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歷史上傳入中國後馬鈴薯

歷史上傳入中國後馬鈴薯

發布時間:2021-03-03 01:30:41

A. 土豆什麼朝代傳入中國

鈴薯是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
這個問題目前尚無定論,
各種各樣的說法均有:
第一種說法是,
馬鈴薯引種到我國的時間大約在16
世紀,
但它成為糧食作物的時間卻很晚;第二種觀點認為,
大約在17
世紀的明朝末年,
馬鈴薯傳到了我國;第三種看法是,
馬鈴薯傳入我國的年份還沒有定論,
但在1700
年以前的福建省松溪縣縣志上已有種植馬鈴薯的記載.換言之,
1700
年以前,
馬鈴薯已引種到了我國;第四種意見是,
馬鈴薯大約在16
世紀傳入歐洲,
17
世紀傳入中國.最早在華北、京津和山東一帶栽乏憨催窖詘忌挫媳旦顱培,
以後推廣到內蒙;持第五種說法的是美國學者德·希·珀金斯,
他認為,
馬鈴薯傳入中國的時間是由歐洲人發現美洲和太平洋群島的時間而定的.馬鈴薯在17世紀被引進中國,
它是經菲律賓群島到達福建海岸,
並且首先在福建種植的;第六種意見認為,
馬鈴薯在徐光啟以前已傳入中國,
因為徐光啟
(1562—1633)
所寫的《農政全書》中記載有『土豆』.在《農政全書》卷二十八記載有下述一段話:
『土芋,
一名土豆,
一名黃獨.蔓生葉如豆,
根圓如雞卵,
內白皮黃,
……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
洗膩衣,
潔白如玉.』由此可見,
土豆的引進在1633
年前無疑.更准確地說,
馬鈴薯在1628
年前已傳入中國,
並且廣為人知、普遍栽種,
因為1628
年為《農政全書》出版的大致時間.

B. 我們吃的馬鈴薯,就是史料中的土豆嗎,何時傳入我國的

土豆,也就是馬鈴薯,起源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距今已經有了7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印第安人對其進行了長期的馴化和人工栽培,在加工食用上作出了具體的貢獻。土豆在明代傳入中國,但是具體的傳入時間上仍有爭論,有學者認為明代中期,也有人認為是明代晚期甚至末期,論證土豆的傳入時間,需要釐清幾個關鍵的問題。



土豆傳入中國的時間可以從以下三點確認:

其一,從史料上判斷,土豆傳入中國的時間為明代,但在具體時間上因史料中土豆(馬鈴薯)和香芋、黃獨、土芋記述混亂而無法確定

其二,從路徑上判斷,土豆傳入中國的時間應為明代晚期,可以從東南、西北、南路、海路等各自的傳播途徑進行比較可以確定;

其三,從人口上判斷,土豆傳入中國並廣泛種植與人口增長趨勢有相關性,可確定為明崇禎年間,這與馬鈴薯傳入中國後主糧化趨勢有關。

C. 土豆起源於哪個國家它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

土豆起源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的秘魯和智利一帶。土豆引種到我國的時間大約在16 世紀, 但它成為糧食作物的時間卻很晚。目前為止土豆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還沒有得到定論。

D. 馬鈴薯是從哪個國家引進中國的

根據陝西省興平縣的記錄,馬鈴薯是16世紀傳入中國的。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專洲的安第斯山脈。最早屬的人工栽培歷史可以追溯到秘魯南部。在安第斯山脈海拔3800米的提提卡卡湖地區,可能是第一個種植馬鈴薯的地方。大約7千年前,一個印第安部落從東部遷移到寒冷的安第斯山脈,他們是第一個發現和食用野生土豆的人。

16世紀中葉,來自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把土豆帶到歐洲。在那個時候,人們總是欣賞它的花的美麗,把它當作一種裝飾品。

(4)歷史上傳入中國後馬鈴薯擴展閱讀:

吃土豆的好處

1、提高免疫力

銅等礦物質形式與免疫機能有關的酵素。

2、健脾

適用於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泄,食慾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3、解毒

有助肝臟解毒。清理身體內長期淤積的毒素,增進身體健康。增加免疫細胞的活性,消除體內的有害物質。

4、通便

促進腸壁的蠕動,幫助消化,防止大便乾燥。可以潤滑腸道,刺激排便。保持腸內糞便濕潤,以利通便。

5、降糖消渴

對糖尿病有輔助治療作用。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促進糖分分解,具有使過剩糖分轉化為熱量的作用,改善體內的脂肪平衡。延緩腸道對葡萄糖的消化吸收,從而使血糖降低。對糖尿病有預防作用。

