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為什麼不講大理國歷史

中國歷史為什麼不講大理國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2 12:24:41

① 大理國到底算不算中國歷史朝代

大理國開國皇帝段思平祖上是甘肅人,後來融進了當地的白蠻族,世代在南詔擔任武將。可內以說段家是容蠻化的漢人。建國之後,段氏自認是漢人的後代,重視漢文化的學習,推行儒佛合一,從這個角度來講,也算是一個正統的偏邦小國。大理未向大宋稱臣,但是當時漢族是在宋政權統治下,所以大理國不能算是中國歷史朝代。
大理國(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是中國歷史上在西南一帶建立的多民族政權,全國尊崇佛教,歷代國君多於暮年禪位為僧。
公元937年,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定都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國號「大理」,史稱「前理」。疆域覆蓋今中國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寮國、越南北部部分地區。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國號「大中」,翌年薨逝歸政段正淳,史稱「後理」。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大蒙古國所滅,原大理國君段興智被任命為大理世襲總管。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在大理原境置雲南行省,加強了中國對西南邊陲的統治。

② 歷史大理國是怎麼回事

歷史上的大理國(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白語:Dablit guaif)是中國歷史上西南一帶建專立的多民屬族政權。全國尊崇佛教,歷代國君多於暮年禪位為僧。
公元937年,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定都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國號「大理」,史稱「前理」。疆域覆蓋今中國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寮國、越南北部部分地區。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國號「大中」,翌年薨逝歸政段正淳,史稱「後理」。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蒙古帝國所滅,原大理國君段興智被任命為大理世襲總管。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在雲南等地置大理路、建行中書省,加強了統一政權對西南邊陲的統治。

③ 歷史上的南詔國和大理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歷經500多年的歷史,為什麼不寫進24史

你好 關於此問題 我們得從二十四的由來和定義談起

南詔國不寫進24史主要原因如下
24史是正史,而史書未經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可見元朝統治者在編史書時沒有將南詔以及大理歷史當作正史。
由下面編史人名表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到,史書通常都是由下一個朝代來編制上一個朝代的歷史的,當朝當代很少寫自己本朝的歷史的。
因而得出結論,上一個朝代能否被承認為正史,其決定權在下一個朝代的統治者手中。
而一般正史被確定後,後人就不會再更改其地位。
由此可見南詔歷史是不被後來的統治者承認為正史的(至於為什麼不被承認嘛,想想看南詔是被大理取而代之的,而大理是元朝比較輕而易舉滅掉的其中一個小國,比它繁華富強的又被滅的國家多的是,莫非元朝得為個個都編史?這當然不可能,因而南詔及大理的歷史就被晾在一旁了)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即:
《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
《三國志》(晉·陳壽)
《晉書》(唐·房玄齡等)
《宋書》(南朝梁·沈約)
《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
《梁書》(唐·姚思廉)
《陳書》(唐·姚思廉)
《魏書》(北齊·魏收)
《北齊書》(唐·李百葯)
《周書》(唐·令狐德棻等)
《隋書》(唐·魏徵等)
《南史》(唐·李延壽)
《北史》(唐·李延壽)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宋史》(元·脫脫等)
《遼史》(元·脫脫等)
《金史》(元·脫脫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張廷玉等)。

「正史」之名,始見於《隋書·經籍志》:「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欽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稱即專指「二十四史」。按《四庫全書》的規定,正史類「凡未經宸斷者,則悉不濫登。蓋正史體尊,義與經配,非懸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經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總共3249卷,約有4000萬字。它記敘的時間,從第一部《史記》記敘傳說中的黃帝起,到最後一部《明史》記敘到明崇禎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後歷時4000多年,用統一的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二十四史》的內容非常豐富,記載了歷代經濟、政治、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事跡。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1921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而多數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三國時期社會上已有「三史」之稱。「三史」通常是指《史記》、《漢書》和東漢劉珍等寫的《東觀漢記》。《後漢書》出現後,取代了《東觀漢記》,列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國志》,稱為「前四史」。
歷史上還有「十史」之稱,它是記載三國、晉朝、宋、齊、梁、陳、北魏、北齊、北周、隋朝十個王朝的史書的合稱。後來又出現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記》、《漢書》、《後漢書》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礎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總名「二十二史」。後來又增加了《舊唐書》,成為「二十三史」。後來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舊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經乾隆皇帝欽定,合稱「欽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欽定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規模匯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脫稿,民國十年(1921年)大總統徐世昌以《新元史》為「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④ 中國歷朝歷代為什麼沒有大理、南詔,而五代十國、十六國都在

個人覺得,可能是因為無論大理,還是南詔國,在中國的版圖上來看都是地處西南,從古代版和現代權來看都是屬於偏遠的地方。。。
而古代的意識中,一個王朝的正統,似乎更看重處在什麼位置,比如三國,曹魏才是正統,孫吳,劉蜀,都屬於地方政權。這一點,如果,你有渠道,可以查找更多的資料,看看是不是這樣。你提到的五代十國,和十六國,他們的國土,基本上都是在自秦帝國統一以來的固有疆土。
如果,綜合古代史來看的話,現代這種版圖的概念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才有的。在這之前,感覺上更像是勢力范圍,比較隨意。。最知名的例子,可能就是唐高宗總章年間吧,劇有人估算,他在位的時候,疆域面積是最大的1600萬平方公里,可只有三年,之後的皇帝認為地方太大,不好管理,那地方鳥不拉屎的,也不長莊稼,給在那裡駐守的軍人送糧的話,路上就要消耗很多。就把駐軍撤回了。。。
有不對的地方別見怪哈,我也不是歷史學者。。。

