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周朝艾葛之戰

中國歷史周朝艾葛之戰

發布時間:2021-03-02 10:18:08

⑴ 周朝發生 重大事件

中國歷史悠久,常被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目前發現最早的遠古人類遺址距今約萬年。中國歷史分為幾個階段,中國大陸官方通常認為夏、商、周三朝是奴隸社會時期,秦朝正式進入封建社會時期,直到清朝滅亡,之後是民主時期的開始,而大陸之外的地區對「封建」的概念和秦至清的社會性質劃分並不相同。從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中國基本上就是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帝制國家。秦朝後,中國歷史的發展受到了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極大影響,佛家在中國的影響也很大,但達不到基督教對西方那樣的影響,中國歷朝政治方針受儒家影響最深。而漢字也使不同地區的人們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這一種文字有不容易改變字體的特點,中國各個地方的語音雖然不同,但對這種文字的理解是相同的,所以漢字也成為中國統一的一種有力的工具,而最先是秦始皇下令統一中國的文字。
元謀人是中國遠古遺存中目前所見最早的人類,距今約170萬年。著名的北京猿人距今約四五十萬年。這些都是所知較早的原始人類蹤跡。

中國史前時代的各種文化是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

中國猿人時期——舊石器時代初期,距今約50至40多萬年前
河套時期——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20至10餘萬年前
山頂洞人時期——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10至2萬多年前
彩陶文化時期(仰韶文化時期)——新石器時代晚期,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300年
黑陶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新石器時代末期
母系氏族社會在中國形成於四五萬年前的彩陶文化時期,中心區域分布在陝西省中部、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帶,以原始農業為主。

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到了黑陶文化時期,父系氏族社會逐漸形成,農業和畜牧業有較大的發展,制陶、冶銅等手工業的工藝水平也逐漸提高。大汶口文化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在此期間,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逐漸成為文明的中心地帶。

中國是世界早期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發明弓箭和陶器、出現農牧業、觀察天文、開創醫葯的地區之一。而且這時也開始利用蠶絲。

[編輯]
神話傳說
主條目:三皇五帝

後人所繪的黃帝像在中國神話中,中國最早有三皇五帝,三皇有爭議,有說伏曦,神農,燧人,五帝也有多種說法。最常見的說法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在上古時期,現中國區域有3個最大的部落,華夏部落,兩昊部落和三苗部落,相傳蚩尤是兩昊部落最後一個首領,在涿鹿大戰中被華夏部落的炎黃二帝打敗,在堯舜時期,華夏部落數次大規模征伐遠在南方的三苗,最終使苗民臣服,此是後話. 後來黃帝的孫子顓頊和玄孫帝嚳繼續擔任部落聯盟的首領。帝嚳的兒子堯繼位,他是一名賢君,創立了禪讓制傳位給了舜。在舜時期,洪水泛濫,鯀採用堵塞的方法,結果洪水更厲害了,鯀被處決,他的兒子禹採用疏導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因此被推舉為首領。然而他的兒子啟破壞了禪讓制方式,自立為王(根據香港中學課本所述,啟是被推舉為領袖),建立了第一個王朝——夏朝,夏朝持續了400多年,在最後一個夏朝君主——桀末期,東方商族首領成湯奪取了政權,建立了商朝。

[編輯]
先秦時期
[編輯]
三代
主條目:夏朝、商朝、周朝、西周

甲骨文最早的朝代夏朝約在前21世紀到前16世紀,由於這段歷史沒有文字性文物印證,所以只能靠後世的記錄和出土文物互相對照考證,部分學者認為河南二里頭遺址可能就是夏朝的遺存,但是也有學者對此持有疑問。根據文字記載,夏朝有了中國最早的歷法--夏小正。不過之後的商朝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有文字文物的歷史時期,存在於前16世紀到約前1046年。據說夏朝最後一個君主——桀,由於荒淫無道而被湯推翻。而商代時文明已經十分發達,有了歷法、青銅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等。商王朝時已經有一個完整的國家組織,並且具有了奴隸主王朝的規模。當時的主要生產部門是農業,不過手工業,特別是青銅器的冶鑄水平也已經十分高超。並且已經出現了原始的瓷器。商朝自盤庚之後,定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因此也稱為殷朝。商朝的王位繼承製度是傳子或傳弟,多按年齡的長幼繼承。

與此同時,黃河上游的另一個部落周正在逐步興起,到了大約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在牧野之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商朝滅亡。周朝正式建立,建都渭河流域的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之後周朝的勢力又慢慢滲透到黃河下游和淮河一帶。周王朝依然是奴隸主以及貴族統治,有許多貴族的封國(諸侯)。到鼎盛時,周朝的影響力已經在南方跨過長江,東北到今天的遼寧,西至甘肅,東到山東。周朝時的宗法制度已經建立,政權機構也較完善。中國最早有確切時間的歷史事件是發生於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國人暴動。

[編輯]
春秋戰國
主條目:周朝、東周、春秋、戰國 (中國)

先師孔子行教像,為唐朝畫家吳道子所畫前770年,由於遭到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襲,周平王東遷黃河中游的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開始,。此後,周王朝的影響力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小國(諸侯國),史稱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的大國共有十幾個,其中包括了晉、秦、鄭、齊及楚等。這一時期社會動盪,戰爭不斷,先後有五個國家稱霸,合稱春秋五霸。到了前546年左右,黃河流域的爭霸基本結束,晉、楚兩國平分了霸權。前403年,晉國被分成韓、趙、魏三個諸侯國,再加上被田氏奪去了政權的齊國,和秦、楚及燕,並稱戰國七雄,戰國時期正式開始。大部分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將戰國開始劃為封建社會,然而大部分西方及台灣學者卻又將之劃為封建社會的崩潰。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開始後,秦國國力大大增強,最後終於在前221年消滅其他六國,中國歷史也進入了新時代。

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思想比較自由,史稱百家爭鳴。出現了多位對之後中國有深遠影響的思想家(諸子百家),例如孔子、老子、墨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等人。出現了很多學術流派,較出名的有十大家,即儒家(倫理)、道家(自然)、陰陽家(星象占卜)、法家(法治)、名家(修辭辯論)、墨家(科技)、眾、雜、農家(農業)、小說家(小說)等。文化上則出現了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出現在中國文學史上的詩人屈原,孔子編成了詩經。戰爭史上出現了傑出的兵法家孫武、孫臏。科技史上出現了墨子,建築史上有魯班,首次發明了瓦當,奠定了中國建築技術的基礎。能製造精良的戰車與騎兵,同時此時中國的冶金也十分發達,能製造精良的鐵器,在農業上出現了各種灌溉機械,大大提高了生產率,從而為以後人口大大膨脹奠定了基礎。歷史上出現了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中華文化的源頭基本上都可以在這一時期找到。

這一時期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步。夏朝發明了干支紀年,出現了十進位制。西周人用圭表測日影來確定季節;春秋時期確定了二十八宿;後期則產生了古四分歷。

[編輯]
秦漢時期

北京八達嶺長城主條目:秦朝、漢朝、西漢、新朝、東漢

前221年秦滅其他六國後統一了中國主體部分,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定都咸陽(今西安附近)。由於秦王嬴政自認「功蓋三皇,德過五帝」,於是改用皇帝稱號,自封始皇帝,人稱秦始皇,傳位後的皇帝稱二世,直至千世萬世。他對國家進行了許多項改革,包括了郡縣制的確立,取代了周朝的諸侯分封制;統一了文字,方便官方行文;統一度量衡,便於工程上的計算。秦始皇還大力修築道路,並連接了戰國時趙國、燕國和秦國的北面圍城,築成了有名的萬里長城以抵禦北方來自匈奴,東胡等游牧民族的侵襲。秦始皇推崇法治,重用法家的李斯作為丞相,並聽其意見,下令焚書坑儒(有部分學者對這一行為是否確實存在有爭議),收繳天下兵器,役使七十萬人修築阿房宮以及自己的陵墓——包括兵馬俑等。部分史學家對以上事件存有懷疑,認為由於秦始皇的一系列激進改革得罪了貴族,平民無法適應,才在史書上留此一筆。

