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寫給兒童中國歷史第8本讀後感
本書以近百篇精彩故事、上千幅插畫貫串上古至現代的中國歷史,為兒童描繪一個完整具體的輪廓,以兒童的生活經驗與歷史因果相結合,敘史故事化、新鮮的文字妙喻再加上寫實精美的插畫,足以喚起兒童對歷史的興趣;精彩有趣的故事不僅帶給孩子想像與創造的空間,真實的歷史更給孩子思考與判斷的智慧,是一部讓孩子認識自己、喜歡歷史、見賢思齊的經典巨作。 作者陳衛平,台灣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現任台灣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及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在台灣眾多少兒讀物中獨樹一幟,力求培養中文兒童讀物寫作、編輯人才,為文化生態奠定必要基礎。 自1987年海峽兩岸開放交流以後,致力於兒童文學領域的對話與切磋。1990年曾率台灣兒童文學界訪問團赴北京、天津進行座談。他發起並推廣「中、小學班級讀書會」活動,以及「繪本閱讀與欣賞」觀念之普及運動,並參與講評及討論。作品有《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等。譯作有《群眾與權力》、《國家的神話》、《世界電影史》、《羅素》、《科學的進步與問題》等。
。 自1987年海峽兩岸開放交流以後,致力於兒童文學領域的對話與切磋。1990年曾率台灣兒童文學界訪問團赴北京、天津進行座談。 他發起並推廣「中、小學班級讀書會」活動,以及「繪本閱讀與欣賞」觀念之普及運動,並參與講評及討論。作品有《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等。譯作有《群眾與權力》、《國家的神話》、《世界電影史》、《羅素》、《科學的進步與問題》等。
㈡ 適合小學生看的歷史書籍有哪些
給小學生看的歷史書,不僅要有優質的內容輸出,還得能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不然正當活潑好動年紀的猴孩子們,哪裡能甘心坐下捧書來讀?所以,有故事、有笑話、語言幽默、插圖精彩是幾個必須考慮的重點。
下邊分享幾個我已經給孩子淘過來的歷史書籍:
1. 《猛獁爺爺》很多日常生活故事,看起來挺輕松的。
2.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這個一本書挺薄的,插圖比較多,有不少歷史
故事和插畫,也是用兒童的視角寫的,不過內容方面算是一個歷史輪廓,讀起來感覺不是很充實。
3. 《上下五千年》這個很多人都比較熟悉吧,挺正統的,就是純文字……厚厚的三本書,買回來我家孩子沒看幾次。
還有一本強推的!
是一套中國通史——《少年歷史課》,由天星教育出版。這套書和《明朝那些事兒》風格類似,都是將正史故事化,不僅語言風趣幽默、可讀性強,並且書中很多高清全彩歷史插圖都是源自海內外各大博物館、圖書館,看過之後就好像逛了一次歷史博物館一樣。
關鍵是這套書是以中學歷史教材為參照的,全面涵蓋中學歷史的重要史實與知識點,也能讓孩子提前接觸到教科書中的相關知識,對以後的歷史學習非常有幫助。一套書一共有12本,從買來到現在我家猴孩子已經看了小半套了。平時活潑好動、一分鍾都坐不住的他也會開始安安靜靜地看書了,真是讓我省了不少心。
㈢ 古代兒童史
6月底在浙江出差,7月3日(星期一)上班後,才讀到您發表在
《中華讀書報》6月28日的文章。非常震驚!我的《中國兒童文學源流》
(以下簡稱《源流》)怎麼會源自您的《中國兒童文學:天賦身份的
背離》(以下簡稱《背離》)呢?
