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日本美國韓國歷史

中國日本美國韓國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2 13:37:03

1. 日本、韓國、和朝鮮在歷史上和中國有什麼關

首先,現在朝鮮半島上的朝鮮和韓國在二戰以前是屬於同一個國家。
他們與日本在歷史上一直是屬於漢文化圈的,不過朝鮮半島一直是中國歷史上各朝代的藩屬國存在的(唐朝前期除外,因為當時朝鮮半島上有百濟、新羅、高句麗三個國家,直到後來全部征服才完全作為藩屬存在的)。
朝鮮前期的歷史是商朝遺民萁子逃亂至此建立的,稱為萁子朝鮮,到後來的衛滿建立朝鮮,都與中原王朝關系一直保持的不錯,到唐朝初期朝鮮半島三國問鼎立,後來百濟、高句麗滅國後,一直以中原王朝為宗主國。到明朝時期的壬辰倭亂與明朝一起將倭寇入侵打退。清朝在甲午中戰敗後淪落為日本的殖民地,直至二戰結束後被解放,後被蘇聯和美國以北緯38度為界將朝鮮半島分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
日本在漢朝時就與中原王朝來往,那時還是保持著恭敬之心的。唐朝時期與朝半島上的百濟、高句麗一起挑戰大唐的權威,結果很慘,百濟、高句麗被滅國,當時的日本見風使舵,馬上派使者全面向唐學習,經此一役使日本老實了將近千年,一直不敢再來挑戰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的霸主地位。
日本在經過戰國時期的一系列兼並戰爭完成了本土的統一後,最後的勝利者是豐臣秀吉,此時他的野心變大,企圖以朝鮮半島為跳板,征服大明,統治華夏。發動了針對大明的侵朝戰爭,史稱壬辰倭亂,失敗後日本又安定了將近三百年,直到甲午戰爭中將清朝擊敗,然後通過一系列的侵華戰爭,直到在二戰中被擊敗,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不可估量的損失。
總體來講,在中國歷史上,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與中原王朝大多時間處於和狀態(雖然有時想挑戰權威,但結果很慘)。日本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就一直不老實,對中王朝總是躍躍欲試,試圖佔便宜,一旦失敗馬上又卑躬來學習。
所以,我們對日本這個民族,時刻應該保持一種武力威懾,讓其不敢動歪心思。如果我們對其心存仁慈,那麼上個 世紀的災難又會重演。

2. 日本 韓國 美國 蘇聯 中國 哪一國最早成立

日本
美國
蘇聯
韓國
中國
最早成立的國家是日本
因為日本的皇室血脈一直延續至今
所以日本從來就沒有經歷過法理上的改朝換代

3. 日本國/韓國早期的歷史是怎樣的

韓國(確切的說應該叫朝鮮)
多災多難的韓國歷史

韓國傳說中的始祖-檀君在公元前2333年在平壤定都,國名叫朝鮮(古朝鮮)。之後經歷了三國(新羅,高句麗,百濟)時期-公元1世紀-公元667年、統一新羅時期(668-935)、高麗王朝時期(918-1392)、李氏朝鮮時期(1392-1910)、日本統治時期(1910-1945)、大韓民國時期(1945,8-現在)。

在這個歷史進程中韓國作為弱小國家,受到了列強的數百次侵略,其中給當時的老百姓帶來深重災難的戰爭是從1592年至1597年日本侵略韓國(朝鮮)的壬辰倭亂。通過韓國的歷史發展進程我們可以感覺到其歷史發展特點中形成的民族性。多災多難的歷史和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韓國人。

高麗王朝時期(918-1392)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668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一1910年),它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契丹、蒙古、和日本人等外來國家的入侵。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樂浪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Korea」就是由此而來。盡管高麗王朝末能實現收復失地的心願,但卻取得了輝煌的文化成就,其青瓷的發明和佛教的興盛則廣為人知。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是,早在1234年,即比德國谷登堡早兩個世紀,韓國人便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大約也在這一時期,韓國的工匠還完成了在大塊木版上雕刻全部佛經的艱巨任務。這些雕刻佛經的木版有8萬塊之多,目的是祈求佛祖保佑擊退蒙古人的入侵。這些被稱為《高麗大藏經》的木版現珍藏在歷史悠久的海印寺內。

高麗王朝末期,士大夫和武士之間的沖突,儒教信徒與佛教信徒之間的爭斗,這些矛盾使高麗王朝走向衰敗。蒙古人入侵高麗始於1231年,高麗人民雖然與蒙古人進行了英勇斗爭,但高麗仍淪為蒙古的附庸國長達近一個世紀之久.。

李氏朝鮮時期(1392-1910)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為了消除在高麗時期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用儒教代替了佛教。朝鮮統治者以老成持重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國家,利用科舉制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這一時期,科舉考試成為社會運動狀態和文化活動的重要因素。當時社會崇尚研究學問,鄙視工商業。

朝鮮在第四代國王世宗統治時期(1418-1450),國家的文化與藝術得到了空前繁榮。在世宗大王的倡導下,王室學術機構的學者創造了韓國文字即「訓民正音」。世宗大王非常重視天文學。日晷、水漏、天文圖和天球儀等都是在他的鼓勵下創制出來的。後來他將王位傳給兒子文宗(1450--1452在位)。文宗於1452年駕崩,年僅11歲的太子接替了王位,是為端宗。1455年,端宗的叔叔首陽大君篡奪了年青國王的王位,成為世祖國王(1455-1468年)。他通過崇尚儒教來提高他的統治地位。此後,儒教便支配了韓國人的生活方式。