⑤ 歷經300餘年的大理國為什麼被後世遺忘了

現在許多人應該都看過金庸先生寫過的一本書,這本書就是《天龍八部》,在天龍八部這本書中的段譽,他從小就練習六脈神劍,可以說出神入化了。他其實是鎮南王的兒子,從小就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他最後還是回到了大理,當了皇帝。

是在他執政末期的時候,因為政權的分裂,導致了許多兒子參與爭權奪勢的時候,他趕到心力交瘁,就將皇位主動傳給兒子段正興,然後他就去出家為僧了。段正嚴死後的70年,大理國被當時的蒙古大軍滅國了。

根據我國的歷史記載,大理寺共有22個皇帝,但是其中有十多位都選擇了出家當和尚,原因,我們現在並不能推測出來,但這可能是當時所流行的趨勢吧

⑥ 中國歷史上真的有「大理國」嗎

大理國(抄937年-襲1094年,1096年-1253年,白語:Dablit guaif)是中國歷史上西南一帶建立的多民族政權,全國尊崇佛教,歷代國君多於暮年禪位為僧。
公元937年,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定都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國號「大理」,史稱「前理」。疆域覆蓋今中國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寮國、越南北部部分地區。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國號「大中」,翌年薨逝歸政段正淳,史稱「後理」。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大蒙古國所滅,原大理國君段興智被任命為大理世襲總管

⑦ 大理國的歷史是怎樣的

一、段氏建國

段思平,祖籍大理喜洲,始祖段儉魏。唐朝天寶戰爭中,大將軍段儉魏大敗唐軍,為南詔國立下赫赫戰功,被南詔國王蒙閣羅鳳擢授為清平官,傳六世至段思平。段思平初為幕覽(小府副將),由於武藝超群,才幹出眾被提拔為通海節度使,成為統轄一方的大將。當時社會正處變革中,南詔政權走向末路,先後被鄭買嗣的「大長和國」、趙善政的「大天興國」和楊干貞的「大義寧國」取代。這幾個政權存在時間大都很短,相互更迭難免一番殺戮,使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二、兩系相爭

段思英即位,改元文經。文經二年,段思平之弟段思良聯合相國董迦羅發動政變,逼段思英退位出家,並自立為帝,改元至治。從此大理皇位的繼承由段思平一系轉到了段思良一系。段思良在大理政權建立過程中出過不少力,頗有功勞,在段思平在位期間他也頗受信任,是王族中的實力人物。他逼侄遜位後,成為大理第三代皇帝,在位6年,用過一個年號,至治。

三、高氏掌權

段思廉繼位,高氏如昔日之董氏,以此擁立之功,一舉凌駕於諸姓之上。楊氏勢衰,遂鋌而走險,1063年,楊允賢公開叛亂,段思廉已經無力平亂,無奈只好請岳侯高智升出兵滅之。至是高氏益盛,高智升占據了整個鄯闡府轄境,段思廉只好晉封高智升為鄯闡侯,賜給王室直轄領地白崖、茹甸兩地,王室實力更加削弱,進一步促成了段氏統治的危機。段思廉時,曾將兵敗逃入大理的兩廣蠻酋儂智高,斬首以獻北宋。

四、大理亡國

段祥興繼位於多事之秋,宋淳佑四年,大蒙古國出兵臨關,遠征大理,段祥興派大將高禾出戰,戰死九河,南宋還專派使節到大理憑吊。段祥興很不幸,碰上蒙古人南侵而攻不下四川,來攻打大理,大理的軍隊打了敗仗。而他這不幸中又有萬幸,大理沒有因為失敗而立即滅亡,蒙古軍因大汗窩闊台的死而退兵 。

⑧ 中國歷史中為什麼沒有大理歷史呢

大理國存在的時間很短,國土小,在歷史中的影響小。最關鍵的,其國主只稱「王」未稱「帝」,只是中央王朝的屬國。
二十五史基本是以中原政權、中央政權為中心的。所以二十五史中有遼史、金史,而沒有大理史。

⑨ 為什麼大理歷史沒被記載到中國正史里

大理國前期的行政區劃與南詔基本上相同,即仿唐制,建置府、郡、州、縣,以專及節度和都督等3後期廢屬除了節度和都督的軍事管制區,對其他建制略作了調整。據《元史·地理志》載:"元世祖征大理,凡收府八、郡四、部三十七。"《元史·幾良合台傳》則有"大理五城八府、四郡,洎烏白等蠻三十七部"之說,與《地理志》記載大致相同,即除首府(洱海周圍)之外,設八府、四郡、四鎮,而部、賧(甸)等則隸屬府、郡、鎮。方國瑜先生說:"大理前期與後期之疆域政區,上承南詔,下開元代雲南行省,經歷三百餘年,其社會歷史有很大的發展變化,隨之政治設施也在發展變化。"

史冊肯定會有記載的。你得仔細找找。我們學校有好多歷史方面的書 ,其中有本《大理國》。

⑩ 大理這個國家,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名氣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大理這個國家是處在我們西南部的邊陲地方,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話認為南方這個地方大多都是窮鄉惡土,大理這個國家在當時也是比較安分守己,沒有過分的去宣揚自己或者去侵略其他國家,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自己生活,所以在歷史上也沒有多大的存在感,而且他們人口也特別少,所以社會影響力也就相當的小,可以說是並沒有什麼名氣吧!

大理國存在的時間很短,國土小,在歷史中的影響小。最關鍵的,其國主只稱「王」未稱「帝」,只是中央王朝的屬國。二十五史基本是以中原政權、中央政權為中心的。所以二十五史中有遼史、金史,而沒有大理史,他的影響力之類的會特別小,我們甚至沒有聽說。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為什麼不講大理國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