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共產黨光輝歷程
中國共產黨在艱難曲折中走過了80年,跨入了新世紀。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實踐史、探索史、發展史;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不斷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並在中國得到極大豐富和發展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毛澤東思想作為歷史的源頭,佔有極其重要的一頁。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起點。但這並不是說,適合中國情況、指導中國革命實踐的理論就由此產生了。從這時起,中國的一批馬克思主義者就在探索中國革命的特殊規律,並試圖從理論上闡發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都不是書本上的,也不是理論推導出來的,而是從中國革命的現實實踐中提出來的。
中國革命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便是統一戰線問題。中國共產黨成立後,致力於工人運動,興起了1922-1923年的中國工人運動高潮。這場運動的失敗,使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中國革命只靠工人階級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有了第一次國共合作。這次合作,顯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特殊的力量,並且同國民黨左派一度掌握了統一戰線的主導權。然而,處於幼年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人,既不懂得抓領導權,也不懂得抓軍權,而是一味地埋頭發動民眾,結果在強大的右派勢力舉起殺人屠刀的時候,無力挽回大革命的失敗。這個血的教訓,中國共產黨人刻骨銘心。
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遇到的又一個問題。首先提出的是舉什麼旗幟、走什麼道路的問題。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但打的是國民黨的旗子。八七會議後,毛澤東響亮地提出要打共產黨的旗子[1],並在攻打瀏陽失利後,開創了向井岡山進軍、建立中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偉大道路。從此,毛澤東始終站在了對中國革命特殊規律的偉大探索的最前列,站在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前列。
到農村實行武裝割據,是一種臨時的退卻行為,還是一條新的革命發展道路?中國革命到底以城市為中心,還是以農村為中心?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武裝斗爭中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毛澤東開辟的道路,一開始並沒有被中央所承認,他還為此受到過處分。但他沒有氣餒,而是認真總結井岡山斗爭的經驗。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先後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從理論上初步闡明了中國革命必須實行「工農武裝割據」,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Ⅱ 中國共產黨97年的奮斗歷程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寶貴的歷史啟示
中國共產黨97年的奮斗歷程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啟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Ⅲ 怎麼簡單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
中國共產黨創建於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共產黨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斗爭的目標。
1927年革命失敗後,面對國民黨新軍閥的殘暴統治,中國共產黨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總方針。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中國共產黨制定抗日救國的綱領,提出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指明了道路。
1946年6月底,國民黨統治集團,悍然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挫敗國民黨的軍事進攻,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6年9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路線,1966年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根本上沖破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下,我國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3)中國共產黨97年的輝煌歷史擴展閱讀:
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需要強調回顧歷史的重要性,以及從歷史發展規律中展望未來的研究視角;
其次,對於中共一大召開、開國大典和改革開放等諸多重要歷史事件的生動講述,將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沿著時間軸線作了系統的梳理。
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的歷史,就是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為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奮斗的歷史。
這九十多年,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九十多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頑強奮進的九十多年。
是中國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意氣風發地建設新生活的九十多年;是我們黨經受住各種風浪考驗、不斷發展壯大、不斷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的九十多年。
最後,講述新時代的今天,我們的黨已成為在全國執政五十多年、擁有8900多萬黨員的大黨,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國人民已擁有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祖國。
Ⅳ 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
中國共抄產黨的光榮歷史:
一、中國共產黨成立
二、進行北伐戰爭和土地革命
三、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偉大勝利,建立新中國
四、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
五、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時期
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簡稱。是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7月1日成立以來整個發展過程的全部歷史。主要包括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的情況、黨章的不斷完善過程、黨在各個不同時期的組織建設和發展狀況、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發展歷程和全部史實的記載。
Ⅳ 近97年間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怎樣的輝煌成就