李舜臣將軍

1592年 ,日本入侵朝鮮王國 , 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李舜臣將軍(1545-1598),一位在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在陸上,自願參戰的農民和僧侶軍隊也奮勇殺敵。1598年,隨著日本大臣豐臣秀吉的死亡,日本軍隊開始撤退,戰爭終於結束。但這場戰爭卻給朝鮮和中國明朝留下了災難性的後果。在戰爭中,朝鮮大量的工匠 , 包括陶瓷工匠被劫往日本。

日本統治時期(1910-1945)

19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與西方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1910年,日本強佔了韓國,開始對韓國實行殖民統治。

日本的殖民統治激發了韓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日本人禁止韓國人在學校使用韓語授課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韓國知識分子。1919年的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為此犧牲了生命。

三一獨立運動

盡管「三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在中國上海成立了韓國臨時政府,並在當時的滿州一帶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國家節日。

1945年日本在二戰中戰敗以前,韓國人民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一直過著悲慘的生活。在殖民統治期間,日本統治者對韓國和其人民實施經濟上的瘋狂掠奪。當日本靠從韓國掠奪的財富暴富起來的時候,韓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日趨惡化。

大韓民國時期(1945,8-現在)

1945年8月15日,韓國人民歡欣鼓舞地迎來了國家的光復,但他們並沒能高興多久。因為光復並沒有帶來韓國人民英勇奮斗渴望實現的目標,那就是國家獨立。相反,出現了一個意識形態沖突的分裂國家。由於美國進控制了韓半島南方,蘇聯控制了韓半島北方,韓國人民為建立一個獨立國家所作出的努力又付之東流。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半島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國家大選。

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項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韓國首次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無情地將韓半島分成了南方與北方。。

日本
邪馬台國

在1世紀,班固所編《漢字·地理志》寫道:「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這段記載概述了原始社會末期的日本部落情況。於3世紀前期,在日本西部地區,組成了一個早期的奴隸制國家——邪馬台國。

邪馬台國有七萬多戶。女王稱「卑彌呼」,卑彌呼女王曾多次派遣權臣到中國訪問,並向魏王奉獻過奴隸和其他物品。魏明帝曾授與她「親魏倭王」的稱號和金印紫綬,並回贈其他珍貴物品。

大和國

3世紀中期以後,在本州中部以大和地方(今奈良縣)為中心興起了另一個更發達的奴隸制國家——大和國。到5世紀,統一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區。大和國的首腦稱「大王」,是奴隸制國家中的最高執政者。

「大化改新」

所謂「大化改新」就是指大化二年(646年),大和國實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經濟改革。推翻了以蘇我人鹿為首的大奴隸主貴族集團,奪得了政權;並擁立孝德天皇即位,改年號為「大化」,遷都難波。次年元旦,發布革新詔書,並仿照中國唐朝封建制度,實行政治經濟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古代天皇制的確立和發展

從「大化改新」到1868年「明治維新」以前的1200年左右的時間,是日本的封建社會時期。這段時期的歷史,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645年到1192年,第二階段從1192年到1868年。

根據帝都的變遷,第一階段可以分為三個歷史時代。

飛鳥時代(539年~年)由於當時的帝都在飛鳥地方(今奈良市以南20公里)的藤原京,故稱「飛鳥時代」。

奈良時代(710年~794年)

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是從桓武天皇於794年(一說784年)遷都長岡(今京都市)時起,到1192年鐮倉幕府建立為止的時期。

幕府政治

日本封建社會的第二階段,是從1192年源賴朝正式開創鐮倉幕府起,到1868年「明治維新」為止的時期。這是天皇的大權旁落,各地領主依靠一定的武士集團,不執行朝廷政令,獨自進行 根據幕府的發展變化與封建統治者內部的紛爭,這個階段的歷史發展形成了以下幾個時代:

鐮倉時代(1192年~1333年)是源賴朝(1147年~1199年)於1185年推翻平氏,1192年稱「征夷大將軍」正式在鐮地方(今神奈川境內)設置幕府,到1333年北條氏滅亡、鐮倉幕府被推翻為止的時期。

南北朝時代(1336年~1392年)是從鐮倉幕府滅亡到室町幕府初興的時期。上在1270年鐮倉幕府末期,皇室內部就分裂為大覺寺統(龜山天皇系統)和持明院統(後深草天皇系統)兩派。1336年,前者建都吉野(今奈良縣境內),稱南朝;後者建都京都,稱北朝,從而形成了南北兩個天皇並立,彼此對峙紛爭的局面。直到1392年,南朝合並於北朝,這一局面才告結束。

室町時代(1338年~1573年)是足利尊氏(1305年~1358年)於1333年推翻鐮倉幕府,1338年稱「征夷大將軍」,在京都室町地方設立幕府起,到1573年織田信長(1534年~1582年)推翻室町幕府為止的時期。

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1598年)是從織田信長於1573年消滅室町幕府,到1598年豐臣秀吉(1536年~1598年)統一日本全鏡為止的時期。因前者統治中心在近江安土城,後者統治中心在京都的伏見城(桃山),故稱「安土桃山時代」,又叫「織豐時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是在豐臣秀吉死後,織田信長的一部將德川家康(1542年~1616年)於1603年在江戶(今東京)設立幕府,到1867年江戶幕府被倒幕維新派推翻為止的時期。德川家康早年結識田信長,1590年隨豐臣秀吉轉戰各地。豐臣秀吉死後,他於1600年握取實權,並於1603年任「征夷大將軍」,成為江戶幕府的創建者。從此德川幕府的統治延續260多年。故這一時代也叫「德川時代」。