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於出巡途中,胡亥(即秦二世)即位。但十個月後,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包括六國遺臣等野心家乘勢作亂,前206年劉邦圍攻咸陽,秦王子嬰自縛出城投降,秦亡。此後,劉邦與項羽展開了爭奪天下的楚漢戰爭。 前202年十二月,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四面楚歌。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楚漢之爭至此結束。漢高祖劉邦登基,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西漢開始。到了漢武帝時,西漢到達鼎盛。並與羅馬,安息(帕提亞),貴霜並稱為四大帝國。武帝實行推恩令,徹底削弱了封國勢力,強化監察制度,實現中央集權;他成功地擊潰了匈奴,控制了西域,還開拓了著名的絲綢之路,發展了對外貿易,使中國真正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儒家學說也被確立為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成為了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其他藝術與文化也蒸蒸日上。同時期還出現了第一部通史性質的巨著——《史記》,同時這時的中國出現造紙術,大大推動了文化發展。

西漢發展到了一世紀左右開始逐漸衰敗。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權,宣布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改國號為新。然而這些改革卻往往不切實際,最終導致農民紛紛起義。公元25年劉秀復辟了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東漢的發展延續了西漢的傳統,此時出現了天文學家張衡。漢的文化吸取了秦的教訓,顯得相當開明,當時佛教通過西域到達中國,在河南洛陽修建了中國的第一座佛教寺廟——白馬寺,佛教正式傳入中國。

[編輯]
魏晉南北朝時期

赤壁主條目:魏晉南北朝、三國、晉朝、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

東漢中後期,宦官和外戚長期爭權,在黃巾起義的打擊下,到了公元二世紀左右時再度衰敗,196年曹操控制了東漢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220年,曹操長子曹丕廢漢獻帝自立,建立魏國,同時尚有劉氏的蜀和孫氏的吳,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

265年,魏權臣司馬炎稱帝,建立晉朝。280年三國歸晉,再度統一。晉朝的文化也有一定發展,當時由於戰亂紛紛,很多學士選擇歸隱,不問世事,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陶淵明(陶潛),當時的書法藝術也十分興盛。290年晉武帝死後不到一年,十六年的朝廷權利斗爭開始,史稱「八王之亂」。與此同時,中原周邊的五個游牧民族(匈奴、鮮卑、羌、氐、羯)與各地流民起來反晉,史稱五胡亂華。這些游牧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國家,從304年到409年,北部中國陸陸續續有多個國家建立,包括了漢、前趙、後趙、前燕、前涼、前秦、後秦、後燕、西秦、後涼、北涼、南涼、南燕、西涼、夏和北燕, 史稱十六國。

自東漢後期開始,為躲避戰亂,北方的漢族人民大量遷居南方,造成經濟重心南移;晉朝南遷,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歷史上稱此前為西晉,南遷後為東晉。最後,拓跋鮮卑統一北方,建立北朝的第一個王朝——北魏,形成了南北朝的對立。南朝經歷了宋、齊、梁、陳的更替,而北朝則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南北朝時期是佛教十分盛行的時期,西方的佛教大師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國,許多佛經被翻譯成漢文。

[編輯]
隋唐五代時期

唐代畫家張萱作《搗練圖》。主條目:隋朝、唐朝、五代十國

581年,楊堅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並於589年滅掉南朝最後一個政權——陳,中國歷經了三百多年的分裂之後再度實現了統一。不過隋朝也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在修築了巨大工程——京杭大運河後就滅亡了,只經歷了兩代37年。

618年唐高祖李淵推翻隋朝建立了唐朝,它是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朝代。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唐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史稱貞觀之治。長安(今陝西西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王朝也是當時最發達的文明。高宗李治之妻武則天遷都洛陽,並稱帝,成為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國號周,並定佛教為國教,廣修佛寺,大興土木。隋唐時期開創的科舉制是當時比較科學與公平的人材選拔制度。唐王朝與許多鄰國發展了良好的關系,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帶去了大批絲織品和手工藝品。日本則不斷派遣使節、學問僧和留學生到中國。唐朝的文化也處於鼎盛,特別是詩文得到較大的發展,還編撰了許多紀傳體史書。唐代涌現出許多偉大的文學家,例如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以及散文家韓愈、柳宗元。唐代的佛教是最興盛的宗教,玄奘曾赴天竺取經,回國後譯成1335卷的經文,並於西安修建了大雁塔以存放佛經。唐朝前期對宗教採取寬容政策,佛教外,道教、摩尼教(Manicheism)、景教和伊斯蘭教等也得到了廣泛傳播。這一切都在李世民的曾孫唐玄宗李隆基統治時期達到頂峰,史稱開元盛世。然而在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唐朝由此開始走向衰落。

875年黃巢起義爆發,唐朝再度分裂,並於907年滅亡,形成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

[編輯]
宋元時期

清明上河圖局部,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主條目:遼朝、金朝、西夏、宋朝、北宋、南宋、元朝

經過了五十多年的紛爭後,960年北宋控制了中國大部分地區,但是燕雲十六州被北方契丹族建立的遼朝占據,河西走廊被黨項族建立的西夏占據,北宋為了維持邊境和平,不得不向遼和西夏交納歲幣。北宋晚期發生了分別以王安石、司馬光為首的黨派斗爭,增加了社會的不安。到了1125年松花江流域女真族建立的金勢力逐漸膨脹,1125年,金、北宋聯合滅遼。金國隨即開始進攻北宋,1127年金攻破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俘虜三千多皇族,其中包括了當時的皇帝宋欽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因為那一年是靖康年,史稱靖康之禍,北宋滅亡。同年宋欽宗的弟弟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位,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形成南北分立。

此後金與南宋多次交戰未成,直到1234年,蒙古軍消滅了金。蒙古之後與南宋又經歷了血腥的戰爭,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為「元」之後,於1279年,8歲的小皇帝趙昺被元軍逼得走投無路,跳海而死,以元軍的勝利告終,南宋滅亡,元朝統一全國,定都大都(今北京)。

北宋時期中國出現印刷術和火葯。宋朝也是一個極度繁華的朝代,當時中國經濟極度發達,中國海上貿易十分興盛,福建泉州一帶成為繁華的港口,中國當時的經濟總量佔世界的一半,財政收入超過一億兩白銀,首都開封和杭州人口達到400到500萬人口,相對當時佛羅倫薩和巴黎十幾萬人口來講確實是十分繁華,各國商人雲集,文化也極度興盛,出現了程頤、朱熹等理學家,與唐詩並駕齊驅的宋詞,有蘇軾等詞文優秀的詞人,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社會文化發達,出現了白蛇傳,梁祝等浪漫愛情傳說,延續了唐朝的光輝,以至於宋朝被西方學者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

盡管元朝吸收了許多漢族文化,並大力宣揚朱熹一派的理論,但卻實行了嚴格的民族等級制度,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原西夏人、畏兀兒人和來到中國的中亞、東歐人;第三等是「漢人」,包括原金統治區的漢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是「南人」,包括原南宋統治區的漢族和其他族人。這種民族壓迫招致漢族的不滿,許多漢族人將元朝視為外來政權,並發動多次起義。

[編輯]
明清時期

紫禁城太和殿主條目:明朝、清朝

1368年,抗元起義成功,明朝建立。明朝前期建都南京,貿易興盛,1405年鄭和奉命七次下西洋,曾經到達印度洋、東南亞及非洲等地,但後來逐漸走向閉關。1421年,明朝遷都北京。明朝文化上則出現了王陽明、李贄等思想家,以及《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等優秀長篇小說。1627年,明末農民大起義爆發,1644年,起義首領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思宗自縊殉國。南方大臣先後擁護福王朱由崧(弘光)、唐王朱聿鍵(隆武)、桂王朱由榔(永曆)為帝,史稱南明,最終仍為清朝所滅。

