十一點起計,每十五分鍾一個刻,十一點正為午起,十一點十五分為午時一刻,四十五分為午時三刻,十二點正為正午(午時四刻一般不這樣說),到八刻為下一個時辰之始。
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也有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天色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現代 23-1點 1-3點 3-5點 5-7點 7-9點 9-11點 11-13點 13-15點 15-17點 17-19點 19-21點 21-23點
夜間時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現代時間
黃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點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點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點
雞鳴 四更 四鼓 丁夜 1-3點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點
【鼓】 古時常夜間擊鼓報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漏】 古時用滴漏計時,夜間憑漏刻傳更。
【時】 時是時辰,介紹見前古代紀時法。
【點】 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每點約等於現代的24分鍾。
【刻】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00刻,實算96刻,每刻15分鍾。漏刻指很短的時間。
十天乾的含義
天乾地支的含義,在《史記》、《漢書》中均有部分記載,大體含義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
丁是強的意思,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的意思,指萬物茂盛。
己是紀的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更的意思,指萬物收斂有實。
辛是新的意思,指萬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萬物可揆度。
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丑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六十甲子順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❽ 中國古時是怎麼計時的如五更是什麼時候
19-21點一更在戌時,稱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21-23點二更在亥時,名人定,又名定昏。23-次日凌晨1點三更在子時,。1-3點四更在丑時,3-5點五更在寅時,稱平旦,
古代最基本的計時方法~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
具體劃分如下:
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丑(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關於午時三刻
古代除了用日晷計時外,還以漏刻計時。這種計時方法分一晝夜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鍾),因而古代語言中就有「刻」的說法。
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子時是夜裡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那麼午時應該在中午的十一點到一點之間,午時三刻該在十一點44分左右。
資料
古時計時工具有許多中,常見的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鍾表的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里和觀象台上見過。
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機械計時器
單純利用水的流動來計時有許多不便,人們逐漸發明了利用水做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公元前117年,東漢的張衡製造了大型天文計時儀器——水運渾天儀,初步具備了機械性計時器的作用。隨後歷代都相繼製作了附設有計時裝置的儀器,其中宋代蘇頌製造的水運儀象台,把機械計時裝置的發展推倒了一個新的高峰,水運儀象台的計時機械部分可以按時刻使木偶出來擊鼓報刻,搖鈴報時,示牌報告子、丑、寅、卯十二個時辰等。
這類計時器尚不能算是獨立的計時器,還是天文儀器與計時儀器的混合體,至十四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的機械計時器已脫離了天文儀器而獨立,不但具有傳動系統-齒輪系,而且還有擒縱器,如果再進一步,就可能出現完全現代意義上的鍾表。但遺憾的是,功虧一簣,中國沒能做到這一點,最終機械鍾表還是從西方引進.
除上述幾種主要的計時器外,還有其他一些計時方法。如,香篆、沙鍾、油燈鍾、蠟燭鍾等。
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於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晝夜共有二十四分,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注意,這分不是現時的分鍾,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有了轉變。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鍾表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
具體劃分如下:
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丑(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鍾」,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鍾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鍾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鍾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鍾」;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於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鍾。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鍾(差十五分鍾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人流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 律歷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秦12段記時: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午時指從現時的十一點到十三點,一個時辰分作八刻,從十一點起計,每十五分鍾一個刻,十一點正為午起,十一點十五分為午時一刻,四十五分為午時三刻,十二點正為正午(午時四刻一般不這樣說),到八刻為下一個時辰之始。
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也有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天色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現代 23-1點 1-3點 3-5點 5-7點 7-9點 9-11點 11-13點 13-15點 15-17點 17-19點 19-21點 21-23點
夜間時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現代時間
黃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點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點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點
雞鳴 四更 四鼓 丁夜 1-3點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點
【鼓】 古時常夜間擊鼓報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漏】 古時用滴漏計時,夜間憑漏刻傳更。
【時】 時是時辰,介紹見前古代紀時法。
【點】 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每點約等於現代的24分鍾。
【刻】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00刻,實算96刻,每刻15分鍾。漏刻指很短的時間。
十天乾的含義
天乾地支的含義,在《史記》、《漢書》中均有部分記載,大體含義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
丁是強的意思,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的意思,指萬物茂盛。
己是紀的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更的意思,指萬物收斂有實。
辛是新的意思,指萬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萬物可揆度。
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丑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六十甲子順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❾ 中國古代有哪些紀念年法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左傳.骰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岳陽樓記》"慶歷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鍾山記》"元豐七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後序》"德佑二年"、《雁盪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簡稱,宋真宗年號)等.
(3)干支紀年法.如《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應為辛亥.近世還常用干支紀年來表示重大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丑條約"、"辛亥革命".
(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後.如《揚州慢》"淳熙丙申","淳熙"為南宋孝宗趙昚(shen)年號,"丙申"是干支紀年;《核舟記》"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干支紀年;《祭妹文曠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年號,"丁亥"是干支紀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乙酉四月","順治"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乙酉"是干支紀年.
(5)中國於1949年9月在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正式使用.
公元紀年法公元紀年法源於基督教,相傳為耶穌誕生之日.
公元元年,為西漢平帝時期.
西漢歷經時期為,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其他附近如下:補充的
【紀月法】我國古代紀月法主要有三種:
(1)序數紀月法.如《采草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指南錄〉後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譚嗣同》今年四月,定國是之詔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
(2)地支紀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稱十二個月,每個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詩:"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紀月法指農歷十一月.庾信《哀江南賦》:"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農歷十月.
(3)時節紀月法.如《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孟冬"代農歷十月;陶淵明《擬古詩九首》"仲春遘時雨","仲春"代農歷二月.
【紀日法】我國古代紀日法主要有四種:
(1)序數紀日法.如《梅花嶺記》:"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項脊軒志》:"三五之夜,明月半牆.『三五"指農歷十五日.《〈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2)干支紀日法.如《餚之戰》:"夏四月辛巳,敗秦軍於餚.'"四月辛巳"指農歷四月十三日;《石鍾山記》"元豐七年六月丁丑",即農歷六月九日;《登泰山記》"是月丁未",指這個月的十八日.古人還單用天干或地支來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禮記•檀弓》"子卯不樂","子卯",代指惡日或忌日.
(3)月相紀日法.指用"朔、朏(fe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後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後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記》"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與妻書》"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後.如《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
【紀時法】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
(1)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時、日入、黃昏、人定.
(2)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古天色紀時、地支紀時與今序數紀時對應關系見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