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10大災難是什麼
1.人口暴增與人體健康惡化:
2.人類居住條件差
3.土地鹽鹼化和土壤流失
4.森內林大面積減少
5.沙漠化日容趨擴大
6.物種消失
7.水污染加劇
8.海洋污染日益嚴重
9.大氣污染嚴重
10.有害廢物污染與日俱增
還有:物種滅絕,「溫室效應」加劇,臭氧層遭到破壞,垃圾成災
㈡ 近年來的所有重大世界災難.
2004年年底印度洋海嘯的陰霾並未遠去,年3月28日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再次發生8.5級強震這次強烈大地震發生地點與「12·26」大地震相距只有幾百海里。前一次大地震以及海嘯重災區在亞齊省會班達亞齊和歷史名城米拉務鎮;而這次重災區在北蘇門答臘省尼亞斯島和相鄰的亞齊省錫默盧島。在位於此次地震震中地區的尼亞斯島縣縣府錫多利,75%以上的建築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機場跑道被震裂,供電和通訊設施被毀,晚上一片漆黑,所有公共服務系統均處於癱瘓狀態。因擔心海嘯襲擊,大多數居民離家露宿在地勢較高的地方。 到05年4月5日,已有報道說有1300多人在地震中死亡。 2005年10月8日8時50分左右,在巴基斯坦首府伊斯蘭堡北95公里處發生7.8級地震,地震波及到印度、阿富汗等地區,當地建築物遭受地震嚴重破壞,人員傷亡慘重。地震已造成巴基斯坦8.6萬多人死亡,10萬多人受傷。在南亞地震中受到嚴重影響的人口數量可能高達1百萬人,而整個受災人口則超過了4百萬人。 2005年以來,大西洋上共形成了26次熱帶風暴,橫掃全球,其中14次威力達到颶風級強度,無情地沖擊著沿岸各國,特別是給美國南部及中美地區帶來嚴重災難。
8月25日,「卡特里娜」颶風橫掃美國佛羅里達州及墨西哥灣沿海地區。颶風夾著暴雨,肆虐在海濱城市街道間,所經之處,電力中斷,道路淹沒,並使美國新奧爾良市防洪堤決口,市內80%的地區成為一片「汪洋」,造成1200多人死亡,經濟損失達340多億美元,成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自然災害。 2005年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在世界的傳播速度十分驚人。在東亞,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和越南都已出現新的病例,甚而遠至俄羅斯和羅馬尼亞也已發現染病的鳥禽。迄今為止,全世界已有超過1.4億只的家禽染病死亡或遭撲殺,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0億美元。截至11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證實有125人染上禽流感,其中64人已經死亡。亞洲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都在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亞洲發展銀行已經宣布一項金額為5800萬美元的資助項目,用以控制該地區的疫情;世界銀行正在討論撥款5億美元,用於加強全球獸醫體系以及資助禽鳥撲殺和疫苗接種活動。 據美聯社報道,歐洲中部和南部地區遭受連日大雨的侵襲,羅馬尼亞、奧地利、德國等多國河水小漲引發了特大洪水,許多居民設施在洪水中遭到破壞,同時,洪水還導致數十人死亡和失蹤。
8月24日,羅馬尼亞政府官員稱,在前一晚上的洪水侵襲中,洶涌的洪水沖垮了多處居民住宅,有7人溺水身亡。據統計,本周歐洲遭受洪水侵襲的國家中共有34人死亡,同時,有關機構還發出警告,洪水死亡人數有上升趨勢,洪水災情仍十分嚴重,部分失蹤居民現未列入死亡人數統計之中。據悉,歐洲各國災情最為嚴重的羅馬尼亞,現共有25人死亡,奧地利、保加利亞和瑞士共有9人死亡。 2005年2月20日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20日發生多起雪崩,到23日下午死亡人數超過300。
印度亞洲通訊社由於該地區近期連降大雪,在克什米爾山谷地區的兩個村莊遭遇雪崩襲擊,大雪和下雨造成的雪崩以及泥石流導致克什米爾地區的主要公路交通中斷,盡管軍隊參與了救援,至今仍有數百出行的人被困在雪地里或附近的村莊和旅館里。
克什米爾地區首府斯利那加的官員說,該地區雖然遭遇到15年來最大的降雪,且交通中斷,由於雪大風急,克什米爾一些地區的電力輸送系統遭到損壞,包括斯利那加在內的不少城鎮近5天來陷入黑暗之中。
2005年7月26日,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拉伊賈德地區發生16年來最嚴重的洪水和泥石流,大雨沖毀了部分地區的鐵路和公路並引發泥石流,有近130人可能被泥石流吞沒或是被困,造成至少54人死亡。圖為7月27日,連續的傾盆大雨使印度金融城市孟買的交通陷入癱瘓。據氣象部門的信息,孟買在過去的24小時里降雨量達到944.2毫米。 2006年1、12月26日20時26分南海發生7.2級、6.7級地震據中國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6年12月26日20時26分18.8秒 在南海(北緯21.9,東經120.6) 分別發生7.2級和6.7級地震。震中距大陸最近海岸線約350公里,距台灣陸地約15公里。初步統計屏東全縣的損失,共計有3棟民宅倒塌、多處大小火警、至少2人死亡,38人受傷就醫,還有瓦斯外泄、3000戶停電、電信中斷。其中,恆春鎮新興路128號正興傢具行倒塌居民受困最為嚴重。台灣地震造成的海底光纜斷裂使得中國大陸地區聯系外部的網路發生錯亂:MSN拒絕登錄,Live.com國外域名的網站顯示空白,微軟、yahoo等郵箱不能打開……因為多數國外殺毒軟體廠商的伺服器都設在境外,在中國內地沒有升級伺服器,地震使國外的殺毒軟體不能正常升級。2、雲南鹽津7月22日和8月25日分別發生5.1級地震北京時間7月22日9時10分,雲南鹽津(北緯28.0,東經104.2) 發生5.1級地震。地震已經造成22人死亡、106人受傷,其中8人重傷。此次地震共影響鹽津縣豆沙鎮、柿子鄉、廟壩鄉和大關縣吉利鎮等13個鄉鎮,15.3萬人受災,5萬多人需緊急轉移。造成房屋倒塌600多間,房屋受損1萬多間;部分通訊線路中斷,鐵路、公路多處受損,部分公路塌方。
北京時間2006年8月25日13時51分43.0秒 在雲南鹽津(北緯28.0,東經104.2)再次發生5.1級地震。8月25日發生在雲南鹽津的地震已有1人死亡,31人受傷,4萬多人需要轉移安置,房屋倒塌548戶、1541間,公共基礎設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直接經濟損失達3.2億元。民政部已向雲南調撥3000頂救災帳篷用於抗震救災應急,帳篷、大米、方便麵和葯品等救災物資已經陸續到達災區,共有五千多人投入抗震救災工作。3、印度尼西亞5月27日發生6.4級地震據中國台網測定,2006年05月27日,06時54分05.1秒 在印度尼西亞(南緯7.65,東經109.85) 發生6.4級地震。
印尼社會事務部五日根據災情評估小組對中爪哇和日惹市進行考察的結果,中爪哇地震死亡人數為5782人,受傷人數為33000人。
5月27日,印度尼西亞日惹地區發生強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中國政府當日決定立即向印度尼西亞災區緊急提供200萬美元現匯援助。中國紅十字會緊急救助基金中調撥5萬美元,通過我駐印尼使館轉交印尼紅十字會,用於其災後援救工作。4、吉林省乾安縣3月31日發生5.0級地震3月31日晚20時23分12秒中國吉林省乾安縣(北緯44度.42分,東經124度02分)境內發生里氏5.0級地震,震中距哈爾濱市220公里,哈爾濱地區有明顯震感。
位於震中附近的老英台屯共有120多戶村民,500多口人,房屋受損情況較重。但無人員員傷亡。5、莫三比克2月23日7.5級地震據中國台網測定,2006年2月23日,06時19分09.6秒 在莫三比克(南緯21.1,東經33.2) 發生7.5級地震。據法新社報道,這次強烈地震的震中位於莫三比克首都馬普托以北530公里處。美國海嘯預警機構說,由於震區深入內陸,因此這次地震不太可能在印度洋引發海嘯。地震發生在印度洋沿岸地區,遠至辛巴威和南非均有震感。