明朝晚期居住在東北地區的滿族開始興盛起來,終於在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後不久,驅逐李自成,進入北京,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清朝,當時明朝舊臣鄭成功南撤到台灣島,並驅逐了那裡的荷蘭殖民者,但是後來又被清廷攻下。清朝在之後的半個世紀還成功地收復了許多邊疆地區,例如新疆、西藏、蒙古以及台灣。康熙年間,清廷還與沙俄在黑龍江地區發生戰爭,最終於1689年簽訂停戰條約——《中俄尼布楚條約》,清廷獲得重大勝利。清朝由於取消了幾千年來的人頭稅,導致人口暴漲,到19世紀已達當時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增多促進當時農業的興盛,出現了康乾盛世,也相應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閉關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到1820年時中國的經濟總量佔世界的三分之一。

然而到了19世紀初,清朝已經徹底衰敗,在嘉慶年間先後爆發白蓮教、天理教的大規模起義。與此同時海上強國英國、荷蘭與葡萄牙等紛紛開始強制與中國進行貿易。1787年英國開始向華輸入鴉片,導致中國的國際貿易由順差變為巨額逆差。清廷於1815年頒布搜查洋船鴉片章程,然而英國無視禁令依然走私大量鴉片,道光皇帝不得不於1838年派林則徐赴廣州禁煙。1839年6月將237萬多斤鴉片在虎門銷毀,史稱虎門銷煙。英國政府因此於1840年6月發動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開始。

[編輯]
清朝末期(近代)
鴉片戰爭持續了一年多,1841年8月英軍到達南京,清廷恐懼英軍會進逼北京,於是求和,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簽署。香港島被割讓;上海、廣州、廈門、福州和寧波開放作為通商口岸,還賠償款銀(西班牙銀圓)2100萬元。之後1844年美國與法國也與清廷分別簽訂了《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中國主權遭受部分破壞。

與此同時中國國內反清復明的反抗斗爭再度興起。1851年至1864年間,受基督教影響的秀才洪秀全不僅創立「拜上帝會」,還領導了太平天國運動,曾經一度佔領南方部分省份,並定都南京(改名「天京」),建立政教合一的中央政權。同時又有天地會、捻軍、上海小刀會起義、陳開、李文茂起義、甘肅回民起義等。

同時英、美、法、俄、日等國多次侵入中國,中國多處領土被割讓。1858年中俄簽定《璦琿條約》,俄國割去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薩哈林島)、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俄國。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將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卓爾南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割給俄國。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使中國失去了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和北疆的齋桑卓爾以東地區約七萬多平方公里領土。賠償「兵費」增為九百萬盧布。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掠奪並燒毀皇家園林圓明園,並於1860年與清廷簽定《北京條約》,各賠英法800萬兩白銀等。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中國慘敗,次年簽定《馬關條約》,賠償日本二億兩白銀,中國割讓台灣全島及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1888年康有為、梁啟超、嚴復、譚嗣同等改良派上書光緒皇帝要求變法遭拒。不過十年後1898年光緒皇帝在親政後終於同意變法,從6月11日到9月21日的被稱為百日維新的103天中進行了多項改革,但最終在慈禧太後發動政變後失敗落幕,康有為、梁啟超逃亡國外,譚嗣同、劉光第等六人被殺,史稱「戊戌六君子」。

1899年義和拳運動爆發,後清政府改為義和團,以「扶清滅洋」為宗旨在慈禧太後支持下開始圍攻外國駐北京使館。於是,借「解救各國駐京使館人員」的名義(實質是為了進行侵略戰爭),1900年英、俄、日、美、法、德、意、奧八國聯軍經由天津攻入北京。在佔領北京期間,英法德等國軍隊曾大肆搶掠。清廷不得不於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本息合計9.8億兩),同時從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由各國派兵駐扎,開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國人不得入內等。

[編輯]
20世紀至今

孫中山主條目:中華民國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1901年革命黨開始興起。孫中山等人在海外積極籌款,指揮國內的多次起義運動,經過十次失敗的起義後,與革命黨互不溝通的湖北新軍在1911年的武昌起義獲得成功,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以清帝退位為條件,孫中山辭去總統位置,由袁世凱接任。但袁世凱妄圖恢復帝制。此後孫中山發起護法運動與護國運動討伐袁世凱。1916年,袁世凱在稱帝83天之後死去,中華民國進入北洋軍閥控制中央政府統治時期,地方政府分別由各個軍閥派系占據。

孫中山之後多次試圖聯合南方地方軍閥北伐北京中央政府未果。1921年,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成立,並成為共產國際中國支部。1924年,孫中山提出新三民主義並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國民黨在共產國際幫助下改組,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國共兩黨進行第一次合作。孫中山自建立廣州軍政府(1923年改稱大元帥府)以後,曾經三次進行北伐,均因條件不具備而未果。1925年春,孫中山病逝於北京。同年,廣州國民政府為統一與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先後舉行第一次東征第二次東征與南征,肅清廣東境內的軍閥勢力和反革命武裝,並將廣東境內傾向革命的軍隊統一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下轄第1至第6軍。不久又將廣西部隊改編為第7軍。為北伐戰爭作了重要准備。1926年6月5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正式通過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案,並任命蔣介石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正式開始北伐。然而隨著北伐和國民革命的深入,國民黨不能容忍共產黨激進的革命運動,國共兩黨分裂,大量共產黨員及其支持者被清出國民黨,有的被拘捕和殺害。1927年8月1日,以周恩來,葉挺為首的共產黨員在江西南昌發動南昌起義,共產黨從此有自己獨立的軍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8月1日被定為建軍節)。並於江西瑞金建立了第一個紅色蘇維埃地方割據政權。此後南京國民政府先後對中央蘇區進行五次圍剿,紅軍粉碎了前四次圍剿,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敗,不得不離開紅區。1934年開始,紅軍進行戰略轉移,在貴州遵義確立了毛澤東對紅軍的領導和指揮權,四渡赤水河,終於擺脫了追擊,途經江西,貴州,四川,甘肅,陝西,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最後成功在陝西北部與陝北紅軍劉志丹部會師,建立陝甘寧革命根據地。

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31年9月18日日本開始侵華,佔領了東北全境。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後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日。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日軍進行南京大屠殺前夕,中華民國首都從南京遷至武漢,後來遷在重慶。1945年二戰結束後,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從日本手裡收回了台灣及澎湖列島以及其他一些領土,但也在1946年與蘇聯簽訂的條約中承認了外蒙古的獨立(1951年,遷往台灣的國民黨國民政府以蘇聯未履約為由,不承認該條約及依據該條約而獨立的外蒙古的獨立地位)。1946年6月,國共兩黨又進行了內戰。中國共產黨最終於1949年獲得決定性勝利,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往光復後的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平成立,並將北平改名為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與此同時,蔣介石宣布台北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宣誓三年內反攻大陸。兩岸分裂局面從此開始
四大古都
四大古都是最早把中國歷代主要古都並稱的說法,四大為西安、洛陽、南京、北京。

[編輯]
五大古都
1920年代在學術界出現了把開封列為古都之一,形成五大古都的說法: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

[編輯]
六大古都
1930年代,開始有把杭州加入古都之列的六大古都說法,並影響很大,包括: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

[編輯]
七大古都
1988年,地理學家譚其驤提議安陽為大古都,後安陽被認定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說: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

[編輯]
八大古都
2004年11月,中國古都學會認定鄭州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說: 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鄭州。

