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歷史上的不敗將軍有誰
一、兵聖——孫武
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出生於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廣饒縣)人,詳細的生卒年月日不行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受任為將。領兵接觸,戰無不勝,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五戰五捷,率兵6萬打敗楚國20萬雄師,攻入楚國郢都。北威齊晉,南服越人,顯名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國最早的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範例之書。
二、一統六國的悍將——王翦
與白起、廉頗、李牧並稱戰國四台甫將。而軍事生涯中未敗一役的似乎只有他一個。
王翦少年時期就喜好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戰。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領兵攻破趙國閼與(今山西溫順),拔九城,爭取趙漳水流域。十八年又攻打趙國,歷時一年,攻陷趙都,虜趙王遷,趙王降,趙成了秦的一個郡。次年,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秦王於是派王翦將兵攻打燕國,擊破燕軍主力於易水西,燕王逃到了遼東,王翦平定了燕薊,告捷而歸。秦使王翦子王賁擊楚,還擊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三、大漢飛騎——霍去病
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
四、北伐之志——祖逖
字士稚,范陽逎縣(今河北淶水)人。東晉初期著名的北伐將領。著名的「聞雞起舞」就是他和劉琨的故事。建興元年(313年),祖逖帶著隨他南下的部曲百餘家北渡長江,「中流擊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至淮陰後,一面冶鑄武器。一面招募流散,得兩千多人後開展北伐,面臨其時凶蠻的北方部族,北伐軍所向披靡,曾一度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後因朝廷內亂,在他死後北伐功敗垂成。祖逖亦是一位極受人民戀慕的將領,他死後,所轄的豫州人人都似乎怙恃離世那樣傷心。
五、北齊最後的支柱——高長恭
蘭陵武王高肅,南北朝北齊王室,一名孝瓘,字長恭,文襄帝四子也。蘭陵王一生到場了大巨細小無數次戰爭。其中廣為歌頌的一次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戰」。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黃土高原的北周對北齊發動進攻,北齊重鎮洛陽被北周十萬雄師團團圍困,北齊武成天子急遽召集軍隊前往解圍。在洛陽城外,北齊援軍發動了一次次進攻,都被北周軍隊擊潰,眼看就要面臨三軍覆滅的田地。這時,受命為中軍將的蘭陵王戴著「大面」,身穿鎧甲,手握利刃,率領五百精騎,奮勇殺入周軍重圍,所向披靡,一直殺到洛陽城下。守城的北齊軍隊被困多日,不敢貿然開門,蘭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齊軍立刻歡呼起來,打開城門,與城外雄師合兵一處,奮勇殺向周軍,周軍大北。
七、精忠報國——岳飛
字鵬舉,漢族。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不想多說了,他的故事國人基本都知道,只是想指出,無論是征外照舊安內,其向導的岳家軍戰無不勝!
八、常十萬——常遇春
字伯仁,漢族,號燕衡。安徽省懷遠縣常家墳鎮永平崗人,明朝開國名將。元至正十五年(1355),到場農民起義軍,隨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破集慶(今南京)等地,每戰必先,屢立戰功,升中翼大元帥。十七年,攻寧國(今屬安徽),身中流矢,裹傷再戰。今後連克寧國、池州(今安徽貴池)、婺州(今浙江金華)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之戰中,他奮勇當先,救出被陳友諒軍圍困的朱元璋,旋即率軍封鎖湖口,會同諸將全殲號稱60萬的陳軍。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進攻張士誠,先取淮東,後占浙西,於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因功升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十月,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25萬北上,轉戰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多數(今北京),死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軍繼續北征,攻佔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俘元宗王及將士萬余。七月,回師途中,暴病而卒,追封開平王,賜後人冰鐵鐧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後有開平王常寶童痛打嚴嵩)。他英勇善戰,統軍有方,自謂能以10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為「常十萬」。他也是公認的一位「天下奇男子」。
九、東方「隆美爾」——孫立人
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字撫民,號仲能,漢族,安徽省巢湖市廬江縣金牛鎮人,抗日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蔣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軍軍長。結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軍校,仁安羌一戰贏得了國際聲譽,營救英軍並和美軍並肩作戰,買通中緬公路中聲譽鵲起,被西歐軍事家稱作「東方隆美爾」。是軍級單元將領中,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榮獲第三品級的不列顛帝國勛章,被視為國軍中相當另類的鷹派。
十、傳奇上將——許世友
出生在河南新縣乘馬崗鎮田鋪鄉許家合村。