據不完全統計,23日凌晨發生在位於莫三比克中部馬尼卡省的地震已造成30多人傷亡,近200間房屋倒塌。美國地質勘探局的地球物理學家戴爾·格蘭特說,這次地震波及范圍廣泛,幸好震中不在人口稠密區。 2007年一、暴雨洪澇、滑坡和泥石流災害上旬,由於連日暴雨,墨西哥南部發生泥石流,將一輛載有60人的巴士掩埋。上旬,由暴雨引發的洪水在蘇丹中部和東部地區造成至少30人死亡。中旬,200年一遇的滂沱大雨橫掃英國,造成60年來最嚴重洪災。中旬,巴基斯坦西北部因大雨引發泥石流,造成至少80死亡。上、中、下旬,印度南部和東北部受暴雨襲擊,洪水及引發的泥石流造成至少100人死亡。中旬和下旬,尼泊爾西部山區因連降大雨發生山體滑坡,造成至少死亡40人,另有10人下落不明。下旬,孟加拉國受洪水襲擊,造成至少38人喪生。中旬和下旬,印度尼西亞中部地區洪水和泥石流造成至少58人死亡,30人失蹤。二、高溫熱浪及乾旱災害上、中旬,罕見高溫天氣襲擊美國西部多個州,不少城市突破歷史同期高溫紀錄,導致美國西部發生山林大火。中旬和下旬,高溫熱浪再度襲擊歐洲中部和南部,許多地區氣溫超過了40 C,造成約600人死亡。蒙古國持續多年的乾旱今年更加明顯,國內超過600條大小河流斷流或乾涸。三、台風及其他災害中旬,強台風「萬宜」襲擊日本中南部,造成5人死亡,80餘人受傷。上旬,智利中南部受極地冷空氣影響持續低溫,造成6人死亡。6月以來,受季風雨影響,南亞多個國家遭遇洪災,出現了30年以來最嚴重的洪水,共造成至少2800人死亡,5000萬人受災。其中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受災最為嚴重。8月上中旬,越南中部連降暴雨引發洪災,有74人死亡、9人失蹤。洪災還造成上百棟房屋倒塌,數萬戶居民房屋和數萬公頃農田被淹,多處道路、橋梁和堤壩被毀,部分地區交通中斷。8月6日,菲律賓南部因持續暴雨引發泥石流,造成7人死亡,3人失蹤。8月上中旬,朝鮮遭受暴雨襲擊並引發了10年來最嚴重洪災,至少有600人因災死亡或失蹤,約30萬人無家可歸,10萬公頃土地被毀,主要公路、鐵路和橋梁受損,大片區域電力供應和通信網路中斷。8月5日,韓國暴雨引發洪水,有6人遇難。8月上旬,保加利亞遭暴雨和洪水襲擊,造成至少8人死亡。8月上旬,奈及利亞中部普降暴雨引發洪水,有14人死亡。8月9-11日,肯亞西部持續暴雨引發泥石流,災害造成18人死亡,56人受傷。8月中下旬,美國中部連降暴雨,引發洪水和山體滑坡,導致25人死亡。高溫熱浪:8月中旬,美國南部和中西部遭遇熱浪襲擊,最高氣溫高達44℃,至少有41人死於熱浪災害。8月中旬,日本遭受高溫熱浪襲擊,極端最高溫度達40.9℃,創下了日本新的最高氣溫記錄,造成13人死亡。颶風:8月中下旬,颶風「迪安」襲擊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暴雨和狂風及其引發的次生災害造成至少27人死亡。 2008年 5月12日,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截至9月25日,汶川地震已確認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失蹤17923人。 10月5日,吉爾吉斯斯坦南部吉中邊境地區發生里氏6.8級地震,造成至少72人死亡。 10月29日,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首府奎達市附近連續發生兩次地震,第一次震級為里氏5.0級,第二次為里氏6.5級,共造成至少300人死亡,3.56萬人受傷,另有約4萬人無家可歸。 2009年 乾旱和高溫9月,非洲的連續乾旱影響了數以百萬人的生活,其中包括: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的部分地區。9月9日瓜地馬拉進入災害狀態,持續的乾旱已經威脅到40萬個家庭,並使得主要農作物歉收50%。美國西南部部分地區遭遇持續乾旱,特別是得克薩斯州中南部。印度北部降雨量偏少已導致糧食減產五分之一。入秋以來(9月1-26日),中國東北南部及內蒙古東南部、河北北部等地降水量為20~5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5~8成。長時間少雨致使上述地區氣象乾旱持續發展。目前,內蒙古東南部、遼寧大部、吉林西南部、河北北部地區仍存在中等程度的氣象乾旱,局部地區達重旱。9月上中旬,我國南方出現大范圍高溫天氣。江南中部和南部、華南大部以及四川東南部、重慶大部、貴州南部等地35℃以上的高溫日數有4~10天,其中廣西北部達10天以上。與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地區高溫日數偏多3~8天,其中廣西北部偏多8天以上。 暴雨9月1日瓦加杜古(布吉納法索首都)異常大的降雨(12小時內降雨26.3cm,打破了90年前的歷史紀錄)影響15萬人,並導致8人死亡。同時,在臨近的西非的其它國家也有60萬人受到影響,造成159人死亡。9月7日開始,巴西南部持續近一周時間的暴風雨,引發洪水和山體滑坡,導致近千人無法返回家園。9月7-9日土耳其西北部連續2天的暴雨導致暴洪,造成36人死亡,其中24人死於伊斯坦布爾。這次暴雨是這一地區80年內最強的,初步估計損失在7-8千萬美元。23日早上土耳其北面黑海沿岸地區開始降下暴雨,天黑之後雨勢更猛造成河水暴漲,不但橋梁幾乎遭到淹沒,洪水還沖進市區。在杜茲柯已經有一棟建築被沖倒,造成民眾受困,甚至連清真寺也是自身難保。目前已知至少造成5人喪生,死亡人數可能還會持續攀升。9月中旬,希臘部分地區的強降雨,致使其第二大島Evia島發生洪水。9月10日,印度首都新德里遭受大雨襲擊,致使城市交通癱瘓。許多政府機構、公司和商店因工作人員無法上班而關閉。9月17日,西班牙南部部分地區出現暴風雨天氣,有3人下落不明。9月中旬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省會棉蘭市西南275公里處的馬迪納(Madina)地區遭突發性洪水襲擊,共造成38人死亡。由於雨勢過大,馬迪納的Sulang Aling 河暴發洪水,沖毀房屋、樹木被連根拔起 。洪水過後,該地區有數十人失蹤。9月22日,美國喬治亞州緊急措施署稱,持續數日的暴雨在該州北部地區引發的洪災已經造成9人死亡,至少1000處房屋被摧毀。另外,田納西州、阿拉巴馬州、肯德基州和北卡羅萊州都發生洪水。 沙塵暴9月22日沙塵暴首先侵襲新南威爾士州布羅肯希爾鎮,迫使這個鎮一處礦山關閉。沙暴隨後向東蔓延,23日影響悉尼。沙塵暴23日席捲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電視台實時畫面顯示,悉尼籠罩在紅色沙暴中。 澳大利亞氣象局說,一股出現在新南威爾士州上空的強冷風,導致雷暴、大風天氣出現。大風從乾旱內陸地區卷來大批沙塵,侵襲新南威爾士州全境。9月26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悉尼再次遭到沙塵暴侵襲,整個城市籠罩在橘紅色的沙塵之中,這是本周來悉尼第二次出現惡劣的沙塵暴天氣。 熱帶風暴9月26日凌晨,熱帶風暴「凱薩娜」吹襲菲律賓北部呂宋島,首都大馬尼拉地區多處暴雨成災,該巿出現逾42年來最嚴重水災,幾乎變成澤國。據菲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凱薩娜」引發的洪災和山體滑坡在菲共造成246人遇難、42人失蹤。「凱薩娜」27日離開菲律賓,進入南中國海。「凱薩娜」於30日襲擊泰國,造成泰南部沙敦府等地近百間房屋坍塌,隨後逐步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據越南官方發布的最新統計數字,截至10月1日,熱帶風暴「凱薩娜」登陸越南中部後引發的洪災和山體滑坡已造成至少92人死亡、19人失蹤、近200人受傷。 龍卷風9月8日阿根廷北部米西奧內斯省遭龍卷風襲擊,造成10人死亡、51人受傷。這是當地遭遇的歷史上最強的龍卷風。由於沒有任何預報和徵兆,龍卷風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聖佩德羅市許多房屋、樹木和電線桿被吹倒,受災最嚴重的聖羅莎鎮幾乎被夷為平地。 4月6日,義大利首都羅馬以東約100公里的山城拉奎拉發生里氏5.8級地震,造成近300人死亡,約6萬人無家可歸,財產損失嚴重。 9月2日,印尼西爪哇省附近印度洋海域發生里氏7.3級地震,造成至少79人死亡,超過900人受傷,32人失蹤。 9月30日,薩摩亞群島地區發生里氏8.0級強震,造成100多人死亡;同日,印尼蘇門答臘島南部發生里氏7.7級地震,1000多人遇難。 2010年 1月12日,海地發生里氏7.3級地震。海地政府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地震已造成27萬人死亡。另據聯合國的統計,有48萬多人流離失所,370多萬人受災。
㈢ 世界十大災難介紹
也喜歡看災難片~~大資金大製作大場面
看起很舒服
而且又極強的表現可各種各樣的人性
我把我喜歡的說給你聽下好叻
自然災害類:
1:《天崩地裂》
溫泉小鎮
vs
火山爆發
2:《活火溶城》
洛杉磯
vs
火山爆發
3:《紐約火山》
紐約
vs
火山爆發
(這部拍得比較爛
跟前兩部簡直沒得比)
4:《洛杉磯大地震》
洛杉磯
vs
大地震
(拍過兩部,都很贊)
5:《紐約大地震》
紐約
vs
大地震
6:《極度震央》
洛杉磯
vs
大地震
7:《10.5級地震》
n個地方(主要美國西南部)
vs
大地震
(不怎麼推薦
不過如果你實在閑得無聊
也可以看看)
8:《海神號》
豪華游輪
vs
超級海嘯
(一共有1972年版本
2005年版本
和06年版本
故事情節最好的是第一部
特效弄最好的當然是第三部了)
8:《titanic》
豪華游輪
vs
冰山
(是人都曉得這部片子)
10:《天地大沖撞》
世界
vs
彗星
(就是你問題里的那部)
11:《世界末日》
世界
vs
彗星
(我更喜歡這部
有點感人)
12:《地陷危機》
一座以狂歡節為標志的城市
vs
地底已經完全空洞的城市地基
(災難片的特徵
某地越是要發生什麼災難
就越是有某大型的歡慶活動展開)
13:《地心危機》
世界
vs
地球要停止轉動
14:《龍卷風》
(獲了獎的
不用多說了)
15:《火燒摩天樓》
摩天樓
vs
大火(很值得一看的片子
明星眾多)
16:《後天》
美洲
vs
氣候猛變
生物災害類:
1:《金剛》
人類
vs
大猩猩
(一共翻拍了三次
第一次看起很懷舊
第三部拍得最真實