[編輯]
東南西北中國京都
首都在中國又稱為京城、京都、京畿、京師等。中國重要王朝的京都在民間被按照方位順序進行分類。

東京(今開封,歷史上又稱「汴梁」,「汴州」)、東都(洛陽,古又稱「洛邑」)
南京(今南京,歷史上又稱「金陵」、「江寧」)
西京(今西安,歷史上又稱為「長安」,另有附近同一地區的古都咸陽)
北京(今北京,歷史上稱為「燕京」、「北平」)
近代以來,少數民族政權被認為是中國歷史內同漢民族政權一樣平等的一部分,所以上面所提到的東西南北中國首都並不具有歷史學意義,而是一種民間的變稱。

由於各個朝代所管轄的具體區域有所不同,所以這些稱呼所指代的城市也各有差異。比如,宋代的都城是東京汴梁(今開封),另有西、南、北三都:西京洛陽,南京商丘,北京大名。而同時期管轄中國另一部分區域的遼代也有類似的稱呼: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中京大定府,上京臨潢府。

[編輯]
各大古都
由於中原地區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鄭州和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八大古都中,有四個位於今河南。

在八大中國古都中,西安(周、秦、漢、唐)、洛陽(夏、商、周、漢)、南京(明、中華民國)、北京(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封(宋)、安陽(早期三皇五帝時代、商)五大古都都曾作為全國性政權的中國的首都。

而定都北京的金國、定都南京的東晉、定都

⑵ 周朝歷史,要周幽王在位前幾年和在位期間的

西周 公元前1046—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經牧野之戰,滅商建立周朝,史稱西周。

前781年,周幽王繼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執政,朝政腐敗激起國人怨恨;前779年,伐六濟之戎失敗;同時天災頻仍,周朝統治內外交困。

幽王寵愛褒姒,幽王廢掉正後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嬖寵美人褒姒為後,其子伯服(一作伯盤)為太子。宜臼逃奔申國,宜臼的母親是申侯的女兒。申侯聯合繒國和西方的犬戎進攻幽王。殺幽王於驪山之下,犬戎乘機掠走大量財寶。西周就此滅亡。

(2)中國歷史周朝艾葛之戰擴展閱讀:

西周(前1027年?—前771年)是我國繼夏商之後的第三個王朝,是中國遠古社會的鼎盛時期。

周的先祖起源於黃帝族,在夏朝時,周族首領棄為「後稷」,負責管理農事,故而,周族是一個善於農業耕作的部落,這大大促進了周的經濟發展。至周文王時,周已發展成為一個可與殷商抗衡的大諸侯國。文王是周朝歷史上卓有政績的統治者之一。

他在位期間,在軍師姜尚的輔佐下,開始了「翦商」的准備,先後滅耆、邗、崇等國,又遷都於豐(今西安市西南),於是完成了對商都的鉗形包圍。在遷都後的第二年,文王卒,其子姬發繼承王位,即赫赫有名的周武王,繼續周朝的滅商行動。武王九年,周於孟津大會諸侯,並與諸侯結下同盟,共同討伐商紂。此後,武王又打敗商軍於牧野,攻佔商都朝歌,結束了商朝的統治。

⑶ 中國歷史簡要概括長平之戰、牧野之戰、馬陵之戰、城濮之戰、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的時

淝水之戰:東晉和前秦,383年

⑷ 中國古代朝代重大歷史事件

武王伐紂 西周:國人暴動;犬戎之亂,西周滅亡。平王東遷,東周建立。三家分晉,田氏代齊,戰國開始。商鞅變法,秦國開始富強。長平之戰,奠定秦國統一天下的基礎。
秦朝:陳勝吳廣起義,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巨鹿之戰,秦朝主力基本被消滅
楚漢戰爭,劉邦勝利,建立漢朝。
漢朝:七國之亂
張騫通西域
昭君出塞
西域都護府建立,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管轄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三國時期:夷陵之戰
晉朝:滅東吳,統一全國 八王之亂 永嘉之變(匈奴攻破長安,西晉滅亡)
隋朝:滅陳,統一全國 三征高麗
唐朝:玄武門兵變 文成公主入藏 玄奘取經 鑒真東渡 安史之亂
宋朝:杯酒釋兵權 宋遼澶淵之盟 靖康之變 宋金紹興和議
明朝:胡藍之獄 靖難之役 土木堡之變 北京保衛戰 薩爾滸之戰
清朝:設台灣府,平定三藩之亂,葛爾丹叛亂,大小和卓叛亂 打敗沙俄簽訂
尼布楚約。
1840年鴉片戰爭,標致中國開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開始。

⑸ 周朝滅亡是什麼之戰

公元前256年,秦破洛邑,殺周赧王,東周滅亡。

⑹ 西周朝時都發生過哪些經典戰事

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周公滅武庚之戰
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周公平管蔡之戰
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周公攻東國之戰
周成王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攻錄國之戰
周康王二十五年(約公元前11世紀)周康王攻鬼方之戰
周昭王十六年(約公元前10世紀)周昭王攻荊楚之戰
周昭王十六年(約公元前10世紀)周昭王攻東夷之戰
周穆王十二年(約公元前10世紀)周穆王攻犬戎之戰
周穆王十七年(約公元前10世紀)周穆王攻徐之戰
周穆王三十七年(約公元前10世紀)周穆王攻群舒之戰
周共王元年(約公元前10世紀)周共王滅密之戰
周孝王元年(約公元前9世紀)周孝王攻西戎之戰
周懿王時期(約公元前9世紀)周懿王攻犬戎之戰
周夷王十七年(約公元前9世紀)周夷王攻太原戎之戰
周厲王時期(約公元前9世紀)武公攻玁狁之戰
周厲王時期(約公元前9世紀中)周厲王攻戎之戰
周厲王時期(約公元前9世紀中)周厲王與淮夷之戰
周厲王十七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周厲王奔彘之亂
周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周抗玁允荊蠻之戰
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公元前823—前789年)周宣王對周邊各族之戰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周宣王攻玁狁之戰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周宣王攻楚荊之戰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周宣王攻戎之戰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周宣王東征
周宣王二十二年至三十八年(公元前805—前790年)晉穆侯攻戎之戰
周宣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97年)周宣王攻太原戎之戰
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周攻魯之戰
周宣王三十六年(公元前792年)周宣王攻條奔戎之戰
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晉攻北戎之戰
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戎攻姜之戰
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千畝之戰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周子多父攻鄶之戰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攻六濟戎之戰
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秦攻戎之戰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周之戰

⑺ 中國歷史上的全部戰役

我說了能給加分嗎 100分
①原始時期:
約公元前30世紀神農氏攻斧燧氏之戰

約公元26世紀黃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戰

約公元前26世紀阪泉之戰

約公元前26世紀涿鹿之戰

約公元前25世紀顓頊與共工之戰

約公元前24世紀帝嚳攻共工之戰

約公元前23世紀堯攻驩兜丹水之戰

約公元前22世紀舜攻三苗之戰

約公元前22世紀禹攻共工之戰

約公元前22世紀禹攻三苗之戰——

夏商時期戰爭年表(約前21世紀—前1057年)

相傳帝禹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戰
②周朝:接著是武王伐紂,朝歌之戰,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較詳細:
鄭庄公圖霸中原之戰
在春秋初期,鄭庄公為奪取對中原地區的控制權而進行的戰爭。周平王東遷後,王室衰微,諸侯失控。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強者力圖向外擴張,出現了大國爭奪對小國控制權的爭霸戰爭。首先在中原圖霸的是鄭庄公。鄭國於周平王二年(前769年)、四年,先後擊滅鄶和東虢,由於鄭地處中原腹地,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國力日漸強盛;加以鄭君擔任輔佐王室之卿士,政治地位優越,使鄭成為春秋初期的主要強國之一。鄭庄公繼位後,首先肅清國內分裂勢力,乎定了共叔段之亂(鄢之戰),爾後採取遠交近攻方略,聯合距離較遠、對其威脅不大的齊、魯,共同對付鄰近的宋、衛。鄭國從平定共叔段叛亂之時至庄公去世的二十一年(前 722—前701年)間,對外作戰10餘次,多獲勝。較大的作戰共6次:周桓王二年(前718年),在北制大敗衛之與國南燕軍(北制之戰);六年,大敗來犯之北戎軍並殲其前軍(鄭抗北戎之戰);七年,在戴全殲宋、衛、蔡聯軍(戴之戰);八年,與齊、魯聯合攻佔許國並大敗宋軍;十三年,在葛擊敗周桓王所率周、蔡、陳、衛聯軍並射傷桓王(繻葛之戰),使周天子威信掃地,為大國爭霸打開局面;十四年,鄭又出兵援齊,重創北戎軍。至此,鄭庄公的圖霸事業達到頂峰