解決了十幾億的人的溫飽問題。
國內的生產生活很穩定。
人們都過上了比較富足的生活。
Ⅵ 97年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大事
1月1日——聯合國第七任秘書長科菲·安南上任。
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正式施行。
2月19日——鄧小平同志患帕金森病晚期,並發肺部感染,因呼吸循環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於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九日二十一時零八分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三歲。
1月20日——比爾·柯林頓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展開其第二個總統任期。
2月27日——英國《自然》雜志報道了一項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1996年7月5日,英國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Roslin)的伊恩·維爾穆特(Wilmut)領導的一個科研小組,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一隻小母羊,即克隆羊「多莉」。
3月9日——黑龍江省漠河地區發生日全食。
3月20日——台灣爆發嚴重豬只口蹄疫疫情。
3月29日——台灣樂團「五月天」成立。
4月1日──中國鐵路開始第一次「大提速」。
4月1日──香港的荔園正式結業。
4月8日──美孚新邨發生由吸煙造成的致命大火。
4月14日——台灣治安史上最嚴重的綁票案,白曉燕命案。
4月22日——長達126天的日本駐秘魯大使官邸人質危機落幕。
4月27日——香港青嶼干線落成,由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香港總督彭定康主持通車儀式。
5月——香港發現全球首宗人類感染禽流感死亡個案。
5月1日——英國工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終結保守黨長達18年的執政。
5月11日——深藍戰勝卡斯帕羅夫。
5月12日——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
5月16日——扎伊爾總統蒙博托下台。
5月22日—— 消除網上語言障礙的方案開始實施。
5月23日——穆罕默德·哈塔米被選為伊朗總統。
5月29日——中國決定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
5月29日—— 江 澤 民在中央黨校發表重要講話。
6月1日——香港至北京接力長跑活動起跑。
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正式掛牌
6月23日——易初蓮花第一家商店在上海浦東開張。
6月28日——廣州地鐵一號線(黃沙–西朗段)建成投入試運營,成為中國內地繼北京、天津、上海之後,第四個建有地鐵的城市。
7月1日——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在泰國開始爆發。
7月4日——「火星探路者」號及其「火星車」號成功登上火星。
7月8日——北約東擴計劃正式啟動。
8月6日——韓國大韓航空801號班機在關島機場附近墬毀,229人罹難。
9月1日——中國與聖露西亞建交。
9月8日至11日——首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投洽會」,英文縮寫「CIFIT」,2005年第九屆更名為「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福建廈門開幕。
9月12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9月26日——印尼神鷹航空班機在棉蘭附近墬毀,234人罹難。
10月底至11月初——中國國家主席江 澤 民訪問美國。
11月8日——長江三峽大江截流成功。
11月14日——香港弱智人士服務協進會易名為匡智會。
12月16日——日本發生「3D龍事件」。
12月25日——台灣台北捷運紅線的中山-台北車站路段已於本日完工通車。
Ⅶ 黨的輝煌歷史
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3人發起成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李大釗為負責人。羅章龍、劉仁靜、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繆伯英、范鴻劼、張太雷等先後加入,成員大多為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骨幹。 1920年秋,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開會議,正式成立武漢共產黨早期組織,推選包惠僧為書記。 1920年秋,施存統、周佛海等在日本東京建立旅日共產黨早期組織,施存統為負責人。 1920年秋冬之際,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以新民學會骨幹為核心秘密組建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盡美、鄧恩銘等在濟南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春,在與無政府主義者組織的「共產黨」分道揚鑣後,陳獨秀等重新組建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有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等,陳獨秀、譚平山先後任書記。 1921年,張申府、周恩來、趙世炎、劉清揚等在法國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學生中先進分子組成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張申府為負責人。 這些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名稱不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叫「共產黨支部」或「共產黨小組」,它們的性質相同,都是組成統一的中國共產黨的地方組織,後來被通稱為「共產主義小組」。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後,有組織、有計劃地擴大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批判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發起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辦工人刊物,開辦工人學校,領導工人成立工會,開展工人運動,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就基本具備了。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結構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由於他們的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中國產生了無產階級,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到1919年產業工人已經發展到200萬人左右。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 1920年初,李大釗、陳獨秀等開始了建黨的探索和醞釀。4月,俄共(布)西伯利亞局派維經斯基等一行來華,了解中國情況,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產國際東亞書記處。他們先在北京會見了李大釗,後由李大釗介紹到上海會見陳獨秀,共同商談討論了建黨問題,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從5月開始,陳獨秀邀約李漢俊、李達、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談建黨的問題。8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發起組。10月,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接著,在湖南、湖北、山東、廣東等地相繼建立了黨的早期組織,同時在法國和日本也由留學生中的先進分子組成了黨的早期組織。