近代(19世紀-戰前)

受美國逼迫恢復了國際間的交往,天皇重新掌握政權並實行「明治維新」。為了趕上各國,以工業為中心,對發展產業實行了獎勵政策。自1889年頒發「明治憲法」以後,隨著日本近代天皇制的確立和中央集權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形成,為了進一步加強統治,明治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力圖將近代教育納入以宣揚忠君愛國、綱常倫理以及日本神道主義精神的軌道,這就把日本的教育改革引上了為軍國主義政治服務的歧途。

1929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日本走上了通往軍國主義的道路。

日本的近代天皇制政權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從天皇的更替來看:1868年~1911年為明治時代,是睦仁天皇當政的時期;1912年~1925年為大正時代,是嘉仁天皇當政的時期,從1926年起為昭和時代,是裕仁天皇在位的時期。現今天皇是明仁,年號平成。

明治維新開始不久,此時的日本迫不至今及待地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給其周邊的朝鮮、中國等國家帶來深重的災難。

1894年對中國發動了"甲午戰爭",侵佔了台灣和澎湖列島。1904年進行日俄戰爭。1910年侵佔朝鮮半島。後來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攫取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島嶼和在中國的特權。1931年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1944年12月發動太平洋戰爭。

中、美、英三國於1945年7月26日發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8月9日,蘇聯紅軍正式參戰,迅速擊潰日本關東軍,給日本帝國主義致命的打擊。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日本簽字無條件投降。

現代(戰後至今)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和《日美安全條約》同時生效,盟國對日本的全面軍事佔領宣告結束,盟國佔領機構取消,日本被締約國承認為獨立國家。美國軍隊根據《日美安全條約》繼續駐在日本。美國對日本保持著半佔領地位。正由於朝鮮戰爭,日本獲得了戰後經濟增長的最初動力,並在美國軍事保護下,一心一意地發展經濟。

1959年,池田勇人內閣登台執政。為了穩定政局,緩和國內矛盾,增強日本的經濟實力,池田表示要實行「新政策」,對內要為「國民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福利的增長」而努力,對外要「丟掉從屬於美國的屈從思想」,「對一切國家都採取睦鄰友好政策。」到1971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由1960年的430億美元增加到2184億美元。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1966年超過法國,1967年超過英國,1968年超過聯邦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國」。

日本經濟在1973年受到國際性石油危機的沖擊,增長速度放慢,轉入「穩定增長」時期,但增長率仍然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最高的。

1972年9月25日,日本總理大臣田中角榮和外務大臣大平正芳訪問中國。9月29日,中日兩國總理和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兩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本上建立和平等友好關系,結束兩國之間的戰爭狀態,正式恢復邦交。

進入九十年代,日本為泡沫經濟付出長達十年經濟疲軟的代價。這種狀態將持續進入新的世紀。

4. 中國日本韓國美國歷史上都有什麼重要的變法

中國的太多了 魏國李悝變法 秦國商鞅變法 韓國申不害變法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齊國鄒忌改革 燕國子之,樂毅改革 永貞革新 王安石變法 萬曆新政 戊戌變法日本 大化革新 明治維新美國 羅斯福新政

5. 盤點各國都是怎樣評價中國歷史的:日本還算誠懇,韓國

美國最大特點就是全部採用敘述方式,古籍怎麼記載就怎麼寫,很少加入主觀解讀。而且關注點側重於發明創造對今天的影響。
比如講到針灸時說:這種古老的醫術越來越受到當今美國民眾的認可;講到漢朝時說:強大的中央政權是中國人生活中永恆不變的部分;講到唐宋兩朝時,著重講了印刷術、火葯、瓷器等,還順便提了一句中國是美國馬桶的最大進口國,注重讓學生把歷史和實際相聯系。
2、日本歷史教科書:崇拜古代中國,鄙視近代中國
日本教科書也分很多的版本,但幾乎所有的版本都對古代中國歷史無限推崇,詳細講了中國的萬里長城、漢朝唐朝的強盛、京杭大運河,還有印刷術、造紙術等很多重要發明。而且在講到古代中國的成就時,非常客觀。
比如:講到孔子時,談到儒學對日本產生了巨大影響;講到與我國的貿易給日本帶來很多實惠;講到派遣遣唐使學習唐朝各項制度文化時,說「倭曾向唐派遣使者」,對唐朝稱呼他們為倭絲毫不避諱。
講到印刷術、棉花栽培這些科技創造時,也很客觀的承認這就是中國發明的,日本和高麗都是從中國進行了引進學習。
但在講到近代的清朝和民國時,畫風就變了。常常用「混亂、腐敗、軟弱」這些貶義詞來描述。在談到二戰時,日本的教科書常常把自己描述成受害者之一,並且對南京大屠殺等歷史事件輕描淡寫,比如他們把「殺害大量無辜中國人」這一史實寫成「殺害許多中國人」。
3、韓國歷史教科書:極度高估自己,部分進行歪曲
韓國歷史教科書也把中國古代史作為重點內容,但與美日不同的是,韓國課本總是把中國古代史納入整個亞洲范疇來講,而不是單純講中國。為什麼這么做呢?因為他們需要在講中國的同時,突出韓國的貢獻。
比如,日本課本說從唐朝學習了先進文化,而韓國則表述成韓國和中國共同創造了先進的東亞文化,並順便說了句:文化傳播到日本,對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講到宋朝的活字印刷術時,承認這是中國的發明。但話鋒一轉,說宋朝以後活字印刷命脈就斷絕了,韓國將其進行了普及,並在世界上首次造出金屬活字。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教科書都對部分史實進行了主觀歪曲解讀。比如把我國的東北地區算成是古朝鮮的固有領土;在講到隋煬帝和唐太宗征伐高句麗時,說「隋朝數次入侵高句麗均以失敗告終。高句麗抵抗隋唐的入侵取得的勝利在我國歷史上值得大書特書。」