第二部把那隻猩猩拍得
簡直就像個巨型怪物
嚇死人)
2:《極度深寒》
豪華游輪
vs
海怪
(本人很喜歡的一部片子
那隻海怪
有點恐怖)
3:《狂莽之災》
人類
vs
巨莽
(一共有兩部
雖然很多借這個名字拍出很多的電影
但其實真正的只有兩部)
4:《空中蛇災》
客機
vs
群蛇
5:《毒蠍危機》
客機
vs
群蠍
(不是普通體積的蠍子)
6:《殺人狂蜂》
客機
vs
群蜂
7:《生化蜘蛛》
大學生
vs
超級大蜘蛛
(前面出現的蜘蛛還是小
在大學校園最後出現那隻才叫巨型)
8:《近蛛者殺》
小鎮居民
vs
一群變異蜘蛛
9:《殺人蝙蝠》
小鎮居民
vs
一群變異蝙蝠
第十名.
十大災難片
-
《後天》
(2004年)
導演:羅蘭-艾默里奇
主演: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
第九名.
十大災難片
-
《地心末日》
(2003年)
導演:約翰-埃米爾
主演:阿倫-埃克哈特、希拉里-斯萬克、布魯斯-格林伍德、斯坦利-塔奇、戴爾里
第八名.
十大災難片
-
《彗星撞地球》
(1998年)
導演:咪咪-萊德爾
主演:摩根-費里曼
第七名.
十大災難片
-
《龍卷風》
(1996年)
導演:詹-德邦特
主演:海倫-亨特
第六名.
十大災難片
-
《獨立日》
(1996年)
導演:羅蘭-艾默里奇
主演:威爾-史密斯、比爾-普爾曼
第五名.
十大災難片
-
《深淵》
(1989年)
導演:詹姆斯-卡梅倫
主演:埃德-哈里斯
第四名.
十大災難片
-
《國際機場》
(1970年)
導演:喬治-薛頓、亨利-哈塞威
主演:查爾頓-赫斯頓、伯特蘭-卡斯特
第三名.
十大災難片
-
《火燒摩天樓》
(1974年)
導演:歐文-艾倫
主演:史帝夫-麥克奎恩、威廉姆-赫頓
第二名.
十大災難片
-
《泰坦尼克號》
(1997年)
導演:詹姆斯-卡梅倫
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絲萊特
第一名.
十大災難片
-
新海神號遇難記
poseidon
美國
類型:動作/災難
㈣ 世界十大災難是什麼
1.人口暴增與人體健康惡化:
2.人類居住條件差
3.土地鹽鹼化和土壤流失版
4.森林大面積減權少
5.沙漠化日趨擴大
6.物種消失
7.水污染加劇
8.海洋污染日益嚴重
9.大氣污染嚴重
10.有害廢物污染與日俱增
還有:物種滅絕,「溫室效應」加劇,臭氧層遭到破壞,垃圾成災
㈤ 歷史上的災難
我就說一個,保證真是,而且奇異,
通古斯大爆炸,以前在探索發現欄目看過,在專1908年6月30日上午,俄羅斯西伯屬利亞埃文基自治區的大爆炸。當時估計爆炸威力相當於10~15百萬噸TNT炸葯,超過2150平方公里內的6千萬棵樹焚毀倒下,歐洲爆炸,葯粥都能看到爆炸的光芒。邪乎吧,突然還想到一個3000多年前印度死丘事件都很邪乎的。
㈥ 歷史中有哪些重大災難
第一次世界大戰 民族國家 戰爭給人類帶來了重大損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皇俄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四大帝國覆滅了。而巴爾干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國削弱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以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 十月革命 大戰期間,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美日興起 這場大戰削弱了英、法、意;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佔了原屬德國勢力范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1914-1919年,日本企業實繳資本金額從22.18億日元增加到61.23億日元,工業生產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實際工業產量增加1.8倍,出現了以出口工業為中心的新建擴建企業高潮。造船工業1914年建造79艘,計8.2萬噸,1918年激增至443艘,計54.05萬噸,從戰前佔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國復仇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準擁有空軍。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而且《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驕傲的日耳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提供了條件。結果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五四運動 凡爾塞和約條約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做法成為中國五四運動的導火線。1919年5月4日中國北京的青年學生及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了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而起因正是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原來德國的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它和較早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一並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政治思想文化運動,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巨。 軍人待遇 美國的一戰軍人領到每人每日1美元為薪金,另加25分為每日在美國國外消費。後來由於1930年代的大蕭條,退伍軍人、其家屬與其它有關團體向美國政府要求實時索取戰時服務的酬勞金額不果而導致1932年美國軍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進軍事件。 女人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女人們是不被看作為「人」的。直到一戰爆發,男人們都被征去做了戰士,留下的只有老幼婦殘,那個時候,養家做事的就只有女人了。於是女人們就出去工作,掙錢養家。雖然她們和男人做一樣的工作,她們得到的工資相對來說就少了很多。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國際聯盟 鑒於第一次界大戰的傷亡與物資損失巨大,英法等戰勝國於是發起了一個用以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的組織,是為國際聯盟(簡稱國聯)。然而,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軍事學術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擊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 新技術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一系列新技術發展的催化劑。戰爭期間,才發明不久的飛機受到一些國家的重視,很快進入實用階段。軍用飛機在戰場上成為一支新軍。飛機的數量也不斷增加。在大戰期間,汽車的機動性引起人們的關注。戰前在歐洲和美國的街道上佔主導地位的馬車,很快被汽車取代。德國等原料缺乏的國家,為了應付敵方的封鎖,大力發展化學合成技術。從而推動了化工技術的發展。戰士對物資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們不斷的改進生產流程,為生產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條件。 政府機構職能的改變 在戰爭初期,各國政府都沒有做好長期戰爭的准備,因而也沒有對經濟加以干預。隨著戰爭的延長,各國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專門機構,以有效地利用全國的人力物力。這些機構著手與干預私人企業的投資方向,負責分配政府訂單,控制原材料的供應,調整各種經濟關系,壟斷對外貿易。 萊茵非軍事區 萊茵非軍事區是萊茵河以東50公里。 這個是一戰後《凡爾賽和約》里的內容。《凡爾賽和約》是一戰後戰勝的協約國與德國的和約,大體內容包括:軍事上德國禁止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只能招募支援人員參軍,只能保留10萬人陸軍,不準擁有空軍,海軍只保留部分輕型水面艦艇(希特勒上台時德國只有36艘輕型水面艦艇),不準擁有大噸位艦艇和潛艇,萊茵河以東50公里內德國不得駐軍設防,就是所謂的萊因非軍事區。政治上禁止德國與奧地利合並或組成任何形式的聯盟集團。領土方面德國向法國歸還在普法戰爭中取得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薩爾煤礦區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在此期間法國從此處無償開採煤礦作為德國佔領阿爾薩斯和洛林的補償(兩處都是法國重要的煤炭基地),15年期滿後有薩爾地區公民投票決定歸屬(就是該地區是並入法國還是回歸德國,1934年薩爾回歸德國)德國放棄了大片領土,在此基礎上波蘭國家得以重建,德國所有海外殖民地由國聯「委任統治」,事實上被英法日本等主要戰勝國瓜分。經濟上規定德國要支付大量賠款,但是沒規定具體數目。後來協約國方面先後提出道威斯計劃和楊格計劃,1929——1933年經濟危機爆發後德國宣布停止制服賠款。