這些組織當時叫法不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則稱共產黨小組或支部,由於它們性質相同,因此,後來統稱它們為各地共產主義小組。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建立以後,開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動。為了廣泛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建黨思想,1920年9月,上海發起組把《新青年》雜志(從八卷一號開始)改為黨的公開刊物;同年11月,又創辦了《共產黨》月刊,在全國主要城市秘密發行,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刊。新青年出版社還翻譯出版了《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以及多種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通俗小冊子。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又創辦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勞動界》,北京有《勞動音》和《工人月刊》,濟南有《濟南勞動月刊》,廣州有《勞動者》等,對工人進行階級意識的啟蒙教育。在此基礎上,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積極深入工人群眾,舉辦工人夜校,建立工會組織。各地還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發展了一批團員,青年團成為黨的有力助手和後備軍。 1921年3月,在俄共遠東局和共產國際的建議和支持下,召開了各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會議,發表了關於黨的宗旨和原則的宣言,並制定了臨時性的綱領,確立了黨的工作機構和工作計劃,表明了黨組織對社會主義青年團、工會、行會、文化教育團體和軍隊的態度。這次會議為黨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備。維經斯基回國不久,1921年6月,共產國際派馬林等到上海。他們建議召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上海黨的發起組在李達的主持下進行了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並向各地黨的組織寫信發出通知,要求各地選派兩名代表出席大會。來自北京、漢口、廣州、長沙、濟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達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綱領規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廢除資本所有制,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大會選舉產生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張國燾負責組織,李達負責宣傳。 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誕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澤東所說的那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為之一新了。 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6月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1
中國共產黨名稱由來
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發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早期組織。1920年9月1日,陳獨秀在《新青年》發表的《對於時局之我見》一文中,曾稱「吾黨」為「社會黨」,後來才改稱為「共產黨」。 最早提出「中國共產黨」這一名稱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儉學的他,在給毛澤東寫的兩封信中,詳細地研討了共產黨問題,提出:「先要組織黨——共產黨,因為它是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他在對西歐各國共產黨特別是俄國共產黨考察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建黨步驟,其中包括「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 在此前後,陳獨秀在上海,李大釗、張申府在北京也通過信函討論了黨的名稱問題,決定採用「共產黨」作為中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名稱。
Ⅷ 中國的輝煌歷史有哪些
中國近代的輝煌歷史有:
1、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告結束。
2、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3、1966年10月27日,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
4、1967年6月17日,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5、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6、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隨後,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成為了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
7、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射落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中國實現了奧運金牌0的突破。
8、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鄧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了重要講話。鄧小平的南巡談話對中國90年代的經濟改革與社會進步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9、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
10、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飛船升天。
11、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
12、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13、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
14、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成功升天。
15、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成功升天。
16、2003年10月15日9時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將中國第一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17、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18、2008年8月8日,北京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中國取得了金牌51枚、獎牌總數100枚的歷史最好成績。
19、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由跨海橋梁和海底隧道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20、北盤江大橋,相當於200層樓高,它連接起黔川滇三省交界最後一個高速公路斷點。
21、2.2萬公里的中國高鐵總里程超過第2至第10位國家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