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的明朝有多少個皇帝
16個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號「洪武」1368年稱帝,在位31年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號「建文」年即位,在位5年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號「永樂」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仁宗朱高熾(1378-1425)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號「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英宗朱祁鎮(1427-1464)
年號「正統」「天順」(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景帝朱祁鈺(1428-1457)
年號「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憲宗朱見深(1447-1487)
年號「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憲宗,英宗長子,憲宗好方術,溺於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國政」。1487年,憲宗死,時年41歲。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號「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憲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被譽為「中興之令主」。死於1505年,時年36歲。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號「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長子。好逸樂,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過度,死於1521年,時年31歲。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號「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憲宗孫,父興獻王。世宗前期頗有一些作為,誅殺宦官,節用寬民,但後期荒淫無度,政治腐敗,多次爆發農民起義世宗因服丹葯中毒死,時年60歲。
穆宗朱載垕(1537-1572)
年號「隆慶」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於1572年,時年36歲。
神宗朱翊鈞(1563-1620)
年號「萬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時才10歲,由皇太後陳氏及李貴妃主持政務。神宗親政後,深居宮中,荒淫享樂,政治腐敗,神宗時,北方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窺視中原。神宗死於1620年,時年58歲。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號「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長子。是一個貪財好色的皇帝,由於淫慾過度,即位當天就病倒了,後因服用丹砂過度而亡。時年39歲。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號「天啟」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宗,光宗長子。在位時任用宦官魏忠賢,致使政治腐敗。努爾哈赤乘機攻佔沈陽。熹宗死於1627年,時年23歲。
思宗朱由檢(1610-1644)
年號「崇禎」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B. 明朝有多少年歷史多少個皇帝
明朝有276年歷史,有16個皇帝。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是以漢族為主推翻蒙古族統治者而建立起來的漢族復興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以應天府(南京)為京師,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朱元璋稱帝。後進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命徐達、常遇春等將北伐,攻佔大都(即北京),元順帝北逃,徹底結束蒙古在中原的統治。
明中期之後時常發生農民起事,崇禎時期朝政混亂與官員貪污昏庸;與後金的戰爭帶來大量遼餉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奪;以及因為小冰期氣候變冷,農業減產帶來全國性飢荒,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負擔。1627年,陝西澄城飢民暴動,拉開明末民變的序幕。
1644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三月,李自成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最後攻克北京。崇禎在煤山自縊,明朝作為統一國家的歷史結束。
明朝16個皇帝:
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明思宗(崇禎)。
(2)中國明朝的歷史依據皇帝擴展閱讀:
明朝立國之初,朱元璋廢除了延續千年的丞相制度,用鐵腕掃除開國功臣,嚴令後宮和宦官不可干政,將皇權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後來的繼任者沒有先祖的雄才大略和治國熱情,於是宦官開始出現在帝國的權力系統中。同時,內閣逐漸形成,票擬制度應運而生。帝國的權力逐漸從皇帝流向宦官和閣臣。
在科舉制度下,文官集團極易出現黨派爭權。宦官與皇帝的親密關系使其擁有染指最高權力的便利。因此,強勢的宦官或者強勢的閣臣,就充當了弱勢皇帝的權力代理人。而文官與宦官的矛盾雖然不可調和,但二者也有聯合的時候。
就這樣,三者之間錯綜復雜、不斷變化的關系,將大明王朝這部政權機器逐漸拖垮,最終走向不可避免的滅亡命運。
C. 明朝皇帝順序表
明朝奇葩皇帝很多,好皇帝也不少。朱元璋作為開國之君,有著常人沒有的雄才大略。朱棣雖說得位不正,可也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事,過不壓功,在明朝歷史上是個有作為的皇帝。明朝有名的皇帝很多,有名的宦官也很多。有些皇帝並不是靠政績出名,而是靠太監出名,有意思吧!