㈦ 世界大災難大全
去書店買一本《災難故事》,裡面記載了從古到今各種各樣的災難故事,如:維蘇威火山暴發,舊金山大地震,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還有很多疾病災難,戰爭災難。很不錯的。
㈧ 世界歷史曾經發生過的十大災難
記得很久很久以前在一本雜志上看到過,網上找了下,居然找到了。
·幽靈一:北美黑風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國西部草原地區發生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風暴。風暴整整颳了3天3夜,形成一個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動的巨大黑色風暴帶。風暴所經之處,溪水斷流,水井乾涸,田地龜裂,莊稼枯萎,牲畜渴死,千萬人流離失所。
·幽靈二:秘魯大雪崩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擁有一望無垠的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里。它又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著名的安第斯山脈的瓦斯卡蘭山峰,山體坡度較大,峭壁陡峻。山上長年積雪,「白色死神」常常降臨於此。1970年5月31日,這里發生了一場大雪崩,將瓦斯卡蘭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毀,造成兩萬居民的死亡,受災面積達23平方公里。
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最悲慘的雪崩災禍。
·幽靈三:孟加拉國特大水災
1987年7月, 孟加拉國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水災。連日的暴雨,狂風肆虐,這突如其來的天災,使毫無任何准備的居民不知所措。短短兩個月間,孟加拉國64個縣中有47個縣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襲擊,造成2000多人死亡,2.5萬頭牲畜淹死,200多萬噸糧食被毀,兩萬公里道路及772座橋梁和涵洞被沖毀,千萬間房屋倒塌,大片農作物受損,受災人數達2000萬人。
·幽靈四:「黑色妖魔」鼠疫
老鼠,不僅偷吃糧食,它給人類帶來的最大危害就是傳播病菌,人類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過流行的鼠疫,全球性鼠疫發生過3次,死亡人數過億,不少城鎮滅絕。據文獻統計,死於鼠疫的人數,超過歷史上所有戰爭死亡的人數的總和。無怪乎人們稱這種疾病為「黑色妖魔」。
1994年9、10月間,印度遭受了一場致命的瘟疫。泉神節過後的第二天蘇拉特市醫院接收到30名病情相似的患者。起初醫生並不知道病人患的是鼠疫。但接二連三有人死亡,又傳來馬哈什特拉附近的拉杜爾流行鼠疫的消息,這才意識到一場災難已經降臨。一時間,火車站、汽車站都擠滿了成千上萬的逃難者。30萬蘇拉特市民逃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時也將鼠疫和這種恐懼的心理帶到了全國各地。
·幽靈五:喀麥隆湖底毒氣
帕梅塔高原,是個美麗而令人陶醉的地方。
1986年8月21日晚,人們正在酣睡之中,突然一聲巨響劃破了長空。不少人還沒等弄清發生了什麼事,就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災禍中,至少有1740人被毒氣奪去了生命,大量的牲畜喪生,加姆尼奧村靠火山湖最近,受災也最為嚴重。全村650名居民中,僅有6人倖存。
·幽靈六:倫敦大煙霧
素有世界「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每當春秋之交,這里經常被濃霧所籠罩,像是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據統計,倫敦的霧天,每年可高達七八十次,平均5天之中就有一個「霧日」。每當大霧降臨,彌漫的大霧不僅影響交通,釀成事故,還直接危害人們的健康,甚至威脅人們的生命。
1952年12月4日,倫敦城發生了一次世界上最為嚴重的「煙霧」事件:連續的濃霧將近一周不散,工廠和住戶排出的煙塵和氣體大量在低空聚積,整個城市為濃霧所籠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間,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霧散以後又有8000多人死於非命。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霧都劫難」。
·幽靈七:百慕大地區神秘災難
在本世紀海上發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而又最令人費解的,當屬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連串飛機、輪船失蹤案。據說自從1945年以來,在這片海域已有數以百計的飛機和船隻神秘的無故失蹤。失蹤事件之多,使世人無法相信其盡屬偶然。所謂百慕大三角是指北起百慕大群島,南到波多黎各,西至美國佛羅里達州這樣一片三角形海域,面積約一百萬平方公里。由於這一片海面失蹤事件疊起,世人便稱它為「地球的黑洞」、「魔鬼三角」。
1971年10月21日,一架滿載著凍牛肉的運輸機「超星座號」,從一艘正在海面工作的探測船上空飛過。船員們眼看它飛了一分鍾左右,突然,飛機好像被海水吸住似的一頭墜進海里。以後,船員們什麼也未看見,既沒有發現油跡,也沒有找到屍體和飛機殘骸。唯一能證實飛機失蹤的,只是海面上漂浮的一大塊帶血的牛肉。
「超星座號」飛機的失蹤,只是這片神秘海域許許多多起失蹤事件之一。據統計,自1840年至1945年間,這片海域上空就有100餘架飛機失蹤;而這里消失的船隻則更多。
這片被世人稱作「海上墓地」的地方,就是引起全世界許多科學家關注的百慕大三角區。
·幽靈八: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位於前蘇聯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附近。80年前,這里發生過一次極其猛烈的大爆炸,其破壞力相當於500枚原子彈和幾枚氫彈的威力。
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場罕見的慘禍降臨到西伯利亞偏僻林區的游牧民頭上。有幸逃脫這場災難的謝苗諾夫回憶說:「當時天空出現一道強烈的火光,剎那間一個巨大的火球幾乎遮住了半邊天空。一聲爆炸巨響之後,狂風襲來……」爆炸產生的沖擊波,一直傳到中歐,德國的波茨坦和英國劍橋的地震觀測站,甚至華盛頓和爪哇島也得到了同樣的記錄。
·幽靈九:智利大海嘯
據說,智利是上帝創造世界後的「最後一塊泥巴」。或許正是這個緣故,這里的地殼總是不那麼寧靜。根據現代板塊結構學說的觀點,智利是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洲板塊互相碰撞的俯沖地帶,處於環太平洋火山活動帶上。特殊的地質結構,造成了它位於極不穩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來,火山不斷噴發,地震接二連三,海嘯頻頻發生。
1960年5月,厄運又籠罩了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5月22日19時許,忽然地震聲大作,震耳欲聾。地震波像數千輛坦克隆隆開來,又如數百架飛機從空中掠過,呼嘯著從蒙特港的海底傳來。不久大地便劇烈顫動起來。一會兒,陸地出現了裂縫;一會兒,部分陸地又突然隆起,好像一個巨人翻身一樣。瞬間,海洋在激烈地翻滾,峽谷在慘烈地呼嘯,海岸岩石在崩裂,碎石堆滿了海灘……
這次地震,是世界上震級最高、最強烈的地震,震級高達8.9級,烈度為11度,影響范圍在800公里長的橢圓內。大震過後,接踵引發了大海嘯。海嘯波以每小時幾百公里的速度橫掃了太平洋沿岸,把智利的康塞普西翁、塔爾卡瓦諾、奇廉等城市摧毀殆盡,造成200多萬人無家可歸。