我們的交往只有一次書信來往,那是1995年上半年,我記不起當
時是如何知道您有一部《背離》,出於對兒童文學的愛好與兒童文學
理論著作難以買到的事實,我冒昧給您寫信,希望能得到您的《背離》。
沒想到不久就收到了您的贈書,當時心理非常高興,想到大學教授一
點也不擺架子,對後輩「有求必應」,我一定要好好拜讀,以不辜負
您的關心。當時我正忙於《中國兒童文學史》一書「當代部分」的寫
作,並且在《中國兒童文學史》的「第四編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二
上)(1949-1994)」的「第一章45年來兒童文學發展概觀」的「第
三節1977至1994年的中國兒童文學」中還引用了您著作中的觀點。
《中國兒童文學史》第457頁寫到「進入80年代『黃金時代』的中國兒
童文學」「在10個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時,在第一條「對兒
童特性認識的程度」中有這樣一段話:
……他們既是「自然之子」,又是「人之子」。正是從這個意義
上,有人認為只是到了80年代,「兒童終於被發現」時,中國兒童文
學「才有了自覺的表現」①。
這里的「有人」指的就是您。我在引文的注釋①中寫到:「參見
譚元亨:《中國兒童文學:天賦身份的背離》,158頁,北方文藝出版
社,1993。」但我在著述《中國兒童文學源流》的過程中並沒有參照
您的《背離》,更不存在照搬您在《背離》中的觀點了。
我收到您的《背離》是1995年6月,這有您在書上的題字為證。您
在書的扉頁上寫道:「韓進兄雅正元亨九五、六」(同時寄來的還有
您的一部名為《浪漫年華》的長篇小說,花城出版社1994年版。您希
望這部長篇小說能在我社出版,因為已是正式出版物,我自然無法答
應您)。可那時我的《源流》的初稿已經完成了,怎麼會寫在前面的
文字,反而「源自」後面的「著作」呢?
我的《源流》雖然定稿於1995年,出版於1999年,但該書的初稿
卻完成於1994年。因為這部書稿原是《中國兒童文學史》的一部分,
由於受到《中國兒童文學史》一書的篇幅限制及其他原因,將作為第
一編的「古代兒童文學鉤沉」沒有收入。當時聽說明天出版社(山東)
將設立「兒童文學出版基金」,用於扶植兒童文學創作與理論著作的
出版,我便有了試一試的念頭,決定將「古代兒童文學鉤沉」獨立成
冊,並效仿周作人的《中國新文學的源流》,以《中國兒童文學源流》
為書名,將文稿的復印件寄給了明天出版社,希望能得到「出版基金」
的資助出版。這是發生在1994年年初的事,因為1994年8月在山東煙台
召開全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年會時,我還寫了一封便信,託人在會
議期間向明天出版社打聽一下書稿是否有出版的機會。1999年《源流》
出版時,考慮到既然稱作「源流」,時間的跨度應該到近現代為宜,
應該將中國兒童文學逐步走向自覺的全過程包融進去,才較為完整,
於是將《中國兒童文學史》的第一編「中國兒童文學的自覺(近代至
五四時期)」作為《源流》的「下編」收入,「上編」自然是「古代
兒童文學鉤沉(近代以前)」,這便是現在人們見到的《源流》,但
整個文稿確是在1994年完成的,後來的修改定稿主要是文字上的潤色,
在觀點、思路與文章結構上都沒有調整。這一點可以將已出版的《源
流》與寄給明天出版社的文稿復印件作對比來證明。好在復印的文稿
還留在明天出版社,您可以隨時去查對。
由此可見,《源流》書稿的寫作相距收到您的《背離》,其間將
近早了一年的時間,我怎麼可能是在讀了您的大作後再「利用」您的
「成果」來寫我的《源流》呢?《源流》與《背離》本是兩本毫無關
聯的書,您卻「創造性」的將其扯到了一起,說我將《背離》的「整
個思路、結論一股腦照搬過來」,並且說得那樣頭頭是道、煞有介事、
義正詞嚴,陷害於我,真不知您有何居心。難道做人可以這樣嗎?再
退一萬步說,不論我的《源流》寫於何年何月,都與您的《背離》沒
有任何關系。在寫作《源流》的全過程中,不論是初稿,還是日後的
修改潤色,我都沒有參考您的《背離》,更不用說照搬您的觀點與思
路了。這始終是事實!事實終究是事實,事實可以經得起任何形式的
檢驗,但絕不容有人肆意歪曲!