伊闕之戰
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名將白起率領秦軍在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大敗韓、魏聯軍的重要殲滅戰。

秦國經商鞅變法後,日益強盛。到秦昭王時,加快了兼並六國戰爭的步伐,乘齊、魏相持之際,首先加兵地處中原要沖的韓、魏之地。二十一年,秦左庶長白起統率秦軍進攻韓國,一舉攻佔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白起因功被封為左更。二十二年,韓、魏以公孫喜為主帥,率聯軍24萬進據伊闕迎擊秦軍。伊闕為韓、魏門戶,兩山對峙,伊水流經其間,望之若闕,地勢險要。聯軍據險扼守,和秦軍呈對峙態勢。秦軍在數量上只有韓、魏聯軍的一半。聯軍各自保守實力,互相推諉,不肯先戰。白起針對這種情況,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先設疑兵牽制聯軍主力韓軍,然後集中兵力出其不意地猛攻魏軍,一舉將其殲滅,殺其主將犀武。隨後立即轉用兵力攻打韓軍。韓軍翼側暴露,遭秦軍夾擊,潰敗而逃。白起乘勝追擊,又全殲韓軍,俘韓將公孫喜。

點評:此戰,白起抓住聯軍自保守實力,互相推諉,不肯先戰這一戰機,共殲滅韓、魏聯軍24萬,攻佔伊闕等5城,是先秦戰史中一次較大規模的,且是以少勝多的殲滅戰。戰後韓、魏兩國精銳喪失殆盡,被迫獻地求和。白起因戰功卓著擢升國尉,開始了其輝煌的軍事歷程。秦國也因此戰的勝利以不可抗禦之勢向中原擴展。

燕攻齊之戰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亞卿樂毅率燕、趙、韓、魏、楚五國聯軍進攻齊國(今山東境)的大規模作戰。

元年(前314年),力圖向外擴張的齊國,乘燕國內亂,出兵佔領燕都。四年(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廣招賢才,勵精圖治,欲報破國之恨。但燕為遼東偏僻之國,無力單獨向強齊進攻。亞卿樂毅及謀士蘇秦建議,利用齊、秦、趙三強爭奪宋國富庶土地的矛盾,誘齊滅宋,以此爭取其他國,孤立齊國,「舉天下而圖之」 (《戰國策·燕策二》)。燕昭王採納樂毅關於卑事齊而驕之的謀略,表面上臣服於齊,派蘇秦假意事齊,取得齊之信任,並乘隙離間,收買齊王寵臣淳於髡,使齊放鬆對燕的戒備,而西向謀圖中原。齊南敗宋、楚,西擊三晉,與各國的矛盾加深。同時,燕國在樂毅主持下,改革政治,整訓軍隊,出現國家殷富、士卒樂戰的新形勢。燕昭王加快聯合各國、合縱攻齊的步伐。他命樂毅出使趙國,促成三十一年燕、趙兩國國君,定下攻齊之盟。樂毅又通過趙國聯絡秦國;燕使劇辛又去楚、魏進行聯絡。燕昭王還親自入趙與趙惠文王相會。這樣,燕很快與各國結成攻齊聯盟,組成了合縱攻齊的聯軍。

於是,樂毅以上將軍職,佩趙國相印,乘齊軍連年征戰、疲憊不堪之機,率燕、秦、趙、魏、韓五國聯軍攻齊。聯軍迅速渡過黃河,繼向濟水挺進。齊閔王急派觸子為將,達子為副將,率齊軍主力出動,欲拒聯軍於濟水之西。雙方相持期間,齊閔王因觸子畏懼不前,派人斥責觸子;又以不戰即斬首並掘其祖墳相逼,致使齊軍將士離心,軍中恐懼。樂毅指揮聯軍猛攻,齊軍一觸即潰。觸子逃亡,齊殘兵被迫退守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臨淄北)近處的秦周(今山東淄博雍門西)。

濟水之戰後,樂毅主動遣還遠道參戰的秦、韓兩軍,派魏軍前去攻取宋國故地,使趙軍奪取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自率燕軍主力長驅直入,企圖直搗臨淄,一舉滅齊。謀士劇辛認為燕軍戰敗齊國,主要靠其他四國援助,擔心燕不能獨立滅齊,反對深入齊地,主張攻取齊國邊城而還。樂毅則認為齊軍主力已失,齊閔王不得民心,國內紛亂,齊強燕弱的狀況已發生根本變化,決心不失時機,向齊發起追擊。齊將達子請閔王犒賞將士,以勵死戰,反遭申斥,齊軍士氣更加低落。秦周一戰,齊軍再敗,達子戰死,燕軍攻入臨淄,「齊人果大亂失度」(《資治通鑒,周赧王三十年》)。閔王逃至莒(今山東莒縣),後被以救齊為名的楚將淖齒殺掉。

樂毅入臨淄後,將齊國的珠玉財寶和貴重祭器全部運回。燕昭王聞齊都已破,親到濟水慰勞軍士,封樂毅為昌國君。為減少齊人敵對情緒,以利奪取全部齊地,樂毅在攻佔臨淄後,申明軍紀,禁止虜掠,採取兵撫交用的策略。減輕齊民賦稅,用官爵和封地籠絡齊吏,以爭取人心。然後,兵分五路攻取齊地。左軍渡過膠水(今膠萊河)攻取樂萊(今山東黃縣、牟平至榮城一帶);前軍沿泰山東麓至黃海邊,攻取琅琊 (今山東沂南至日照一帶);右軍沿黃河、濟水進占阿(今山東陽谷東北)、鄄(今山東鄄城北),與魏地相接應;後軍沿北海(今山東淄博東北沿海一帶)攻干乘 (今山東高青東北),樂毅親率中軍鎮守齊都指揮。燕軍僅用6個月,就攻下齊國70餘城,並按燕制設置郡縣。只有莒和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3年未被攻下,反給齊以行間之機。燕昭王死後,其子惠王即位,聽信讒言,中齊將田單反問計,派騎劫代替樂毅為將。田單用火牛陣擊破圍攻即墨的燕軍主力,隨即將燕軍逐出齊境,70餘城復歸於齊。點評:此戰樂毅利用齊滅宋後與各諸侯國的矛盾,促成各國合縱攻齊局面,爾後實行連續進攻,給齊以沉重打擊。齊國因內外矛盾交加,過早集中主力與強大聯軍決戰,幾致亡國,為後世用兵留下寶貴的經驗教訓。

即墨之戰
周赧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公元前284--·前279年),在燕攻齊之戰中,齊將田單率領齊軍憑借孤城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進行堅守防禦並反擊燕軍圍攻的重要作戰。