·幽靈十: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中國北京時間3時42分,東經118.2度、北緯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處的地球外殼,比日本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強烈400倍的大地震發生了。
中國新華通訊社於7月28日向全世界發布了這一消息。
幾天以後再次公布了經過核定的地震震級:Mst7.8級。
唐山,一座上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這場沒有預報的特大地震中成為廢墟。死亡人數達24萬之多。
北緯40度線,被人們稱為「不祥的恐怖線」。這里,發生了諸如美國舊金山、葡萄牙里斯本、日本十勝近海等無數次大地震。這次地震這個惡魔又一次突襲了北緯39.6度——唐山成為它的犧牲品。
如果再評一次的話,去年的汶川地震肯定會入列。這些災難大多是天災,但如果人們能早點監測到,哪怕是在災難前幾分鍾,也可以救回很多人。
元在災難中喪生的人安息。
這里有個網址,你如果想了解的更詳細的話,可以去看看。http://tieba..com/f?kz=158623957
相對官方的統計只有這么一個。非自然因素造成的災難沒有這么系統的統計,可能需要你自己總結。
㈨ 世界十大自然災害奇觀
旱災、洪澇、台風、風暴潮、凍害、雹災、海嘯、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其實生硬定為十大不太合理。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因為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以勞動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災害都是消極的或破壞的作用。所以說,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世界范圍內重大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包括:旱災、洪澇、台風、風暴潮、凍害、雹災、海嘯、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農林病蟲害等。
洪澇它是因降雨過多或強度過大(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決堤、山洪暴發、淹沒田地、毀壞建築、人員傷亡的水災。在我國洪澇頻發,強度大,長江中下游、黃淮海、遼河下游和華南地區尤為嚴重,每年4~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時期,國家要花大量的資金於防洪措施。近30年來,我國最嚴重的洪澇災害是1975年8月 5~7日發生在河南省駐馬店地區,3天最大降雨量達1605毫米(該地區年均降水總量為800毫米),暴雨引起山洪暴發,使兩座水庫的土壩漫水潰決,淹沒農田113萬公頃,沖毀京廣鐵路線100公里,死亡數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0多億元。1991年夏,江淮地區大面積的洪澇災害,成為國內外關注的大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億元。
乾旱乾旱是久晴。高溫、持續少雨或不雨的氣象災害。在其出現初期,人們並不能感到它的到來,但時間愈長受旱面積擴大,嚴重程度與日俱增。在我國,一年四季均會發生旱災,大部分地區春旱發生機會多、程度重、持續時間長。乾旱發生不僅在時間序列上具有相對集中性,如1470—1949年間北京地區出現的170次乾旱中,有115次是連年發生;而且在空間上具有群發性,如1950年春,內蒙古大部、甘肅河西走廊、冀北、陝北出現乾旱,7~9月長江、淮河、黃河、漢水流域廣大面積出現乾旱的年份,自1950年至1980年就有11次。
熱帶氣旋是一種源於熱帶洋面的低氣壓大氣渦旋。按其中心附近風力大小分成四級:風力6~7級為熱帶低壓,8~9級為熱帶風暴,10~11級為強熱帶風暴,12級及其以上為台風。在熱帶西太平洋洋面每年有 30個台風生成(佔全球 38%),7~8月是台風活動盛期,在熱帶洋面生成後,便向西北方向移動,每年平均有7個台風在我國沿海登陸。台風帶來的是狂風、暴雨(我國近海15個省最高雨量記錄中,80%是台風造成的)、巨浪和潮災,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前面所說的1975年8月河南特大洪澇災害,就是由於 7503號台風登陸,深人內陸移速減慢、停滯、低壓維持不消而帶來的特大暴雨。台風登陸先後在台、浙。閩、粵、湘愕、贛、冀、豫等10省出現暴雨。其中河南最為嚴重,暴雨面積佔全省三分之一,最大降雨量1/小時為189.5毫米,24/小時1061.8毫米,造成了百年來罕見的洪澇災害。
所謂潮災是指在強風暴作用下,引起近海風暴潮和巨浪疊加於大潮汛天文高潮上,海潮超過當地警戒水位,摧毀防禦設施,導致洪水泛濫,形成潮災。我國潮災主要是由台風和寒潮引起的。東南沿海倍受台風襲擊,是潮災多發重發區。渤海和黃北部,冬春季節寒潮冷鋒過境,造成渤海7級以上東北大風導致渤海南岸的潮災。
低溫冷害是在農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強寒潮引起急劇降溫。包括我國東北地區夏季氣溫過低,南方冬季的凍雨和寒露季節前後的低溫冷害。長江中下游和華南地區秋季晚稻抽穗揚花,遇上這種天氣造成稻穀空殼、癟粒而減產。1969年1月26日至30比寒潮到達長江流域,降溫14~20℃,冬小麥、油菜和果樹遭受嚴重凍害。1977年10月25~29民強寒潮使內蒙古、新疆積雪深0.5米,草場被掩埋,牲畜大量死亡。
地震由於地球內動力作用引起地殼的現代活動而產生,一般分為構造地震(占 95%)、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我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地震最嚴重的地區,與我國地處環太平洋構造帶與地中海喜馬拉雅構造帶交匯部位,地殼現代活動劇烈有關。除浙江、貴州兩省外,各省都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1556年1月23日陝西華縣8級地震,「是日山西、陝西、河南同時地震,聲如雷、雞犬鳴吠……或裂泉涌,或城廊房屋陷人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壓死官吏軍民奏報有名者八十二萬……」(《嘉靖實錄》)是我國歷史上最大地震之一。1976年7月28日唐山7.8地震,上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頃刻間成為一片廢墟,是 上世紀全球10次破壞性最大的地震之首。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地震預報尚屬世界難題。我國在中、長期預測領域取得長足進展,但能作準確預報的還只佔少數,對這個具高難度的臨震預報還需做出艱苦的努力。
滑坡它是斜坡上大量岩體和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造成坡上和坡下的農田、建築物的破壞或被掩埋以及人員傷亡。由於自然條件的差異和人為因素的不同影響,滑坡類型是多樣的。我國是多山和多地震國家,有史以來暴雨和地震引起的滑坡頻繁發生,隨著建設事業的發展,又不斷出現水庫。礦山、路塹和山城等的滑坡。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汶縣迭溪地震時,周圍30里山陵崩、滑,迭溪城與龍池山二個巨型高速滑坡相對而下,堵塞渦江,形成堰壩高160 多米;45天後壅塞之水泛溢潰決,沿江數百公里皆受重災。湖北遠安縣鹽池河磷礦,由於地下采空,山體開裂,雨後位移驟增,1980年6月3日凌晨,100 多萬立方米的山體突然崩滑,坑口建築物被毀,辦公樓、宿舍、大量礦山機械和280多名員工瞬間被埋入20多米厚的碎石之下。
泥石流 常在雨季突然暴發,山谷雷鳴、挾帶泥砂石塊的渾浩洪流席捲而下,掃盪著前進途中的一切。泥石流災害波及我國23個省、市、自治區,影響山區城鎮工礦、交通運輸(鐵路、公路、水路)、農田村寨、水利和各種設施。據鐵路部門資料,我國山區鐵路
有1386條泥石流溝,威脅著3000多公里線路的安全運行。
森林火災它是由或自然或因人員不慎引發的火災現象。特大森林火災多因乾旱。高溫、大風或雷擊等特殊氣象條件所引起,又往往因估計不足而失控,一旦形成大火又非人力所能及時遏制。我國森林火災損失率隨科技進步和林火管理的加強在不斷降低。但對於林地覆蓋率僅為 13%和人均森林蓄積量不及10立方米的我國,減少損失與提高覆蓋率是同樣重要的。因為森林火災不僅造我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而且給生態和自然景觀帶來嚴重的破壞。1987年大興安嶺森林火災。過火林地 114萬公頃,佔全國林地的1%。
農林病蟲蟲草鼠害它是指農作物和森林的病害、蟲害。惡性雜草以及鼠害。就農作物而言,病、蟲、草、鼠會從全國每個人的口中,每年奪走50公斤的糧食和其他食物。我國農作物病蟲害有1200餘種,還有猖撅的鼠害和惡性雜草,如果病蟲大發生並成災的話,對我國的基礎產業一農業將產生重大影響
㈩ 求一些好的,關於世界上各種災難的資料!!