手中有您的《背離》,不能證明我就「偷用」了您的《背離》,
這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但為了證明您的猜測,您硬是將我在《源流》
中所體現的學術思想、觀點及著述思路與您的《背離》作對比,誤導
讀者得出我的《源流》「源自」您的《背離》的錯誤結論,詆毀我的
聲譽。可惜您又不能舉出具體的實例(因為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例子),
恐怕連您自己也覺得牽強而沒有說服力。事實上,將童謠作為「讖語」
來考察以及採用「童謠熒惑說」,我主要是吸取了車錫倫的《作為神
學附庸的中國古代兒歌》一文的觀點,該文收入由浙江少兒出版社
1985年出版的《中國兒童文學理論年鑒(1983)》中,我在書中已經
註明;至於我的「中國兒童文學不可能從傳統啟蒙讀物中產生」的觀
點、對「兒童的發現與中國兒童文學走向自覺」的論述以及對「父為
子綱」、「祖先崇拜」等傳統倫理觀的分析批判,我想請譚先生(以
及一切對此有疑慮、有興趣的人們)在有閑的時候不妨找來筆者發表
過的3篇文章看一看,我在那裡都有明確的論述,限於篇幅,這里不在
一一展開。這3篇文章是:
1.《中國兒童文學產生於五四時期》,載《兒童文學研究》第
28輯,少年兒童出版社1988年5月出版;
2.《從「兒童的發現」到「兒童的文學」》(近4萬字),載
《安慶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4期;
3.《家庭文化視野中的兒童讀者——兼談家庭文化與兒童文化之
關系》,收入《兒童文化研究叢譚》,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7月版。
上述提到的4篇文章,不僅都發表在我收到您的《背離》前,而且
那時譚先生的著作也還沒有面市吧,自然沒有任何「利用」您的《背
離》之嫌。如果按照譚先生在文章中絕對地以出版時間先後來判斷誰
「利用」了誰,我是否也可以說您在《背離》中表現出的與上述4篇文
章中的觀點、思路接近與相似的部分也是「偷自」他人的文章呢?
這里必須提醒先生注意的是:您千萬不要忘了,我在《中國兒童
文學源流》中是主張我國「兒童的被發現」與「兒童文學走向自覺」
是在20世紀初葉的「五四時期」完成的;而您在《背離》中卻是主張
的我國「兒童的發現」與「兒童文學的自覺」到20世紀末的今天還沒
有「完成」。您不妨仔細體味下面的對比文字:
《中國兒童文學源流·上編古代兒童文學鉤沉(近代以前)》
「序語」:
中國兒童文學的發生有其深厚的民族文化淵源和優秀的文學傳統。
中國兒童文學萌芽於19世紀中後期,自覺於20世紀初葉,而在此之前
的漫長封建時代及遠古時期,兒童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存在,不僅有吃
與穿的基本物質需求,也必然有心理與精神上的飢渴。豐富多彩的民
間文學以及古代作家筆下那些適合兒童聽讀欣賞的文學作品就被兒童
自覺與不自覺地據為己有,成為中國兒童文學兩條最為鮮活的源頭。
《中國兒童文學源流·下編中國兒童文學的自覺(近代至五四時