6. 美國、日本、韓國是如何介紹中國歷史的

對於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在其他國家又是怎樣的描述與介紹呢?筆者就舉美國、日本、韓國三個國家為例,帶大家走進不同國度對中國歷史的描述,真的是只有對比過後,才能體會到這其中的傷害程度。

一、美國

對於美國在介紹中國歷史的過程中,立場還算比較中立,所描述的歷史也還算比較公允。美國對於中國的古歷史是十分重視的,在其課本中關於中國歷史知識,就占據9章節的內容,從夏朝一直到清朝這些歷史朝代都有詳細的介紹,而且裡面的內容涉及面也十分的全面。不過他們的歷史課本跟咱們的相差並不大,都是對重點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梳理。

美國的歷史課本當中,主要有兩大特點。第一點就是他們在描述中國的歷史事件或者某一發明,都不會摻雜任何的個人感情色彩,歷史典籍是怎麼記載的,他們就會按照上面的來進行描述,對於內容部分從來不進行添油加醋,保持著原汁原味。第二點就是他們在介紹到某一朝代有什麼發明或者創舉時,他們會將這種技術與現代有多大的影響結合在一起。

比如講到這個針灸拔罐,如今在歐美卻十分受歡迎,連有一些奧運健將都進行拔罐。說到中國的印刷術、瓷器、火葯等等都會闡述一下對於如今生活的一些影響等等,甚至還會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哪些是受它們的影響才會變成如今這樣,很是注重學生把歷史與現代相結合,靈活運用。

二、日本

眾所周知,日本在古代的時候,還是十分敬畏中國的,對於古代中國的朝代是十分崇敬的。這也就導致了他們的歷史書上對於中國古代歷史十分的推崇。對於秦始皇修築長城、兩漢文化、隋朝的科舉制,還有什麼印刷術、造紙術、火葯等等重要的歷史貢獻,講解的都是十分詳細,對於這些貢獻也是闡述的十分公正客觀。

就比如說唐朝的時候,他們向唐朝皇帝朝貢的時候,都會自稱倭國,就像「倭使者向大唐敬獻」之類的,對於大唐直呼他們倭人絲毫不在意。就連說到一些印刷術等科技創舉都會很公正的承認日本和高麗都是從中國學習回國的。

只不過日本在講述清朝和民國時期的歷史,之前的良好形象全部毀滅了。對於清朝和民國他們通常會用一些「腐敗、無能、軟弱」等等一些詞語來形容。在談到二戰或侵華戰爭這段歷史,那日本就將不要臉的特技展現到了巔峰時刻,直接將自己闡述成了一位受害者,對於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一概而過,拒不承認當年的侵華戰爭殺害無辜老百姓。

三、韓國

說到韓國,那估計不少人都直接站起來拍桌子說這一個極度無恥的國家,那麼他們歷史書是怎麼突顯自己的呢?首先他們在講述中國歷史的時候,往往都不會單獨來闡述,而是放在了整個亞洲這個大環境下,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為了能夠想辦法來突顯自己在歷史上所做出的貢獻。

打比方說,日本是說從中國學習到的先進技術,那麼韓國就會把這先進技術描述成是與中國一起努力才創造出來的,並且還要在強調一下日本學去的技術在他們國家有深遠的影響。更讓人無語的則是,韓國也是最喜歡乾的事就是主觀的去改變並歪曲對歷史的解讀。曾經就把中國的東北地區硬是歪曲說成是古朝鮮的固有領土;再說到楊廣和李世民征討高句麗的時候,將楊廣征討說成了是入侵並且都是以失敗告終;而李世民征討的時候,直接說成了經過不懈的努力下,李世民的無能指揮最終抵抗住了他們的入侵行為。

在明朝的時候,中國曾為了幫助朝鮮抵抗日本的侵略,直接動用了全國的力量長途跋涉的去支援朝鮮,最終擊敗了豐臣秀吉,韓國卻將明朝的功勞描述到最小化,把李舜臣等人的功勞無限擴大化,說得好像明朝過去只是走了一個過場。而清朝更是為了保護朝鮮,不得不與日本展開了甲午戰爭,沒想到到最後韓國卻將清朝定義為一個「侵略國家」與「霸權主國」。(喜歡這篇文章的點個贊、關注一下唄~筆者在此先感謝大家啦)