土地革命戰爭時代,1928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建立後,許世友同志歷任班長、排長、營長、紅四方面軍第四軍第十二師三十四團團長。1932年率部隨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陝,投入建立川陝革命憑據地的斗爭。1933年7月任紅九軍副軍長兼二十五師師長,後任紅四軍副軍長、軍長,紅四方面軍騎兵司令員。在徐向前同志向導下,到場了鄂豫皖蘇區的建立和川陝蘇區的歷次反「圍剿」斗爭和長征。他曾七次到場敢死隊,再次擔任敢死隊隊長,四次負傷,體現了為革命奮掉臂身的英勇精神。一九三三年在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時,他指揮三個團守衛四川省萬源城,以與陣地共生死的氣概,運用天真靈活的戰術,打垮了在數目上占絕對優勢的敵人,堅守三個月之久,在守衛川陝革命憑據地作出了重大孝敬。一九三五年八月下旬,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率紅軍右路軍長征北上走出草地時,國民黨軍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師在甘南包座「堵剿」,他銜命率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和紅三十軍一道,與敵鏖戰兩天兩夜,將該敵全殲,打開了向甘南進軍的門戶。由於張國燾的破裂運動,許世友同志所在的紅四方面軍先後三次往返於草地,歷盡千難萬險,備嘗艱辛。一九三六年七月,第三次過草地,他指揮騎兵隊伍擔任前衛,沿途舉行了頻仍的戰斗,為紅四方面軍渡過艱險、北上甘南締造了有利條件。
㈡ 中國古代十大不敗名將
一、兵聖——孫武
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出生於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廣饒縣)人,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受任為將。領兵打仗,戰無不勝,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五戰五捷,率兵6萬打敗楚國20萬大軍,攻入楚國郢都。北威齊晉,南服越人,顯名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國最早的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二、一統六國的悍將——王翦
與白起、廉頗、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而軍事生涯中未敗一役的似乎只有他一個。
王翦少年時期就喜愛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戰。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領兵攻破趙國閼與(今山西和順),拔九城,奪取趙漳水流域。十八年又攻打趙國,歷時一年,攻陷趙都,虜趙王遷,趙王降,趙成了秦的一個郡。次年,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秦王於是派王翦將兵攻打燕國,擊破燕軍主力於易水西,燕王逃到了遼東,王翦平定了燕薊,得勝而歸。秦使王翦子王賁擊楚,還擊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三、大漢飛騎——霍去病
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28人,俘獲匈奴的相國和當戶,並殺死匈奴單於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軍,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渾邪王及部眾4萬人,全部佔領河西走廊。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余眾歸漢。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22歲)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卒,年僅24歲(虛歲)。
四、北伐之志——祖逖
字士稚,范陽逎縣(今河北淶水)人。東晉初期著名的北伐將領。著名的「聞雞起舞」就是他和劉琨的故事。建興元年(313年),祖逖帶著隨他南下的部曲百餘家北渡長江,「中流擊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至淮陰後,一面冶鑄兵器。一面招募流散,得兩千多人後開展北伐,面對當時凶蠻的北方部族,北伐軍勢如破竹,曾一度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後因朝廷內亂,在他死後北伐功敗垂成。祖逖亦是一位極受人民愛戴的將領,他死後,所轄的豫州人人都好像父母離世那樣悲傷。
五、北齊最後的支柱——高長恭
蘭陵武王高肅,南北朝北齊王室,一名孝瓘,字長恭,文襄帝四子也。蘭陵王一生參加了大大小小無數次戰役。其中廣為傳頌的一次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戰」。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黃土高原的北周對北齊發動進攻,北齊重鎮洛陽被北周十萬大軍團團圍困,北齊武成皇帝急忙調集軍隊前去解圍。在洛陽城外,北齊援軍發動了一次次進攻,都被北周軍隊擊潰,眼看就要面臨全軍覆滅的境地。這時,受命為中軍將的蘭陵王戴著「大面」,身穿鎧甲,手握利刃,率領五百精騎,奮勇殺入周軍重圍,勢如破竹,一直殺到洛陽城下。守城的北齊軍隊被困多日,不敢貿然開門,蘭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齊軍立即歡呼起來,打開城門,與城外大軍合兵一處,奮勇殺向周軍,周軍大敗。
六、大唐的奠基者——李靖
字葯師,漢族,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武德元年(618)五月,李淵建唐稱帝,李世民被封為秦王。為了平定割據勢力,李靖隨從秦王東進,平定在洛陽稱帝的王世充,以軍功授任開府。從此,李靖開始嶄露頭角。之後在推翻隋朝,剿滅各割據政權的戰斗中,李靖無不逢戰必克,唐朝建國後,又率軍北征突厥,為大唐開拓了無限的疆域。貞觀十七年(643),又與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圖像於凌煙閣,尊奉為功臣,並進位開府儀同三司。
七、精忠報國——岳飛
字鵬舉,漢族。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不想多說了,他的故事國人基本都知道,只是想指出,無論是征外還是安內,其領導的岳家軍戰無不勝!