期)》「序語」:
兒童文學的「自覺」,是指社會開始意識到兒童區別於成人的文
學要求,而有意識地為兒童創作,並使兒童文學在事實上成為一種不
可忽視的存在,進而從一般文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相對獨立的文
學樣式。中國兒童文學的自覺在20世紀初葉。這一時期,以1911年
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與1919年5月4日的愛國反帝運動為中心,形成了
辛亥革命與五四運動這樣兩個永放光輝的「兒童文學」時期,跨越這
兩個時期,中國兒童文學實現了從「自發」走向「自覺」的飛躍。
兒童文學的自覺與許多歷史因素聯系在一起。「在某種程度上,
它是某些有跡可尋的社會運動的產物,最明顯的是『發現了兒童』。」
(引自《不列顛大網路全書·兒童文學》)而如果沒有像嚴復、梁啟
超、孫毓修、茅盾、魯迅、周作人、鄭振鐸、黎錦輝、葉聖陶、冰心
等這樣幾位無法預言的天才人物出現,兒童還是不會被發現,中國兒
童文學也無以走向自覺。
《中國兒童文學:天賦身份的背離》第158頁:
長期以來,兒童文學處於非自覺狀況,直到新時期,才有了自覺
的表現,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與兒童史中兒童終於被發現、被還原
為「自然之子」的歷程息息相關的,直到今天。嚴格地說,還未達到
完全的自覺。
所謂「自覺」,對中國兒童文學來說,是對其「天賦身份」的背
離,這也是整個中國兒童文學的主旋律,否則,無以概括中國的兒童
文學,也無以把握中國的兒童文學。這種「背離」的過程可以說是相
當艱難、甚至充滿血腥味,但是,非如此不足以完成自己。
由此可見,你我對中國「兒童的發現」與「兒童文學自覺」的理
解,不僅內涵完全不同,而且,也因此在「發現」與「自覺」的時間
上存在明顯而嚴重的差異,這又如何解釋是我「照抄搬用」了您的著
作觀點與著述思路呢?您如果不願認同我的《源流》是一部「填補空
白」的著作,這沒有關系,也很正常,我們可以在學術的范圍內展開
探討與論爭,但不能這樣為著抬高自己,不惜踐踏別人,甚至採用這
種非學術性的「炒作」方式。當然,究竟哪一部著作可以當之無愧地
被稱為「填補空白」之作,這要得到兒童文學學術界的認同,您說我
說都沒有用。
作為一個兒童文學愛好者,我始終將自己視作一名小學生,虛心
地向我所認識的所有的兒童文學家們請教;同時我也希望能得到包括
譚先生在內的老師及同行們的關心、鼓勵、理解與愛護,本著「有則
改之、無則加勉」的精神,我誠懇地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批評與幫助。
但我要說的是:批評必須實事求是;必須顧及他人的聲譽;必須尊重
他人的人格;必須與人為善。不知譚先生是否贊同我的淺見。
以上是我對譚先生關於拙著《中國兒童文學源流》「源自何處」
的答復(同時也是將事實真相告之廣大讀者),不知譚先生是否滿意,
歡迎批評指正。文中若有冒犯先生之處,那一定不是我的本意,還請
您見諒。
歡迎到安徽來做客。順頌
著豐!
