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立大一統王朝的秦始皇的名字是什麼
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名政,秦莊襄王之子(有人說他是呂不偉的私生子),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統帥。13歲即王位,39歲稱帝。戰國末年,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 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親理國事,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秦始皇創立了「皇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宣布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隨後,他在全國范圍內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將原六國貴族豪富遷至關中、巴蜀,以防止他們的分裂復辟活動。又明令禁止民間收藏武器,銷毀沒收得來的武器,鑄造12個金人。 在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只要向政府申報土地數額,交納賦稅,其土地所有權就得到政府的承認和保護,並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為標准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統一全國幣制。為發展全國水陸交通,又實行「車同軌」,修建由咸陽通向燕齊和吳楚地區的馳道,以及由咸陽經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區修築了「五尺道」,開鑿溝通湘江和灕江的靈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頒行全國。並利用戰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制度都以六為數。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於是以此為依據加重嚴刑酷法的實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隨後因求仙葯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四百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咸陽。 秦始皇即位後,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築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在征服百越地區後,設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數由統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餘郡,其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遊,在名山勝地刻石紀功,炫耀聲威。為求長生不老之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至東海求神仙等等,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難。三十七年,秦始皇巡遊返至平原津得病。於是作書命長子扶蘇送葬,並繼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趙高勾結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偽造遺詔立胡亥為太子,並賜扶蘇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後不久,即爆發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秦朝滅亡。 秦始皇的具體經歷 秦始皇於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趙國邯鄲,是秦莊襄王與呂不韋的姬妾所生,所以有人說秦始皇為呂不韋之子。出生後,姓趙。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嬴政即秦王位,時年13歲。相國呂不韋掌握實權。 公元前238年,22歲的秦王政加冕親政。這年,宦官嫪毒發動宮廷政變,秦始皇派昌平君、昌文君率兵圍剿長信侯嫪毒,並懸賞說:「有生得毐,賜錢百萬;殺之,五十萬。」(《史記??秦始皇本紀》)。將把叛亂者一網打盡。第二年,又借嫪毒事件,免去「仲父」呂不韋的相國職務,把朝政大權收回到自己手中。又聽從李斯之議,繼續重用客卿,定下金帛利誘與武力打擊相結合的方略,加快兼並六國的戰爭步伐。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乘趙攻燕之機,遣軍由南北兩路攻趙,奪占趙國大片地區。十三年,桓齮攻趙國平陽,殺趙將扈輒,斬首10萬。十四年,再攻平陽,取宜安,破趙軍,殺趙將。桓齮定平陽、武城。十七年,派內史騰滅韓,俘韓王安。將韓國設為三川郡。 十八年,用計離間趙國君臣,除去曾兩次大敗秦軍的趙國良將李牧。十九年三月,王翦軍乘勢猛攻,一舉擊敗趙軍,殺趙蔥,占東陽(太行山以東)。顏聚懼逃。十月,王翦、羌瘣軍攻破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公子嘉帶領宗族數百人逃代(今河北蔚縣四北),自立為王。但此時趙國已名存實亡,秦於趙地設邯鄲郡。代地趙軍與燕軍聯合駐上谷易水(今河北懷來西北),企圖阻止秦軍繼續北進。二十一年(前227年)又為秦軍擊敗。至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賁率軍在攻滅燕趙殘余勢力後,破代,俘代王嘉,趙徹底滅亡。 二十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被秦王發現,將荊軻體解。秦王派王翦、辛勝攻燕。燕、代出兵攻秦軍,秦軍在易水之西破燕軍。二十一年,王賁攻薊(今北京西南),破燕太子軍,奪取薊城。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衛軍逃遼東(今遼寧遼陽)。秦將李信帶兵乘勝追擊至衍水(今遼寧太子河),再敗太子丹軍,消滅了燕軍主力。燕王殺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國未允。但鑒於燕、趙的殘余勢力已不足為患,為集中兵力攻魏、楚,故暫停進攻。 二十二年,秦王遣王賁攻魏,魏軍依託城防工事,拚死防守。秦軍強攻無效,遂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城。三個月後,大梁城壞,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東部地區設置碭郡。 同年,秦將李信和蒙武在楚地被楚將項燕打敗,遭到重創。二十三年,秦王親自登名將王翦之門謝過,請其出征。王翦和蒙武率領60萬大軍再攻楚國,在蘄(今安徽宿州東南)南大敗楚軍,殺死楚將項燕。秦軍乘勢攻取了楚國的許多城邑。