八、常十萬——常遇春
字伯仁,漢族,號燕衡。安徽省懷遠縣常家墳鎮永平崗人,明朝開國名將。元至正十五年(1355),參加農民起義軍,隨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破集慶(今南京)等地,每戰必先,屢立戰功,升中翼大元帥。十七年,攻寧國(今屬安徽),身中流矢,裹傷再戰。此後連克寧國、池州(今安徽貴池)、婺州(今浙江金華)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之戰中,他奮勇當先,救出被陳友諒軍圍困的朱元璋,旋即率軍封鎖湖口,會同諸將全殲號稱60萬的陳軍。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進攻張士誠,先取淮東,後占浙西,於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因功升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十月,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25萬北上,轉戰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軍繼續北征,攻佔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俘元宗王及將士萬余。七月,回師途中,暴病而卒,追封開平王,賜後人冰鐵鐧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後有開平王常寶童痛打嚴嵩)。他英勇善戰,統軍有方,自謂能以10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為「常十萬」。他也是公認的一位「天下奇男子」。
九、東方「隆美爾」——孫立人
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字撫民,號仲能,漢族,安徽省巢湖市廬江縣金牛鎮人,抗日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蔣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軍軍長。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軍校,仁安羌一戰贏得了國際聲譽,營救英軍並和美軍並肩作戰,打通中緬公路中聲譽鵲起,被歐美軍事家稱作「東方隆美爾」。是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榮獲第三等級的不列顛帝國勛章,被視為國軍中相當另類的鷹派。
十、傳奇上將——許世友
出生在河南新縣乘馬崗鎮田鋪鄉許家合村。
土地革命戰爭期間,1928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成立後,許世友同志歷任班長、排長、營長、紅四方面軍第四軍第十二師三十四團團長。1932年率部隨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陝,投入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斗爭。1933年7月任紅九軍副軍長兼二十五師師長,後任紅四軍副軍長、軍長,紅四方面軍騎兵司令員。在徐向前同志領導下,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的創建和川陝蘇區的歷次反「圍剿」斗爭和長征。他曾七次參加敢死隊,再次擔任敢死隊隊長,四次負傷,表現了為革命奮不顧身的英勇精神。一九三三年在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時,他指揮三個團保衛四川省萬源城,以與陣地共存亡的氣概,運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打垮了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敵人,堅守三個月之久,在保衛川陝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一九三五年八月下旬,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率紅軍右路軍長征北上走出草地時,國民黨軍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師在甘南包座「堵剿」,他奉命率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和紅三十軍一道,與敵鏖戰兩天兩夜,將該敵全殲,打開了向甘南進軍的門戶。由於張國燾的分裂活動,許世友同志所在的紅四方面軍先後三次往返於草地,歷盡千難萬險,備嘗艱辛。一九三六年七月,第三次過草地,他指揮騎兵部隊擔任前衛,沿途進行了頻繁的戰斗,為紅四方面軍渡過艱險、北上甘南創造了有利條件。