7. 一篇寫中國.韓國,和日本的歷史簡介.原創的!

~~~~~~~~~~~~~~~日本~~~~~~~~~~~~~~~~~~ 在他部分人的眼中 日本人的性格很神秘,那個敢於吃生魚片的國度是怎麼樣的呢?首先要說的是普遍外國人都認為那背著旅行包在烈日下散步的孩子是日本人少年的代表。在天皇時期,由於日本只是一個很小的島國,一旦發生內訌則不各儀向別的國家求助所以戰爭的最終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
為不出現這樣的局面,在很久以前日本就講一個「和」字。如果有誰破壞了人與人的「和」的話,誰都有責任把這個人消滅掉,所以在這個島國里韓國人所崇尚的文化社會是行不同的。所以當時的社會的最高級別當然天皇除外是武士階級。
日本人工作起來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嚴謹。在二次大戰後,日本以一個傷痕累累的戰敗國的面目出現,但這並不代表日本會因此而在這個世界上沉淪下去。相反這個平日里以自己兩千年來沒有被打敗(其實也是閉關鎖國)過而感到驕傲的國家終於讓鼻樑放在了應有的位置上。日本在戰敗後立即採取了有效的措施:派人去國外考察。
說到考察其實則是「盜取」別的國家製造出來的商品,回國後立馬改良,改良後的產品自然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了。不但如此,他們還將改良後的產品以一個超低價賣出。這一創舉受到了世界人民的青睞。使日本在二戰後迅速提升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在十六年裡的時間變化如此之大,無論在哪裡對於世界都是一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使美國在短時間內成為最大的負債國,雖然當時美國最高領導人對此採取了迫使日幣升值的有關措施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在國際經濟上如魚得水的日本。
可惜的是好景不長。在九十年代中期一場房地產巨大的泡沫經濟使得直逼美國老大寶座的日本徹底宣判破產.一時間各大銀行先後宣布完蛋.失業人群可想而知.(我也很擔心中國的房地產^-^)經濟有關部門部長向廣大人民道歉後立即請辭.以至於現在日本仍然是那麼一蹶不振.
在特殊的近代史的影響下,日本人的肩上有多了一份責任.在二十一世紀激烈的斗爭下,不少國家都已出現了許多,這在常人眼中都是有情原的,但日本人卻偏不認為這是一種丟人敗家的行為,所以即使有這樣的行為,大部分人還是會委婉的說出.
由於很復雜的原因日本人總是話中有話表面一層,實際一層,總是讓許多在日本求學的外國留學生琢磨不透.不過如果你在日本的話不難發現他們總是像下國際象棋一樣步步謹慎,他們從來不給人帶來麻煩,不跨入你的私人空間,但也不許你踏入他的私人領域中來.
總:日本人是獨立的一族,步步為營.總給人帶來一種神秘的面紗.雖然他們還是一蹶不振,但在二十一世紀里,日本的少年將是最佳管理和執行命令的人才,在人才輩出的現在他們將是最有潛力和爆發力的少年!
~~~~~~~~~~~~~~韓國~~~~~~~~~~~~~~~~~~~`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韓國是一個風光到極點的民族,其實不然.無論是在近代史和古代史上韓國其實都是一個受盡折磨和戰爭的國家,在古代史上,他只是一個小國家,靠的是坐卧在他旁邊的東亞帝國中國,所以他是一個小的可憐的貢屬國,而中國並沒有吞並他的原因是中國的最高統制者認為我國的領土已經很大,再去進一步擴充自己的實力也絲毫沒有意義了.
但日本卻不同,他是個島國很小.所以他要擴充自己的殖民地,所以在韓國未成為中國的貢屬國之前,軟弱的韓國只有逆來順受,當時社會最高層的文人騷客普遍認為只有遷徙都城這一個可行的辦法.但貪婪的日本卻絲毫為作出讓步,從韓國的南部和北部進行全面控制,當日本人終於被打跑後由於南部和北部很久沒有聯系,直接導致南北文化不通所以乾脆成立兩個國家,這就是後來的朝鮮半島.
但好強的韓國政府始終不肯向人們宣布韓國是中國的貢屬國。當日本侵略韓國時迫使政府承認韓國不是中國的貢屬國。這樣捉不是並無道理的,因為承認韓國是中國的貢屬國的話,要攻打韓國,中國必定出手相救。這樣日本想要侵略韓國的念頭也會落空!