㈣ 求給10歲左右兒童的歷史課課程講義
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有將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
發現於雲南元謀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中國境內已知最早的原始人類。距今近60萬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帶的「北
京人」,能直立行走,能製造、使用簡單的工具,並知道了用火。距今一萬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遍布中國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
遺址,發現了人工栽培的稻穀和粟粒及農耕工具。
最古老的王朝夏朝開始於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中心地區,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其勢力和影響已達到黃河南北,並開始進入奴隸社會。繼夏而興
起的商、西周進一步發展了奴隸制度。之後是王室勢力衰微,諸侯爭霸的春秋戰國時期,這一時期被認為是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階段。
大約在5000年前,中國人已知道了冶煉銅的技術。3000多年前的商代,開始使用鐵器;在制陶方面,有了白陶和彩陶;絲織生產也相當發達,產生了世界上
最早的提花絲織技術。到了春秋時期,制鋼技術已經出現。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學術空前活躍,涌現出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著名的哲學家老子、孔子、孟子和軍事學
家孫武等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和他的帝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結束了長達250多年諸侯紛爭的戰國時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秦。秦
始皇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建立了郡縣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國家框架在以後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們延用著。他在十幾年的時間里組織
30多萬人在中國北部修建了綿延5000公里的長城,並生前就開始修築龐大的墳墓。1974年發現的、守護秦始皇陵的秦兵馬俑震驚了世界。8000個如真
人大小的陶俑、陶馬和戰車栩栩如生,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和「絲綢之路」
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了強大的漢王朝。漢代的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極大發展,人口達到5000萬。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公元前
140—前87年)是漢王朝最為強盛的時期,他使中央政權實際控制的地方從中原擴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亞一帶)。他派使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開了從長
安(今陝西西安)經新疆、中亞直抵地中海東岸的道路,被稱為「絲綢之路」,中國絢麗的絲織品經此源源西運。隨著東西交往的密切,佛教也於公元一世紀時傳入
中國。公元105年,官員蔡倫總結了民間造紙的經驗,發明了造紙術,使人類的書寫材料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唐代盛世(618-907年)
漢之後,經歷了三國、晉、南北朝、隋等朝代,李淵於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李淵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實行一系列開
明的政策,把中國封建時期的繁榮昌盛推向了頂峰:有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紡織、染色、陶瓷、冶煉、造船等技術也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全國水陸交通縱
橫交錯。七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的力量不僅在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伊犁河流域牢牢紮根,甚至擴展到中亞的許多城邦。中國與日本、朝鮮、印度、波斯、阿拉
伯等許多國家建立了廣泛的經濟和文化聯系。
宋、元、明、清(960—1911年)
唐亡後,經歷了五代十國戰亂頻繁的時期。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建立了宋朝(960—1279年)。宋朝曾先後有北宋、南宋,南宋時政權南遷,將北
方先進的經濟、文化推廣到南方,促進了該區域的經濟開發。宋代天文、科技以及印刷術均居世界前列,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堪稱人類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其孫子忽必烈1271年入主中原,建立元朝(1271—1368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
多政權並立的局面,實現了包括新疆、西藏及雲南地區在內的全國大統一。造紙、印刷術、指南針、火葯是中國古代科技的「四大發明」,至宋元時期相繼傳入世界
各地,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1368—1644年)。其子朱棣(1360—1424年)即位後,開始大規模營建北京城池和宮殿,並於
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1405年至1433年,他派太監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進行了七次規模巨大的海上遠航,途經東南亞各國、印度洋、波斯灣、馬爾地夫
群島,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的索馬里和肯亞,是哥倫布時代以前世界上規模最大、航程最遠的海上探險。
明朝後期,中國東北部的滿族人迅速崛起,於1644年建立清朝(1644—1911年),定都北京。清朝最著名的皇帝康熙(1661—1722年在位)統
一了台灣,遏止了沙俄的入侵。他還加強對西藏的管轄,制定了由中央政府最終決定西藏地方領袖的一整套規章制度。在其統治下,中國疆土面積超過1100萬平
方公里。
㈤ 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內容簡介
簡介:《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套裝共4冊)》對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作了系統介紹。在世界東方的一片遼闊的土地上,屹立著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她是誰?她就是我們親愛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該書還精選了許多副精美圖片,可謂多種視覺要素有機結合,立體再現一幅多姿多彩、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歷史是一面鏡子,它鮮活、真切、有血有肉,讓它成為親切的叮嚀,讓孩子們重溫先人的世界。
第一冊:創世
第二冊:先秦
第二冊: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第四冊:宋元明清第四冊近現代
0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引子)
0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盤古和女媧的神話)
0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半真半假的上古「三皇」)