抗日戰爭開始不久,許世友同志隨朱德總司令出師太行山,投身於偉大的抗日斗爭。一九三八年十月,他擔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副旅長,參加了冀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同年年底,在劉伯承、鄧小平同志指揮下進軍冀南。一九三九年二月上旬,他和旅長陳賡同志在威縣以南香城固地區,以預伏的方式,誘殲日軍一個加強步兵中隊,斃敵大隊長以下二百餘人,生俘八人,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史稱香城固戰斗。1939年秋入華北黨校學習,一九四〇年九月,他調任山東縱隊第三旅旅長,同日、偽、頑在渤海之濱和清河兩岸,展開了激烈斗爭。一九四一年春,他指揮膠東地區八路軍和地方武裝,橫掃敵偽。一九四二年二月,他任山東縱隊參謀長。同年十月起,任膠東軍區司令員,領導膠東軍民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發展壯大人民武裝,粉碎日、偽軍頻繁的「掃盪」和蠶食,打得敵人心驚膽寒。一九四五年春他率部討伐國民黨投降派趙保原、克萬第、戰左村,席捲五龍河兩岸,清除了膠東抗日的障礙。許世友同志為膠東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和鞏固作出了重大貢獻。
㈢ 中國歷史上的不敗將軍有誰衛青打過敗仗嗎
真有,從時間來排序:孫自武(《孫子兵法》的作者)身平指揮戰役73場,勝73場《春秋》《左轉》《東周列國志》《史記》等均有記述。
衛青:大小戰役均無敗績,其中經典的對匈奴七次鏖戰堪稱經典,解救華夏於危難,使得漢民族得以延續。令漢朝的國號成為一個民族的象徵。
岳飛:不多說大家都知道。經典的常勝將軍,從對內鎮壓農民起義,到對外抗侵,從來以少勝多, 無一敗績。
戚繼光:從驅逐倭寇,到打擊蒙古,堪稱傳奇,抗倭時戰損比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79。在北方抗擊蒙古時首創練兵實紀,堪稱現代練兵的鼻祖。首創使用火器,包括火炮,火銃,弗朗機,以及帶有裝甲的戰車配備火炮 弗朗機的古代坦克,來抗擊游牧騎兵的戰列。火器在其軍隊配備之高。實屬罕見。在中國歷史上首次終結了騎兵作戰的名將。從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到北方邊塞打擊蒙古,大小戰役無一敗績。
其實歷史上還有很多出名的將領因為個人意外的因素未獲勝,他們並不比以上幾位差,差點成為常勝將軍。
㈣ 中國歷史上的不敗將軍
歷史上不敗的將軍很多,我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應該是武安君白起,被稱為人屠。自內從領兵作戰以容來165萬人,可能有不實之處但100萬肯定是有的,到長平之戰,昭王秘密派白起指揮作戰,還下嚴令,泄露白起為帥者斬。可見這時的白起已經到人見人怕,不敢與之為敵的境界了。所以我認為不敗的,因為沒人和他作戰了,還有敗嗎?
㈤ 中國古代四大不敗名將是哪四位
1,李靖,原因:毛主席打敗白起+韓信(國民黨),但唯獨pk李靖一點把握都沒有,如果有人想把毛主席拉下神壇,其實某些人只需問一聲"你打仗pk得過李靖嗎"。撒豆成兵(這不是神話),以少勝多,奇襲連殺,追擊精準,料敵如神等等,3000騎兵追殺東突厥近20萬鐵騎(其戰力超過垓下之戰中50萬漢軍,遠超白起長平之役時趙國傾國之兵),李靖破敵之快,其他五路大軍僅為擺設(阻擊下可汗退路,領領功勞罷了),滅東突厥乃李靖全功,李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古今第一實至名歸,李世民打仗與李靖比就如兒童團的與戰神比,"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天公是李靖都不知道,李靖玩李世民如同玩小孩一般,李世民確實是很黑的,最大的優點是咋么玩他都不會生氣,唐太宗最注重的是實利,用"嚇傻眾生"都不足以形容李靖打仗xx,用"天將軍,地將軍,神將軍"都不足以形容李靖打仗的犀利,李靖如果寫xx兵法都有十本孫子兵法那麼厚,毛主席可能清閑的時候又去看看李靖,這時覺得自己打仗可以和李靖有得比了,哪想發覺到竟然還是一點把握都沒有,毛主席打仗有多厲害有些人是很清楚的,李靖打仗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長河中都是獨孤求敗,包括更久遠的將來,要我來形容李靖打仗的厲害只想到"傻逼"二字,其他例子我不多說了。嘿嘿,白起遇到李靖的話會直接投降的,三個孫武也不是李靖對手,橫向比較二個"巧奪天工"的魯班也比不了一個李靖。李世民好傻好傻,明明自己不清楚李靖打仗到底有多厲害,偏偏送李靖三千精騎,糞土當年萬戶侯的人就是李靖,"此乃韓信什麼的"就是一托詞,韓信打仗跟李靖比就如同吃奶的嬰兒....這不是我說的,是李靖自己暗喻。騎兵調動很快,突厥第一次吃了暗虧,定有防備,李世民派人講和,是突然發現自己就是傾全國之兵也不是李靖三千精騎的對手,是給李靖製造困難的,但是李靖再次以3000精騎實施一路推平的打擊手法,其實難度是成倍提升的,李世民的瀟灑日子終於到頭了,傲視天下的不再是李世民,而是手提3000精騎的李靖。但李靖確實是個大俠客,俺的李靖獨尊"神棍"子牙兄,是為平常百姓服務的,據我猜測李靖可能是個孤兒,父母親戚可能在隋煬帝遠征高麗的時候犧牲了,李靖寫的兵書可能都是超級縮水版的,不必太過緊張,但後人切記、謹記李靖這個"萬代高手"。李靖中等身材,但確實是很帥很帥的,電視劇都把人家醜化了。