三十一年,燕將樂毅率五國聯軍破齊,連克70餘城,隨即集中兵力圍攻僅存的莒(今山東莒縣)和即墨,齊國危在旦夕。這時,齊滑王被以救齊為名的楚將淖齒殺掉,其子法章被立為王,占莒。即墨軍民在即墨大夫戰死後,共推臨淄市掾田單為將,堅守抗燕。樂毅圍即墨城一年不克,遂令燕軍後撤9里設營築壘,欲攻心取勝,致使齊國獲得喘息機會。即墨,地處富庶的膠東,是齊國較大城邑。靠山近海,有充裕的人力、物力用於防守。田單遂集結所帶族兵及殘兵7000餘人,加以整頓、擴充。連其妻妾也編入軍營參加守城,和士卒伺甘共苦,「坐則織蕢(草器),立則仗鍤(鍬)」(《資治通鑒·周赧王三十六年》)。並增修城壘,加強防務,從而提高了即墨的防守能力,使燕軍屯兵城下,為組織反攻贏得了時間。又利用新立的燕惠王與樂毅不和這一矛盾,派人入燕行反間計。詐稱昌國君樂毅與燕惠王有仇怨,害怕被殺而不敢歸國,故意緩攻即墨,實際想在齊國稱王;如果另派主將,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信以為真,派騎劫取代樂毅為將。樂毅投奔趙國。燕軍人心渙散,內部不和。騎劫到齊後,一反樂毅戰法,改用強攻,仍不能克。又改用恐怖手段威懾齊軍。田單將計就計,誘使燕軍行暴,聲稱齊軍最怕燕軍割掉降卒的鼻子,如果看見,即墨就會不攻自破。騎劫果然中計而行。即墨軍民見狀,更決心守城,唯恐落到燕軍手中。田單又聲稱守軍害怕城外祖墳被掘,那樣魂靈無依,做子孫的就會屈膝投降。騎劫立即挖墳、焚屍,即墨人無不痛心疾首,誓與燕軍決一死戰。為隱蔽齊軍反攻意圖,使燕軍喪失警惕,田單命精壯甲士隱伏城內,令老弱、婦女登城守望。又讓即墨富豪持重金賄賂燕將,假稱即墨將要降燕,請求燕將保全妻小。燕軍圍城已愈三載,急欲停戰回鄉,見大功即將告成,一心坐待受降,守備更加鬆懈麻痹。三十六年,田單見反擊時機成熟,便集中干余頭牛,繪五彩龍紋,束兵刃於其角,尾扎浸油蘆葦。夜間點燃牛尾蘆葦,牛負痛從預鑿城牆的通道沖出,狂奔燕營,5000名精壯勇士隨後砍殺,城內軍民鑼鼓聲動,吶喊助威。一時火光沖天,殺聲震耳。燕軍將士從夢中驚醒,倉皇失措,四散潰逃,死傷無數,騎劫在混亂中被殺。齊軍乘勝大舉反攻,很快將燕軍逐出齊境,收復被燕軍佔領的70餘城。隨後迎法章回臨淄,為齊襄王。田單為相國,受封安平君。

點評:此戰,田單智謀超群,在國破城圍、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堅守孤城,麻痹燕軍,積極創造反攻條件。在時機成熟時,充分運用機動性、突然性、殺傷力和心理威懾諸因素,以「火牛陣」進行夜間突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戰勝燕軍的主要原因。此外,由於即墨有一定的防禦條件;燕軍分兵多路攻齊,發展過快,攻城克堅的准備和力量不充分;田單巧施反間計,借敵之手除去最難對付的樂毅,也是原因之一。成為中國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

閼與之戰
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趙國名將趙奢率軍於閼與(今山西和順西),擊敗秦軍的一次奔襲作戰。

秦穰侯魏冉,為擴大定陶封地,派客卿灶越韓魏兩國攻佔齊國的剛、壽地區,由魏入秦的謀士范睢向秦昭襄王提出,攻齊剛、壽是戰略錯誤,因中隔韓、魏,難以固守。建議採用「遠交近攻」戰略,使攻佔土地盡為秦有。又認為地處中原的韓、魏系天下樞紐,欲兼並天下,應先用兵韓、魏以「斷山東之脊」(《戰國策· 魏策四》)。秦昭襄王欣賞范雎的見解,任其為客卿,參與軍事謀劃。但北方強趙的存在,使秦對兼並韓、魏有所顧忌,遂尋機打擊趙國。三十四年(前281 年),秦攻取趙地3城後,趙以公子部為質於秦,並與秦簽訂以焦、魏、牛狐交換3城的協議。後又反悔。四十六年,秦昭襄王以趙不履行協義為由。派中更胡陽率大軍攻趙閼與。趙惠文王急召名將廉頗、樂乘等,詢問是否可救。兩人均認為閼與距邯鄲(今河北境)甚遠,道路崎嶇險阻,難以救援。唯趙奢認為,兩軍相逢勇者勝。於是,趙惠文王命趙奢率軍救援閼與。趙奢軍出邯鄲30里即築壘扎營,按兵不動。為隱蔽作戰企圖,傳令軍中:「有敢於談及軍事者,一律斬首」。秦軍一部進屯武安(今湖北武安西南)西面,擊鼓吶喊,欲誘趙軍援救武安,鉗制趙軍。趙奢立斬一名要求救援武安的士兵,不為秦軍所動。駐屯28天之久,繼續增強營壘防禦,造成趙軍怯弱,唯保邯鄲假象。秦派間諜潛入趙營探聽虛實,趙奢佯作不知,令屬下讓其任意活動,並放歸秦營,以麻痹秦軍。秦間諜把趙軍情況告於胡陽。胡陽大喜,認為閼與即可攻取,放鬆了對趙援軍的戒備。趙奢遂率全軍偃旗息鼓,疾馳兩天一夜,趕到距閼與城50里處築壘設營。秦軍攻閼與不克,突聞趙援兵到來,倉卒分兵迎擊。趙奢採納軍士許歷建議,發兵萬人搶占閼與北山高地。秦軍後到,攻山不下。趙奢乘勢,居高臨下,猛擊秦軍。閼與守軍也出城配合。秦軍不支,死傷逃散過半,大敗而歸,閼與之圍遂解。趙奢因功被封為馬服君。

點評:此戰,趙奢隱蔽作戰企圖,麻痹敵人,促其驕傲輕敵,爾後出其不意,突然發動攻擊,以及搶先佔領要地,使己方處於有利地位的作戰指導,是此戰獲勝的主要原因。秦國向東兼並的兵鋒也因之受到一次挫折。

陘城之戰
周赧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64年),秦武安君白起率軍攻佔韓國陘城(今山西曲沃東北)等9座城邑的作戰。

四十五年(前270年),魏人范睢針對秦國過去「越人之國」進攻,勞多獲少的弊端,向秦昭襄王提出著名的「遠交近攻」戰略。即先交好與秦為鄰,處中原地帶的韓、魏兩國,以威服楚、趙;楚國強,則與趙友好,以威服楚;趙國強,則與楚通和,以威服趙;楚趙親附後,東面臨海的齊國必定恐懼,會自動親附秦國。那時,再向近處的韓、魏兩國進攻。這樣,得寸土則為秦國之寸土;得尺土則秦國的尺土。秦昭襄王表示贊許,任命范雎為客卿,參與秦國大事。當時,韓國與秦國疆界相錯如織綉,「天下有變,為秦害者莫大於韓」(《史記·范雎蔡澤列傳》)。韓國經白起幾次攻伐,國力日弱,但還有一定力量。秦昭襄王將攻韓重任再交武安君白起。五十一年,白起率秦軍大舉進攻韓國,韓軍難以抵擋。秦軍進展順利,不久,奪占韓國陘城等9座城邑,斬殺韓國生力軍5萬餘人。韓朝廷陷入混亂,開始謀求防守,但為時已晚,不久又失南陽(今河南西南部一帶)、上黨(今山西東南部地區)等地。

番吾之戰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在秦滅六國的戰爭中,名將李牧指揮趙軍在番吾(今河北平山南)擊敗秦軍的作戰。