0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中國的「亞當」和「夏娃」)
0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汾河邊的小哥倆)
0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愛美的山頂洞姑娘)
0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一萬年前的弓箭手)
0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媽媽當家的黃金時代)
0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爸爸當了一把手)
1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四千年前的三次「世界大戰」)
1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神秘的顓頊)
1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帝堯的時代)
1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堯舜禪讓的傳說)
1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大禹治水的故事)
1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引子)
1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家天下」的揭幕式)
1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撲朔迷離的第一王朝)
1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漂漂亮亮的壞國王)
1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仁慈的「大巫師」商湯)
2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甲骨文記錄的歷史篇章)
2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暴君商紂王的下場)
2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謎樣的三星堆)
2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文明歷史幾多長)
2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引子)
2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封建制度的設計師)
2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落湯雞國王)
2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穆天子的「西遊記」)
2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趕走國王的「共和」時代)
2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烽火戲諸侯)
3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捲起被子搬家的國王)
3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春秋五霸」走馬燈)
3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伍子胥過昭關)
3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
3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萬世師表孔夫子)
3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老子和《道德經》)
3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兩個改革家的命運)
3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西門豹治巫婆)
3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馬陵道恩仇記)
3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兩個鬥嘴的大說客)
4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完璧歸趙與將相和)
4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囤積國王的大投機商)
4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荊軻刺秦王)
4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異彩紛呈的時代)
4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引子)
4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千古一帝秦始皇)
4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徐福傳奇)
4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指鹿為馬的陰謀家)
4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大澤鄉的燎原烈火)
4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楚漢相爭的故事)
5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呂後和漢文帝)
(5)中國歷史少兒科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劉興詩,男,1931年5月8日(農歷3月21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籍貫四川省德陽市,地質學教授,史前考古學研究員,果樹古生態環境學研究員,知名科普作家。曾任成都理工大學學科專業建設高級顧問。
1945年開始發表第一篇作品,1952年開始科普創作。劉興詩被譽為中國科幻小說鼻祖之一。截至2013年7月,在境內外共出版232本書,獲獎144次。
其中,美術片《我的朋友小海豚》獲1982年義大利第12屆吉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榮譽獎,義大利共和國總統銀質獎章;童話《偷夢的妖精》獲1989年海峽兩岸第一屆中華兒童文學創作獎;《講給孩子的中國大自然》系列獲得了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列入北大人物的北大文壇中。
㈥ 經典中國兒童故事有哪些
經典兒童故事(一):狼來了
從前,有個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覺得十分無聊,就想了個捉弄大家尋開心的主意。他向著山下正在種田的農夫們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農夫們聽到喊聲急忙拿著鋤頭和鐮刀往山上跑,他們邊跑邊喊:"不要怕,孩子,我們來幫你打惡狼!"
農夫們氣喘吁吁地趕到山上一看,連狼的影子也沒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們上當了!"農夫們生氣地走了。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農夫們又沖上來幫他打狼,可還是沒有見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們又上當了!哈哈!"大夥兒對放羊娃一面再再而三地說謊十分生氣,從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話了。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一下子闖進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極了,拚命地向農夫們喊:"狼來了!狼來了!快救命呀!狼真的來了!"