2,姜子牙,兵祖。開七百年大周以為是開玩笑開出來的嗎?四百年大漢都分西漢與東漢。李靖就是不願為李世民做姜子牙乾的事,才那麼對付李靖的,你們看看後來的李世民在忙些什麼事就知道了,孫子兵法在這些高手面前就如同廣播體操,孫武軍事能力PK姜子牙完全是找虐,2名與3名的軍事能力差距較大,不可逾越,神棍----子牙兄統領神級將領,乃後世之師。3,孫武,兵聖,孫子兵法。4,成吉思汗,一代天驕,征戰疆土n1。5,白起,人屠,白起也很厲害,論實戰也勝過孫武,但我不多說了。6,項羽,以少勝多,武勇之震古爍今,以不足十萬力戰垓下,其實是分毫之差。如不帶虞姬至少能領軍突圍,韓信之流根本不敢與之爭鋒。7,孫臏,圍魏救趙,孫臏兵法。8,吳起,兵雄。9,帖木兒。10,李牧,反擊匈奴,反擊暴秦。11,冉閔,五胡亂華終結者。12,陳慶之,13,韓信,漢初名將,很會做人,很有政治頭腦,善於統兵。14,衛青,反擊匈奴。15,郭子儀。16,王翦。17,岳飛,抗金名將。18,徐達,明朝大將。19,霍去病,青年高手,難能可貴。20,諸葛武侯(三國打仗絕對第一,與19名可以互換,甚至可以排得更高,當無疑議,諸葛武侯統領候級將領,其實韓信應該排武侯之下,但淮陰侯是前輩就不計較了)..。(補充說明:我的排名最具有科學性,一二名可以換位,三四名可以對換,五六名可以對換,七八可以交換...九十名同樣可以調換)
四大名將(沒這稱呼,要排的話孫武就沒資格上啰):姜子牙,李靖,白起,成吉思汗或者項羽
㈥ 歷史上不敗將軍
1霍去病元朔六年(公元前123),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28人,受封冠軍侯,又封驃騎將軍。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封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餘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余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與衛青各率5萬騎過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進擊匈奴。霍去病擊敗左賢王部後,乘勝追擊,深入2000餘里,殲7萬餘人。後升任大司馬,與衛青同掌兵權。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卒,年僅24歲。2孫武,孫武畫像(出自明萬曆《三才圖繪》刻本) 孫武,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漢族,他出生於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時期齊國樂安[1][2](今山東省廣饒縣)人,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受任為將。領兵打仗,戰無不勝,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五戰五捷,率兵6萬打敗楚國20萬大軍,攻入楚國郢都。北威齊晉,南服越人,顯名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國最早的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3白起 古代被譽為戰神 主要戰績 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 攻破楚都,燒其祖廟,共殲滅35萬楚軍。 攻趙先後殲滅趙軍60萬(含長平之戰)。 攻魏於華陽斬首13萬。 與趙將賈偃戰沉卒2萬。 攻韓於陘城斬首5萬。4李靖李靖軍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肅宗把李靖列為歷史上十大名將之一,並配享於武成王(姜太公)廟。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唐太宗曾給予高度評價:「……尚書僕射代國公靖,器識恢宏,風度沖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運始,效績邊隅,南定荊揚,北清沙塞,皇威遠暢,功業有成。」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大都已經失傳,後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5韓信(約前231-前196),西漢開國功臣,齊王、楚王、上大將軍,後貶為淮陰侯。公元前三世紀世界上最傑出的大軍事家、大戰略家。中國歷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6岳飛,字鵬舉,20歲投軍抗金。