幽靈一:北美黑風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國西部草原地區發生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風暴。風暴整整颳了3天3夜,形成一個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動的巨大黑色風暴帶。風暴所經之處,溪水斷流,水井乾涸,田地龜裂,莊稼枯萎,牲畜渴死,千萬人流離失所。
這是大自然對人類文明的一次歷史性懲罰。由於開發者對土地資源的不斷開墾,森林的不斷砍伐,致使土壤風蝕嚴重,連續不斷的乾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現象。在高空氣流的作用下,塵粒沙土被捲起,股股塵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風暴帶。《紐約時報》在當天頭版頭條位置刊登了專題報道。
黑風暴的襲擊給美國的農牧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使原已遭受旱災的小麥大片枯萎而死,以致引起當時美國穀物市場的波動,沖擊經濟的發展。同時,黑色風暴一路洗劫,將肥沃的土壤表層颳走,露出貧瘠的沙質土層,使受害之地的土壤結構發生變化,嚴重製約災區日後農業生產的發展。
人類每一次對自然界的勝利,大自然都要做出相應的反應。繼北美黑風暴之後,前蘇聯未能吸取美國的教訓,歷史兩次重演,1960年3月和4月,前蘇聯新開墾地區先後再次遭到黑風暴的侵蝕,經營多年的農庄幾天之間全部被毀,顆粒無收。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是無情的。3年之後,在這些新開墾地區又一次發生了風暴,這次風暴的影響范圍更為廣泛。哈薩克新開墾地區受災面積達2千萬公頃。
北美和前蘇聯的黑風暴災難的發生,向世人揭示:要想避免大自然的報復,人類一定要按客觀規律辦事。也就是說,人類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時,還要自覺地做好人類生存環境的保護,否則將會自食惡果。
幽靈二:秘魯大雪崩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擁有一望無垠的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里。它又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著名的安第斯山脈的瓦斯卡蘭山峰,山體坡度較大,峭壁陡峻。山上長年積雪,「白色死神」常常降臨於此。1970年5月31日,這里發生了一場大雪崩,將瓦斯卡蘭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毀,造成兩萬居民的死亡,受災面積達23平方公里。
1970年5月31日20時30分。秘魯安第斯山脈的瓦斯卡蘭山。
此時,在寒冷的地區,不少人都已沉睡於夢鄉之中。
突然,遠處傳來了雷鳴般的響聲。隨即大地像波濤中的航船,頓時失控,在瘋狂、猛烈地顫抖著。緊接著,又從遠處傳來了天崩地裂般的響聲。震耳欲聾,把人們從酣夢中驚醒。那些正在夜讀、娛樂和工作著的人們,被這突如其來的響聲驚呆了。人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房屋便東倒西歪、吱吱作響地坍塌下來。
這時,人們才意識到地震災禍已經降臨。
那些還未及逃離屋子的人們,都被壓在倒塌下來的亂磚碎石之中。外面,寒風凜冽,漆黑一片,誰也看不到誰,只聽到隆隆的崩塌聲。
忽然,又一陣驚雷似的響聲由遠至近,從瓦斯卡蘭山峰方向傳來。一會兒,山崩地裂,雪花飛揚,狂風撲面而來。
原來,由地震誘發的一次大規模的巨大雪崩爆發了。
地震把山峰上的岩石震裂、震松、震碎,地震波又將山上的冰雪擊得粉碎。瞬時,冰雪和碎石猶如巨大的瀑布,緊貼著懸崖峭壁傾瀉而下,幾乎以自由落體的速度塌落了九百米之多。
剛遭受地震襲擊的容加依城,人們驚魂未定,又被隨之而到的冰雪巨龍席捲,大多數人被壓死在冰雪之下,快速行進中的冰雪巨龍,又使許多人窒息而死。
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最悲慘的雪崩災禍。
孟加拉國特大水災
1987年7月, 孟加拉國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水災。連日的暴雨,狂風肆虐,這突如其來的天災,使毫無任何准備的居民不知所措。短短兩個月間,孟加拉國64個縣中有47個縣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襲擊,造成2000多人死亡,2.5萬頭牲畜淹死,200多萬噸糧食被毀,兩萬公里道路及772座橋梁和涵洞被沖毀,千萬間房屋倒塌,大片農作物受損,受災人數達2000萬人。
孟加拉國位於孟加拉灣以北,屬於恆河平原的東南部,其西為東高止山脈,東為阿拉干山脈,北為喜馬拉雅山脈。境內有河流230條,每年的河水泛濫都使孟加拉國蒙受巨大的損失。加之這里地處季風區,印度洋上吹來的西南季風帶著溫暖而又飽和的水汽向低壓區沖來。當受到山脈的阻擋時,立即降雨。這就使得地勢平坦低窪的孟加拉國難逃水災的侵襲。
水災的發生,加劇了人民的貧困程度,聯合國就此展開了兩項糧食供給計劃。僅一項計劃的實施每年就要耗資2000萬美元。
這樣巨大的損耗卻仍未得到政府的重視。大自然原有其不可抗拒的力量,但通過有力的預防措施可使其破壞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1987年9月,孟加拉國灌溉、水利發展和防洪部長阿尼斯·伊斯拉姆·馬哈茂德在事後說道,「如果我們和印度、尼泊爾能在有效利用本地區水利資源,即在冬季增加河水流量,在雨季控制洪水這些問題上達成協議的話,我們本來可以減輕7月和8月份在這里發生的洪水災害的嚴重程度的。」他的這番話若早能做到,數以千萬的人民就不會無家可歸。
水災給人民帶來的不僅是貧困、飢餓,同時也滋生了大量的細菌。各種疾病在受災區流行,約有80萬人染上痢疾,近百人喪生。這無疑又使孟加拉國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如何擺脫水災帶來的沉重災難,如何使這個南亞窮國的危機有所緩和,已成為孟加拉國政府有待解決的一大難題,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黑色妖魔」鼠疫
老鼠,不僅偷吃糧食,它給人類帶來的最大危害就是傳播病菌,人類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過流行的鼠疫,全球性鼠疫發生過3次,死亡人數過億,不少城鎮滅絕。據文獻統計,死於鼠疫的人數,超過歷史上所有戰爭死亡的人數的總和。無怪乎人們稱這種疾病為「黑色妖魔」。
1994年9、10月間,印度遭受了一場致命的瘟疫。泉神節過後的第二天蘇拉特市醫院接收到30名病情相似的患者。起初醫生並不知道病人患的是鼠疫。但接二連三有人死亡,又傳來馬哈什特拉附近的拉杜爾流行鼠疫的消息,這才意識到一場災難已經降臨。一時間,火車站、汽車站都擠滿了成千上萬的逃難者。30萬蘇拉特市民逃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時也將鼠疫和這種恐懼的心理帶到了全國各地。
不到兩周時間,這種可怕的瘟疫已擴散到印度的7個邦和新德里行政區。鼠疫的降臨,對毫無准備的印度當局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印度衛生部不得不向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請求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鼠疫的流行,引起人們的極度恐慌。這種恐懼猶如大火一樣,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許多國家中止了同印度的各項往來。這對印度來說,經濟方面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的。據有關方面統計,用於治療和預防鼠疫方面的費用就高達數百億美元。
人們不禁要問,銷聲匿跡多年的鼠疫為何再度在印度廣為流行呢?專家們一致認為鼠疫的爆發是極為骯臟的環境所致。據說,蘇拉特市是印度最臟的城市,貧民窟、集市、街頭巷尾,垃圾成堆,臭味熏天。鼠疫流行期間,每天清出的垃圾多達1400噸。遍地的垃圾成為老鼠繁衍滋生的溫床。