韓國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文官社會,講究的是仁.智.禮.信. 但卻總會有一些不滿當局領導人而引發暴動的人.其原因很簡單就是對領導者的全面要求過於苛刻,通常對新上任的總統總是三分鍾熱度,一旦發生其誹聞立即以冷臉看待,這古代君主經常不關顧人民死活而致使人民不再是一味的相信政府.但韓國人也有所崇拜的人:被日本侵略是誓死保衛國家與人民的李將軍,但最後光榮就義.但是韓國人至今還希望李大將軍會穿著西服重現在韓國政壇上.期待吧!
韓國也是亞洲最為團結的民族,如果在某個地區發生天災,就連五六歲的小朋友也會省下雪糕的錢來捐助受災人群.
總:韓國人是最團結、過激國家人,民族上進心也是最強的,他們總是不輕易認輸的一族.他們的經濟是在全球153個出口量最的第前7名.不是經濟拖累了政治而是政治拖累了經濟,但相信韓國人民總有一天回擺脫的!
~~~~~~~~~~~~~~~~中國~~~~~~~~~~~~~~~~~~~
關於中國那悠久的五千年的歷史我就不在這里瞎白話了.我要說的是中國的人口和素質與教養.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其使用的語言卻次於英語.導致這一原因的是中國人並未把自己當作市場總是覺的外國的市場潛力最大.卻忘了我國的好多職業有待開采,這一點毋庸質疑,相反的外國,越是國際地位往前站的,競爭也就越激烈.在中國一個演員在家裡坐著等就會有戲份,但在國外,為了一個跑龍套的小角色也會有幾百個身懷絕技的人來應聘.直接導致:漢語,我想對你哭!
漢族是中華最為龐大的民族,但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人民幣拍攝56民族總照片的時候各族人民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的服裝,但惟有漢族人穿的是偉大國父孫中山改進的中山裝,其實漢族是有民族服裝的那就是漢服.但是大部分人卻不知道還有漢服這個詞語,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十六世紀時,中國明朝由於萬曆年間誤殺了女真人一個部落的首領而引發的暴動,可沒有人料到的是這場看似不大的暴動竟會是後來的大清帝國的奠基。
滿清入關後,讓老百姓們剃發更服,更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在種種威逼下,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了前者。
中國的素質很惡劣,各位同志不要罵我,畢竟這是事實.很多敗中國人的臉的事跡,我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柏揚老先生已經於2008年4月30日去世了,但我不知道人家所寫的是不是中國社會的一個剪影.
很多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古代時有著「華夏文明古國」「世界禮儀之邦」的中國會變的如此難堪自私。那是因為十九世紀的長年戰亂使得中國國民不相信他人,只顧自己。
但中國卻總不缺愛國人士,這是因為14億人認為「龍」是中國的精神圖騰也是由於特殊的民族優越感。
總:我也不知道中國的道路會不會好,但我估計目前十年不會有所太大的作為.

8. 美國、中國、俄羅斯以及日本,它們中哪些個國家曾經做過韓國的藩屬國或者殖民地

這個問法是錯誤的
應該是韓國做過哪個國家的藩屬國或者殖民地……

一直內到漢代、魏晉南北朝,朝鮮半島的容北部大部分都是中國的領地
漢武帝時就在朝鮮設立了四個郡用來統治當地,
而南部山區都是一些落後的原始部落,隨著南北交流逐漸建立文明
唐宋之後,宋被北方的金、遼打得找不到北,喪失了對黃河以北的統治,朝鮮從此徹底脫離了中國,但是在此之後的元明清三朝,朝鮮一直作為中國的附屬國。
明萬曆年間,日本豐臣秀吉組織大軍侵入朝鮮,萬曆皇帝調集大軍抗日援朝,將日軍徹底擊退。
清朝末年,日本趁機佔領朝鮮,成立了大韓民國作為自己的殖民地,知道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
1950年,朝鮮半島內戰爆發,中國抗美援朝。
打完之後,朝鮮半島徹底分裂,南韓在美國援助下發展迅速,同時美軍在韓國駐軍。

至於俄羅斯,並沒有正式佔領過朝鮮半島

9. 尋求關於韓國歷史,日本歷史的完整資料!

朝鮮半島約從七十萬年前開始已有人類定居。大約三千年前傳入的青銅器文化就是今日朝鮮半島文明的起源。

三國時代(-676年)

公元前2333年,檀君王儉創建了古朝鮮之後,從中國東部到朝鮮半島先後建立了許多部落王國。約公元前一百年左右,半島上形成了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的局面。到公元676年,新羅定都於慶州並統一了三國。而高句麗後裔在新羅無法統治的中國大陸東北部地區建立了渤海王國。

渤海與統一的新羅(676-935年)

6世紀中葉,新羅王國征服了鄰近的伽倻王國(從1世紀中葉至6世紀中葉發展起來的一批城邦國家)並與中國唐朝結成軍事同盟,征服了高句麗和百濟王國。當中國唐朝後來暴露出要將高句麗和百濟納入其帝國版圖時,新羅便以武力相抗。

公元676年,新羅將中國人逐出韓半島。其後,居住在滿州中南部地區的前高句麗人於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國。

渤海王國不僅有高句麗人,還有眾多的靺鞨族人。渤海王國按高句麗王國的行政結構,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五京政權體系。渤海王國有著源於高句麗文化的先進文化。

渤海王國的繁榮和強大在公元9世紀上半葉達到鼎盛時期。它佔領了北至阿穆爾河,西至滿州南部開元的廣大地區,並同突厥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系。渤海王國於公元926年被契丹人滅亡,其統治階級中的很多人(大部分為高句麗人)遷移到南方,加人了新成立的高麗王國。

新羅在公元668年統一了韓半島,並在8世紀中葉達到繁榮強大的鼎盛時期。新羅一直想建立一個理想的佛教國家,佛國寺就是在統一的新羅時期所建立的。但因王公貴族沉溺於安逸奢侈的生活,王國對佛教的崇尚也開始衰落。此外,貴族之間產生了沖突,一些反叛勢力的領袖聲稱對被佔領的高句麗和百濟有統治的權力。公元935年,新羅國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麗王朝投降。

高麗時代(918-1392年)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668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一1910年),它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人。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樂浪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Korea」就是由此而來。盡管高麗王朝末能實現收復失地的心。但卻取得了輝煌的文化成就,其青瓷的發明和佛教的興盛則廣為人知。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是,早在1234年,即比德國谷登堡早兩個世紀,韓國人便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大約也在這一時期,韓國的工匠還完成了在大塊木版上雕刻全部佛經的艱巨任務。

這些雕刻佛經的木版有8萬塊之多,目的是祈求佛祖保佑擊退蒙古人的入侵。這些稱為人《高麗大藏經》的木版現珍藏在歷史悠久的海印寺內。

高麗王朝末期,土大夫和武士之間的沖突,儒教信徒與佛教信徒之間的爭斗,使高麗王朝衰敗。蒙古人入侵高麗始於1231年,高麗人民雖然與蒙古人進行了英勇斗爭,但高麗仍淪為蒙古的附庸國長達近一個世紀之久。

朝鮮時代(1392-1910)

1392年,李成佳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為了抵銷在高麗時間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用儒教代替了佛教。

