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找關於原吉林新中國糖廠的相關介紹,麻煩誰幫幫忙,或者告訴下在哪能找到~!謝謝
我就是糖廠的孩子
糖廠黃了好久了
那個廠子曾經繁榮鼎盛過
是吉林的支柱性產業
可是最後還是倒閉了
曾經輝煌的時候那裡的周邊產業有很發達
還有夜市呢
黃了之後
好多人都搬遷了
現在廠子都變賣了
現在的土地歸屬於沱牌
② 吉林市拆遷職工福利棚子怎麼補償我家是新中國糖廠住宅,近期說要拆遷
還沒來那塊,可以當地的街源道直接問下
估計是這個是還需要一段時間,最少出通知還要有四五個月的樣子
最好是可以到當地的相關部門的網站問下最好了
這個上面可能你問的得不到最佳的答案
畢竟這個上面的影響力也是有限,如果上面開始安排了
那你就要做好准備的了,以及以後的一個房子規劃
等等,要運籌帷幄,到時候受手訪腳亂就不好了。
③ 是誰第一個發現甜菜中含有蔗糖
榨糖用的甜菜,是由地中海沿岸的野生甜菜演變過來的大根型甜菜和大葉型甜菜經過雜交以後,經過人工選育逐漸發展過來的。
甜菜的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在一些不好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下,也能比較好地生長和發育。因此,在鹽鹼地和山區種甜菜都能獲得較好的收成。
糖用甜菜的栽培時間不太長。在1747年時,德國的一位化學家名字叫馬爾格萊夫,他第一個發現甜菜中含有蔗糖,並且在他的實驗室里從甜菜塊根中分離出和甘蔗一樣的結晶砂糖。不過,當時的甜菜根中含糖僅有1.3%~1.6%。另外一位名叫阿哈爾德的人,經過不斷的努力,根據根的顏色、形狀、人土深度和葉柄的顏色等進行選擇,在1784年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甜菜品種——西里西亞,並於1801年在西里西亞古內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糖廠。當時每天只能加工2噸塊根,當時的含糖率也只5%。隨著甜菜選種方法的改進和製糖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到了20世紀初,種甜菜的地區不斷擴大,面積急劇增加,加工甜菜的能力和水平也顯著提高,甜菜的含糖率最高可以達到18.1%。現在甜菜含糖率已達到20%,甚至更高。20世紀70年代初,全世界有44個國家種甜菜,主要分布在非洲、中美洲、亞洲、歐洲。大多數種植在北緯30度以北的北半球。到20世紀90年代初,全世界種甜菜13027.5萬畝,平均畝產量為2.23噸,其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義大利、日本、荷蘭平均畝產都超過了3.53噸以上。
我們國家種植甜菜製糖的歷史比較短。在1906年開始引進糖用甜菜的種子,首先在沈陽建立甜菜試驗場,然後在我國東北地區進行生產試驗和推廣。於1908年在黑龍江省阿城縣建立了我國第一座甜萊糖廠——阿城糖廠,甜菜的種植面積也逐漸擴大起來。
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修復和擴建了吉林省范家屯等3個糖廠,並且在內蒙古、新疆等地引種甜菜成功。1952年全國甜菜種植面積比1949年增長了118%,到1957年甜菜種植區已從東北甜菜區擴大到華北甜菜產區,甜菜種植面積是解放初的10倍,甜菜總產是當初的8.88倍。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甜菜產區又擴大到黃淮流域,種植范圍發展到15個省、市、區,面積達到了581.3萬畝,總產402.3萬噸,分別是1949年的24.3倍和21.1倍。我國的甜菜種植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內蒙古、吉林、新疆、甘肅、遼寧、山西、寧夏等地。到1988年全國甜菜種植面積突破了1000萬畝,總產1329萬噸,平均畝產1189公斤。種植面積最大省區是黑龍江,占總播種面積的57.2%,其次是內蒙古和吉林,分別占總播種面積的13.8%和10.2%。而產量最高的省份是甘肅,每畝產量是2902公斤,其次是寧夏,每畝產量2562公斤。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需糖量也隨著增加,所以,提高甜菜產量,提高含糖量仍然是擺在我們農業科技工作者和廣大農民朋友面前的重要任務。特別是年輕的一代,更要擔起這個重任,為我國的甜菜生產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④ 吉林省現在還有哪些糖廠,請詳細些(聯系方式)
農場糖廠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
吉林省甜菊糖業有限公司壽康糖廠
地址:吉林市口前鎮清泉街23號
⑤ 有誰知道吉林市昌邑區新中國糖廠現在還有嗎
糖廠已經倒閉很多年了!現在叫糖廠的只是一個地方,以前糖廠廠區那邊的家屬樓附近叫糖廠,但已經沒有這個單位了,所有這個單位的職工也早已經下崗了!
⑥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從哪裡進口的糖
糖,主要用途是工業(例如:醫葯、酒精、農副產品等)和食用(例如回:果糖、飴糖、綿白答糖等)方面的。
一般建國初期多是南方的甘蔗為原料,北方為甜菜提取的原糖,正常的糖不需要進口,而高端些醫葯化學制劑等的葡頭糖等物質需要進口,因為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初期階段,剛結束解放戰爭,在工業上百廢待興,基本都是原糖類的加工。
因當時科技能力不足,部分只能進口以滿足高標準的需求,同時由於所處以蘇聯為中心的集團,多以周邊及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為進口方式。
⑦ 新中國糖廠解除勞動合同是什麼樣的證明
新中國糖廠解除勞動合同是什麼樣的?證明?上勞動局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