明朝十六個皇帝中,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是不錯的皇帝外,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祐樘、明世宗朱厚熜都是不錯的皇帝。雖說明熹宗朱由校只喜歡木匠活、明武宗朱厚照喜歡玩耍。但明朝的皇帝都很有氣節,因此後人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來概括明朝皇帝,你認為明朝哪個皇帝不爺們呢?我覺得他們都是好樣的,分分鍾拿出手。
D. 中國明朝有幾位皇帝
十六個皇帝不算南明的
E. 大明朝代歷史皇帝表
明朝第一個皇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簡介,明朝開國皇帝。原名朱重八,後取名興宗。漢族,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暴政,龍鳳七年(1361年)受封吳國公,十年自稱吳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和掃平元的殘余勢力後,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朱元璋統治時期被稱為「洪武之治」。葬於明孝陵。
朱元璋簡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明朝開國皇帝。原名朱重八,後取名朱興宗,其父為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母為陳氏。在明代徐禎卿的《翦勝野聞》中,他引用了朱元璋自己作的《朱氏世德碑》碑文,那上面是這樣記載的:朱元璋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家住朱家巷,地屬通德鄉,其地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境內,朱元璋以上幾代人都以農業為生。
按照記載,朱元璋五世祖叫朱仲八,娶陳氏,生了三個男孩。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二,最小的叫朱百六。朱百六就是朱元璋的高祖,即四世祖。其後,高祖朱百六娶胡氏,生有二子,長子朱四五,老二朱四九。這個朱四九就是朱元璋的曾祖。再往後,曾祖朱四九娶侯氏,生子初一、初二、初五、初十,共四人。這個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到朱初一這一輩,他娶了王氏,生子二人,名字分別為五一、五四。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親。
《明太祖實錄卷一》曰:「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其先顓頊後,周武王封其苗裔於邾。春秋時子孫去邑為朱氏,世居沛國相縣(今安徽淮北市境內)。」朱元璋出生於元文宗天歷元年九月十八日(公歷1328年10月21日未時)丁未時,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他自幼貧寒,父母兄長均死於瘟疫,後入皇覺寺。南宋滅亡五十餘年後,元朝末年,政治腐敗,民族矛盾以及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激化,沖突斗爭一觸即發,再加上天災頻繁,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要活命,要改變現狀,不能不拚死殺出一條生路。豪傑振臂一呼,應者四方雲集。這年五月,韓山童、劉福通在潁州(今安徽省阜陽市區)揭竿而起,士兵們頭裹紅巾,號稱「紅巾軍」。接著,徐壽輝起於蘄州(今湖北蘄春西南),彭大、趙均用起於徐州。幾個月之間,各地紛紛響應,形成了滔天大勢。第二年,即至正十二年(1352年)正月十一日,定遠(今安徽定遠)土豪郭子興聯合孫德崖等人起兵於定遠、鍾離一帶,數萬百姓起而響應。郭子興聚眾燒香,成為當地白蓮會的首領。二月二十七日,起義軍攻下濠州後,郭子興自稱元帥。隨後,郭子興據濠州(今安徽鳳陽)而堅守,號令彰明,元軍一時間對他無可奈何。
朱元璋因其友湯和的一封信,被迫參加了起義軍,並改名「朱元璋」意為誅(朱)滅元朝的璋(璋,古代的一種玉器)。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暴政,在郭子興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便把養女馬氏嫁與了他,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馬皇後。後來任小明王韓林兒的左副元帥。接著以戰功連續升遷,至正十六年(1356年)諸將奉朱元璋為吳國公。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部攻佔集慶路後,令改集慶路為應天府。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吳王位。至正二十七(1367年)十月甲子日,吳王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25萬,北進中原。北伐中發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反元。朱元璋順應時代潮流,憑借其雄才大略、遠見卓識對北伐又作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東,撤除元朝的屏障;進兵河南,切斷它的羽翼,奪取潼關,占據它的門檻;然後進兵大都,這時元朝勢孤援絕,不戰而取之;再派兵西進,山西、陝北、關中、甘肅可以席捲而下。