農夫們聽到他的喊聲,以為他又在說謊,大家都不理睬他,沒有人去幫他,結果放羊娃的許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說明說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它即不尊重別人,也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我們應該培養誠懇待人的良好品質。
經典兒童故事(二):三個和尚
山上有座小廟,廟里有個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經、敲木魚,給觀音菩 薩案桌上的凈水瓶添水,夜裡不讓老鼠來偷東西,生活過得安穩自在。
不久,來了個長和尚。他一到廟里,就 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長和尚心想一個人去挑水太吃虧了
,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但兩個人一次只能抬一隻水桶,怪麻煩的。他們都斤斤計較,而且要求水桶必須放在扁擔的中央,不可以走太快,也不可以走太慢,誰都想占誰的便宜。不過,雖然吵吵鬧鬧,但他們總算每天還是有水喝,有飯吃。
後來,又來了個胖 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沒水。小和尚和長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來一擔水,立刻獨自喝光了。
從此誰也不挑水,三個和尚就沒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經,各敲各的木魚,觀音菩薩面前的凈水瓶也沒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裡老鼠出來偷東西,誰也不管。結果老鼠猖獗,打翻燭台,燃起大火。三個和尚這才一起奮力救火 ,大火撲滅了,他們也覺醒了。
從此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
經典兒童故事(三):小馬過河
小馬和他的媽媽住在綠草茵茵的十分美麗的小河邊。除了媽媽過河給河對岸的村子送糧 食的時候,他總是跟隨在媽媽的身邊寸步不離。 他過的很快樂,時光飛快地過去了。
有一天,媽媽把小馬叫到身邊說:"小馬,你已經長大了,可以幫媽媽做事了。今天你 把這袋糧食送到河對岸的村子裡去吧。" 小馬非常高興地答應了。
他馱著糧食飛快地來到了小河邊。可是河上沒有橋,只能自己 淌過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猶豫中的小馬一抬頭,看見了正在不遠處吃草的牛伯
伯。小馬趕緊跑過去問到:"牛伯伯,您知道那河裡的水深不深呀?" 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體笑著說:"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馬高興地跑回
河邊准備淌過河去。
他剛一邁腿,忽然聽見一個聲音說:"小馬,小馬別下去,這河可深
啦。"小馬低頭一看,原來是小松鼠。小松鼠翹著她的漂亮的尾巴,睜者圓圓的眼睛,很認 真地說:
"前兩天我的一個夥伴不小心掉進了河裡,河水就把他捲走了。"小馬一聽沒主意了。 牛伯伯說河水淺,小松鼠說河水深,這可怎麼辦呀?只好回去問媽媽。
馬媽媽老遠地就看見小馬低著頭馱著糧食又回來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困難了,就迎過
去問小馬。小馬哭著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話告訴了媽媽。媽媽安慰小馬說:"沒關系,咱們 一起去看看吧。"
小馬和媽媽又一次來到河邊,媽媽這回讓小馬自己去試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馬小心地 試探著,一步一步地淌過了河。
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沒有牛伯伯說的那麼淺,也沒有小松 鼠說的那麼深。只有自己親自試過才知道。 小馬深情地向媽媽望了一眼,心裡說:"謝謝你了,好媽媽。" 然後他轉頭向村子跑去。
經典兒童故事(四):猴子撈月
一群猴子在森林中各自玩耍時,藍猴抬頭看到了又圓又亮的月亮,夢想擁有它,於是吹了一聲口哨把大夥召來,它們採用接竹竿的形式摘起月亮來,無奈竹竿接再長,月亮仍高高在上。黃猴看到井水中月亮的倒影時,也興奮地吹起口哨召來大夥。
藍猴搔搔腦袋再生一計,大夥又一個接一個倒掛金鉤撈起月亮來,可是月亮果然被撈進葫蘆瓢里時,它們又為誰擁有它打起架來,結果,葫蘆瓢落地,月亮「碎」成一片,真應了「水中撈月一場空」。