E. 辣椒,玉米,紅薯,土豆等都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1、辣椒:明代時期辣椒傳入中國。

2、玉米:玉米最早傳到我國的是廣西,時間內是1531年,距離哥容倫布發現美洲不到四十年。

3、紅薯:番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分3條路線進入中國―雲南、廣東、福建。

4、土豆: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並且已經傳播到中國,馬鈴薯傳入中國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說是華僑從東南亞一帶引進的,在21世紀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二位。

(5)歷史上傳入中國後馬鈴薯擴展閱讀:

史料記載貴州、湖南一帶最早開始吃辣椒的時間在清乾隆年間,而普遍開始吃辣椒更遲至道光以後。後中國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國境內最晚傳入卻用量最大且最廣泛的香辛料。

明《草花譜》記載了「番椒」,最初吃辣椒的中國人都在長江下游,即所謂「下江人」。下江人嘗試辣椒之時,四川人尚不知辣椒為何物。有趣的是,辣椒最先從江浙、兩廣傳進來,但是沒有在那些地方被充分利用,卻在長江上游、西南地區泛濫起來。

F. 土豆是什麼時候引入中國的

馬鈴薯傳入我國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具體是在清朝道光二年(公元182內2年)開始傳入台灣省,然容後傳到福建、廣東等地,以後逐漸在全國各地得到推廣。主要在我國的東北、內蒙、華北和雲貴等氣候較涼的地區種植,現在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二位。
洋芋,又稱土豆、馬鈴薯、洋番薯,山葯蛋等。
希望可以幫到您,遙祝新春愉快

G. 馬鈴薯是何時傳入中國的

馬鈴薯何時從何地傳入中國,尚難確切斷定。根據陝西省興平縣縣志的記載,16世紀時馬鈴薯已傳入中國。

H. 請問一下是誰把土豆引入中國的

土豆又叫馬鈴薯
第一路徑:十六世紀,可能由荷蘭人從海路引進京津及華北地區。當時,北京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外國的政治家、商人、傳教士紛至沓來,特別是荷蘭使臣經天津入京覲見皇帝,可能會把馬鈴薯作為珍品奉獻。

明萬曆年間蔣一葵撰寫的《長安客話》中記述北京地區種植的馬鈴薯名為土豆。文章描述:「土豆,絕似吳中落花生及番芋,亦似芋,而此差松甘。」據《古籍書目》注釋,《長安客話》所記述的為明代中葉北京城郊史跡。明代中葉應在1500—1550年之間。因此,可以認為馬鈴薯引種北京的下限時間應在1550年以前,距今已有400多年。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編纂的《畿輔通志》物產部中記述:「土芋一名土豆,蒸食之味如番薯。」乾隆四年(1739年)編纂的《天津府志》記述:「芋,又一種小者,名香芋,俗名土豆。」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的《正定府志》物產部記述:「土芋,通志俗呼土豆,味甘略帶土氣息。」由此可見,清朝時,馬鈴薯已經是北京及附近州縣普遍種植的農作物了。

第二路徑:由荷蘭人從東南亞引種至台灣,爾後傳入福建、廣東等沿海各省。勞費爾著《美洲植物的傳播》一書中談到,荷蘭人斯特魯斯1650年訪問台灣時看到當地人種植馬鈴薯。當時(1622-1662年)的台灣為荷蘭的殖民地,故稱馬鈴薯為荷蘭薯;或由荷蘭人從爪哇引入,又稱為爪哇薯。台灣與閩粵地區交往頻繁,可能將馬鈴薯從台灣引入沿海地區種植。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福建《松溪縣志》食貨部記述,康熙十八年縣府刊布文告,曉諭民眾種植馬鈴薯,並稱當地種植馬鈴薯「菜依樹生,掘取之,形有大小,果如鈴,子色黑而圓,味苦幹。」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台灣府志》中還稱馬鈴薯為荷蘭豆。《興化府莆田縣志》中談到馬鈴薯:「近有一種,來自台灣,形似菜菔,肉鬆而色黃,味同甘薯。」由此可見,福建人是在種植甘薯之後認識馬鈴薯的。

此外,我國十七和十八世紀的文獻中,四川、陝西、甘肅、雲南、湖北等省方誌中記述馬鈴薯的最多。由此可推出第三第四條路徑。

第三路徑:西域陸路傳入我國。十七世紀中期,西班牙人把馬鈴薯攜帶至印度。或有可能西域商旅往來中,通過陸路傳入我國。《天水縣志》物產蔬菜類記述:「馬鈴薯俗稱洋芋,又名蹲鴟。」

第四路徑:西南茶馬古道商旅帶入我國。十七世紀,荷蘭人把馬鈴薯傳入新加坡、爪哇等地,我國商旅或從西南茶馬古道將馬鈴薯引入雲貴川地區。

第三路徑和第四路徑僅僅是薯界猜測,目前還沒有發現可佐證的文獻資料。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傳入中國後馬鈴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