北伐大軍按計而行。徐達率兵先取山東,再西進,攻下汴粱,然後揮師潼關。朱元璋到汴梁坐鎮指揮。明洪武元年(1368年),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各路大軍沿運河直達天津,二十七日進占通州。1368年八月,明軍進逼北京,元順帝帶領三宮後妃、皇太子等開健德門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上都。棄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草原。其餘庫庫帖木爾、李思齊等手握重兵勇於內戰的軍閥,在明軍攻來時,全部逃跑。[6]蒙古在中原98年的統治結束,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中國再次回歸到漢族建立的王朝的統治之下。1368年元大都被攻佔,元帝國宣布滅亡,標志著朱元璋從1352年作戰以來又一個重大的戰爭變化。他不再是要為爭取政治生存和個人性命而戰爭了,也不再需要拼全力來征服中國本部的土地了。戰事雖然仍舊很重要,但它越來越多地限於在邊境作戰,而其他與軍事有關的問題都突出起來了。它們包括這樣一些問題:使朱元璋的帝位能得到他的軍隊的完全承認;建立一個允許經濟運轉的和平時期的軍事體制,但要避免大規模復員所帶來的社會緊張。盡管有這些要關心的事情,可是在1368年到1372年之間仍有軍事行動,它將大大地影響明朝未來歷史的進程。有三個省已被征服:山西、陝西、甘肅和四川。
朱元璋為了克服元朝民生艱難、政府高度腐敗、百姓所受壓迫巨大、中央政府權威渙散、政策得不到堅決貫徹等一系列的弊端,採取了一系列加強皇權、集權改革政制的措施。為鞏固皇權,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朱元璋還設置了世界上第一個情報和特務組-錦衣衛。政治體制上,一方面,朱元璋在中央政府的機構設置中廢除了大權在握的丞相,加強皇權,僅他一人處理政事。設立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班子殿閣大學士,另一方面,省級地方大權就改由新設置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個機構來分掌行政、司法、軍事這三項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朱元璋病逝於南京,享年71歲,葬於明孝陵。
朱元璋的兒子有幾個?
朱元章共有26個兒子,分別是:
朱標,長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後出)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後出)
朱棡,三子,晉恭王(孝慈高皇後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碩妃出,但自稱孝慈高皇後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後出)
朱楨,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
朱榑(1364年-1428年),七子,齊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達定妃出)
朱梓(1369年-1390年),八子,潭王(洪武朝自焚死)(達定妃出)
朱杞,九子,趙王(幼殤)
朱檀,十子,魯荒王(郭寧妃出)
朱椿(1371年-1423年),十一子,蜀獻王(郭惠妃出)
朱柏(1371年-1399年),十二子,湘獻王(胡順妃出)
朱桂(1374年-1446年),十三子,代簡王(郭惠妃出)
朱柍,十四子,肅庄王(郜氏出)
朱植,十五子,遼簡王(韓妃出)
朱栴,十六子,慶靖王(余妃出)
朱權,十七子,寧獻王(楊妃出)
朱楩,十八子,岷庄王(周妃出)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郭惠妃出)
朱松,二十子,韓憲王(周妃出)
朱模,二十一子,沈簡王(趙貴妃出)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賢妃出)
朱棟,二十四子,郢靖王(劉惠妃出)
朱,二十五子,伊歷王(葛麗妃出)
朱楠,二十六子。
F. 中國歷史上明朝有多少個皇帝年號什麼廟號是什麼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始於太祖朱元璋,終於思宗朱由檢,共16帝。
明朝皇帝譜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號「洪武」1368年稱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鳳陽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於1398年,時年71歲。
惠帝朱允文(1377-1402)
年號「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孫,皇太子朱標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時,大封王室,20多個兒子均封為親王,分駐各地,惠帝登基後,進行削藩,以統一軍事,惹惱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說被燒死,一說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號「永樂」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遷都北京,並下令編纂了《永樂大典》。死於1424年,時年65歲。