經典兒童故事(五):掩耳盜鈴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拚命朝鍾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鍾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鍾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鍾聲,可鍾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鍾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鍾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鍾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鍾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鍾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㈦ 適合講給兒童的中國歷史百科電子書
中國兒童網路全書(自然科學卷)兒童注音彩圖版電子書
遙望太空
銀河系王國
星星的故事
光熱使者——太陽
孤寂的水星
悶熱的金星
生銹的火星
行星老老大——木星
美麗的土星
「懶小孩」天王星
風暴繼續的海王星
地球衛兵——月球
星際「鋶浪漢」
摸索宇宙的航天器
精明的人工衛星
太空客棧——空間站
其次章 認識美麗的地球家園
地球的故事
高低起伏的大地
大地「震怒」了
愛「發怒」的山
岩石和土壤
河流和湖泊
藍色世界——海洋
地球的外衣——大氣層
變動無常的天氣
「狂躁」的風
干姿百態的雲
形形色色的降水
第三章 解讀奇妙的生命
微觀世界的大發現
認識植物
植物家族
植物的生命體系
植物的繁育體系
植物與人
了解動物
海洋里的下等動物
陸上大軍——蟲豸
水中主人——魚
水陸兩棲的動物
生命力頑強的爬行動物
史前霸主——恐龍
天空主宰者——鳥
喝乳汁長大的動物
動物與人
我們的身體
長相的秘密
人體指揮體系
感知周圍世界
身體自如運動
體內的不自主運動
寶寶誕生了
第四章 領略神奇的科學
便利易用的數字
奧秘無限的圖形
有趣的圖案
時候離不了的空氣
無處不在的水
用處多多的金屬
運用遍及的選料
火與燃燒
古老而神奇的焰火
奇妙的熱冷現象
五花八門的力
聲音的世界
光的世界
粲煥的色彩
電的世界
磁的世界
家庭劇院——電視
越來越聰明的電腦
能力非凡的機器人
便利聯絡的通信技藝
法術盛大的互聯網 書摘插圖 首先章 摸索廣闊的宇宙
茫茫宇宙,充滿了無盡的神奇與奧秘;點點繁星,勾起了我們無限的遐想。本章呈現了一個多彩變幻的太空:銀河系側看像大鐵餅,俯瞰像大旋渦;太陽臉上也會長「雀斑」;火星的脾氣不太好,不常會爆發一次;月亮很害臊,總是把它的另一半臉藏著不讓人看……這完全是何等神奇呀!下面,讓我們一起去摸索這個廣闊而奇妙的宇宙吧!
㈧ 推薦幾本適合孩子看的歷史書
編年體的,最適合小孩的就是《上下五千年》了,應該可以買到合訂本的。追夢騅的《經典歷史故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紀江紅的《歷史時空》 其次的選擇就是司馬遷的《史記》了,一年級的話可以買白話文版的,到初中後就建議讀《史記》的文言版。。到高中後則可以讀《世界通史》了
㈨ 有看過陳衛平的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書么
有的,《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是一套適合10歲以下孩子閱讀的歷史書,選出了自盤古開天闢地到清朝末年,影響中國歷史的傑出人物,包括文學家、藝術家、冒險家、發明家、教育家……用說故事的方式講述這些歷史人物的精彩事跡,為孩子構建一個完整清晰的中國歷史輪廓。書中配套的有聲故事運用聲音的力量,在孩子熟悉文字元號之前,讓歷史提前走進他們的生活。
作者陳衛平曾經編寫了《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出版後獲得巨大的反響,意料之外的是,有更多的家長提出了他們的心聲與期望,希望孩子在更小的時候就能開始接觸歷史。
因此,作者策劃了《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這一全新作品,重點考慮了怎樣將歷史人物和事件通過最有效、最能吸引孩子的方式傳達給他們。在孩子讀歷史、聽歷史的過程中,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氛圍和「模擬體驗」的感受,同時激發孩子對歷史的多元化思考。
(9)中國歷史少兒科擴展閱讀
陳衛平 台灣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作品有《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寫給兒童的人文小網路》《誰需要國王呢?》等。
陳衛平此前憑借《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14冊)在大陸童書界佔有重要一席,這本書不僅榮獲第10屆文津圖書獎,還多年雄踞當當童書暢銷榜首位,至今銷量近千萬冊。
而《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是他專門為10歲以下兒童創作的歷史作品,與《說給兒童的世界歷史》《說給兒童的偉人故事》一起,算得上是其所在的台灣小魯文化的壓箱底之寶,在台灣已經暢銷近30年。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陳衛平說,這是一部用文字和聲音共同表達的給孩子的歷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作家網-陳衛平:歷史應成為真正的生命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