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領秦軍繼續向楚國縱深進攻,一舉攻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俘楚王負芻,楚亡。王翦繼續進軍江南,佔領楚國全部土地。秦在楚地設立楚郡,不久,又分為九江郡、長河郡和會稽郡。 同年,在滅楚、魏之後,秦王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秦在燕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二十六年,秦王以齊國拒絕秦國使者訪齊為由,避開了齊國西部主力,命王賁率領秦軍由原燕國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進攻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臨淄北)。齊軍士氣本不旺盛,對秦軍突然從北攻來,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秦軍一舉攻佔臨淄,俘齊王建,齊亡。秦王在齊設置齊郡和琅邪郡。 秦王政掃滅六國,統一天下,結束了西周末年以來諸侯長期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王自稱皇帝,追庄襄王為太上皇。 秦始皇稱帝後,頻繁用兵,開疆拓地。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調發數十萬人,三攻嶺南,佔領百越之地(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又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軍隊北擊匈奴,收復被匈奴占據的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迫匈奴退往陰山以北。為了防止匈奴的侵擾,他把昔日秦、趙、燕所築的長城加以修繕,連接成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秦始皇又南征百越,設置了閩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的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大帝國,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傍)陰山至遼東」。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加強手中的權力,秦始皇採取了中央集權的政體,否定了丞相王綰提出的恢復分封制的主張,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後又增至40多郡。郡置郡守,縣置縣令,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協助皇帝處理政治、軍事、經濟等事務。這一政治體制加強了皇帝對政權的控制,開創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為後來的歷代封建王朝所沿襲。 為鞏固中央統治,秦始皇下令收繳天下兵器,並將六國貴族和豪富12萬戶遷到咸陽附近和四川等地,以便控制。同時以咸陽為中心,修築了兩條馳道:一條東通海邊;一條南入吳楚,以便一旦發生叛亂,迅速調動軍隊鎮壓。秦始皇還多次到各地巡遊,以「威服海內」。 在經濟上,秦始皇於公元前216年發布命令,「使黔首自實田」,確認土地私有制度,又下令統一貨幣和度量衡,以加強各地區的經濟交流。 在思想領域,秦始皇為了打擊儒生淳於越等反對郡縣制的言論,穩定民心,維護皇帝的權威,他採納了李斯的主張,下令除了醫葯、卜筮、種植(指農業)之書、秦國史書和博士官收藏的《詩》、《書》、《百家語》等外,其它書籍一律燒毀。次年,又因為方士侯生、盧生違命叛逃,秦始皇下令追究方士、儒生的罪行。結果活埋400多名儒生,製造了歷史上第一個「焚書坑儒」事件。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和陵墓。僅阿房宮和驪山墓兩項工程,就動用了70餘萬人力,給勞動人民帶來繁賦重役和飢寒交迫,激起人民起來反抗,為秦朝的迅速滅亡種下禍根。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途中患病,七月死於沙丘平台(今河北平鄉東北)。死後不入,即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貳』 中國歷史第一個建立大一統王朝的秦始皇名字叫么
嬴政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專鄲,十三歲繼承屬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還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叄』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立大一統王朝的秦始皇帝叫什麼
1、人物簡介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專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十屬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2、人物成就
秦始皇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還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肆』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是什麼時候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分裂久了,必然會有個人將四分五裂的國家重新聚攏在一起,當然,經常處於統一的狀態下,可能不久就要面臨著分裂的局面。中國歷史上,有好幾個朝代統一了天下。那麼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是什麼時候?毫無疑問,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就是秦朝。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秦朝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因為他們只顧著自己貪圖享樂,完全不去體諒百姓的疾苦。所以,秦朝末期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最終,劉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漢朝,開始了歷史新紀元。
『伍』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國號來自於哪裡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其雖然存在的時間不長,但是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極為深刻。秦朝是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對以後的朝代權利的掌控奠定了基礎。在文化上更是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貢獻巨大。此外,更是留下了不少瑰寶,例如兵馬俑等等。