仁宗朱高熾(1378-1425)
年號「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長子,仁宗政治比較清明,採取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於1425年,時年48歲。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號「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長子,他和其父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與仁宗並稱「仁宣之治」,宣宗時君臣關系融洽,經濟也穩步發展。宣宗死於1435年,時年38歲。
英宗朱祁鎮(1427-1464)
年號「正統」 「天順」(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長子,即位時才9歲,被宦官王振專權,1449年,瓦喇大舉南侵,王振愜英宗親征,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於1464年,時年38歲。
景帝朱祁鈺(1428-1457)
年號「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後被擁立為帝,即位後,用於謙為兵部尚書,粉碎了瓦喇對北京的進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後,景帝將其軟禁,直到1475年,景帝病危時,英宗才又被擁為帝。景帝死於1457年,時年30歲。
憲宗朱見深(1447-1487)
年號「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憲宗,英宗長子,憲宗好方術,溺於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國政」。1487年,憲宗死,時年41歲。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號「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憲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被譽為「中興之令主」。死於1505年,時年36歲。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號「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長子。好逸樂,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過度,死於1521年,時年31歲。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號「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憲宗孫,父興獻王。世宗前期頗有一些作為,誅殺宦官,節用寬民,但後期荒淫無度,政治腐敗,多次爆發農民起義世宗因服丹葯中毒死,時年60歲。
穆宗朱載垢(1537-1572)
年號「隆慶」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於1572年,時年36歲。
神宗朱翊鈞(1563-1620)
年號「萬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時才10歲,由皇太後陳氏及李貴妃主持政務。神宗親政後,深居宮中,荒淫享樂,政治腐敗,神宗時,北方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窺視中原。神宗死於1620年,時年58歲。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號「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長子。是一個貪財好色的皇帝,由於淫慾過度,即位當天就病倒了,後因服用丹砂過度而亡。時年39歲。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號「天啟」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宗,光宗長子。在位時任用宦官魏忠賢,致使政治腐敗。努爾哈赤乘機攻佔沈陽。熹宗死於1627年,時年23歲。
思宗朱由檢(1610-1644)
年號「崇禎」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後,誅殺魏忠賢,頗為勤政,勉力振作,無奈積重難反,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又崇禎性多疑,剛愎自用。終於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在景山自縊身亡。時年35歲。死前於蘭色袍服上大書「勿傷百姓一人」。
G. 中國歷史上明朝總共有幾位皇帝
歷史上明朝一共有十五位皇帝,先後順序分別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墳)、明版成祖(朱棣)、明仁權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熄)、明穆宗(朱載重)、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檢)。