消滅老鼠,應當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各國相繼建立了滅鼠公司之類的專門組織,聯合國已成立相應的滅鼠機構。整個地球都在向老鼠展開一場艱難的戰斗。雖然人類至今尚未找到徹底消滅鼠患的辦法,但是,科學的不斷發展必能戰勝鼠患,這是我們大家都堅信的。
喀麥隆湖底毒氣
帕梅塔高原,是個美麗而令人陶醉的地方。
1986年8月21日晚,人們正在酣睡之中,突然一聲巨響劃破了長空。不少人還沒等弄清發生了什麼事,就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
這晚,位於非洲喀麥隆西北部,距首都雅溫得400公里的帕梅塔高原上的一個火山湖———尼奧斯火山湖,突然從湖底噴發出大量的有毒氣體,它猶如泛濫的洪水,沿著山的北坡傾瀉而下,向處於低谷地帶的幾個村莊襲去……
次日清晨,喀麥隆高原美麗的山坡上,水晶藍色的尼奧斯河突然變得一片血紅,好像一隻潰爛而憤怒的紅眼睛。草叢里到處躺著死去的牲畜和野獸。尼奧斯湖畔的村落里,房舍、教堂、牲口棚完好無損,但是街上卻沒有一個人走動。走進屋裡探個究竟,令人震驚的一幕映入眼簾,那裡都是死人。這是多麼凄慘的景象!死者中有男人、女人、兒童,甚至還有嬰兒。
從倖存者的口裡,人們知道了慘案發生的經過,伴隨著昨晚飛響的,還有一股幽靈般的圓柱形蒸氣從湖中噴出,整個湖水一下子沸騰了起來,掀起的波浪襲擊湖岸,直沖天空,高達80多米,然後又像一柱雲煙注入下面的山谷。這時,一陣大風從湖中呼嘯而起,夾著使人窒息的惡臭將這朵煙雲推向四鄰的小鎮。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災禍中,至少有1740人被毒氣奪去了生命,大量的牲畜喪生,加姆尼奧村靠火山湖最近,受災也最為嚴重。全村650名居民中,僅有6人倖存。
這一噴毒事件,立即引起了各國的極大關注。尼奧斯火山湖,也因此更聞名於世。日本、英國、美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都迅速地派出了緊急救援隊,並派出專家對尼奧斯湖噴發毒氣的成分進行實測,殺人兇手究竟是誰?專家們努力地尋找答案。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終於查明了尼奧斯湖中所噴出的有毒氣體成分。專家們一致認為,噴出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而惡臭則來自硫化氫。人們在向自然界征服和索取的同時,也遭到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湖底毒氣這種自然造成的突發性災難,讓人類嘗到了苦果.
倫敦大煙霧
素有世界「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每當春秋之交,這里經常被濃霧所籠罩,像是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據統計,倫敦的霧天,每年可高達七八十次,平均5天之中就有一個「霧日」。每當大霧降臨,彌漫的大霧不僅影響交通,釀成事故,還直接危害人們的健康,甚至威脅人們的生命。
與1952年的狀況相比,今天的倫敦是一座凈化的城市。那時候,倫敦有燃煤發電廠,離市中心不遠處有許多工廠。大多數住家用燒煤來取暖。以煤為動力的蒸汽機車拉著一節節列車開進首都 。對小汽車和卡車產生的廢氣幾乎沒有控制措施。
1952年12月4日,倫敦城發生了一次世界上最為嚴重的「煙霧」事件:連續的濃霧將近一周不散,工廠和住戶排出的煙塵和氣體大量在低空聚積,整個城市為濃霧所籠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間,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霧散以後又有8000多人死於非命。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霧都劫難」。
1952年12月3日清晨,倫敦氣象台報告說,一個氣峰在夜間通過,中午氣溫可達到5.6℃,相對濕度約為70%。對於本地來說,這是個難得的好日子——一個可愛的冬日。
這一天,從北海吹來一股風,吹遍了整個英格蘭,將英國中部的工廠和城市居民住戶中煙囪內冒出來的團團濃霧吹到了九霄雲外,因而空氣變得十分清新怡人。
然而,誰也不會想到災難正悄悄地來臨。
傍晚時分,倫敦正處於一股巨大的高氣壓氣旋的東南邊緣,較強勁的北風圍繞著這個反氣旋順時針吹著。第二天,即12月4日,這個氣旋中心已到了倫敦以西幾百公里處,沿著通常的路徑向東南方向移動。上午風速變小,雲層幾乎遮蔽了整個天空。時至中午,烏雲把太陽全部遮住,倫敦上空陰霾彌漫,氣象台溫度表的讀數為3.3℃,相對濕度上升為82%。
12月5日,一個異常的情況出現了。倫敦氣象台的風速表測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量度——風速讀數完全是靜止的。據當時專家的估計,此時風速不超過每小時3公里。
倫敦處於死風狀態,空氣中積聚著大量的煙塵,經久不散,風太弱又無法帶走林立的工廠煙囪與家庭排出的各種有害的煙塵。於是,大量的煤煙從空中紛紛飄落,美麗的泰晤士河谷被煙霧籠罩。一位在船上幹活的小徒工,煙霧的入侵使他淚如泉涌;煙霧穿門入室,鑽進了格林威治區的居民家中,使人們痛苦難忍……
霧雲在城市上空懸浮了5天,逐步變得更臟和更有毒。倫敦市中心空氣中的煙霧量幾乎增加了10倍。
煙霧使數千受害者患了支氣管炎、氣喘和其他影響肺部的疾病。最後,到12月10日煙霧散去時,估計已有4000人死亡,其中多數是年長者。
今天,煙霧的主要起因是機動車所排放的廢氣的污染。像洛杉磯、墨西哥城等大城市內,煙霧一直懸浮在空中。使用無鉛汽油和安裝機車排氣催化轉化器,有助於減少受這種污染而損害健康的危險。但是,這仍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嚴重問題。
百慕大地區神秘災難
在本世紀海上發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而又最令人費解的,當屬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連串飛機、輪船失蹤案。據說自從1945年以來,在這片海域已有數以百計的飛機和船隻神秘的無故失蹤。失蹤事件之多,使世人無法相信其盡屬偶然。所謂百慕大三角是指北起百慕大群島,南到波多黎各,西至美國佛羅里達州這樣一片三角形海域,面積約一百萬平方公里。由於這一片海面失蹤事件疊起,世人便稱它為「地球的黑洞」、「魔鬼三角」。
1971年10月21日,一架滿載著凍牛肉的運輸機「超星座號」,從一艘正在海面工作的探測船上空飛過。船員們眼看它飛了一分鍾左右,突然,飛機好像被海水吸住似的一頭墜進海里。以後,船員們什麼也未看見,既沒有發現油跡,也沒有找到屍體和飛機殘骸。唯一能證實飛機失蹤的,只是海面上漂浮的一大塊帶血的牛肉。
「超星座號」飛機的失蹤,只是這片神秘海域許許多多起失蹤事件之一。據統計,自1840年至1945年間,這片海域上空就有100餘架飛機失蹤;而這里消失的船隻則更多。
這片被世人稱作「海上墓地」的地方,就是引起全世界許多科學家關注的百慕大三角區。
「超星座號」的失蹤,與難以計數的其他失蹤事件一樣,可以歸結為一句話——沒有線索。任何船隻、飛機和人員,只要是在百慕大三角區失蹤的,就甭想再找到倖存者和任何殘骸,所謂神秘就在這里。
所有試圖對百慕大三角地區失蹤事件做出合乎邏輯解釋的人都遇到了無法擺脫的矛盾。於是就有人提出「超自然」理論,試圖揭開這世紀之謎。更有一部分研究者,把百慕大三角區發生的災難與外星人和飛碟聯系起來進行推斷。他們的論點是:這里存在一個外星人的海底飛碟基地。因為多年來人們曾在這里觀察到數不清的不明飛行物現象。這些失蹤的飛機和船隻正是被飛碟的乘員掠走的。在波恩舉行的一次科學會議上,著名太空學家雅佛烈·史杜魯賓博士透露了他們用太空時代的科技配合古代記錄進行研究的情況。他認為現在百慕大三角地區發生的飛機和船隻失蹤之真相已經大白,是一個400年前的隕石在做怪。
1979年,美國和法國科學家組織的聯合考察組,在百慕大海域的海底發現一個巨大的水下金字塔。根據美國邁阿密博物館名譽館長查爾斯·柏里茲派人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這個水下金字塔比埃及大金字塔還要巨大。塔身上有兩個黑洞,海水高速從洞中穿過。
水下金字塔的發現,使百慕大三角謎變得更為神秘莫測,它到底是人造的還是自然形成的?它與百慕大海域連續發生的海難和空難有什麼關系?這些都有待於人們的進一步探討。百慕大這個黑洞,至今還沒有看見底。