不過秦朝的國號“秦”的來源至今有多種說法,以下是兩種比較常見的說法。
還有另外一種也較為常見,也有一定的可信度。秦一統六國後,也統一了文字,對“秦”這個字因為寓意不好,進行了重造。在之前,“秦”字的寫法是上面兩個“王”,下面一個“木”,秦始皇嬴政覺得寓意為“兩個王平分天下”,不符合他自己的心意,就決定重造“秦”。於是,他詢問史官記載了歷代帝王的功過是非的是哪本史書,史官說:“唐堯虞舜夏商周,功過是非見春秋。”秦始皇聽罷,就覺得自己是第一個一統六國的千古帝王,應該占他半個“春秋”,於是取了“春、秋”兩字的一半,拼成了“秦”字。一統文字後,“秦”這個字就廣泛流傳,也成為了其國號,望“秦國”能永占史書。
『陸』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是﹖
元朝(1271—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帝內國。容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並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1]統一中國。元朝的疆域空前廣闊,北至北海、東到日本海,西藏和台灣第一次被納入中國版圖[2]。元朝實行一省制,在中央設中書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處理政務。造成了宰相專權和內亂頻發。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開我國行省制度之先河。元朝實行四等人制。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較繁榮[3]。其間出現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4]。其整體生產力不如宋朝,[5]後期因統治腐敗和民族壓迫,導致農民起義,1368年明軍攻佔大都,元朝在全國的統治結束,殘余勢力退回蒙古高原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國韃靼,北元亡。
統一的第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就是元朝,中國歷史上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的封建王朝只有兩個,就是元和清。金朝那時還沒統一,所以不算。
『柒』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立大一統王朝的秦始皇是誰
秦始皇(前259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自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但是到了後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沙丘(今河北邢台市)。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捌』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是秦國。秦統一六國,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玖』 為什麼西周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1、中國第復一個大統一王朝是秦朝制。2、簡介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是由戰國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始皇嬴政從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後攻滅關東六國,完成國家統一,後北擊匈奴,南並百越,建立中國空前統一的大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文化及對外開拓諸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強了全國之一統,對後世亦產生頗大的影響。秦朝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華夏族為主體、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首創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為代表的中央官制,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徹底打破自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制度,強力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
『拾』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立大一統王朝的秦始皇名字叫什麼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立大一統王朝的秦始皇名字叫嬴政。
秦始皇帝(前259年1月-前210年8月10日),嬴姓趙氏,名政,時稱秦王政,生於趙國邯鄲,秦莊襄王之子。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引述《世本》稱其為趙政。後世俗稱嬴政,亦被某些文學作品稱為「祖龍」。自稱「始皇帝」,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他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並重用李斯、尉繚,三十九歲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採用郡縣制度制度及推行中央集權,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不含追尊皇帝)。統一天下後推行多項政策,例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政策及典章法制,對日後中國歷史的影響,可說是廣泛而深遠,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但秦始皇是一個專制獨裁、橫征暴斂、嚴刑峻法、生活奢侈的君主,成為中國文化中代表暴君的符號。秦朝在統一天下後只歷十五年即速亡,而且也開啟中國兩千餘年的專制統治,影響深遠。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的文化、思想大爆發的情況自秦之後滅跡。秦朝以高度組織化的政府機構來透支民力和資源,而且使用嚴酷的刑罰來保證政令的實行(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要被全部處死是陳勝吳廣率民夫揭竿起事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