H. 中國明朝有多少為皇帝
共傳了十六個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國瑞,明朝的開國皇帝,濠州人。版
2、明惠帝朱允權炆
3、明成祖朱棣
4、明仁宗朱高熾
5、宣宗朱瞻基
6、明英宗朱祁鎮
7、明代宗朱祁鈺
8、明憲宗朱見深
9、明孝宗朱佑樘
10、明武宗朱厚照
11、明世宗朱厚驄
12、明穆宗朱載垕
13、明神宗朱翊鈞
14、明光宗朱常洛
15、明熹宗朱由校
16、明思宗朱由檢
I. 明朝皇帝年表
明朝第1位皇帝:開國皇帝朱元璋
年號:明太祖
登基時間:1368年
去世時間:1398年6月24日
主要成就:建立明朝,滅掉元朝,恢復漢人政權
即位地點:南京
朱元璋的皇後:馬皇後
明朝的第2位皇帝:惠帝朱允炆
和朱元璋的關系:孫子
即位時間: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
去世時間:去世時間不詳
別號:建文君、建文帝、明惠帝
人物簡介:惠帝朱允炆在位僅僅三年就被自己的叔叔明成祖朱棣趕下台,因此沒有什麼政績
明朝的第3位皇帝:明成祖朱棣
和朱元璋的關系:朱元璋的第三子
即位時間:1402年奪位登基
去世時間:1424年8月12日
主要成就:鄭和下西洋,編撰永樂大典,五征漠北,平定邊患
明朝的第4位皇帝:仁宗朱高熾
和明成祖朱棣的關系:朱棣的長子,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即位時間:1424年
去世時間:1425年5月29日
主要成就:政治比較清明,採取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不過仁宗做皇帝做的比較可憐,做了一年皇帝就死了。
明朝的第5位皇帝:宣宗朱瞻基
皇帝順序:明朝的第五位皇帝
即位時間:1425年
在位時間:11年
去世時間:1435年1月3日(宣德十年)
主要成就:隨祖父明成祖朱棣征蒙古,與仁宗並稱「仁宣之治」,宣宗時君臣關系融洽
明朝的第6位皇帝:英宗朱祁鎮
明朝皇帝順序: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長子。9歲即位
即位時間:1436-1449,1457-1464(共22年)
去世時間:1464年2月23日(天順八年
在位期間大事記:「土木之變」被俘,1457年被放回以後重新即位。
死後陵寢:十三陵之裕陵
明朝第7位皇帝:景帝朱祁鈺
明朝皇帝順序:英宗被俘後做的臨時皇帝,英宗回朝以後退位。朱祁鈺是明英宗的朱祁鎮弟,英宗被俘後即位
即位時間:不祥
死亡時間:1457年(天順元年
在位大事記:發生土木之變英宗被俘
明朝第8位皇帝:憲宗朱見深
皇帝順序: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的長子
即位時間:1464年
在位時間:在位24年。
死亡時間:1487年9月9日(成化二十三年)
生平大事記:好色之徒沒有什麼大的功績,如果非要找個的話就是設立西廠
明朝的第9位皇帝:孝宗朱佑樘
皇帝順序:憲宗的第三子,明朝的第9位皇帝。
即位時間:1487
在位時間:在位19年。
死亡時間:1505年
主要成就:中興之令主
明朝的第10位皇帝:武宗朱厚照
皇帝順序:明孝宗的長子,大王王朝的第十代皇帝
即位時間:1505年
在位時間:在位17年
去世時間:於1521年,時年31歲。
死亡原因:荒淫過度,沉默女色
主要成就:沒有,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荒淫皇帝
明朝的第11位皇帝:世宗朱厚璁
皇帝順序:明憲宗的子孫,父親是興獻王,大王王朝的第十一代皇帝
即位時間:1521年
在位時間:在位46年
去世時間:於1566年,時年66歲。
死因:傳說是服用仙丹毒死的,是否真實無法考證
主要成就:,誅殺宦官,節用寬民。後期比較荒淫,沉迷道教修煉仙丹不理朝政
明朝的第12位皇帝:穆宗朱載垢
皇帝順序:世宗朱厚璁第三子,大王王朝的第十二代皇帝
即位時間:1566年
在位時間:在位7年。
去世時間:於1572年,時年36歲。
死因:無法考證
主要成就:沒有成就
明朝的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
皇帝順序:穆宗朱載垢第三子,大王王朝的第十三代皇帝
即位時間:1572年年僅10歲
在位時間:在位48年。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去世時間:於1620年,時年58歲。
死因:無法考證
在位期間大事:北方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明朝的第14位皇帝:光宗朱常洛
皇帝順序:神宗朱翊鈞的長子,大王王朝的第十四代皇帝
即位時間:1620年年僅1個月
在位時間:在位1個月。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去世時間:於1620年,時年39歲。
死因:荒淫過度
在位期間大事:基本算什麼事情沒有,在位時間最短應該是他名聲最大的地方
明朝的第15位皇帝:光宗朱常洛
皇帝順序:熹宗朱常洛的長子,大王王朝的第十五代皇帝
即位時間:1620年
在位時間:在位8年。
去世時間:於1627年,時年23歲。
死因:荒淫過度
在位期間大事:任用宦官魏忠賢,致使乘機攻佔沈陽
明朝的末代皇帝:思宗朱由檢(崇禎皇帝)
皇帝順序:光宗第五子,明朝的末代皇帝,明朝的第十六個皇帝
即位時間:1627年
在位時間:在位17年。
去世時間:1644
死亡原因:被李自成逼死在了九宮山,據說是上吊自殺的
J. 中國明朝有多少個皇帝
16個皇帝,17個年號.謝謝,朱祁鎮復辟了一次,奪門之變後又當了八年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