紹興十一年(1141)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其事莫須有」(必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治罪,在臨安大理寺獄中被獄卒拉肋(猛擊胸肋)而死(也有人說是賜毒酒而死),時年三十九歲。紹興三十二年高宗退位,孝宗即位,為岳飛平反。乾道五年(1170),宋孝宗詔復飛官,以禮改葬,建廟於鄂。六年,賜岳飛廟曰忠烈。淳熙六年(1180),謚武穆,嘉泰四年(1204)宋寧宗追封高宗的抗金諸將為七王,岳飛封為鄂王。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定謚號忠武。據傳,岳飛留有《岳武穆集》(又稱《武穆遺書》)。 7左宗棠,漢族,字季高,一字朴存,號湘上農人。時任陜甘總督。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鎮壓陝甘回變和收復新疆(清收復新疆之戰)等重要歷史事件。左宗棠少時屢試不第,轉而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後竟因此成為清朝後期著名大臣國外的有匈奴王阿提拉亞歷山大大帝英國納爾遜海軍上將美國巴頓將軍
㈦ 中國歷史上有幾位將軍沒打過敗仗從古至今的
恕我孤陋寡聞,估計是沒有的。世上沒有常勝將軍,英雄如拿破倫也遇滑鐵盧。 幫你查了一下知道有個白起、孫臏、成吉思汗之類。不過,個人認為,完全不敗基本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個將領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哪有嬰兒走路不摔倒的,只不過敗的程度可能有輕重之說。
㈧ 中國歷史上有那麼多名將,哪些名將稱得上不敗將軍呢
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保護人民、捍衛國家的將軍。這些將軍對國家和人民起著最重要的作用,在和平年代,他們是人民心中的安全感;在戰爭年代,他們是人民安危的保護神。
在現場上,有些將軍能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誓死奮戰,而有些將軍卻為了自己的私慾棄國家與人民而不顧。所以將軍也分為很多種,有的只會紙上談兵;有的有勇無謀,這些將軍只能得到短暫的勝利。然而還有種將軍被稱為是不敗將軍,他們從來沒有失敗過,做到了真正的百戰百勝。所以即使佳人已逝,他們卻從來沒有消失於人們的心中,他們的事跡依然被後人口口相傳,他們還是人民心中的驕傲。
孫武,字長卿,後人尊他為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任為將。領兵打仗,百戰百勝,聞名諸侯。他所著的《十三篇》被譽為兵學聖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㈨ 歷史上、哪位將軍擁有不敗的神話
孫子:一生不敗,帶領越國戰勝楚國,留下《孫子兵法》,最後歸隱山林戰國吳起:一生不敗,打了上千場戰,打遍戰國所有的大國家,先後效過衛國,魯國,魏國(最長),楚國。留下《吳子兵法》。最後被殺在楚國 孫臏:圍魏救趙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吧,那個田忌賽馬,就是這為仁兄的主意 白起:一生不敗,長平一戰埋掉趙國50萬軍隊,可惜最後因權力之爭被呂不韋卡查 李牧:戰國後期唯一一個能抗衡秦國的,可惜最後趙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卡查了李牧 韓信:跨下將軍,替老人撿鞋得到《太公兵法》,韓信點兵,多多亦善,明修。。,暗度陳倉,都是出自這為將軍。可惜最後功高震主被呂後卡查西漢衛青,霍去病 :一生不敗,橫掃大西北,大破匈奴,就是說這倆叔侄,就連飛將軍李廣也不能比。可惜天忌英才,年紀輕輕的就雙雙病逝了 李廣:飛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就是指他了,可惜「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也是這位仁兄的最終的宿命 東漢 補充: 李靖,一生不敗,唐初名將,歷史上少有的出將入相。托塔李天王原形可能是他(我想,呵呵),病卒 郭子儀 ,一生只有一敗(因為那一仗他不是老大),盛唐名將,平息安史之亂,再造唐朝,歷經四代,出將入相,可謂古今少有,病卒宋朝楊業:北宋初期名將,楊家將里的頭頭,穆桂英的公公,同遼國,北宋打過仗,一生少有敗仗,投靠北宋後戰死沙場。 岳飛:一生不敗,南宋名將,隧領岳家軍連連敗遼軍,眼看就能收回我大宋領土,最後冤死風波庭,真是天忌天才,可恨的秦獪。 補充: 鐵木真 ,一生不敗,一代天驕,他是個帝王,他更是一個大將軍。他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強硬的將軍。病卒。 大明徐達:明朝開國大將軍,輔助朱元璋成立大明王朝。橫掃陳友亮,東征張士誠,北伐元都。病卒。 戚繼光:明中後期將軍,破倭寇英雄。被奸臣陷害 明末清初鄭成功,民族英雄,腳踢荷蘭入侵者,手建我寶島。病卒 攝政王多爾滾 ,湘軍曾國藩,鐵軍葉挺 毛澤東等清朝到現代的歷史不是很久,我就覺得你自己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