朝鮮統治者以老成持重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國家,利用科舉制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這一時期,科舉考試成為社會運動狀態和文化活動的重要因素。當時社會高度重視研究學問,而鄙視工商業。

朝鮮在第四代國王世宗統治時期(1418-1450),國家的文化與藝術空前繁榮。在世宗大王的倡導下,王室學術機構的學者創造了韓語字母「訓民正音」。
世宗大王非常重視天文學。日晷、水漏、天文圖和天球儀等都是在他的鼓勵下創制出來的。後來他將王位傳給兒子文宗(1450--1452在位)。文宗於1452年駕崩,年僅11歲的太子接替了王位,是為端宗。

1455年,端宗的叔叔首陽大君篡奪了年青國王的王位,成為世祖國王(1455-1468年)。他通過崇尚儒教來提高他的統治地位。此後,儒教便支配了韓國人的生活方式。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李舜臣將軍(1545-1598)——一位在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

在陸上,自願參戰的農民和僧侶軍隊也奮勇殺敵。1598年,隨著日本軍閥豐臣秀吉死亡,日本軍隊開始撤退,戰爭終於結束。但這場戰爭卻給朝鮮和中國明朝留下了災難性後果。在戰爭中,朝鮮大量的工匠,包括陶瓷工匠被劫往日本。

17世紀初,韓國的「實學」運動在思想開明的士大夫中開始盛興起來。他們想借「實學」來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

他們極力建議改良工、農業,主張大刀闊斧地對土地分配製度進行改革。但不幸的是,保守的貴族統治者尚無適應這種巨大變革的准備。

朝鮮王朝後期,政府內部和上層社會中不斷產生傾軋。為了糾正這種不良的政治局面,朝鮮國王英祖(1724-1776在位)採取了不偏不倚的策略,成功地鞏固了王權,並取得了政治上的穩定。

正祖(1776-1800在位)繼位後繼續實行中庸政策,建立了王家藏書樓,收藏王家文件、實錄。他還推動了其他一系列政治與文化改革。這一時期,是「實學」運動蓬勃發展時期,一些傑出的學者撰寫了大量有關工、農業改革的文章,但政府並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

日本侵略及獨立運動(1910-1945)
19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與西方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1910年,日本強佔了韓國,開始對韓國實行殖民統治。

日本的殖民統治激發了韓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日本人甚至禁止韓國人在學校使用韓語授課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韓國知識分子。1919年的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為此犧牲了生命。

盡管「三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在中國上海成立了韓國臨時政府,並在滿州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國家假日。

在1945年日本在二戰中戰敗以前,韓國人民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一直過著悲慘的生活。在殖民統治期間,日本統治者對韓國和其人民實施經濟掠奪。當日本靠從韓國掠奪的財富暴富起來時,韓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日趨惡化。

大韓民國的誕生(1945)

韓國人民歡欣鼓舞地迎來了日本人在二戰中的失敗,但他們並沒有高興多久。光復所帶來的並不是韓國人民為之英勇奮斗的國家獨立。

相反,出現了一個意識形態沖突的分裂國家。美國佔領韓半島南方和蘇聯佔領韓半島北方,使韓國人民為建立一個獨立政府所作出的努力付之東流。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國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大選。

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韓國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個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韓國首次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終於將韓半島分成南方與北方。

1948年,李承晚當選為大韓民國第一任總統。與此同時,北方成立了在已故的斯大林式獨裁者金日成領導下的共產黨政權。

在李承晚政府領導下的韓國繼續面臨著嚴重的社會騷亂問題。當時韓國民主制度尚不成熟,國家經歷了巨大磨難。李總統於196O年4月下台。1960年8月,民主黨成立了第二共和國,標志著張勉政府開始執政。

但這屆政府壽命不長, 1961年5月 16日,朴正熙發動了軍事政變。由朴正熙領導的國家再建最高會議接管了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力。

社會與經濟方面的飛速變化使朴正熙總統選擇了建立強大中央集權政府的道路。朴正熙政府的目標是要在總統強有力的領導下,通過社會經濟進步來實現政治穩定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朴正熙當時領導了被稱之為「漢江奇跡」的經濟發展。

在1979年10月朴總統遇刺身亡後,出現了以崔圭夏總統為首的實行戒嚴的過渡時期。崔總統於1980年8月辭職。全斗煥於1980年8月由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選舉團)選為總統。在1987年12月的總統大選中,盧泰愚當選為總統。全斗煥與盧泰愚均為將軍出身的總統。

盧泰愚政府執政期間,韓國的民主有了長足發展,這為在大韓民國32年來選舉出第一位非軍人出身的總統打下了基礎。金泳三於1992年被選舉為總統,他稱他的政府是「文人政府」。

1997年12月,韓國第一大反對黨——新政治國民會議(NCNP)總裁金大中當選為總統。他於1998年2月25日宣誓就職。金大中稱他的政府為「國民政府」。它是韓國憲法史上第一個由執政黨向反對黨和平移交政權而產生的政府

blog.sina.com.cn/u/4a5d2442010005rp 25K 2006 -10-22

據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與《日本書紀》記載,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公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實際上,直到公元11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小國。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到了公元4世紀,這些小國逐漸得到統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大和王朝。按日本官方的說法,當今的明仁天皇是大和王朝「萬世一系」的第125代天皇。此時中國已進入兩晉時期。