十四年,桓齮率秦軍在肥之戰中被趙軍全殲。十五年,秦王嬴政再次派軍兵分兩路攻趙,一路由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北上,准備渡漳水向邯鄲(今屬河北) 進迫;一路由太原取狼孟(今山西陽曲)後東進番吾,拊邯鄲之背。趙將李牧率軍抗擊。邯鄲之南有漳水及趙長城為依託,秦軍難以迅速突破。李牧遂決心採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他部署司馬尚在邯鄲南據守長城一線,自率主力北進,反擊遠程來犯的秦軍。兩軍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軍猛攻,秦軍大敗。李牧即回師邯鄲,與司馬尚合軍攻擊南路秦軍。秦軍知北路軍已被擊退後,料難獲勝,稍一接觸,即撤軍退走。此戰,為趙國贏得喘息時間,獲得短暫的穩定。但由於在肥之戰及此戰中損失慘重,軍事實力喪失殆盡,已無力組織遠程追擊及反攻,僅能退守邯鄲,暫時自保。

點評:此戰,是秦、趙兩國交戰中,趙國最後一次取得重大勝利。李牧在戰前准確判斷敵情,是此戰獲勝的主要原因,但趙國已無力再戰,所以此戰僅為擊潰戰,未能圍攻殲秦軍。

趙破匈奴之戰
趙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趙邊將李牧率軍大規模反擊奴匈(今河北、山西北部,內蒙古中部、東部)的重要圍殲戰。

趙惠文王末年,北方匈奴部落逐漸強大起來,時常南下趙境騷擾,成為趙國大患。趙孝成王即位後任命李牧駐守代(今河北蔚縣東北)和雁門(今山西右玉南),防備匈奴入侵。李牧到任後,按邊防需要調整官吏,使適於戰備;將地方收入用為軍費,改善官兵生活;加強訓練,「日習騎射」,提高部隊戰鬥力;加強烽火報警、通訊聯絡設施,提高快速反應能力;並派出大批諜報人員,深入邊外,以及時掌握匈奴動態。在作戰上,改變以往敵軍來犯即出軍迎擊戰法,採用堅壁自守,示弱避戰,養精蓄銳,伺機反擊的作戰方針。發現匈奴軍隊,即退入營寨城堡,堅壁清野避免接戰。匈奴騎兵既無攻堅兵器及手段,又難掠到牲畜食糧,每次均毫無所獲,被迫退去。如此數年邊境地區損失極少。

但李牧的措施,被匈奴及趙王認為是怯戰。趙王召回李牧,另選將軍駐守。此後一年多時間里,匈奴每次來犯,趙軍即出城交戰。由於趙軍分散戍守,倉促集中出戰,對機動性極強的匈奴軍,多陷於被動。屢次失利,傷亡很多,邊境地帶變成了戰場,百姓無法耕作放牧,舉目一片荒涼,民不聊生。趙王只好再命李牧出任原職。李牧託病推辭,趙王再三下令。李牧提出如果用我,請允許用以前的作戰方針。趙王應允。

按以往的方針施行,邊境局勢又得到控制,相對穩定下來。又經過幾年的經營、訓練,趙軍戰鬥力大為提高,求戰願望日趨強烈,而匈奴則誤認為李牧怯戰,益發輕敵。李牧認為殲滅匈奴機會已經成熟,便於趙悼襄王元年,進行戰斗編組,選拔人員,組建一支由各兵種編成的出擊兵團。精選戰車1300輛,騎兵1.3萬人,驍勇步兵5萬人,弓弩兵10萬人,總兵力約 20萬人,將其控制於待機地域,並加緊臨戰前的戰斗訓練及准備。

就緒之後,放出牛羊和牧人,布滿山野。匈奴部落小隊侵入。李牧即佯裝失敗,故意丟棄人畜讓匈奴搶掠。匈奴單於得到趙軍「潰逃」的消息,親率騎兵約l0萬人深入趙境。李牧開始採取守勢作戰,以車陣從正面迎戰,利用戰車限制、阻礙和遲滯敵騎行動;以弓弩兵輪番發射;而將騎兵及精銳步兵控制於軍陣側後。當匈奴軍沖擊受挫時,李牧乘勢將控制的機動精銳部隊由兩翼加入戰斗,發動鉗形攻勢,包圍匈奴軍於戰場。經激烈格鬥戰後,除單於率少量親衛部隊突圍逃走外,進犯的10萬騎兵全部被殲。李牧在殲滅匈奴主力後,又乘勝前進,滅?襤(今河北蔚縣北),破東胡(今內蒙古東部)、降林胡(今山西北部),聲威大振。此後10多年,匈奴不敢進擾趙國邊境。點評:此戰,李牧針對匈奴軍騎兵機動性、戰鬥力強及以掠奪為主要作戰目的的特點,實施堅壁清野,使敵優勢無從發揮,軍需無法補充,同時採取一切措施提高自身戰鬥力;俟雙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後,集中力量,充分發揮各兵種協同作戰的威力,進行包圍,是獲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此戰,是先秦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對後世以步制騎的戰術有著深遠的影響。

蕞之戰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在合縱攻秦之戰,秦丞相呂不韋率軍在蕞(今陝西臨潼東北)擊敗趙、燕、魏、韓、楚五國聯軍進攻的作戰。

魏國在秦國連續進攻之下,喪失大片土地。魏景閔王感到單憑魏國,難以抵擋秦軍。接受大臣建議,遣人出使趙國,與其結盟,並提出再建抗秦合縱。通過外交活動,得到各國響應。六年,除齊附秦外,趙、韓、魏、楚、燕組成聯軍,共推趙將龐暖為帥。龐暖認為,攻秦之師屢向西進攻,均在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北)被阻,不如繞道蒲阪(今山西永濟西南),南渡河水(今黃河),迂迴至函谷關後,可以出其不意。五國聯軍分路出蒲阪,進展順利,至蕞時與呂不韋所率迎擊秦軍相遇。呂不韋分析聯軍情況,楚軍遠來,軍士疲憊,戰鬥力不強,但楚為大國,影響較大,如楚軍戰敗,則聯軍必不戰自潰。遂決定先以精銳部隊,乘聯軍夜間疏於防範之機,突襲楚營。楚軍偵知,自行東撤。四國軍隊聞楚軍先退,軍心動搖。諸將皆請退軍,龐暖只好應允。於是,韓、魏、燕之軍先回國。龐暖怒齊獨附秦,率軍攻取齊國饒安(今河北鹽山東南)後,才回趙國。

點評:蕞之戰是戰國時期最後一次合縱攻秦行動。盡管龐暖富智謀,善縱橫,但聯軍同床異夢,協同不力,終於無功而返。從此,六國更無法抵禦秦國兼並。

肥之戰
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在秦滅六國的戰爭中,名將李牧率趙軍在肥(今河北晉州西)全殲秦軍的截擊戰。

十三年,秦軍在平陽大敗趙軍。十四年初,秦將桓齮又率軍東出上黨,越太行山深入趙國後方,攻佔了赤麗、宜安(今河北葶城西南),對趙都邯鄲構成嚴重威脅。趙王遷急命北部邊防名將李牧為將軍,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抗擊秦軍。李牧率邊防軍主力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後,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他認為秦軍連續獲勝,士氣甚高,如倉促迎戰,勢難取勝。遂採取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的方針,拒不出戰。桓齮認為,過去廉頗以堅壘拒王齕,今天李牧亦用此計;秦軍遠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進攻肥下,企圖誘使趙軍往援,俟其脫離營壘後,將其擊殲於運動之中。李牧洞悉敵情,不為所動。當趙將趙蔥建議救援肥下時,他說「敵攻而我救,是致於人」,乃「兵家所忌」。秦軍主力去肥後,營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於多日來趙軍採取守勢,拒不出戰,秦軍習以為常,疏於戒備。李牧遂乘機一舉襲占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及輜重。李牧判斷桓齮必將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擊敵人,將主力配置於兩翼。當正面趙軍與撤回秦軍接觸時,立即指揮兩翼趙軍實施鉗攻。經激烈戰斗,10萬余秦軍,全部被殲。桓齮僅率少量親兵沖出重圍,畏罪逃奔燕國。李牧被封為武安君。