: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位於前蘇聯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附近。80年前,這里發生過一次極其猛烈的大爆炸,其破壞力相當於500枚原子彈和幾枚氫彈的威力。
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場罕見的慘禍降臨到西伯利亞偏僻林區的游牧民頭上。有幸逃脫這場災難的謝苗諾夫回憶說:「當時天空出現一道強烈的火光,剎那間一個巨大的火球幾乎遮住了半邊天空。一聲爆炸巨響之後,狂風襲來……」爆炸產生的沖擊波,一直傳到中歐,德國的波茨坦和英國劍橋的地震觀測站,甚至華盛頓和爪哇島也得到了同樣的記錄。
當時俄國的沙皇統治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無力對此組織調查。人們籠統地把這次爆炸稱為「通古斯大爆炸」。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權於1921年派物理學家庫利克率領考察隊前往通古斯地區考察。他們宣稱,爆炸是一次巨大的隕星造成的。但他們卻始終沒有找到隕星墜落的深坑,也沒有找到隕石。只發現了幾十個平底淺坑。因此,「隕星說」只是當時的一種推測,缺乏證據,庫利克又兩次率隊前往通古斯考察,並進行了空中勘測,發現爆炸所造成的破壞面積達20000多平方公里。同時人們還發現了許多奇怪的現象,如爆炸中心的樹木並未全部倒下,只是樹葉被燒焦;爆炸地區的樹木生長速度加快;其年輪寬度由0.4—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爆炸地區的馴鹿都得了一種奇怪的皮膚病棗癩皮病等等。不久二戰爆發,庫利克投筆從戎,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前蘇聯對通古斯大爆炸的考察,也被迫中止了。 二戰以後,前蘇聯物理學家卡薩耶夫訪問日本,1945年12月,他到達廣島,四個月前美國在這里投下了原子彈。看著廣島的廢墟,卡薩耶夫頓然想起了通古斯,兩者顯然有著眾多的相似之處:
爆炸中心受破壞,樹木直立而沒有倒下。
爆炸中人畜死亡,是核輻射燒傷造成的。
爆炸產生的蘑菇雲形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
特別是在通古斯拍到的那些枯樹林立、枝幹燒焦的照片,看上去與廣島上的情形十分相似。因此,卡薩耶夫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認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艘外星人駕駛的核動力宇宙飛船,在降落過程中發生故障而引起的一場核爆炸。
此論一出,立即在前蘇聯科學界引起了強烈反應。支持者和反對者乏善其人。索羅托夫等人進一步推測該飛船來到這一地區是為了往貝加爾湖取得淡水。還有人指出,通古斯地區馴鹿所得的癩皮病與美國1945年在新墨西哥進行核測驗後當地牛群因受到輻射引起的皮膚病十分近似,而通古斯地區樹木生長加快,植物和昆蟲出現遺傳性變異等情況,也與美國在太平洋島嶼進行核試驗後的情況相同。
五、六十年代,前院多次派出考察隊前往通古斯地區考察,認為是核爆炸的人和堅持「隕星說」的人都聲稱考察找到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對於沒有找到中心隕星坑的情況,有人認為墜落的是一顆慧星,因此只能產生塵爆,而無法造成中心隕星坑。
1973年,一些美國科學家對此提出了新見解,他們認為爆炸是宇宙黑洞造成的。某個小型黑洞運行在冰島和紐芬蘭之間的太平洋上空時,引發了這場爆炸。但是關於黑洞的性質、特點,人們所知甚少。「小型黑洞」是否存在尚是疑問。因此,這種見解也還缺少足夠的證據。直到今天,通古斯大爆炸之謎仍未解開。
智利大海嘯
據說,智利是上帝創造世界後的「最後一塊泥巴」。或許正是這個緣故,這里的地殼總是不那麼寧靜。根據現代板塊結構學說的觀點,智利是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洲板塊互相碰撞的俯沖地帶,處於環太平洋火山活動帶上。特殊的地質結構,造成了它位於極不穩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來,火山不斷噴發,地震接二連三,海嘯頻頻發生。
1960年5月,厄運又籠罩了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從5月21日凌晨開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發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見的強烈地震。震級之高、持續時間之長、波及面積之廣均屬少見,在前後一個月中,共先後發生不同震級的地震225次。震級在7級以上的竟有10次之多,其中8級的有3次。
當5月21日地震剛發生時,震動還比較輕微,大地只是輕輕地顫動著。和以往不同的是,它連續不斷地發生。接著震級一次高於一次,震動越發劇烈。倉皇之中,人們東倒西歪,搖搖晃晃跑到室外。
然而,連續兩天持續不斷的震盪,使人們產生了不以為然的麻痹情緒。由於地震持續時間較長,而且破壞程度不大,人們不像開始時那樣懼怕了,有人甚至搬進了破裂的屋子。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心有餘悸,他們擔心更大的地震即將來臨。
果然,5月22日19時許,忽然地震聲大作,震耳欲聾。地震波像數千輛坦克隆隆開來,又如數百架飛機從空中掠過,呼嘯著從蒙特港的海底傳來。不久大地便劇烈顫動起來。一會兒,陸地出現了裂縫;一會兒,部分陸地又突然隆起,好像一個巨人翻身一樣。瞬間,海洋在激烈地翻滾,峽谷在慘烈地呼嘯,海岸岩石在崩裂,碎石堆滿了海灘……
這次地震,是世界上震級最高、最強烈的地震,震級高達8.9級,烈度為11度,影響范圍在800公里長的橢圓內。大震過後,接踵引發了大海嘯。海嘯波以每小時幾百公里的速度橫掃了太平洋沿岸,把智利的康塞普西翁、塔爾卡瓦諾、奇廉等城市摧毀殆盡,造成200多萬人無家可歸。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中國北京時間3時42分,東經118.2度、北緯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處的地球外殼,比日本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強烈400倍的大地震發生了。
中國新華通訊社於7月28日向全世界發布了這一消息。
幾天以後再次公布了經過核定的地震震級:Mst7.8級。
唐山,一座上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這場沒有預報的特大地震中成為廢墟。死亡人數達24萬之多。
北緯40度線,被人們稱為「不祥的恐怖線」。這里,發生了諸如美國舊金山、葡萄牙里斯本、日本十勝近海等無數次大地震。這次地震這個惡魔又一次突襲了北緯39.6度——唐山成為它的犧牲品。
水,首先向人類發出了警報。
7月下旬起,北戴河一向露出海面的礁石被海水吞沒;而距唐山比較近的蔡家堡等海域,從前碧藍藍的海水變得渾黃。一位潛泳於秦皇島海水下的人看見水下一條明亮的光帶,似一條不安的火龍。
7月27日深夜,比人類早覺醒一步的自然界發出了最後的災難呼告!
昌黎縣看瓜的農民看到200多米高的上空忽然明亮,地面照得發白,西瓜葉、蔓照得清晰可見,如天亮一般。
3點42分許,唐山上空出現強烈的幾次藍色閃光,地上狂風呼嘯,驚雷轟響,大地瘋狂地搖撼,幾秒鍾後,唐山破碎了,一片死寂,灰色的塵霧濃濃地籠罩著唐山,整個唐山沒有一點聲息。
就在這短短的幾秒鍾里,唐山市區和農村有65萬多間房屋倒塌和受到嚴重破壞。絕大多數唐山人均在睡眠狀況下遭此浩劫。
在許多奇跡般的生還者中有一位婦女,她從所住的旅館逃出僅2秒鍾,旅館便斷裂成兩半,並坍塌了。由於懼怕還會發生更大的地震,大多數唐山人都轉移到搭建在城外公路上供他們臨時棲身的帳篷里。地震確切的死亡人數可能永遠是個謎。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是14.2萬,但一些西方專家認為數字可能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