5世紀初,大和國發展到鼎盛時期,勢力曾擴大到朝鮮半島南部。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公元645年發生大化革新,建立起以天皇為絕對君主的中央集權國家體制。7世紀時,推古女皇的侄子聖德太子仿效隋唐,銳意政治革新,實行「大化改新」,試圖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一個以天皇為絕對君主的中央集權國家。只可惜聖德太子壯志未酬身先死,其革新大業也因之付諸東流。傳說聖德太子曾派遣特使小野妹子遠赴中國,捎去一封「東天皇敬白西天皇」的國書,結果讓天下獨尊的隋煬帝大怒,不過小野妹子成了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駕橋鋪路的先驅。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奈良市及近郊),標志著日本皇室開始從古墳時代進入了奈良時代,同時也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奈良時代與此前的古墳時代,基本上是男女天皇分掌天下,18位天皇中女性佔了8位,而在此之後900年中,都是男性天皇,直到1633年德川幕府時期明正女皇登基。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開始了在日本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平安時代。10—11世紀時,皇室的外戚藤原氏壟斷政權長達200年,皇權開始旁落。幾位天皇禪位後被迫退隱寺院,與青燈古佛相伴。這一時期被史學家們稱為「院政時代」。

12世紀末進入由武士階層掌握實權的軍事封建國家,史稱「幕府」時期。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應仁元年(1467年),「應仁之亂」爆發,日本進入長達100年的戰國時代。戰國時代的日本群雄四起,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亂世爭雄,最終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建立德川政權。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建立了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日本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

1868年1月3日,維新強國的「倒幕派」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是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揭開了近代史的帷幕。

明治維新後,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國力逐漸強大,但也開始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要與西方列強爭奪東亞資源控制權。日本1894年發動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打敗了中國北洋艦隊,侵佔了台灣和澎湖列島。1904年進行了日俄戰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1910年侵佔朝鮮半島,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借機對德宣戰,將德國在青島和山東的權益攫為己有。1929年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日本走上了通往軍國主義的道路。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是日本歷史以及中日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發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8月9日,蘇聯紅軍正式參戰,迅速擊潰日本關東軍;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日本簽字無條件投降。

戰後日本致力於恢復和發展經濟,實行「國民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福利的增長」的「新政策」,從20世紀50年代末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1966年超過法國,1967年超過英國,1968年超過聯邦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經濟大國」。

1972年9月25日,日本總理大臣田中角榮和外務大臣大平正芳訪問中國。9月29日,中日兩國總理和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兩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和平友好關系,結束兩國之間的戰爭狀態,正式恢復邦交。

日本經濟在1973年受到國際性石油危機的沖擊,增長速度放慢,轉入「穩定增長」時期,但增長率仍然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最高的。20世紀80年代,日本出現泡沫經濟,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滅,日本進入長達十幾年的經濟低迷和停滯期。2003年,日本經濟出現明顯復甦勢頭。

10. 快點告訴我韓國被日本統治的歷史1900~1950年的.急!

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韓帝國同之簽定《日韓合並條約》,正式吞並朝鮮半島,設立朝鮮總督府,進行殖民統治。日本將大韓帝國王室封為日本貴族,逼迫高宗退位,擁立朝鮮純宗。
1919年3月1日,因日本禁止在學校內使用朝鮮語,朝鮮半島展開大規模反抗活動。柳寬順等青年學生在漢城(首爾)鍾路區的塔洞公園發表「三一獨立宣言」,並把獨立宣言傳遍全國。這些獨立活動喚起人民的反抗意識,民眾沖擊各地的日本警察機關,而引致日本警察的暴力鎮壓。史稱「三一運動」。同年,朝鮮獨立運動領導人先後在海參崴、上海、漢城成立臨時政府。最後,三處臨時政府合並於上海「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獲得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政府以及法國、波蘭等國的承認。
1939年上海淪陷後,臨時政府幾次遷移,最終於1940年9月遷至當時中國的戰時陪都重慶。在中國政府幫助下,朝鮮復國運動人士在中國成立「韓國光復軍」和「朝鮮義勇隊」。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臨時政府於12月9日向日本宣戰。1942年5月15日,中國軍事委員會決定將兩支武裝合並為韓國光復軍,交由臨時政府直接統轄。1945年11月23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回國內,光復軍也於次年返國。
從1932年起,金日成領導的游擊隊在中國東北開展抗日游擊活動。金日成抗日部隊曾在1937年佔領朝鮮北部的普天堡,1941年被迫退出到蘇聯。
現代
1945年2月,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美國、蘇聯、英國、中國共同託管;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鮮半島獲得解放,美國和蘇聯隨即改變計劃,商定以北緯38°為在朝鮮半島接受日軍投降的分界線(三八線)同時,蘇聯、美國兩國軍隊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進駐朝鮮半島北、南半部,朝鮮半島從此處於分裂狀態。在美蘇的各自支持下,朝鮮半島南部於1948年8月成立大韓民國,朝鮮半島北部於1948年9月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閱讀全文

與中國日本美國韓國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