點評:此戰,李牧在戰略上採取避其精銳、擊其惰歸之策。當得知敵軍識其意圖,誘其出戰,全殲於野時,遂將計就計,用圍魏救趙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戰時,又採取正面阻敵,兩翼包抄的戰術,全殲秦軍。這是一個圍魏救趙的典型戰例

邯鄲之戰
周赧王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公元前259—前257年),秦軍與趙、魏、楚聯軍在邯鄲(今河北境)進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戰。秦軍分多路進攻趙都邯鄲。因秦壬聽信范雎言,准趙割六城求和而退兵。當趙孝成正准備按和約割讓六城時,虞卿認為割地與秦,秦勢更強,趙「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如此趙將滅亡;建議以六城賂齊國,聯齊抗秦。趙王用其謀,派虞卿東見齊王,商討合縱抗秦計劃;並借魏國使者來趙連絡合縱之機,與魏訂立盟約;同時將靈丘(今山西境)送楚相黃歇,結好楚國,對韓、燕亦極力交好。在國內則積極發展生產,重整軍備,進行抗秦准備。

秦昭襄王見趙既違約不割六城,反而與東方諸國合縱對付秦國,遂於五十六年九月,令五大夫王陵率軍攻趙。秦軍長驅直入,於次年正月進抵趙都邯鄲城下。趙上卿廉頗率軍頑強抵抗,趙相平原君散家財於士卒,編妻妾入行伍,鼓勵軍民共赴國難;並選3000精兵,不斷出擊,疲憊秦軍。王陵戰至第二年,秦軍五校(每「校」領軍800人)陣亡,仍不能取勝。秦昭襄王命白起接替王陵為帥。白起認為,趙自長平之戰後結親於燕,連好於齊、楚,合縱之勢業已形成,其元氣恢復,國庫充實,而秦軍雖然勝於長平,但將士死亡大半,國內空虛。現在,卻要隔著千山萬水,爭奪別人的國都,如果趙與諸侯盟國內外夾擊,則秦軍必敗。白起推說舊疾復發,不肯應命。昭襄王無奈,只好令王齕接替王陵為主將,繼續圍攻邯鄲。秦軍死傷過半,仍不能下。魏王派晉鄙率軍10萬救趙。秦王派人威脅魏王說:「諸侯中有敢於救趙者,敗趙後首先攻先救趙者」。魏王恐懼,命晉鄙大軍暫停於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觀望。魏相信陵君決定救趙。他依靠魏王寵妃如姬盜得虎符,帶勇士椎殺晉鄙,奪其兵權。並下令說,父子都在軍中,父回國;兄弟都在軍中的,兄回國;沒有兄弟的獨子,回家奉養父母。最後,挑選8萬精兵,於五十八年進擊秦軍。當時楚春申君黃歇亦率軍救趙到達安陽(今河南境)。秦軍作戰失利,秦昭襄王又令白起領兵攻趙。白起始終託病不出。秦昭襄王罷其官爵,迫使白起在杜郵(今陝西西安西北)自殺。十二月,魏、楚兩國軍隊先後進抵邯鄲城郊,屢敗秦軍。趙國守軍配合城外魏、楚兩軍出城反擊。在三國軍隊內外夾擊之下,秦軍大敗,損失慘重。王齕率殘部逃回汾城(今山西侯馬北);秦將鄭安平所部 2萬餘人被聯軍團團包圍,只好降趙,邯鄲之圍遂解。聯軍乘勝進至河東(今山西西南地區)。秦軍復敗,退回河西(今山西、陝西間黃河南段)。秦國和趙、魏、楚三國簽約息兵,把以前佔領的河東郡還於魏;太原郡(今太原西南)還於趙;上黨郡(今山西長治北)還於韓。

點評:此戰,是秦國獨強的戰略格局形成後,關東諸侯合縱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勝。秦昭襄王在趙國內部團結、外部合縱抗秦形勢已成的情況下,單純從兵力對比出發,認為秦強趙弱,堅持攻趙,在戰略上已屬失策;而在初戰失利、頓兵堅城時,仍一再增兵繼續強攻,置魏、楚援軍於不顧,在作戰指導上亦欠穩妥,因而導致失敗,推遲了滅亡六國的進程。此戰表明,客觀條件是否具備和主觀指導的正確與否,對於戰爭勝負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樓主,太多了,超字數限值了!後面只寫名稱!請原諒!
長平之戰
鄗代之戰
河外之戰
楚巴與鄧鄾之戰
雞父之戰
柏舉之戰
越滅吳之戰

濁澤之戰
鄢郢之戰
秦收復河西之戰

合縱攻秦之戰

馬陵之戰
函谷關之戰
宜陽之戰
秦楚丹陽、蘭田之戰
秦滅巴蜀之戰
垂沙之戰
吳越爭霸戰爭
晉陽之戰
魏滅中山之戰
趙攻中山之戰
魏攻秦河西之戰
陰晉之戰

晉「三分四軍」與楚爭鄭之戰
晉、秦崤之戰
晉、秦麻隧之戰
晉、齊鞍之戰
巨鹿之戰
楚漢戰爭
馬邑之謀
昆陽之戰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淝水之戰
靖康之變
黃天盪之戰
九江口之役

靖難之役
土木之變
戚繼光抗倭
薩爾滸之役
寧遠之役
山海關之役
鄭成功收復台灣
平定葛爾丹叛亂
雅克薩戰役
鴉片戰爭
虎門之戰
三元里抗英斗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左宗棠出兵新疆
鎮南關大捷
甲午戰爭
黃海海戰
廊坊之戰
武昌起義

樓主,本人才疏淺學,孤陋寡聞,恕難從命,根據資料,
寫了中國有史可查一部分戰役,還有很多戰役沒寫。
希望樓主追加些分數!!!!!!!!!!!!!!!!

⑻ 為什麼周朝的統治時間這么長久,周朝一共存在了800多年的時間,周朝是不是中國古代歷史朝代最長的政權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王朝共傳國君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1][2]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3][4][5]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陽);[6][7][8]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又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為「春秋戰國」,以韓、趙、魏聯手打敗執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9]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區游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於渭河流域,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後稷」,《說文》雲「黃帝居姬水(一說是河南中部鄭州新鄭市始祖山一帶的潩水,一說是陝西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另一說位於陝西關中北部黃陵縣附近的沮河)[10],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上仍採用古漢字,在民間記事仍以龜骨和牛骨刻字記事為主,王室則以新興的錦帛等記事為主。周朝行分封制(封邦建國),周王為「天下共主」。

⑼ 商朝和周朝之戰是不是一日之戰

這個怎麼說呢,牧野之戰好像也不是一天打完的呀,況且後面還有周軍驅逐商蜚廉、三監之亂等等

⑽ 歷史上的周桓王,為何要自取其辱去發動繻葛之戰

周恆王的實力雖然遠遠不如鄭國,但還是發動了繻葛之戰。之所以會發動戰爭,目的是希望通過戰爭能夠讓鄭國受命與周朝,並將屬於自己的政治權利奪回來。

一、鄭國的強大,東周的不滿

周朝在我國歷史上存在了八百多年,是歷史上存在時間較長的王朝。在西周滅亡後,因為鄭庄公的幫助,所以周平王順利地建立起了東周。也是因為如此,憑借護駕有功的功勞,鄭國逐漸強大起來。

在東周建立不久,周平王就去世了。本來天下就是周天子的天下,看著鄭國的日益強壯,甚至超過自己,所以繼位後的周恆王就開始不滿鄭國的實力,為了可以讓鄭國向自己俯首稱臣,所以周恆王對鄭國發動了戰爭。

三、繻葛之戰的經驗

生活在古代,戰爭本就是勞財傷民的事情。周恆王在不考慮自身實力的情況下和鄭國硬碰硬,明擺著是不正確的做法,這樣的做法就如螳螂擋車、不知力量。要知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因為一時的沖動毀了自己的日後前程,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與中國歷史周朝艾葛之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